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燃烧的海洋-第4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美国的两倍,因而人口密度实际上只有美国的十四分之一,且三分之二的地区是人迹罕至的冰原。也就是说,俄罗斯能够被肢解、能够被分割、以至有可能被毁灭,但是美国不会。

    从长远考虑,肢解与分裂美国的害处比保持一个完整的美国大得多。

    另外,还得考虑战时的情况。

    要知道,如果中国决定出兵占领美国,肯定会让盟军加入,而且像对待美国这种地广人稠的国家,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盟军分区占领,由此就必然导致最严峻的后果,即按照占领区分割美国。

    只需有远见的人,都应该知道,这将是一场灾难。

    从本质上讲,能够把美国的领土分成几部分,但是绝对不可能以次消除美国民众的国家意志。最终结果就是,在占领军的影响力降低之后,美国肯定会再次统一,而且很有可能是以反抗占领军的方式实现统一,而重新统一的美国,必然把占领国、特别是中国当成头号大敌,也就会再次成为中国的潜在要挟。

    要知道,中国拼了命的打赢这场战争,就是要消除美国的潜在要挟。

    那么,如何才能够消除美国的潜在要挟呢?

    明显,消除美国的潜在要挟,关键不在于击败美军、也不是打垮美国的经济、更不是分裂美国的土地,因为军队能够重建、经济肯定会复苏、领土也会再次统一,真正的关键是消除美国人心里的仇恨,特别是对中国的仇恨,不再把中国当成敌人,而是把中国当成共同发展的朋友。

    为此,就绝对不能肢解与分裂美国。

    当时,在美国第一次提出停战请求之后,中国国内就出现了一个声音,即宣称中国需要的绝对不是一场“迦太基式的和平”,因而不能以战胜者的身份来随便处置美国,而是应该充分考虑与尊重美国民众的自愿选择。

    在中国高层中,持这一观点的主要就是杜小蕾。

    在向黄瀚林、牧浩洋等人说明情况的时候,杜小蕾提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在战争结束之后强加到德国身上的不平等条约,不但没有让德国解除武装,还在德国民众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最终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杜小蕾借此发出警告,中国绝对不能让第三次世界大战变成第四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更不能把不平等条约强加到美国身上,因为那不是和平条约,只是一纸休战条约,几十年之后,美国就将再次兴起,并且怀着满腔仇恨引发第四次世界大战。

    黄瀚林明白这个道理,牧浩洋也明白这个道理。

    就算有信心打赢第四次世界大战,也会为此付出更为惨烈的代价,让更多的中国人遭受战火荼毒。

    问题是,在二零五六年初,与美国停战是肯定不可能的事情。

    别的不说,美国自以为是提出的那些停战条件,根本就不可能被中国接受。

    此外,欧洲联邦对此采取的态度,也让中国无法接受。要知道,在东方同盟集团中积极主张与美国停战的就只有欧洲联邦,而该行为,被中国、以至是其他盟国看成是在变相袒护美国,维护西方文明。

    还有,英国在一月底宣布参战,也影响了中国的立场。

    美国真打算停战的话,就不会在这个时候策动英国参战,因而在所有人眼里,美国根本没有停战的诚意,只是借停战来拖延队,获得喘息机会,以便完善本土防御,以至进行战略反击。

    停战不可能,那就只有打下去了。

    第二百四十三章狂妄自大

    第二百四十三章狂妄自大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T!~!

    ..

第二百四十四章 远征大西洋

    收费章节(12点)

    第二百四十四章远征大西洋

    到了二月底,牧浩洋没有发动攻打美国本土的作战行动,因为有一件愈加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大文学

    这就是,美国海军的六支航母战斗群在诺福克海军基地成军。

    明显,对牧浩洋来说,这绝对不是小事。

    必须承认,当时牧浩洋太看得起美国海军了。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早在二零五五年底,军事情报局就提供了情报,美国海军将在年内获得六支航母战斗群,可是这六支航母战斗群的最终服役时间不是年底,而是第二年的年初。根据当时由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情报,美军航母战斗群延期两个月才服役,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缺乏舰队官兵。

    要知道,在这六支航母战斗群的数十艘战舰建造的时候,美国本土还没有遭到轰炸。

    也就是说,中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没有对美国的造舰工作形成影响。如果有影响,也要到二零五六年底才能表现出来。

