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王妃反穿记-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金珠见她空着手过来,便知道她连布也要金珠出了,金珠默算了一下,古代就算是最劣等的布一尺也要十文钱,相当于十个鸡蛋,金杨身上一条裙子怎么要四尺多五尺布,十个鸡蛋够干什么?
“五十块钱。”金珠算过账来。
“你抢钱啊?五十块钱?五十块钱我能去镇里买一条城里的裙子了。”罗水华一听就嚷嚷起来了。
“你出布,十个鸡蛋。”
金珠退了一步,她不清楚这个时代的布价,被罗水华蒙住了,信了她的话,想着自己辛苦一天,能换来十个鸡蛋给大家补补身子也不错。
“这还差不多,等着,我明天买布去。”罗水华可不糊涂,就金杨身上的棉布,宽幅的撑死了也就五块钱一尺,有个四尺就足够了,三十块钱一条这么漂亮的连衣裙还是很划算的。
看着罗水华的背影,金珠知道自己要低了,可是话已经说出口了,再反悔就说不过去了。
可巧第二天没什么事,金杨两个也考完了,金珠想带着一家子去镇里逛逛,顺便看看布价和这个时代的物价。
金杨和金柳听说去镇里,都很高兴,早早起来就去打猪草煮猪食,顺便去周水仙的菜地摘了把苋菜做了一个简单的菜粥,谁知一家子正在吃早饭时,大姑杨小红一家四口来了。
“金珠啊,你们吃什么这么香呢?还有没有,给我盛一碗来,走了这半天的路,怎么感觉有点饿了。”
杨小红进门看金牛碗里的菜粥上面还甩了一点蛋花,同时也闻到了一点麻油的香味,顿时觉得自己的肚子也唱起了空城计。
金珠一听这话,脸上一冷,直接回了一句“没有了。”
她通共就做了一小锅的粥,就放了这么一个鸡蛋,能有多少东西?
这麻油还是前天田长顺去买酱油和醋的时候顺便买了一小瓶,联想到杨小兰来的时候两个满满的篮子,光鸡蛋就给拿了五十个,来了就帮着金珠干活,她可倒好,带了一家子空手来,进门就问金珠有没有饭,这是亲人吗?
说起来,金珠这两个姑姑的脾气品性确实是相去甚远,大姑杨小红跟周水仙特别像,抠门、自私、冷血,偏偏这个杨小红长得还有几分姿色,当代课老师的时候和一个刚毕业分来的公办老师吴小伟好上了,那个时候公办老师还是有点含金量的,为此,周水仙很是高看杨小红一家,金珠印象最深的是每次吴小伟来,周水仙都是好吃好喝地招待,临走还大包小包地带走,可是田长顺来了,就得下地去干活,吃的还是人家自带的。
论理,杨小红家的条件应该比杨小兰家要强一些,可是金珠也不清楚怎么回事,反正她这个大姑比二姑小气得不是一点半点。
所以,金珠对这样的亲人也没必要用什么好脸色。
“妈,真是搞不懂你,早上的小笼包让你吃你说不饿,这里能有什么吃的?”杨小红的女儿吴露捏着鼻子说。
吴露跟金珠一般大,都是今年小学毕业,不过人家是在镇里念书的,吴小伟现在是梧桐镇中心小学的老师,一家子都住在了镇子里,金珠去过,是楼房,所以不喜欢乡下的味道。
金珠听她说话带着鼻音,这才抬眼看了她一下,还别说,吴露的长相继承了几分她妈妈的姿色,加上在镇子里住着,也不用下地做事,皮肤比金珠几个要好多了,倒有几分肤白色嫩的意思,身上穿了一件不知什么料子的蓝色无袖连衣裙,看起来很是清爽。
见金珠打量她的连衣裙,吴露不耐烦地说:“看什么看,这是我今年新买的,还是从县城买的,等穿旧了会给你的。”
金珠这才想起来,这几年自己好像都是捡的吴露的旧衣服穿,难怪总觉得小一号,因为衣服肯定是得等吴露穿不了了再送来,可金珠的身量比吴露差不了多少。
金牛到底是小几岁,加上他很少挨过打,所以胆子比金柳和金杨要大一些,听了这话,很不服气地站了起来,说:“我大姐自己会做衣服了,我二姐、三姐的新裙子都是我大姐做的。”
众人听了这话,忙向金杨和金柳看去,只是这两人一早忙着打猪草、喂猪和做饭,怎么会舍得穿新裙子?
