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逆袭之路-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这么多年也这么过来了,即使有那么一点点的愧疚,但是因为总是这样子,老爷子已经失去了那种扭转一切的念头。

    “你就闹腾吧。再闹腾也已经是这样了,你还想怎么样。老大今天的话,你还没有听到。以后人家的日子人家自己拿主意,你别去掺和了,老二家的也该自己出出力,没有谁欠着谁,你就消停着吧。”

    顾老太太一瞪眼,“我就不信了,这老大还真这么绝情。这是他弟弟。”

    顾老爷子摇摇头,摆摆手“别说了,那是他弟弟,不是爹,弟弟的儿子都二十多了,你也省省吧。村里人笑话的还不够,为了顾晓成,你也该消停。”

73章 大舅兄到访

    老两口在家里的私话不提。

    这一夜不能安睡的还有顾如山。

    顾如山回到了家里,是越想越憋闷。

    姜秀兰给炸了一碟子的花生米,切了一盘子的猪头肉,顾如山一个人坐在桌子旁边喝着闷酒。

    心里那个不爽。

    这都是什么事情。

    这几天的确是太不顺利了。

    外面院子里传来了姜秀兰招呼人的声音,“哥,你咋来了,天都这么晚了,快进来吧。如山正在喝酒,你俩正好喝一杯。”

    顾如山放下杯子,就看到姜秀兰的大哥姜才发迈着两条罗锅腿走了进来。

    连忙站起来招呼,“大哥,来啦,快坐。”

    拉着姜才发坐到了桌子旁边,扭头对姜秀兰吩咐:“再炒两个菜,我和大哥喝一顿。”

    姜秀兰答应一声,就一头钻进了厨房,开始鼓捣。

    农村人没有什么招待人的菜的,谁家也不是富裕的不像话。

    姜秀兰炒了五颗鸡蛋,摊了一个黄灿灿的鸡蛋饼,就是一盘子的菜,又拍了两根黄瓜,拌了拌,就端了上来。

    又端了一盘子的白面馒头,和一锅小米粥。

    姜才发是姜秀兰家里的大哥,姜秀兰家里有三个儿子两个闺女。

    姜秀兰是排行老二的。

    上面就一个大哥。

    姜才发名字起得好,不过人也活泛,嘴巴厉害,死人也能说活了过来,喜欢到处的走门串户的。

    早两年就开始在县上倒腾一些东西回来,到村子里到处兜售,还别说,姜才发是个能干人,和县里的供销社,运输公司都能搭上关系。

    姜才发的家里也是很富裕的,不过就是家里儿子是有一个,但是闺女却有三个,这也是姜才发的伤处。

    农村人可是讲究儿子越多越好的。

    不过姜才发和外村的一个小寡妇早就勾搭在了一起,这个小寡妇这不竟然有了三个月的身子,这姜才发那可是心里高兴着呢,巴望着是一个儿子呢。

    但是也知道自己这事情瞒不住人了,这才想着要怎么处置家里的婆娘,姜才发的媳妇那也是标准的长舌妇加泼辣女人,再加上这么多年一直过的顺风顺水的,手里掌握着家里的财政大权,姜才发就是想有那个心思,也没有那个胆量。

    所以姜才发想着把这个小寡妇接到县里去安排到一处隐秘的地方,先生下孩子再说。

    姜才发这会儿可是想要儿子想疯了。

    这是到顾如山家里找妹子妹夫拿个主意的。

    毕竟这事情,姜才发也觉得有点不好办。

    县上自己的熟人也很多,要是万一被人看到了,自己的生意买卖,这个年代作风问题那可是可大可小的。

    主要是这孩子需要一个处置的地方。生好生,但是不能让家里的婆娘知道,这事情急需要捂严实了。

    顾如山是殷勤的招待自家的大舅子的,这个姜才发手里可是有不少的关系,县上很多的机关政府的下属机构的小头头都是姜才发的酒桌上的熟人。

    他和姜秀兰一直都指望着顾晓成明年毕业回来之后,姜才发能够给找个好门路,拖个关系,找个好工作的。

    两口子可是一直指着顾晓成吃公家饭,享受一下地位一下子提高的滋味的。

    没看到老三就是一个破供销社的会计都让人到处巴结啊。

    还不是因为这手里的都是实权啊。

    姜才发也不客气,端起酒盅闷下去一口酒,夹了一颗花生米扔到了嘴巴里,这几天连天郁闷的心情似乎有了缓解。

    姜秀兰对自家的大哥那是了解的,看样子就知道心情不好,应该是遇到什么事情了。

    给大哥的碗里夹了一筷子猪头肉,关心的问:“大哥,怎么啦,有什么事啊?”

