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无所谓,说出来又能怎样,正好,还可以在借此打击他一番。
“婉儿,你说,没事儿,小伟哥会帮你保密的,这是我们俩个人的秘密。”
“婉儿,你告诉小伟哥是不是这样?你其实根本就没变过对不对?你是,你是我看着长大的,你是那么的善良,你怎么可能,对,是这样!一定是这样吧?”黄小伟期盼的望着少女的背影,说出的话已然语无伦次。
婉儿径直的转过身,冷漠的俏脸爬上一丝不屑,望着黄小伟那期盼的双眸,少女嘲讽十足的皱起了秀眉道:“侯爷,你是不是想的太多了?”
“轰!”九天雷霆直击黄小伟的内心,将他那张清秀的脸照耀的毫无血色。
少女的不屑,少女的嘲讽更是好似一把利箭穿过了他的心房。
我想的太多了,我想的太多了。。。。。
呵呵,是啊,我可能真的是想的太多了。
“三思哥!”上官婉儿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她开心的向黄小伟身后,刚刚走来的武三思挥起了手。
走出大殿的武三思笑着回应,很快来到了上官婉儿的身旁,当他看到黄小伟那木然的脸庞时,武三思心中不由一恶,这个人,当真是太令人讨厌了。
“三思哥,走吧,婉儿今天跳的好累啊,晚上你可要好好给我按按摩哦。”婉儿抱住了武三思的肩膀,很是小鸟依人的说道。
武三思心领神会,搂过她的腰肢,大笑道:“放心放心,婉儿,三思哥今晚肯定好好照顾你。”说着,武三思便和上官婉儿相拥而去,大笑而去。
原地只剩下了黄小伟一个人怔怔的站着。
喧闹的四周在这一刻似乎安静了下来,不,是黄小伟的世界安静了下来。
抬头看着明月高挂的夜空,黄小伟苦苦一笑,“我,我大概真的是想多了吧,呵呵,想多了,是啊,真的想多了,她是上官婉儿,她早就变了,管不了,管不了,回家,回家,走,回家,我不要再去管她了,不要。。。。。。。”
拖着疲乏无力的身躯,黄小伟离开了大唐,和上次一样,来之前他还是抱着希望,走之后,有的只是绝望。
显然,少女的话无法令他生出这么大的改变,真正的,最具冲击力的,可能还是当少女亲昵的挽住武三思的胳膊,跟他谈请说爱的样子。
你明明不喜欢她,为什么还见不惯她和别的男人在一起?
呵呵,或许这就是男人吧。
嫉妒,无来由的嫉妒,见不惯原本跟自己很亲密的女人跟别的男人在一起。
你心中的怒火应该很强烈吧,就在你看到婉儿抱着武三思肩膀的那一刻。
渣子。
。。。。。。。。
这一年的上元佳节结束了,年仅七岁的李隆基回到了自己父皇居住的东宫,自这一日起,李隆基发愤图强,苦读诗书,博览政文,日日勤练武艺,最疯狂的时候,他一天的睡眠时间还不到四个小时。
也由不得他不疯狂,因为对于李隆基而言,现在的情势于他,于他们李唐子孙非常险峻,头上有武则天这位心狠手辣的姑母,四周也有一干图谋大周皇位的武氏重臣。
对于那些武氏的人来说,父亲还有自己,都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都是他们能否接过武周江山的挡路石。
危机四伏的神都洛阳,不知何时何时就会不明不白丢掉性命的险恶之地,李隆基在他那位软弱无能的父皇身上学到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东西,也正是依此他才活到了最后,笑到了最后。
李旦教给自己儿子的东西很简单,只有两个字,蛰伏。
没有实力之前尽可能减少自己的存在感,甚至尽可能的让所有人都忘记自己。这是李旦教他的。
在暗中积蓄自己的力量,在暗中准备一切,只待时机一到,便可出奇制胜,一战而定全局!这是李隆基自己领悟到的。
随后的十几年他也正是这么做的,在暗中,在暗中看着李唐皇室的政权交替,在暗中看着那风起云涌的朝堂乱局,时机不到,绝不擅自入局。
洁身自好,广交天下豪杰,收取有识之士,直到最后,时机成熟,一直隐藏着自己獠牙的李隆基,终于在那一日呲出了自己隐藏了数十年的锋利毒牙!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现在的小李隆基只是个不甘心自己命运的孩童而已,但有句话说的很对,莫欺少年穷。
。。。。。。。。
公元684年,李显被废,算算日子,这位废帝已经被废了八年,八年啊,离开了长安整整八年,洛阳更是自打武则天迁都后一次也没有去过。
可跟他的弟弟李旦,那个近乎快要被所有人遗忘的太子不同,武则天登基称帝后,不时就有人在她的面前提起李显这俩个字。
而提起这个名字的人,都是一干李唐旧臣,满心念念不忘的就是恢复李唐国号,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狄仁杰。
说来也是有意思,明明李旦现在就是武周的太子,虽然他已经被武则天赐予了武姓,可本质上他也是高宗李治留下的李唐血脉。
更何况,他现在就是武周的皇嗣,为什么狄仁杰他们还非要让李显回来继承皇位,做太子呢?
