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安王妃-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练全了《五行旗》全套,这毫无疑问,是一套厉害绝顶的绝学功法,只可惜,《五行旗》中,最厉害的三门功法全都失传,剩下的,《风之陵》异常难学,只有《地黄旗》相对简单些。所以那一世的魔教之中,懂得《地黄旗》的教众多不胜数。

    这并不是一套多么难的武功,有练武才能的人,只要抓住诀窍,少则几月,多则半年,就能练成。

    而这套功法,早在方剑璋去秘密收服狐狼草原的时候,方笑语就将之给了他,要他拣几个信得过的人,偷偷传授了。

    实际上,她也是到了北燕,收服的刀因之后才想起来这么一出,一问之下,竟然有近千人学过这套功法,并且还取得了不俗的进展。

    之前战场上的那些大坑,固然有月影司的功劳,但这些人实际上也被秘密派出去帮忙了。

    这近千人,全都是方剑璋比较信任的人,他们平日里混在军队中,看似普通,实则却只听从方剑璋一个人的调配。

    这件事,四大副将其实都知道。所以在要陷害方剑璋的时候,梁薄才事先想办法利用方剑璋之名将这几千人全部调离军营。待他们完成任务回来时,已经接到了方将军兵败的消息,却也没有太怀疑梁薄,只是觉着将军会败给流沙国这种乌合之众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

    其中有不少人都在秘密调查这件事,想必是觉得有可疑。知道了这件事的方笑语自然就率先与这些人接触,对于方剑璋的遭遇他们痛心不已,于是异常的配合方笑语的计划。特别是得知方笑语是方将军的女儿,他们更是生不出排斥之心,何况方笑语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方将军没有死,只是在养伤罢了。这对于他们而言,当真是再好不过的消息了。

    当看到地底下伸出的手将对方也拉入地下,周安槐南等人立刻就知道了这是方笑语利用了修习过《地黄旗》的那些人,给对方造成的不安假象。他们自己也会这套功法,当初方将军将之传授给他们的时候,他们为这样诡异的功法而震惊不已。而据方将军所言,这套功法是他女儿为他寻来的,看来果然不假。

    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流沙国残兵早就已经乱成一团,且到了互相间**裸的防备的地步。

    这其实是将军的锅,且他还背定了这个锅。

    这些人,除开流沙国剩下的不知道多少人,大多人都是大周出身。当然,被大周皇帝派来此处,基本上也就是起着炮灰的作用。这些人从军时间大多都很短,且并不算太有天赋,可大周什么最多?人啊。区区几十万的炮灰他们还是出的起的,所以才有了这些人如今的狼狈下场。

    若是换一个指挥有度的将军,就算最后依旧会被算计,依旧会失败,但也绝不会像现在这样一盘散沙各自为战。

    难以相信,一支军队在遇事的时候不是先整合队伍,而是混乱至极,甚至自己人踩自己人就死了好几个,当真是一群废物。

    流沙国的将军才能平平,又管不住大周的兵,一开始借用别人的力量,就已经为此刻埋下了败因。

    近千个修炼了《地黄旗》的人,悄无声息的在地下游走,时不时的伸个手拽下去几个敌人,然后瞬间一刀抹了脖子。

    极致的混乱之后终于有了清醒的人,他们拿起刀剑,开始向地下这些手伸出来的地方猛的刺下去。

    沙土中渐渐的出现了殷红色,但是死的人大多都是被拽下去的流沙国士兵。

    这近千人听从了方笑语的话,都给自己穿上了薄薄的蚕甲,这种战甲十分轻便,而寻常刀剑难入,稀有,珍贵,就算是整个军营之中也不到百套,而京畿卫此次带来的物资里,除了粮食和水之外,还有一千套蚕甲,皇帝也算是下了本钱了。

