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逆袭之路-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加上先前的二十七块钱,这就是有五十七块钱,还有要回来的六十,一共有一百一十七块呢。

    这可是他们手头最多的一次钱,这么多年这可是第一次呢。

    想一想,明天顾晓青就要开学了,准备了两块钱出来,这学费总要准备出来啊。

    最后李雪梅拿出了三块钱给了顾晓青,另外的一块钱那是给顾晓青让买文具的,书本铅笔那是一定要的啊。

    李雪梅也不想亏待了闺女,家里这么大的变化,还不是晓青的本事,要没有晓青的坚持,自己这么多年都软和了,也一时恐怕硬不起来啊。

    所以才短短的几天,但是李雪梅已经在心里认定了顾晓青是个能干的。

    不想让自家的孩子再受那个苦。

    被人家看不起,自己心里也不好受啊。

    顾晓青笑着接了过去。

    毕竟这可是必须的,有些用品,自己还是必须要买的,上一辈子没有上学,但是顾晓青这一辈子可是准备要好好的学习一些东西,起码要对得起自己重生的一世。

    顾晓青记得自己当年在社会上打工的很多年,开始的时候自己什么都不会,既没有学历,也没有任何的技能,只能是打那些最低下的没人愿意干的又苦又累,挣钱还是最少的活儿。

    甚至给人家当保姆,就是后来在一户人家,那家的主人家的孩子是个大学生,自己的年纪和人家几乎差不多,但是说气话来那就天差地别的很。

    也是这个女孩教会了自己很多东西,甚至是鼓励自己挣脱现有的困顿生活,帮助自己上了夜校,还不时的回到家里就帮自己补课,虽然自己那段时间没有多久,因为才半年,付国强就嫌弃自己挣的钱少,逼着自己回家了。

    可是那段短短的日子是顾晓青后来能够回忆起来最美好的生活,那个女孩也在自己的记忆里是花一样美好的存在。

    这一次顾晓青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的学习,改变这一生的命运。

    第二天,顾晓青天一亮就起床了,给一家人做好了早餐,自己吃了一碗糊糊和一个黑面馒头,就上路了。

    虽说是邻村,但是也是来回要两个小时的。

    这村子和村子之间,说起来很近,但是实际上有时候还是距离很远的。

    村子里已经有人家买了自行车,为了家里孩子上学用,可是顾晓青她们家那是绝对没有可能,再说现在也不是时机啊。

    顾晓青所以早早就得出发的。

    七点到学校,自己那是起码六点就要出发的,要不然肯定会迟到的。

    在那个补了两个补丁的书包里揣进去两个黑面的馒头和一块黑乎乎的咸菜干,顾晓青就赶紧出发了。

    刚走出门,就碰到了顾菊英。

    “晓青,快来,怎么那么磨蹭,我可是等了你半天了。”

    顾菊英一边埋怨着顾晓青,一边推着手里的自行车,抬脚跨了上去,连着蹬了几下,车子就开始顺畅的行驶。

    “快上来。我带你去。”

    顾晓青笑了,这几天重生回来,自己光顾着和自家的爷奶二叔战斗了,连自己最好的朋友都忘记了。

    这不,这个顾菊英那就是顾晓青上一世最好的朋友,两个人是一起长大的。

    但是顾菊英和顾晓青不一样,顾菊英的父亲是部队上当兵的,据说是个干部呢,所以顾菊英家里在村里那是军属,也是村里重点照顾的对象。

    顾菊英有三个哥哥,底下就她一个闺女,大哥顾英国,和二哥顾英雄都是随着父亲当了兵,而且都是军队里重点培养的苗子,据说将来都是军官的。

    只有顾菊英的妈和三哥顾英杰和顾菊英他们娘三个在村里,但是日子可是过的最好。

    不说每个月部队上三个大男人寄来的汇款单,就是一笔让村里人眼红的收入。

    毕竟那个时候的当兵的福利待遇可是还不错的,每个月都有六七十块钱呢,三个人留下一些零用钱,就都寄回了家里,一个月就有一百多呢。

    这可是村里的大户人家呢。

    不要说过年过节的,政府还有补助,还有粮食补助慰问,这些里外里的,顾菊英家都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好日子的人家。

