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七十年代之军嫂成长记-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兑了之后,比正经酱油还贵呢。

    醋八分钱一斤,煤油两毛一斤,盐八分一斤,火柴二分一盒,肥皂三毛六一块,再加上毛巾、棉花、布,林林总总加起来一共花了四块五毛钱。

    原本她还想给小娟买斤糖果的,可是大栓媳妇说啥都不让买,说上次赶集的时候买的糖家里还有呢,可不能再买了。

    沈云芳看了看自己手里不到七块钱的全部家当,也就没有在坚持。

    不过就是这样还是被大栓媳妇给数落了,拉着她小声的说:“你不用一下买那么多,等用完了再买就赶趟。”谁家买咸盐一买就是两斤啊,太败家了好不好。

    沈云芳强装镇定的说:“没事,反正买回去也不能坏,慢慢用呗。”

    唉呀妈呀,她是想着最好一下就买几个月的份额,这样一个冬天她都不用再来了,家里现在离不开人,她也少遭点罪。

    艾玛,外面的寒风实在是太刺骨了,她的小脸都被吹出农村红了。

第二十九章 希望与失望

    两个人在供销社买完东西后,就在供销社里蹲着,蹭里面的暖气,直到到了和友根叔约好的时间,这才挎着包袱离开了供销社。

    原本沈云芳想着在县里请大栓媳妇吃顿好的,表达下自己的感激之情,结果却因为没有粮票,只能消停的待着了。

    两个人饿着肚子顶着寒风,又从县里杀回了盖家屯。

    然后各回各家,先填饱肚子再说。

    沈云芳回家后,把瓶瓶罐罐的放到灶台上,把布和棉花也没拆包,她打算一会儿趁着去生产队喂羊的功夫,去大爷家一趟,求大娘给她做棉衣。

    虽然王大娘说可以给她做棉衣,但是她琢磨了一下,自己大爷大娘就在身边,自己要是让外人给自己做棉衣,传出去好说不好听啊,所以她还是回拒了王家人的好意。

    先是把大米饭坐到大锅里热着,她才去西屋看了看情况。

    炕洞里的火还没有熄灭,她又塞进去了些柴火,看了看韭菜和蚯蚓,一切正常,她这颗提着的心也放下了。

    再说王家这边,大栓媳妇回家后就吃上了被放在锅里温着的窝窝头,嘴里和婆婆念叨着云芳丫头不会过日子。

    “娘你不知道,云芳那丫头太不会过日子了,这次去她一下子就买了两斤盐,你说这得吃到啥时候啊。”

    “咋地,她要腌咸菜啊。”王大娘给自己儿媳妇捞出一个咸菜嘎达。

    “不能,这都啥时候了,哪还有菜腌啊。”大栓媳妇摇头。

    王大娘有些若有所思,“也不一定。”

    “啥不一定?”大栓媳妇听出自己婆婆有话没说。

    “你猜猜,我今天去云芳那丫头家里,都看到了什么?”王大娘神神秘秘的问道。

    大栓媳妇哪能猜到啊,一脸茫然的摇了摇头。

    “我跟你说啊,我今天去云芳家,看到那孩子居然在屋里地上铺了一层土,然后在上面栽韭菜。”王大娘说出了她看到的。

    “哦,在地上种韭菜?”大栓媳妇吃完了饭,就着锅里还温乎的水就把碗筷都洗了。然后抬脚往屋里走。

    王大娘跟在她后面,还在说着,“那可不,我看那些个韭菜都长的有半捺高了,看样再过几天就能割一茬了。”

    大栓媳妇听了眼睛亮了亮,“真行?妈,你看难不,要是行,咱在家也种点呗。”大冬天的,要是真能种出韭菜,那可稀罕了。

    要是让大栓拿到城里偷摸卖了,那她闺女来年的药钱就有着落了。

    “我看着不难,从中午回来我就琢磨这事了,我看她屋里就是点了点儿柴火,这样屋里温度高了,估计那韭菜就长了。”王大娘在看到那些韭菜的时候也很是惊喜了一把。这要是自己家真的也能种出韭菜,那可是好了。

