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阙-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些微微醋意。

    秦凤仪嘴巴嚅动两下,实在叫不出来。秦凤仪干脆道,“行啦,心里知道就行了呗。难不成,还要大叫大嚷不成?”

    “不用大叫大嚷,朕耳朵又不聋。”

    秦凤仪原也没怀疑,他当真是以为景安帝从地府来了阳世,可这么说着说着的,秦凤仪就觉着不对劲了。主要是,景安帝脸虽则白,那白烟也飘的悠悠荡荡的挺有气氛,但是,阳光正好,秦凤仪也不瞎,他定下神来,见着白烟笼罩的景安帝竟然拖出条影子出来。秦凤仪一寻思,不对啊,都说鬼是没影子的。秦凤仪一生疑,他光着脚就跳下了床,向上一蹿,便扑到了景安帝身上。秦凤仪突然行动,景安帝委实没料到,给秦凤仪扑了个结实,秦凤仪两手往景安帝脸上一摸,不对啊,热的!

    秦凤仪便是个傻子,也知道给景安帝耍了,何况,秦凤仪半点儿不傻,秦凤仪气的,这要是换第二个人,秦凤仪非动手不可。以前,秦凤仪也跟景安帝挥过拳头,但,自北疆之战后,秦凤仪就有些挥不下去了。可不出了这口气,秦凤仪非憋死不可,他气的脸都青了,低头便往景安帝脸上啃了一口,景安帝大叫,“唉哟,我说,臭小子,唉哟!”

    秦凤仪这一口咬了个结实,景安帝拉都拉不开,叫秦凤仪在脸上咬出两排大牙印,景安帝才算把秦凤仪从身上拎了起来。景安帝脸上直抽抽,一面擦着脸,一面道,“看你这激动的,难不成不高兴朕回来!”

    秦凤仪呸了一口,哼一声,别开头去!

    景安帝拉着秦凤仪坐在床畔,认真道,“朕是真的不放心你,才回来看看你。”

    “看我做什么,只管继续装死呗。”秦凤仪冷哼。这叫什么人哪,一国之君,竟然装鬼!

    景安帝叹道,“朕当年,委实没料到他会真的对朕下手,朕当时,几番凶险……”

    秦凤仪才不信这鬼话,秦凤仪道,“江西有三皇子,有严大将军带的十万禁卫军,你找哪一个,不能平安?”

    景安帝沉默片刻,方轻声道,“这话,朕只与你说。朕当时,不能确定究竟是谁下的手?朕毕竟在江西,毕竟身在禁卫之中,仍是遇袭。朕当时,除了你岳父,无一人可信。”

    秦凤仪瞥景安帝一眼,“这么说,你连我也不信了?”南夷就挨着江西,景安帝再信不过别人,到南夷来总能保得平安。

    “最不信的,便是你。”景安帝此话一说,秦凤仪险些当即翻脸。景安帝握住秦凤仪的手,温声道,“凤仪,当初让你就藩南夷,既有保全你之意,也有要看一看你才干的意思。你若是不能治理南夷,封藩在那里,因南夷荒僻,想必后继之君也不会多做计较。你若是能将南夷治理好,这便是你的根基。后来,你收复山蛮,打下交趾之地,夺云贵土司之权,这里头,有你的治世才干,也有朕的纵容。”

    “当然,这里头,有朕的私心,也有朕的公心。”顿一顿,景安帝继续道,“天下兵马,为首者便是北疆十万强兵,其次为京师禁卫军,但,禁卫军鲜少战事,尽管强兵利甲,朕却是心知,论战力,禁卫军远不如北疆兵。朕是盼着西南能出一支强兵的,一支能与北疆兵抗衡的强兵。你以为你令柳宪私炼军械的事朕不知道么?朕早便知,不过做不知罢了。”

    “你一直认为,朕当年在交趾说的话是试探你。”景安帝望向秦凤仪,眼中既有欣慰也有些说不清的黯然,“朕的确是在试探你,却不是试探储君之位,朕是试探你有没有可能与朕和解。你没有丝毫犹豫便回绝了朕,凤仪啊,你回绝的并不是储位,你是在告诉朕,你不打算以和平的方式登上帝位,可是?”

