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王妃反穿记-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金珠刚才看得清清楚楚的,麻婆刚开始的时候根本没想撕破脸骂人,还有几分理智,可是一听到周水仙往黎想妈妈身上泼脏水,这才失了理智。

    “得了,家里都预备好了,今天就不留下来了,改天再说吧。”杨济华说。

    他知道金珠几个好容易才杀一只鸡吃,且还送走了一大碗,他们两个要去了,几个孩子能敞开来吃吗?

    “可不是这话,金珠,好好念书,等你什么时候拿了五千块奖金的时候再请我们两个吃饭,我和你四爷爷呀,一准到。”杨济宁乐呵呵地说。

    他想的是杨家寨的文风说不定要在他手上变样,他当村长才多长时间,这黎想刚拿了一个全市数学竞赛一等奖,这边金珠又拿了一个全国比赛的二等奖。

    不易啊,不易,看来,他这小小的杨家寨也要飞出金凤凰了。(未完待续。。)

    ps:  谢谢克丽丝塔儿的礼物,也谢谢淼咪的月票。

第六十九章、亲疏远近

    杨济华和杨济宁到底还是没有留下来吃这顿饭,金珠自然也没能贸然去打听黎想的家事,好在她也不是一个好奇心胜的人,很快就放下了这件事,该做什么依旧做什么。

    黎想这三天都没有过来,金珠不知道他是因为要避嫌还是因为自己的心情没有调整过来,不过金牛每天下午从江边赶鸭子和鹅回家时都能看见黎想拿着口琴坐在江边不停地吹着,身边放着他的画夹。

    金杨和金柳听了本来是想去看看他的,被金珠拦住了。

    村子里已经有了谣言,这个时候他们再凑上去显然不合适,不光会给黎想带去困扰,也会给他们自己带来麻烦。

    那天的事情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不过金珠仍是按照原来的计划连夜给他赶出了两件长袖和两件短袖外加两条夏天的裤子,正当她犹豫这些东西该不该送去,该怎么送去时,黎想再次上门了。

    “阿想哥,这两天我和大姐去把鸡公都卖了。”金杨一直以为是那只鸡公惹的祸。

    要不是金珠坚持要吃鸡,就不会让黎想和她站在外面杀鸡,也就不会让村民看到,更不会传到周水仙的耳朵里。

    当然,金杨也不是责怪金珠,她知道金珠也是为了犒劳一下他们几个,可谁想到会闹出这么多事情来?

    说来说去,还是怪周水仙,见不得他们几个过一点好日子。

    这一次的鸡肉事件再次加深了金杨对周水仙的怨念,更坚定了金杨想要挣钱的念头。

    “这么快就都卖了?”黎想看向了金珠。

    “也是赶巧了。正好碰上有个北方的旅游团点名要吃烧鸡公,那几人看见我们家这么大的鸡公,高兴坏了。连价都没还就买走了。”金珠笑着说。

    说来也是巧,当地的人吃烧鸡公一般是吃叫鸡,就是还没有发育完全的鸡公,也就二斤来重,那几个人在市场上转了一圈,才看到金珠和金杨卖的公鸡有六七斤重一只,毛色十分光亮。一问还是自己家养的,那几个人二话没说就都拎走了,六只大鸡公卖了六百二十块钱。比金珠和金杨预计的多了一百块钱。

    “可惜,要是那只鸡不吃还能多卖一百块钱。”黎想说到这眼神暗了下来。

    那天的事情就像是一场恶梦一样,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舅舅竟然是被自己的外婆打断了腿才不回家的。而他这些年却一直误以为舅舅是因为嫌弃他的出生才不肯回家的。

    说起来。这一切悲剧的发生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的出生,是他的出生给他妈妈带来耻辱了,给这个家庭带来了耻辱,所以外婆才会迁怒于舅舅,所以妈妈才会跳江自杀。

    可是,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他也不会要一个这样屈辱的出身。

    他也是无辜的。

    这三天,他每天下午都坐在江边凭吊他的妈妈。也追问过他的外婆,他的父亲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可外婆除了摇头就是眼泪,她说她要知道是谁祸害了她的女儿,她早就提着菜刀上门去把对方砍了,还等到今天?