    “真的,那等会儿我去找云芳说道说道,咱向她取取经,咱也在家栽点韭菜,就是不能拿出去换钱,自己家吃也是好的。”大栓媳妇激动了,刚坐到炕上的屁股又抬了起来,就想立马去和云芳说这事去。

    想着自己姑娘要是能吃到韭菜鸡蛋馅饺子肯定得高兴够呛。

    “嘘,你小声点,这事能随便乱说的吗,要是让哪个听了去,咱家就完了。”王大娘一听儿媳妇说卖东西换钱的事立马紧张的左右看了起来,确定周围没有外人这才放心。

    这事要是让外人知道了,肯定得被人扣上投机倒把的帽子抓去游街,那一家子都别想好了。

    大栓媳妇也后悔的打了自己嘴一下,不过嘴里还是安慰道:“没事,娘,在咱自己家,还有谁能听去,娟还小,也不会学话。”

    “那也不行,这事以后提都不准提。”

    “行,听您的,我长记性了,以后肯定不说了。”大栓媳妇下炕提了起自己的棉鞋就准备出屋。

    “哎,哎,你这孩子,话还没说完呢,你要到哪去啊?”王大娘赶紧的拉住自己儿媳妇。

    “我去云芳家找她去,和她说说,看咱家也栽韭菜行不,毕竟人家先弄的这些,咱家也要弄咋也得问问她的。”

    “哎呀,你这孩子就是性子急,我这话还没说完呢。”王大娘叹了口气,“原本吧我也觉得这事可行,但是我后来又想了想,咱家恐怕栽不了韭菜。”

    “为啥啊,咋地了?”大栓媳妇有些不能接受,这刚刚听到的好消息,还没完全消化呢,婆婆就跟她说不行了,这太打击人了。

    “你别急听我给你说。”王大娘回头看了看自己小孙女,安安静静自己玩呢,这才又转回头来说道:“我去云芳那丫头屋里的时候,里面一股的潮气,后来我一想,可不是吗,栽韭菜除了肥得重之外,在就是得水供足了,要不栽了也没用,也不长。”

    大栓媳妇听了点了点头,这些她都知道。

    “你想想,就咱家这土坯房,要是屋里总那么潮的话,没几年就得塌,到那时候咱一家人咋办?住哪去?这两边哪个多哪个少啊?”王大娘叹了口气。

    大栓媳妇听了愣住了,站着寻思了半天,最后还是颓然坐到了炕沿上,是啊,和房子相比,那点韭菜好像真不够看的。

    婆媳俩这是惊喜过后的失望,都有些蔫蔫的,然后谁也没说话,就看着小娟在那玩了。

    最后还是王大娘又想起一件事,这才又挑起话茬,屋里的气氛才算是正常了。

    “对了,我去云芳家的时候,还看到她家炕上还放了一个坛子,我偷偷看了看,里头竟然装的是臭烘烘的土,你说着丫头奇怪不奇怪。”

    “嗯,挺奇怪的。”大栓媳妇回答的心不在焉。

    王大娘看儿媳妇这样心里有些后悔,你说她嘴咋这么快呢,明明都知道自己家不能栽韭菜,咋还非得当着儿媳妇面说这事呢,看看把儿媳妇闪了一下吧,哎,都怪她啊。

    “哎,不说那些了,看看点,大栓是不是快到家了,你走了一天了,在炕上歇会儿吧,我去给大栓把饭热上,一会儿回来就能吃上。”老太太下地穿鞋。

    “娘,不用你,我这来去都是坐马车,一点也没累着,我去热,您歇着吧。”大栓媳妇总算是振作起精神来了。

    在咋难,为了姑娘,她这个当妈的都得挺住。

第三十章 死心了

    沈云芳拎着棉花和布踏着咯吱咯吱的白雪,往大伯家走。

    她特意挑的吃过晚饭的点去的,就是怕招人烦。

    “大爷,大娘,在家吗?”沈云芳还是在院外就开喊。

    “哎呀,是云芳来了,你大爷不在家,到别人家唠嗑去了。”沈大娘在屋里听到沈云芳的喊声,出来给开了院门。

    “哎,来就来,咋还带东西呢。”沈大娘一脸喜气的想伸手接过沈云芳手里的东西。

    沈云芳直接递了过去,然后开门见山的说道:“大娘,这是我今天到县里去买的棉花。你也知道我娘走了,家里就我一个人,我自己也不会做衣服啊,就想着来求大娘给我做一身。”