    秦凤仪自不会承认,秦凤仪命梆梆道,“也就你把皇位当成命根子,不怕告诉你,我还真没放眼里。我与你说,我就是率兵来了京城,当时大家都说你死了,我就认定你没死。我当时,也没有去登基做皇帝。是后来,北蛮那事儿,我才登基的!”

    “可你与朕说,你不为储君,但你权掌西南半壁,你外有海贸、北有与天竺等国源源不断的贸易往来,西南之地赋税占国税泰半。你告诉朕,你不为储,以后朕传位给谁,哪位皇帝能容下你这样权掌半壁江山的藩王?”

    秦凤仪毕竟早已不是当初懵懵懂懂的少年,竟叫景安帝问了个正着,秦凤仪没的话答,只得翻个白眼道,“随他们容不容得下!难不成,为着他们痛快,我就得活到泥里去不成?”

    “是啊,你能不想,你随他们怎么办?反正你是实权藩王,你兵强马壮,你带兵还有点本事。你不怕,是因为,你比他们都强。”景安帝道,“但,朕身为一国之君,不能不想。朕可以削你的藩,可以限你的权,甚至,可以在你回京陛见时将你扣在京师……为后继之君扫平障碍。”景安帝一双眼睛望入秦凤仪眼睛深处,景安帝温声道,“你是朕一手教导出来的,朕看着你,一步步的走到今日。有你这样出众的儿子,朕多么得意,朕,怎么舍得折掉你的羽翼……朕,舍不得……”

    秦凤仪心里滋味怪怪的,有些热,又有些发酸。

    “你又不肯与朕和解,不肯接下储位。你成长的这样快,又长得这样好。”景安帝似是感慨,又似是欣慰的一叹,“朕与你说过,自朕登基之日起,朕这一生便只有两件事,一件是将江山治理好,不愧祖宗。另一件便是,为咱们大景朝的江山寻一位有为的继位之君。这话,并不是假话。你不慕帝位,这很好。你以为,朕就把帝位视为身家性命么?朕生在皇家,朕当年,为着帝位,也做过许多有违良心之事,但,在江山已有了合适的储君人选,朕并不贪恋这天下至尊权柄。朕所希望的,一直便是,江山能有更好的归属。朕所期冀的,一直都是,这江山,这天下,能被比朕更出众的人所掌。”

    “凤仪,你从来不以朕这个父亲为傲,甚至,在心底鄙弃朕的为人。”景安帝眼中闪过一抹流光,似泪光,待秦凤仪细看时,景安帝又恢复了往昔的平静,景安帝认真道,“但,朕以有你这样出众的儿子为傲。你很好,你没有成为朕,你这一生,光明磊落,堂皇正大。你,是注定要成为超越朕的一代帝王。你真的很好。凤仪,朕,很欣慰。”

    “凤仪啊,对于朕,这一生最成功的事业并不是成为帝王,而是有你这样优秀出众的儿子。”

    “朕将终生以你为傲。”

番外之覆巢之十四

    秦凤仪一直以有景安帝这样的生父为羞耻,但,不得不说,两人之间还真有些血脉相传的意思。起码,这口才上,秦凤仪与景安帝完全是一脉相承。

    要是搁十年前,景安帝这话,还当真能感动了秦凤仪。便是如今,秦凤仪听着,心里也不是没感触。不过,秦凤仪到底不再是以往与景安帝亲密无间、全心仰慕的少年探花,好在,他也没再跟景安帝翻脸,秦凤仪道 ,“说这个做什么。你与我实说,这些年到底到哪儿去了?”

    景安帝先洗漱了,脸上上了药,还照了照镜子道,“真是一嘴狗牙。”

    秦凤仪翻个白眼,“再废话还咬你。”

    景安帝纵是巧舌如簧,也受不了秦凤仪这个张嘴咬人的毛病。秦凤仪问,“诶,那个,你这平安了,我岳父呢?”

    景安帝往外呶呶嘴,秦凤仪嗖便出去了,就见景川侯正站在一株硕果累累的石榴树下,与景川侯相对峙的便是秦凤仪的近身侍卫。秦凤仪欢呼一声就扑了过去,景川侯眼角眉梢晕染出层层笑意,伸手接住秦凤仪,伸手拍拍秦凤仪已经能为家人遮风挡雨的脊背,笑道,“都做皇帝了,怎么还这样不稳重?”

