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遂人意-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儿子显得这么闹腾,那不就是小舅子给比下来吗,想到这里,儿子更亲了,都是被华家男人给挤兑下来的,那是心有戚戚焉。这池家男人对华家男人的共同情结。
想到这些,面对儿子。池二郎那点威严都没有了。
池二郎被儿子的热情给打败了,威严什么的不复存在。抱着儿子还是二十四孝老爸。
五郎同姐夫见礼,翩翩少年郎,已经初具名仕风采,池二郎怎么看怎么满意,比自己怀中的皮猴那真是可看性高多了。
难怪夫人看着儿子发愁,对比起来,他池二郎也发愁呀。大手使劲在儿子的脑袋上扑腾两下。
心中叹气,儿子的时运不佳,偏偏碰上这么一个舅舅做对比。天公不作美。徒呼奈何。
胖哥不知道他爹替他委屈,在池二郎的怀里,笑的二傻二傻的。
池二郎:“五郎长大了。”为何我还没老呢,看着小舅子就觉得自己已经迟暮了呢。
五郎身材已经稍显抽条。看到胖哥同姐夫如此还是有些羡慕的。脸色羞红。挨近姐夫半步:“是姐夫多日不见五郎,才会有此错觉。姐夫一路辛苦,可是看过二郎同娇娇了。”
池二郎抬手在小舅子脑袋上在撸两把。还是这孩子贴心:“看过了,这段时日五郎在府里受累了。”
这个不是客气,五郎别看年虽不大,池二郎不在府里的时候,好多事情要比池二老爷还持重能拿主意呢。人家是真的辛苦。
五郎羞涩,男人头不能随便摸的,谁让是姐夫呢:“五郎该做的,只怕不及姐夫处置妥当。”池二郎看看儿子,没法比呀。小舅子到底咋长的呀。
一家八口人坐在一起,团圆饭,跟过年一样热闹。
就是二胖都被池二郎抱在怀里往嘴巴里面点了两滴酒水。
虽然被池二夫人给训斥了一顿,不过气氛依然不错。
五郎竟然已经能够在桌上同池二郎推杯换盏了。池二郎在看看边上吃的忘我的儿子,还是叹气。只能感叹一句,老丈人生出来是精不是人。还侧眼看看他家夫人,都是神级别的呀。
最后以池二老爷高兴地醉酒,家宴才各自散去。
晚上,芳姐见识到了自家男人的威严,儿子的问题万事有他在吗,结果就是,池二郎晚上同胖哥一起歇在帐篷里面了。
而且一连半个月,一直到芳姐出了双满月。
芳姐摇头感叹,祖父追不上儿子的步伐,人家爹爹追的上呀,这是在证明,他爹的身体比祖父的身体好吗。有这样惯着儿子的吗。
说好的教导呢,说话的训诫呢。说好的严父呢。整个一个孝子贤孙。芳姐深深地忧虑,胖哥的教育问题,估计在辽东这块没法解决了。
池二郎住在帐篷里面也是很无奈的呀,要夫人养身体,是他说的,可眼看着自己憋得眼都红了,那要是进了夫人的内室,还了得,不是自打嘴巴吗。想想都觉得日子难熬,别说近夫人的身子了。
心里忍不住摇头夫人心眼小,这若是女人大度一些,身边有个替手换脚的伺候着,何至于这么如此吗。
难道多出来一个伺候的奴才,还能影响了他们夫妻的感情,他池二郎还会对别的女子如此娇惯不成。哼,都是女人心眼小,善嫉。
算了,反正他也不是性好于色之辈。既然夫人在意这个,随她好了。就当是宠着她了,这么多年不都宠过来了吗。
可见在感情问题上,两人的观念那是不一样的。人家池二郎的感官更宽阔一些,之所以有现在的成果,那都是人家池二郎惯着夫人,愿意宠着夫人,不是认同夫人的小心眼。
算是异曲同工吧。
反正芳姐也不是个较真的,人家大气着呢,只要结果是我想要的就好。
