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伏藏师-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轩立即回答:“伏藏之所以存在,是为了让很多断代的姻缘、法事再接续下去。战火、离乱、灾荒、病害、政变等等意外事件让历史记载中断,有些事情被迫隐藏于伏藏师的脑海中,牢固保守,不容缺失,等到和平盛世才再次取出来,让佛法之光重新照耀雪域高原。”
“说得好极了。”那人赞赏地回答。
他们正面对面交谈,侧面忽然有一尊高大的佛像晃晃荡荡地走来。
“那是黑色护法神,即吉祥天母,藏传佛教各个派别都以其为护法神。因法力高深,且有威猛、慈善多种形相,所以也有多种称呼,例如:玛吉、三界胜母、玛吉、欲界主母、百名母、千名母等。原藏地主要奉其威猛相的吉祥退胜母为护法神,吉祥天母像及其所依止的牛毛法幢皆为兰黑色,故被称为黑色护法神。”那人向林轩介绍。
林轩点头:“在阿里地区时,我见识过黑色护法神的威严之力了。”
在黑色护法神之后,又有佛像经过。
林轩看到,那应该是三世佛的形象。三世佛的藏语称呼为“兑松桑杰”,指住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佛。过去佛指迦叶等过去六佛,塑像中一般以迦叶佛(燃灯佛)为代表,现在佛指释迦牟尼佛,未来佛指弥勒佛。
燃灯佛即迦叶佛,藏语称“玛尔美宰”,为佛教所谓三世佛中之过去佛。在过去佛中为第六佛。据传此佛出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名。传说是释迦牟尼前世之师,其塑像往往骑一狮子。
林轩对于燃灯佛有着特殊的记忆,所以看到那塑像的外表及行走之姿,立刻明白了那是谁。
之后,还有五尊佛像映入林轩眼帘,那应该就是传说中的珠穆朗玛五仙女。其藏语称为“策仁切阿”,意为长寿五姊妹。
藏族神话传说在喜玛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上居有长寿五仙女,名叫札喜策仁玛(祥寿仙女)、廷及协桑玛(翠颜仙女)、米尧罗桑玛(贞慧仙女)决班珍桑玛(冠咏仙女)和代嘎尔卓桑玛(施仁仙女)。她们依次为执掌福寿、先知、农田、财宝和牲畜之神,其中翠颜仙女为珠穆朗玛峰的主神,故此峰又名“翠妃雪峰”(藏语称岗童婷该莫),居五仙女之首。据传这五仙女还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所供奉之五尊护法女神。
“善与恶永远都是同时出现的,有善才有恶,有恶才有善。那么,你知道吗?相对于伏藏师这种‘善’的出现,其对应的‘恶’应该表现在什么地方?”那人又问。
林轩真的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因为藏地的所有文化典籍、民间传说中从未出现过相关说法。
“我不知道。”林轩摇头。
“是变化和转化。”那人说。
林轩稍稍思索,立刻跟上了那人的思路:“你的意思是,伏藏师所知的知识被发掘之后,会引起社会的一种变化,打破了善恶平衡?所以,为了维持整个世界的相对平衡,就会出现一种‘恶’的力量,以遏制胜负天平倒向‘善’的那一面,致使‘善’以压倒性的优势获得胜利?”
那人感叹:“很好,你的反应相当快,孺子可教也。”
平衡之术,是一个朝代、社会、群体存在的最坚实基础。自古以来,一个和平盛世总是达到了一种近乎于完美的平衡,各种势力此消彼长,磨合切磋后相安无事。所以表面看起来,社会才会稳定。
在老百姓心目中,善与恶交锋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朝中的忠臣与奸臣之战。
每个朝代,假若有大忠臣,就会有大奸臣,彼此对抗消长,倾轧内耗。否则的话,像北宋那样的泱泱大国怎么会败在金人铁骑之下?南宋花花世界又怎么会落入蒙古人之手?
那么,伏藏师的出现,到底引发了什么样的社会不平衡呢?