    秦凤仪狠狠的抱了抱岳父,笑嘻嘻地,“就是做了神仙,我也还是我啊。岳父,唉哟,岳父,你可回来了!可是把我想死了!”又抱不够的再抱了回岳父!

    秦凤仪跟岳父肉麻了一回,方拉着景川侯屋里去了。景安帝看秦凤仪对景川侯那亲热劲儿,笑道,“景川还没回家呢,先让你岳父回家吧?”

    “这可急什么!”秦凤仪说这二人,“你们一走好几年,要是想家还不早点回来啊。”

    秦凤仪殷勤的了不得,问,“岳父,喝茶?累不累啊,你说,早来了,你怎么还不进来啊。”给岳父递茶递点心的,种种殷勤姿态,简直是把景安帝气个仰倒。景安帝心说,老子过来这半日了,也没见你给老子递茶递点心的。景安帝心下郁闷的要命,还要故作风度翩翩,醋兮兮的哑忍。

    景川侯大概是许久不见女婿,一向冷峻的脸上多了几分笑意,“好了,你就坐下吧,咱们好生说说话。”

    秦凤仪就要随便捡把椅子坐,景川侯硬是把他压到床畔与景安帝同坐,自己在下首的椅中坐了,就听秦凤仪问,“岳父,你这几年到底去哪儿了?”

    “常听你说起海外风光,我随陛下去海外走了走。”

    秦凤仪一声大叫,吓的外头侍卫都跑进来了,秦凤仪摆摆手,令侍卫退下。秦凤仪瞪圆了一双桃花眼,捂着胸口直呼,“天哪天哪!你们去海外了!我说怎么哪儿哪儿都找不到你们!”

    秦凤仪连忙又问,“都去哪里了?”

    景川侯微笑,“远至欧罗巴,还有一些地界儿,地方是极好的,只是都蛮荒了些。”

    秦凤仪羡慕的两眼放光,直搓手,“唉哟唉哟,那你们去了不少地方啊!”

    景川侯继续微微笑,秦凤仪已是羡慕的了不得,他还时不时的拿小眼神瞥景安帝一眼,心下直可惜,想着,若不是景安帝人品靠不住,他真是宁可把江山还给景安帝,然后带着媳妇孩子跟岳父一道出海。不过,鉴于景安帝人品,秦凤仪还真不能把皇位还给他了。

    于是,只能先在脑子里过把瘾,秦凤仪连声催促,“岳父你赶紧与我说说。”

    景川侯道,“这要说起来,岂是一时一刻能说完的。我们此次回京,是要住些日子的。来日方长,何必急于这一时一刻。”

    秦凤仪一想,倒也是这个理,又忙令人把大阳叫回来,见一回祖父和外祖父。

    大阳与景安帝感情好,祖孙见面,亲近的很。大阳还激动的飙出了小泪花,一面擦眼泪,一面道,“我爹一直说祖父你没事,我也信祖父你肯定没事的。”又与外祖父相见。

    景川侯见礼,大阳连忙扶住外祖父,大家一道坐下说话。大阳不愧是他爹的亲儿子,父子俩说的话都差不离,无非就是这些年祖父去哪儿了,当初是谁害的祖父云云。大阳还很会给他爹刷好感,道,“我爹也一直记挂着祖父,今天是祖父的寿辰,祖父一直没消息,我爹特意带着我过来给祖父烧平安香。”

    秦凤仪还死不承认,“哪里哪里,我就是今儿闲了,随便带你出来逛逛。”

    景安帝笑,“我知你爹的孝心。”见孙子长高不少,而且,人物俊秀,英气勃发,景安帝愈看愈是喜欢,尤其,孙子与自己关系好啊。先时没享受的嘘寒问暖,端茶递果的待遇,在孙子这里都享受到了。大阳见祖父穿戴不及往昔,虽则衣料也不差,却是不能与宫里的上品相比,大阳就很心疼祖父吃的苦。