    金珠看出来黎想心事重重的,正不知如何开解时,只见金柳晃着脑袋说:“这有什么可惜的,我大姐说了,千金散尽还复来,意思就是钱是挣不完的,花了还会有,鸡也是这样,吃了再养就是。”

    “哟,这你倒是记住了,赶明天二姐再去买几只鸡仔来,你好好养着等过年卖了。”金杨扯一下金柳的辫子。

    金杨确实动了心思再养几只鸡,因为春天她买的那批阉鸡如今也长大了三四斤了,估计国庆节时就能卖出去,这样一来,过年就没得吃了。

    “二姐,讨厌,你老是扯我的头发。”金柳嘟着嘴不满地瞪了金杨一眼。

    “二姐,三姐不养我养。”金牛豪气地拍了拍自己的胸脯。

    自从春天那会家里的鸭子开始下蛋后,金珠把功劳记在了金牛身上,金牛就一直自信满满的,他对这个家也有贡献了,而且还是大贡献。

    “好,还是我们金牛懂事。”金杨夸了句金牛,顺手摸了摸他的头。

    “什么话?好像我不懂事?”金柳的小嘴巴翘了起来。

    金珠见黎想羡慕地看着这一切,知道他准是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没父没母也没个兄弟姐妹,身边只有一个年过六旬的外婆相依为命,所以从没有体会过这种兄弟姐妹之间的其乐融融。

    “好了,你们三个别闹了,去楼上把阿想哥的东西拿下来。”金珠吩咐说。

    待金杨三个上楼了,金珠这才问黎想吃过了晚饭没,什么时候走还缺什么衣服等。

    黎想一一回答了。

    “放心,我知道我应该怎么做。”黎想看出金珠眼里的担忧,反过来安慰金珠。

    这也是他临走前来见一面金珠的原因,他就怕金珠担心他。

    “这就好,记住一句话,只有你自己变得强大了,你才有能力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去护住你想护住的人。”

    “我想护住的人?”

    黎想看着金珠,待要再进一步确认什么,金珠却已经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呃,我的意思是你妈妈的死你不要太自责,还有你舅舅的腿,那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等你以后有本事了,把你舅舅找回来了,让他和你外婆团聚,我想麻婆已经原谅了他。”

    金珠的话刚说完,金杨三个拿着东西下来了,两人也就没有再继续那个话题。

    黎想看见金杨抱下来的衣服,一点也不惊奇,反而笑着问:“衣服都做好了怎么也没人给我送去,我要是不来这一趟岂不可惜了?”

    “可惜什么。我不会拿去卖了?”金杨翻了个白眼。

    “金杨,等我从省城回来,我一定给你买一个漂亮的文具盒。”黎想冲金杨一笑。颇有些讨好的意味。

    “我呢,我呢,阿想哥?”金牛一听漂亮的文具盒,也窜到了黎想跟前。

    他早就想要一个漂亮的文具盒,因为金宝的文具盒就是他妈妈从广州带回来的,金宝没少在金牛跟前炫耀。

    黎想摸了摸金牛的头,“你也有份。还有金柳也有。”

    “那我大姐呢?”金杨促狭地问。

    “别,别,我不用。他们也不用,你别乱花钱了。”金珠听了忙摆手,并瞪了金杨一眼。

    开玩笑,这送来送去的不是私相授受是什么?

    可是话说回来。金珠送了这么多亲手做的衣服给黎想。又算什么?

    “我走了,我会掂量着办的。”黎想也不跟金珠废话,摸了摸金牛的头,抱着一堆衣服转身跑了,离开时的脚步比来的时候轻快多了。

    谁知黎想前脚刚走,杨淑玉后脚就冲了进来。

    “杨金珠,你这个骗子,你还说你跟阿想哥没什么。没什么你为什么给他做衣服,没什么为什么你送他东西他就要。我送他什么他都不理我?”