    沈大娘脸上的笑容有些挂不住了,她看了看手里的东西,想直接扔到地上,又觉得不好,只得僵着脸给拎到屋里炕上放着了。

    转过头,她又堆起满脸的笑容了,但是嘴里说的话却有些不中听:“云芳啊,都是实在亲戚,原本你张嘴求大娘一次,大娘怎么的也得给你做。”她说道这停了停,好像响应她一样,炕上嗑着瓜子的沈云秀不满意了。

    “妈,我小哥明年开春可就要结婚了,被褥衣服什么的可都没做呢,你可分清楚里外拐啊。”她说着,眼神还挑衅的看着沈云芳。

    沈云芳才不跟那么幼稚的人计较呢,她现在就想听大娘怎么说。

    “破孩子,说啥呢。”沈大娘冲着闺女喊了一句,然后转头歉意的对沈云芳说道:“你秀姐不会说话,你别介意啊。不过你秀姐也没说错,大娘有心帮你,但是实在是抽不出功夫来啊,秀她小姨家的哥哥马上也结婚,忙得我脚打后脑勺。恨不得能长出四只手来,你看看这……要不这样,你要是不着急,就放我这,我有空就给你做点。”

    沈云芳笑着把炕上的包袱又提了起来,说道:“大娘都这么忙了,我怎么好意思在麻烦你呢,行了,我在想其他办法。那我就先走了。”说完,推开门就走出了大爷家。

    “呸,想的到美,还想让咱们给她做棉衣,她做梦去吧。”沈云芳还没走出大爷家院子呢,就听到身后沈云秀传来的声音,心里冷哼了一下,就这样的二货,这辈子估计也就这样了。

    “嘘。”沈大娘从窗户往外伸头看,看沈云芳走出院子了,这才虚张声势的拍了下始终炕上躺着的姑娘:“就你嘴快,娘都给你说啥了,忘了是吧。”

    “哼,我就是看不惯,都吃不上饭了,还臭美做新衣服。”沈云秀鼻子里哼了哼,“她有能耐家里自己做去啊,还拿到我跟前显摆来,真是。”

    沈大娘看自己姑娘嘴里又没把门的,又照着她的屁股给了一下,“我告诉你啥了,你啊啥啥都好,就是那嘴太直,以后得罪人都不知道。这要是以后嫁人了,在婆家也这么直可不行。”

    “哎呀娘,你说什么呢,我以后才不嫁人呢。”小姑娘一听她娘又提给她找对象的事,小脸上有了些羞涩。

    “不嫁你还想当老姑娘啊,我和你爹可不养你。”沈大娘也拖鞋上炕,抓起笸箩里的一把瓜子,嗑了起来。“姑娘啊,咱接着说那个当兵的小伙子……”

    “哎呀,别说了,别说了,我不爱听。”沈云秀一听她娘又老话长谈,当即就把脸子撂下来。

    再说沈云芳,从沈大伯家出来后,拎着包袱,也没去生产队,而是直接去了王大娘家。

    活人还能叫尿憋死啊。你不给我做,那我就想别的法。

    “王大娘,我又来了。”沈云芳看王家的院门没关,她就自己推门走了进去。

    “呦,云芳啊,咋这个点过来了呢。”王大娘刚给儿子摆上饭桌,还没问儿子今天咋样呢,家里就来人了。

    沈云芳看屋里的又是桌又是碗的,赶紧客气了句:“大栓哥刚回来啊,你赶紧吃吧,我没啥大事。”