    而方笑语所付出的代价,不过是将《地黄旗》这套功法献给朝廷。

    这对方笑语而言实在是再划算不过了。《地黄旗》对她而言无甚大用,她一点也不心疼。能用一套无用的功法换取一千套蚕甲,已经是极为划算的买卖了。

    如果皇帝要的是《五行旗》整套,她还未必舍得这样的绝学,且也拿不出来。但是单一的《地黄旗》,作用十分有限。

    按照方笑语的说法,当敌方意识到要反击时,可能会将手中的兵器刺向地面,所以,那些被拉下去的敌军可以作为挡箭牌,再加之蚕甲的保护,能尽量的减少死伤。

    但是,同时方笑语也下了命令,一旦敌方反应过来,他们就立刻撤退。

    这些人见识过了方笑语的手段,自然也不会自作主张的非要留下。所以伤了几个人之后,他们全部撤退到安全的敌方,敌人根本无从寻找他们的踪迹。

    一段时间的沉寂,叫慌乱的流沙国残兵松了口气。但是他们也不能完全放松精神,因为根本不知道北燕这边还有什么邪乎的招数等着他们。他们的精神已经十分疲惫。逃跑时又是一天一夜没有歇息,刚转回来就遭受了敌人猛烈地攻击,又累又饿又渴之下,他们终于体会到了北燕守军和百姓前些日子究竟是过的什么日子。

    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粮食也早已经被北燕劫走了。

    有了朝廷拨下来的物资,再加之从流沙国这里抢夺而来的粮食和水,北燕的饥饿与干渴已经得以解决。再加之墨痕运送的百万石粮食还在途中,马上就能到达。且流沙国的那些财富与粮食,除去狐狼草原和大裕朝能分得一些之外,剩下的也会全都归大承所有。所以短时间内,北燕再不用为粮食和水而发愁。而在方笑语的记忆之中,这场干旱来的并不是太长,只要干旱过去,北燕这里就能重新‘活’过来。

    绝望的情绪悄无声息的在敌军中蔓延。若是近看,便能发现,这些人大多数已经无精打采,甚至有些人后背已经佝偻下来了,如同一个自暴自弃的老人。

    但是,毫无办法!

    方笑语的‘不接受投降’就像是一座沉重的大山,几乎压垮了那些死里逃生的残兵。

    但是他们知道,对方绝不会放过他们。就如同他们之前雄纠纠气昂昂的跑来北燕的城门下叫嚣一般。因为梁薄这颗棋子,他们异常的嚣张跋扈,可如今风水轮流转,依旧是在同一片战场上,他们之间的角色悄然互换。

    求生,就像是一个梦,虚无缥缈。

    突然,后头方剑璋带领的军队开始后撤,这让剩下的残兵心中不安甚重。随着一人大喊‘不好快逃’,所有人都有如受了惊的兔子,一时间队形更加散乱,场面实在是有趣的不知该如何形容。

    而这时才有人看到城墙之上,对方似乎架起了什么东西。再细一看,竟然是大型的投石机器,这让对方更加绝望了。

    随着方笑语的一声令下,重若千斤的大石以飞快的速度破空而去,砸在地面上,砸在坑洞里,砸在那些血肉模糊的尸体之上,也砸在了所有人的心里。

    大石不断的砸出去,收割着一条条人命。因为场面混乱,没有秩序,原本有可能能够逃脱的也大多死在了巨石之下。有些人被砸成了肉饼,红的白的溅了一地。

    直到人都死的差不多了,十几万人,除去一万左右的人投降,剩下的死了大半。此时不过是无人统计罢了,若是有人清算一下,此刻还活着的已经不足两万人。

    但是,方笑语却下令停止了投石。

    “这简直就是一面倒的屠杀。”周安感叹,这场仗,打得他自己都有些懵。若是要汇报战功,他都不知道该如何书写那些战功册子。

    大小姐,外加一群奇人异士。他们左右了一场战争的胜负,但细想想却似乎跟他们镇远军没多大关系。

    除了带领京畿卫的方将军,还有那一千个修炼了《地黄旗》的将军亲卫,剩下的就与他们没多少关系了。

    狐狼草原有着覆灭流沙国的功绩。大裕朝完美的做到了盟友该做的。京畿卫首次出战,但表现不俗,那群懂得阵法和陷阱的奇人异士更是功不可没。而大小姐幕后指挥,所有的结果都在她意料之中。周安不禁觉得有点挫败,却又有些高兴。

    最后这一场战争,真的就如同方笑语所说的,不费一兵一卒,竟然就将对方几十万人全歼在这里。

    而城楼下头还剩下的那点人,根本不足为虑,他随便带一支队伍,就能将他们全部杀光。这就是精英与废柴的区别。

    但是,事情到此却并没有结束。

    方笑语下令停止投石,并非是因为他要放过下面这不足两万人,而是另有计划。

    她让赵三将镇远军的战旗竖在城头,这表明了,剩下的事她不打算再插手了。

    当初她就与她爹说好了。一旦她在城头树下战旗,就代表剩下的事完全由他和京畿卫自行处理。

    实际上,就是留了一批人给方剑璋解恨的。

    这次的北燕之行,无论是方剑璋还是叶西辞都憋了一肚子的火,太子更是。如今有机会有冤抱冤有仇报仇,他们自然不会放过。

    于是,看到了战旗飘扬的方剑璋,冷着脸下令道:“你们,去将剩下的人杀光,否则,你们一起死。”