    原来杨淑玉今天下午刚从县城回来,还没来得及去找杨琴便从自家窗户里看见了黎想在江边画画的背影,她兴致冲冲地拿着东西去江边找黎想了。

    这次回家之前,她已经从她姑姑那里听说黎想要去省城参加数学竞赛,所以她特地去了一趟县城的书店,给黎想买了好几本高中奥数的辅导书。

    可黎想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神情令杨淑玉很受伤,他不但没要她的书,也没给她一个笑脸,自顾自画了一个小时的画,然后又坐下来吹了一个小时的口琴,而杨淑玉就这样傻傻地坐在旁边陪了他两个小时,直到她弟弟来江边把她喊了回去。

    回到家里,杨琴才从她婆的嘴里知道了麻婆和周水仙吵架的事情,而她婆之所以告诉她这些,是不想她掺和到黎想和金珠的事情里。

    自己的孙女刚进门连行李都没收拾就跑去江边找黎想,回来就噘着嘴生闷气,老人家还能不知道自己的孙女在想什么?

    其实,老人家早就看出了自家孙女的那点小心思,也正因为此,她才会跟自己的丈夫说,看看能不能用恩情笼络住黎想,毕竟黎想的优秀是有目共睹的。

    可现在看来,十之**是不能如愿了,所以老人家必须掐掉自己孙女的那点小心思。

    可杨淑玉并不理解老人的良苦用心,因为她自己本身仍处在一种混沌状态,她还不清楚她对黎想是一种什么情感。

    但是有一点杨淑玉很确定,那就是她看不得黎想难过,看不得黎想受苦,一心希望黎想能出人头地。

    因此,饭后她又拎着那兜书去了黎想家,可黎想没在,她把书交给了麻婆,陪麻婆说了会话,刚要离开时正好碰上黎想兴冲冲地抱着一堆衣服裤子回来了。

    那是一堆新衣服新裤子,村子里现在除了金珠还有谁会裁缝?

    可杨淑玉还没开口问黎想那衣服是不是金珠做的,黎想却先拉下脸来撵杨淑玉了,杨淑玉从黎想家出来直接跑到了金珠家。

    “淑玉,你先坐下来冷静一下,听我跟你说。”金珠自问很坦荡,她对黎想一方面是为了报恩,一方面也确实是同情他的遭遇,若说别的心思,金珠暂时真的没有。

    现在的她只想努力挣钱,好好念书,把弟弟妹妹们带大,别的,只能是交给时间了。

    可气头上的杨淑玉根本听不进金珠的话,就凭黎想能要金珠的衣服不要她的书,这远近亲疏闭着眼睛也能分出来。

    “你说的好听,以前每次看到你们在一起,你都能找出一堆的理由来狡辩,我都信了你,可事实呢?你个骗子,亏我还拿你当朋友,你明明就跟阿想哥在一起了,你还不肯承认,你。。。”杨淑玉越说越委屈,呜呜地哭了起来

    “淑玉,我再说一遍,我跟阿想哥现在真不是那种关系,这几天我因为这件事够头疼的,你就别来给我添乱了。”金珠有些不耐烦了。

    在学校里这件事就闹得金珠不得安宁,本来以为放假了能躲一个清静,谁知刚一放假就被闹了一通,这才几天,杨淑玉又找上门了。

    说实话,如果不是看在杨济华的面上,金珠真想直接把她撵出去,她也不想想,她是黎想的什么人,有什么权力来质问金珠?

    “什么叫现在不是?那以后呢?以后就是了?”杨淑玉压根没看出金珠的不耐烦,不依不饶地想追问一个保证。

    “以后?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我不敢保证什么。”

    金珠当然看得出黎想对她确实有一点那方面的意思,只是现在的金珠不会接受,以后的金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她自己都不清楚。

    “好,好一个说不清楚,我就不信,我会比你差?”杨淑玉说完这句话咬着牙跑出去了。

    金杨到底大一些,她早看出来黎想对金珠的不同,所以在杨淑玉走后上前抱着金珠说:“大姐,你别怕,阿想哥不会变心的。”

    金珠听了这话敲了一下金杨的头,“少废话,去煮粽子去。明天的生意还做不做了?”

