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刻他正微微垂着双眼,好似睡着了一般站在大殿的青石板上,而在他的身后赫然站满了六十多位大臣,都是吕不韦一派的拥簇者。
这边老者就是王将军的父亲,当朝三公,御史大夫王安和。
身为四朝元老,今年已是七十五岁的高龄,平常没有大事他一般是不会上朝的,但今日他是非来不可,不仅是为了替吕不韦求情,也是为了给自己那一代单传的儿子留下一条活路。
在他的身后,身为九卿之一的孙文耀来到了他身旁恭敬的低声道:“王公,这国相之事,您看我等该如何是好啊?”
正所谓老而不死是为贼,王安和在这大秦的三公之位,呆了足有二十年。
古人云五十知天命,更不要说已经七十五的他了,这一辈子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识过,秦王都换了四人,可他却依然还在三公的宝座上,这就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了。
此刻听着孙文耀的话,只见王安和轻轻的睁开了一只浑浊的老眼,用极为沙哑难听的声音说道:“大王年轻气盛,难免会被一些别有心机的人误导,做出一些错事,我们当臣子的,当及时替大王指正出来,以免日后生出大祸啊。”
“此外,国相为我大秦立下了汗马功劳,怎么可能谋反呢,定是有人污蔑他。”
王安和冲着蒙武的方向,阴声道:“依老夫所见,眼前这些所谓的功臣,说不定才是最大的佞臣呢。”
说罢,王安和合上了哪只浑浊的老眼轻声道:“听明白了么?”
孙文耀与身旁的一众大臣一同躬身道:“我等明白,必以王公马首是瞻。”
王安和“嗯”了一声便继续闭目养神。
除此之外的另一个阵营,则是坚定追随秦始皇的臣子,在他们的眼中,大王高过一切,但很可惜,人数还不到二十人。
更可怜的是,这一派的官员大多是一些职位低之人,平在朝堂之上连话语权都很少,官位最高的就是一个九卿,太仆,掌舆马畜牧之事,说难听点就是养马种地的,主要和牲口打交道。。。。。。。
在反观王安和那边,九卿之中竟占了六人,但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吕不韦把握朝政那么多年,自然会将心腹安插到险要位置,现在已经算很不错了,在秦始皇还没有亲政之前,九卿之中所有人都是吕不韦的门生学子。
在一派就是一些中立者,也不算是中立者,称得上是墙头草吧,谁厉害就跟谁混,这一派大概有三十多人,以两名九卿为主。
最后一派则是从各地赶来的将领,大概有五十人,都是能单独调动一万兵马以上的大将,这一部分人中除了七八人站到了王安和那一边,其他人都安然的站到了蒙武和另一名老将的身后。
他们是军人,保家卫国是他们唯一的职责,对于政事。。。。。。他们没兴趣。
军方和朝堂不一样,吕不韦这些年废了很大的力气也没有能安插进几个亲信,只因秦朝的军功爵制。
在场的这五十多名将领,哪一个不是从尸山血海中一点点拼杀出来的,就连那几个加入到吕不韦旗下的将领,也是后来才被他贿赂过去的。
此时与蒙武并肩而立的那名老将,扫视了一眼四周的文武百官,轻笑道:“蒙武将军在此战立了大功,想来大王一定会好好赏赐你的吧?”