    方剑璋话音刚落,那些原本还庆幸早早投降了的那一万人全都变了脸色。(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章 战争的落幕

    左右一场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在方笑语看来,是源于一个将军该有的狠心。

    如果将军太过‘仁义道德’,将每一个生命都看的太过重要,那么这场仗怕是就没法打了。

    可是,让自己心狠,是一个漫长的适应过程。一个人第一次杀人时会感觉万分的不适,会患得患失,会觉得恐惧恶心,会做噩梦,可再杀第二个人时,就已经没有多大感觉了。

    人类是一种可以适应各种环境而进化的神奇物种,方笑语已经在很久很久以前便适应了这种心狠,所以,即便因为她的命令而死了太多太多的人,她却已不会觉得不适。

    但是,这种淡定,在别人看来,却是一种极为恐怖的天赋。因为在他人的意识里,她是个女子,大家闺秀,平日里大门不出,平日里即便是笑都不能露齿。他们不会知道她曾经看过也经历过太多的杀戮,不会知道她曾一度看淡了生死。他们只会觉得这个女子或许特别的心狠,也或许是太过的坚韧,明明是第一次上战场,却能头不抬眼不眨的下着一个个送人去死的命令,即便对方是他们的敌人。

    可即便是敌人,在第一次站在这种决定他人命运的位置时,能够下令屠杀一国几十万人,这绝不是任何一个人能轻易做到的。

    但是,惧怕过后就是敬畏。特别是在方笑语兵不血刃的拿下了一场战争时,再多的恶意都会被这种干脆果断所掩埋,留在这些将士心中的,就只剩下了浓浓的敬畏。

    这也是方笑语所需要的。

    这一世她不是将军,或许将来她也不会再有机会上战场去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败,但是,她需要将她的存在感深深的留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哪怕这种存在感是以恐怖的方式印刻在他们心中的也无所谓。她要让他们知道,即便是他们的方大将军不在,镇远军也轮不到别的阿猫阿狗来带领。

    梁薄的事并不算个例,因为她家方大将军早年的糊涂,此时的镇远军中还遗留着许多的隐患。可以说,梁薄虽然算计死了一个孙云,但是梅苍云留下的棋子却绝非只有孙云一个。

    所以,在她离开北燕之前,她需要清除这些棋子,让镇远军真真正正的只属于她方家。

    其实,方笑语很想要真刀真枪的上去和对方打一场。她手握住银枪都觉得身体里的热血开始沸腾不止。

    但是,理智最终让她平息了这样的念想。她还没有忘记她的身份。她是皇上心中的佛女,能够与‘佛祖’沟通本就是一件让人敬畏的事,若是她再文武双全,加之还能领兵作战,这样的价值,恐怕会让皇帝坐立不安了。

    所以她选择了一种看似取巧的做法,让这场战争的胜利看起来更加像是一种运气。如此一来,许多人也就能够放心了。

    帝王多疑啊。虽然皇帝看起来并不怀疑他们,但是她却不能不小心。

    所以,她谨记着她的身份,也记得镇远军中谁的命令才是最大的。所以,她将这场战争结束的契机留给了方剑璋,这个镇远军真正的最高指挥者。

    说起来方剑璋自己都觉得惊奇。在方笑语找到他们,并且决定先一步来边城探虚实之时,他的心中担忧大过一切。

    就算他明白她的强大,可武功再高,面对一场战争时,总是力不从心的。

    叶西辞也同样担忧,奈何身子却不争气,伤得太重,即便跟着来了也是累赘。所以,这些日子里,两人无比的配合程悠悠的治疗,目的只是想要尽快养好伤,然后去找方笑语,保护她的安全。

    但是此刻看来,这位方大小姐过的倒是滋润,不声不响的竟然在战场上做了这么多动作。

    特别是方剑璋,他的感受是很直观的。

    这片战场,他再为熟悉不过。他在这里迎接了一批又一批的敌人,也打跑了一批又一批的敌人。这里一花一草一树一木他都熟的不能再熟,但今日面对这样多的变故,他依旧觉得震撼。

