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安王妃-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看来,佛祖还是眷顾我大承的。笑语丫头,朕下一步该如何做才好?”皇帝虽未曾亲眼看到佛祖降世,但那道惊雷他确实切身感受到了,此刻那被划了好长一道墨痕的奏折还在他案前摆着呢。再加上他之前在将军府曾经见过一次方笑语被佛祖附身的模样,所以并未怀疑。

    事后他着人去查过,他的人回报说那惊雷与方笑语有关,这叫他一惊。听了那人详细回报此前的来龙去脉,皇帝甚觉惊喜。

    他倒是没有别的什么想法,只是对于方笑语这佛女的身份更加信任了一些。

    从前还只是因为方笑语能够预言一些天灾,再加上他自己梦中也梦到过佛祖提及方笑语,所以才对她信任。可如今,许多人亲眼见着,佛祖一怒,惊雷降世,而佛祖离开,天气便又重归晴好,他可不认为一个假的佛女能够拥有操纵天气的本事。

    皇帝现在的想法就是捡到宝了。那么多的国家,为何偏偏方笑语就出生在了大承?那岂不是说,大承一开始便是有佛祖眷顾的?看来,他的信仰也非是完全没有收获。就此,他对佛祖便更加虔诚了一些。

    方笑语见皇帝没有问她那惊雷的事,不由松了口气。她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才好,于是也绝口不提这个话题,而是道:“皇上,虚云大师等人此刻怕是已经将神魔大战,邪教乃是魔道散布在人间的棋子一事与信徒提及了。”

    “不错,朕已收到了消息,此事引起了极大的震动,百姓因此而慌乱不已,若是不及时处置,怕是会引起恐慌,造成大乱。”皇帝就是为此才来找方笑语的。

    这种恐慌可大可小。若是不及时疏导,恐怕等不到往后,就要大乱了。

    “所以皇上是时候该发下那道诏书了。不过,诏书的内容要稍作改动。”方笑语一笑。

    “如何改动?”皇帝问道。

    方笑语笑了笑,而后说道:“虽今早酒楼中之事是在臣女意料之外,可皇上不妨加以利用。便说,佛祖感念苍生疾苦,不忍百姓颠沛流离,于是托臣女之身与皇上面见,言两月之后,若邪教不除,便会天降神罚。只是佛祖不忍百姓因魔道之人而遭难,慈悲为怀,特给了皇上几番提点。”

    皇帝眼前一亮。这确实是个不错的噱头。

    方笑语在众人面前展现神迹,这是许多人都看着了的,若是他再提起佛祖降世之说,怕是众人都会信了。

    再者,他诏书中的内容与虚云大师他们所言佛祖托梦如出一辙,无形中便加重了可信的程度。

    方笑语之所以这样建议,其实就是为了让皇帝的诏书中出现她的名字,哪怕只是以一个佛祖降世时所用的‘容器’的身份也无妨,她要加大她在大众心中的认知度。要让她的名字出现在人们心中时立刻就会与佛祖联想到一起。

    这个容器当着一点也不憋屈。在世人心中,能够成为佛祖的容器,必是有大气运大福缘加身之人才可。否则大承那么多人,就算是得道高僧都不知凡几,为何佛祖偏偏选中了她?