所以两个心大大人能够过得如此顺心顺意的。一个愿意宠,一个愿意受宠。在分歧中找到了共同。堪称佳偶。
池二郎体谅自家夫人生双胞胎真的不容易,老人说了,最好是养两个月。为了夫人,池二郎只能抱着儿子了。远着点夫人,自然就想的就少了。好歹让夫人把双月子养好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帐篷真的不错,保暖,简便,容易拆装。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分成好几份单独携带,每个人身上的分量都不算重。
池二郎那是怎么看怎么满意。觉得在用途上可以更广泛一些。
当然了胖哥住的帐篷肯定是奢华了些,里面的炉子都是散发着热气的,听说烧的都是,夫人的商队送来的黑石头呢。
池二郎在帐篷里面住了两天,就让针线房,用防水油布重新弄了几顶出来。送到隘口上,让巡边的士兵,随身带着,可是比露宿荒野舒服多了。
心里感叹有了儿子夫人就不顾的他这个夫君了,不然若是早早的给他带上一顶帐篷。何至于露宿荒野。让儿子整日里想要在院子里面睡呀。
有点酸呀,虽然吃儿子的醋不太应该,可池二郎就是吧嗒着不太是滋味。
当初他在隘口之间来回奔波,他家夫人也没想出来弄出这么个东西。给他解忧呀。
自家儿子才闹腾几天呀。夫人就开始想法子了。心里不平衡。原来在儿子同他池二郎之间。他池二郎还要往后靠靠呢。
池二郎默默掂量着。岳父,小舅子,儿子。然后才是他池二郎。或许能安慰自己的是,华府的老尚书永远排在他这个夫君身后的。
因为看到夫人给京城的信件种,他家祖父总是一个捎带脚的存在。在一个老头身上找安慰你,池二郎都自己可叹。
芳姐做好双月子,走出院子的时候,辽东已经是一片银装素裹。
还有一个月就是佳节了。府上处处都热闹非常,一片喜庆。
池二夫人拿着给各家的年礼单子给儿媳妇看。
芳姐:“娘,你折煞儿媳了,这种事情您做主就好。”哪有儿媳妇给婆婆拿主意的呀。
池二夫人:‘你这孩子,乱想什么呢,这是送给亲家老爷的。可不得让你给拿下主意吗。’
芳姐想起来了,因为带月子养的时间长,今年的年结礼,都没有时间准备,往年可都是她亲手给他爹准备呢。
难免有点失落,好几年没看到老爹了,如今连年礼都要走形式了:“娘,准备的肯定错不了。”心说不是我亲手给爹倒腾出来玩意,送什么都一样,少了一份情分。
池二夫人:“礼物我虽然准备妥当了,可给亲家老爷的信,可得你亲自书写。娘知道你们父女情深,怕是亲家老爷担心,芳姐还是把信件早早的备好,随着年礼一块给亲家老爷看看,亲家老爷怕是才能放心。”
算算时间,现在把信寄出去,年结的时候刚好能够到京城,他家婆婆有心了。
最后池夫人把礼单放下才走。意思是礼单同信件一同送走。
芳姐看到给自家爹爹的年礼,竟然跟华府的还是分开的。掂量着礼单,在看看上面的东西,不光是婆婆有心了,他家夫君原来也如此费心。
给华二老爷的礼单上皮毛不多,种类却不少,竟然都是池二郎亲手猎来的。能想到这个也算是不容易。
芳姐抿嘴微笑,心里有数了,也不纠结没有亲手给他爹准备年礼了,写信的时候,顺口提了一句,虽然没能亲手给爹爹准备年礼,好在是姑爷亲手猎来的皮毛。
这封信随着年礼一块进京了。
芳姐对于池二郎为了他家老爹费心费力的事情做出来的回报,那是相当有献身精神的。
反正把池二郎惊喜了一把。就不知道哪里让夫人如此满意,竟然这么温柔小意。