    特别是那练过《地黄旗》的千人一同出手时,他近距离观看的效果就更是震撼不已。

    从前,他从未利用过《地黄旗》来左右战争,是因为那时候的战争根本就不需要将这样的能力暴露在更加可怕的敌人面前。但是今日,他亲眼所见了《地黄旗》的可怕,如果每一支军队中所有有练武才能的人都学了,这将是一支无比可怕的队伍。

    所以皇帝才会舍得用一千套蚕甲来换取《地黄旗》的秘籍。方笑语并没有拒绝,一是因为《地黄旗》于她而言并非多么重要,二是她也不想就因为一部《地黄旗》的秘籍就与皇帝生出嫌隙。

    皇帝看来对她多宽容,但实则这种包容是建立在对方高高在上的基础上的。首先他是皇帝,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帝王,拥有着大承万里的江山,所以他才有足够的资格施舍给任何人以包容。

    为帝者的心态绝不是下头的人能够轻易猜度的。她曾在过去的某一世做过女皇,虽然她自己做的厌烦,可当时高高在上一切尽在掌握的心态她此刻都还记得。所以她懂得如何把握皇帝得底线,才能够与之相处的游刃有余。

    方剑璋看到城楼上竖起的战旗,便依之前说好的,由他来亲手结束这场闹剧般的战争。

    想起方笑语曾经拖月司的人跟他说了幕后之人引起这场战争的可能动机,方剑璋就觉心中发寒,且那愤怒几乎要冲破天际。

    就因为那种原因,他镇远军死伤几十万。若是为了家国的安定而战,所有人都悍不畏死,可若是因为那样无聊至极的原因而死,几十万将士都将死不瞑目。

    他心里始终憋着一团火儿,所以他将这火气彻底的撒在了流沙国这群残兵身上。于是他下令,命令那投降的一万俘虏,与战场上还剩下的这些残兵败将决一生死。

    一天前还是队友,一天后互相残杀。

    尽管这一万的俘虏对于方剑璋的命令万分的不愿,可他们却知道,听话,还有机会能活,不听话,却只有死路一条。

    于是最后一场厮杀上演,主角却是流沙国的这群残兵。他们宁愿退居幕后看着他们狗咬狗互相厮杀,直到一场战争彻底落下帷幕。而那被俘虏的一万人却无一人活了下来。

    真正开始厮杀之后,谁是队友,谁是敌人根本分辨不清。他们本是来自同一支队伍,不同的是有人投降了,有人誓死顽抗。但无疑的,他们都是被方剑璋玩弄于鼓掌的小白鼠。

    从一开始,方剑璋就不打算接受任何的投降。这恰巧与方笑语的想法不谋而合。而之所以一开始接受了这一万人的投降,就是为了最后让他们自相残杀的。

    分不清敌友,也没有时间去让他们分清,所以为了活下去,最好的方法就是杀掉对方。

    于是,战场上不足三万人的混杀,就此拉开序幕。而待到落幕时,已没有一个活人。

    大裕朝的几位将军自始至终都跟在方剑璋的身边,亲眼目睹了这父女二人对于这场战争强硬的态度。

    无论胜利的手段是什么,无论是真刀真枪的厮杀还是利用机关陷阱的巧劲,他们最为在意的,却是这父女二人对于‘不接受投降’这一件事从头至尾的贯彻。

    不接受投降,所以流沙国彻底的消亡。不接受投降,所以这些人一个也没有活下来。

    他们想起出征前皇上命他们好好的观察这场战争,他们还不以为意。一场再为寻常不过的战争,面对的还是流沙国的乌合之众,有什么好观察的?何况,他们与方剑璋都算是熟人了,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因为他们皇上的恶趣味,每年他们都要向大承挑衅一下,距离北燕近的他们最先面对的就是方剑璋。但是,他们只挑衅,却不引起战争。对方似乎也知道他们皇帝的恶趣味,干脆也就爱搭不理。

    他们之间的这点孽缘都已经持续了许多年了,还有什么需要刻意去观察的?

    但此刻他却明白了。皇上要他们观察的人或许从来不是方剑璋,而是那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方笑语。

    他猜得不错,奉天帝自从上次从大承回去,就对方笑语有着很大的兴趣。他刻意派人去查过沧澜海阁,发现这个沧澜海阁虽然不过是个江湖组织,但崛起的飞快,且他们拥有的高等武功秘籍就像是天上白掉下来似的,实在是叫人眼馋。

    但是,他好歹是一国皇帝,总也不至于因为眼馋就去明抢,且见过方笑语之后他就看出来了,这个人可不是个什么好说话的人。

    真要是闹僵了,她一个人躲起来专门针对他大裕朝的人进行刺杀,那可是一件让人十分头疼的事,何况她还是叶皇跟前的红人。他得考虑是否要因为一个方笑语而与大承不欢而散。

    所以,他选择了另一种方式。

    既然都结盟了,仗也帮你们打了,来几本武功秘籍不算过分吧?