蒙武那张刚毅不屈的脸上难得露出了一丝笑意道:“王翦将军说笑了,这些都是咋们为将者的本分而已,何来赏赐一说。”
王翦轻捋半白的胡须悠悠道:“真是没想到啊,几日不见,咸阳城内居然发生了此等大事,国相。。。。。。哦不对,吕不韦竟敢公然兵变,若是大王万一出了什么事,我等可该如何是好啊。”
蒙武道:“大王吉人自由天象,何惧小小叛军,再者通过这一次也是让老将对他刮目相看啊,此战若不是大王活捉了吕不韦,恐怕局面要比现在棘手得多。”
王翦点头道:“是啊,以前还真没看出来,大王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变得这么出色了,看来我大秦一统天下有望啊。”
说到这里,王翦看着蒙武道:“听说此战令郎亲手生擒了王雄那个叛贼,真是少年英雄,相比之下我那劣子就差了许多啊。”
蒙武谦虚道:“哎,王将军谬赞啊,就我那个逆子,纯粹侥幸而已啊。”
蒙武说的很谦虚,但任谁都看得出他脸上那股高兴劲儿,毕竟当老子的都喜欢听别人夸自己儿子。”
王翦和蒙武又闲聊了几句,冲着身后一名小将道:“贲儿还不来见过蒙武老将军。”
在王翦身后,一名二十七八岁,长相英武的小将走到了蒙武身前一个抱拳道:“末将王贲见过蒙老将军。”
蒙武笑着虚扶了一下王贲,打量了他许久,忍不住赞赏道:“早就听闻王翦将军之子王贲,其用兵如神,变幻莫测,且每次大战必当身先士卒,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相比之下我那个逆子,照着王将军可差远了。”
“呵呵呵”。
两名纵横沙场十余年的老将,在这一刻望着对方,爽朗的大笑着,俩人本就是好友,再加上同为军中大将,共同话题自然也多了许多。
等待的时间很快便过去了,王宫的大门被两名太监推开。
王安和作为目前文臣的代表率先走了进去,蒙武和王翦则是军方的代表和他并肩而行。
在他们的身后则各自跟着两派的人马,最惨的就要属秦始皇的死忠粉了,混得还不如墙头草呢,愣是被一群文臣排挤到了最后。。。。。。
进入了大殿的群臣,自然而然分成了两拨,分别跪坐在了大殿下方为他们准备的垫子上,等待着秦始皇的到来。
少许后,只见身穿王袍头戴玉冕的秦始皇跨着大步走入了宫殿之内,扫视了一眼群臣,不可察觉的仰起了下巴,随即朝着只属于他一人的王座走去。
本应一直守护在他身旁的蒙恬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两名太监的身影儿。
秦始皇来到了王座之前,嘴角微微上扬,一抖宽大的王袍,缓缓坐到了王位之上。
再一次坐到了这大秦之王宝座之上的他,内心却有了很多不同的感受。
在坐下的那一瞬间,他感到了自己的双肩之上骤然压下来了很多东西。
这种东西,寻常人是不会理解的,这是只有高高在上的帝王才能感受到的。
秦始皇的肩上不是别的,正是这天下苍生。
因为他是他们的王,所以他要为他们的一切负责,从今天起,他就要用自己这双肩膀,扛起这天下苍生的未来。
秦始皇坐到王座之上后,所有的文武百官立刻站起了身跪地长呼:“臣等参见大王。”
所有的文武百官都跪下了身子,只有一人没动,正是三公之一的王安和。
王安和跪坐在垫子上,微微一笑道:“请大王恕罪,老臣年事不高,身体不佳,恐不能行君臣之礼了。”
说完,王安和也不管秦始皇同不同意,安然的跪坐在垫子上,对这大殿内的一切充耳不闻。
秦始皇见状只是轻轻的皱了一下眉头而已,但好像却又对这一切早已知晓,然后自顾自暇的抽出了一本大臣的奏章,慢悠悠的看着。
瞬间还跪在地上的文武百官们慌了神,大王这是要干什么,不打算让他们起来么?
武将们倒是没觉得怎么样,不就是跪着么,还能比行军打仗更累么?