    “做,做,能不做吗?我还想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呢。”

    那天圩日的时候她和金珠去卖鸡,没来得及包粽子,倒是把家里的玉米掰了煮熟了拿着去卖了,没想到卖玉米卖糍粑卖粽子的人不少,而买的人多半是一些游客,所以金杨滋生了一个念头,不光圩日可以去卖东西,平常日子也能去。

    所以她才说这个暑假要大干一场,她想试试自己的能力,看看她这个假期能挣到多少钱。

    可现在的问题是,黎想没在,金珠不放心她一个人去田家寨,而金杨一个人又没办法同时带着金柳再带着几十斤重的粽子和玉米。

    金珠倒是说要陪着她去,可金杨却觉得金珠不会叫卖,去了也帮不上她多大的忙,反而耽误了她在家做衣服的时间,一个上午金珠能做两条连衣裙呢,那就得是五十块钱。

    “有了,我找杨静姐去,她家种了不少玉米,她妈妈每年都要去卖玉米,我问问她去。”金杨想到了一个法子。

    她本来也打算去杨大壮家买一些生玉米来煮了去卖,因为自家菜地的玉米一共也没几棵,两天就该掰完了。

    金珠见金杨风风火火地跑了出去,她也收敛起心绪,带着金柳进了灶房去煮粽子。(未完待续。。)

    ps:  谢谢克丽丝塔儿的礼物,也谢谢司曼曼的月票。

第七十章、说开了

    金珠没想到的是,金杨果真说动了杨静每天上午和她一起去田家寨卖熟玉米,这活以前都是杨静的妈妈做的。

    有了杨静的陪伴,金珠彻底放心了,她留在家里一心一意地做起了连衣裙和背带裙,每个圩日的上午,她亲自带着金柳去赶圩卖衣服。

    由于她做的衣服样式比较新颖,价格又适中,去年卖了一个夏天,已经在田家寨和梧桐镇两个地方的圩市里有了点口碑,所以回头客不少,生意比去年竟然好了一些。

    一个暑假下来,金珠几个晒得黢黑黢黑的,不过也没白忙活,最后一算账,金珠做衣服挣了三千五百来块钱,金杨卖粽子和玉米竟然也挣了二千来块钱,加上卖鸡和这几个月卖鸡鸭鹅蛋的收入,这个夏天金珠一家的收入有八千多块钱。

    这个数字极大地鼓舞了金珠和金杨两个人,这就意味着凭他们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养活自己,且还能供自己念书。

    当然,彼时的金珠和金杨也不清楚,念高中和念大学的花销到底要多少。

    暑假最后一个圩日的时候,金珠为了犒劳一下大家,特地从圩市买了一块猪肉和一条鱼回来,打算好好给大家做一顿饭,忙了快两个月,每个人都是又黑又瘦的,金珠还怪心疼的。

    谁知金珠刚把菜烧好,杨琴上门来了。

    “金珠,今天是什么日子,老远就闻到了你家的香味。做什么好吃的呢?”杨琴问。

    “别,出去可千万别这么说,我这一个暑假才做这一顿好吃的。我容易吗?”金珠忙打断了她的话。

    “还说呢,你家那个婆也太可恶了些,不光害了你,还害了我,淑玉到现在都不怎么跟我说话,说我故意瞒着她,跟你好。不跟她好了。”杨琴嘟着嘴说。

    那天晚上杨淑玉从金珠家出来后,忽地想起杨琴来,杨琴天天跟金珠在一起。这么大的事情都没有告诉她,可见杨琴也没拿她当朋友,故而怒气冲冲的杨淑玉又去了杨琴家。

    可杨琴也觉得冤啊,这种事情她怎么说?金珠自己都不承认。她能去造金珠的谣?