    “可不,你大栓哥刚从你嫂子娘家回来,到这个时候才吃上饭。”王大娘恐怕沈云芳多想,赶紧解释道。

    其实沈云芳根本没有啥多想的。

    “云芳,吃了没,要不跟你大栓哥一起吃点?”旁边给摆碗筷的大栓媳妇问道。

    “不得了,我吃完饭了,大栓哥你吃你的,我来找大娘有点事。”沈云芳别说已经吃完饭了,就是没吃,她也不好意思来人家吃啊。

    当然要是原来的沈云芳那很有可能。

    “咋地了,啥事?”王大娘问道。

    沈云芳这才不好意思的把自己的事说了一遍。

    “哎呀,这点事哪当得你求,行了,把东西放着吧,等明天我就给你做。”

    “那就谢谢大娘了。”自己的棉衣有着落,沈云芳很高兴。

    “大娘,我在家自己种了点韭菜,刚割完一茬,我拿来点给你们尝尝鲜。”她从包袱最上面拿出事先转移出来的一捆韭菜。

    “哎,这是干啥,你赶紧拿回去啊。”王大娘可不肯要她的东西,这成啥了,人家刚让自己帮着干点活,自己就收人家的东西,那她成啥人了。

    “哎呀,也不是给你们的,主要是我想给小娟尝尝。小娟,告诉芳姨,想不想吃韭菜炒鸡蛋。”沈云芳逗着炕里头坐着的小丫头。

    “想。”王小娟大声的说。惹来她爹娘伸过来蹂躏的大手。

    “哎呦,你这孩子,没羞没臊的。”王大娘听孙女的话,推出去的手就不那么直了,哎,自己咋样都好,可是苦了孩子了。

    两个人又推来推去几下,王大娘也就顺势收了下来。

    沈云芳本想顺势告辞走人的,她还要去生产队喂羊呢,结果却被大栓媳妇拉住,让刚撂下碗筷的大栓帮着去喂羊去了。

    大栓媳妇拉着她拉拉杂杂的说了一大通,这才问出自己最想知道的事情。

    “云芳,我听我娘说,你在家里栽韭菜了?”

    “嗯哪。”沈云芳早就料到她是想问这个,也不隐藏,给了肯定的回答。

    这下大栓媳妇反而不知道要问啥好了。

    到是沈云芳很是识趣,也不用大栓媳妇问了,就把温室种菜的理论简单的说了一遍。

    “我以前也没种过,今年就是想试一试,没想到还真的行了。”沈云芳不介意王家一起种韭菜。

    “你在屋里种菜,屋里湿气多重啊,你家房子能行吗?”大栓媳妇想提醒她,怕她不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几把韭菜和房子之间,哪个重要那是显而易见的。

    沈云芳看了看王家人,想了想还是把自己的真是想法说出来一点。

    “大娘,大嫂你们也知道我的情况,我们家就剩我自己了,可以说是有了上顿没下顿的,我现在最迫切的就是想让自己吃饱吃好,再说,现在我十五了,再过几年我肯定得嫁人,我家的房子到时候空着也好不了,还不如我早点利用上呢,再说,要是房子真的不行了,那等我以后有能力了,我就回来重盖一栋,盖砖瓦房。”所以说,现在这房子只要能坚持到五年后就可以了。

    王大娘和儿媳妇对看了一眼,虽然不是太赞同云芳这丫头的想法,但是却也真的歇了自己家跟着栽韭菜的心思。

    云芳丫头眼看着两三年就得嫁出去了,房子留着也不知道是留给谁的,所以现在祸祸也就祸祸了,但是他们家可不行啊,他们老的老小的小,全指着这房子遮风避雨呢,可不敢祸祸,也不能祸祸。

第三十一章 羊毛袜

    王大娘是个干活利索的老太太,沈云芳把棉花和布料给她送去刚三天,她就带着儿媳妇和小孙女把一整套棉袄给沈云芳送了回来。

    “都试试吧,看都合不合适,要是不合适,让你嫂子在给你改改。”王大娘坐在沈云芳家东屋的炕上说道。

    大栓媳妇也不客气,拽过棉袄就要往沈云芳身上套。

    沈云芳任由其摆布,把新的棉袄棉裤都换了上,家里没有镜子,她就光脚站在炕上臭美。

    “嫂子,我穿合适不?”