    所以顾菊英自小就没有受过苦,你看人家这上学,顾菊英妈嫌弃闺女离着上学的地方远,于是托人弄了自行车票,这不顾菊英骑得自行车。

    村里人可是没人敢欺负人家顾菊英家的。

    顾晓青从小就和顾菊英是好朋友,主要是顾菊英天生的,大概也有父兄的那种侠骨英豪的仗义之气。

    村子里的孩子们欺负顾晓青的时候太多了,所以这个顾菊英就理所当然的扮演起了仗义助人的英雄。

    时间久了,顾晓青也很喜欢顾菊英的脾气,两个人倒是相处的还不错,成为了好朋友。

    顾晓青紧跑了两步,轻轻一跳,就稳稳的坐在了顾菊英的自行车的后座上,一只手还牢牢的抓住了顾菊英的后腰。

    “菊英,你咋不喊我一声,我给家里人做好饭,才走的。”

    顾晓青对于这个自己幼年的朋友还是很感激的,毕竟当年的时候,顾菊英可是死活鼓励自己不要听从父母的主意嫁人,还打听了那个付国强的人品,劝自己要不就逃走吧。

    甚至把自己的私房钱都拿出来了,但是当年的自己没有哟勇气,也没有那个胆量做出这么惊世骇俗的事情来,拒绝了顾菊英的帮助。

    后来就按照家人的安排嫁给了付国强,于是就和顾菊英断了联系。

    这个可是自己两辈子加起来的唯一的一个好朋友啊。

40章 开学

    “叫你干啥?我就知道你准保是给家里人做活儿呢。不过是等等,怕啥。以后上下学你和我一道,也能省下不少时间。”

    顾菊英是个爽快的姑娘,也许是家学渊源的关系,顾菊英的身上总有一股那种勃勃的英气,为人也是豪爽。

    顾菊英的身后背着一个崭新的军绿的书包,顾晓青知道这一定是顾家的老爸从部队上寄回来的。

    “那也不能总是你一个人受累啊,要不这样,下回休息的时候,你教骑自行车,以后咱两换着轮流带人,这样也不用老是一个人累着。”

    顾晓青其实会骑自行车,毕竟回来的年代,自行车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的物件了,大街上人人都会骑得。

    顾晓青这么说是给自己以后会骑自行车找一个借口,总不能被人当成妖怪吧。

    顾菊英倒是爽快的答应了。

    “晓青,你爸这次这是咋啦,我可是听说了,这次你家那是打了一个翻身仗啊,把你爷奶和二叔完败啊。这村里的人都传开了,说你的战斗力那个彪悍啊,都说是你是穆桂英附身了。”

    顾菊英还真是好奇,放假的时候,部队上的哥哥和爸爸接了她过去住了一段日子,自己是快要开学才回来的,这一回来才听说了,这村里都在传着顾晓青那个泼辣厉害啊。

    把顾家的那两个偏心的老头子和老太太都说的哑口无言了,还据说从她二叔家要回了她二叔借的钱,这一件件的事情说起来,可把顾菊英给稀罕坏了。

    自家这个朋友,顾菊英那可是知道,别看都姓顾,可是顾晓青那个脾气说的好听那是善良,说的不好听那就是懦弱,胆小怕事,遇到个事情就躲得比耗子还快。

    这次竟然被人们说的这么神勇,难怪让顾菊英抓心挠肺的想要知道事情的真相。

    八卦之心人人都有啊。

    尤其是她们这前后的差别,能不让顾菊英好奇啊。

    顾晓青笑着说:‘别听她们瞎说,就是我爷奶来我家非要我爸不让我上学了,让我下地干活儿,我就不干了。后来其实是村子大叔回来住持的大局,要不然我爷奶那也不能就这么就算了啊。”

    顾晓青轻描淡写的略过,能说什么啊。

    自家的那些烂摊子,很多人家都知道的。

    顾菊英叹了一口气,说:“也是,就你家那爷奶,偏心都偏到没边了都,你要是不抗争,你爸指定会听你爷奶的,那你可就完了。

    我可告诉你,这上学可是有大出息的,我哥哥都说了,要是上了大学,那以后都是有用之才,将来可是有本事的。

    再说你成绩好,以后只要好好的上,肯定能考上大学的,以后就算是当个老师什么的,都比在村里刨土强。

    你可别学那些眼皮子浅的,现在就琢磨着要嫁人什么的,那些人都是没眼光的,城里可好了,我可是这次见识过了,城里还有小汽车,有楼房,那黑乎乎油亮亮的柏油马路,还有城里人都是穿的干净整齐,说话那腔调都是不一样的。”

