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伏藏师-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要说话,看着目标,想象你的眼睛是两颗上膛的子弹,即将穿过枪管发射出去,射向目标。”玉老先生的声音忽然变得极其稳定。
林轩的心一沉,那只不过是一个将死的人“回光返照”的现象。
如果在平时,他也许就会放弃对黑洞的探索,不再强迫玉老先生帮助自己,反而是向对方体内灌注真气,救援对方。
“林轩,不要停,别分心!”魏先生大叫。
林轩振作精神,忘掉玉老先生的濒死状态,凝聚心神,望着黑洞的内核方向。
玉老先生伸出右手,缓缓地按在林轩的头顶百会穴上。
第四百九十七章 黑暗白莲
当暖流经由玉老先生的手掌进入林轩百会穴时,林轩觉得自己的眼睛突然亮了数倍,视界也变得清晰无比。
他看到,黑洞的核心部位是一大片盛开的白色莲花。黑与白的对比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他的目光一接触那白莲花,就被狠狠地刺痛了。
莲花千朵,如同莲的海洋,而那种“海洋”深处,则竖立着一个高耸入云的秋千架子。此刻,绳索低垂,踏板静止,似乎静等着有人来打秋千。
“你能看到什么?”魏先生问。
“那里有一个秋千架子,遍地白色莲花,却没有人影。”林轩回答。
“就是那里,就在那里了……我也看到了,借由你的眼睛,看到了莲开千朵的修行者天堂。原来那地方真的存在,我早在五十年前闭关修行时就看到了,但不知道它究竟身在何处。现在,我看到了,我看到了……”玉老先生欣喜地叫起来。
莲花摇曳,秋千轻荡,仿佛那个世界里正吹着淡淡的微风。
“林轩,你再确认一下,那是不是幻觉?高原反应增强的情况下,人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幻觉。幻觉越绮丽,人就离死亡越近。”魏先生大声提醒。
林轩深吸了一口气,闭上眼睛,缓缓地调匀呼吸,然后再次睁眼。
他看到莲花深处仿佛有了人影,但莲花为近景,模模糊糊的人影为远景,无法看清那究竟是什么。
“如果有人,必定是荡秋千的主人。那样的秋千,也必定是为女子准备的。所以我必须要去看看,必须去,就是现在——就是现在,降落吧,降落吧!”林轩纵声长啸。
笼罩在前方的雾气消散了一些,林轩骤然发现,飞机已经降落,停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原上。这里应该是很难得的一块山尖平地,恰好能容纳这架客机。
“降落了,真的降落了!”魏先生又惊又喜。
林轩起身,指着前方,低声吩咐:“你们在这里,我过去。”
“我陪你过去,这里很古怪,会不会是另外一个更大的陷阱?”魏先生也起身,从怀中取出一只微型望远镜,向外观察。
外面只是一个白色的冰雪世界,看不到任何参照物。机舱内操控台上所有的仪表都归零了,一切现代化电子设备都成了毫无意义的废物。
“带我去……带我去……”玉老先生跌坐在地,不停地*着。
“开舱门。”林轩沉声吩咐。
“我觉得,你可以再等等,如果没有其它异常情况再下去。飞机刚刚离奇落地,外面一定有某种力量在操控一切,我真的有点担心。”魏先生犹豫不决,手指揿在打开舱门的按钮上,却迟迟不敢按下去。
他脸上的汗珠越聚越多,像是站在一个巨大的打铁炉子旁边烘烤着一样。
“我们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如果这是一个赌场的话,我们早就输光了一切筹码,没有任何主动性。在绝境中,我们必须创造属于自己的生路,不是吗?”林轩淡然一笑。
魏先生踌躇再三,猛地站起来,用力搓着双手,显然双手已经因过度紧张而不受控制。
“林轩,一架喷气式飞机在无动力、无跑道的情况下能够成功降落,这是从未有过的事。就好像有一个摩天巨人操控玩具小飞机一样,把我们这架客机提起来再放下,放在一个他可以轻松掌控的地方。你出去,就变成了巨人脚下的蝼蚁,这条命也就……”魏先生没再讲下去,双掌在座椅上重重一拍,随即黯然长叹。
按年龄、辈分、声望来论,魏先生是林轩的前辈,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有其权威性,林轩应该是言听计从才对。但是现在,林轩已经顾不得这种江湖礼仪了,只能按照自己的行事原则去做。
“打开舱门,一切后果由我负责。”林轩沉声吩咐。
魏先生还在犹豫,林轩一步跨过去,在按钮上重重地拍了一掌。
这种客机打开舱门的过程比较繁琐,至少有六个环节需要一一验证,中间耗时近一分钟。所以,当机舱内的语音提示器报告开舱门流程时,林轩与魏先生还有反悔的可能。
魏先生把望远镜递过来,轻声苦笑:“我看不出这是哪里,你试试看?”