    一旦百姓有了这样的印象,方笑语的未来就有了一定的保证。

    没有一个国家会轻易的迫害一个得到上天眷顾的人。特别是这个人还居住在你的国土之上,为你带来幸运。

    只要她不做出什么通敌叛国的事情来,皇帝就会将她当菩萨似的供起来。而这,就是方笑语的目的。

    在这样的时代,再也没有什么大树会比皇权更加的粗壮了。

    之后的谈话反倒都是些细节,待到皇上离开后,方笑语这才算是重重的松了口气。

    皇帝离开后并没有急着回宫,而是转道去见了安王,兄弟两个也不知谈了些什么,只知道皇帝离开时,心情似乎不错。而之后安王也是满脸带笑,夜里就在苏红绸的屋里歇下了。

    第二日一早,叶秋便和苍蒙离开,去了风国。

    方笑语一觉睡得舒坦,到了午间才起来。

    解语见她累了,倒也不打搅她,时常盯着,准备的饭菜一直在锅里热着。

    外头已经热闹翻了天,王府的门前总有看热闹的百姓,且越聚越多,府里收到的帖子也是一张张的,一会儿这家的夫人要宴请,一会儿那家的女儿要拜访,解语全都给压下了,说一切的事都待世子妃醒了再说。

    一夜之间,京城里传言满天飞,方笑语俨然成了天女下凡般的神仙中人,那些在酒楼中亲眼看着方笑语是如何制造神迹,如何挥手间治愈他人病痛的,又如何被佛祖附身的,又是如何操纵惊雷的,传的是神乎其神,方笑语自己听了都以为在听神话故事。

    特别是那个喝了方笑语‘变’出来的美酒的商人,更是亲自现身说法,有认得他的,见了他精神的模样与之前全然不同,更加觉得传言可信了几分。

    百姓是最容易被舆论引导的。于是在传言愈演愈烈之后,那些被虚云大师等人的神魔大战天降神罚论吓到的百姓,隐隐的都开始期待方笑语能够有什么除魔卫道的本事。

    而此时,皇帝下诏,说是听闻昨日方笑语之事,便召见,之后,佛祖怜世间疾苦,不忍百姓遭难,特借方笑语之身与之会面,给了他一些提点。

    诏书中内容冗长,但是语言却简易的很。因为不是每个百姓都会咬文嚼字,所以几乎就是用大白话来书写。

    论及诏书中的内容,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皇帝昨夜亲自见了借方笑语之身降世的佛祖,得到了佛祖的提点。

    二,佛祖言,世间邪教兴盛,乃是源于仙界神魔大战之中魔道被正道重创,于是便起了邪心,在人间布道,企图引起各国大乱,致使朝堂动荡,家国分崩离析,百姓流离失所,借此收集世间怨气,以求早日恢复。

    三,邪教之人乃是受了魔道蛊惑,早已被仙人锁定。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此时回头却还为时不晚。若是执迷不悟,便要受到天罚,且死后灵魂入十八层地狱受尽苦难,永世不得轮回,甚至得个灰飞烟灭的下场。

    四,天罚降下的时间约为两个月后。至于天罚究竟是什么内容,佛曰:不可说。

    五,若是信我佛者,便得生路。待到天罚降下之日,百姓可到指定的某些地点避难。若是不听不信之人,生死自负。

    而后便是一些避难的地点,其中都详细的注明了避难的流程。

    灾难还未开始,京城里便人心惶惶,但是,皇帝的一纸诏书,将这所谓天罚的恐慌降到了最低。

    而一些人还注意到了诏书之中皇帝提及过他是借着方笑语之身与佛祖见面的,昨日亲眼见过方笑语施展神迹的人便开始互相传播,最后竟是奇迹的安抚了不少人的慌乱之心。

    而方笑语的名字,就真正开始在京城中变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诏书下达之后,原本猖狂的邪教开始销声匿迹,原本随处可见的传教之人竟是一个也看不到了。而香阳成了那邪教妖人的反面代表,众人在赞颂方笑语能够引发神迹的同时,香阳作为引发神怒的罪魁祸首也是好好的在京城里出了名,只是这名却不是什么好名声,就算是关在大理寺的大牢里,都能听到他被吓的动弹不得的英武传说。

    不过好在他被沈华带走的时候,方笑语吩咐过要将他单独关押,这才免去了他被人惨无人道的围观的下场,但即便如此,他也能感受到狱卒每一次给他送水送饭时那看怪物般的目光,这种未知叫他恐惧不已。

