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备伸出捅了捅黄小伟道:“小伟走吧,咋们去看冠军侯。”
“好嘞。”
黄小伟蹬着自行车一声大喊:“老子要穿越到大汉霍去病身旁!!”
五人一同高喊:“小军,我们来了!”
。。。。。。。
大汉,元朔六年,漠南之战的大沙漠。
数十万大汉将士,连营百余里,驻扎在这片充满了血腥味的大沙漠中,一对对身披红色战甲的汉军骑士,持枪驾马在大营四周巡逻,大营中,人嘶马鸣之声不绝于耳,汉军将士们擦干了脸上的鲜血,包扎好了身上的伤口,时刻准备迎接下一场大战。
漠南之战自元朔二年便已经开始,匈奴和大汉两方在这四年间交手数次,皆互有胜负,元朔六年,今年也就是漠南之战的最后一年。
元朔五年,卫青率大军出塞,奔袭六七百里,于夜色间数万铁骑悄悄包围了匈奴右贤王的大营,在卫青的一声令下,大汉铁骑对睡梦中的匈奴人,举起了屠刀。
右贤王对此根本没有任何准备,此刻的他还在大营中睡觉,还睡的很踏实,因为他从来都没有想过汉军会这么快就出现到他们面前,毫无防备之下,右贤王被打的打败,只带了数百精骑逃走,卫青斩获无数,大胜而归,被汉武帝封为大将军。
在右贤王被打的打败之后,同年秋天,匈奴的伊稚斜单于十分不甘心,率一万轻骑进攻代郡,代郡都尉朱英力战而亡,伊稚歇劫掠了千人而去,汉武帝闻之大怒,遂派大将军卫青,指挥忠将军公孙傲,左将军公孙贺,前将军赵信,右将军苏建,等众将率十余万大军出征。
两方打了几个月后,匈奴人的主力飘忽不定,卫青无法与之决战,只得暂时率军退回定襄,云中,雁门一带修整,元狩六年四月,卫青重回定襄前线,率大军再次进攻,霍去病参加的也就是这次大战。
而这一次,汉军北行了不过数百里,便遇到了大股的匈奴军,双方发生激战,匈奴军不断派兵增援,汉军将士奋力拼杀,歼敌万余人,匈奴军暂时败退,但此次大战并没有结束,因为一个叫霍去病的人还没有登上这场漠南之战的舞台。
此时汉军大营内,大战刚刚在不久前结束,所有的汉军将士们都在抓紧时间休养生息,因为他们知道,很快他们的大将军便会带领他们继续深入大沙漠,去寻找匈奴人的主力,与之决战。
。。。。。。
中军大帐内,身高八尺,面相忠厚的卫青,此刻正一人细细的看着桌上的漠南地形图。
不久前结束的一战,他的大军虽然已经成功击溃了匈奴人,但不过才斩首了一万多人而已,匈奴人虽然受到了不少的损失,可还没有到元气大伤的地步,所以,要想彻底消灭伊稚斜的大军,牢牢掌控漠南之地,他必须主动率军出征。
卫青正在思考如何率军,怎么率军进攻匈奴人时,中军大帐的帐帘突然被人掀开了,一位身披红色战甲,英姿飒爽的年轻小将迈着大步走进了大帐中。
卫青听到脚步声,缓缓抬头,当看到来人后,卫青微微一笑道:“去病,你来了,怎么样刚刚没有受伤吧?”
第六十四章八百降卒
霍去病俊秀无比的脸庞挂着一缕尚未干涸的血迹,点点血花如星辰般点缀在了他的大红战甲之上。
此刻的霍去病昂头挺胸立身于大帐中央,他那挺拔的脊背犹如巍巍高山,屹立不倒,染血的战甲,滴血的脸庞,还有那两把冲天的剑眉,几者相加重重叠起,将这位少年将军衬托的好似炼狱归来的战神般,迫人心悬。
可在他左手的手腕上却缠着一圈厚厚的绷带,在刚刚的大战中,霍去病身先士卒,亲自率领数百兵勇冲杀与最前线,手刃了十余人,且不止如此,乱军中,年少勇武的霍去病更是亲手斩杀了一员匈奴副将!