第二日都不想上衙门当差了。就盼着自家夫人****如此才好。
两月没闻到肉味的男人得以解脱束缚,可以茹荤,那是相当可怕的,别说芳姐如此主动,就是被动些那也是相当消耗体力的。
反正芳姐最后一个感觉,养双月子又如何,禁得住这么折腾吗。要命呀。这就跟养胖了待宰一个道理。
池二郎的考评也下来了,连着三年都是优等。想来离开辽东的日子也不会太远了。
池二郎自己心中有数,池二老爷同夫人没想那么多,只是替儿子高兴,儿子差事当得好,能勾连年评优一心给池二郎庆贺。两夫妻两恨不得这辈子不回京城才好。
至于芳姐只知道肯定不会老死在辽东,至于什么时候离开,从来没想过,孩子太多,装不下这些事,没看到如今连烧窑都没什么时间吗。作品出来的都少了许多。
年前的时候,辽东终于来了位郡守大人池二郎这个暂代郡守算是终于脱职了。
辽东上下一片热闹。酒宴纷杂,都是欢迎这位新郡守的。
芳姐听到婆子说,新任辽东郡守家眷拜会的时候,差异好半天。
倒不是对这位郡守有什么特殊的想法,而是明白怕是他们在辽东的日子不会太远了,圣人既然让新任郡守过来了,想来守备也不会太远。怕是他们回京城的时间也快到了。
心中的滋味有点纷杂,高兴能见到亲爹了,对东郡还有点恋恋不舍,毕竟呆了好几年了。
在看到新任郡守家眷的时候,芳姐那真是太惊奇了,竟然是熟人。
对面夫人穿着持重,神色严谨,只是看过来的眼神有着欣喜:“夫人好。”
芳姐颇有手足无措之感:‘林夫人好。’
竟然是林富春的娘亲,还真是没看出来,这才几年呀,当初的少年竟然都能当郡守了,芳姐缓过神来:“恭喜林夫人,没想到新任郡守竟然是令郎,不,该说是林大人才对。”
林夫人对于这个曾经帮助过他们母子的小娘子,那是感恩于心的,可以说没有芳姐,就没有他们母子的今天,
毕竟当初儿子可是连个静下心来读书的的地方都没有,更遑论考取功名了。
对于芳姐,林夫人也是肖想过得,不过小娘子门户太高,才从来没有开过口。如今在看到小娘子,那是感怀遗憾都有,剩下更多得是感恩
语气至诚,躬身行礼:“夫人莫要折煞我们母子,小妇人要感谢夫人之处良多,没有夫人当日伸手,哪有小妇人同我儿的今日。就是当日我儿赶考之时,也是受益与夫人。本该早些登门拜谢,幸得能在辽东再见夫人,小妇人欣喜之下,惶惶而来,夫人不怪才好。另小儿虽然有郡守之称,品级上却是不够的,也只是暂代郡守之职而已。”
原来都是代的,心下腹议难道朝廷竟然连个郡守的人才都派不出来吗。
芳姐就不知道,这是他爹在他祖父面前折腾多久才给折腾出来的成果,弄了这么一个算是同芳姐他们两口子有渊源的人过来辽东,就怕他家姑爷让人给摘了梨子。
芳姐到是能体会林夫人一番感激之情。自问不是好人,可对于林氏母子,那真是帮助不少,当初也不过是顺手之便。
当母亲的比当儿子的上道呀,当然了现在都能当上郡守的林富春想来也不会在是个倔强少年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四章 回京
林夫人当年在引雷上山下,帮芳姐管庄子多年,两人书信往来颇多,也算是故交。
芳姐是真的替这位夫人高兴,寡母带大儿子不容易,幸亏他儿子还算是有出息:“夫人这话可不敢当,令郎大才,鱼跃龙门早晚之事而已。我也不过是随手为之,对于夫人同令郎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当不得夫人如此记挂。恭喜夫人得偿所愿。能再此得遇夫人,四娘心中只有高兴,一别多年,不知夫人一向可好。”
