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乡人家-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隔着面纱,江明辉也能感受那灼灼目光。
他不禁心虚起来,结巴道:“这个……原先没地方摆,就……就没拿出来。姑娘要是喜欢……”
“买了!”
谢吟风轻轻吐出两个字,十分坚定。
江明辉急了,忙道:“姑娘,这个……是不卖的。”
说完了,垂眸不敢看她,生恐她怪自己。
谢吟风没说话,一旁锦屏不乐意了,呱啦呱啦甩出一串又响又脆的话:“你这个人,怎么这样!枉我们这样照顾你生意,还在亲友面前帮你传扬。这两天是不是来了好多人?那都是听了我们的话才来的——”江明辉听她将功劳都揽去,愈发冒汗——“你有好的不拿出来就罢了,拿出来了,我们看见了,怎么不卖?又不是不给银子。难道我们白要你的?买,是买!别像剜了你的心头肉一样!”
江明辉张口结舌,一时无法应答。
谢吟风见他这样,示意锦屏退后。
“这屏风公子为何不卖?可有个缘故?”
她轻声问,也不知怎的,就改口叫他公子。
第43章 怨怼
江明辉见她肯听解释,松了口气,便将货物不够,他怕铺子里没有货让客人挑选,因此凡这些大件的都改为下单定做的缘故说了一遍。
谢吟风便问:“这套屏风定做需要多长时候?”
江明辉道:“要三个月。”
这套屏风是他爹亲自做的,不多不少整整做了三个月。
清哑告诉他,整套定价要一千两银子。
谢吟风听见需要这么长时间,很是踌躇。
江明辉看不清她脸,观其神态也知她嫌太慢了,遂诚恳道:“姑娘,这竹丝画制作很不容易,跟姑娘们绣花一样费心思——”锦屏听了噗嗤一声笑出声来。江明辉又红了脸,强自镇定说下去——“一般手艺不精的做不出来。若不然,有钱赚谁会嫌多,那也要我们能做出来才成。虽说我摆出来就是卖的,但姑娘买走了,我拿什么给人瞧呢?我才开张几天呢。铺子里没东西,我怎么做生意?也是我没经验,原没想到这么好卖的。我先还担心卖不出去呢。”
说着说着,竟像跟她诉苦似的唠叨起自己的难处来。
面纱下,谢吟风止不住笑意吟吟。
“公子初来乍到的,既有这些难处,我也不能不体念,那就下单定做吧。”她道,“我也不是很急着要。没事的时候过来瞧瞧到货没有,也方便的很。”说着,声音低了下来。
江明辉大喜,连声道:“这个不怕,等货到了,我去告诉姑娘。”
谢吟风脸一热,没应声。
李红枣不动声色地细看屏风,却一直暗中关注二人动静。
见他们言来语往,心中模糊有了个念头生成,只不具体。
当下,锦屏先付了一半定金,江明辉开了单据给她。
谢吟风已恢复如常,对江明辉道:“我今日来,是因为上回买的那个风铃——我一个好姐妹见了喜欢,她要过生日了,我想再买一个送她。公子可还有货?”
江明辉歉意道:“没货了。总共就拿了五挂来,全卖完了。”
见谢吟风有些失望,他忙道:“这样小东西,我就在这也能做。姑娘若不等急要,我几天也就能做好了。不知可行?”