    这个大哥虽然油头滑脑的,但是对自己这个妹子很不错,有什么好事也都给自己分一杯羹,所以这些年顾如山家的日子也过得很滋润。

    起码不是那种吃不饱饭的日子,手头多会都有些零花钱。

    姜才发看了看姜秀兰,再看了看顾如山,也知道这话不说出来也没办法。

    “妹子,妹夫,我这次是有点为难的事情,你们帮我想想办法啊。”

    这话一出,顾如山立马一拍胸脯,说道:“大哥,你说啥事吧?我们肯定帮忙的。”

    对于巴结大舅子,顾如山一向是坚定不移的。

    这可是靠山啊。

    这么多年自己顺风顺水的,还不是多亏有这个大舅子拉吧一把,要不然日子还不一定过成什么样子呢。

    光是靠顾老爷子和顾老太太,根本没什么油水的。

    毕竟两个老头老太太手里能有几个钱啊。

    就是那个穷大哥手里,别看自己总是能划拉一点钱,但是这些本来就是穷人的手里,就是划拉出来一点,又能有多少啊。

    所以在心里,姜才发才是顾如山最相信的依靠。

    这靠山有难,那还不得两肋插刀啊。

    “杭翠华有了!”

    这话不亚于一道惊雷,把姜秀兰和顾如山都吓得一哆嗦。

    这有了?

    意思是自己想的那个意思?

    随即姜秀兰最先想的是嫂子冯梅的那手里拿着擀面杖追着满院子打人的架势,心里一阵阵的发凉。

    这事情棘手。

    自己的嫂子那是个泼辣货,自己老娘都惹不过的,这要是知道了,姜才发有好果子吃才会。

    别想着离婚,冯梅娘家可是有十个大哥的,就只有底下这一个妹妹,这要是杀到了姜家来,姜秀兰都能预料到自己大哥会有什么下场。

    不出人命都难。

    缺胳膊短腿估计都是小菜。

    姜才发一看小妹的脸色也知道姜秀兰想到了什么。

    继续闷了一口酒,滋溜一声。

    其实他也知道,这不是没办法了啊。

    自己也知道家里的那个母老虎,自己惹不起。

    姜秀兰沉思了一下,问:“大哥,那你想咋办啊?”

    总要弄清楚大哥的意思啊。

    那个寡妇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东西。

    自己本来也就想着为了自己大哥的两个钱。

    男人有了钱,也不就是那么一回事啊。

    估计新鲜两天,也就罢了。

    这可倒好,这是彻底的赖上了。

    姜才发看着姜秀兰说:“孩子我想留下啊,万一是个男孩……”

    这话不需要说完,姜秀兰也知道姜才发的意思。

    那就是要想法子遮盖了。

74章 阴谋

    姜秀兰也不乐意了。

    数落的说道:“大哥,你这么大的人了,还不知道轻重,这孩子那里敢留下,这要是被冯梅家里的知道了,那要出事的。”

    姜才发憋了一眼妹子,这脸上也是羞臊,可是这事情已经做下了,肯定是要解决的。

    “妹子,我也知道,可是这不是我心里还是放不下,万一要是个儿子,那不是白瞎了。我也不是惦记着杭翠华有多漂亮,不过是心里多少觉得这个孩子怕是个男孩。”

    被自己妹妹数落,这面子上多少过不去。

    姜秀兰心里啐了一口,这也就是自己的大哥,要是外面的人,自己早就一个大巴掌糊上去了。

    不要脸的臭男人。

    瞪了一眼顾如山。

    顾如山摸了摸鼻子,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惹着这个母老虎了。

    家里可都是姜秀兰做主的,顾如山就是姜秀兰的枪,指哪里打哪里。

    讪笑着说:“这还不好办,这个寡妇不就是为了钱啊,这样把人弄到外地去先养着,等孩子生下来,给上一笔钱,抱走孩子不就行了。难道那个寡妇还能怎么闹腾啊。”

    这是顾如山作为男人的看法,也是最符合姜才发的心思的一个路子。

    姜秀兰暗地里拧了一把顾如山的大腿,疼的顾如山一个趔趄,差一点没有跳起来。

    姜才发一拍桌子,高兴的附和道:“妹夫这话在理。”