一剑毙命,惹得汉将将士无不为之侧目。
在这勇猛的战绩前,受了一点小伤也是在正常不过,
也正是因为不久前霍去病的奋力搏杀,原本军中那些对他颇有微词的将领们闭上了嘴,收起了轻视的目光。
看来这个少年郎不仅是因为家世显赫,才年纪轻轻就成了一员校尉,而是一个有着真才实干的年轻将军。
以前也是他们的目光太狭隘了,只把霍去病当成是一个靠着关系上位,来捞军功的公子哥而已,唉。。。。。大错特错啊。
不管是历史还是现在,霍去病都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作战勇猛,头脑灵活,只是脾气过于骄傲,可除此之外,在霍去病的前半生还有一个致命的短板,那就是他的年龄。
太小了,霍去病真的太小了,十七岁,只有才十七岁啊,一个本应还在上学的孩童,怎能成为一个管辖数百人的校尉?
又怎能让军中那些打了十几年恶仗狠仗的大将重视他?
但没关系,从此日起,霍去病的年龄不会在成为他的短板,而将是他最引以为傲的资本。
封侯冠军,年仅十七。
官拜司马,年仅二二。
一个梦幻般的传说。
。。。。。。。
大帐中,霍去病擦去了脸角的那抹血迹,冲着卫青笑道:“舅舅,你放心,都是一些小伤罢了,不碍事。”
卫青满意的点了了点头,坐在帅案后,眸光一扬,又是一顿,停在了霍去病的脸上。
卫青欣慰而又赞叹的看着眼前这位英姿勃发的少年将军,越看卫青越是喜爱,眼神中毫不掩饰对自己外甥的赞赏。
刚刚霍去病在沙场上的表现他都已经听说了,这小子果然没有让他失望啊,一想起刚刚公孙贺,赵信,苏建这些人来向他道喜的模样,卫青就忍不住咧起了嘴角。
陛下此次亲命去病随军出征,那些大将虽然嘴上没有说什么,但任谁都能看出他们之前脸上的那抹鄙夷。
每次在军中看到霍去病,那些大将连招呼都懒得和他打,好一点的跟霍去病点一点头,坏一点的干脆拿他当一团空气,视而不见。
这还是建立在霍去病主动去给他们问好的前提下。
可现在好了,不久前的哪一战,霍去病已经充分的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也让那些人争先恐后的来向自己道喜,顺便在替自己以前的狗眼看人低,道个歉,呵呵,真是够解气啊。
卫青和蔼的坐在帅案前,道:“去病,你来找我,可是有事?”
霍去病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角,渴望十足道:“舅舅,我确实有事找你。”
看着此刻就连瞳孔中都燃烧着熊熊战意的霍去病,卫青不免一笑,他知道霍去病现在为什么来找他,而原因在这一路上他也和自己说过很多次了,无外乎就是亲带一支兵马出击。
霍去病求了他无数次,可他就是没有答应霍去病的请求,原因很简单。。。。。。他不是霍去病的仇人,他是霍去病的亲舅舅!
寒暄过后,霍去病抱拳凝重道:“将军,我军在不久前已然成功击溃了匈奴人的主力,现在他们正慌不择路的逃向大漠深处,为了能彻底消灭匈奴人的主力,最大程度杀伤他们,霍去病请命,亲率一支铁骑前去追杀敌军。”
说到这里,霍去病意气勃发道:“舅舅,只要您肯给我一支精骑,让我统帅他们深入大漠,那我相信自己此行定能有所斩获。”
霍去病的话说完了,他的卫青也陷入了沉思。
卫青十指交叉,将下巴放在手背上,一个人坐在帅案前,静静的思考着霍去病刚刚说的话,目光不时从霍去病的身上和眼前的漠南地形图扫过。
卫青想了很久,他在想到底要不要同意霍去病出战的要求。
如果同意的话,风险未免太大,纵然他知道自己这个外甥非是池中物,迟早有一天会鱼跃龙门,但现在的他可还只有十七岁啊,连十八都没到,这么快就放他一人率军出征,是不是太早了,万一出点什么事可怎么办,那他可怎么和自己的姐姐还有陛下交代啊?