芳姐把以前的事情轻轻带过,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林夫人知道芳姐只想叙旧,不太想提前事。如今他家儿子都是郡守了,再提从前确实不太合适,感谢只能放在心里。
心中更是感激芳姐能够有如此心胸,当初对他们母子费心费力的,竟然当真是什么都不贪图。当真是自愧弗如。
跟着说道:‘拖夫人的福,小妇人都好。那些年在庄子上,倒是把身子给调养出来了。这几年越发觉得轻快,真的都是脱了夫人的福气。’
林夫人这话发自内心,若不是有芳姐当年的施恩,给她一个寡妇安置工作,她一个女人如何能供出来一个读书人。
只怕他家儿子功成名就之时,她这个当娘的也被拖垮了,哪里还能有好身体跟着儿子享福呀。
芳姐:“林夫人如今是郡守的母亲,四娘可是不敢托大,当初蒙夫人看得起。四娘还称夫人一声林嫂子呢,夫人实在不必太过挂心当年之事,若是没有夫人帮着,我那庄子如今还不定什么样呢。”
林夫人可是不敢让房芳姐称呼嫂子的,莫说她实在当不得这位尚书府小娘子一声嫂子,就是他儿子那里也是平白小了一辈,想想见过的守备大人,年岁不大,难道让儿子称呼这位守备大人叔叔不成。
偷偷看一眼这位年少的夫人,纠结的都不知道如何开口了。不过对于芳姐说的客气话。林夫人是不认同的。有本事的男人都有的是,人家一个尚书府的娘子,哪里会缺了一个管事呀,都是小娘子心善。看她一个寡妇带孩子不容易呢。
芳姐也想到这里。想想林富春喊她一声姑姑的感觉。都觉得好乐。
不涉及官场倒也罢了,想到池二郎,芳姐还真是不敢这么大咧咧的。
改口说道:“夫人同我相识已久。如今称呼一声林夫人,夫人若是不嫌弃,称呼我池夫人就好。若是称呼其他,确实生疏了些”芳姐是不知道林富春给这位寡母有没有请封,不敢乱称呼。
如今这样称呼一声夫人,确实生疏了些,不过也好,官员结党营私本就被上面不喜。
林夫人想不了这么多,只知道眼前这位夫人身份高,,能这样称呼已经很是不错了,点头称是。夫人不愿意提过去的恩情,那就记在心里心里好了。
他乡遇故知,芳姐看到林夫人也算是一喜,两人在一起说说庄子上的事情,竟然大半天就过来了。
林夫人当初在芳姐的庄子上费了心思了。说的都在点上。这么多年没见过自己庄子了,芳姐听林夫人说的种种,都有些心动,要到处走走了。
现如今芳姐当初置办的庄子,单单出产的香料就够他们池府一家子嚼用了,可见庄子发展势头之好。
芳姐:“庄子能有今日,都是夫人管理有方。”
林夫人对于这位池夫人那是由衷的佩服,当初那么小的娘子,竟然有如此魄力,如此眼界,谁又能想得到:“那也要依赖于小娘子当初慧眼点金之笔,谁又想到那么险恶之处,竟然盛产这些稀有物产。全赖小娘子规划的好。我不过是在走小娘子画出来的路而已。”
林夫人对于芳姐还有一种近乎英雄情结的崇拜。不愧是尚书府出来的小娘子,那么小的年岁,竟然敢大手笔的置办下那么大的产业。
能得到林夫人如此赞誉,芳姐有点飘,真心的觉得自己做的挺不错的,那庄子算是自己的第一桶金呢。
阿寿知道自家小娘子不禁夸的,往日在自家人跟前倒也罢了,可不能把人丢到外面去:‘咳咳,林夫人喝茶。夫人喝茶。’
芳姐:“呵呵,咱们好像在自夸。”两人之间终于少了些许多年不见的生分。
林夫人走的时候,捧着一套芳姐特意从库房里面找出来的茶具。