    当然在理了,完全就是姜才发的想法啊。

    姜秀兰冷着一张脸,问:“纸里是包不住火的,这藏人可不是那么好藏的,万一要是被我嫂子知道了,这是其一。

    第二,那个寡妇就算是为了钱不要孩子,可是这孩子怎么抱回去呢。你说你贸然抱回去一个孩子给大嫂,嫂子不怀疑才怪,到时候还不是要闹腾。”

    这也是姜秀兰害怕的。

    姜才发也是思虑了好几天的,就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样,你看我在县城里租一个房子,把人安排到那里住着养胎,等生下来,我就给她一笔钱,把孩子抱回来,可是这孩子肯定不能养在我名下,免得你嫂子闹腾,你看小妹不如你和如山……”

    那是把这孩子打发给了顾如山了。

    姜才发一看姜秀兰那不乐意的神色,连忙说:“这不是晓城也眼看着就回来了,我要是给晓城安排了工作,孩子不在家,你们两口子不是也寂寞啊,正好有个伴儿,生活费我出。”

    姜秀兰算是明白了,自家大哥早就把主意打到了自己的身上啊。

    可是这脸子,自己还不能摆。

    大哥话里话外的意思,还不是拿顾晓成说事啊。

    顾晓成的工作以后还要拖到大哥手里,自己还真不能不管。

    可是这事情要是管的话,自己也膈应。

    自己一个当妹子的给大哥养活私生子,这事情说出去还真的不好听啊。

    可是这又不是自己能够拉下脸来得罪的事情。

    顾如山一听,也是不言语了。

    这事情看着简单,但是说起来的话,那就不简单了。

    别人不知道这事情好说。

    一但要是被人揭破了,那一家子的脸面都要丢死了。

    顾晓成马上就要回来了。

    工作上面肯定要找姜才发的,这也是姜才发敢这么来找自己的底气,你的把柄不是拿捏在人家的手里啊。

    可是一但事情暴露,自己的儿子的脸都要丢光了。

    看了看姜秀兰,家里一直都是姜秀兰做主,况且又是姜秀兰大哥的事情。

    只能姜秀兰拿主意了。

    姜秀兰那个憋屈啊。

    最后姜才发也看出来,妹子和妹夫的顾虑,喝了一口酒,继续说:“妹子,你看大哥这么多年,也帮了你不少,我也不是那种不讲人情的人,这孩子让你养着你多少心里有疙瘩,可是不是大哥没办法了啊。

    顾晓成的工作,大哥一定会上心的,我可是听运输公司的马主任说,最近县政府县委书记那里还缺一个司机呢,运输公司也缺一个文书,这都是实打实的好位子。

    你们好好想一想,可别错过了,你们也别忙着拒绝,或者答应,好好想一晚上,明儿再给我答复。无论怎么样,大哥也得谢谢你们两口子的。”

    这话里可是威逼利诱都齐全了。

    姜秀兰也没话说了。

    三个人吃了一顿食之无味的饭食,姜才发就回去了。

    姜秀兰和顾如山洗洗躺下,两个人才开始琢磨这件事。

    不帮着姜才发,那肯定不行。

    姜秀兰还眼热那个县政府县委书记的司机的位子呢。

    要知道,别的不知道,谁还不知道很多县里的领导身边的秘书司机那都是红人。

    不要说光是托关系找门路的人都想着搭上这些人,这些人可是最靠近上面领导的,多说一句话,那就是不一样的。

    也是最光鲜体面的工作。

    即舒服,又体面的工作,还能捞到不少的好处,要是干得好,少不得也有提拔的机会。

    就算是司机这个位子很多人抢破头,不是还有一个运输公司文书的工作啊。

    那也算是好单位啊。

    福利好,工作轻省,谁不稀罕啊。

    这是难得的机会啊。

    可是问题是这个孩子后续产生的影响太恶劣了。

    姜秀兰思来想去,最后扒着顾如山的被窝出了一个主意。

    “要不然,这孩子回来,你就说是你捡的,抱到大哥家里去,在多说一些孩子的可怜,大哥大嫂都是心肠软的人,多数就会把孩子留下的,只要他们接手了,将来发生什么,和咱们可没有关系。”