卫子夫喜欢霍去病,这是不用说的,而刘彻爱屋及乌同样如此,再加上霍去病本身就很讨人喜欢,刘彻更是对他喜爱到了无以复加。
试问一个拥有大将之材的少年郎,何人不喜?
刘彻看人的眼光很毒,和卫青一样,他十分清楚霍去病未来定会是自己的一大助力,如果不是如此的话,他又怎会同意霍去病现在就上战场。
还是那句话,一个十七岁的孩童,跟边关征战相距的太远了。
若不是霍去病一再请求,在加上刘彻想要提前磨练磨练这块璞玉,待日后在为自己的大汉立下万事不朽之功勋,他绝不可能这么早就把霍去病送上战场,万一不幸夭折,岂不可惜。
卫青继续在沉思着让霍去病出征的利与弊,刚刚想完了同意霍去病出征,但是风险太大。
可要是不同意呢?就让他跟在自己的身边,磨练的效果肯定是会达到的,安全也可以再最大的程度上保证,但。。。。。。。
这真的就是自己想要的吗?他卫青真的只是希望自己的外甥跟常人一样,一步又一步,慢慢的爬上来吗?
自己把他留在身边,确实,霍去病可以毫发无伤,还会比以前大有长进,他回去后也能对陛下和姐姐一个交代。
可不行!
雏鹰终有一日会离开父母的庇护,展翅高飞,面临未知的困难和挑战,如果事事都已霍去病的安全着想,那他这一辈子也只会活在自己羽翼的庇护下,永远无法实现真正的成长,这样的霍去病,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他希望看到的是一个颗璀璨的将星,他希望看到的。。。。。。是一个不朽的传奇。
卫青目光如灼般看向了眼前意气风发的霍去病,嘴角划过一丝弧度,去病,不要让舅舅失望啊,就算你不幸战死沙场,那你也不要怨恨舅舅。
因为舅舅希望你在未来能够超越我,能够独自一人扛起这面大汉战旗。
这一次,就算是舅舅对你的最后考验吧。
想到此处已无需在想,卫青下定了决心,那就是让霍去病去,让这只雏鹰自由自在的翱翔与天地间,他倒要看看自己的外甥究竟是一块怎样的稀世之才。
“去病,如果你此行不慎战死沙场,你会后悔吗?”卫青盯着霍去病俊朗的五官,沉声道。
霍去病想都没想脱口而出道:“舅舅,男子汉大丈夫,战死疆场,乃是死得其所,抛开这些不谈,作为一个军人,能够死在战场上,对我霍去病而言,是一种荣耀。”
卫青轻笑了一声,看来自己的外甥,不光是一头雏鹰,还是一只有着猛虎之心的雏鹰,很好。
“去病,那你此行决定带多少人马?”