“切,吹什么牛,你身上的衣服还是我的呢。”吴霏看了看金牛身上的衣服,他今年六岁,金牛的衣服的确都是捡的他的。
“行了,你们两个吵什么,露露,你带着弟弟先回你外婆家,告诉你外婆我们一会过去吃中饭。”杨小红倒是也知道不让自己的孩子掺和到这些家庭琐事中来,所以先把两个孩子打发走了,左右两个孩子也是在这待不住,嫌这边房子破。
吴露和吴霏一走,杨小红先摸了摸金牛的头,问:“金牛前几天到底得的是什么病?你这孩子,怎么会这么心狠?你不想活了,也就不想让几个小的活?我们是前几天刚好去了你姑父家,要不然,我早就过来看你们。。。”
“金杨,你带着金柳和金牛去屋子后面开一块菜地出来。”金珠也不想金杨几个听这些话。
金杨听了,看了一眼金珠,见金珠对她微微一笑,她突然就觉得不害怕了,从门后找了一把锄头出去了。
“大姑,人都有糊涂的时候,所以这些事我不想再提,尤其不想当着金杨几个的面提,他们三个脸上好容易有了点笑模样。”
杨小红一听这话,暗自也一惊,这丫头果然变了一个人似的,说话行事比以前强了不是一点半点,难怪她妈也没讨到便宜。
“好,以前的事不说就不说了,就说现在,你看你才十二岁,金杨几个都要念书,你一个人照顾他们三个也确实是吃力,你婆也是为了你们三个好,也为了让你爸安心,所以让你们搬过去,多好的事情,你怎么就想不明白呢?”杨小红细细地跟金珠掰扯起来。
“大姑,我不傻,金牛病成那样,婆都不给钱,还把我们骂了一顿,对我和金杨金柳三个不是打就是骂的,以前我总觉得做个听话的乖孩子说不定婆有一天就会喜欢上我们的,经过这次寻死我想明白了,不管我们做得多好,婆都不会喜欢我们的,所以,大姑,那些话你还是留着哄你自己玩吧。”
“你这孩子,刚才你还说,人都有糊涂做错事的时候,你婆以前做错了,现在改过来,不是正好吗?”
金珠见她还不死心,眼珠一转,想起了一个主意。
ps:冒个泡,求推荐求收藏求点击,谢谢大家了。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十五章、提点
金珠见杨小红喋喋不休地劝她搬过去跟周水仙同住,想了想,便说道:“既然大姑说是为我们着想,这样吧,我们不搬去婆那边,我们搬去大姑家,正好金杨几个要念书,大姑家住在学校里,大姑父又是学校的老师,平时还可以好好教导教导他们三个,这样一来,我去镇里念初中也方便,不用担心往家赶,算是一举三得。”
“这是什么话?我家哪有住的地方?”杨小红眉毛一扬,眼睛一瞪,冲金珠嚷嚷起来。
“大姑,我们也不要求住楼上,就住你家柴火间就行,至于吃的,我家的大米可以搬过去,大姑给贴点菜,就像大姑刚才说的,也费不了什么事花不了什么钱。”
“不好,那柴火间哪里可以住人?没得让别人笑话我们看不起乡下亲戚,欺负你们几个小辈。金珠啊,在镇里住着可不是一笔小花销,柴米油盐哪样不得花钱买?比不得你们在乡下自在,可以喂猪可以养鸡可以种菜,什么都不用花钱。”吴小伟开口了。
“大姑父是老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应该明白,大门在那,不送。”
“话不是这么说,我们只是你的姑姑姑父,不是你的直系监护人,我们没有这个义务养你们,但是你婆有。”吴小伟说完,忽然想起金珠的话好像哪里不太对劲。
正寻思时,只见杨小红惊讶地问:“金珠,你刚才是说你也要去镇里念初中?”
“不行吗?”