    这是把事情彻底推掉了。

    姜秀兰心里还琢磨着正好生活费还能省下,自己还能给顾晓成攒一份娶媳妇的彩礼钱呢。

    顾如山一听,也想了半天,翻来覆去的想了半宿,才最终敲定了这个计划。

    两个人都感觉是最完美的一个计划。

    第二天,姜才发上门来的时候,两个人可是把这话一说,姜才发虽然多少心里不太情愿,但是也知道姜秀兰和顾如山两口子那就是两个一点都不肯吃亏的主儿。

    事情能够想出这么一个办法,也算是看在自己的面子上。

    算了,也只能这么办。

    姜才发觉得,反正顾如海两口子也是厚道的老实人,自己多少也放心。

    这才这么敲定了。

    ………………………………………………

    感谢书友kinkikids520的连续打赏,非常感谢你的支持,新的一年就要来到,在这里提前跟大家说2016新年快乐。呵呵,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继续支持我的书。

75章 作死的下场

    顾晓青不知道的是竟然有人把歪脑筋动到了他们一家人的头上。

    顾晓青继续开始自己的上学。

    学校因为李作新的请假,一直都是谷校长在代课。

    没人敢刁难顾晓青和顾菊英。

    最多也就是那个李凤英带着两三个要好的同学时不时的出来刺两句顾晓青的算话,基本上都还是相处的比较和谐的。

    在学习上,顾晓青也是下了功夫的,毕竟学习上,自己上辈子没有上过初中,况且这一辈子的小学的文化也几乎要忘光了,为了不拉下来,顾晓青也很是拼命的。

    所以也带动了和顾晓青一起的顾菊英。

    两个人倒是很有学习的劲头。

    李凤英是绝对看不惯顾晓青的,本来李凤英没有针对顾晓青的意思,但是随着这次事情的发展,李凤英对顾晓青的意见,那是大极了。

    本来还想着只要等到李作新回来顾晓青的好日子也就结束了。

    毕竟李作新那么巴结自己,还不是知道自己老爸是谁啊。

    这才是李凤英的本钱。

    狗仗人势。

    本来也不想等李作新的,但是奈何李凤英即使三番五次的到校长室里找校长明示暗示的提醒校长自己的老爹是谁。

    可惜的是,谷校长明显那就是不接话茬,也丝毫不做理睬。

    李凤英就知道自己的心思在校长这里走不通。

    人家不买你的帐啊。

    这也没办法啊。

    所以李凤英只能等着李作新回来,才有机会对付顾晓青。

    不过显然老天没有给李凤英这个机会。

    因为就在李作新请假三天之后,一位新老师就来了。

    据说是今年新出炉的大学毕业生,叫做方南。

    二十三岁的年轻男孩,不仅仅是长得很英俊,气质出众,主要是这位方南据说还是师范大学的优质高材生,门门功课都是学霸级别的人。

    当然震坏了所有的学生。

    这位老师可是文武全才啊。

    尤其是几乎没有见过什么市面的农村学生们,对于这个第一次见到的大城市回来的老师,几乎是崇拜的五体投地。

    顾晓青也见到了方南老师,不过顾晓青只是奇怪,这样一个看着明显是城市长大的老师,会愿意到这种偏僻的农村来教学。

    今天之后在李凤英打听来的八卦中,顾晓青也听到了原因,原来这个方南的父母是部队上的首长,因为常年忙军事上的任务,方南其实是在他们县城长大的,还是在县城的高中上学的。