    前车之鉴她又不是没有经过?吴露在学校里掀起的波澜还不知怎么去平息呢。她是决计不敢再瞎说半句的。

    “停,打住,这样吧,你去把杨静喊来,我请你们两个一起吃顿饭,如何?”

    金珠原本也有这个意思喊杨静来吃顿饭,谢谢她这个假期陪着金杨去做生意。当然,杨静也没白陪。这个暑假她挣了三千多块钱,因为她的玉米是自家种的。没有算成本。而且金杨的生玉米也是从她家买的,算起来,她家今年的玉米收入比往年多挣了三四千块钱,这对她家来说,也绝对不是一个小数。

    “那个,那个,淑玉明天走,要不,你把她也喊上吧。”杨琴吭哧吭哧地说。

    她跟杨淑玉好了这么多年,真要她舍弃这份友情,她心里还怪酸涩不忍的。

    所以这个假期她去找过杨淑玉几次,可杨淑玉的气性很大,一直没个好脸色。

    这不打听得杨淑玉要走了,她想拉着金珠一起去一趟杨淑玉家,把杨淑玉约出来玩玩,看看能不能把事情说开了。

    “只要你能叫动她,我是没意见。”

    金珠看在杨济华的面上也不想跟杨淑玉交恶,再说杨淑玉本质不坏,跟吴露不同。

    “好啊,我拉着杨静去喊她。”杨琴听了这话转身走了。

    “大姐,你真想喊淑玉姐来家吃饭?”金杨不解地问。

    “当然,只要她愿意。”金珠笑了笑。

    “我猜她肯定不会愿意,换我我也不愿意。”金杨撇了撇嘴。

    “那不就得了?”金珠再次笑了笑。

    谁知半个小时后,杨琴和杨静竟然把杨淑玉拉过来了,这不但出乎金杨的意料之外,也让金珠大跌眼镜。

    “干嘛这么看着我?我是不想来的,是杨琴说你有话跟我说我才来的。”杨淑玉见金珠傻呆呆地看着自己,觉得自己赢了一局,这感觉也蛮爽的,只是她面上还是装的别别扭扭的。

    金珠看向了杨琴,杨琴呵呵一笑,“你不是说有话跟淑玉说吗?”

    “其实,要我说,阿想哥是阿想哥,我们是我们,干嘛非要为了一个阿想哥破坏我们之间的友谊?”杨静看出金珠的尴尬来,替金珠说了句话。

    杨淑玉喜欢黎想不是一年两年了,几乎村子里的同龄女孩子都知道,且没少拿这个打趣过杨淑玉。

    不过打趣归打趣,大家谁都没往心里去,村子里喜欢黎想的女孩子绝对不是杨淑玉一个,可黎想一直冷冷的,对谁都是爱搭不搭的。

    况且,十来岁的小姑娘也不清楚真正的喜欢和爱是什么,只是觉得黎想念书好,长得好,会画画,会吹口琴,人又干净讲卫生,跟村子里那些同龄的男孩大不一样,这样的人自然很容易引起小女孩子的倾慕。

    可是杨静见过了黎想跟金珠之间的相处,她知道金珠在黎想心里是不一样的,可是究竟怎么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杨静也不是说不出来,因为她也才是一个十三岁的懵懂小少女,除了曾经仰慕过黎想的才华,情窦未曾开过。

    “就是这话,淑玉,有本事就跟金珠公平竞争,阿想哥喜欢谁是阿想哥的事情,但是我们大家仍是朋友。”杨琴也没经历过感情,想当然把事情简单化了。

    “竞争就竞争,我才不信我会输给你。”杨淑玉扬起了下巴。

    十三岁的小姑娘,从小被碰在手心里长大的。哪里经过什么挫折,心思也很单纯,总以为想要的东西就能抓在自己的手心里。

    所以。她想当然地认为长相、家世和学习成绩都不如的她的金珠凭什么会受到黎想的青睐?