    “大小合适,就是肥瘦有点肥了。你也太瘦了。”大栓媳妇拉着她转圈的看。

    沈云芳今年刚15岁,还没有发育好,在加上营养跟不上去,所以看上去就更是瘦小。

    “不肥,这样最好,有点富余,冬天要是太冷了,还能在里头加点衣服,就是以后胖点也不怕,都能穿。”王大娘是老思想,衣服做的大点好,以后不穿了别人还能捡捡。

    沈云芳左看看右看看,原本对这个时代的衣服也没有多少期望,现在看着身上的衣服,摸摸厚度,这就不错了。

    “挺好的。”给了个五星评价。

    “就是这衣服色儿太旧了,你这小姑娘家家的,穿点带花的颜色多亮堂啊。”王大娘对着沈云芳的一身藏蓝不太满意。

    当初去供销社买布的时候因为手里的钱和票有限,只买了挂里子的细棉布,外面这层沈云芳则直接拿了一件旧衣服改的。

    当时在家挑的,她发现家里还有一件藏蓝色的粗布衣,从大小上看肯定不是自己的,很可能是沈云芳老娘以前的。

    现在这个情况,也没啥好挑剔的了,于是她就拿了自己的一件小花衣做了棉袄外挂,又让王大娘把这件藏蓝色的衣服改改,以后她好套在棉袄外面,耐脏抗磨。

    沈云芳可不觉得穿的满身小花哪漂亮了,她这样的蓝色穿到啥时候都不过时。

    “哎呦,娘,你看看我云芳妹子穿这一身多精神啊,我看可比花的好看。”原本大栓媳妇也没看上这件老么咔哧眼的衣服,不过现在看这丫头穿起来,也不知道咋的哪哪都顺眼,穿起来这个精神啊。

    “是吧,嫂子,我就觉得这色儿能好看。”沈云芳在那沾沾自喜。后面又加了句,“还耐脏。”

    现在的棉袄和不像后世一样,得洗一次拆一次,费事着呢。

    “这傻孩子,你又不钻树趟子,还能咋脏。”王大娘不以为意。

    沈云芳不说了,她可真的想去钻树趟子呢。

    “来,芳,你在把这棉鞋穿上试试,我也不知道你脚多大,我就大约亩的给你做的。”大栓媳妇爱惜的摸了摸棉鞋藏蓝色的鞋面,这才递过去说道。

    “哎呀,还有棉鞋呢,嫂子你给我做的啊,真好。”沈云芳当时可没想到要做棉鞋这事。没想到王大娘婆媳俩直接就给她做出来了。

    “嗯呐,我看衣服改了还剩下点布,寻思你估计也没个可脚的棉鞋,也不费啥事,就给一起做了,赶紧试试大小,不行我就拆了重做。”大栓媳妇笑眯眯的说道。

    “你嫂子针线活比我强,这鞋和这些衣服都是你嫂子出的大力。”王大娘一点都不避讳夸自己儿媳妇,该咋地是咋地。

    沈云芳心里感激,就算她不会做鞋,但是也知道这个时候手工做鞋的麻烦,纳鞋底子都是靠手,一针一针纳的。做双鞋费老劲了。

    “谢谢嫂子了。”沈云芳心里感激但是嘴里也没长篇大论的道谢,简单的一句表达自己心意就好,至于王家婆媳俩的好,她心里记着呢。

    她坐在炕上试棉鞋,看了看光着的大脚板,赶紧的打开红木大箱子,想了想,从里头把两双羊毛袜子都拿了出来。

    这是她用偷偷拔来的羊毛搓成绳,然后织的,羊毛在洗的时候没有漂白,所以织出来的袜子有些发黄。

    “呦,这袜子可怪好看的。”大栓媳妇稀罕的摸了摸羊毛棉袜,然后就发现了不妥之处,“这是羊毛的吧?”她眼睛瞪着沈云芳看,想到这些羊毛可能的出处,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