第五百零七章 阿姐鼓
“平衡是最难掌握的东西,就像这道墙,到底要修建多高、多长、多宽,才能阻止黑暗的力量破土而出?才能让正义的力量压制邪恶,成为未来社会的主流?谁也不知道,因为这是没有标准可以衡量的。于是,只能把它做得无限高、无限长、无限宽乃至于无限存在,才能让善与恶永久分离。”那人说。
佛教理论中,用“须弥”来形容大,用“芥子”来形容小,但“须弥”和“芥子”只是一种比喻,代表的是无限大与无限小。
那人直视高墙,仿佛已经看穿墙体,望到了无穷远处。
“它是无法逾越的?”林轩问。
“基本上是,或者说,在人类的认知领域、人类的能力范围内无法逾越。”那人回答。
“这道墙代表了什么?”林轩又问。
“无极限、无止境、无尽头以及一切渴望而不可及的事物,是人类所无法理解的。”那人长叹。
“既然无法逾越,再讨论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林轩问。
“世界上存在很多同样的问题,当那问题无法被人类理解的时候,就会被暂时称为‘思维的黑洞’。还记得历史上著名的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吗?所有聪明人都无法称量黄金王冠的纯度,因为那金冠是一体成型的,即便是切割成碎块,也不能确定工匠有没有在其中掺假。在那时候,所有聪明人就等于是陷入了‘思维的黑洞’,找不到答案——只有伟大的阿基米德能够用睿智之眼忘穿黑洞,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事实上,那答案就在黑洞中央,只不过所有聪明人的智慧等级受限,有些人明明已经接近答案边缘,却失之交臂,鞭长莫及……”
林轩知道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的过程,智者踏入满溢的浴缸时,洞悉了以溢出的水的体积来换算王冠体积的真理。那一刻,智者的心灵之光刺穿了黑洞中的迷雾,直达光辉彼岸。
虽然这是发生在物理学领域里的小故事,但却形象地描绘出了“顿悟”的过程。
顿悟、伏藏师的开悟、面壁后的领悟、藏地高僧虹化而去等等都是同样的事,其内核完全相同,都是通过某一途径达到真理之境。
普通人和史官将这些凡人无法理解的事称为“神迹”,全球各地,早已有之。
“我希望听到更多关于伏藏师的事。”林轩没有让话题岔开,再次追问。
“伏藏师?”那人苦笑起来,“如果我说世界上人人都是伏藏师,你同意不同意?”
林轩毫不犹豫,立刻点头:“同意。”
他之所以这样回答,是因为中国古代神话中存在很多跟前世记忆有关的故事。如果一个人衔着前世记忆而出生,那么他就是一个伏藏师——一个只跟自己有关的伏藏师,而“伏藏”的内容就是他前世的生活。
一个普罗大众都知道的例子发生在古代中国,一个男婴衔玉而生,在红尘俗世中游历一圈,看遍兴衰,历经荣辱,最终又化身为女娲补天的巨石。
那男婴经历的一切,就是巨石的前生。
当道人与和尚在大荒之境看到那巨石时,就等于是帮助巨石开启了内心的伏藏。
“很好,你确实非常棒,我很久都没有遇见像你一样具有大智慧的年轻人了。”那人说。
“那么,你是谁?”林轩追问。
这问题对他很重要,既然对方能形似父亲,是不是就跟父亲有某种联系?
“我是……我想解释给你听,只怕你听不懂。”那人回答。
“我能,请说。”林轩不放弃,继续追问下去。
“我是一种思想,存在于地球人未知的境界之中。你想,我就会出现,以你希望的形象跟你交谈,把很多知识传授给你。或者说,我也可以算是你的掘藏师,把你头脑中原来存在的一些记忆打捞出来,让你清楚地看见。”那人说。
林轩呼出一口气,半天才回答了一个“好”字。
他思念父亲,但却不想冒然地“认”父亲,因为他的第六感根本不允许他那么冲动地去做。
这种精神领域的交锋,谁的精神控制力更强,谁就会主宰对方的思想。
林轩此刻也是处于这种情况,一瞬间以压倒性的优势俘获了对方的思想,并且沿着对方的思维脉络直冲下去。
他感觉,对方的思想如一条蜿蜒游动的长蛇,在记忆的荒野中高速奔走。
记忆的荒野相当广袤,一眼望不到边,但却没有人、建筑、道路、房屋,只有无边无际的荒原。
在现代医学领域中,人类通过记录脑电波图来追踪记忆的工作模式。所以,林轩此刻看到那些波状起伏的荒原时,仿佛就是看到了对方的脑电波图表一样。
他看到那长蛇,立即追过去。
那时候,他发现自己化身为龙,凶猛而倨傲,冷漠而正义,只要稍加力度,就能消灭长蛇,肃清荒原。
这个过程反映在真实世界中,就等于是他完全操控了对方的心智,令对方说出真话,毫无隐瞒。
一言以蔽之,他胜,就等于催眠对方;他败,就等于是被对方催眠。