    当时,美国海军除了缺乏舰队官兵,还缺少合格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

    总而言之,舰队有了,却不具备出海作战的能力,更不具备与中国舰队作战的能力。

    说得间接一点,牧浩洋完全不用把这支美军舰队放在心里。

    再说了,美军舰队在大西洋上,还没有进入太平洋,也不见得会进入太平洋。

    现实上,问题就在这里。

    当时,欧洲联邦已经发出请求,希望中国派舰队前往北大西洋,不然美军舰队很有可能拿欧洲舰队开刀。

    明显,黄瀚林不可能拒绝这样的请求。

    当时,中国海军已有二十七支航母战斗群,而且在年内还将获得十二艘超级航母,以及大批在战争迸发后才设想建造的全新战舰。大文学很明显,中国海军已经具备两洋作战能力,不存在兵力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黄瀚林许诺为欧洲提供安全保护,而且写进了同盟条约,也就有义务响应欧洲联邦的请求。

    结果就是,黄瀚林亲身给牧浩洋下达了命令,让他派舰队去北大西洋。

    很明显,这是政治任务,不是军事任务。

    问题是,政治任务比军事任务愈加重要。

    为此,牧浩洋组建了大西洋舰队,暂时由周渝生大将担任舰队司令,并且给了周渝生十二支航母战斗群。

    按照牧浩洋的部署,大西洋舰队将首先进入地中海,夺取直布罗陀要塞。

    二月二十八日,大西洋舰队就在周渝生的率领下开进了地中海,并且前往撒丁岛,进行短暂停靠。

    两天后,大西洋舰队出征,杀往直布罗陀海峡。

    攻打直布罗陀要塞的战斗基本上是走过场,在第一轮轰炸结束之后,数十艘大型综合战舰还没来得及让大口径电磁炮发挥能力,守卫要塞的英军就升起了白旗,向远在几百公里之外的中国舰队投降。

    三月三日,大西洋舰队进入北大西洋,开往比斯开湾。

    在进入南特港之前,大西洋舰队出动舰载战斗机轰炸了英国的威尔士地区,随后又进行了远程炮击,摧毁了普利茅斯港。

    当时,英国皇家海军已经逃到设得兰群岛,所以没有遭受丧失。

    进入南特港之后,大西洋舰队停靠了一周。在此期间,周渝生前往巴黎,会见了欧洲联邦国防军总参谋长鲁道夫,参加了好几场奢华至极的宴会,还借此机会游览了卢浮宫、登上了艾菲尔铁塔、参观了凡尔赛宫。如果不是时间紧迫,他还会去阿尔卑斯山,享受山地滑雪的快感。返回南特之后,周渝生组织大西洋舰队,与欧洲联邦海军举行了联合演习。大文学只是当时欧洲联邦舰队在地中海的马赛港里,还在为参战做准备,所以没有开过来,进行舰队联合演习。

    不得不说,这是一大可惜。

    要知道,这是大战期间,中国与欧洲联邦海军最为亲密的一次接触,而且也是唯一有机会进行舰队联合演习的活动。

    因为错过了这次机会,所以两国的主力舰队从未打过照面。

    到了战后,两过主力舰队在大洋上面对面的时候,已经是剑拔弩张了。

    搞完这些活动,周渝生才在三月十三日率领大西洋舰队离开比斯开湾,并且再次轰炸与炮击了英国本土。

    只是,这次周渝生愈加大胆一些,把轰炸范畴扩大到了泰晤士河北部地区。

    接下来,大西洋舰队横跨北大西洋,直奔美国东海岸。

    因为只有十二艘航母,所以大西洋舰队不断呆在美国岸基战术航空兵打击范畴之外,没有靠近美国本土。

    周渝生的任务很简单:监视藏在切萨皮克湾里的美国舰队。

    当时,牧浩洋让周渝生率领大西洋舰队出征,就是想让在后方呆了三年多,不断在替他分忧解难的海军参谋长抓住最后一次机会,捞取到战功,以便晋升为海军元帅,而且这很有可能是大战结束前,最后一次海战机会了。