    “吵吵啥,还怕人不知道咋地。”王大娘赶紧呵斥自己儿媳妇,往外面看了看,确定没人这才放下心来,拿过她手里的袜子仔细的看了看。

    沈云芳早发现王大娘一家也不是那么“循规蹈矩”的人,要不也不敢把这种薅社会主义羊毛的事往外说。她嘿嘿笑了笑,拿过一双袜子自己穿。

    “大嫂喜欢就好,正好咱俩一人一双。”原本都是给自己准备的,这个时候也没心疼就分出去一双。

    “哎呀,那可使不得,嫂子可穿不好这金贵东西,再说嫂子哪能要你东西。”大栓媳妇一听,手里的袜子好像烫手的山芋一样,赶紧的扔到炕上了。

    “咋就不能要,你和大娘因为我忙活了好几天,我表示一下感谢咋就不行了,赶紧的别和我撕吧啊,赶紧拿着。”沈云芳已经把棉鞋穿上了,穿着一身新衣在炕上转圈圈。

    “啥感谢不感谢的,再说你嫂子已经用你剩下的布给孩子做了一件小衣了,那就够意思了。”王大娘也稀罕那样厚实袜子,但该咋地是咋地,这东西她们不能拿,拿了这算咋回事啊。

    “那哪一样,那是我这个当姑姑的给孩子的,这个是我给嫂子的,大娘你可别眼气啊,我可啥也不给你。”沈云芳拿起袜子又塞到了大栓媳妇手里,并且不让她撒手。“嫂子,这袜子也不穿在外头,放心,没人知道。”这要是让人看到,不好解释羊毛的出处,但是袜子这种东西,只要注意点,别人也发现不了。

    “娘,这……”大栓媳妇也不知道咋办好了,只能看向婆婆。

    王大娘怎么能看不出自己媳妇稀罕啊,她看了看云芳丫头。“我能掏出来,就是真的要给,我可不是那装假的人。”沈云芳笑嘻嘻的说道。

    王大娘叹了一声,说道:“你妹子让你收着,你就收着吧,有空啊多给你妹子做几双鞋就啥都有了。”

    “就是,大娘说的对,我可不会做鞋,以后要是我缺鞋穿了,我可就找嫂子了。”沈云芳打趣说道。

    “哎,行,嫂子一定给你做的漂漂亮亮的。”大栓媳妇稀罕的摸着手里的袜子。

    “这鞋还行吧。”沈云芳嘚瑟的把脚伸出去让人看。

    沈云芳这个身体在这个年代属于偏瘦小的那类,脚也是,按她自己的尺码,应该只有三十五号。

    而大栓媳妇给她做的鞋怎么也是三十七号,她的小脚丫伸进去,后面最少还能伸进去两个手指呢。

    “哎呀,大这老些啊,一会儿我拿回去,给你改改才行。”大栓媳妇看后面都能伸进去两个指头了,怕鞋穿起来不跟脚,赶紧说道。

    “不用改,正好,我还寻思等下雪了,在往里垫上厚厚的鞋垫,要是做正好的,我还垫不进去呢。”沈云芳觉得这个大小正好,她还剩下点羊毛,准备做双保暖的鞋垫,下雪天,她还打算去山里转悠转悠呢。

    “那也行,我那还剩下些碎布头,等有空我在给你缝双鞋垫。”大栓媳妇说道。

    沈云芳看了看王大娘又看了看大栓媳妇,嘿嘿奸笑道:“我这还剩下点羊毛,用那个做暖和。”