    大家在天祈寺里叙了回寒温,便起驾回宫了。

    景安帝问了些裴太后的事,秦凤仪从不与裴太后相见,亦不去裴太后宫中,他哪里知道裴太后好坏,只是道,“挺好的。”大阳却是每天都要过去的,主要是,一则这是曾祖孙的亲缘,二则,裴太后与秦凤仪关系寻常,自然会对大阳几个曾孙曾孙女的尤其亲密。秦凤仪有一样好处,他虽不待见裴太后,却从来不会与孩子们说裴太后的不是,也不会阻止孩子们与裴太后相见。故而,大阳对曾祖母很清楚,大阳道,“曾祖母身体都好,就是记挂着祖父。今儿一早上还念叨祖父了呢,还说她宫里备下寿面,等我回去一起吃。”

    景安帝点头,又问几个皇子。

    “二伯王四王叔五王叔六王叔都就藩了,七皇叔八皇叔未成亲,也已经建了皇子府,住在京里。”大阳道,“这回虽然见不着几位叔王伯王,不过,好几位堂兄堂弟的都在宫里念书,我们都在一处的。”

    大阳这实诚孩子,巴啦巴啦的就全都与景安帝说了。大阳就在景安帝身边,还挑着帘子跟景安帝说京城的变化,“祖父,朱雀大街特别稳当了,是不是?”

    景安帝笑道,“新修过了吧?”

    大阳点头,“是翻修的,现在可好走了,坐车一点儿不颠。”

    大阳与他祖父絮叨着,秦凤仪就是同他岳父说话了,秦凤仪叽叽喳喳,“自从我当了皇帝,这京城也跟着旧貌换新颜哪!怎么样,不能不服吧?哈哈哈哈哈,这就是本事!”说着还得瑟的抖了抖腿。

    景安帝&大阳:……

    大阳实在是没想到他爹是这样的人哪,这样说,多叫祖父没面了啊。

    秦凤仪还得瑟非常地表示,“修路只是小意思啦~”左右瞥景安帝景川侯一眼,“外头日子不大好过吧,唉哟唉哟,瞧这穿的,也忒破烂儿啦~在海上都吃啥哈,我听说,海上可是连青菜都没的吃,受苦了吧~想念我们大景朝繁荣富庶的生活了吧~哈哈哈哈哈~后悔也晚啦~”

    景安帝&大阳&景川侯:……

    秦凤仪十分善解人意滴,“真不好意思哈~我说岳父啊,你说你这回来,爵位都给大舅兄了,你这也做不成国公了,以后只好做个太国公啦。”秦凤仪一向善待自己人,像大舅兄李钊,先时景安帝当政时,连个侯爵世子也没捞着,这回秦凤仪做了皇帝,直接给大舅兄提了公爵。而且,景川侯不见踪影,秦凤仪便把爵位叫大舅兄袭了。

    秦凤仪还跟景安帝道,“景先生也是太上皇了哈~”

    景先生:……

    秦凤仪还指着车外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道,“景先生当年,没这么热闹吧?没这么繁华吧?没这么,哼哼,英明吧?”

    于是,秦先生臭显摆一道,做了太上皇的景先生给他这臭显摆的生不如死,真怀疑秦凤仪是不是早上出门时吃错了药。

    待得回宫,秦凤仪直接把人送到慈恩宫外,让大阳陪着景安帝进去,他自己转身去了中宫。

    景安帝母子相见时的激动欢喜自不必赘叙,秦凤仪欢欢喜喜的到中宫跟岳父说话去了。李镜见着亲爹,自是喜悦非常,秦凤仪笑嘻嘻地,“我就说岳父没事吧?”

    “你说的都对。”令宫人上了茶,李镜问,“父亲这些年去了哪里?当年究竟是怎么回事?”

    景川侯刚想说,秦凤仪已抢了话道,“岳父可潇洒啦,他同陛下去了海外。唉呀唉呀,我原想着,待以后大阳登基后带你去后,没想到,他们俩老头儿倒先咱们一步。”

    李镜继续问,“父亲当年怎么同陛下去了海外?”

    景川侯又要说,秦凤仪便将手一摊,做无奈状,“这话我问好几遍了,都不跟我说哪。”说着,也眨巴着两只大眼睛盯着岳父。景川侯好笑,“这有什么不跟你说的,你一会儿一个问题,都叫人来不急说。”

    秦凤仪便催促,“快说快说!”