    不管怎么说,周渝生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客观的讲,周渝生在这场战争中做出的贡献,不比牧浩洋少多少。在牧浩洋去前线指挥作战的时候,是他在后方提供支援。当牧浩洋分心他处的时候,是他在负责作战部署。能够说,只需牧浩洋忙不过来,周渝生就代领了战争部长的所有职责,尽心尽力的处理军队内部事务。

    可是,到这个时候,周渝生还是海军大将。

    要知道,在俄罗斯战败后,魏成龙就晋升为陆军元帅,而在以色列战败之后,连蒋博文都获得了陆军元帅军衔,而在攻占夏威夷群岛之后,庞跃龙与司马文正成为陆战队元帅,连佟少云都差点成为海军元帅。当时,陆军有三个元帅、陆战队有两个元帅,空军参谋长母祁铁也成了元帅,而海军仍然只有牧浩洋一个人是元帅,周渝生、佟少云与龚继飞都只是海军大将。

    明显,牧浩洋不想让周渝生拉下,也就给了他这个机会。

    只需他打了胜仗,回来后肯定是海军元帅了,以至不用回国,牧浩洋就会替他向黄瀚林申请元帅军衔。

    可惜的是,周渝生等到战争结束,都没有等到杀出来更他决战的美军舰队

    所幸的是,黄瀚林非常开明,也知道周渝生劳苦功高,快七十岁的人了,还要率领舰队去前线作战,因而在三月初,以周渝生率领大西洋舰队进军北大西洋,以及成功完成了对欧洲联邦的军事访问为由,授予他元帅军衔。随后,佟少云与龚继飞也获得了元帅军衔,到战争结束的时候,连敬文辉都成为了海军元帅。

    结果,这场大战,海军诞生了五位元帅,陆军四位(第四位是虞世辉)、空军两位(第二位是牛武威)、陆战队两位。

    当然,在队里,元帅只是荣誉军衔,因为与职务对应的最高军衔是大将,超过大将就没有意义了。

    只是,职业军人看重的就是荣誉。

    美国舰队没有出海作战,并没妨碍中国海军大西洋舰队实现其严峻价值,以及完成最重要的军事使命。

    通过夺取北大西洋制海权,中国海军切断了美国与英国的联系。

    虽然在此之后,美国通过墨西哥湾与加拿大的港口,向英国派遣了船队与船只,但是再也无法为英国提供战争援助,而且那些单独活动的运输船、或者没有护航舰队掩护的运输船队绝大部分都遭到潜艇绞杀,到达英国的少之又少。英国在三个月之后宣布投降,就与此有很大关系。

    此外,大西洋舰队还为东方同盟集团争取到了最后三个成员国。

    首先是阿根廷在三月五日正式与中国签署同盟条约,成为东方同盟集团第三十九个正式成员国。随即,阿根廷就向美国与英国宣战,并且正式声明,马尔维纳斯群岛是阿根廷不可分割的崇高领土。

    阿根廷参战的第一个目的就是夺回由英国控制的马尔维纳斯群岛。

    当然,还有第二个目的,即获得来自中国的支持,超越巴西与墨西哥,成为拉丁美洲的头号大国。

    现实上,阿根廷并没有多大的野心,只是希望其地位在拉美国家中得到承认。

    三月八日,南非宣布加入东方同盟集团,并且向美国宣战。

    打到这个时候,南非是第一个倒向东方同盟集团、并且正式向美国宣战的前西方同盟集团成员国。

    明显,南非参战的意义比阿根廷大得多。

    只是,为了让南非参战,中国付出的代价也更大,即许诺在大战结束之后,不在非洲扩大影响力,承认非盟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唯一的国际组织,而且承认南非为非盟领袖。中国得到的,只是在非盟中的超凡地位,即以友好国家的身份,参与非盟事务,共同维持非洲的和平与稳定。

    最后一个参战的是古巴。

    三月二十四日,在中国舰队到达巴哈马群岛以东海域的时候,周渝生意味性的派遣了几十架战斗机飞往古巴,并且在次日就返回了舰队。

    也就在这一天,古巴总统正式向美国宣战,并且成为东方同盟集团第四十一个成员国。

    古巴参战,只具有意味性意义,而作为参战条件,中国只需要为古巴提供安全保障,并且保证古巴在战后的**自主地位。

    在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东方同盟集团完成了最后一次扩张。

    第二百四十四章远征大西洋

    第二百四十四章远征大西洋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T!~!