答案很简单,正所谓凡事有得必有失,李旦能一直活到现在全靠他的一路隐忍,一路配合,诚然,这样的他可以一直安安稳稳的活下去,但同时,这样一位软弱无能的帝王,拱手让位的帝王也失去了一干李唐旧臣的心。
在狄仁杰他们的眼中,李旦就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就算武则天百年之后他真的继承了帝位,只怕他也不敢复辟李唐,所以,虽然庐陵王,也就是李显同样也很无能,但。。。。。。但起码大臣们不算太了解他,起码他还给了大家伙那么点希望,最关键的,他至少比李旦强吧!!
如此,李显就成了李唐旧臣心中的最佳皇位继承人。
可现在,仍旧是武则天统治期间,她已经篡位,已经登临大宝,这是武氏的天下,还从来没听说过有皇帝会把自己的天下传给异姓人呢。
再者,已武三思,武承嗣为主的武氏臣子还眼巴巴的盯着那个太子之位呢,谁都想当太子,谁都想在武则天百年之后接过大周江山。
武氏才俊之间在私下里更是明争暗斗,但他们的争斗有一个前提,但就是不管将来他们中间的哪一个人当皇帝都可以,就是不准姓李的当!
注意,这时的武三思已经受到了上官婉儿的告诫,可他却一如既往的投身到了皇嗣的争夺中,不是他不听上官婉儿的话,而是他变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武三思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事事听从婉儿号令的年轻人了,他的心中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主见。
更何况,皇位啊,那可是皇位啊!谁能经受得住他的诱惑?只要能坐上去,天下都是你的,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于是,上官婉儿的告诫,成为了一阵耳旁风,在武三思的耳边烟消云散。
唉,这是他第一次不听上官婉儿的话,日后,他也就是死在这上面的。
第一百七十五章大红嫁衣
高宗时期,大唐的疆土和影响力便深入至西域腹地,杆杆汉旗几乎插遍了整座西域,可后来,高宗李治病死,中宗李显即位不到几月被废,睿宗李旦即位。
又不到几月,徐敬业造反,随后的几年武则天更是不断地在为自己登基做着准备,不断地在铲除她登基路上的绊脚石。
可以说,自从李治去世后,大唐就陷入了内乱,再此等内乱之下,距离长安上千里的西域之地也免不了会发生意外。
这些年吐蕃人更是瞅准了大唐这头雄狮内部所出生的问题,一点点,一点点的开始蚕食大唐将士用生命打下的万里江山,同时又煽动已经臣服于大唐的西域小国发生叛乱。
因为西域距离中原过远,当时的武则天还在忙着争权夺位,根本就无暇顾及那么多,她也没有精力去管几千里外的事情。
于是,在吐蕃人的进攻下,驻守西域的大唐将士开始败退,连连败退,一连退了几千里,将那大好河山,太宗高宗时期,无数大唐将士用生命换来的土地拱手让人。
对此,武则天表示同意,甚至很多撤军的命令都是她下的,单凭这一点,就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武则天的政治生涯中一项难以抹除的污点
放弃西域,殊不知,她放弃的可不仅仅是那些看似贫瘠的土地,要知道西域的商路究竟是能给大唐带来多么丰盛的利润,要知道西域除了吐蕃人外还有迅速崛起的大食人,也就是阿拉伯人,那些身穿黑袍白袍的天方教徒对西域的垂涎可不是一天两天了,大唐这头富饶的雄狮更是让他们做梦都想得到。
他们一直都在等待着东进的机会,等待着烧死那些异教徒,抢光他们所有财产女人牲畜,将他们全都变为自己奴隶的机会!