林轩举手一挡,把魏先生的手臂推开。
“不看?为什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是吗?”魏先生有些诧异。
林轩举起手,在脸上揉搓了一把,隔着指缝回应:“我不是视死如归的圣人,也不是攻无不克的战神。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喜、怒、哀、乐、忧、惧等等各种情绪无一缺失,也会担心一失足成千古恨。我不想看,也不敢看,只怕自己多看一眼,就没有勇气走下飞机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古人已经将我们今日的情况看得通通透透,早就教给我们一些应对之策了。临战之时,气可鼓而不可泄,否则没出兵已经败了。”
眼下,就算外面遍地都是毒蛇猛兽,林轩也会毫不犹豫地踏出去,因为这就是他要的结果。
“我陪你下去!”魏先生凝视林轩,眼神中充满了敬意。
“不,你留在这里,万一情况改变,你还可以驾驶这架飞机,带他们离开。我们的命我们自己说了算,其他人的命要由他们自己说了算。”林轩说。
从监控画面可以看出,机舱内的正常乘客都在昏睡之中,一定是闽南来的炼蛊师给他们下了很灵验的失魂蛊,令他们一直昏睡,直到蛊虫离去为止。
“兄弟,你是条汉子!”魏先生双手的大拇指都挑起来。
“不得已而为之,跟是不是汉子没多大关系。”林轩微笑起来。
蓦地,通话器里传来一阵呼叫声:“新加坡航空班机122号,你们究竟出了什么状况?请报告你们的位置。我是尼泊尔加德满都机场塔台,我方救援机已经升空,按照你们的原航线搜救。听到呼叫请回答,听到呼叫请回答,如果通讯器材损坏,请按原航线前进,降落在加德满都机场11号跑道。新加坡航空班级122号,你们究竟出了什么状况……”
魏先生立刻拿起通话器:“我是122号,机上发生劫持事件,机长和飞行员都已经昏迷,现在我正准备自己驾驶飞机返航,但是——”
林轩做了个“嘘声”的动作,示意魏先生不要照直介绍真实情况。
在一切没有定论之前,盲目地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是最可怕的。
魏先生立刻会意,装作信号不灵敏的情况大叫:“喂喂喂喂,塔台请回答,塔台请回答!”
然后,他就挂断了电话。
第四百九十八章 迎着黑暗前进
哗的一声,飞机紧急出口打开,一股冷风直扑进来,吹乱了旁边桌子上的所有文件。
林轩没有丝毫犹豫,大步走出去。
他在机舱门口向外望,只能看见白茫茫一片,天与地连成一体,没有一丝杂色。这里是大雪山顶上的人迹罕至之处,到这里来,人人都有高处不胜寒之感。
“你确定要下去?”魏先生在背后大叫。
林轩没有回头,只是举起手臂挥了挥,然后坚定地走下舷梯。舷梯只放下一会儿,已经结上了厚厚的冰花,使得林轩脚底不断地打滑。
他的脚踩上了坚实的冰面,一颗心顿时安定下来。
世人追求“接地气”的生活,江湖游侠也是如此,有了足够的安全性之后,脚踏实地,才能有心情去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他停下来回头,魏先生在舱门口挥挥手,然后带着冰屑的不锈钢舷梯缓缓收回去。
林轩向前看,那团黑色的浓雾依旧存在,飞机头就停在黑雾与白地之间。
“我来了。”林轩轻轻地自语,然后举步向前,走入那黑雾中。
他此刻并没意识到,飞机停留的地方也许不是大雪山山顶,而是另外一个什么地方。否则的话,他一定会有呼吸不畅的高原反应。他太累了,似乎已经无法分辨这些细节的东西,只是凭着自己的满腔勇气一路向前。
渐渐的,他走入浓雾深处,身边全都是飘浮缠绕的黑雾。
“有人吗?谁在那里?”他放声大叫,但却无人回应。
这种情形非常诡异,如果前面地上有陷阱的话,他也根本看不到,就像古人说的“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一样危险。
“我来了,你既然召唤我过来,为什么不现身见我?”林轩再次大叫。