    说到底一个玩杂耍的,靠着乡亲们给几个铜板混混日子,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又没有什么丰富的知识,一开始觉得方笑语是个神棍不过是因为方笑语的那些把戏他自己就会,自然不会心存敬畏。

    可那道雷电算是劈到他心里去了。一想到对方可能真的是神仙之流,能操纵风火雷电,他就吓得整夜整夜睡不着觉。

    一眯过眼去,梦里就是方笑语那庄严含怒的神情,明明是女子的身子,却是男子的声音,随手一点,他就被那雷劈成了渣子,于是他立刻就被惊醒了,直到此时还浑浑噩噩的无法睡去。

    他饭吃不下,干渴了只能喝点水。觉又睡不好,短短一夜的工夫,他后脑处就被熬出了一撮白头发。

    香阳有时候会觉得自己是不是就要死了?被神仙给盯上了,天地之大,他可还有容身之处?

    他越想越怕越想越怕,在这空旷的牢房之中,安静的落针可闻。他一个人蹲坐在角落,脑袋狠狠的埋进膝盖,心中充满了恐惧。

    而此时,牢门突然被打开,隔着那木头笼子,香阳抬头看到了狱卒那有些嘲讽的神情,心中一阵不舒服。

    他重新将头埋下,不想去理会狱卒对他的讽刺,可那狱卒冷笑了两声之后便道:“有人来看你了。”

    香阳一愣。他无亲无故的,此时又逢牢狱之灾,还会有什么人来看他?(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五章 给你一条活路

    “是你?”香阳看到眼前来看他的人,神情中的茫然还没有全部退去。

    这个人,是导致了他此刻被关在大牢的罪魁祸首,虽然入了牢房之后,狱卒也没有大骂他欺负他,饭菜不曾少,水也管饱喝,可是从狱卒那里时常听到的外头的消息,却让他一点也无法庆幸起来。

    他是被方笑语给吓着了,因为他坚信操纵天雷的人不可能会是个凡人,甚至于到了牢中之后,他都不知道方笑语真正的身份,还是从狱卒的那些嘲讽的话中他才窥得了一丝玄机。

    于是,一夜间,他开始疯狂的想着各种后果,甚至于他已经想象到方笑语之所以在那个时间去了那间酒楼或许根本就不是意外,而是冲着他去的。特别是借由他被捕,突然就出现了神魔大战的传言,这让他颤抖着不知道自己未来究竟会拥有什么样的下场。

    而现在,那个女人来见他了。自然不可能只是来看他笑话的。他拥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过就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对方身为世子妃,哪怕是动动手指也能轻易的捏死他,而现在却出现在这肮脏的地牢之中,就是为了来见他。

    “你很意外?”方笑语一点也不在意地牢里潮湿肮脏的空气,这样的地方她不是第一次来了,何况,那些精彩纷呈的前世之中,更加肮脏不堪的环境她也待过,这里是单人牢房,已经算是地牢中比较干净的地方了。

    香阳没有说话。他当然意外,可此刻又觉得不是那么意外了。

    最坏的情况都已经发生了,接下来,就算是再坏,又能坏到哪里去?

    “小人这才知道您的身份,还望世子妃宽宏大量……”香阳没什么不甘的神情。曾经全国各地跑着演杂耍,一场下来也就几个小钱,勉强管了温饱,后来他辗转来到京城,每一次表演完了,银子倒是比从前多了些,可要承受的压力却倍增。

    京城是个遍地金银的地方,也是达官贵人多如狗的地方,哪怕是街上不小心碰到了什么人,都可能会是某个大世家的公子小姐,至少也是个豪族家中的奴才。

    那时候他才发现,他虽是自由之身,也勉强能管得了温饱,但其实比起来,还不如一个豪门大族的奴才来的金贵。

    他要在京城里扎住脚跟,就必然要受无数的委屈。有时候夜里自己就会化身成诅咒一切的恶鬼,咒骂着那些高高在上将他当作蝼蚁的人。

    所以,当这个悄然兴起的邪教出现的时候,他很容易便被忽悠了进去。实际上他自己也明白,这教派怕不是什么好教,可是想想,能改善自己的生活与地位,哪怕就是最后凄惨,好歹也过过了人上人的日子。

