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燃烧的海洋-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绝对不是空想。

    二零二零年,就有一家美国企业向国会提出,应该让航天探测商业化,即让企业获得开采太空资源的权利。按照这家企业提供的报告,如果以商业方式运作,到月球上建立资源开采中心,最多只需要四千亿美元,仅为“登陆火星”计划预算的五分之而商业应用前景非常光明,月球上仅氦3资源的价值就高达二十万万亿美元,足以确保人类在未来数万年内的能源供应。

    除了美国,其他大国也盯上了月球。

    作为航天大国,俄罗斯最先提出到月球上建立资源开采基地,还一度引起了西方国家的高度重视。在美国人吵着要再度登上月球后,俄罗斯联邦政fǔ启动了登月计划,只是进展非常缓慢。

    相对而言,中国的登月计划更加靠谱。

    虽然在火箭技术上,中国与美国的差距还非常大,到二零二七年,也就搞出了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四十吨的大型火箭。但是依靠其他方面的技术进步,登陆月球的基本问题已经解决。

    一切顺利的话,中国宇航员将在二零三零年登上月球。

    与美国不同,在登月行动中,中国政fǔ并不是主导者,从一开始就让民营企业充当了领头羊。

    虽然登月的政治意义非常大,但是没有经济利益做基础,登月就没有多少实际价值。

    不管怎么说,美国人在五十多年前就登上了月球,即便中国宇航员排名第二,也差了半个多世纪。

    与美国、俄罗斯一样的是,中国的登月计划,也是为了月球上的资源。

    在二零二八年,这个意义显得更加重大。

    原因很简单,可控聚变核反应堆的研制工程进展顺利,而第一代聚变堆的燃料主要就是氦3。

    在地球上,这中氦元素的同位素非常罕见。

    在月球上,则几乎遍地都是。

    如果用氦3发电,那么一公斤氦3的市场价值在两千万美元以上,是黄金的二十倍。

    如果达到工业开采的程度,在月球上开采一公斤氦3的费用不会超过十万美元,即便算上运输费用,利润也在百分之一千以上。

    毫无疑问,这个利润率,足以让所有商人发狂。

    正是如此,在登陆计划上,中国的民营企业起到了主导作用,比政fǔ还要积极,也更愿意承担风险。

    如果一切顺利,二零四零年就能在月球上建立第一座永久基地。

    至于登陆火星,那就完全是政fǔ的事情了。

    虽然火星上也有不少资源,特别是在月球上比较稀缺的水资源。更重要的是,火星是今后进行深空宇航的理想。如果人类的资源需求扩大到整个太阳系,那么火星就是前往外围行星的出发地,也是到行星带开采资源的理想基地。但是火星太远了,而人类掌握的技术又太落后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登陆火星只有政治意义,没有经济价值,因此企业不会过于热心。

    结果,与美国一样,中国的登陆火星计划也只闻雷声,不见雨点。

    如果说航天竞赛是大项目,那么在其他项目上,双方的竞争同样jī烈。

    从影响来看,以基因工程为基础的现代生物科技绝对最为重大。

    美国最先完成了人类基因图谱的分析工作,中国也在二零一七年左右,完成了这个艰巨的项目。

    如果说,在此之前是上帝制造了人类,那么在此之后,人类的命运就由自己掌握。

    从前景来看,基因工程绝对能够改变人类命运。比如早在二零一五年,美国的科学家就宣称发现了“寿命基因”,而且给出了理论研究结果,即通过改变“寿命基因”,能把人类的寿命延长到两百岁。

    与核能一样,基因也是一把双刃剑。

    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基因武器能够毁灭整个人类,丝毫不比核武器差。因为在各国加大基因工程的研究时,也开始寻求更理智的利用方式。出于理道德上的问题,在基因工程领域取得重大成果的几个主要国家都先后出**了相关法律,限制ī人进行基因研究,也限制进行人体实验。

    为了约束国家力量,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还对限制基因工程武器化进行了谈判。

    只是,基因工程的巨大谁也抵挡不了。

    比如,方研制的第一代轻便抗荷服就用到了基因工程的一些科研成果,把飞行员的抗过载能力提高到了十二G。类似的军事项目比比皆是,只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承认利用了基因技术。

    当时,已经有一些有远见的科学家提出,必须限制基因技术的军事化利用。

    在这方面,中国与美国还进行了难能可贵的合作。比如在二零二一年,中美在安理会联合发出提案,要求成立一个国际机构,监督所有国家的基因工程项目,禁止任何国家与机构把基因工程军事化。