而那些原本可以只用几千人便能挡住数十万大军不能动弹一步的雄关,更是被武则天全部舍弃,丢的干干净净,丢的利利索索。
说来武则天也是没办法,身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她并不是不知道西域的重要性,她也并不是一个眼睛里只有大唐的女人,那种鼠目寸光之辈会有,但不会是她武则天。
可当时。。。。。。可当时她是真的没办法了,她实在没有那么精力,好吧,干脆点,实在没有那么多的兵马派去西域了,她需要大唐雄狮留在国内为她提供军事保护,震慑那些宵小,万一大军进攻西域,国内发生叛乱怎么办?
两害取其轻的情况下,武则天做出这种选择非常正常。
可现在,不会了,不会再有大唐兵马不战而退的事情了,算算时间,武则天已然登基两年,在这两年里依靠酷吏她快速的稳住了局面,其后的时候更是大肆进行改革,逐渐恢复大唐国力。
当一切都准备妥当后,武则天下令了。
武威道总管王孝杰,左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提兵数万讨伐吐蕃!大唐将士在沉浸了几年后,又一次向西域亮出了他们唐人的宝剑,他们唐人的骄傲。
接下来的几个月的时间内,王孝杰大败吐蕃军,接连收服安西四镇,并于龟兹设立安西都护府,屯兵三万,战后,王孝杰被封左卫大将军。
王孝杰能有今日的成就一点都不奇怪,要知道当年只有二十多岁的他,便敢带着几千兵马杀出武关和那些数倍于己的异族大军展开死战,这份胆量,天下难寻。
王孝杰在西域的胜利,奠定了武则天的威望,也让她这个皇帝的名声听起来更顺耳了,至少,武则天的优秀是摆在了明面上,她可以让百姓过的好,她可以让大周成为唐人的骄傲,这不就是一个皇帝该做的事情吗?
相比于现在提起名字仍旧会让老百姓们恨得牙根都痒痒的李显,武则天可当真是好的不要再好了,可饶是如此,武则天也是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不是治理国家,而是传嗣。
。。。。。。。
得到武则天召见的谕令,还在文史馆帮忙编修国史的上官婉儿立刻赶到了洛阳神宫,在寝宫中见到了武则天。
略微的寒暄够后,二人直入主题,事实上她们现在的关系也用不上什么寒暄,她们之间早已超越了君臣,可也算不上是朋友,大概就是家中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关系吧。
“婉儿,想必这些天你也听到了一些,或者猜到了一些东西吧,既然如此,哀家就不和你兜圈子了,我想听听你对于传嗣的意见。”望着眼前的少女,武则天很是郑重的开口询问少女的意见。
婉儿简单的思索了片刻后,盈盈一笑,“陛下,您心里不是已经有了答案吗?为什么还要来问婉儿?”
武则天皱了皱眉,试探的问了一句,“你说的是就按照现在这般传位于旦儿吗?”
婉儿笑了笑,恭敬的一拱手,“陛下,你不用在意婉儿的感受,事情都过去了这么多年,婉儿早就忘记了当年的是是非非。”
听到上官婉儿的坦诚之语,武则天不免有些尴尬,最后苦笑的摇了摇头道:“你为什么就一定认为朕会把庐陵王召回洛阳呢?难道你就不认为哀家会把皇位传给旦儿?或者是武三思他们吗?毕竟他们可都是我武氏一族的人,有资格继承皇位。”
婉儿直视武则天那道看似混浊,实则智慧的凤目,眨了眨自己水灵灵的大眼道:“陛下,你真的想让太子殿下继位吗?”
“这。。。。。。。呵,不想。”
武则天果决的摇了摇头,“旦儿这个人过于软弱了,根本就不适合做一国之君。”
有得必有失,这话说的真对啊,李旦用自己的软弱换来了生存的机会,同时也失去了武则天对他的信心。
在武则天的心目中,李旦根本就不能做皇帝,一句话,性子太软弱,一点都不具备帝王之气。
“陛下,太子登基肯定是不行的,不光是您不同意,只怕这满朝的文武也不会善罢甘休,而一旦出现了权臣干政。。。。。。”婉儿一边看着武则天的神情变化,一边小声的劝诫着她。
果然,一听到权臣干政四个字,武则天立马摆起了手,“不行不行,朕绝对不能把皇位传给他,再怎么说朕和李唐皇室也是一家人,日后要是让外人夺了天下,朕可就是百死莫辞了。”
婉儿笑了笑,继续陈述让武三思等人继位的坏处。
“陛下还应该知道,若您将皇位传给三思哥他们,只怕形式还不如将皇位传给太子,何况三思哥他们兄弟也不是一条心,万一李唐旧臣发生叛乱怎么办?万一三思哥他们互相引兵攻伐怎么办?陛下,皇位的诱惑力到底有多大,您应该知晓。”
武则天的脸色霎时难看了起来,她又何尝不知晓这些。
顿了顿,婉儿语气十分凝重,继续道:“陛下,我们已经没有太多的选择了,将皇位还给庐陵王可以说是目前最好的方法,不然若是在经历几场叛乱,大周可能会已最快的速度衰败下去,这会是您所希望看到的吗?”