“你这孩子,不是我说你,就你这学习成绩,三年初中念了也是白念,白花那钱,还不如留在家里好好喂猪,再养几只鸡鸭,好好照顾弟弟妹妹,等过几年了,说个对象结婚算了,说不定自己还能攒点嫁妆钱。”杨小红撇着嘴说。
“就是这个道理,你要真有这个心,好好挣钱把底下的弟弟妹妹供出来,他们替你圆了这个大学梦,将来有出息了也不会忘了你这个大姐的。”吴小伟说。
金珠见这两口子一唱一和的,撵都撵不走,便失去了耐心,“大姑要是真为我们几个打算,趁这会有时间,替我们清理一下猪圈吧。”
“你这孩子,算了,我是看出来了,你自己是个有主意的,我们说什么都是白说,回头再出点什么事,可别把责任推在我们身上,我们是好话说了一箩筐,你一个字听不进可就怨不得我们了。”杨小红一听清理猪圈,别说动手了,她连这个味都闻不了,忙拉着吴小伟走了。
金珠见总算撵走了这两个人,看了看外面的日头,这会太阳挺大的,也不适合出门,便去屋后翻地了。
屋后是金珠家的茅坑,茅坑旁边有一块不算小的空地,这块空地原本是打算用来加盖房子的,可是一直没钱,便闲置下来了,后来便做了晒场,杨大山走之前把田地租给了别人,这回也不用晒场了,金珠觉得开垦出来做菜地正好,现成的肥料,另外自己每次淘米、洗菜的水用来浇地应该也差不多够了。
河边倒是有一块金珠家的菜地,可金珠嫌远,过两月她该去镇里念书,早出晚归的,肯定没有时间去打理菜地。
“大姐,这地也挖不动啊。”金杨看着硬邦邦的地面说。
做了这么长时间的晒场,这地早就被杨大山弄严实平整了,最近没有下雨,可不挖不动。
“算了,哪天等下雨了再挖,这会日头这么晒,我们回去吧,大姐给你们热粽子吃。”金珠想起了黎想送来的几个粽子,早起就吃了两碗稀粥,忙了这半天,肯定饿了。
“有好吃的了,大姐给拿粽子吃。”金牛一听有粽子吃蹦了起来。
金珠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想着几个粽子就让几个弟弟妹妹这么开心,金珠想着是不是可以自己动手做点什么小点心给弟弟妹妹解解馋。
可是一想到周水仙对她的怀疑,她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是别太出格了,慢慢来。
热好了粽子,姐弟四个端着粽子上了楼,坐在美人靠上一边吃粽子一边说笑。
“大姐,我班同学都说大姐做的裙子漂亮,大姐,要不我们做裙子去卖吧。”金杨说。
“做裙子去卖?你怎么会想到这个主意?”
“小雪的衣服都是她妈妈当墟的时候买的,有时候是镇里的墟市,有时候是田家寨的墟市,小雪她妈妈常去墟市卖鸡蛋鸭蛋,看到有好看的便宜衣服就会买回来,她妈妈最是一个不能吃亏的人,所以十个鸡蛋肯定做不来一条裙子。”金杨说。
金杨的学习成绩不错,数学比金珠学得好多了,以前就比金珠要精明,所以才会特地提点金珠。
“行倒是行,家里还有点布,我去做两条裙子试试,要是卖不出去了,我们姐妹三个穿。”金珠犹豫了一下,说。
做衣服她是不发愁,可是让她当街去卖衣服,她还有些放不下身段来。毕竟她来到这个异世才三天的时间,中间不光隔了近千年的时间,两人身份地位也差了十万八千里,所以让一位堂堂的大将军府嫡女,或者说让一位堂堂的亲王妃去市井抛头露面叫卖,金珠有些过不去心里这个坎。
可是话说回来了,现在的金珠已经成了地地道道的农家女,喂猪这么辛苦低贱的活都做了,还在乎沿街叫卖?
在贫穷的生活面前,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如何才能活下去吧?现在的她,是农家女杨金珠,不是大将军的女儿金珠,更不是什么康王妃。
所以,不管怎么样,她要试试,因为她必须活下去,不但她要活下去,底下的三个弟弟妹妹也要活下去。
可巧这会天热,金珠也不爱出去干活,便在家里把布裁了,这一次她按照她自己的身量做的,也是带袖子的过膝裙,如果要去镇里念初中,她以前的衣服肯定不能再穿了,都是些又旧又小的破衣服。
金珠刚把衣服裁好,还没来得及缝,罗水华便拿着一块布过来,她买的是一块粉红色的碎花布,说实在的,这布金珠还真没看上,粉色的衣服白皮肤穿的人好看,乡下女孩子一般都黑,粉色就不太适合了。
想了想,金珠从家里的碎布堆里翻出了几小块紫红色的布片,用这个布片给裙子做了一道窄窄的滚边,当然也没忘了在腰间搭配一个紫红色的蝴蝶结,金珠让金杨试了试,感觉好多了,有几分俏皮可爱。
事实也的确如此,石雪第二天下午来拿裙子时,看了这条裙子爱不释手的,换上新衣服之后飞快地跑回家给金珠拿了十个鸡蛋来,然后又飞快地穿着裙子去找小姐妹们玩去了。
金珠见此笑了笑,她猜想,石雪把裙子穿出去了,应该还会有人来找她做裙子的,现在的问题是,她必须出去买点布,顺便打听一下这个时代的物价。
就在金珠为怎么去镇里发愁时,次日一早,黎想又找上门来了,这次他是推着单车来的。
“什么?你说你带我去田家寨?”金珠惊讶地看着面前的小伙子。
“你不是问我外婆的绣线在哪里买的,绣的东西卖哪里吗?我这就带你去,正好我也要去替外婆交货。”
可是,可是孤男寡女的,金珠怎么跟他出门?