林夫人知道是郡守夫人有烧窑的雅好,知道是芳姐亲手烧制出来的,捧着包装精美的茶具,万分珍惜。
这年头可不是什么人,什么交情,都能馈赠这种可以说是算得上私密的礼物的。可见如今的池夫人,还如当年一样没有拿她当外人。
林夫人:“能得夫人亲手烧制的茶具,可是我的荣幸。定然好好珍藏。”
芳姐笑的怪不好意思的:“夫人不嫌弃才好,夫人尽管用,若是喜欢回头我再让阿寿给您送几套过去。”
双冒心里腹议,这东西多了就不值钱了,夫人真的不用在这上客气。
林夫人也是一乐,收藏一套倒也罢了,多了,好像不太好处置,真的用吧,遭禁了情分。不用吧,都存起来还有点,能说多余吗:“小娘子还如当年般爽朗大气。”
这话回答的刚刚好,避过了芳姐方才的热情,又没有让人尴尬。
把人送出去,芳姐才品味这话,幸好不是让人夸奖为天真烂漫,不然就太糟心了。
阿寿看出来芳姐的懊恼:“夫人不过是看到林夫人太高兴了而已,这话本也没什么。”
芳姐:“哎,我都是三孩子的娘了。往后还是要持重一些才是。今日是林夫人倒也罢了,他日怕是要让人笑话的,你们在我身边要多多提点于我,谨慎一些也好,怎么也不能给你家大人招灾引祸不是。”
双冒抬眼看看自家夫人,谁说自家夫人脑子不够使呀,看吧到了用脑子时候,自家夫人一点都不含糊。
怕是夫人心里明白要回京城了,再也不能如在辽东一般随意自在,现在就开始谨言慎行了。何尝不是在提醒他们这些下人。现在就开始主意分寸呢。
阿寿挺愧疚的:“都是阿寿不好。”
芳姐:“行了。比阿福好多了,至少你不曾跟着我犯二不是。”
阿寿不知道这话算是夸还是贬,凡是跟阿福搭上边,阿寿都要思索一下。
双冒:“娘子放心。奴婢回头就让嬷嬷们。把院子里面的丫头婆子约束起来。不让他们散漫了去,没事就多在后院里面跑两圈,总好过出去给大人同夫人招惹是非。”
芳姐点头。对双冒简直太满意了,这丫头若是真的不想嫁人在自己身边也挺好的。
不过因为这种事情搭上人家一辈子的阴损事情,芳姐还真做不出来。
阿寿心说原来我不光同阿福有差距,就是同双冒都有差距,平日里双冒不念不语的,做事更是低调稳重,从不掐尖卖乖。
可关键时候人家一点都不含糊,能想到夫人心里去,这就是差距。自己的跟着学。
芳姐:“内院这些丫头,到底在府里,倒是外院的人,你记得同鲁管事打个招呼,好约束起来,规矩什么的不能松散了,总不能回头让人说咱们是从山沟里出来的土豹子。”
这是在回京城的打算了。
双冒:“夫人尽管放心,鲁管事是个心中有数的,回头奴婢在过去叮嘱几句。好歹咱们也是从京城出来的,规矩还是在的,没道理被人笑话了去。”
本想劝夫人不用太过担心,想想自家夫人的性子,就不是担心这种事情的人,还是算了。
阿寿:“咱们府上的规矩就是拉到哪里都是拿得出手的,不会让人笑了去,夫人尽管放心。”好吧这里还有个识人不清的,认为他家夫人多谨慎小心呢。
阿寿心里暗自决定,回头就把规矩同小丫头们给收拾起来,毕然让夫人带的出去。
芳姐对于丫头们警惕心很满意。
池二郎在外院同林富春这个信任的郡守接洽过了。新旧郡守之间要做的交接很多。怕是十天半月的都未必能做到顺利交接。
对于林富春,池二郎颇为纠结,年纪轻轻能够来辽东做代理郡守,固然有华府在其中帮扶,更有自身的本事在。小瞧不得。
明知道当年夫人同这位林家少年郎没有什么,可池二郎就是心里发酸。他比人家老,比人家年岁大,当年自己看着林富春同芳姐在一起都赏心悦目的。