    ..

第二百四十五章 舰队的归宿

    第二百四十五章舰队的归宿

    大西洋的作战行动,导致攻打美国本土的作战行动推迟到了三月底。大文学IAZAILO

    客观的讲,推迟一个月,不是坏事,而是好事。

    到三月底,中国海军与空军已经能够为登陆美国西海岸的陆战队提供更加全面、更加强大的空中掩护与空中支援。

    当时,在东太平洋上,海军集中了十五支航母战斗群。

    事实上,打到这个时候,主力舰队的主要任务已不是夺取制海权与制空权,而是在战场附近游弋,专『门』搜寻与歼灭出港寻找偷袭机会的美军舰艇,特别是那些用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小型舰艇。

    说得直接一点,主力舰队的任务是保护聚集在前沿的上千艘各类缺乏机动能力、也缺少有效自卫手段的舰船免遭美军高速小型舰艇的突然袭击,在前线制造一片安全海域,确保其他舰船不受影响。

    显然,主力舰队成了打杂舰队。

    真正承担主要作战任务的,反而是那些之前不受重视,甚至被认为无法在战场上生存下来的普通舰船。

    说得准确一点,是用商船改装的舰船。

    在正规海战上,这些“军辅船”确实没有生存能力,可是在海战之后,特别是在敌人已经丧失了海战能力的情况下,这些之前不被海军重视的舰船却大有用武之地,作战效费比远远超过战舰。

    比如,一艘护航航母的实际价值只有一艘超级航母的二十分之一,常规作战费用只有超级航母的十分之一,维护费用只有超级航母的五分之一,但是能携带三十架舰载战斗机、或者二十四架固定翼舰载反潜巡逻机,作战能力相当于一艘超级航母的三成,其综合效费比是超级航母的五到十倍。大文学

    也就是说,用同样的经费来采购护航航母,比采购超级航母划算得多。

    正是如此,从二零五四年开始,中国海军就开始大批量采购护航航母,甚至因此放弃了第六批超级航母的订单。事实上,到大战结束的时候,第五批超级航母都没完全建成,最终只完成了四艘,其余八艘在拆除敏感设备后出售给了钢铁回收企业,而现役的超级航母只有三分之一保留了下来,其余的都在大战结束后的五年之内退役,部分封存了起来、部分低价出售给盟国、部分则成为测试新式反舰武器的靶船、还有一些被拖到南海成为了人造海底珊瑚礁的基石。

    到二零五六年三月底,中国海军中的护航航母已经超过一百八十艘。

    这是个什么概念?

    按照一艘护航航母搭载三十架战斗机,这些护航航母总共可以搭载五千四百架,而实际远不止如此,因为一些后期改进的护航航母的载机量超过了六十架,一些用三十万吨级集装箱货轮改装的护航航母甚至能搭载一百架战斗机。当时,部署在前线的一百五十艘护航航母总共搭载了八千架战斗机。

    太平洋舰队的十五艘超级航母,最多也就只能搭载不到一千四百多架战斗机。

    这么一比,就能发现护航航母群有多么庞大了。

    当然,如何部署与调动这些护航航母,绝对是一『门』科学。

    从指挥的角度来讲,同时调动一百八十艘护航航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同时指挥八千架战斗机作战,也几乎不可能。

    所幸的是,当时海军已经研制出了功率更大的电磁弹『射』器,能够在甲板零风速、甚至是负二十五节风速的情况下,让j…33m满载起飞,不需要像以往一样,必须让航母迎风航行使甲板风速超过二十节。大文学如此一来,聚集在一起的护航航母就可以在锚泊的状态下弹『射』与回收舰载战斗机。