谢吟风听了欢喜,忙说就这样,过三天她来取。
又好奇地问他,也会编竹丝画不成。
江明辉笑说,这竹丝画就是他想出来的。
谢吟风不禁一震,再次透过面纱仔细打量他。
江明辉因她是大主顾,又肯照顾他难碍之处,所以格外殷勤。因陪笑道:“等风铃做好了,姑娘若不得闲来拿,在下送去府上。只是在下生面孔,姑娘恐怕要跟门房说一声,免得误会。”
谢吟风道:“我交代他们一声就是了。”
因见铺子里来了几个客人,便告辞出去。
江明辉亲送她出去。
在门口,她悄悄提醒他:若再有新货来,务必要先告诉她,她好比别人先挑;上好的新品,也要给她留着。有些亲昵的口气,似恳求,又似要挟。隔着面纱,他也能感觉到她娇嗔满面的样子,仿佛他是她很熟悉的朋友一样。
江明辉一口答应,说那是自然的。
谢吟风十分欢喜,这才转身。
这时李红枣走过来,对江明辉甜甜一笑,笑得他一愣。
然他也顾不得了,送走谢吟风,急忙进铺子招呼客人。
连续忙了几日,铺子彻底空荡荡了,只剩下不多的小物件。
江明辉再不犹豫,交代竹根一番,匆忙踏上回程。
想起谢吟风再三说要新品,他先去了绿湾村。
坐了大半天的船,傍晚时分才到绿湾村。
郭家诸人见他不过半月工夫就回来了,很是惊讶。
寒暄几句,簇拥着他往正屋堂间坐下,便问起生意如何。
江明辉喜气盈腮,连水也顾不得喝,先抢着说生意情形:东西如何如何的好卖,几天就卖空了,客人怎样催货、他如何苦恼等等,说得口干舌燥。
清哑静静地听着,眼光闪亮。
成功,能让男人增加自信心,散发无法言喻的魅力。
虽说真正有内涵的人,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应该保持本色,但世间又有几个人能达到那种境界呢。
江明辉才十八岁,不过短短二十天,就令他褪去了腼腆和稚嫩,有了些稳重气质。他滔滔不绝地说着这些日子的经历,言语自信,神采飞扬。
清哑很喜欢他这样子。
江明辉立即扑捉到她的恋慕,本就对她日思夜想,这时更加动情。因身边围了许多人,不得对她倾诉思念之语,只好时不时地扫她一眼,双目不自觉流露出浓浓的情义。
敏感的清哑见了,仿佛听见他不断宣告:“爱你爱你爱你,一辈子都爱你!”像前世烂俗电视剧台词,直白没有新意,却直入她心底。
她有些脸红,躲开那目光。
江明辉觉得有趣,因为清哑很少这样举动。
他越发心热,不住拿眼瞄她。
清哑闪避一会,又抬头看他。
见他只顾说,便不声不响端起茶杯递给他。
江明辉这才觉得渴,忙傻笑着接过去。
一气灌了几大口,郭守业和吴氏又在问了。
他放下杯子,一面回答,一面解开包袱,拿出一只盒子,打开来,里面是一支镶宝石衔珠金凤钗,光华闪闪,闪花了众人眼睛。将凤钗递给清哑,“喜不喜欢?”
清哑忙点头,接过去举到面前细细端详。
江明辉便心花怒放,看着她磨不开眼。
忽听吴氏道:“才开张的生意,怎么就花钱买这个?”
她笑得合不拢嘴,却怕江大娘知道了说闲话,因此埋怨江明辉。
“你大娘说的对。就买,也要先给你娘和你嫂子买。”郭守业也道,“可帮她们买了?”
“也买了的。”江明辉急忙道,“这个是我自己挣的钱,不怕。”
他花了几天时间赶制了一个风铃,得了五两银子,心里便计算开来:往后闲暇的时候多做些小东西,挣的钱就归他自己了。
因为他的任务只是照管铺子卖东西,做不做随他。
既做了,挣的银子当然算他的私房了。
他用私房银子帮清哑买首饰,谁管得着?
见郭守业还要说,他急忙岔开话,问清哑道:“你画了稿子没有?都问我要新品呢。”一面说,一面又从包袱里往外拿纸包,都是点心和糖食,递给郭勤他们。
郭勤几个大喜,,忙捧着去一旁分去了。
这里,大人们却静了下来,一齐看向清哑。
自正月里江明辉走后,清哑已经被大哥二哥再次叮嘱,叫她不要再画图稿给江明辉,还把毛竹坞的流言说给她听,“有时候,好心也会办坏事的。你一心为江家,人家只当是应该的。这还没进门呢,就这样;那要是等进了门,不成了你欠他家的!不能惯了他们。”
清哑虽单纯,也知有些市井小民难缠。
她心里已经有了计较,并不需要欺骗江明辉。
“没有。我没空画。有空也不画。”她实话实说。
江明辉听她说得这样干脆,不禁张口结舌。
关键在后一句“有空也不画”,这可不像清哑说的。
他愣愣地看着清哑,不知她什么心思。
清哑也看着他,认真道:“你不该都卖了。”
江明辉讪讪道:“别人要买,我总不能不卖……”
清哑摇头,有些费力地解释道:“新品难得,一个月出一款,总是不断……才能留住客。都卖了,以后创新很难。你要做长远打算……”
江明辉大震。
他不是笨的,清哑断断续续说的这些,足够他明白了:
才开张,他就把家底亮在人前,往后还怎么卖?