他预感到,这黑雾中心一定有某种东西存在。确切说,某种东西会因为他的到来而现身。不过接下来的事有些出乎意料,因为他看到了一具已经冻僵了的男性尸体。那尸体保持着向前爬行的姿势,右臂高高抬起,五指伸向空中,像是要抓住什么一样。
尸体的脸已经被冰晶覆盖,那双蓝色的眼珠也变成了僵硬的蓝色玻璃球,没有一点生气。
林轩知道,海拔8850米的珠穆朗玛峰上气候极其恶劣,不管多高明的登山家在大雪山的坏脾气面前,都等于一只脆弱的小蚂蚁。
峰顶最大风力可达到飓风的强度,即每小时189千米,气温可达零下73摄氏度。此外,这里空气的含氧量是海平面水平的三分之二。自2004年起,共有2000人成功登顶,同时也有189人命丧途中。其中,大概有120人的尸体还留在原地,成为对后来人的一种可怕警示。不把这些四散的尸体移走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真的是难度太大。攀登珠峰是世界上任何其他体育项目都不可比拟的体能挑战,将死者抬下山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甚至整个队伍不得不在山上过夜,这种营救方式近乎于全员自杀。大多数的尸体都散落在“死亡区域”,位于最后的大本营之上大约海拔8000米的地方。没有人曾研究过具体的死亡原因,疲劳、天气情况肯定是两个个重要因素。大多数的尸体都是即刻冻住的,登山的绳子还缠在腰间。
林轩蹲下来,拉低死者的登山服拉链,在那死者的颈间发现了一枚椭圆形金属身份牌,上面刻着英文“哈里??雷森”这个名字。
那名字代表了一个著名的美国登山家,在全球登山史上非常有名,不过却在二十年前就失踪于珠峰的一场暴风雪中。
“尸体为何是在这里?而非正常的攀登珠峰路线途中?”林轩有些疑惑。
在他看来,这里是大雪山绝顶,正常的登山者都不会到这里来,并且任何登山者都没有必要在危机四伏的雪山上四处探索。这里都是几万年不化的寒冰,要么就是冰川裂缝、烈风风洞,任何一点微小的疏忽都能让人命丧当场。
“前辈,不管你生前做过什么,也不管你为何而来,现在请安息吧。”林轩向那尸体鞠躬,同时把身份牌放进口袋里,等将来有机会寄给雷森的家人。
接下来,林轩又连续发现了三具尸体,都是登山史上非常著名的大人物,分别是剑桥大学的斯敏教授、美国洛杉矶大学的普兰德教授、非洲探险家巴拉图。
林轩再三确定,三位死者脖子上都戴着身份牌,内衣领子上也绣着各自的名字,外套口袋里更有各自的登山日志。综合各项特征,他们绝对就是斯敏、普兰德和巴拉图。
这种发现,能够引起全球登山界的轰动,因为之前人们普遍认为这三个人是死于非洲的登山活动中。其中,斯敏教授的失踪事件与多年前的马洛里、欧文失踪事件同样轰动。
马洛里是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的中学教师,欧文是牛津大学的三年级学生。1924年,这两位优秀的高山探险家作为英国第三次珠穆朗玛峰探险队的主力队员,在从中国西藏一侧攀登珠峰途中失踪,这就是全球登山界广为关注的“马、欧之谜”。之后的70多年来,探险家们一直为揭开这个谜而努力。1999年美国派出一支专门寻找马洛里和欧文下落的高山探险队,在西藏自治区政府的支援下,从中国西藏一侧沿东北山脊上山,终于找到了马洛里的遗体和遗物,同时还找到自1921年以来近80年里从西藏一侧攀登珠峰时不幸遇难的17具登山者的遗骸。
斯敏教授失踪后,英国数只考察队奔赴非洲,踏遍群山,但却一无所获。
林轩之所以对发现以上三位名人的尸骸感到惊异,还有一个原因,这三个人一直对追寻地外生命感兴趣,业界盛传他们在非洲的登山活动中遇到了地外生命而消失,很可能是飞向宇宙外太空,与地球永别了。
人类在研究自然的过程中,几乎将一切无解事件推到地外生命身上,这已经成了惯例。
“也许这一次我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巨大难题——”林轩自言自语。
他并不惧怕失去生命,只是不想在盲目前进中,毫无意义地失去生命,浪费了人生。