不去的话,错失机会怎么办?
算了,这个时代,金珠还是一个未成年女孩,对方也是一个未成年男孩,反正这个时代也没有男女大防。
金珠脑子里似乎有两人在打架,一个是金珠自己,另一个像是杨金珠,一个说不去,一个说去。
“你今天有事?”黎想看出了金珠的为难。
“没,啊,有。。。”金珠脸红了,她不知该怎么表达自己的纠结,这些话自然是不能告诉外人的。
“你要不想去就算了,我自己走了,今天正好当墟,我打算去卖点外婆做的糍粑,晚了就没人了。”黎想见金珠犹犹豫豫的,搞不懂金珠想干什么,便转身走了。
他还有一堆的事情要做呢,要不是看在金珠也想挣钱的份上拉她一把,他才不会来走这一趟呢。
金珠听说黎想除了交货还要去卖什么糍粑,更难得的是,这天居然是墟市,于是,金珠没有再犹豫,喊住了黎想。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十六章、出行
金珠跟着黎想从村子里走出来,沿着一条盘山路往上走,黎想推着一辆两个轱辘的车子,金珠跟在他身边,两人都沉默着。
主要是金珠不想开口,她还在纠结她这么跟着一个男子出来究竟是对还是不对。
金珠不开口,黎想也不想说话,他性子比较冷情,平时在学校就很少跟别人交往,主要是因为自卑。
其实小时候的黎想性子比较活泼,特别爱跟村子里的小伙伴们玩,可每次一发生争执那些小孩子就骂他是野种,为这他没少跟别人打架,回来就跟他妈妈吵架,问妈妈要爸爸,久而久之,妈妈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性子越来越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那原本年轻漂亮的妈妈终于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投进了桐江,从那以后,黎想再也不跟别人玩了,也不跟别人打架了,连话也很少说了。
当然,金珠是不清楚这些的,她只知道黎想是没有父母的。黎想妈妈死的时候金珠还小,也没什么记忆,村子里一开始也有人议论这些,可麻婆拿着菜刀和砧板在自家门口一边剁稻草扎的小人一边诅咒,说是村子里人的唾沫害死了她的女儿,谁要再在死者身上吐唾沫,就是让她女儿不得安生,谁要让她女儿不安生,她做厉鬼也要让谁家不安生。
乡下人本来就迷信这些,见她骂得这么狠,哪里还敢议论这事,况且人都走了,死者为大,于是村子里的人闭口不再提黎想的父母。
金珠不知道的是,黎想之所以对她这么关照,也是想起了他可怜的妈妈,如果那时他稍微懂事一些,对妈妈好一些,妈妈也许不会走上那条路。
黎想特别痛恨那时年幼的自己,可是一切都不可能重来了,但是金珠不一样,金珠还是有机会重来的,而且他也从金珠的眼神里读懂了她对生命的渴望,也就是这种渴望打动了黎想,让他想尽自己的能力帮一下金珠。
两个各自想着心事的人爬上了山坡,然后就是下坡。
“你上来吧,我带着你。”黎想跨上了单车。
“我,我不会,算了吧。”
金珠看了看单车的后座,如果她坐了上去,势必要挨着黎想的,这男女授受不亲啊。
“你抓着后座,蹦一下就上来了,还有很远的距离,如果我们两个走过去,集市就该散了。”黎想以为金珠真的只是单纯的不会,忙下了单车,示范了一下。
金珠一听走过去集市要散了,这一趟岂不白来了?
罢了,反正她已经被他亲过了,金珠再对自己念了一遍,这个时代的男女根本就没有大防,她来都来了,还矫情什么?