但文官们可就惨了,一个个跟没出阁的大姑娘们一样,娇贵的很。
让他们自己站起来,别闹了,借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干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儿。。。。。。
有几个文官还以为秦始皇是真忘了,于是就轻声呼唤着他,结果秦始皇扫了他们一眼,换了一本奏章接着看。
这下百官们算是彻底明白了,大王这是真的不想让他们站起来,众人无奈只好继续跪着,时间就这么一点点的流逝着,有不少上了年纪的文官,浑身都在轻颤,显然是要撑不住了,
王安和也有点坐不住了,本来他是想借着自己的资历地位一开始就给秦始皇一个下马威,结果倒好,人家反手就给他还了一招。
如果秦始皇一直不说话,恐怕这些大臣跪死了也不敢动一步。。。。。。
想到这里,王安和不由赞叹秦始皇一声,三年不见,竟然就有了这么大的变化,论城府心机怕是不必自己差上多少了吧?
王安和冲着秦始皇提高了语调道:“大王您就打算让众臣一直这么跪着么?”
秦始皇依旧没有理会他,淡然的看着手中的奏章。
王安和握紧了双拳,一双老眼死死地盯着高坐与王座之上的秦始皇,他明白眼前这个年轻人想干什么,既然如此。。。。。
当下王安和颤颤盈盈的拄着身旁的拐杖站起了身,跪下了身,大声道:“老臣,参见大王!!”
秦始皇闻言这才放下了手中的奏章,道:“众爱卿免礼。”
当下百官们松了一口气,连忙高喊:“多谢大王。”
而此时,跪倒在地的王安和突然猛烈的咳嗽了起来,身旁的几个大臣连忙关心的扶起了他问道:“王公。您没事儿吧?”
“咳咳咳”,王安和没有回应任何人,仍旧剧烈的咳嗽着。
他那仿佛要把肺都咳出来的样子,让在场的每一个人看的都很于心不忍,这跟立场没有关系,于情于理他都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啊,大王怎么能这么做呢。
王安和足足咳了三分钟才停了下来,冲着身旁关心他的众臣悠悠道:“无妨无妨啊,只是人老了,难免身体不比从前,行这种大礼,身体有点受不住。”
“不过没事,当臣子的,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乱了君臣之礼,即便我是四朝元老,当代三公,即便我已经是一个七十五岁的槽老头子喽。”
说完王安和朝着秦始皇微微一笑道:“大王您说是吧?”
王座之上的秦始皇微微眯起了双目。
分割线……群号523513436,这是小伟建的粉丝群,目前只有四个人,希望大家闲着没事的时候,能够多来和小伟一起玩玩,友情提示,群里面新来了一个萌妹子,这是小伟给大家的福利,你们要是还不愿意来的话,恐怕群里的妹子就要被人捷足先登了哦,说实话,妹子真的很可爱,不信的自己来看。
第十一章你是何人?
王座之上的秦始皇微微眯起了双目,在心中骂了一声“老贼”,但脸上却露出了一副悔恨的样子道:“是寡人疏忽了,没想到王公的身体如此不堪,来人啊,还不快给王公搬上一把椅子来,不,寡人亲自去搬。”
秦始皇立刻走下了大殿,从一名太监的手中接过了椅子放到了王座之下的最前方。
意思很明显你的位置只在寡人之下,众臣之上,对于这位四朝元老秦始皇可谓给足了他面子,这些还没完,秦始皇走上前扶着王安和的手臂道:“王公啊,之前都是寡人不对,没有顾及到您的身体,来来来,快上座。”
王安和诧异的看着秦始皇,完全搞不懂他的这一举动。
这算是向他低头了么?
不应该啊,从刚才那场短暂的交锋王安和就看出秦始皇绝对不是一个轻易妥协的人,可过了一会儿当他看到了群臣眼中那赞许满意的神色后,王安和才稍稍明白了秦始皇的用意。
原来是想挽回自己在大臣们心目中的形象啊,呵呵,这么说来,你不还是向我低头了么?
王安和不住在心中摇头欣喜道:“还是太嫩了啊,如果你一开始敞开接受了老夫的下马威,又何至于如此呢?”