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不知不觉中,他朗诵出了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中说过的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站在三具尸体旁,他远眺黑雾的中央,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
他有勇气走下飞机,就有勇气走到黑雾的中央去看个究竟。即使面对死亡,他也无怨无悔。
当然,他也是凡人,不可能永生,很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步斯敏教授的足印而亡。
“好吧,这已经是没办法的事,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明白了这一点,林轩已经了无牵挂。
此刻,他还想到了另外一个攀登珠峰的女性——美国女登山家弗朗西丝??阿森蒂夫。据记载,在临死前她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冰凉,出现了各种幻觉,开始失去意识。情况变得极其糟糕,她的两名同伴只能离弃她而去。在那种情况下,这是唯一的选择。后来在登山日记中,她的那两名同伴记下了当时她歇斯底里的叫喊“pleasenot leave me!”他们深感内疚,可是他们别无选择。那件事发生在1998年的5月,弗朗西丝??阿森蒂夫成了第一个不带辅助氧气登上珠峰的美国女性,然而她在下山途中却因缺氧虚脱倒在了珠峰下244米处的地方。当时发现了她的南非登山家伊安??沃达尔由于没有将她活着救下山,多年来一直背着“见死不救”的恶名,饱受人们谴责。9年来,弗朗西丝的遗体仍然留在原来的地方,成了后来登山者的醒目“路标”。最终,当年被迫放弃拯救弗朗西丝的探险家沃达尔重返珠峰,冒死将弗朗西丝的遗体埋葬,让她获得了人类应有的尊严。
这个世界上,男人是山,顶天立地;女人是水,滋养万物。
男人和女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目标与追求,在阿森蒂夫面前,任何一个男性的胆小鬼都应该感到无比惭愧才对。
在珠峰,真正的男人永远都是一往无前的,神挡杀神,佛挡*,让一切谜题迎刃而解。
林轩自忖,如果他遇到那些复杂难解的死结,一定会挺身而出,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尽最大努力,让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过得好好的。只有如此,他才能放心地慷慨赴死。
“我来了,一切都会结束的。”林轩淡定地说完这句话,迎着那黑暗前进。
第四百九十九章 白莲坛城
天地之间,忽然刮起了狂风。越近黑暗核心,风越急越劲,几乎要将林轩吹得倒飞起来。
他的脑海中反复浮现着刚刚那些死于中途的人,他们保持着向前伸手的姿势,证明在临死前的最后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目标。由此可见,他们所追寻的目标具有无比巨大的吸引力。
“到那里,那里也是他们要去的地方。我身上不仅仅肩负着组织的使命,更背负着所有人的希望,一定要深入黑暗,揭开最后的谜题答案。”林轩在狂风中如此告诉自己。
又走了半小时,林轩隐约看见,白色的莲花就在前方摇曳着。
他疲累的双腿立刻有了力气,加快速度前行。
终于,他到达了白莲生长的地方,原来那是一个巨大的极浅水池,白莲全都生长在水中。绿油油的莲叶衬托下,每一朵白莲都显得如此雍容华贵。
风静了,白莲如白衣仙女一样婷婷玉立着,无边无际,不知有几千几万朵。
林轩吸了吸鼻子,空气中满是白莲的冷香。
“有人吗?有人吗?”他下意识地提气大叫。
四周无人回应,当他抬头向上望时,黑暗在他头顶形成了一个几十米高的浓黑穹顶。
他已经无法向前,再走,就要踏入两尺深的水中去。
当他仔细观察池底的时候,发现池底全是冰块,白莲的枝干是由冰块中钻出来的。
林轩赞叹:“只有冰块中长出的白莲才真正称得上是冰清玉洁!”