难怪清哑说她有空也不画了。
这设计也是要灵感的,不是随手涂抹就成画的。总有力竭神困画不出来的时候,又或者画出来的东西不能超越前面的作品,那时候怎么办?
而且把好东西一下拿出来,客人的眼光随之水涨船高,再差一点的就难入他们眼了。到时候,他要是没有更好的推出,就会影响铺子的声誉……
他越想越着急,不禁脊背冒汗。
说起来竹丝画是他最先想到的,可他并不擅长丹青,照着别人的画设计成图稿,费心费力还不够生动,容易偏差,若没有清哑,他绝做不到这么成功。
他后悔极了,觉得不该将那些全卖了。
如今,他手上只有四五幅没面世的图稿。
再一想,他又释然:按清哑说的,一个月推出一款新品,也足够他应付半年了。再说,何必一个月呢,两个月也行。物以稀为贵嘛,多了人家还以为这竹丝画好容易制作,当它是大白菜呢。
想毕,他便又露出笑脸。
因内疚地对清哑道:“是我经验不够,才吃了这个亏。往后不会了。我回去让爹他们还照老样子做。这才开始卖呢,没道理一家只卖一样,那往后我们喝西北风去。我手里还有五幅图稿,两个月推出一款新品,这样才显难得。”
清哑见他这么快就领会了她的意思,放了心。
郭守业等人见这样结果,也松了口气。
当下,吴氏让儿媳整治饭菜招待江明辉,众人散去。
江明辉这才有空闲和清哑单独相处。
二月,柳叶儿已经抽出嫩芽,他们便往园子里逛去。
一边走,他一边将霞照县城各样繁华热闹说给清哑听。
清哑根据他说的情形,又提了一些建议:比如增加小件物品,大件的不卖成品,让客人下订单制作等。
江明辉笑说他已经这样做了。
初春的傍晚,一切都很美好,就是有一点不好:身旁跟着三个小萝卜头,还有郭大贵,也亦步亦趋地跟着。
郭勤他们还好说,反正是小孩子,虽叽叽喳喳很啰嗦,好歹他和清哑还能“眉目传情”;郭大贵可是大人,在旁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亲密的话一句不敢说,心里就有些抱怨。
郭大贵也看出江明辉嫌弃他,然他一来对城里事好奇,想听,二来他可是奉二哥的命令看着江明辉的,怎么能退让呢!
于是,郎舅两个之间暗流汹涌,清哑兀自不觉。
她认真地听着江明辉说城里的事,觉得事事有趣。
和风扑面吹来,温柔如棉。
春天,真是个有情的季节!
说说笑笑的,吃了晚饭,又住了一晚。
第二天一大早,江明辉便赶回毛竹坞。
江家人听说这短的时间卖了两千多两银子,都惊得目瞪口呆。
跟着,他们像郭家一样沸腾起来,纷纷询问江明辉各种情况。
听说东西不够卖,客人还催新品,江老爹急忙问“你去了绿湾村,怎么没带稿子回来?”
江明辉正要实话实说,忽见江大娘在一旁盯着他,不禁想起昨晚上郭大贵质问他的话:“就是清哑不那么说,你也别想再要她帮你画。——哼,画了你也休想拿走!我妹妹好心帮你,你们家倒好,说我们上赶着嫁闺女,倒贴江家。你说,就我妹妹这样的,还嫁不出去吗?得了便宜还卖乖,在外面糟践她!”
他一腔欢喜化为不安,赌咒说自己不知这回事。
怪不得他向清哑要稿子的时候,郭家人都那副表情。
今天早上走的时候,若是往常,他定和清哑依依难舍,可当时他看着清哑清澈的眼睛,却羞愧得什么也说不出来,又不知如何解释,只好匆匆走了,一路上心情都不好。
想到这,他且不说实话,板脸硬邦邦道:“清哑没空!”
江大娘立即叫起来:“画个画儿都没空?”
肥肥的一章!谢谢大家对原野各种支持,继续拜求收藏推荐!擦汗:才转新情节,你们好大反应哦……
第44章 争执(1)
江明辉气道:“娘说得好轻巧,娘怎不画去?”
江大娘见他这样口气跟她说话,也生气了,道:“她会画了不起是不是?你要不教她,她就会画了?”
江老爹沉默,对这点表示认同。
江明辉总算明白家人是怎么想的了,顿时羞愧万分。
“我教清哑?我总共才见过她几回?就见了,还要顾着说话,还要吃饭睡觉,没个整天跟她守在一起的道理,郭大伯和大娘也不许。我怎么教她?我自己都不会画,拿现成的画要描半天,一不小心就描走了样,我怎么教她?她教我还差不多!”