扶着王安和坐到了椅子上的秦始皇,脸上一直保持着和善的微笑,望着王安和的眼神就像在看自己的爷爷一般恭敬,当王安和坐到了椅子上,刚准备道一声谢的时候,耳边突然传来了秦始皇的声音。
“你,是不是觉得寡人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王公你可能要失望了。”
秦始皇盯着王安和那张沧桑的老脸故意大声道:“王公啊,你看您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怎么还能来上朝呢,真是不该啊。”
“这样好了,寡人为了你的身体着想,不如今日你就辞官回家,安心休养身体吧,相应的政务我会尽快派官员去接受的,毕竟您可是我大秦的柱石,万一只是因为对寡人“小小的行了一礼”,就死在了大殿之上,那岂不是让诸国耻笑,众爱卿说是与不是啊?”
秦始皇此话一出,王安和脸色勃然大变,好一招釜底抽薪啊,他这是借机要将自己赶出朝堂啊,而且这个理由还没办法让任何人反驳,毕竟自己刚才那副病态,可是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在了眼中。
九卿之一的太仆立刻心领神会高声道:“臣附议。”
紧接着二十多名秦始皇的拥簇者,也赶忙连声道:“臣附议,臣也附议。”
一直冷漠的注视着大殿上一切的王翦和蒙武相视一眼,立刻站出道:“臣等附议。”
随着蒙武与王翦的表态,军方所有将领连带着中立派一同站了出来,高声道:“臣等皆附议。”
王安和听着耳边传来的那一道道让自己辞官的声音,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到底说的是谁啊。
朝堂上除了吕不韦一派的人外,几乎所有大臣都赞同了秦始皇的提议。
如果不是王安和自己刚才上演了这么一出好戏,恐怕还真不一定会有这么多人劝他告老还乡,而且很多的大臣看他的眼神都充满了怜惜,这种目光让王安和几乎都要崩溃了。
好在九卿之一的孙文耀连忙站出道:“大王,王公虽然身体不佳,但还算是。。。。。。”孙文耀话还没说完,秦始皇望着他饶有兴趣道:“孙爱卿,我看王公辞官之后,不如就由你来当这个御史大夫如何?”
孙文耀当场傻在了原地,口中原本准备给王安和开脱的词语,也生生的被他咽了回去。
当朝三公啊,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职位啊,以自己的资历与背景,九卿已经是他这辈子能达到的最高峰。
但此刻秦始皇却抛给了他一块大蛋糕,一块很大很大的蛋糕,即便知晓秦始皇这是在挑拨离间,但那三公的诱惑,已经彻底压下了他所有的理智。
正如秦始皇所说,王安和已经这么大年纪了,半截身子都埋在了黄土之中,若是他死了,自己说不定还真有机会染指三公的宝座呢。
王安和见孙文耀居然老老实实的退回了原地,再也不发一言,直觉喉中一甜,要不是强压着,他说不定真要一口鲜血喷出,死在大殿之上。
王安和急忙站起了身,快步跑到了秦始皇面前恭恭敬敬道:“大王,您多虑了,老臣的身体还算可以,至少还能为我大秦在效忠个几年,再者。。。。。。”
王安和丑陋一笑道:“大,王现在好像也不是讨论老臣辞不辞官的问题吧,您可不要避重就轻,转移话题,拿老臣当这个挡箭牌啊。”
秦始皇微微一笑:“放心,寡人明白,”说罢秦始皇就朝着王座之上走回,王安和松了一口气,可还没等他坐到椅子上的时候,秦始皇的不冷不热的话语再次传入了他的耳中。
“王公,你刚才跑步的样子,可真是让寡人印象深刻啊。。。。。。呵呵,寡人今日也算是大开眼界了,原来有一种病人,能跑却不能跪,真是有意思啊。”
王安和如遭雷击,顿时僵在了原地。
他清楚的感受到,在秦始皇这番话说出口后,朝堂之上的大臣都对他投来了鄙夷的目光,甚至耳边还传来了几声弱不可闻的话语声。
“原来王公先前都是装出来的啊,真是枉我们还那么关心他。”
“谁说的不是啊,他那么做说难听点叫什么,倚老卖老,唉。。。。。。我们先前可真是误会大王了。”
王安和的一张老脸顿时只觉得火辣辣的,但表面上却还依旧很镇定,怡然自得的坐在了椅子上,就像没听见众臣对他的议论一样。
秦始皇也懒得理会王安和,对这种怀有不臣之心的老贼,他自有办法收拾他,当下目视百官大声道:“诸位爱卿,可有本奏?”