    景川侯道,“当年,我与陛下被人追杀,我本想去南夷寻你,阴差阳错上了出海的大船,索性就走了一遭。”

    秦凤仪敛了脸上的笑,问,“是谁追杀你们?在南夷之事,我竟然一无所察!”

    景川侯道,“这与你不相干,是在江西时候了。你们不是外人,想也查到了大皇子背后势力。陛下原想着,再无论如何,大皇子不至于动手。大皇子当年所为,很是伤了陛下的心,陛下索性撂开手去。”

    秦凤仪白白眼,凉凉道,“那怪谁啊,大皇子还不是他一手教导出来的。”

    景川侯叹道,“你如今也是做父亲的人了,当知,手心手背都是肉。阿凤,父亲待儿女,固然有些偏爱,有些不甚满意,可说来,都是自己的儿女。你待陛下,该客气些。”

    “我哪里不客气了,还不是你们装鬼吓我!”他可是占理哒!

    景川侯好笑,“原是想与你开个玩笑,不想你还当真了。”

    “谁能不当真啊!你们拍拍屁股走的痛快,哪里知道我有多担心!”秦凤仪道,“先前北蛮还说你们被他们俘虏了,叫朝廷拿陕甘之地去换!哎,我们这刚打完仗才一年多的时间。”

    景川侯眉眼带笑,“与北蛮战事,我与陛下也听说了,依你的才智,当知我与陛下的性情,即使真受俘于北蛮,如何能忍辱偷生,更不会让你用国朝疆域换我们平安。”

    秦凤仪道,“说的轻巧,你只知道天下父母心,哪里知道天下儿女心,我可担心可担心你们啦。”

    景川侯情不自禁的抚上秦凤仪的脸颊,这明明是女婿,可有时,景川侯就是觉着,这就是他的孩子。秦凤仪在岳父掌心蹭蹭撒娇,景川侯不禁一乐。

番外之覆巢之十五

    景川侯这一回京,秦凤仪心里欢喜的,恨不能当下便张罗宴会以贺。

    不过,景川侯多年未回京,秦凤仪虽则很想留岳父在宫里长住,也晓得要先让岳父回家,毕竟,李老夫人等人定也盼着岳父回家呢。故而,秦凤仪只是与岳父说了些思念之情,就放岳父回家去了。

    秦凤仪没让岳父一个人回去,大舅兄李钊就在工部,工部衙门便在皇城旁边,叫人不过是令内侍跑个腿的事儿。何况是这样的大喜事,内侍跑工部一说景川侯回京了,李钊还以为听错了呢,待再细问了一回,原来真是亲爹回来啦!李钊提着袍摆便赶去了中宫。父子相见,那啥,除了彼此都有些激动外,碍于彼此性情原因,特别寡淡,一点儿都不符合秦凤仪的审美。秦凤仪还道,“大舅兄,你这么担心岳父,怎么见着岳父大人,就没话了?”又对岳父道,“岳父你就不想大舅兄啊,他可担心可担心你啦~”

    父子俩叫秦凤仪这么一搅和,越发没了激动之意,心情都平和了下来。李钊上前给父亲见过大礼,叙过寒温,便请父亲回家去见祖母和太太了,两人亦是很记挂着景川侯。

    秦凤仪不忘叮嘱一句,“岳父你回家好生休息,我明儿过去看你。”

    景川侯道,“明日我进宫便是。”

    秦凤仪起身送岳父出宫,李钊道,“陛下娘娘留步。”

    秦凤仪眯着大大的桃花眼,对大舅兄道,“你再啰嗦,我就一直送岳父到家门口。”

    李钊简直是拿秦凤仪没法,尤其是看他爹与秦凤仪那手拉手的亲近劲儿,李钊都有种到底谁是他爹亲儿子的错觉。

    待送走了岳父大人,秦凤仪直跟媳妇念叨,“真舍不得岳父回家,真舍不得岳父回家……”念叨的李镜脑袋嗡嗡嗡,李镜好笑,“明儿就见着了,看你这唠叨的。”又问秦凤仪,“你不去太后宫里与陛下说说话?”