很快,他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陡然降落,龙爪飞扬,抓住长蛇的七寸。
在中国人的属相中,蛇被称为“小龙”,小龙见了真龙天子,一定会俯首称臣,束手就擒,这就是动物界独一无二的死规律。
蛇被擒,发出绝望的哀号,反噬飞龙的龙爪。
飞龙更怒,利爪飞扬,就要杀死长蛇。就在此刻,他突然听见了一阵凄厉的鼓声。那声音传来,林轩的后背突然汗毛倒竖,因为他的第六感知道,响起来的是阿姐鼓的鼓声。
久在藏地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阿姐鼓”的传说:一个孤单的小姑娘失去了相依相伴的哑巴阿姐,但她不明白阿姐为什么离家,一直想到阿姐那么大,突然明白也许是梦想的幸福带走了阿姐,也许还将带走已长大成人的她。
“阿姐鼓”这三个字并不富有诗意,甚至有点血淋淋的残酷。原来,“阿姐鼓”是人皮制成的鼓,在西藏,只有圣洁的女人皮才配剥下来制鼓。“嗡嘛呢叭咪哞”这六个字是藏传佛教中的六字真言,包含了世间的万物。在西藏人的心目中,死并不可怕,它如同诞生新的生命一样,是回归大自然。作为轮回的一部分,生与死是平等的,只有幸福吉祥才最重要,鼓声在平静与激情对比中表达出面对高原严酷生存环境一切顺乎自然的平和心态。
“谁在敲鼓?荒原之上哪里来的鼓声?”林轩愣住。
稍一犹豫之间,那蛇也逃走了,他失去了追逐的目标,只能面对冷漠的荒原。换句话说,他本来在两人思想的碰撞中占据上风,却因为鼓声分神而错失良机。
据闻,藏地女孩子最痛苦的事就是操着鼓槌亲手敲打自己姐姐的皮肤制成的阿姐鼓,每敲一声,就像敲在自己心上一样,每一槌下去,都会鲜血直流。
这种鼓声与林轩刚刚敲击“鼓石”发出的声音又有明显的不同。
“前辈,哪里来的鼓声?”林轩问。
那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你知道吗?《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要解上》中说:诸佛世界者,百千万亿僧只等数之河。河中一沙一世界者,显世界之多矣。佛教认为一粒沙可见三千大世界,现在科学叫做宇宙全息论;佛教认为人可以修出百千万化身,科技现在可以有初级的所谓‘克隆人’;最有趣的是科学对物的最基本组成物质的认识,曾经认为它是原子,后来又认为是粒子,再后来又认为是质子等等,事实上等于是说现在最前端的认识也是不彻底的,而佛教早在两千多年前,乃至更早的无量光年前就认为‘万物无自性、无本质’。万物皆空,说明了一切的根本。佛教和科学殊路而同向,揭示事物的本相。既然万物皆空,万物心造的道理就很好明了了。所以说,一沙一世界,一沙也可见三千大千世界。一叶一草一如来,亦可见诸净土、世界、尘缘等等。这是用佛理中最浅显的比喻来说明世界宇宙的真相,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明白了这个真理就是觉悟,但并不是心境。心境是心的感觉,是一种感受,感受是不全面、不圆满的,受每个人自己的知识智慧所限,所以每个人是不同的。觉悟却是只要明白了,大家认知就一样,达到同样的高度和境界,没有分别,没有不同。”
林轩默然,因为这些哲理知识是他从前都明白的。
世界上任何一个领域的真理到了最后都是殊途同归,都变得无比简单,往往是几个字、一句话就能说明一切。
那鼓声忽远忽近,有时候在墙外,有时候竟然像是到了墙里面,就在近处几尊佛像之后。
“那鼓声真奇怪。”林轩向那边望着,禁不住自言自语。
“世界上有很多事,眼见为实,耳听是虚,所以,鼓声存在是真是假我不知道;只能由你分辨。”那人说。
第五百零八章 灵魂出窍
鼓声渐渐远了,林轩的思想也仿佛随着那鼓声消失在石墙之内。
“这真是一堵神奇的墙,不亚于耶路撒冷的‘哭墙’。”林轩再次抚摸那石墙,感慨万千。
当他察觉那鼓声是消失于墙内时,顿时觉得这堵墙包罗万象,其中埋藏着太多历史的积郁、世代的仇冤、屈死的灵魂、不灭的鬼魅。
当年他陪同亚洲几位一流的灵异大师游览中国山海关古长城时,所有人都有同样的意识,察觉那古城垣内埋藏着修筑时因为累饿倒毙的民夫。秦始皇修筑长城之举的确是劳民伤财的大事,非但没有保住大秦江山,反而加速了秦朝的灭亡。所以,古长城也应该是秦朝后人的“哭墙”。
如果没有秦始皇的错误决断,或许今日之天下,仍然是大秦铁骑统治之下的富强疆域。
“你能穿越这石墙吗?”那人忽然问。
林轩摇头:“不能。”
穿墙术是只出现在神话小说中的异术,早已经在民间失传。
“我感觉你能行。”那人很肯定地说,“我知道,你的目光刚刚已经穿越它,进入了另外一个空间。”
林轩问:“墙那边是什么?是十八层地狱吗?”