众臣互相看了看对方,下一刻坐在大殿末尾一名吕不韦的拥簇者,手拿笏板走到了大殿中央高声道:“启禀大王,臣有本奏。”
秦始皇淡淡的看了他一眼,不过是一小官,被人推出来当出头鸟的,当下微笑道:“爱卿有何事?”
那名小官,指着跪坐在左侧最前方的蒙武,义愤填膺道:“回禀大王,微臣弹劾上将军蒙武,公然率五万边防大军入城,且打着镇压叛逆的名声,残酷屠杀我大秦禁军,更是将忠心耿耿的国相大人以及率兵平叛的王雄将军污蔑成了所谓的叛逆。”
“殊不知,他蒙武才是这最大的叛逆,其不臣之心路人皆知,更何况其父蒙骜,更是曾有过刺杀我大秦宣太后的劣迹,足可见蒙家,乃是我大秦最大的毒瘤,臣恭请大王诛杀这个无耻叛贼。”
“放屁”!蒙武怒目圆睁,别人说自己可以,但要是敢说他哪位战死沙场的父亲,他蒙武第一个不干。
蒙武从座位站起。怒气冲冲的走到了那名小官面前,二话不说抬起就是一脚,把那名小官踹飞了足有三米远。
蒙武这一脚用了足足有十分的力道,那名小官当场喷出了一股鲜血昏死了过去。
吕不韦一派立刻有走出了五名官员大声指责蒙武道:“陛下,您看见了么,他蒙武公然在大殿之上做出这等辱打官员之事,来人啊,还不快把这逆贼拿下。”
“我看谁敢!!”
蒙武瞪着一双虎目,目光扫视之处,没有任何一个官员敢跟他对视,全都默默地低下了头颅,王安和看着这一切缓缓的睁开了老眼阴阳怪气道:“蒙将军好大的威风啊,当着大王的面也敢如此,真是不知这大秦到底是姓赢,还是姓“蒙啊?”
“王安和你。。。。。。”蒙武话还没说完,立刻被王翦捂着嘴拉了下去。
他们只是武将论领兵打仗没的说,但要是和朝堂上这群整天舞文弄墨的文人斗嘴皮子那还是差的太远了。
这也不能怪自己的老友冲动,毕竟那名小官都公然骂到了蒙武那战死沙场的父亲头上,如果换了自己,说不定会直接拔剑杀了他,军人要是连这点血性都没有了, 那还叫军人么。
秦始皇坐在王座之上道:“蒙武将军寡人请你记住,这里是朝堂,而不是你的军营。”
蒙武自知自己刚才有错,跪下了身道:“老将有错,请大王处罚。”
秦始皇摆了摆手,让他先退下,随后望着朝堂上的大臣轻声道:“你们刚才说,蒙武将军是叛贼,而他吕不韦和王雄才是真正的忠臣?”