    所以,他传教异常的卖力,当自己靠自己的本事成了十二香主之一的时候,他甚至觉得找到了人生的目标。

    虽然压在他头上的还有堂主还有道主,可那却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了。

    他手底下的人对他言听计从,每拉一个人入教就能获得不菲的好处,这一度让他沉迷于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所以对堂主对道主便更加地向往。

    但是,还没有等他的野心膨胀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的时候,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让他彻底的清醒了。

    一梦醒来,他依旧是那个一无所有的人,不同的是,从前的他还有一份能自力更生的本事,如今身陷牢狱,却连曾一度厌恶的杂耍都开始变的让人怀念起来。

    他发现自己或许钻了牛角尖,非要赖在这繁华的京师不肯离开。实际上,虽然各地都有这种从不体会疾苦的人上人,可他从前一路辗转各地时,只要小心,懂得变通,就能安全的表演之后再从容的离开。

    可他被京城的繁华迷花了眼。当他踏入这个繁华的都城时,心中似乎有个声音总在蛊惑着他。告诉他,一定要在这里站住脚跟。

    到头来,这几年的一切不过是一场梦境,梦醒了,他依旧是那个两手空空孑然一身的人。他还是要对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仰望,还是要低下那本就不高贵的头颅。

    与从前没什么不同。不同的是此刻他失去了自由。

    “你这态度转变的倒是快。这就是你们常说的,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方笑语还以为对方能够嘴硬一下,虽然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小头目,可也毕竟是头目不是?故事里的反派不是常常咬着牙硬撑,不动大刑死也不松口的吗?这香阳倒是识时务,已经将自己的姿态放到最低了。

    “民不与官斗。小人只是想活命罢了。”香阳心中忐忑。

    按说邪教近来如此猖狂,竟还都有大言不惭放出话来要推翻叶家江山的。他这种好歹算个头目的人被抓了,下场通常都会凄惨无比。他对自己有着很清醒的意识,他很可能会是被杀了儆猴的鸡。

    但是,他看到了那条生路。虽然路上荆棘密布,甚至路的那一头究竟是什么也看不到,但至少比起后头的死路来说,让他有了一种希望。

    这位在京城里大名鼎鼎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安王世子妃,她亲身入地牢来找他,定然是又想要他去做的事。

    她不可能只是来嘲讽他的,因为他的身份根本就不配。

    即便是皇上的亲儿子她都敢毫不犹豫的得罪,又怎会在意一个小人物的死活?

    当他昨夜真正听到狱卒细数了这位安王世子妃的胆大言行之后,他竟然还有那么点佩服。

    不是所有人都敢跟皇子对着干的,特别是这个皇子还有着继承皇位的可能性,虽然这种很小。

    不过再一想这位安王世子妃的身家背景,却又觉得这不算是什么意料之外的事了。他要是也有个拥有五十万军权的爹,恐怕他也会这个张扬。

    方笑语倒是对香阳有些刮目相看了。在酒楼的时候,这就像是个被人逼的发了狂的小人物,不自量力的企图对抗他根本无法对抗的力量。

    但是仅仅一夜,他竟然就自我反省到了这种地步,然后清醒的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甚至已开始就没有期待着那个邪教能够给他任何的救援。

    他对自己的是棋子的身份有着清楚的认知,所以知道自己在地方心中的价值。他知道对方会毫不犹豫的放弃他,所以要自己寻求生路。

    “你既想要生路,我就给你一条生路,就看你是否把握得住了。”方笑语喜欢香阳这样的聪明人。这种挣扎在底层的小人物的心境,对于上层人的恐惧与渴望,还夹杂着深深的怨恨,她虽然没有真正的经历过那样的过程,但是却看过不少这样的人。