毕竟有点武功的底子,金珠的身子还是蛮灵巧的,蹦了两下也就蹦上去了,可问题是,这是下坡路,这单车的速度一点都不慢,坐在车后座的金珠一手拎着两个篮子,一手抓住车后座,摇摇晃晃的,几次差点把她甩下来。
好容易冲到山脚下,又是一段盘山上坡路,借着惯性爬了一小段坡,金珠见他速度慢了便主动跳下来,随手摸了摸自己的胸口。
“你,第一次坐单车?”黎想见金珠脸色有些白,像是吓坏了,忙问。
金珠犹豫了一下,点点头。
“那你去镇里念书怎么办?”
“啊?”金珠睁大眼睛看着黎想,她没拐过弯来,念书跟坐单车有什么联系。
“从我们村子去镇里,走路要走一个多小时,夏天还行,你可以早起,天黑得也晚,可冬天怎么办?”
“那你说怎么办?”金珠知道对方在镇里念过三年初中,他把这话说出来,想必是有办法的。
“你得学着骑单车,骑单车的话有半个小时就能到了。”
“一辆单车多少钱?”金珠很快想到了一个现实的问题。
黎想再次看了看金珠,金珠今天穿了一条白底黄花的新裙子,头发也绑成两个圆揪揪,黎想不懂这叫双丫头,就是觉得眼前的金珠还怪好看的,可惜脚下的鞋子仍是那双看不出颜色的球鞋,配不上这人和这衣服。
“你也别花钱买了,我的单车借你吧,反正我去了县城也是用不上。”
“这不行,无功不受禄。”
“你要真觉得过意不去,能不能偶尔去看看我外婆,我要去了县城,一个月才能回来一次,我外婆她一个人很孤单。”
“这是两回事,我答应去看你外婆。”
金珠说完立刻就后悔自己造次了,就麻婆那性子,见面就说要给金珠两个耳光,金珠要送上去了,还不净等着挨打了?
“我外婆其实是一个好人。”黎想说完,也不知该怎么解释下去,反正在他心里,外婆是他最亲近的人,而且也是世上对他最好的人了。
“我懂。她比我婆强多了。”这点金珠的确认可。
至少人家一个孤老太太为外孙撑起了一个家,可周水仙做了什么?
其实,金珠这么说也不全对,周水仙虽然不待见金珠姐弟四个,但是她对金杏和金宝还是很有爱心的,尤其是对大女儿一家,那更是满满的爱心。
所以立场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结论也就不一样,但是金珠是不会去为周水仙辩解的。
两人打开了话题,不再像刚开始那样沉闷,黎想的话也多了起来,主要是他发现金珠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黎想见识虽然不多,到底在镇子里念了三年初中,比金珠还是强多了,所以这一路主要是黎想说,金珠听得多,偶尔会提个问题,让黎想把话题继续下去。
两人一边说一边走,时间倒是也过得挺快的,不知不觉就爬上了山顶。
站在坡顶往下看,这是四座大山围城的一片山谷,从山顶到山脚下,都是一圈一圈的吊脚楼,齐齐整整的,山脚下有一大块平地,平地中间是一座高塔型建筑,村子里有什么大型活动都在这块平地上举行,比如说祭祀、庆祝等,还有集市。
“你来过这里?”黎想问。
金珠点点头,“我二姑家住这里。”
“这个村子比我们那边富裕多了。”
见金珠一脸茫然,黎想又对金珠说了说这个村子的来历。
原来,这田家寨里住的都是苗人,当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战乱,便找了这么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这里有山有水,山脚下有可以开垦的耕地,附近的山腰有可以开垦的梯田,所以他们就选择了在这里定居。
原本,这里的村民也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并不富裕,可随着国家经济的好转,旅游热的兴起,这块地方不知怎么被外界发觉了,说这是保存得最完整的苗族部落,完全是原生态的。
于是,田家寨出名了,一波又一波的游客涌了进来,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修路,修房子,修旅馆、修饭店。
可是游客们来这里奔的是想体验原生态的生活方式,人家不喜欢住宾馆,更愿意住在村民家里,家中地方宽裕的村民尝到了甜头,把家里的房子收拾一新,开起了客栈和饭馆,其实也不是专门的饭馆,就是家里吃什么,就给客人做什么,百分百的原生态。