听到卫青的话,霍去病忍不住想要仰天长啸,终于。。。。。。舅舅终于同意让他独自率军出征了,我霍去病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霍去病强压下心头的喜悦,一字一句道:“兵在精而不在多,舅舅,给我八百精骑,定能凯旋而归。”
卫青的脸色勃然大变,原本的欣慰也变成了失望,在霍去病的身上,这一刻的卫青只看到了四个字,骄傲自满。
唉。。。。。到底是一个少年人,只带区区八百人,这不是送死吗,去病,你让舅舅太失望了,看来我真的是不能放你离开,不然就是让你去送死。
几乎就在卫青改变主意的下一秒,霍去病的声音再一次传入了他的耳中。
“舅舅,这八百人,我想亲自挑选,而且您不能做出阻拦,我要谁,您就必须把他给我。”
卫青紧促的眉头舒展开来,“那你先说说你心中的人选吧。”
霍去病向前一步,脱口而出道:“匈奴人,舅舅,我要八百最精锐的匈奴降兵。”
卫青的脸色再次大变,刹那间,卫青的心中响起了四个字,“以匈治匈。”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卫青便答应了霍去病的请求,拿起帅案上的一直令箭,丢给了霍去病道:“执我令箭,本部军士你可随意挑选士卒,粮草可直接去督运官那里提调。”
霍去病接到了令箭,大喜过望,“多谢舅舅。”
随即,霍去病独自一人走出了帅帐,去各军营挑选能随他出外一战的士卒了。
霍去病离开时,卫青一直在默默的注视着他的背影,当霍去病的背影彻底消失不见,卫青从帅案缓缓站起,一个人在帅帐中背起手,走上了几圈。
片刻后,他停了下来,视线投向了由帅帐外照射进来的一缕阳光。
卫青仰头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自己这么做,究竟是对还是不对啊?”
第六十五章八百精骑
唉。。。。。。不管对还是不对,他终究已经同意了霍去病请战的要求,接下来的一切就全看他自己了。
卫青重新坐回帅案前,开始细细的琢磨起接下来的军事行动。
。。。。。。
霍去病手持卫青的令箭,兴高采烈地跑出了大帐,可他在帐内帐外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却让人不由大跌眼镜。
在帐内时他还高兴的像个孩子,又蹦又跳的,可是当他走出了大帐的那一刻,霍去病收去了脸上的表情,冷漠如铁,脚步沉稳而又厚重,一步步向着远方的军营走去。
现在的他,是一个校尉,是一个可以统帅八百精骑的校尉,在别人的眼中,他可能还是一个孩子,但是在霍去病的心中,别人拿他当孩子可以,可自己却一定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千军万马的统帅来看。
别人不拿你当回事儿,自己也要把自己当回事儿,看一看这份心态,而终有一日那些瞧不起他的人,都将因霍去病三字而心悦诚服。
。。。。。。。
霍去病握着卫青的令箭,走过了一座又一座帐篷,在那些早已被他记在脑海最深处的帐篷前,霍去病都会进入其中,短暂逗留片刻,等到他出来时,身后便跟着五六名体格健壮的汉军士卒。
霍去病跟卫青要了八百匈奴人的降卒,不得不说,霍去病很聪明,很会替自己找帮手,在现如今的大汉军队中,战斗力最为彪悍的,恐怕也就是那些匈奴降兵了。
自几年前的河南之战爆发,大汉军队这些年的主要对手就是匈奴人了。
由于士卒常年跟马背上的匈奴人交战,所以边关将士们的战斗力维持在了一个顶点,可以说目前的大汉军队皆是一群虎狼之师,将领敢打敢冲,士卒悍不畏死,勇往直前。
可若是论单兵能力的话,大汉的军队,相比如匈奴人还是要差上那么一点。
毕竟一个从小到大吃的都是五谷杂粮,而另一个则是天天吃肉,虽然后天的训练以及无数的征战所总结下来的经验,已经让两方的士卒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但终归还是差了那么一点。
霍去病也正是看中了匈奴人的单兵作战能力极强,所以才会向卫青开口要人,不然,他是绝不会带那些匈奴蛮子出外进攻的。