    “别,淑玉,我不跟你竞争,阿想哥喜欢谁是他的自由,我现在只想好好念书,努力挣钱。”金珠摆了摆手。

    “那就更好了,我就说嘛。他们两个要真好了我还能不知道?好了,我们四个吃饭吧,我去帮着摆桌。”杨琴见自己终于可以洗白了。松了一口气。

    “用我帮你做什么吗?”杨静也问。

    “差不多了,摆桌吧。”金珠笑笑。

    这顿饭,金珠还真准备了不少菜,有红烧肉和红烧鱼。辣椒炒鸡蛋。素炒蕹菜,还有腊肉皮、骨头和海带煮的汤。

    “金珠,你做菜的水平又见长了,连红烧鱼和红烧肉这样的大菜都会做了?”杨琴夸张地喊了一句。

    “那是,我不是说了,聪明的人学什么都快。”金珠臭美了一下。

    “对了,金珠,你这个夏天又做了什么新样式的裙子?”杨琴问。

    “没有。光顾着做五六七**十岁的小女娃穿的连衣裙和学生裙了,哪里有时间?”金珠白了杨琴一眼。

    “金珠。这个夏天我自己挣了钱,我妈说我可以做两件漂亮的衣服,不如你帮我想想做两件什么样子的裙子吧?”杨静说。

    杨静家的条件比金珠家强不了多少,她父母也在攒钱盖新房,所以对三个孩子未免苛刻了些,这次杨静自己挣了两三千块钱,她父母也不忍再委屈了自己的女儿。

    “好啊,开学那天我陪你去买布。”

    金珠很痛快地答应了,来了这一年,她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只有杨琴和杨静,更何况杨静也真的帮了金珠不少,杨大壮对金珠几个也相当够意思。

    今年夏天黎想没在,谷仓里的稻谷是杨大壮帮忙倒腾出来的,新稻谷也是他帮着存进谷仓的,且家里几次去碾米都是请他帮忙挑担的。

    这份人情,金珠不能不还。

    杨淑玉见杨琴和杨静两个你一言我一语地夸起了金珠,一会说金珠做的衣服漂亮,一会又说金珠做的菜好吃,杨淑玉心里颇有些不是滋味。

    金珠自然看出杨淑玉的别扭来,忙给杨琴使了个眼色,杨琴走两步到杨淑玉的身后,推着她往前走几步,到方桌前坐了下来,且递给她一双筷子,她的面前摆了一碗汤。

    “淑玉,来来,好好尝尝金珠的手艺,我跟你说,连我妈都夸过金珠做饭好吃。”杨琴说。

    “就是啊,淑玉,既然来了,我们就高高兴兴地玩,不谈别的。”杨静也劝了一句,并对金杨和金柳几个努了努嘴,意思是家里还有小的,说话注意些。

    “淑玉姐,你身上的衣服好漂亮,是在县城买的吗?”细心的金柳坐在杨淑玉的对面,见杨淑玉有些不高兴地拿着筷子,笑着问她。

    “不是,这是我妈妈去市里买的。”杨淑玉不好意思对小小的金柳摆脸色,换了张笑脸。

    “淑玉姐,你去了县城一年,越来越像城里人了,城里人念书是不是都很厉害?”聪明的金杨也夸了她一句。

    “也不是,也有学习差的。”