    顾菊英这是在传授自己的经验,在她看来顾晓青得有个盼头,就怕这朋友眼睛不开被那些爷奶给耽误了,所以极尽自己所能的把城里描绘的美好,就为了吸引顾晓青的想法。

    顾晓青早就听出来顾菊英的想法,笑着应道:“知道了,管家婆,我会好好的读书的,就算是不为了当个城里人,也要自己懂很多,起码不会让人给;骗了啊。”

    两个人一会儿的功夫就到了学校了,才不过半个小时。

    这是村里的中学,条件也不是很好,只有四间教室,其实是两间教室,另外两间是校长室和老师的办公室。

    做多是在四间房子的前面是一个宽敞的谷场,也算是学生们的操场了。

    在教室前面的廊檐下挂着一个铃铛,随着风吹,有轻微的碰撞的声音传来,这就是上课的上课铃吧。

    在校长室的大门旁边,挂着一块木头制作的牌匾,上面写着“泗水乡中学。”

    这就是他们这里这些村里唯一的中学。

    只有初中,而且是只有两个班。

    人少的时候,这两个班的人数都凑不够呢。

    现在这个时代,大多数的人还没有那么重视义务教育的,尤其是女孩子。

    很多的女孩能够上个小学已经是不错的。

    对于农村人来说,能看得懂字,算得清楚账目,他们已经很满意了。

    这女孩子还是要嫁人的,在他们看来家人的女孩子都不是自己家的人,何必花费那个大价钱来读书啊。

    就是男孩子上中学的也不多。

    毕竟现在缺劳动力啊,谁家都想着半大的小子就能下地干活了,谁还会放到学校来浪费啊。

    所以能够来上学的都是寥寥无几的。

    顾晓青和顾菊英来到的时候,教室的大门已经开了,有几个零零星星的学生在打扫卫生。

    顾菊英把自行车锁到了教室外头,那里还有另外的一辆自行车,看起来不是学生的,就是老师的。

    两个人走进教室,顾晓青一看,倒是熟人,是他们旁边村刘家湾的一个叫做刘向河的男生,这个人顾晓青认识,那是因为刘家湾可是二婶的娘家,而这个刘向河则是二婶娘家的侄子,是二婶姜秀兰大哥的儿子。

    刘向河显然也看到了顾晓青,但是连眼睛都没抬一下,继续自己手里的扫地的动作,那意思很明显,人家根本没打算和顾晓青有什么瓜葛。

    顾晓青也不说话,反正自己这辈子也没准备当一个讨喜的人,打不打招呼什么的,顾晓青还真不在乎。

    剩下的是还有两个女生一个叫刘美仙,一个叫李凤云,都是和刘向河一个村的,不过这两个显然不知道刘向河和顾晓青的关系。

    见到又多了两个女生,也是很开心的上来打招呼,毕竟是以后要一起学习三年的同学呢。

    大家又都是新来的,难免想着打好关系。

    陆陆续续的,各村的学生都到齐了。

    顾晓青才发现,一个班里有六十个学生呢。

    但是实际上这六十个人里,有初一的二十个,初二的二十个,剩下的是初三的二十个人。

    是在一起上学的。

41章 大舅舅

    顾晓青这才知道,因为学校师资力量有限,这初一初二初三都是一个老师,最多是初三的某些课程是要到旁边的教室上的,那是校长亲自教学的地方。

    也是唯一特殊对待的地方吧。

    相比较孩子们的新奇。

    当上课铃声响过之后,新任的班主任老师就是大家都好奇的对象。

    走进来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看样子到是收拾的很干净,胡子都刮过了,人看起来很清爽。

    很有一副为人师表的样子。

    腋下夹着几本书,戴着一副黑边的眼睛,黑瘦的骨架,一看也是被晒的。

    走上讲台,男子把腋下的书放下,开始和大家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新任的班主任李作新,当然对于初二初三的同学来说我应该是你们已经熟悉的。新的学期开始了,我对于大家的要求没什么,就是要你们好好的学习,争取早日考上一个好的高中,改变你们的道路和命运。”