此时此刻,他已经不再想去探究冰下的世界,只是一个人静静地享受这片刻的宁静。
不知过了多久,白莲对面忽然有了缥缈悠扬的女子歌声。
林轩振衣而起,极目四望。
白莲深处,影影绰绰有人经过。
林轩扬声大叫:“谁在那里?能否现身相见?”
他在潜意识中,总觉得是“人”设置了这一切,所以他必须见到“人”才能开始进行沟通。
对面依旧没有回声,林轩不再犹豫,卷起裤管,踏入池中。
池水微凉,但却没到冰冷刺骨的程度。
“一切都是幻象!”他低声告诉自己。
事实上,这里是大雪山的绝顶,滴水如金,哪里可能有这么大的一池浅水?
他大步向前蹚水,双手分开白莲,向着那歌声响起的地方走去。
很快,他就被白莲层层叠叠地包围起来,前面找不到去路,后面也迷失了归途。
歌声又起,忽而在前,忽而在后,忽而在左,忽而在右。
林轩停步,不由得苦笑:“昔日易安居士日暮迷失于溪亭,故此有了千古绝唱《如梦令》。今日我一个人迷失在此,又能留下什么?”
易安居士李清照在《如梦令》中如此说:“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清丽小令当时被南宋文人雅士纷纷传颂,惊为神作。
身在莲池之中,要想不被莲花所迷,最好的方法是让自己也变成一朵莲花,物我两忘,全部同化。
林轩坚强的心突然多了一丝柔软,其实人人都爱和平稳定的生活,有饭吃,有歌唱,有美人在侧,有画舫轻舟……昔日北宋亡国之君南渡,定都杭州,落下了“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骂名,那就是太注重享乐的结果,完全忘掉了肩上的责任。
反观自身,林轩知道自己暂时还没有休息享乐的权利。或者说,无论乱世还是和平年代,有责任心的男人总是不得安歇的,必须得居安思危,为将来做好充足的准备。
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是一个英雄必须具备的人生信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一个大人物应有的崇高品质。
“花好,但我到这来不是为了看花,如果有人在,请现身相见——”林轩提气大叫。
在他的喝声中,前面的白莲自动分开,亮出一条两米宽的笔直道路来。
林轩没有即可向前,而是稍稍踌躇了一下。
白莲可爱,只不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阳光灿烂的反面就是阴霾万丈。同样,康庄大道的反面就是崎岖险径,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一条永远安全的大路。
他轻抚左近的白莲,莲花幽香让他精神一振。
文学史上赞颂莲花的名作当推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他赞颂白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单单就这两句而言,后世的文人墨客无人能及。
啪的一声,距离林轩最近的一朵莲花上突然爆出了一个灿烂的火花。火花一起,照亮了莲花的花瓣。
林轩分明觉得,那花瓣上布满了细密而复杂的线条。
再仔细看,他恍惚觉得,那些线条构成了一座诡奇而复杂的坛城。
坛城,梵文音译为“曼陀罗”或“曼达”“满达”。据佛经记载,印度密教修法时,为防止外道“魔众”侵入,在修法处划定界线或修建土坛,并在上面设置诸佛像,表示诸佛聚集或轮圆具足。后来,修法时设置的坛和划定的界线被称为坛城或曼荼罗,由此构成了后世坛城的基本框架,演变出多种形式和类别的曼陀罗。坛城作为象征宇宙世界结构的本源,是变化多样的本尊神及眷属众神聚居处的模型缩影。
林轩入藏三年,不止一次在各大寺庙中看到过美到极致的手绘坛城。
能够担任绘制坛城工作的,都是具有几十年藏饰绘画经验的老画工,下笔谨慎,笔画精致,将坛城神界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坛城以立体或平面的方、圆几何形并塑或绘以神像法器,表现诸神的坛场和宫殿,比喻佛教世界的结构。由于密教修法的内容不同,坛城的设置形式和内容(陈设品)也各不相同,极其复杂。为便于人们修行,后人据其内容以金、石、木、泥(土)等材料和绘画方式分别制成样式不同、大小不一的坛城,以表示不同的佛陀世界,陈设于佛堂,以供观想。