让他池二郎是说若不看家世,只看年岁,模样,芳姐同林富春简直就是官配。心里能不膈应吗。这不是配不配的上的问题,也不是有没有关系的事,在世人的眼里怕是芳姐同林富春才般配呢。年岁相当,青梅竹马什么的词在两人之间都用得上。
再说了,即便是夫人当初没有想法,这个林富春还能没有想法吗。自家夫人俊秀的模样,张扬的气场,谁能不喜欢呀。
再看林大人的时候,带着各种审视。脸色更是更是各种诡异。好歹还知道回府的时候没有在芳姐面前表现出来。自己吃吃干醋。
真是冤枉了林富春了,可不是谁都喜欢被虐的,林富春当初那是真的没有一点想法,心高气傲的少年郎,能喜欢一个处处给自己脸色看的小娘子。
当然了后来有了想明白了,也错失良机了。不对,是从来就没有过机会才对。
对于池二郎这个哄了人家小娘子的大尾巴狼,林富春也不见得有好感就是了,终归心里有些纠结。
所以两人虽然是旧识,可说的都是官话,打的都是官腔,除了接洽业务私下那真是少有往来。可以说是相见两相厌。私下里面还是公开场合都少有提私事。
郡守府的那些属官私下里面都在议论,说是新来的郡守同守备大人怕是有些龌龊。看样子两人不太和睦,这可不是东郡之幸。
两位上官不和,为难的是下属,遭殃的是百姓。让这些心怀东郡的有识之士们颇为忧虑。
池二郎同林富春对此不做表示,外面的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吧,池二郎私下里面也不愿意让上面的人认为他要回京了。还把东郡安置给自己的人。怕是圣人也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
也算是歪打正着求仁得仁。
芳姐同林夫人的往来也没有瞒着众人,年节宴客的时候,林夫人都是座上宾,守备府的行事让一众的属官都有点摸不着头脑。
本来想要设宴让郡守大人同守备大人缓和关系的谢老先生都暂缓出手了,还是先观察一下好了。
年节降至,华二老爷收到辽东的年礼一点都不高兴,姑爷亲手给猎的,跟闺女亲手准备的一样吗。皮子虽然不错,到底没有闺女送的东西贴心。
体谅闺女生外孙外孙女不容易。给闺女置办的年礼就更多了几成。华家三老爷手上的银子被他家兄长给周转去不少。都是有去无回的。
华二老爷不高兴糟心的就是他家老爹,华二老爷又去磨人了,想闺女,想儿子,他爹必须想法子了,不然他就抽风要去东郡。闺女都没时间给他亲手置办年礼了,多大的事情呀,芳姐在东郡该有多不容易呀。
老尚书看着儿子,都要吐血了。要不要这么坑呀,怎么这么多年倒霉儿子一点没有收敛呢:“你就不能持重一些吗,这么多年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面去了。”
华二老爷幽怨的看着自家老爹,要不然说闺女好呢,华二老爷私下里面同闺女抱怨,他家祖父看不上他这个儿子,说是不够持重。
人家芳姐在信里安慰老爹,老要轻狂少要稳,古人都这么说过,爹爹如此一点错都没有,是他家祖父大人太过狭隘了。
如今被老爹这么挤兑,池二老爷就开口了:“老要轻狂少要稳,自古有之,儿子不过是思念儿女,也算不得轻狂呀。”
老尚书一口气没上来,不耻下问:“老夫问一声,出自哪位古人之口呀。”
华二老爷凝眉思索,闺女信里没说。