    大家都是鼓掌。

    顾晓青心里对于李作新这个老师还是比较钦佩的,比较能当上老师还是有文化的,这是顾晓青的感觉。

    接着大家一个一个的开始介绍自己。

    剩下的就是老师调整了一下座位,因为个头的问题,不过顾晓青和顾菊英还是分在了一切。

    两个人都是很高兴。

    比较能够熟悉的人在一起,还是让人心里面很舒服的,起码陌生感没有那么强烈。

    接着李老师就让两个男生跟着他去搬新书回来给大家发书本。

    因为是第一天,基本上没什么事,发了新书,他们就放学了。

    李老师通知大家明天开始每天准时七点钟上课。

    顾菊英带着顾晓青又回到了村里。

    两个人约好了明天见。

    顾晓青回到了家里,这个时间才中午,家里人都不在,顾晓青因为提前就带了钥匙,才没被锁在门外。

    顾晓青吃了书包里带的馒头和咸菜,因为在家里还喝了一大碗的开水,才顾得上翻了翻自己的书本。

    语文数学英语,还有物理化学,历史地理什么的。

    顾晓青看了看才终于放心了。

    当初自己上了那半年的夜校,也没有白上,大概是现在得到年龄也不一样,又不是真正的十二岁,看待很多以前感觉复杂的问题的时候,似乎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很多学习的习题什么的反而变得很容易,也不知道是上一世的时候自己的夜校收益很大呢,还是有了什么重生的金手指什么的。

    顾晓青觉得自己看了一遍就全都记住了,而且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的感觉。

    反而还觉得很简单了。

    把明天需要用到的课程预习了一遍,顾晓青收拾好了书包,就开始收拾家里。

    毕竟这是第一天才有这机会休息,要是以后恐怕,自己就是想要休息,都没有时间啊。

    看了看时间,才三点,想必爸妈大姐弟弟他们还要一会儿才能回来。

    顾晓青已经开始动手做饭。

    家里就是黑面也不多了,玉米面也是只剩下一个面袋子得到底儿,根本连一顿糊糊都不可能做好。

    顾晓青只好把家里晒干的玉米扛了半袋子准备上谷场那边去,那里有全村人都用的石磨,谁家要是磨个面什么的,都是到那里去的。

    不过顾晓青刚一出门,就撞上了大舅李伟民正一头大汗的扛着一袋子的东西进屋了。

    顾晓青立刻打开大门,把李伟民让进来,帮着大舅舅把肩膀上的东西卸下来,顺手给打了一盆水,掺了一些热水,让大舅舅洗把脸。

    还从锅里舀出来一碗开水,放了一点点的白糖到里面,家里的白糖罐子里可是已经空了,也就是顾晓青那勺子使劲的刮了刮,把罐子边上的残留的糖渣子弄了一些下来。

    把水端给大舅舅,顾晓青把盆里的水倒了。

    “大舅,你咋来了?”

    其实顾晓青刚才卸下大舅舅背上的布袋子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大舅舅是来干嘛的,送粮食。

    这一袋子的分量足足有三十斤,肯定是姥爷估摸着他们家的粮食支持不到粮食打下来,所以这才让大舅舅来送粮食了。

    哎,这就是亲人啊,不用自己开口,心里始终是惦记着对方。

    再想一想顾老爷子和顾老太太,还有二叔三叔,顾晓青不能说什么,还是一家子的血肉之亲,还不如没有亲戚关系呢。

    除了想着吃自家的肉和自家的血,顾家似乎就没有给顾晓青留下任何温馨的回忆。

    哪怕是一点点呢。

    李伟民喝了一口水,坐在廊檐下的凳子上,终于舒了一口气。

    这外甥女就是懂事,和自家的那个闺女比起来,外甥女还是贴心啊。

    这孩子有眼力见儿。

    “这不,我们家的麦已经收了,估摸着你家的粮食也不够剩下的几天了,你姥爷就琢磨着让我先松一点来。再过两天,我和你二舅一起来给你家收麦,也能快一点。你爸妈呢?”

    李伟民做了半天也没看到李雪梅和顾如海,倒是奇怪了,这个时间谁家也不忙的,这两口子竟然不见人影。

    就连一向喜欢腻着自己的顾晓杰也不见人影,心里不由得一紧,不会是家里出事了吧?

    顾晓青一看舅舅脸上有点不对,就知道舅舅想岔了。

    赶紧解释说:“大舅,我爸妈带着大姐和小杰在镇上做生意卖些吃食,这就快回来了。你先坐着,不急,我做饭,今天让大舅尝尝我的手艺。”

    李伟民一听,神情明显放松下来。

    对于妹夫和妹子竟然能够走出家门去做生意,倒是让李伟民吃了一惊。

    那两口子是个什么样的人,自己还不清楚,人一多,话都说不清楚呢。

    这生意有那么好做?

    估计是家里的日子不太好过啊,两口子才想着出去的。

    李伟民不解的是,不是妹妹李雪梅刚拿回来了二十九块钱吗?