他大声喊,口气满是不可思议。
这话把江家一干人都震住了。
这么说来,他们是靠着这个未过门的媳妇在发财了?
江大娘尤其觉得忍无可忍。
“就算这样,她帮你画还能亏了?又不是外人。这家好了,将来她嫁进来当奶奶享福,还不是她的福气。不然,她留着那画也不能变钱,何苦不帮你。”她声音有些尖利。
“可是郭家觉得吃亏,跟你提什么了?”江老爹闷声问。
“清哑帮我们画稿子,分些银子给她也应该的。”江老二憨憨地说。
江老大也点头,认为弟弟说的有道理。
“做梦!她就画了花儿出来,不会篾匠,也变不出钱!”
江大娘愤怒了,她连输给亲家面子都不愿,更别提分银钱了。
江明辉冲口道:“谁提分银子了?人家还没过门,该当帮江家做牛做马的?就算有那个心做牛做马,还怕外面闲言闲语呢,说郭家闺女嫁不出去,拼命倒贴江家。清哑不懂,郭大伯大娘还要脸呢。”
说完,摔手就出屋去了。
江大娘顿时呆滞——
原来,问题出在这!
感觉江老爹目光射向她,她心虚不已。
江老爹再不问事,村里传的那些话也听说了。
“这话谁说的?”他皱眉问江大娘。
“这能怪我么?我管天管地,还能管得住人家嘴说什么?”
本是一句寻常的问话,因江大娘心虚,就叫了起来。
“我也没说怪你。咱们听见这话要解释几句才对,怎么能由着人瞎传呢?媳妇是江家的,媳妇没脸,江家也没脸!”江老爹道。
“这我还不晓得。我当然解释了。”江大娘松了口气,跟着急忙转开话题,“不过几句闲话,为这个就不让清哑画了,郭家也太小气了。害了江家他们有什么好处?这样心疼闺女,怎不巴望江家好呢?可见都是假情假意,只要面子。也不想想,江家发了,他闺女才有好日子过。”
她唠唠叨叨说着,越说越觉得有理,是郭家太不大气了。
“行了!人家闺女还没嫁过来呢,又不欠你的。”
江老爹没好气地冲了她一句。
江大娘悻悻闭嘴,因想到“出嫁”二字,心思却转开了。
江明辉在家只住了一天,与爹和两个哥哥商议后,决定从本家亲戚里找那篾匠手艺好的来帮工;又商定把江老二也弄去霞照县,方便根据客人要求就地制作,江明辉有事出去的时候,铺子里也有个拿主意的人。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第二天三兄弟押了一船货上路。
过了两天,江老大独自驾着空船回来了。
据他说,铺子生意好得不得了,“就是没货,要是有货,多少都不愁卖。越新鲜的花样越好卖。像爹做的那屏风,一千两银子一套,当时就有人定了两套。”
江老爹听了红光满面,连催大家快赶工。
江大娘却心如猫抓。
她是想到了清哑的图稿。
没有清哑的图稿,怎么赚大钱?
想到这她就恨得咬牙:明明会画却不画,放在肚子里长芽呢!
或者画了也不送给江家,等着江家上门去求,然后郭家好趁机提条件?