    虽然方笑语之只说她认识沧澜海阁的人,但是吕奉天却不相信仅仅是如此而已。他虽不敢保证方笑语就是沧澜海阁的神秘阁主,但至少也是沧澜海阁中拥有着一定地位的人。

    方笑语此刻还不知道太子已经帮他卖出去了好几本武功秘籍了,否则大概也只能鄙视鄙视这位奉天帝。不过知道了也没什么,她本就不缺秘籍,脑子里那些一般般的武功随便扔给吕奉天几本,还不把他们乐的屁颠屁颠的?

    当初她不就是这么打发八皇子的?

    随着最后一人的倒下,战争就此落下了帷幕。剩下的,就是京畿卫的五万人开始打扫战场,而方剑璋带着叶西辞石司徒他们正式迈入了边城。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

    镇远军的所有人都不敢目视方剑璋。

    虽然是他们上当受骗了,可说到底会上当受骗也是因为他们蠢,这不能成为险些害死方剑璋的理由。

    他们全都单膝跪下,跪了一片,低着头,满心的忏悔。但方剑璋此刻的心情却意外的好。

    不同于损失了五万大军后的落寞,此时此刻,方剑璋的心情激动中透着点酸。

    这些人依旧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兵,并没有背叛他,只是被人利用了而已。一想到此,那些曾经的自暴自弃就已经飞到了九霄云外。

    任何的错误都无所谓,人这一生终是要犯上几次错误才能得到成长。只要他们的初心不变,一切的苦难都就是值得的。

    何况,被梁薄欺骗何止他们?他自己不也是轻信了这个叛徒?只要他警醒一点,就不会被梁薄牵着鼻子走耍的团团转。

    不过,这也是一次警醒,往后再发生这样的事,他们一定不会轻易再被骗过去了。

    “都起来吧。”方剑璋道。

    “请将军责罚!”众人一同喊道。

    “每人十军棍,一天十人,轮换着打。”方剑璋也没有推辞。他这肚子火儿虽然去了大半,但是发生了这么大的事而没有一点惩罚,也实在说不过去。

    十军棍不算多,这些皮糙肉厚的家伙也就是疼一阵子就过去了,但却能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大裕朝的几位将军已经返回,战场又恢复如初。五万京畿卫在拦截途中死伤近五千,但五万人面对二十几万人,死伤不过几千,已经算是很好的战绩了。

    这一次的胜利,在京畿卫的历史上,足以成为一个顶好的功绩。这群生在京城而几乎没有见过血的菜鸟队伍,第一次奔赴边疆战场,就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而京畿卫中多的是公子哥儿,经过此次一战,身上却多了些血性。一个个的人看起来都精神多了。

    而方笑语这些日子却一直躲在守将府里不出门。军营里自那之后就再没去过,将士们想要见见她都无从见起。

    而方笑语与叶西辞此刻正站在那埋藏宝藏的地方,那里的机关颇有些繁复,即便是姬家最擅长机关的那几个,都研究了几日,才刚刚研究出一点头绪来。

    “这宝藏为何会在守将府下?”叶西辞疑惑。当初建立守将府时,他们究竟知不知道这里埋着一个宝藏?

    “刀因提及过,说梁薄曾在地牢中得到过一张地图,似乎就是寻找到这处宝藏的地图,是当初那个风国王爷被处决前留下的。他曾经也给了我一张地图,我看过,与梁薄得到的地图并不相同,所以,也许是那位王爷故意的?”方笑语也迷惑不解,所以才更有兴趣。(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一章 温家有女,越国往事

    “主上,这机关应是一个字谜,可又似乎毫无逻辑可言。”姬玄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个答案。按说一般的字谜总有逻辑可循,可这上头的字谜却真的是个谜。