    简化了使用方式,护航航母的价值大增。

    除此之外,崭新的军事指挥体系也已成型,并且开始发挥作用。

    事实上,这算不的军事指挥体系,因为其核心,实际上就是基于军事通信卫星的指挥与通信网络。

    当时,中国在清除近地轨道太空垃圾的时候,也发『射』了数十颗军事卫星。

    这些军事卫星,就在清理卫星群里。

    在清除太空垃圾的时候,中国采用的办法是在同一条轨道上,部署一组清理卫星,数量在十枚以上,一枚清理卫星能够清除掉前方横向宽度一公里之内的太空垃圾,十颗卫星同时工作,就能清除一条宽度在十公里左右的轨道空间,而每一组中,还至少有两颗备用的清理卫星,以便及时替换受损的清理卫星。在这些清理卫星后面,就是军事卫星,包括通信、侦察与警戒卫星。一般情况下,由六颗或者九颗军事卫星组成一个卫星群,每一个卫星群里至少有两颗通信、两颗侦察与两颗警戒卫星,以确保在任何情况下,每个类型的军事卫星都至少有一颗能够工作。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军事通信卫星,因此每个卫星群里,往往有三颗、甚至更多的军事通信卫星,以便在必要的时候,比如穿越战场上空的时候,让几颗卫星同时工作,为作战部队提供更多的通信频道。

    事实上,这些通信卫星也决定了军事打击的节奏。

    当时,军事卫星都处在低轨道上,在战场上空滞留的时间在两个小时左右,所以中国空军的轰炸行动往往会集中在这两个小时里进行,即让轰炸机在此期间进入轰炸区域,投下炸弹,在卫星通信中断之前撤出。

    通信效率提高,意味着指挥效率提高。

    要知道,在大战期间,限制指挥效率的结症就是通信效率太低。

    虽然利用超高空长航时无人飞机,军事通信情况有所改善,但是无人飞机的工作效率远远不如军事通信卫星,特别是覆盖的战场范围仅有军事通信卫星的百分之一,而同时动用一百架无人机,意味着需要在这一百架无人机之间『交』换信息,组建通信网,从而大幅度降低了通信效率。

    用一颗通信卫星取代一百架大型无人机,通信效率自然提高了不少。

    当时,中国发『射』的军事通信卫星有二千四百个通信频道,也就是能够同时接通二千四百条通信线路,为二千四百个作战单位提供服务。虽然受卫星数量限制,即便让三颗军事通信卫星同时工作,也只能支持七千二百个作战单位,远没有达到全球自然灾害前的水准,当时中美两国的军事通信卫星网络能够同时支持数万个作战单位,但是与大战期间相比,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要知道,在大战期间,队已经简化了通信系统,对部队间的通信联络进行了较为严格的限制,并且找到了其他替代方式。拿陆军来说,一支突击集群就是一个作战单位,内部通信完全依靠定向通信系统与战术电台,只有在与其他单位通信的时候,才需要借助军事通信卫星。

    在海军里,一支舰艇编队就是一个作战单位。

    当时,海军把六艘护航航母编成一个作战单位,其中一艘为旗舰,只有旗舰需要利用军事通信卫星,而另外五艘都通过定向通信系统与旗舰『交』换信息,编队里的其他舰艇也以同样的方式与旗舰『交』换信息。

    这样一来,海军的通信效率大大提高,指挥效率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利用这些手段,指挥一百八十艘航母就不再是什么难事了。

    数量众多的护航航母,正是中国海军在东太平洋战场上保持制空权,并且掩护战略轰炸的重要基础。

    随后,也将成为攻打美国本土的重要力量。

    有趣的是,绝大部分护航航母的命运都比超级航母好得多。大战结束之后,只有很少一部分船龄较长的护航航母被拆毁,以废钢铁的价格出售,其余的护航航母都重新改造,恢复了本来面目,即集装箱货轮,再次航行在各大洋的主要航线上,为世界各国的重建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后来,还有一艘护航航母以其战时模样保存了下来,成为中国海军博物馆里的展品。

    与护航航母一道写入历史的,还有在这些军辅船上奋战的船员。

    当时,绝大部分军辅船上,只有军官享受海军现役军人的待遇,大部分船员都是应征入伍的水手,可他们并没纳入海军的正式编制,成为一个非常独特的“准军事群体”,因此在战后也没有得到退役军人的待遇。整个大战期间,有近两百万海员应征入伍,其中近二十万人战死沙场。直到战争结束十五年,中国政fu才正式承认应征海员的军人身份,并且为其提供退役军人待遇。

    后来,中国海军在舟山港,专『门』建立了一座“阵亡海员纪念碑”。

    不仅仅是海军才有这样的情况,陆军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当时应征参加陆军运输队的就有一百多万人,其中近五万人在战场上殉国。直到战争结束后,在上百万准军人的安置问题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并且引发众多社会知名人士为之奔走的时候,陆军才承认了他们的军人身份。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了。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三月二十七日,牧浩洋签署了登陆美国西海岸的登陆作战方案。

    如果天气状况良好,登陆行动将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开始。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T!~!