九卿之一的廷尉,赵德明乃是吕不韦的亲传弟子,站出来振振有词道:“大王,国相这些年为我大秦所做的一切,大家都有目共睹,说句难听的话,若是大秦没有国相,恐怕大王都难登王位啊。”
秦始皇听着赵德明的话,冷笑了一声,刚想叱骂他几句,只见跪坐于朝堂最末席,一名三十多岁的小吏,快步走了出来,来到了赵德明的面前,不卑不亢道:“微臣,不敢苟同赵大人的意见。”
赵德明打量着这名三十多岁的小吏,毫不客气怒骂道:“放肆,你不过一刀笔小吏,这大殿之上,也有你说话的地方么,还不快快退下。”
这名小吏三十多岁,蓄着两缕胡须,长相普通,但其双目中却不时闪过几道精光吗,让人过目难忘。
秦始皇饶有兴趣的指着这名小吏问道:“你是何人啊?”
小吏抬高了头颅,毫不畏惧的和秦始皇对上了视线,大声道:“微臣,李斯!!!
分割线……群号523513436,这是小伟建的粉丝群,目前只有四个人,希望大家闲着没事的时候,能够多来和小伟一起玩玩,友情提示,群里面新来了一个萌妹子,这是小伟给大家的福利,你们要是还不愿意来的话,恐怕群里的妹子就要被人捷足先登了哦,说实话,妹子真的很可爱,不信的自己来看。
第十二章李斯
“李斯?”
听到这个名字的刹那,秦始皇只感到很耳熟,跟李信不同,黄小伟有时候经常会跟他提起这个名字。
说这是他未来大秦的宰相,也是他的左膀右臂,不过后来李斯跟赵高沆瀣一气,串改了他的诏书,这件事情秦始皇就不得而知了。
想到这里,秦始皇对李斯不由好感倍增开口道:“既然你不同意赵爱卿的话,那寡人倒想听听你心中的想法。”
李斯言辞有据道:“回大王,之前赵大人他们所说之事,在微臣看来,实在是荒谬不已。”
李斯目光看向了朝野之中的众臣道:“想必三天前的那场兵变,诸位大人一定都亲眼目睹了吧,就算没有亲眼目睹,也该听人提起过吧,那诸位大人应该知道,三天前是什么日子?三天前正好是大王出宫游猎的日子。”
“大王的车队刚刚走出王宫不到二十里,就遭到了刺客的埋伏,如此才拉开了这场刺杀失败,公然兵败的序幕。”
“我们假如派出刺客的人真的是蒙武将军,那他为什么不等大王出了咸阳城在动手?要知道当时咸阳城外除了他的五万大军再无任何秦军兵马啊!”
“只要大王出城,那必是蒙武将军的囊中之物,可他并没有这么做,反而是舍近求远,派了上百名的刺客潜入咸阳城刺杀大王,诸位大臣觉得这可能么?”
赵德明立刻站出反驳道:“你怎么就知道,他蒙武这么做不是为了洗刷掉自己的嫌疑,说不定那些刺客就是他手下的死士。”
李斯一声冷笑:“赵大人麻烦你动脑子想一想,刺客不过百人,而大王身边的禁军却足有三千,就算这一百人是蒙武将军手下的死士,那我想知道这一百人是如何在三千人中差点杀了大王?”
赵德明一时语塞:“这。。。。。。”
李斯接着道:“我再问诸位大人,王宫的禁军统领是何人?”
“正是他王雄,而且当时不少在场的百姓都可以作证,双方交战的瞬间,三千禁军便被打了个丢盔弃甲,逃得狼狈不堪。”
“况且我还听说,当时这一百刺客,可都是赤手空拳的啊,敢问,赤手空拳的百人为什么能在接触的瞬间便将三千全副武装的禁军打的溃不成军?”