她越想越有这个可能,当晚和江老爹商议。
“我看郭家不安好心,不然就为了两句闲话跟我们置气?”她道。
“过几天我们去一趟绿湾村,给亲家陪个小情。”江老爹叹气道。
“那不成!我怕他们顺杆子就爬上来了。依我看,咱们也不提画的事,咱们就去郭家商量婚事。清哑今年不是十五了么,年底就接回来。今年赚了钱,人逢喜事精神爽,正好喜上加喜。新媳妇进门,过年那才热闹呢。”
只要郭清哑成了江家媳妇,那还不任江家搓圆搓扁。
就她那话都说不全的斯文性子,谅也不敢违逆公婆。
江老爹听了这话,觉得有道理,沉吟起来。
最后他决定试试。不管成不成的,都在这两年。明辉已经十八了,今年不娶明年是一定要娶回来的,去一趟商量也好。
于是,说去就去,趁着还没春耕,还能抽得出空来,老两口将家里事情安排了一番,隔天就去了绿湾村。同去的,还有两个媒人——江二婶和蔡大娘。
二月天气,水乡春光明媚、草长莺飞,绿湾村更是柳垂金线、桃铺锦云,看着心情就好,正是走亲戚的好时候。
一行人到了郭家,郭守业看着突如其来的客人,急忙客客气气招呼,吴氏也吩咐儿媳赶紧整治酒饭,招待亲家。
寒暄过后,大家在堂间分宾主坐了。
江老爹想着“抬头嫁女,低头娶媳”,郭家又因为那些流言不痛快,主动开口道:“早该来看亲家的,正月里忙着打发他们去城里,偷不出空来。好容易事情顺畅了,这才得来。这回来,有件事要跟亲家赔不是:年前清哑帮明辉做的好时兴衣裳,又送了那些精致吃的东西,好好的一件事,是我们两亲家和气,叫村里那些婆娘说得不成样,说郭家倒贴着把闺女送江家。我听了气得骂,叫老婆子在人前说了几回,才好些。说起来,江家能说到清哑这样的媳妇,那才是福气呢!这不,明辉都比以前出息好多,铺子一开张,生意好得不得了。”
他这也算低声下气了,也隐晦地承认了郭清哑的功劳。
郭守业面上就露出笑容来,笑道:“说这些干什么。总是那些人没事干,见不得人好,鸡蛋里挑骨头,找也要找出点子事来踩你两下,叫你不痛快。亲家随她们说去。管天管地,你还能管住人的嘴?”
江老爹连连点头,说就是这么个道理。
正一团和气的时候,江大娘开口了。
老头子低声下气,她总要挽回些面子,不然叫郭家看轻了。
她笑对吴氏道:“咱们两亲家只要好,不管人家怎么挑。她们这是眼红郭家,退了亲的闺女,还能找到明辉这样的好女婿,气不过。越是这样,亲家越要把心放宽,气死她们!好在明辉还算争气,做了点样子出来,不枉亲家待他跟亲儿子一样。哦,亲家听明辉说了吧?才半个月就挣了两千多两,这多好的生意!说出去亲家你也有脸面。将来清哑进了门,什么也不用做,专门享福。她两个嫂子就没她这么好的福气了,才嫁进来的时候,很是吃了些苦。”
她越说越兴奋,把椅子往吴氏身边挪了挪,靠近些,拉住吴氏的手不住拍,一副推心置腹的模样。
她说的时候,江二婶也在一旁不住托,说毛竹坞如今谁不羡慕江家,好些人家没能跟江家结成亲,都后悔得不得了。
蔡大娘也赔笑,因为这些都是实情,她也觉得清哑有福。
吴氏脸上笑容更加浓,仿佛真的很高兴。
江明辉好她确实喜欢,说出去也有脸面。
然江大娘话里话外都是清哑有福气,沾了明辉的光,却把清哑帮明辉的事半个字不提——不提也就算了,郭家本来也不想对外传扬,因为涉及清哑碰见神仙的秘密,但她就是看不惯江大娘得了便宜卖乖的嘴脸,这是把郭家上下都当傻子呢!
她便笑道:“我清哑是有福。我常常的在外边夸明辉,说这个女婿打着灯笼也难找——”江大娘听了得意不已,然吴氏下面的话却如同一瓢冷水浇在她心上——“我就告诉清哑,要惜福。前天我还说她呢,我说,‘女娃儿,烧啊洗的,织锦做针线那些,都是正经活计,写啊画的就别干了。那是咱们这样人家闺女能做的事吗?再说了,你婆婆上回来还说呢,男主外女主内,你把家里的活计做好就成了,他生意上的事你不许插手。那是闹着玩的吗?银钱生意大事,媳妇怎么能插手呢!明辉那么能干,还能靠着媳妇做生意?叫人听了怎么想?你再不许画那些没用的东西了。你嫁过去了,两个嫂嫂怎么做,你也怎么做,凡事别强出头。’我说了这些,她都听进去了,从此不画了。”
从此不画了?
江大娘脑子发懵,茫然地看着吴氏。
等回过神来,便气得浑身发抖,偏还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吴氏说银钱生意大事,媳妇不能插手,这正合她心意;江明辉也不是靠媳妇做生意的人,也合她心意;男主外女主内更合她心意,唯一不合她心意的是“再不许画那没用的东西了”这句话。
若她说清哑画的有用,就等于承认江明辉靠媳妇了。
若说清哑画的没用,那今日他们所为何来?