武则天心头一沉,黯然摆手道:“不是,这不是朕想看到的。”这一刻,武则天终是露出了几分老态。
“可,可婉儿,将皇位还给庐陵王这不是不可以,但朕担心的是你,你怎么办?我不在了,三思他们又该怎么办?”武则天布满皱纹的老脸上露出了一丝焦虑,她真正担心的还是上官婉儿和武三思他们的安全,也不由得她不担心。
为了上位,为了登基,武则天辣手处决掉了一批批李氏宗亲,很难保证当李显复辟后,他不会这么做,他不会向武氏之人报复!退一万步,即便他不会,其他人也会这么做!
听着武则天话语中浓浓的关怀,婉儿的心暖暖的,事实上,这些问题她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也不是没有苦恼过,但在苦恼过后,婉儿便想好了一切。
在大唐,真正能让她牵挂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武则天,另一个就是武三思,婉儿知晓,若是李唐复辟,他们这些武氏臣子定然会遭到李唐旧臣的清洗,这是无法避免的,只要武则天一死,立刻就会发生。
如果想在那场风暴中活下来,所能做的也就只有一件事,顺风倒,倒向李唐,倒向那位几年后就会重登帝位的庐陵王,李显。
“陛下,您放心,婉儿不会有事儿的,而且婉儿也可以在这里向您保证,三思哥他们也不会有事,但婉儿只能尽量保住他们,究竟能不能成还要看天意。”婉儿乖巧的福了福身子,向武则天做出了保证。
注视着面前的少女,武则天眼眶一红,她似乎知道少女要做什么了,真是难为她了。
“婉儿,谢谢,朕谢谢你了。”武则天拉起婉儿的玉手,郑重致谢,她知道婉儿为了她自己,为了武三思等人做出了牺牲。
而这个牺牲对于她而言非常大,甚至是无法接受,武则天知道那个牺牲是什么,只怕也只有那样,他们才可以在自己死活,继续活下去,继续安然的活跃于朝堂上。
听到武则天的致谢,婉儿没有任何表示,此刻的她眼神深沉,显然是陷入了某种奇特的意境。
而在她的眼前也出现了一幅画面。
张灯结彩的长安皇宫。
一袭大红嫁衣,艳如血。
一个男人,孤零零的站在朝贺的人群中,望着自己成为他人的妻子。
呵呵,真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啊。
小伟哥,那时的你,会是怎样的感受呢?
会生气吗?会嫉妒吗?
要是这样。。。。。。那可真是太好了。
第一百七十六章人才
公元696年,73岁的武则天举行封禅祭天大典,跟秦皇汉武等七十二帝全都选择于泰山封禅不同,一代女皇封禅中岳!独树一帜。
纵观武则天登基后的这十几年中,虽然她任用酷吏,实行恐怖统治,搞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弑杀,也为她背上了骂名,但就在封禅嵩山的第二年,武则天就亲手解决掉了酷吏来俊臣,而周兴,更是于几年前死于来俊臣之手。
来俊臣一死,也标示着武则天酷吏统治的彻底结束。
除了铲除酷吏外,武则天还改革了科举制度,举行殿试,开创武举,自举,试管等制度,从而让一大批寒门学子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隋之前,官员皆由世家大族所垄断的局面几乎是被打破。
除此之外,武则天还有一个很好的名声,知人善任,看看狄仁杰等一干贤臣就知道了,哪个不是她亲手提拔起来的?
来俊臣和周兴等酷吏当年还活着的时候,不止一次的找过狄仁杰等人的麻烦,若无武则天的保护,只怕狄仁杰等一干名臣早就死于那些酷吏之手了。
重酷吏,护贤臣!