    ..

第二百四十六章 登陆美国

    收费章节(12点)

    第二百四十六章登陆美国

    美国西海岸时间三月二十八日上午八点,被称为“最后的登陆作战”行动正式开始。大文学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登陆作战行动,只是在战术性质上,能够看成是澳洲会战时登陆行动的放大版。

    当时,中国陆战队一口气投入了二十个陆战师。

    这些陆战师,在登陆前不是在登陆战舰上,而是集中在毛伊岛与瓦胡岛上,空军则在这两座到上总共部署了一万二千架大型电动运输机与一千架充电飞机,确保只需一次,就能把二十个陆战师的四十万官兵与全部主战装备、以及一个基数的弹药全部送到目的地,再返回毛伊岛与瓦胡岛。

    当然,这么做的主要目的就是避免占用前方的海上基地。

    登陆场不是某一个地点,而是从西雅图到圣迭戈,在南北长三千公里、东西宽两百到四百公里的区域。准确的说,是在这片区域内由陆战队精心挑选的二十个重要地点,主要是关键交通线上人口较少的城镇。

    指挥登陆作战的不是庞跃龙,而是司马文正。

    明显,庞跃龙也想让司马文正把握住最后的机会。虽然在攻占所罗门群岛之后,司马文正晋升陆战队元帅的条件就全部达标了,只是苦于庞跃龙还是陆战队大将,所以直到澳洲会战结束,司马文正才在庞跃龙晋升为陆战队元帅的第二天,拿到了元帅军衔,但是关于司马文正晋升为陆战队元帅的资格,三个军种的高级将领都有异议,主要就是司马文正指挥的作战行动都有点不那么名正言顺,而且所罗门群岛会战的丧失极为惨重,让人觉得他没有资格成为元帅。

    如果能够指挥陆战队攻上美国本土,那就没有人敢怀疑司马文正的资格了。

    也正是如此,司马文正没有照搬庞跃龙在澳洲大陆上的登陆战术,而是决定把登陆战役与第一次大规模地面进攻战役合到一起,即在登陆战役中就完成对前沿敌人的包围,一口气吃掉美军主力。大文学

    当然,司马文正绝对不是眼大肚皮小,他手里有足够的资本。

    要知道,当时空军准备的不是一万二千架大型电动运输机,而是三万多架,而且其中三分之二是DY…2型,因为从二零五五年开始,DY…1型就停产了,国内几大飞机制造厂全部生产DY…2型。

    如果前线有更多的机场,空军第一批投入的大型电动运输机肯定不止一万二千架。

    结果就是,空军把大型电动运输机分成了三批,规定每一批在执行十次空运任务之后就返回马里亚纳群岛与扶桑,除了进行全面维护之外,还能让飞行员喘口气,等到状态达到最佳之后再奔赴前线。

    此外,还有一个极为明显的好处,即在前线战时紧张的时候,能够动用部署在后方的大型电动运输机,在充电飞机的协助之下,把战略预备队、或者是装备物资间接跨洋运送到战场上去。如果战场上没有足够多的野战机场,能够采用空投的方式提供增援。有足够多的野战机场,那就再好不过了。

    也就是说,在极端情况下,空军准备的大型电动运输机能够一次性把六十个陆战师、或者是二十四个集团军,相当于一百二十万的地面部队,以及至少一个基数的弹药物资送上战场。

    当然,前提是得有这么多地面部队。

    毫无疑问,司马文正手里有这么多的地面部队。

    别的不说,仅陆战队就有八十个师,其中六十个师部署在毛伊岛与瓦胡岛,二十个师部署在马里亚纳群岛。

    此外,魏成龙也提供了全力援助。

    当时,中国与欧洲联邦已经成为盟友,所以魏成龙把部署在俄罗斯的地面部队减少到了十个集团军,把大部分的占领任务移交给了盟军。大文学另外,中东战争也已结束,蒋博文把部队削减到了四个集团军。加上陆军在二零五五年组建的部队,总共有八十个集团军,也就是四百万地面部队可供调动。

    魏成龙非常大方,表示司马文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