说是商量婚事,还不是为了早些把清哑娶回家好画画儿么。
这死婆娘教闺女别画了,分明跟江家过不去!
谢谢大家打赏评价和推荐。周末歇两天,下周再加更,大家别忘了投推荐票支持原野!
第45章 争执(2)
只有一点江大娘还拿不准:若是郭家知道江明辉不会画,那吴婆子就是故意说这话的,分明不安好心;若是不知道,说不定真在教闺女别插手江家生意,省得吃力不讨好。
到底知道不知道呢?
她憋得脸色紫涨,一个字也说不出。
就怕说漏了嘴,自己打了嘴巴。
一时间,她心里羞恼万分。
江老爹听了吴氏的话,也挂不住笑容。
他看向不动声色的郭守业,心里很不痛快。
他都低声下气赔礼了,郭家还这样,难道真是为了钱?
郭家要想插手江家生意,实在没这个道理。
可难就难在这话不好摊开来说。
郭守业和吴氏几十年夫妻,最有默契的。这个时候他不开口,由吴氏开口,说对了没事;若说错了,那是“妇道人家见识浅”,到时候他再出面挽回。若是他先开口,他是男人,一口吐沫一颗钉,有些话要思量再三才能说,就没那么爽利。
所以,吴氏和江大娘斗心眼,他装糊涂听着。
江二婶和蔡氏不知内幕,但看双方气色不对,也知道谈话僵了,忙打圆场。
江二婶就笑道:“有福没福的,成了亲才算数。咱们来说说,定个什么日子好?”
江大娘听了精神一振,她怎么把正事给忘了?
只要把郭清哑娶进江家,她就有法子叫她画。
到时候,娘家亲娘再厉害,也抵不过她做婆婆的一句话。
想毕,她也笑道:“可是我糊涂了,净说些没用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只顾夸自己儿子儿媳去了。”说着转向吴氏,“亲家,今儿来不为别的,是为了他们的亲事。明辉一个人带个小侄子在城里,如今连他二哥也去了,连个洗衣煮饭的人也没有,实在不是个事。况且生意又忙,耽误不起。我就跟他爹商量,来跟亲家说说,赶在年前把亲事办了吧。就定在八月,那时候田里活计差不多了。清哑也十五了,亲家也急。”
吴氏和郭守业大惊,这才明白江家打的什么主意。
几乎毫不犹豫的,吴氏断然拒绝,“不行!”
江大娘一听急了,高声问:“怎么不行?”
江老爹也面色凝重地看向吴氏和郭守业。
吴氏道:“清哑还小,身子还没长开呢,回头养娃艰难。这是一件;还有一件,当初我们也告诉过你们:我家就清哑一个闺女,想多养几年。要不然,那年也不会跟张家结亲了,就是想着近,想闺女的时候随时能看见。”
江大娘睁大眼睛,觉得不可思议。
江老爹沉声问:“那亲家想什么时候嫁?”
吴氏很干脆道:“三年后,清哑十八岁。”
话音刚落,江大娘也断然道:“不行!”
她激动地站起来,道:“我家明辉今年都十八了,过三年都二十一了。除了那家里穷长得丑的,谁家儿子这么大了还不娶媳妇?”
江老爹点头,对郭守业道:“亲家,三年太长了。”
他为人实成,也不多说,只说太长了。
郭守业就沉吟起来。
吴氏坐不住,起身对蔡大娘道:“亲家陪大嫂子坐坐,我去看看儿媳妇弄了什么菜。两位亲家好容易上门一回,不能简便了。”
说完不等回话就出去了。
蔡大娘便讪讪地对江大娘笑,“太客气了!”
江大娘没好气地说道:“我们是为吃来的?”
郭守业听了脸一沉,却没吭声,只耷拉下眼皮。
江老爹对老婆子叱道:“你不是为吃来的,亲家总要尽一份心。难不成把咸菜端了请你?”
当着人,江大娘忍住气,没有回嘴。
这时,郭守业听见外面说话声,是几个儿子回来了。
他站起身,对江老爹笑道:“我去一下就来。亲家坐会。”
江老爹忙道:“你去,你去。”
郭守业就出去了,看见吴氏正在厨房门口和阮氏低声说话,对她使了个眼色,又朝身后大门指了指,意思要她进去陪客,他自己则招呼儿子们去了东厢。
吴氏忙转头回到堂间,无事人一样和江大娘几个说笑起来。
东厢,郭守业将事情原委告诉了几个儿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