    因为方南的奶奶就在他们这里的县城住着,所以方南对这里有着特殊的感情。

    毕业之后,就回到了这片土地,而且完全不依靠家里的关系,自己请调到了一个小小的农村中学来教书的。

    这消息几乎要让很多人都吃惊的。

    谁不希望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啊。

    可是还有人放着大城市的生活不过,偏偏要到一个农村来受罪。这也是很多班里的学生想不明白的。

    不过顾晓青还是理解的,毕竟这么年的经历让顾晓青明白了很多的人情世故,方南是一个长情的人。

    因为是舍不得自己的奶奶。

    才会对这片土地也产生了感情。

    不过顾晓青更看重的是,新来了一个老师,校长还亲自说明了,方南专门带初一的学生。

    就是担心学校的教学上的混乱会吓跑了这个新来的大学生。

    不过显然没有想到的是,方南的适应能力很强,没来两天,已经可以很自如的带初一,初二,初三。

    学生们也很喜欢方南的课。

    方南是一个风趣幽默,还很聪明的人,像一个大哥哥一样的带领着学生们在知识的道路上前进。

    那些往日里晦涩难懂的功课,突然之间就变得清晰明了,很多学习上没有多大兴趣的学生,也都慢慢的变得开始对学习有了很大的兴趣。

    顾晓青和顾菊英也是其中的一员。

    本来顾晓青在功课上就没有多少优势,胜在肯下功夫,这会儿遇到了一个在讲解上面独树一帜的老师,的确是进步飞快。

    连谷校长每天看到孩子们那乐呵呵兴奋的模样,心里也是不住地高兴,这么一个好苗子被自己挖到了,能不高兴啊。

    学校的学习气氛空前的高涨。

    谷校长欣慰的想,估计初三毕业的考试,会有不错的成绩啊。

    当然还是有令人扫兴的事情的。

    那个李作新,在方南来上课的一个礼拜之后,姗姗来迟了。

    到办公室销假的时候,态度居然诚恳,往日的那种嚣张和傲慢,似乎一瞬间就消失的看不到了,那些曾经的桀骜不驯和高高在上也从骨子里的都殆尽了。

    对着谷校长那是一个卑躬屈膝,连连道歉,说自己身体一直不太好,这次病的太不是时机了,让老校长受累了,自己这不身体稍微好一点,就立刻回来上班,就是害怕孩子们的学习被耽误了。

    这话说的极好听,可惜的是这番话完全打动不了谷校长。

    谷校长直接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调职书递给了李作新。

    这是一份去往石川县中学的调令。

    上面盖着鲜红的教育局的公章。

    李作新一看就腿软了。

    但是强打精神的和谷校长说了半天自己的困难,结果谷校长直接就给了一个自己要忙碌的借口走人了。

    李作新心里那个气愤啊。

    在教室外面转悠了一圈,看到了在课堂上和学生打成一片的新来的方南,更是气的心肝肺都在疼。

    这是生生抢了自己的饭碗啊。

    石川县中学,看起来是县上的中学,可是没此县非彼县啊。

    石川县那是离自己这个柳河县有两百里地的另外一个县城。

    看着自己是升了,但是实际上只有李作新知道,这样子自己离着老婆孩子更远了。

    要想调回来的希望那就更小了。

    想一想,李作新心口就疼。

    自己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不过发了一个脾气,就引来了这么巨大的变化,一切的变化从开始的仅仅是两个学生的矛盾升级到了自己和校长之间的较量,现在直接就变成了自己被直接撵走了。

    等着瞧,自己也不是好惹的。

76章 想法

    对于顾晓青来说,最近的生活趋于平静,快乐的学校生活,在不断进步的学习成绩,还有家里有秩序的发展。

    一切都在缓慢但是平稳的朝着顾晓青希望的地方发展着。

    日子过得很快,入冬的第一场雪终于来临了。

    星期六休息的时候,顾晓青和爸妈大姐一起出发前往镇上摆摊子。

    这已经离上一次摆摊,过去了很久。

    来到摆摊的地方,远远的顾晓青就看到大树底下,已经有人清扫出了一块地方,面积还很大。

    倒是没想到还有人来的比他们还早。

    不过一看到那边也在摆摊子的人,顾晓青就笑了。

    是李伟民和李伟强两家子。

    原来,顾晓青不知道的是,李伟民和李伟强他们来摆摊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好的位置,最后,还是李雪梅想着一家子离着近也好招呼。

    所以两家就近就摆在了不远的一片街上。

    不过显然李伟民和李伟强那边人手众多,一看就是兵强马壮的,韩雪和刘芬两个主厨,已经开始在那里摆好了案板什么的,开始忙着烧制卤子。

    而另一边的李伟民和李伟强,还有建国建辉也都在忙活,烧火的烧火,摆桌子椅子的,摆桌子椅子,还有洗碗的。

    这可是热闹啊。

    看到顾晓青他们都来了,李伟民赶紧招呼着,“如海,这边。”

    帮着顾如海把独轮车推到了树下靠着,帮忙卸车。

    顾晓青已经嘴巴甜甜的过去和韩雪和刘芬打招呼了。

    “舅妈,你们早。”

    韩雪和刘芬一看是顾晓青,也是满脸都是堆着笑容,笑着招呼:“是晓青来啦,坐吧,吃早饭没有,舅妈给你煮一碗面热乎乎的吃点。这天气还真是冷。”

    顾晓青摇摇头拒绝道:“舅妈,别忙活我,我们吃过早饭来的,你们忙你们的。我去帮我爸妈了。”