他透过那墨晶镜片看到的那些画面太具冲击力,根本不想再看第二次。
“不,那只是人间最惨痛的历史,只有看过它们,才会极度憎恶战争和犯罪,一心向善,让这个世界回到充满爱和正义的时代。”那人回答,“穿过它,就能获得真理。”
“你自己为什么不穿过墙去寻求真理?”林轩问。
那人无奈地摇头:“我不能,曾经有很多人尝试穿越它,但都失败了,以至于我已经对此失去希望,但现在你来了——我相信你肯定跟别人不一样。”
世间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真理,大道至简,真理是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道理。
其实,入藏之前,林轩对眼前的世界就有着太多的困惑,只是苦于找不到名师开启智慧。组织内部的教官能够教他杀人之术,却无法开拓他的人生目标。
等到入藏之后,他从各大寺庙的藏僧那里获得了无数碎片性的知识,却没有找到完整的东西,也不能把这些碎片贯穿起来。
现在,也许是他突破自身思想桎梏的最佳时机了。
林轩点头:“我想试试。”
他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两枚墨晶镜片,感觉自己的身体正被无限拉长,直至成为与镜片直径相同的物体,穿过那镜片,迅速穿越石墙。
在那个过程中,林轩感觉自己的身体已经完全变形,仿佛一只穿山甲那样,使自己的身体柔软如橡皮人,轻松穿过一切看起来不可能通过的缝隙。
奇怪的是,林轩在整个过程中,很清醒地觉得自己的身体正被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自由向前,惊讶狂奔。
其中一个个体,就是他自己。
“这是怎么回事?我体内蕴藏的灵魂被释放出来了吗?”他感到诧异,但却无法控制。
周围很黑,只有最遥远处有一丝光明,仿佛秋雨暗夜里的路灯一般。所以,那就是他唯一的目标。
现在,他只能管好自己,而无法顾及到另外两个个体。
“那两个……是我的灵魂吗?”他在心底问。
在科学研究领域,灵魂这一名称是指由蛋白质、dna、rna等生命大分子构成的生物体所产生的各种层次的一切生命现象,它依生命大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以及生物体本身新陈代谢存在而存在。科学给出灵魂科学定义,意义在于引导人们破除迷信,正确认识生命以及生命现象。经科学推测,距今二万五千年至五万年前的人类,已具有“灵魂”的观念或“人死后灵魂继续生活”的观念。然而大概来看,原始人所具有的简单古朴的灵魂观念,往往含有强烈的物质性格。直至宗教、哲学渐次发达之后,人类之灵魂观始趋向非物质化之“精神统一体”,例如某些宗教、哲学相信灵魂可以独存于**死亡以后,进而视之为不朽的精神实体。承认灵魂存在,是人类生活的要素,能主宰人类的知觉与活动。据近代考古学为许多宗教、哲学、社会学所主张,然而论及其特质、本源、究极,则有极大之分野。有主张其与精神或心意等同义者,如“灵魂生活”,就是与精神生活、心意生活等意义没有分别。而主张“灵魂说”者,若自其所说之身、心关系而言,则立足于二元论;若自精神之体、用关系而言,则立足于实体论。近世哲学出现现象论、现实论、唯物论等学说,则大抵反对宗教灵魂存在。
按照林轩的知识体系来看,灵魂是可以与**分离的,因为很多官方、民间事例都能说明这一点。
他并不畏惧灵魂分离这件事,因为事到如今,他已经没有什么好害怕的。
或者说,他的身心已经全部投入到为组织工作、为天下民众谋福利、为揭开藏地未解之谜而奋斗的过程中。
正因为如此,他在任何时候都一无所惧,如同二战期间全球各国为反抗轴心国法西斯而奉献生命的革命前辈那样。