除此之外,霍去病之所以要了这么多的匈奴降兵,根本原因就是匈奴人熟悉漠南的地形,可以很好地为他引路,让自己能够快速突入他们的大后方,大肆砍杀,也就是卫青心中响起的以匈治匈四个字。
不过。。。。。。霍去病骗了卫青,因为很快他就挑选好了八百精骑。
八百名身穿大红色汉军骑兵战甲的士卒,于大营内排成了五列,整齐的立身于战马的马背上。
精骑们手中锐利的长枪和身上的暗红色战甲,在阳光的照耀下,分外夺目,这里的每一人,脸上,内衣之下,都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刀伤,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一种荣耀。
相比如那恐怖的刀疤外,更恐怖的还要属这些人身上那与生俱来的肃杀之气,这是自尸山血海的大战中所磨练出的盎然杀气,只有百战不死,数次从死人堆中爬出的老兵才能有这样的气势。
八百精骑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与霍去病一般,冷漠如铁,丝丝寒气,顺着他们的甲胄之中透体而出。
四周站岗的汉军步卒,都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
八百常年征战沙场的无敌精骑,两千四百匹优良战马,再加上那个名为霍去病的少年将军,此战若不胜,天理难容。
不错,在卫青的鼎力支持下,汉军拨出了两千四百匹战马来武装这些骑兵,他们胯下的战马皆是数一数二的良驹,每一名骑兵的标配都是三马一人,跟日后横扫亚欧大陆的蒙古铁骑一个待遇。
卫青为了霍去病真是下了血本。
此刻,在这八百人所组成的军阵最前方,便是一身大红战袍,盔甲鲜亮的霍去病。
霍去病驱动着胯下的战马,缓缓的从这些精骑的眼前走过,打量着他们中的每一人。
在这八百人里,匈奴人占了绝大多数,而且很好辨认,匈奴人大多长相粗狂,其中绝大多数人更是蓄着浓浓的胡须,头盔边还会顺出几条匈奴民族独有的发髻,让人一眼看过,便会清晰的知道,谁是匈奴人,谁是大汉军。
可眼前的八百人中,匈奴人虽然很多,但充其量也只有五百人而已,哪怕这五百人是数千匈奴降卒中,战斗力最强,杀人最为麻利的优秀将士。
不过。。。。。。有一点不得不说,抛开五百匈奴精骑不谈,那就是剩下的三百大汉精骑光论个人战斗力,便丝毫不弱于这些天天放火杀人的匈奴蛮子,甚至还更胜一筹。
说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正是如此,因为他们都是大汉精骑中最为精锐的铁骑,只一点,这三百人里,每一个人都是打过三年仗以上的老兵。
这一次的出征,霍去病准备了许久,他一直都在心中谋划着此行的一切,所以在进入大军时,霍去病便密切注意到了大汉铁骑中这些能征善战的将士,不夸张的说,这里的每一个人霍去病都能叫上名字,包括匈奴人。
如果让卫青知道霍去病此举的话。。。。。。只会轻轻一笑,什么也不会说,同样还会在心中对霍去病的做饭表示赞扬。
不过区区几百人而已,算得了什么,他麾下有数十万精锐,如果霍去病想要,他能为他凑齐五千名打过四年仗以上的老兵。
哪怕卫青替他凑好了五千名最能征善战的精骑,霍去病也断不会要,一来,他现在只是一个校尉,做人要有自知之明这一点霍去病可以说是非常了解。
二来,八百这个数字也是霍去病苦心琢磨出来的。
因为接下来他要深入大漠上百里找寻战机,如果携带兵马过多,势必会被匈奴人发现,这样一来深入数百里,发起闪电战的雷霆奔袭也就没任何意义了。
而一支不过千人的汉军铁骑,匈奴的斥候们是不会放在眼里的。
。。。。。。
刺眼的阳光照耀在霍去病俊朗的五官上,烤的他浑身火辣辣的,霍去病伸出手遮住了眼睛,半眯着眼瞧着半空中好似或火团一样的光球,看着看着,霍去病竟不由失神了,即便被太阳照射的泪水长流,他也没有知觉,痴迷的望着那半遮的日光。