    自己不帮忙就算了,要是还吃饭,就太说不过去了。

    倒不是舅舅们差自己这一碗面的钱,再说就看在自己出力想办法的点子上,舅舅们也不会计较的,但是顾晓青也不愿意占这个便宜。

    亲戚之间的情分,就是彼此的互相帮忙,要是只想着占别人的便宜,日久天长,什么情分也会磨光的。

    韩雪和刘芬也不矫情,毕竟这时间上也紧张,说是客套话,他们还忙的脚不沾地呢。

    一碗面倒没什么,但是看到这孩子这么懂事,两个舅妈心里也是舒服,不挟恩图报的人,别人心里也是感激的。

    那边,顾如海他们的摊子也开始支上了。

    顾晓青没想到的是,自己爸妈这边也已经置办了桌子板凳的,虽然简易,但是看这还是多了很多。

    今天其实不只是顾晓青来看看的事情,是因为顾晓青为自家新开发的丸子汤和羊杂割汤第一天上市,所以特意来看看究竟如何的。

    当然也是啦看看还需要哪里完善的。

    这一看,还真看出了不少的问题。

    首先,天气冷了,到外面买东西的人开始少了,不是少了,是没有那么多有耐心等待的人了,外面的呼呼地西北风吹着,那时候的人们也没有那么多的保暖措施,都是棉袄棉裤的。

    但是这棉袄棉裤绝对比不上以后的羽绒服什么的啊。

    这风一吹,要是煎饺蒸饺什么没有出来,还要等一下的话,就没人有那么好的耐心了。

    多数等一会儿,就会有几个人耐不住寒冷走掉了。

    顾晓青是想过弄一家门面房的,要是有个铺子,起码人们也避风,暖和的情况下,多少生意会好很多。

    但是这件事情最后没有成功的原因是,李雪梅和顾如海打听过了,别看那里一排的空房子,还不怎么好,但是就这房子也是食品厂的公房。

    一间一个月要一百块钱的。

    还要一次性的交一年的房租,水电费自己交。

    两口子已打算,这一年就是一千两百块钱。

    他们辛辛苦苦一个月才三百多块钱的。

    这一下子就少了三分之一,两口子舍不得。

    这是吃人啊。

    所以顾晓青好说歹说都没用,死活不答应。

    其实在顾晓青看来,那房租有房租的价值。

    门面房有的话,起码有多很多的回头客,也不必要只卖晚餐,也可以早餐午餐晚餐的一起卖。

    李雪梅和顾如海就能住在铺子里,不必要来回的跑。

    剩下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可以赚更多的钱。

    但是李雪梅和顾如海毕竟刚开始从一个地里刨食的农民,发展到了有了一点点的生意头脑的小生意人。

    但是进步实在是没有那么快,对于风险还是很担惊受怕的。

    所以两个人是宁可抱着现有的摊子好好的做,也不肯投入过多的风险,毕竟在两个人的心里大瓦房比什么都重要。

    于是顾晓青只能歇菜了。

    今天还这么一看,顾晓青倒是想到了一个其他的法子。

    在城里打工的那些年里,顾晓青记得,大冬天的晚上常常街边有一些专门做晚上夜宵生意的小摊子。

    不大,也是做得一些简单的吃食生意,大多都是方便面煮蛋,或者面条,一些小菜,一点小酒的,当然也有馄饨什么的。

    这些小摊子在大冬天的担心顾客寒冷,就用厚帆布和铁架子打起了临时简易的小棚子,里面还可以生一个炉子。

    一个布帘子的门,简单,但是顾客也起码比在风里强多了,很多人也愿意等着吃东西的。

    像一个简易的小饭店。

    帆布还是很好找的,但是村里肯定没有。

    需要到县城的供销社那里看看。

    一般只有那些供销社的那里能够看到。

    想到了这些,顾晓青才放下心来。

    开始全心全意的投入到今天的摊子生意上。

    第一次的生意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煮着羊骨头和鸡骨头的大锅开了锅,上面的锅盖底下不时有白色的热气热腾腾的冒出来,还伴随着浓郁的香味。

    这些汤是前一晚上,顾晓青在自家的大灶上提前煮好了,喂了一夜的小火,这会儿是汤色纯白浓郁。

    ……………………………………………………………………

    非常感谢

    kinkikids520的新年礼物,这让我无比感谢之余,很有压力,只能用好好码字来回报各位的支持。下面还有一更,是特意为kinkikids520的书友的加更,我这样的速度和更新字数,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