    为了能活命,他会使尽浑身解数,像一条疯狗一样追着对方紧咬不放,为的,仅仅是能够回到最初那个被她弃如敝屣的身份。

    “世子妃有何吩咐?”香阳认命了,却也不认命。

    他想出去,从这个阴暗潮湿的大牢中出去。想呼吸新鲜的空气,想看到形形色色与他无关的人。

    他想走出这个牢笼,想离那个可以夺走他性命的铡刀越远越好。哪怕出去之后依旧要回归成一个玩杂耍的,靠乡里乡亲的施舍几分银钱来填饱肚子。但他已开始想念那样的风吹日晒却自由无忧的日子。

    方笑语对香阳的反应十分满意。所以她提出了她的要求。

    可香阳却倒吸一口冷气,对于方笑语话语中的那些后果,他还没有答应,就已觉得浑身都开始止不住的颤抖。

    一个人究竟能够狠辣成什么模样?

    他以前却没有一个强烈的清晰的认知。

    但此刻看着面前这个衣着光鲜容颜亮丽的女子,他却感觉到发自内心的惧怕。

    一句话间便能埋葬一个家族,上上下下一百多口人可能因此而丧命,但是,对方连眼睛都没眨过。

    “怎么?你不愿意?”方笑语的话如同幽冥中的恶鬼,狠狠的灼烧着香阳的理智。

    “小人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哪怕听从世子妃的话这样指正,怕也不会有人相信。”香阳有一些想要拒绝,可是一想到拒绝之后的后果,他又紧紧的咬住了嘴唇。

    为了救别人一家的性命,用自己的命去换?值得吗?

    最重要的是,对方连他是谁都不知道,可能他就会死在一个阴冷无比的角落之中,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

    他这才想起来,原来他无亲无故啊。

    “这不是你该考虑的事。此刻外头因为几位大师和皇上的圣旨而人心惶惶,急需一个人来平息这种恐慌。邪教之人乃是魔道的傀儡,此事已在百姓心中牢牢扎根,一旦天罚降临,所有人都会对邪教之人恨之入骨,届时你们就算是勉强保住一命,也会时时刻刻活在他人的仇恨甚至追杀之中。可你不同。”

    方笑语说着看了香阳一眼,见他眼中的挣扎之色渐退,继续添上一把火道:“我可让你成为那个回头是岸的人。让百姓见到你幡然悔悟后得到上天的原谅,让你成为这个教派之中唯一一个得意存活的人,到时候,百姓便不会再怨恨于你,反倒是会感激你的幡然悔悟让天罚降临的小了一些,救了许多人的命。届时,我再给你换上一个身份,给你一笔足以让你一生无忧的银子,你远远的离开京城,去任何地方都好,总能无忧无虑的过完这一辈子。”

    香阳心动了。

    他一开始入教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那么多。甚至他都没有觉得教派有能够推翻叶氏皇朝的可能性。他只是需要一个容身之处,想要拥有一个能满足他虚荣的身份,所以没有考虑清楚后果,便脑子一热的加入了。

    可现在后果显然而易见的摆在了他的面前。那些叫嚣着要推翻叶家天下的人,身为皇帝,如何能够容忍他们在他眼皮子底下存在?