    不仅仅是字谜难以猜测,就是这字似乎也很古老。

    几天来,机关的破解进度十分缓慢,而方笑语待在房里和叶西辞研究那张风国王爷给她的地图。

    从地图上看,她手中的这张地图与梁薄的到的那张地图毫无关联可言。而梁薄很幸运的得知地图上原本的遗迹就在守将府的位置,这也是他通过多方打探才确定的消息。

    机关的破解并非是她擅长的,好在他带了不少月司的机关阵法好手前来,一起琢磨着,倒也并非是毫无进展可言。

    可今日一早,姬玄便前来禀报,机关的破解只剩下了最后一关。

    这是一道七连环的机关,只不过布置机关的人在每一环之中都加入了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梁薄研究了许久,破解出了三环,而梁薄死后已经有近十日,姬玄他们才将剩下的四环机关解开,可最后一环中的谜题他们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出个头绪。

    方笑语将宝藏的机关交给月司之后,她自己就没怎么再过问。这些日子,苍鹭负责开仓放粮,忙的不亦乐乎,方笑语偶尔有时间就打扮的低调些去帮帮小忙。

    墨痕三日前带着百万石粮草抵达,见到大批的粮食入城,城里的百姓欢呼雀跃,一扫往日的死气沉沉。甚至有些百姓还主动前来帮忙维持秩序,北燕的风貌一夜间改善。

    石司徒跟丝竹的感情似乎以为这一次同行而迅速升温,可是丝竹却连日来唉声叹气,心情似乎并不明媚。

    身份的差距就如同一个巨大的鸿沟摆在他们的面前,这让丝竹完全没有平日里大大咧咧的心情。

    当姬玄拿着那谜题的谜面来找方笑语汇报时,方笑语险些忘记了那宝藏的存在。实际上她不是很在意,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本就是白来的东西,能拿到固然是好,拿不到也没什么大不了。

    说到底宝藏之事也不过是梁薄自己脑补出来的,这机关之下究竟是不是宝藏,这还有待商榷。

    但是,在看过那谜面的字迹时,方笑语却愣住,许久许久都没有缓过神来。

    最先察觉到方笑语的失态的是叶西辞,在他的印象中,方笑语很少当着别人的面儿发愣。在外人面前,她要时时表现的游刃有余,不能让人发现她的弱点,但此时姬玄就在面前,她却愣怔了很久都没有反应过来,且一脸的惊讶,这让他不自觉的对那所谓的谜题有了些兴趣。

    他接过方笑语手中的那张纸,纸上的字迹是在那机关上拓印下来的。字迹十分古老,并非是现今大承流通的字体。他博览群书,勉强认得这种文字似乎是七百年前越国的文字。只是后来越国被陈国覆灭后,这种文字也逐渐的淡出了历史的轨迹。只有在一些古老的文献上头才能发现这种文字存在的痕迹,但所留下的资料却也十分稀少。

    他仔细看着纸上的文字,勉强能够读出字面的内容。

    内容很简单,不过四个字:温家有女。

    “温家有女?”叶西辞仔细的琢磨着这句话,想着想着眉头就紧锁在了一起。

    “这就是最后一道机关的谜面?”叶西辞心中一动。

    姬玄不敢怠慢他这位姑爷,于是点头道:“这字面太过简单,我等试过许多答案,却全不正确。若是再错上几次,那几关便要自行毁灭了,难保不会伤到里头的宝藏。”

    姬玄根本想不出这字谜的答案。他们试过了许多种可能性,无论简单化还是复杂化的解答都一一尝试,但却次次都是错的。

    叶西辞琢磨开了。这谜面‘温家有女’,最先叫人反应的应该是一个人物。可是这世上姓温的人多了去了,这要如何才能下手猜测?

    但是,却并非是没有提示。这中文字乃是已经灭国七百年的越过文字,七百年前的越过之中,会不会有一个很有名气的温家之人,是个女儿?

    但越过的文献记载已经十分稀少,只知道,越过的皇帝自作孽,亲手断送了自己的江山,但具体是因为什么,却已经少有记录了。

    “去查查七百年前,越过是否有一个姓温的女子,她应当盛名在外……”叶西辞也有些头疼。他倒是没有特意的去注意过越过的消息,但是当时看到的史书上不过寥寥几笔,故而觉得奇怪,这才看了两眼。

    越过国的覆灭似乎全都源于他的敌国之中有一个十分可怕的谋士。这个谋士凭空出现,迅速的取得了陈国皇帝的信赖,仅用了几年的时间,便叫越国国破家亡。之后,又助陈国一统其余几个小国,彻底称霸天下,因其功勋卓著,这个谋士凭此功绩被封为外姓王,人称定邦王,意为定国安邦,也预示着他受到皇帝的百般信赖。

    越国的历史似乎在某一个地方断了层,没有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