    “有大阳哪。”秦凤仪才不会去裴太后那里。

    裴太后见着自己亲儿子,说了些母子间的思念后,母子私下说起话来,裴太后倒很实诚,裴太后道,“孩子们都是极孝顺我的,皇后每天早晚过来问安。我这里,什么都好。”

    裴太后有些郁闷的就是秦凤仪对她的冷淡,裴太后叹道,“皇帝就是这幅性子,这也是人不能强求的,有皇后和孩子们,我每天见着便高兴。”

    秦凤仪的性情,不要说裴太后,就是景安帝也没法子的。景安帝道,“待他什么时候想通了,也便好了。”

    裴太后也是无法。

    不过,景安帝既是回宫,自然要调和一下祖孙关系。

    秦凤仪对景安帝的态度较以往是好转许多,但对于景安帝请他去慈恩宫吃饭的事,秦凤仪也没大给景安帝面子。秦凤仪把妻子儿女都派去了,就自己没去,他往岳家去了。

    李镜劝他半日,秦凤仪仍是犟着一根筋,李镜到慈恩宫时气都没消,李镜忍下一口气,无奈道,“犟筋病又犯了,凭人怎么劝都不听,出宫去了。”

    景安帝给秦凤仪闹的,秦凤仪性子没啥变化,倒是景安帝的性子柔软不少。景安帝也就是看着儿媳妇、孙子、孙女都懂事,对秦凤仪便也听之任之了。

    秦凤仪高高兴兴的去了岳家,景川公府的门房倒也认得皇帝陛下,毕竟,且不说皇帝陛下颇有些微服串门的习惯,先前皇帝陛下还不是皇帝陛下的那些年,可是没少过来。只是,以往是欢迎姑爷,如今每每皇帝陛下过来,景川公府的门房都要受一回惊吓。

    秦凤仪自己挺高兴,完全不觉着惊吓了门房,他高高兴兴的问,“岳父大人在家吧?”

    门房“扑通”跪下磕了头,恭恭敬敬回道,“老公爷在家。”

    秦凤仪抬腿便进去了。

    李钊升爵之后,秦凤仪原想另赐新府第,李钊因是朝中重臣,又是外戚之家,很是低调,婉拒了秦凤仪另赐的宅子,只是将侯府规制改为了公府,仍是住在原府邸。故而,秦凤仪对于岳家依旧是熟门熟路。景川侯正在李老夫人屋里说话,听闻秦凤仪到了,景川侯实在无语,还说呢,“陛下有事,只管宣召,如何亲临。”

    景川侯夫人倒是满脸带笑,显然对于皇帝陛下对于自家的亲近很是自得,笑道,“先时我与母亲也是这样说呢,奈何陛下就爱微服,陛下说,都不是外人,他也爱到民间来走一走。”

    景川侯见媳妇数年如一日的实诚,心下亦觉好笑,这么说着,一家人起身,出去相迎。秦凤仪正当年轻,腿脚俐落,一家子刚到内仪门,秦凤仪已经到了。李家上下就要见礼,秦凤仪笑着扶住李老夫人,摆摆手,道,“祖母莫要客套,我过来瞧瞧岳父。哎呀,这几年可叫我想坏了。”

    秦凤仪笑嘻嘻的看着景川侯,景川侯颇是无奈,“陛下万金之躯,白龙微服,到底不妥。”

    “什么不妥的,我常出来啦。”秦凤仪道,“我还常去我爹那里哪。”这爹说是自然是忠义公秦淮秦公爷啦~

    景川侯不好在这些人跟前说秦凤仪,毕竟,女婿好意过来,何况,秦凤仪是皇帝……只是,景安帝这么大老远的回京,秦凤仪阖该多在景安帝身边孝敬才好。

    秦凤仪心情大好,便无人肯扫他的兴致。景川侯夫人有些奇怪,道,“皇后娘娘如何没一道过来?”

    “她去慈恩宫啦。”秦凤仪道,“我过来瞧岳父。”

    景川侯夫人倒是很直咧咧的把丈夫想说的话说出来了,劝道,“太上皇刚回京,陛下有空也该多在太上皇跟前孝敬才好。”

    秦凤仪道,“有大阳他们哪。”

    秦凤仪已经与景川侯道,“昨儿个我就想听岳父说你们这些年海上的经历了,快与我说说,可是馋死我了。”

    景川侯对秦凤仪这性子亦是发愁。

    不过,秦凤仪与大阳委实是血亲父子。

    因为,大阳此时也在景安帝身畔眼巴巴的问呢,“祖父祖父,在海上坐大船什么感觉,快与我说说。”

    景安帝笑道,“你还没坐过大船哪?”