现在自己的心情不正好似高空中那火热的烈日吗?数年的抱负,数年的准备,数年的心血,都将在今日迎来回报,他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太久,好在,老天爷并没有和他开玩笑,让他如愿以偿的等到了今日,等到了披甲上阵,独自统领一军的时刻。
霍去病放下了遮盖阳光的右手,闭目养神,恍惚间,他的脑海中出现了那名站在家门口,满眼泪水,喊着我等你回来的少女,想到少女,霍去病的激动的心情,竟一点点平稳了起来。
梦瑶,待我得胜之时,便是你我相见之日。
霍去病睁开了自己那一双如虎豹般凶猛的双瞳,对视眼前的八百精骑,一声令下,“出发。”
“驾。”马鞭一扬,身披大红战甲的霍去病驾马朝着大营外冲去,紧接着,八百铁骑牢牢地跟上了他的脚步,驶出了大营,掀起了一股冲天的沙尘。
八百精骑犹如一道洪水猛兽策马奔袭与广袤无垠的沙漠之上,在那一面又一面的汉字战旗中,一杆霍字大旗迎面飘扬与最前方,执旗手是一名三十多岁,相貌寻常的普通士卒,他叫周兴。
对于周兴而言,这是他一生最难以忘怀的一段时光。
他跟随着那个男人进行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战,而他也是他的执旗手,此后的每一战,周兴都跟随与霍去病左右,为他牢牢的执起那面霍字大旗,直到永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我是你的执旗手,我这条命是你救下来的,周兴,虽死无憾。
在灼热的阳光照射下,霍去病带着他的八百精骑,踏上了自己传奇人生的第一步,原地,只留下了一团又一团凌乱的马蹄印。
。。。。。。。
沙漠深处,某座大型的匈奴王庭外,五个穿着怪异的人趴在一块图土丘的身后,贼兮兮的看着远方热闹的匈奴部落,和那成片的羊群。
这五人正是黄小伟他们哥五个。
本来按照原定计划,他们是要骑着自行车直接来到霍去病身旁的,但不知道怎么回事,黄小伟第一次到达的时候,正巧赶上霍去病带着八百精骑从他们的眼前跑过。
遮天蔽日的尘沙,直接把五个人变成了兵马俑,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刚从哪个坟里刚挖出来的。
最可怜的还要属蒙恬,他一看见那些大汉精骑,便张嘴大喊:“小军,小军,蒙大哥来看你了。”完事就吃了一嘴的土。。。。。。
没办法,霍去病的速度实在太快了,竟然快到了瞬间移动都跟不上,黄小伟没办法,继续移动,可是每次他们都是只能看见霍去病的一个背影,给五人这个气啊,一整天下来,他们什么没干,尽追霍去病了。。。。。。。
到了最后,也不知道是自行车的瞬间移动使用的太频了还是怎么样,再一次瞬移后,黄小伟他们忽的一下,就来到了一座匈奴人的王庭,这一次,黄小伟他们来的太早了,霍去病要是没有意外的话,几天后才能到达这里。
而五人也是懒得追了,干脆就在这里等着好了。
现在,这五个混球正琢磨着怎么弄点吃点喝的。
来前忘了准备干粮,就秦始皇兜里藏了两块鸡翅膀,刚刚还被五个人全给分了。。。。。。
第六十六章抓鸡
刘备仰躺在土丘之后,摸着自己的肚子,半死不拉活的*道:“哎呦~~哎呦,小伟啊,不行了,我快饿死了,你快去给我和曹阿瞒整条羊腿来吃吃,不然我俩非得提前去见阎王爷不可。”
曹操将头倚在刘备的肩膀上,同样有气无力伸出了自己的右手,指了指土丘身后的一片水草丰茂的草地道:“小伟,看见十二点钟方向那片羊群没有,你和蒙将军还有秦王赶紧摸过去,给我和大耳贼一人抱一只羊羔子回来,只要手脚麻利点,肯定不会被人发现,要是你们抓不着羊,那。。。。。。”
“咯咯咯。”几声鸡叫忽然传入了众人的耳中。
听到鸡鸣,曹操蹭的坐了起来,一改之前的有气无力,浑浊的老眼中泛出了一道又一道精光,乃至于都能看到瞳孔中黄小伟的倒影,可想而知,曹操的眼睛现在究竟有多亮。
曹操搓了搓手,看着黄小伟深深的咽了一口唾沫,满脸的贼样道:“就算抓不着羊,你特么给我整只鸡也行啊。”
黄小伟:“。。。。。。”
“妈的,你到底是曹操还是黄鼠狼啊,咋天天就知道抓鸡!”