    无论使用任何的方法,皇帝一定会对他们的教派斩尽杀绝。

    无关狠不狠毒,这事关一个皇帝的尊严。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即便他能够从牢中逃出来,将来也是寸步难行。

    既如此,不如答应了方笑语的条件为自己博这唯一一条生路。

    “世子妃真能保小人性命无忧?”香阳再三确定道。

    “你还不值得我欺骗。”方笑语的话听起来有些伤人,却是事实。

    香阳听到并没有什么不舒服,反倒是更信了几分。

    如果按照方笑语的话来做,他就会彻底出现在京城百姓的视线中。对方应该不会冒着被百姓怀疑的危险而对他一个小人物下手,所以他活下来的机会很大,很大。

    咬咬牙,香阳最终有了决定。

    他深吸一口气,闭上了眼又睁开,心中仿佛下了一个什么重大的决定,对方笑语道:“小人明白了。小人会按照世子妃的吩咐行事。近来京城里出现的猖狂邪教,其幕后之人乃是当朝丞相,梅苍云。”

    香阳说出了这句话,似乎松了口气。

    开弓已无回头箭。剩下的,已经身不由己了。

    “哦?原来京中邪教的教祖竟是丞相大人?这倒是出乎了我的意料之外。”方笑语一脸惊讶。

    香阳咬着牙看着方笑语,心说女子都是如此善于伪装不成?明明是她指使他将一切都推到丞相的头上,如今却装作第一次听说此事的模样,这眉眼间哪还有一点此事是她一手策划的样子?

    她就这么恨梅丞相不成?竟不惜用这样的手段,来置梅丞相一家老小于死地?

    这种教派若是牵扯上了朝廷大员,皇帝必然勃然大怒。特别是丞相乃是文官之首,权倾朝堂,皇上更加不可能放心这样一个人留在身边时时的觊觎着他的皇位。

    宁可杀错不可放过。

    若他是皇帝,他就一定会这么做。就算不杀,也绝不会再如从前般信任。这位世子妃殿下,分明是想将梅丞相往死路上推!(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六章 成为众矢之的的梅丞相

    京城中风声鹤唳,而朝堂的风向也开始慢慢的改变了。

    丞相一党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嚣张气焰,反倒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脸上清晰的写着四个大字:生人勿近。

    外头传言方笑语将流沙国入侵北燕,而镇远军屡屡失败的责任推给了孙云还有几个丞相安插在其他三位副将身边的几个队长,这已经是摆明了要将北燕之前失利的责任扣在丞相的头上了,所以即便是丞相的派别之中,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知道丞相与方剑璋之间真相的人沉默以待,因为他们很简单的就能想到,无论北燕之事是不是丞相的错,方笑语也是打定了主意要将丞相彻底的拖下水,为的就是给她爹方剑璋报仇。甚至于他们还怀疑方笑语的这种举动会不会是方剑璋在背后指使,只是委托了方笑语出面做这个恶人而已,他自己躲去了西北,于此,对他的名声也不会有太大的打击。

    而不知真相者认为方剑璋以及他的镇远将军府就是一群白眼狼,在他最落魄的时候丞相施以援手,他不仅不思报答,反而恩将仇报。纵容着方笑语害死了丞相之女梅素惜,打压周子风,如今竟又陷害丞相背上叛国的罪名,这就是摆明了要置丞相于死地。

    但无论外界如何传言,于方笑语而言都不重要。此刻的方笑语正在等待叶西辞回家。

    牢里的香阳突然‘坦白’了一切,称他有一次不小心偷听堂主与道主的谈话,得知教派背后是由丞相大人撑腰的,他不敢声张,只默默退去。但此时听闻大承因为邪教将会有天罚降临,又得知邪教之人事后会下十八层地狱。他亲眼所见佛女引发神迹,亲眼所见佛祖借方笑语之身降临,亲自被佛祖训斥,亲眼目睹惊雷炸响,他越想越怕,随即决定回头是岸。说白了就是争取宽大处理。

    于是,丞相梅苍云的罪名除了通敌叛国之外扰乱军营之外,又加了条建立邪教企图谋反。

    这些罪名无论哪一条拿出来都是要命的死罪,虽然并没有确切的证据,可只要百姓中流传不休,传到皇上的耳朵里,那就是不信任的种子萌芽之时,哪怕此刻皇上不处置他,早晚有一日这些矛盾还是要爆发的。