武则天所做的贡献还不止这些,日后缔造了开元盛世的两名贤相,姚崇和宋璟也是被武则天提拔起来的,可以说,李隆基的开元盛世跟这两位贤相有着很大的关系。
没有他们或许就没有开元盛世,而没有武则天打下的基础,开元盛世也无法那么的辉煌,即便,辉煌过后带来的是永远的灾难和衰败。
在经济和军事方面,武则天亦是做出了很多贡献,稳定西域,减轻赋役,让百姓们得以休养生息,从之前的数场叛乱中渐渐修复元气。
以上基本就是武则天在位期间所做出的贡献。事实上,这些贡献不止她一个人,里面还有婉儿的功劳,很多事情几乎都是她和婉儿互相商量才做出的决定,而颁布谕令的诏书从来也都是由婉儿来书写。
这里面的文章有很多,比如说某一天武则天突然大发雷霆,下旨要将某个重臣处死,或者是颁布了某条糊涂的政令。
毕竟,人老了,很多事情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连带着脑袋都会不太清醒。
这种时候,掌管宫中制诰的中书舍人上官婉儿就可以出现了,利用手中的权利,从而避免武则天老年做出一些糊涂的,又不可挽回的错事。
这些年,婉儿帮武则天做了很多,也帮武周或者是李唐做了很多,可惜,没有太多人知道她的功劳,可惜,很多臣子对她的印象还是残忍和淫,乱。
公元699年,在上官婉儿和一干李唐旧臣的帮助劝说下,武则天终于下旨,召已经被发配了十四年的庐陵王李显回到洛阳,重新被立为太子,原太子李旦贬为旦王。
十四年啊,整整在外地受了整整十四年苦的李显终于回到了武周的政治中心,终于不用在担心自己和妻子随时随地都可能被母后派来的人杀掉。
十四年,李显足足在房州被囚禁了十四年!
没人知道当他在房州,听说自己那些兄弟一个接着一个被武则天杀掉时,他的内心究竟有多么恐惧。
他在恐惧什么?他在恐惧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成为下一个,下一个被母后杀掉的李唐亲王。
在这十四年间,每当李显看到武则天派来的使者,李显都是一副哆哆嗦嗦的模样,姿态放的特别低,甚至有好几次,使者还没有到,还没有告诉他自己是来干什么的,李显就吓得要自尽。
每一次,听说有使者来房州见自己,李显都以为是他的母后派人来杀他了,吓得他险些自己先解决了自己。
每一次都是这样,有好几次他都差点死在了使者到来之前。。。。。。
好在有他的妻子,如果没有韦莲儿的话,如果不是韦皇后一次次的安慰李显,告诉李显不要害怕,陛下不一定非要杀你,放宽心,先看看使者来说什么,毕竟你可是陛下的亲生儿子啊,她不会向对待其他亲王一样的对待你。
没有韦莲儿的话,只怕李显早就自杀了。
可当他从韦莲儿的口中听到亲生儿子四个字时,李显仍旧很想哭,他很想大声的告诉韦莲儿,这些年死在她武曌手中的亲生子女还少吗!
李显是一个懦弱的人,没有多少主见的人,发配房州这些年,是韦莲儿扛起了这个家,对于自己妻子的话他当然会选择毫无保留的相信!
如此,李显才一直活了下来,活了整整十四年。估计没有韦皇后,只怕李显在听到武则天称帝的时候就会自己解决自己。
十四年,正所谓患难见真情,自打李显被废除帝位,贬黜长安后,韦莲儿就一直陪在自己的丈夫身边,风雨无阻,也正是因为她的一次次劝诫,才让李显有了活下去的信心,韦莲儿用自己柔软的身体一次次呵护住了丈夫那脆弱的心灵,这一切都让李显特别感动。
私下里,李显曾经说过,只要我有朝一日能重新得势,你要什么我都会给你,包括整个天下。
嗯,这属于苦中作乐。
而当时的韦莲儿只是浅浅一笑,笑着告诉自己的丈夫。
“早点睡吧(别特娘扯淡了)。。。。。。。”
至于之后所发生的那些事情。。。。。。。。也很正常。
别看现在俩人的感情很好,称得上是相濡以沫,但那时的韦莲儿只是个落魄的废帝妻子,而他的丈夫李显更是个不受人待见,随时都可能被人夺去性命的废帝!