就见老尚书抄起按上的笔架:“亏你说得出口,老夫今日非让你长点教训不可。打死你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我让你张狂,我让你,你,也省的你出去丢人现眼。”(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五 留芳(求月票)
华二老爷被罚跪祖宗了。养出来这样的儿子,老尚书都觉得对不起祖宗,你说前三十年循规蹈矩的儿子,怎么他就中途串秧了呢。
华家二夫人是知道原委的,都不好意思替他家老爷求情,太折腾了些,太说不过去了些。不为老公公着想,也该为了儿女着想着想吗,老爷如今可不是芳姐一个闺女了呢。
想到他家还在御史位子上坐着的祖父殷殷交代,化二夫人什么怨言都没有了。
自从朝廷传来风声,要给东郡派遣守备开始,老祖父就开始对孙女各方面的加强性教育了,对孙女的要求很简单,总而言之,华家爷两的事情不要参与,华侍郎是个有本事的,芳姐是个心中有数的,不管怎么折腾,她这个继母就安稳的在后宅猫着,不要搀和,不要干预。总之亏不了她的一双儿女。
压在心里没说的是,他家孙女就没有搀和进去那份分量。看着孙女如今年岁不小了,有儿女傍身,才没把这话说出来,扫孙女的脸面。
老御史对于芳姐那是相当纠结的,他老人家这个年岁,早该致仕才对,就因为当初那个掉脑袋的上书取缔教坊司的事情,他老人家虽然被圣人不喜,在没有被重用过,可这官位坐的稳妥。平平安安的好些年了。不知道该说是幸还是不幸。
而这些事情都牵扯在一个后宅没有什么名气的妇人身上。让老人家对芳姐怎么不忌惮呢。自家孙女那份心计,对上这样的妇人。根本就不堪匹敌。
化二夫人不懂他家祖父这番心思,可胜在听话。
心里一样想儿子,心说老爷折腾好了,她是看透了,儿子不可能撇下芳姐自己回来,老爷若是能够把芳姐两口子闹腾回来了,儿子也就回来了。
都三年没看到孩子了,当娘的哪有不惦记的呀。六娘都会喊兄长了,还没看到亲兄弟的面呢。说心里不怨那是假的。
华二夫人一番心思下来,就看着他家老爷上蹦下攒的折腾了。真是应了那句话。咱家老爷怎么就越活越回去了呢。还不如初见的时候持重呢。
芳姐还没回来呢,老尚书就开始发愁了,你说一个抽风的儿子就罢了,再加上一个不定时爆发的小怪物。他老人家到时候hold的住吗。
忍不住感叹。时也命也。你说二儿子就一个摆弄花草的,愣是能够在圣人跟前那么得意,让他这个老父多****多少心呀。
打小就没对儿子期望过。自然少了些对权谋上的提点,如今二儿子异军突起。突然就得意了,现在在开始教育权谋之术,他晚了呀。
老尚书觉得自己老了,还是把大儿子给弄回来吧,本就该让他们小辈的自己去折腾才是。说起来一手教养大的大儿子,老尚书还是信得过的。
不管老尚书对于孙女孙女婿什么心思,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而且池二郎这些年把辽东治理的确实不错,相对其他的郡县来说,可以说是比较突出的,不管是从私还是从公,池二郎这个守备都要动动了。
再说了池二郎在圣人心里是挂了号的,圣人心里记着呢,堪称简在帝心。他老人家不过一个六部尚书,想挡道也得掂量一下不是。
既然不能把孙女拦在京城之外,那就要仔细琢磨琢磨,好歹亲孙女,总不能出去吃了几年的沙子,回京城还被人笑话不是。
孙女婿安置不到好的职位,那是他这个当祖父的无能。这个无关喜好,是整个华府的颜面问题。定国侯府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