有那头脑聪明的,见此也赶紧加盖了房子,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了,这里的村民现在家里几乎都开起了客栈和饭馆,日子也就富裕起来了,再不济的,也知道种点菜和养点鸡鸭卖,连带附近的几座村子也跟着借光了,可以到这里的集市来卖菜卖粮食。
“这里的村民有两千多户,还有世袭的苗王,你二姑家是做什么的?”黎想问。
“好像他们家也开了客栈。”
黎想一说,金珠也想起来了,今年正月里田长顺骑着摩托车来接金珠姐几个去住了一天,好像当时家里还有客人,听口音不是当地的,人家说的是标准的官话。
“好了,我们骑车下去吧,快点去,趁着这会人多,东西能好卖一点。”黎想说完又骑上了单车。
这一次金珠灵巧多了,也不太害怕了,一盏茶的功夫两人就沿着大道到了坡底,一路上金珠看到了不少游客,有的背着行李,有的是空着手,金珠留意的是那些小孩子的穿着,这里的人出去一次不易,要是有价格合适样子漂亮的衣服,金珠相信大家还是愿意购买的。
“我们先去卖糍粑,一会领你去铺子里看绣线。”黎想把车子停靠在一棵树下,领着金珠往人群里走。
金珠也不懂,她是第一次来市集,跟着黎想挤到了卖吃食的地方,黎想放下自己的篮子,打开上面的手巾,拿出一个糍粑摆在手巾上面,然后开始吆喝起来。
“卖糍粑了,卖糍粑了,一块钱两个,香香甜甜的纯手工糯米糍粑。。。”
金珠一看他这样,肯定不是第一次来,倒是有几分佩服他,在她的印象里,读书人应该都是很清高的。
金珠见他摆开了架势,也从自己的篮子里拿出两条裙子,可是她不会摆,也不会叫卖。
“你这是做什么?”
“我想把这两条裙子卖了,是我自己做的。”
“你会做衣服?”问完之后,黎想忽然明白过来,好像金珠的妈妈以前就是一个裁缝。
“卖衣服的要去那边,你去那边看看,顺便问问别人的衣服什么价钱。”黎想指着西北角说。
金珠听了,拎着篮子往西北角走去,刚走两步,黎想追了过来,“我跟你一起去,那边没有卖吃的,兴许我去了还能好卖一点。”
金珠笑了笑,知道他这是担心自己。
ps:老坑填完了,新坑的更新会稳定一些,以后就在下午发文吧。
谢谢大家的支持,还是想求点推荐和收藏,新书冲榜期,拜托大家了。
第十七章、生计
两人到了西北角,这边都是卖布卖衣服以及卖鞋子的,黎想见金珠抹不开面子问价,便自己上前替金珠问价了。
问了一遍价,见别人的裙子基本都是卖三十到五十元,黎想替金珠定了四十块钱一条,有金珠这么可爱的小姑娘穿着,加上黎想的吆喝,金珠的两条裙子很快以三十五块钱一条成交了。
卖完裙子,金珠走到了卖布的摊子面前,转了一圈,基本都是一种叫棉布的东西,金珠才知道,这个时代已经不作兴穿什么绫罗绸缎了,不过这里的棉布倒是很便宜,十个鸡蛋居然能换来两尺布,而且还是宽幅的。
这下可把金珠高兴坏了,她挑了好几块颜色素雅的棉布,把刚卖的七十块钱都搭进去了还不够,最后还是黎想拉住了她,说是镇里的棉布会更便宜一些,想多买一些,哪天直接去镇里。
“倒是你脚上的鞋子,是不是该换一双了?”黎想看着金珠的脚下说。
大概是怕金珠不舍得花钱,黎想忙又补充了一句,“那个,算我多嘴好了,这里的塑料凉鞋也就几块钱一双。”
“谢谢你,是这个意思。”
金珠听了主动走到了鞋摊上,不过她想买的并不是那种露着脚趾头的凉鞋,而是花十块钱买了一双平底布鞋,不适应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平底布鞋可以穿很长时间,印象中这边的冬天不冷,兴许还能过冬呢。
这一次黎想倒是没有多嘴,他以为金珠纯粹就是为了省钱,不由得对这个小女孩子有了更多的心疼。
买完鞋子,黎想领着金珠去了卖手工艺品的地方,那边的顾客基本都是外地游客,听说是纯手工做的糯米糍粑,又见卖东西的是两个小孩子,一看穿着打扮都很干净,伸出来的手指甲里也没有黑泥,加上东西确实也便宜,大部分人都掏钱尝了尝。
大概到日中时,黎想的糍粑基本推销出去了,这时集市也渐渐散了,见还剩了十来个,黎想说不卖了,带着金珠往河上游走去,这里是一条街市,两边都是铺子,有银铺、铁铺、篾匠铺、木匠铺,还有传统的蜡染铺子以及绣铺,最多的是银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