他感觉那光明越来越近,但到了近处,倏地穿过,原来前面另有更远的光明。原来,光明只不过是路标,一段段指引着他奔向未知的远方。
“我会死亡吗?分离出去的灵魂会死亡吗?他们未来将归于何处?只有我能分解灵魂穿越石墙吗?这是陷阱还是光明大道?如果真的进入地狱世界会怎样?我还能完好无损地回到外面的飞机上去吗?”一瞬间,他想了很多,也似乎什么都没想,因为此刻**的动作已经静止,只有灵魂的力量被动接受接踵而来的各种意识。
从医学、玄学上说,当人的心跳停止,血液停止流动时,微管失去其量子状态,可存在于其中的量子信息不会被破坏且在宇宙中传播散布。重症监护室的病人存活下来,他们多会讲述那“一束白光”或者看到自己如何“灵魂出窍”;如果病人去世,那么量子信息就会在不确定的期限内存在于**之外,即“灵魂”。灵魂出来时,自己能够意识的到,只是身体不能动弹,而且能够听到自己的心跳声,自己的意识若不想死,它就可能回到自己的身体内,不想在世界上了,这就不知道了,回来的人都有这种体会,也不知是否为幻觉。科学界认为,这和电磁场存在着相关关系,可尚不清楚其具体原理。
林轩并未有“灵魂出窍”的意识,对逝去的那两个个体毫无办法。
在极快的刹那之间,林轩觉得自己突破了一层柔软的帐幔,突然冲进了一大片空地之中。
空气中充满着浓烈的血腥味,仿佛这里是刚刚结束了一场杀戮的屠宰场一般。他深呼吸三次,定下神来,向四面观看。
这里,正是他之前透过墨晶镜片看到的恐怖之境。杀戮没有结束,而是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第五百零九章 扭曲时空
极度震愕中,林轩倏地回身,向身后的高墙望去。
以他的江湖阅历当然明白,高墙的两面分别应对的是不同世界,其样貌肯定是不一样的。他看见一条微微泛白的幽远通道出现在墙体上,至少有数千米长度,一直通向那满是神佛塑像的大殿。
“我就是从那通道里过来的,有来路,还有归路吗?”他一旦了解到自己的困难处境,浑身的肌肉顿时紧绷起来。
他的耳中没有任何哭号声,一切都像是失声的录影带一般。
当他慢慢转身时,前方亦是一条月白色通道,如同月光下的古老小街。
“走吧,没有第二条路了。”他苦笑着告诉自己,之后便大步前进。
前方是没有尽头的,也没有任何目标。他想找到答案,这条月白色的路不一定能带他到有答案的地方去,但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在前进了几千步之后,他惊愕地发现,那通道竟然出现了旋转扭曲的迹象。
那种情形只能用大地震后的高架路来形容,路面被拧成了麻花状,要想通过,有时候必须得经历头下脚上的诡异过程。
林轩没有停下,一步步走入那条麻花状的通道里去。
他感到有些眩晕,如同坐电梯时遭遇“突降”而引发的“失重”反应。
“扭曲的路线也许会带来另外一些奇怪现象,空间扭曲引发时间扭曲,共同作用下,产生共振型的‘黑洞’。”林轩想起了物理学上的猜测性理论。
他低头看着腕表,果然发现,表盘上的三条指针出现了无规律跳荡的情况,而且忽而向前快走,忽而向后逆行。那只腕表是带有双日历显示窗口的,此刻的日期与周期数字全都混乱转动。
这种情况表明,林轩正行走在一条空间、时间双重扭曲的路线上,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他基本无法回到出发时的时空点上,必将与同时代的人擦肩而过,成为时空漫游的失踪者。历史有太多同类事例,有些甚至被列入近百年来的不解之谜,成为科幻电影的主角。
林轩并不惧怕这一点,自从他决定加入组织之后,已经做好了任何一种牺牲的准备。
现在,他头脑中苦苦思索的是通道尽头到底会有什么。
“林轩,你好吗?”一个声音在林轩的头顶上方响起来。
刹那间,林轩几乎要震惊得跳起来,因为那明明就是堂娜的声音。
他迅速抬头,隔着一层薄雾,他看到了一个影子。