黄小伟没有好气的白了曹操一眼,“想吃鸡自己抓去,跟我说什么,没看见人家牧民都站在旁边守着呢,手里又是弓箭又是弯刀的,我特么敢去吗!就算不提牧民,羊群边可还有不少的狗呢,别我们这边刚抓着一只鸡,还没等跑呢,就被狗咬住脚后跟了。”
秦始皇这时也插了一嘴道:“小伟刚才说的太客气了,也太高估我们了,还抓着鸡?白日做梦!寡人可知道,这些匈奴牧民的箭法都可准了,只要我们敢露头,肯定就会被人家射成筛子。”
秦始皇摸了摸自己饥肠辘辘的肚子,叹气道:“老曹,你们还是在忍忍吧,小军应该快到了。”
曹操重新躺回了刘备的身上,满脸的生无可恋。
刘备凝望苍天,揶揄道:“呵呵,等小军来。。。。。。你说等他到的时候,究竟是来给我们送饭的可能性大一点?还是收尸的可能性大一点?”
黄小伟摆出了一副老学究的模样,清了清嗓子,右手抬了抬眼角本就没有的眼睛,也就是一团空气,装腔作势道:“这个,科学表明,人一般七天不吃饭才会饿死,我估摸着,小军七天后肯定就到了,咋们就耐心等着吧。”
“再者,不就是挨饿吗,不就是吃树皮吗?”黄小伟一摊手,“这叫事儿吗?这叫事儿吗?大家要拿出红军万里长征时的气魄,不怕艰难,不怕肌饿,安心的等待小军来拯救我们,正好,咋们这段日子天天大鱼大肉的,肚子里全是油,也可以顺便给你们刮刮油水,减减肥,何乐而不为呢。”
曹操盯着黄小伟看了很久,眼神里就差写着白痴两个字了。
曹操虚声道:“小伟啊,人三天不吃饭确实没事儿,可人要是三天不喝水,早特么渴死了吧。”
刘备接着补了一刀道:“恩,红军长征的时候好歹还能吃上树皮呢,可你看看咋们这儿附近。。。。。。最近的草地离咋们都有二里地,咋的,你想让我们吃土是吧,我没听说过吃土能活七天的。”
黄小伟哑然无语,他倒是忘了,光不吃饭还不行,他们还得喝水啊,但。。。。。。自己现在连这个土丘都不敢离开,上哪儿找水喝啊。。。。。。再就是吃土。。。。。。天呐,老子好歹也是身价上亿,怎么现在沦落到要去吃土了,这还有天理吗!
曹操给黄小伟科普了一下生活小常识后,慢腾腾的将目光放在了老老实实盘腿坐在他对面的蒙恬身上,看着蒙恬,曹操摆出了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道:“蒙将军,我是你的老师吗?”
蒙恬不假思索,当即郑重的朝曹操抱拳道:“老师授业传道之恩,蒙恬莫不敢忘。”
曹操老神在在的点了点头,“恩,很好,给为师抓只鸡去。”
刘备搭话道:“给我捎带手也来一只,要母的。”
蒙恬:“。。。。。。。”
蒙大将军看了看土丘之后那个繁盛的匈奴部落,这里好像是匈奴的某个王庭,属于大大大后方,再加上现在前线正在打仗,所以匈奴人的主力基本都被抽调去了前线,可即便是这样,这里也还有超过两千的匈奴骑兵,外加上万的匈奴百姓,和数之不尽的牛羊牲口。
蒙大将军胆色过人,即便是千军万马,他也敢孤身一人走上一遭,可要是在千军万马中孤身一人走上一遭,仅仅是为了抓。。。。。啊不对,是偷两只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