    丞相府里这些日子愁云惨淡,虽然对外界的传言没有任何的反应,可没一个人心头都笼罩了一片阴云。

    梅苍云立于书桌前,手中执笔,轻蘸点墨,在透白的纸上写下一个‘忍’字,随即撕毁。

    他的目光灼灼煞人,脸色阴沉,握笔的手指青筋乍显,手指还有些颤抖,足以见得他此刻并不如表面显得平静。

    梅苍云有着自己的担心。

    虽然从未想过要谋反,但他的手绝不干净。他利用几十年光阴,亲手制造着一起起冤案,促成了许多人的家破人亡,而后再亲自现身救下他们,指点迷津,所以几十年来,他的手眼遍布朝廷。

    他无意谋反,也不想推翻叶家江山,可是他喜欢权力,享受这种高高在上俯视一切的滋味。他想要掌控朝堂,暗中扶持一股连皇帝都不得不忌惮的势力,但是,他不打算将之现于人前,而是放在那阴影之下,若有朝一日他丞相府终究要遭帝王猜忌,此庞大的势力也可让帝王投鼠忌器。

    所以他很怕皇帝要彻查他的一切,即便他已经做的难以察觉,可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谁也不敢保证他会否大意的留下什么蛛丝马迹被皇帝查出端倪。

    因为他很清楚,皇帝的身后还有着神龙卫这个神秘的组织存在。他们才是最最难以对付的。

    梅苍云并不知道,早在方笑语重生之际,皇帝便已经在镇远将军府中‘不小心’听到了方笑语与方剑璋的对话。方笑语故布此局,就是为了让皇帝知道梅苍云的真面目。

    曾经的皇帝很信任梅苍云,比起周相在朝堂中那令人忌惮的势力,皇帝更加相信梅苍云对他的忠心。

    但是,方笑语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还假冒了一次佛祖显灵。皇帝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着人去查了,其结果叫人震惊。

    各地大大小小的官员,上至朝廷二三品大员,下至一个七品芝麻官家的师爷甚至府衙里的捕头,军中的将官,大牢中的狱卒等等等等。皇帝竟是不知,这梅苍云梅丞相这些年来竟然在他眼皮子底下做了这么多事。

    而只要皇帝起疑,肯去查证,许多事便不会再是秘密。特别是对于神龙卫来说,挖出这些秘密,就跟厨子随手做了一道小菜一般,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可言。

    梅苍云的隐藏势力中究竟囊括了哪些人,一份详细的名单早就已经落在了皇帝的手中。其中包括方剑璋这个镇远大将军还有商经纬这个吏部尚书也都在皇帝的视线之内。

    方剑璋是最早抽身而后投入皇帝这一方的人,所以才能得到皇弟的信任,可是商经纬之流却没这么幸运。他们根本不知他们的一举一动其实早就落在了皇帝的眼中。

    而此次流沙国进犯北燕之事,虽然幕后另有主使,可方笑语却不打算打草惊蛇。既然对方处心积虑不惜引起战争也要做到那件事,方笑语寻思着不防帮他们一把,先将梅苍云这个害了他爹还让她爹帮他数钱的老狐狸除去,再慢慢对付那个隐藏在幕后的罪魁祸首。或许因此还能麻痹这幕后之人,到时给他致命一击。

    所以,方笑语亲手制作了梅丞相在北燕与流沙国之战中重要的地位,用来坐实了他通敌叛国的罪名。

    方笑语并没有什么愧疚,虽然北燕之事并不是丞相在背后指使,可这老狐狸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绝不光彩。

    他已经开始怀疑方剑璋是否已经从别处得知了当年的真相,所以同样的宁可杀错,他也想要借此机会将方剑璋留在北燕。

    甚至于京城里开始传言方剑璋失踪可能是做了逃兵,可能是投靠了敌国的时候,他还曾想过亲赴北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