    这家里的日子难道拉饥荒了。

    要不然也不至于这拖家带口的出去做营生啊。

    这生意那是那么好做的。

    李伟民皱起了眉头。

42章 老爷子到

    顾晓青看了看厨房里,肉肯定是没有,剁成肉馅都带走了,自己兜里也没有钱,仅有的就是一块钱。

    算了,也够买一斤肉了。

    顾晓青告诉舅舅自己去拔一点地里的青菜,就走了。

    李伟民不是个坐得住的人,看了看院子里,还有房顶屋檐的。

    就自己找了工具,又从道边的黄土堆里挖了黄泥,这村里这些泥巴可是很多,那是以前的土胚房做土胚的原料,那个村子里都很多。

    活成了泥巴,里面加了稻草,李伟民自己架上梯子就上了房顶,开始一点点的把那些塑料布底下的破洞补一下。

    这塑料布能挡的了下雨,可是冬天来了,这气温一下降的话,塑料布就得冻成渣子了,到时候再下一点雪,这屋子里那还是到处得露。

    顾晓青到冯屠户家割了一斤五花肉,因为这两天顾如海家的照顾,冯屠户家的生意也是好的很。

    主要是冯屠户看出来了,顾如海这是肯定在做什么买卖呢。

    这以后指不定还是自己的长期客户,连带着对顾晓青他们也是很照顾。

    这不又送了两根大骨棒。

    虽说没什么肉在上面,但是炖成汤的话,也是很鲜美的。

    顾晓青也是好听的话说了一大通,毕竟人家的心意,自己要是不领情,那就太不讲理了。

    往回走,就正好碰到正推着车的顾如海和李雪梅他们,“爸妈,大舅来了,还扛了一袋子的粮食。”

    这话声音很大,主要是让路边的那些正盯着自己手里的肉的人听得,人家亲戚上门,还送了一大袋子的粮食,割一点肉招待,那也是应该的。

    就是没有粮食,这大舅兄上门,还不得客客气气的招待啊。

    看着顾晓青手里的肉的人,也就没那么眼馋了。

    这家子可是很少吃得上一顿肉的。

    人家家里待亲戚,那不一样,再说顾家村的都知道李雪梅的娘家两个哥那可都是种地的好手,家里日子过得还行,不时的接济自家的妹夫的。

    要不然顾如海的日子更过不下去了。

    李雪梅也高兴,看到顾晓青手里的肉,知道闺女这是招待自家大哥的,心里也是舒坦。

    毕竟自家大哥可是每次来都是给自家带不少东西,可是很多时候都连一口饭都不吃就走了,还不是想着省下一口粮食给孩子们。

    这次自家也算是扬眉吐气了。

    两口子带着三个孩子进了家门。

    就看到了屋顶上的李伟民。

    顾如海赶紧把车靠到墙边上,卸车有李雪梅他们足够了。

    上了梯子准备搭把手。

    “大哥,还是我来吧,你歇歇。”

    顾如海真不会说什么好听的话,这就是他最大的诚意了。

    李伟民抬头笑了笑,这可是把顾如海吓了一跳,都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自家这个大舅子,自己可是没少在他跟前吃冷脸,这头一次这么对着自己露出这么和蔼的表情,你说顾如海能不吓坏了啊。

    “不用啦,你给我递泥,我这都上手了,咱们两个人干还快一点。”

    顾如海答应一声,爬下去用篮子装了泥巴,然后抗上去递给李伟民。

    两个人倒是配合的很不错。

    下面的顾晓青把肉拎到厨房,然后把大舅带来的口袋打开,里面是黄灿灿的玉米面,顾晓青试着拎了拎,应该有五十斤。

    这可是足够自家吃到收麦了。

    顾晓英走进来问:“吃啥?”

    主要是来帮忙的,其实顾晓英也知道妹妹做饭比自己好吃,但是外面车上的东西都卸下来了,自己总不能干坐着看妹子一个人忙活啊。

    “姐,你去地里摘一点菜,看看有什么新鲜的多摘一点,咱好好招待大舅舅一顿饭。”