在这种朝不保夕的情况下,韦莲儿每日想的最多的大概就是怎么活下去,全然没有心情去想日后可能会有,但基本不会有的荣华富贵。
唉,联想一下日后,韦莲儿大概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
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啊。
。。。。。。。
四十四岁,因为长期生活于担惊受怕的生活中,李显看起来一点都不像一个中年人,两鬓斑白的他更像是一个老者。
得知自己重新被立为太子的那一刻,李显没有丝毫的生气,反而欢呼雀跃了起来,他一点都不在意曾经已经登临帝位的他,现在又变成了一位太子,对于一位帝王来说这到底是有多么的屈辱。
他只知道自己现在不用在担心,是不是随时都可能会被他的母后杀掉。不仅如此,母后这些年的身体也是每况愈下,可能用不了几年他就会再一次登临帝位!
梦幻啊,梦幻的生活啊,我居然还有机会当皇帝,我李显居然还有成为大唐江山主人的那一刻!哈哈哈,啊哈哈哈!
没有办法评价他了,这个家伙的废物已经冲出天际了。
因为这十四年的悲剧生活,导致李显做梦都不想再回到房州的那个小院,所以在他回到洛阳,重新确认了储君的位置后,李显领悟到了自己弟弟李旦的生存技巧。
低调,异常的低调,简直是低调的令人发指。
在韦莲儿的指示下,李显不敢在干预政事,每天的首要任务就是装出一副孝子的模样,天天入宫去拜见武则天,天天去照顾自己那发了善心的老母亲,有时候李显都恨不得自己去替武则天接尿。。。。。。他也是够拼的。
所谓人到老了,这心总是会软下来许多,已然七十五岁的武则天,瞧着每日入宫来给自己请安的李显,瞧着李显那孝顺的模样,心中几乎是没有了的亲情也是一点点出现,不久前的忧虑和懊悔也一点点的消失。
让他继位,其实。。。。。。也蛮不错的吗。
如此,李显的太子位置终于稳定了下来。
。。。。。。。
这一日,照旧,李显入宫去给武则天请安,在寝宫里母子俩人聊了大概半个时辰后,李显极为恭敬的给武则天磕了一个头,在武则天那满意的眼神中退出了寝宫。
回到洛阳已经三个月,李显越发的红光满面了起来,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现在的李显敢断言,只要武则天一死,那他就可以顺利的继承皇位,从而复辟李唐!如此,也算是不辜负那些旧臣们的期望了。
走出武则天的寝宫,回忆起不久前躺在张氏兄弟怀中的母亲,李显的心中感到了些许的恶心。
身为帝王拥有三千佳丽并没有什么不妥,这很正常,如果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皇帝,左拥右抱两位娇滴滴的美女,那这个画面还可以接受,甚至还能体现出老皇帝的宝刀未老。
但如果是一个七十多岁,满脸褶子,牙都快掉光的老妇人,躺在床上搂着俩个白白净净的年轻男子,不时还送上几吻。。。。。。。。那这个画面可就有点太美了,美的李显差点把早饭吐出来。
李显真是怀疑,张氏兄弟还有那个薛怀义,他们这些面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每天跟一个七老八十,都可以当他们奶奶的老女人躺在床上那个什么,据说花样还不少,妈的,你们究竟是什么做到的?难道你们就不觉得恶心倒胃口吗?还舔。。。。。。
“呕——”因为脑洞开的太大,站在武则天寝宫外的李显不由干呕了一声,随之而来的也是阵阵的冷汗。
到现在他也是打心底里佩服那些面首。
人才啊,都特么是人才,这都下得去手!啧啧啧。
李显没有想到另一个比较有深度的问题,那就是跟武则天年龄一般大的老皇帝,不对,都不用是老皇帝,民间的一些老土豪家里不也是养了一大票,小了他们几十岁的美女吗?
那些美女里,想必很多人都是主动送上去的吧?一点都不在意糟老头子趴在她们娇滴滴的身躯上,恶心的啃着舔着她们的娇躯。
这也是武则天宠爱男宠的一个原因。
在她眼中,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只要他们的付出能得到足够多的回报,就算是再恶心的事情,也肯定有人会去做。
可李显想不到这些,他只是对张氏兄弟感到佩服而已,同时他也要赶紧回宫去找自己的妻子亲热一下。
没别的,眼睛被辣到了,需要治愈一下。
就在李显迈步准备回东宫时,他的眼前忽然出现了一道隐藏于他记忆深处的靓丽身影。
瞧着自石阶下缓缓来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