林轩现在看到的,就是一座绘制在一片白莲花瓣上的彩色坛城。
花瓣如世间最好的雪白画布,坛城铺陈其上,*肃穆的气氛呼之欲出。
“怎么会这样?能在一片花瓣上绘制坛城,这种神乎其神的技艺不是任何画工都能做到的——”林轩眼神一转,发现那白莲的花瓣共有四层,大概有四十多片花瓣,每一片上都绘着形式不同的坛城。
再往深处想,几万朵白莲,几亿个坛城,都是谁绘制出来的?这已经不是人类所能完成的任务了。
林轩轻轻合掌,向发现的第一朵莲花静静地鞠躬。
佛经上说:一沙一世界,一花一佛国。
他希望自己亲眼看到的,就是这个黑暗世界的本来面目,去除一切伪装,直面残酷真相。
白莲代表佛法正义,黑暗代表邪魔外道。自古黑白不能对立,所以这些坛城的建立一定是为了弘扬佛法,消灭邪魔,是对全世界人民、整个地球都有极大好处的一件事。
“多谢启迪。”他向着那圣洁的莲花低语。
他记得,很多佛典上都提到过“一沙一世界”的微观领域。
《华严经》上说: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佛典》上说: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梵网经》卷上说:卢舍那佛坐千叶大莲花中,化出千尊释迦佛,各居千叶世界中,其中每一叶世界的释迦佛,又化出百亿释迦佛,坐菩提树。
《地藏菩萨本愿经》:佛告文殊师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丛林、稻麻竹苇、山石微尘。一物一数、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一劫之内、所积尘数、尽充为劫。
《金刚经正解卷下》:恒河沙等之恒河沙。一沙一世界国土中。所有众生。各具一心。则其心有若干种。如来以清净五眼。皆尽见而知之。
林轩是个很善于读经的人,读过,就把其中的微言大义之处全都记下来,深深地刻进自己的脑子里。
如果只是浑浑噩噩地读经,却不能拿回来补益自身,那就真成了读死书、读死经了。
林轩默默地思索,将自己的身体也变为另一种坛城,与西藏密宗传统意义上的坛城有机地融合起来。
西藏密宗中,观想身躯为须弥山——佛家的须弥山位居于世界的中心。
观想四肢为四大部洲——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佛家以此四大部洲为围绕着须弥山的大陆。
观想手指与足趾等,为八小洲——佛家以四大部洲各有二个小洲如卫星般围绕。
观想头颅为本尊所居的剎土。
观想两眼为日、月。
观想自身的五脏六腑为供养这个“身坛城”的供品及诸般妙乐——由此可知,人类内观自省,也会构成一个坛城。这是一个宇宙的雏型,也就是法界的雏型。
在这种深度内省的情况下,林轩一闪念间就进入了白莲坛城的世界,就站在一大片辉煌宫殿的前面。
当然,他没有冒进,因为他到藏地来,既非为了旅游,也非为了寻宝,只是要完成某一项工作。
“你不可能成功,因为这里没有你成功的基础。”虚空之中,仿佛有人如此不屑地低语。
“什么是基础?“林轩反问。
他对任何事都不服输,而正是因为有这种精神,才有今日的他。
第五百章 血浸石墙
四周陷入沉寂,刚刚那虚空中的声音也消失了。或许根本就没有声音,那只是林轩心中另一个“他”在低语。
林轩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看遍每一个坛城,去了解每一个坛城的意义,所以他只能谨守内心的“坛城”,保持自我修行的动力,不受外来之魔的侵扰。诚然,佛家说“魔由心生”,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只魔,只看它会不会被唤醒。那么,当林轩固守内心,抵御住外魔的侵袭,他就能确保禁锢内心之魔,不让敌人里应外合。
倏地,遍地白莲散去,化作一个巨大的立体白莲坛城,铺陈于林轩的四面。一条白色长阶出现在他脚下,阶梯竟然是由白莲铺砌而成。
林轩向前看,阶梯逐级向上,尽头是一座华美绝伦的宫殿。
阶梯极长,差不多有千余级,而那宫殿又极高,似乎已经到了黑云深处。
林轩拾级而上,越走越快。他隐约感觉到,一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