    其实顾晓青也知道地里也就是那几样,自己的菜地不多,只有五分,除了白菜萝卜,还有就是韭菜什么的,哪有其他的东西啊。

    主要是顾晓青想着这是自家第一次招待大舅舅,咱们也要有点诚意啊。

    顾晓英答应一声就拿了一个篮子,奔着后面的菜地去了。

    顾晓青把玉米面舀到盆子里,倒是想给舅舅蒸白面馒头,可是这粮食还要舅舅家接济,哪有这么大吃二喝的,这不是招待人家,这恐怕就是给人家添膈应。

    所以顾晓青还是准备做玉米面的馒头,里面少掺一点点的白面,吃起来松软,口感还好。

    菜的话,顾晓青琢磨着做一个红烧肉,按照自家的菜地的蔬菜的估计,一个酸辣白菜,一个韭菜炒鸡蛋,再加一个土豆丝,也就是这些了。

    好在有大骨头,顾晓青刚才一回来,就把那边的锅里烧上水煮了大骨头,这大骨头煮汤,里面放上些白菜叶子,最后用玉米面做成的一个个疙瘩下进去,就是最好的疙瘩汤了。

    这已经是顾晓青能够想到的最好的伙食了。

    毕竟自家还没有真的达到富裕的程度,但是这已经是倾尽所有了。

    顾晓青蒸玉米面的馒头的时候,顾晓英提着篮子回来了。

    后面竟然还跟着一个人。

    竟然是顾老爷子。

    这是谁也没想到的。

    顾晓英喊了一声:“爸,我爷爷来了。”

    说完就一猫腰钻进了厨房,低着头开始摘菜洗菜。

    顾如海一听,连忙低头看下去,果然是顾老爷子站在院子里,正仰着头,看着自己这个方向。

    手里的活儿其实已经忙完了,两个人也就是收收尾,本来就准备下去了,这回不下去也不行啊。

    李伟民和顾如海都下了房顶。

    把梯子收好。

    李伟民满身的泥巴,冲顾老爷子笑着打招呼,“老爷子身体好啊?”

    虽然这顾老爷子为人偏心,但是怎么也是顾如海的爹,是自家的亲家,面子上李伟民这个小辈还是一脸的尊敬。

    这也不能让别人说嘴啊。

    顾老爷子倒是没想到李雪梅的娘家哥在,本来只好敷衍的连声说:“挺好的,挺好的,他姥爷身子骨还好吧?”

    这是起码的礼貌,顾老爷子问。

    这会儿功夫,李雪梅已经搬了一条凳子给顾老爷子放到了腿跟前:“爸,坐吧。”

    然后就去给顾如海和李伟民打水,两个人身上都不成样子了,不洗洗都没办法见人了。

43章 习惯使然

    顾老爷子四下打量,院子还是那个院子,但是似乎有什么不一样了。

    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说李伟民和顾如海刚刚收拾了的缘故,反正顾老爷子感觉这里似乎和那个自己眼中总是死气沉沉的顾如海一样都变得不一样了。

    生机勃勃!

    对,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不是多了东西,也不是有什么改变,就是多了一种以前没有生机勃勃。

    包括顾如海这个大儿子的脸上和身上都不一样了。

    以前这个大儿子自己是看不在眼里的,要本事没本事,要脑子没脑子,除了唯一的一项憨厚孝顺,再也没有其他的特点。

    大概也就是这份老实憨厚才能这么多年都老老实实的给自己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吧。

    可是就在几天之前,这个自己心眼里的没有心眼,没有心机,只有老实种田的大儿子突然的翻了天。

    要说自己真的是不舒服的,这不那天说的那些话,说白了还不是因为当着队长的面,那些话都是气话,自己还不是想着自己只要甩下那些话,这个大儿子指不定回去要惶恐万分的想着法子要给自己赔罪的。

    可是自己等了几天,都没有见到人,结果反而是老二在第三天的时候到自己那里去了,把顾如海数落的罪大恶极啊。

    自己才知道这个吃了雄心豹子胆的老大竟然敢真的上门找老二要钱了,而且不给还要拿着队长压人,硬是从老二这个守财奴的手里抠出来了钱。

    这还不让人惊奇啊。

    老二是什么人啊。

    能被老大给逼成那副样子,简直都是不可能的,要不是自己这么多年跟老二的感情不错,毕竟老二是自己和老婆子最心爱的孩子,要不然老二都能翻了天的。

    能被老大止住,顾老爷子怎么能不奇怪呢。

    老大要是有几分老二的聪明,有两份老三的才智,估计自己也不能这么对老大的,其实说白了,自己还不是为了整个顾家。

    老大已经不可能再有多大的出息了,可是后面的子孙们还很多。

    要让顾家的发展出现转机,只有靠老二和老三了。

    老二家的顾晓成,怎么也是大学生。

    那可是他们全部的希望,一个大学生,在这个年代,是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