    大阳道,“大船倒是坐过,不过,没跑过那么远。”

    景安帝便与孙子说起种种海上风情。

    秦凤仪听景川侯说海外诸事,一连数日,沉醉不已。

    大阳听他祖父说起海外风情,亦颇是向往。

    大阳还与他爹说呢,“爹你不跟我一起听啊,祖父说的可有意思啦。”

    秦凤仪咂摸下嘴,“我听你外祖父说还不是一样。”

    大阳道,“我看祖父很想跟爹你亲近些。”

    秦凤仪便道,“这是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要管啦。”

    大阳道,“祖父说还要出海哪,现在你总不与祖父在一处,到时,祖父一走好几年,你就是想也见不着啦。”

    “好了好了,我心下有数。”

    秦凤仪鬼精鬼精的,自然晓的岳父不是平白与他说海外诸事的。秦凤仪晚上与妻子商议,“你觉着,海外出兵如何?”

    李镜问,“出兵总得有个对象,也要有个由头?”

    “由头不用愁,只要想,还怕没有由头吗?”秦凤仪道,“对象么,便是岳父与太上皇所去的海外诸地。听岳父说,颇有肥沃之地。只是地处蛮荒,那里的土人未曾教化。”

    李镜问,“总得有什么好处?”

    “这样的地界儿,尤其是临海之地,不说别个,便是我朝船只出海,做个中转港总是好的。再者,肥美之地,做什么不好?最次也能谴些人过去种田,再者,倘有铜铁金银矿藏,于朝亦是大利。”秦凤仪随便一想,就是一堆的好处。当然,弊端亦好,秦凤仪本身并不是好战分子。尤其海外做战,朝廷并无经验。

    李镜蹙眉思量片刻,“这般用兵,将兵何出?”

    秦凤仪道,“我看,岳父大人可为帅。”

    李镜道,“父亲已是五十几岁的人了。”

    “才五十三,岳父身子骨比我还好哪。”秦凤仪道。

    李镜与丈夫道,“冯将军亦是善战之人。”

    秦凤仪悄与妻子道,“你不晓得,我看岳父的意思,是很想亲掌大军的。你的顾虑我明白,岳父毕竟是太上皇的心腹,不过,我跟岳父这些年,再了解岳父不过。岳父待我跟亲儿子一般的,这你放心,岳父哪里有不偏着咱们的。”

    顿一顿,秦凤仪道,“太上皇与岳父都年轻,不给他们找些事情,闲置多可惜啊。”

    李镜:阖着是把太上皇和她爹当长工使了。

    秦凤仪有了主意,待景安帝也亲近了不少,还时不时的过去给景安帝问个安,下盘棋什么的。

    秦凤仪这些年棋艺大有长进,原以为赢景安帝没问题了,没想到,景安帝也没闲着,棋艺亦十分难缠。秦凤仪想赢景安帝竟十分不易,不过,现在秦凤仪也不会动不动就叫景安帝斩了大龙,多是输个一目半目的,却是更令秦凤仪扼腕。景安帝倒是心情大好,尤其,看秦凤仪输棋时那么一幅不大甘心的模样,都能佐酒了。

    父子俩下着棋,秦凤仪原是想景安帝开口说海外诸事的,结果,秦安帝硬是不言,直把秦凤仪憋的够呛。秦凤仪只得起个头儿,“我听我岳父说了,你们游览海外诸邦的事,委实精彩,怪道都不愿意回来了。”

    景安帝笑笑,“要是早两年回来,怕你不愿。”

    “我有什么不愿的?”

    “总得你坐稳了帝位。不然,提前回京,你还不得多心。”

    “你惯常多心,才会觉着多心。”秦凤仪可是死都不会承认的。

    景安帝只是一笑,并不就此多言。秦凤仪要提海外征战之事,自然要与景安帝缓和下关系,秦凤仪先行示好,道,“我刚还与工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