李斯望向了坦然坐在一旁的王安和低声道“这那这只有一个可能,就是他王雄和吕不韦早已串通好。”
“一方派出自己的门客充当刺客,一方命令下属不准抵抗,还让他们将手中的武器留下,作为刺客们行刺的工具。”
赵德明额头的冷汗瞬间就下来了,李斯的话没有任何漏洞,让人根本无从反驳,这。。。。。这可如何是好。
李斯接着道:“如果诸位大人还是不相信的话,可以去把那些刺客的尸首找来辨认一番,想必经常出入国相府的几位大人,应该不会对他们陌生吧,李斯淡淡的看着吕不韦这一方的大臣道。
吕不韦这一方的大臣中,有几个认识李斯的当场怒骂道:“李斯,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当初若是没有国相大人举荐你,你连个小吏都当不上,现在国相被奸人诬陷,你不替他查明真相,昭雪尘怨,相反还迫不及待的朝他身上泼脏水,大王似李斯这等小人,当乱棍赶出朝堂,永不录用。”
李斯直视秦始皇,道:“我只知道吕不韦与王雄犯上作乱,按律当斩,再者,我李斯效忠的是大秦,不是他吕不韦。”
“哈哈哈”,王安和那恐怖沙哑的笑声传入了大殿中的每一个角落,静坐于椅子之上的他看了李斯一眼,阴声道:“好一个牙尖嘴利的后生,差点连老夫都被你说信了,不过依老夫看来,事情恐怕不是这样。”
李斯“哦”了一声道:“那敢问王公,事情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王安和捋了捋胡须道:“据老夫所知,那些前来刺杀大王的门客,乃是赵魏两国派来的奸细,而禁军之所以一触即溃,是禁军中的叛徒私下里控制住了我儿,让他不敢开口,无法提醒大王,这才差点酿成了悲剧。”
“并且老夫已经掌握了绝对的证据,我儿的副将孙立便是他们中的内应,一切都是他下的命令。”
说到这里王安和朝着秦始皇躬了一下身子道:“大王,此事怨不得别人,都是怪我那不肖子贪生怕死,请大王将他送入廷尉府接受应得的处罚吧,赵大人你们廷尉府可千万不要因为老夫的关系就手软啊。”
赵德明躬身道:“请王公放心,我廷尉府定会认真查处这件事情。”
秦始皇默默地注视着场上的一切,心中一凛,真是个老狐狸,眼看无法污蔑蒙武,立刻以退为进,将一切的过错都推到了所谓的奸细内应身上。
而他的那个草包儿子,最后恐怕也只落一个贪生怕死的罪名,最多也就是革去一切官职,贬为平民而已,如果不出所料的话,那个所谓的禁军副将,现在恐怕不是死了,就是已经被他们收买了。
李斯思虑了一会问道:“敢问王公,您说前来刺杀的门客都是赵魏两国的奸细,但有人已经指认出,当中有很多人正是国相府的门客,呵呵,王公你不会告诉在下,那些人是打着门客的名声儿混入国相府借机行刺的吧?”
王安和淡淡道:“不错正是如此!!”
李斯摇头叹道:“王公,您这番言论,恐怕连三岁的孩童都不会相信吧。”
赵德明抓紧了机会道:“大王,王公所言句句属实,依微臣看还是将禁军叛徒孙立传唤入大堂,当朝对峙一番,想来定可水落石出。”
秦始皇摆手道:“这些就不必了。”
“大王此言何意?”
秦始皇将案桌之上的一块锦布扔到了赵德明脚下道:“这里面是王雄的口供,赵大人看完再说吧。”
赵德明捡起来连忙查看,越看他的脸色越难看,到了最后赵德明整张脸阴沉的都能滴下水了。
辩解道:“大王,这。。。。。。这绝对不可能是真的,定是有别人用心之人强迫王将军这么说的。”
秦始皇轻轻的笑了笑:“别有用心?赵大人,到了现在你还是一口咬死,吕不韦他们跟此案无关么?”
赵德明一言不发,只是求助的将目光投向了王安和,王安和接过了赵德明手中的口供,看完后在心中大骂自己那个笨蛋儿子,居然将一切都说了出来,连点回转的余地都没有,自己怎么生出这么傻的一头货儿啊。”
王座之上的秦始皇紧接着又将另一块锦布扔到了赵德明身前悠悠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