第三十二章 扣麻雀

    北方的冬天是寒冷的,盖家屯从十二月份下了场暴雪后,就正式进入了寒冬。山区的温度更是比别的地方低了几度,天空里三天两头的飘着雪花。

    沈云芳早上睡到自然醒,看了看外面放晴的天,赶紧的起床收拾。

    这些天来,因为西屋种着韭菜,养着蚯蚓,屋里的火不能断,所以这些天她每天晚上都睡不了囫囵觉,总得起来两三次给炕里面加火。

    也因为没有温度计,掌握不好温度和湿度,所以她的养殖业整体发展不太尽如人意。

    韭菜还好,就算温度低点也能受得了,并且她把肥加的足足的,所以到现在为止,韭菜已经割了四次。

    在割了两次后,沈云芳又把韭菜根刨了出来,把韭菜根分了分,把西屋整个屋地下都栽满了。

    那些挡害的生菜,也都让她收了,就剩下插空的那些继续长着。

    一个多月后,生菜都长成了,她把生菜都收了之后,又撒了批生菜种子,现在生菜半大不大的,在长的十天八天的也能收了。

    现在空间里已经存了三十四捆韭菜,都是一斤一捆的。生菜六十颗,因为肥力足,每颗都一斤半以上重。

    原本生菜不止这些的,只是沈云芳没忍住绿色的诱惑,隔三差五的洗几个叶子蘸酱吃,这一个月时间也吃了好几颗了。

    蚯蚓的繁殖就没有预期的那么好了。一是温度湿度掌握不好,对蚯蚓的繁殖有了影响,二就是没有合适的器皿,差不多两个月了,她还是拿最开始的那个咸菜坛子养蚯蚓,大蚯蚓、小蚯蚓和蚯蚓卵混在一起相互影响。

    对这一情况,沈云芳暂时还没有办法解决,实在是找不到东西代替。

    她到是和大栓媳妇打听了下,哪有木工她想做几个木头箱子,或者是能烧瓦罐的地方,她去定制几个合适的瓦罐也行,结果本村即没有木匠也没有会烧瓷的,隔壁村到是有个木匠,离盖家屯十多里路的小树屯有个会烧瓷的,但是现在都不允许私下买卖,而且就是准许她也没有钱,所以只能想别的办法。

    要是实在不行,等来年天气暖和了,她就在后院挖坑铺石子养蚯蚓,虽然肯定有蚯蚓得跑,但是总比现在这样强。

    沈云芳收拾好自己,锅里坐上饭菜,然后喂鸡,在到西屋去烧火浇水去了。

    她现在已经不用每天去生产队喂羊了,从进入一月份开始,队里就把给队里这些牲畜喂食统一做了安排。因为沈云芳年龄小,家里又没有大人,所以她就免了,由二狗子的家人和喂猪的三丫的家人承担,等来年三月春暖花开之后,她在上工。当然她不干活的时候,也是一点公分都没有的。

    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她这才开始穿外出的衣服。

    薄棉袄穿里边,再穿厚棉袄,最外面穿上藏蓝色的那件外套,从炕上拿出自己厚厚的羊毛鞋垫,垫到过大的棉鞋里,这才把自己的小脚伸了进去。

    从箱子里拿出一件外衣,还有那双破手套,到堂屋后,在柴火边上拿起一个柳筐,一个粗木棍就走出了家门。

    到了外面,她把手里拿的那件外套裹在了自己的头上,家里穷啊,没有围巾,她只能对付了。

    顺着后院的小路,沈云芳开始深一脚浅一脚的踏着积雪往山上爬。

    前一阵子趁着没下雪,她很是用了翻功夫去熟悉身后的大山,虽然不太敢往里面深入,但是顺着她家后院进山的这条路她却是走了好几回的,也找到了适合她偷摸种地的地方,为了隐蔽,她找的个离她家有一个多小时路程的小山坡,那里有日照,土地也肥沃,很是适合开垦。

    沈云芳顺着小路一路向上,爬到山坡上时已经累得浑身是汗了,双手拄着膝盖喘了好一会儿,她这小体格子有些受不了啊,再加上昨天刚下完大雪,地上足有膝盖厚的积雪,让她走的更是十分吃力。

    好一会儿,她喘匀呼了气,赶紧的选地方,布置了起来。

    她要趁着刚下完大雪时候,看能不能多来扣几只麻雀。

    是的,沈云芳馋肉馋的没法,想来想去,只能把主意打到了麻雀身上。

    用筐扣麻雀这事她上辈子小时候就干过,而且需要的工具简单,很适合她现在这种一清二白的人。

    说起来,用筐扣麻雀这事,很多小孩子小时候都干过。最好就是在冬天,特别是大雪把所有地盖的严严实实的时候。方法很简单,只是每次的收获都不是很多,因为麻雀反应灵敏,一般情况下扣住四五只就不错了。况且,即便扣住了,从框里取出来的困难也非常大,因为把筐掀起一个缝隙,小麻雀就会从缝隙中跑掉。

    沈云芳完全是从实践中积累出的经验。

    想她第一次来山上扣麻雀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