    金杨和金柳拉着杨淑玉恭维起来,这两人连着两个夏天在外面卖东西,学会也看别人的脸色,也学会了怎么夸人,不一会,杨淑玉的脸上就晴了起来。

    金珠见了笑笑,小孩子的忘性就是大,记得第一次杨淑玉上门来找金珠质问她和黎想的关系,也是被金珠几句话就哄得忘了初衷,可见她这人的本性也不坏。

    这顿饭,在金柳和金杨的热情下,也算是宾主尽欢了。

    可谁知就在金珠送大家出门时,杨淑玉非要拉着金珠去江边走走,金珠知道她有话要说,也只得陪着了,杨琴和杨静都没跟着。

    这个时候的江边有不少扛着农具急着回家的村民,也有赶着鸭子和鹅缓缓归家的小孩,还有几个光着身子在水里玩耍嬉戏的小孩,江边的青石板上,还有三两个捣衣的妇人。

    “知道吗?一个多月前我回家来,就在这里陪了阿想哥一个多小时,他一句话都没跟我说,除了画画就是吹口琴。”杨淑玉找了江边一处地方坐了下来。

    金珠只好陪着她坐了下来,不过她没有开口,她知道,今天杨淑玉就是需要一个倾听的对象。

    谁知杨淑玉说完那句话也不吱声了,看着江面,过了很长时间,才悠悠地问了一句。

    “金珠,你跟我说说,你跟阿想哥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我想听实话。”

    “我跟阿想哥是什么关系?”金珠看着远处苍茫的暮色自己问自己。

    彼时,微风拂来,送来了阵阵的凉意,金珠莫名打了个寒颤,收回了目光,看着眼前还算宽阔的江面,想着她就是在这里和真正的杨金珠交换了灵魂,在这里被黎想救起,在这里开启了她的异世之旅。

    如今一年过去了,细细回想一下,刚来的窘困和惶恐到今天的温饱和安定离不开黎想的帮忙,是黎想带着她迈出了做生意的第一步,是黎想教会了她如何适应这个社会,是黎想帮着她把这个家撑了起来,也是黎想告诉她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要走出这个小山村。

    原本只是两个简单的人在惺惺相惜,在互相帮助,可金珠却忘了一点,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男女终究是有别的。

    “不管你信还是不信,我跟阿想哥目前只是一种单纯的朋友和恩人的关系,他救了我,同情一个这么小的女孩子要带着三个弟弟妹妹过日子,家里的长辈们不但不帮忙还不停地给我们扯后腿;而我对阿想哥除了感激,也同情他的身世,他也很不容易的。”

    金珠着重强调了一点,那就是“目前”,目前就是这样的关系,将来的事情,她没法预测,所以也没法保证什么。

    “朋友和恩人?可我觉得,他对你还是不一样的。”杨淑玉看着江面喃喃说道。

    她可没忘了,那天在黎想家看见黎想抱着一堆衣服进门,脸上那种欢喜在看到她时顿时变成了一脸惊愕和戒备。

    “大概是同病相怜吧?”

    金珠自己也说不清是因为什么。

    “同病相怜?不是爱情?”杨淑玉脸上一喜,看向金珠的眼睛顿时亮了很多。

    金珠看着这双眼睛,一时语结了。(未完待续。。)

    ps:  不好意思,这段时间家里事情多,没顾上写文,所以也就没顾上加更了,对不起。

    等忙过了这段时间,一桐能静下心来写文,一定争取多更一点,再次细细大家的支持。

第七十一章、和稀泥

    金珠自己也分不清她和黎想之间究竟是同病相怜还是别的什么,上一世的她虽然经历了一场婚礼,可那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跟爱不爱的没关。

    这个时空不讲究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却讲什么婚姻自主爱情自由,可金珠才来一年,就算是要入乡随俗她也没这么快适应这个社会。所以她也不清楚自己将来会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路。

    不过有一点金珠十分肯定,就算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金珠也不会把自己的命运交到杨大山和孙小燕的手里。

    那天晚上从江边回来,金珠有些闷闷的,她突然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黎想了,倒是杨淑玉知道金珠和黎想并不是真正的恋人之后,喜笑颜开地回家了。

    开学返校这天,金珠早早起来,和杨静、杨琴一起回到学校,报完到交完钱,杨琴和金珠便进教室准备擦一下自己的桌椅,这时西岳过来了,说是周老师找金珠。

    “金珠,是好事,周老师说你的作文竞赛又获奖了,还是一等奖。”西岳满脸是笑地告诉金珠。

    “又获奖了?有奖金吗?”杨琴先开口问。

    “有一千块钱呢。金珠,你真厉害,你的历史怎么学得这么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