“堂娜——”他大叫一声。
他看到那影子的第一眼,就判定对方是堂娜,但两人处于丁字交叉的状态,他无法从正常角度观察对方。
“向前跑,向前跑!”林轩大叫着向前一指。
他的反应速度极快,瞬间明白自己与堂娜处于两条并排前进的扭曲通道中,所以两人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并不固定。但是,前面一定能找到一段双通道并行的空间,那么两人之间的距离就会缩到最短,可以清楚地看到对方。
林轩向前发足狂奔,几分钟后,他就到达了通道中近于九十度直角拐弯的地方。旁边那条通道也是相同情况,两条通道相隔只有一步距离,但接下来要拐去的地方恰恰南辕北辙,不知何时才能第二次靠近。
“冷静,冷静,冷静……”林轩在心底连续告诫自己,但心脏却不受控制地狂跳。
当那影子由通道内缓缓走出来的时候,林轩的热泪突然涌出眼眶。对面站着的,千真万确,就是堂娜。
堂娜的脸洁白如玉,散在肩上的金发亮得耀眼。此刻她穿着一件白色长裙,裙摆拖曳于地,仿佛月宫中走出来的金发仙子。
“一步之遥,触手不及;咫尺天涯,终成陌路。”林轩想起了一部经典电影中的台词。
“想不到是这样的结局。”堂娜含着泪说。
“是啊,到今天我终于相信,人生有些事情是无力改变的。”林轩说。
他垂着双手,强抑着抬手去触摸堂娜的冲动。他知道,眼下这一步之遥真的是无法逾越的,只要他抬手,就会再次在现实面前碰壁。不如留着这一份幻想,在以后的日子里回忆起来,至少他可以告诉自己,曾跟爱人触手可及,而不是触手不及。
“在宇宙星空之间,人的力量还是太渺小了。灵长类动物统治地球是一种奇迹,人类繁衍至今还没有灭绝,更是一种奇迹。”堂娜展开双臂,指着左右两面,“茫茫寰宇之内,不知有几万几亿种族的力量远远超过人类,能够瞬间毁灭人类几万几亿次,但那样的惨剧却始终没有发生。林轩,这就是‘奇迹’一词的来源之处。”
堂娜的表情异常平静,那应该是看尽了风云变幻之后沉淀下来的无奈、无望两者合一的表情。
林轩从那墨晶镜片中看到的一切,想必堂娜早就看过。
此时此刻,林轩知道,根本无力保护堂娜,所以很多悲伤的往事都不必再提,刚刚平复的伤疤也不能再揭。
“在这里遇见,真的很好。”林轩低头,悄悄擦干了眼泪。
在他脚下,两条月白色通道中间是黑灰色的轻雾。雾气缝隙中,隐约可见,那里存在着一道无底深渊。深渊尽头,则是亮蓝色的鬼火。
“真的很好了,至少,我们可以知道彼此都还活着,活在或遥远或贴近的空间之中,就像现在。”堂娜回应。
“一步之遥,很好了。”林轩带泪而笑。
在此之前,他从未如此悲哀无力过,总是充满雄心壮志,以为只要努力,必将能将这世界上所有高山踩在脚下,如同某位前贤所说的——“山高人为峰,纵横吾称雄”。
“一步,我只要纵身,就能跃过去,站在你身边,跟你一路走。”他又说。
林轩试着向前挪步,但堂娜立刻惊叫着阻止:“不要动,不要向前走!”
“为什么?”林轩从堂娜脸上读到了一种莫大的恐慌。
堂娜摇头:“不要,我们这样,隔着一步彼此看见,已经足够了。”
“会发生可怕的事?”林轩问。
堂娜长叹着点头:“我看到有人曾试图跨过这一步,但最后结果却是坠入贪欲深渊,永远不能再次化为人形。”
第五百一十章 来世相遇的印记
林轩的脚尖已经突破了月白色通道,他随即察觉,那条缝隙中充满了巨大的吸力,至少是地心引力的百倍以上。所以说,任何人企图在不同通道间跨越,就会在刹那间被吸走,永远不可能回来。
“我懂了,我懂了。”林轩跟着堂娜一起长叹。
眼前这些月白色通道可以看作是每个人的灵魂通道,彼此之间没有交集,哪怕是贴得再近,都只是视觉上的“近”,而非物理意义上的“近”。
很多传说中,人类看到已经死去多年的人重新出现,但却只能看到不能触摸,正是这样的一种情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