    虽然这个提案最终没有获得通过,但是限制基因工程军事化的问题已经暴lù;出来。

    当时,美国总统麦克米伦还提出,美国将在必要的时候,利用一切手段摧毁潜在对手的基因工程项目。说得直接一些,如果哪个国家敢用基因武器对付美国,美国就会用核武器进行还击。

    除了基因工程,对人类影响重大的,还有很多科研项目,比如前面已经提到的可控聚变核反应堆。在这些项目上,大国之间的竞争非常jī烈,甚至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比如中国政fǔ宣布已经在可控聚变核反应堆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有望在二零三五年建造第一座商用化聚变核电站之后,美国联邦政fǔ立即宣称,美国也在相关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正在进行商用化研究。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竞争就是战争,是没有硝烟的战争。

    只是,不管是航天、还是基因工程、还是聚变核电站,在本质上都没有突破人类文明已经取得的科学成就,即这些科学项目的基础,都源自于几十年前,甚至一百年前,由伟大的科学家提出的基础理论。

    这就好比在一棵苹果树上摘果子,迟早有摘光的一天。

    在基础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绝对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说得直接一点,除非再有一个像爱因斯坦那样的天才,不然基础理论迟早会成为限制人类文明进步的枷锁。

    问题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等待天才降生。

    更重要的是,任何基础理论都基于新的科学发现。如果没有发现放物质,爱因斯坦就不会提出相对论。

    结果就是,在基础学科领域,各大国的竞争更加jī烈。

    当前,最基础的领域,就是基本粒子。只有对基本粒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才能总结出新的基础理论。

    由此可见,“中华”强子对撞机的重大意义,以及产生的重大影响了。

    作为回应,美国国会在二零二八年底通过了一项特别拨款,在二零二九年到二零三五年间拿出五千亿美元,建造一座比“中华”还要大百分之五十的强子对撞机,并且每年为相关科研项目拨款一百五十亿美元。

    中国点了第一把火,美国撩旺了这把火。

    这下,世界热闹了起来。

    欧洲首先跟进,日本不甘落后,俄罗斯也很积极,连荷包里没有几个钱、基础科研非常落后的印度都ā了一脚。

    战火还没点燃,号角已经吹响。。。F!~!

    ..

第八十七章 人挪活

    第八十七章人挪活

    因为要回舰队处理工作,牧浩洋没有返回北京,而是直接返回布莱尔港。陆雯特意请了两天假,陪他一同前往布莱尔港。牧浩洋觉得没有这个必要,而且布莱尔港的基础建设还没完成,生活条件非常简陋。只是陆雯坚持要去看看丈夫工作与生活的地方,牧浩洋也就不好反对。

    “过来的时候,我碰到老腾,看样子他的心情不大好。”

    牧浩洋一愣,随即笑了起来。

    “你跟他有矛盾?”

    “没有,对事不对人。”牧浩洋收住笑容,说道,“模拟演习让老腾非常不爽,所以最好别去招惹他。”

    “结果如何?”陆雯追问了一句。

    “还算成吧,没有达到我的预期目的,不过足以证明,老腾做的是无用功,他的建军思路是错的。”

    “这么严重?”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按照演习中的设置,老腾力主发展的大舰队,在未来战争中就是摆设。在具有决定的模拟海战中,我指挥的未来舰队以毫无悬念的优势,击败了老腾打造的大舰队。”

    “什么叫毫无悬念?”

    “基本上算得上是完胜。”

    “难怪他心情不好。”

    “谁在他那个位置上,感受都一样。”牧浩洋叹了口气,说道,“老腾太固执了,也许某些时候是好事,可是在大部分时候,他的格都有问题。不过还好,经黄总开导,他基本上想通了。”

    “对你没有影响?”

    “有什么影响?”

    “再过几年,黄总就要退休了。没有这个靠山,你不担心?”

    牧浩洋愣了一下,笑着说道:“黄总确实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但是我更相信,成功得靠能力。”

    “ǐng自信的嘛。”陆雯也笑了起来。

    “不自信,你会嫁给我吗?”

    “还很臭美。”

    “放心吧,两年后,我就调回来了。老腾已经答应,在他出任总参谋长后,提名由我担任海军司令。”

    陆雯一愣,说道:“他亲口答应的?”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当着黄总的面答应的,不然我也不会去布莱尔港。”

    “你不觉得有问题吗?”

    “什么问题?”

    “你肯定是高兴过头了。”

    牧浩洋皱起眉头,似乎没有明白陆雯的意思。

    “你想想,老腾当上了总参谋长,会让别人ā手海军的事情?”

    “这……”

    “按照现在的规矩,总参谋长肯定会兼任军种司令,黄总就是陆军司令,老腾没有必要把海军司令的位置让出来。即便黄总做了安排,比如定下新的规矩,老腾也可以用总参谋长的身份来架空海军司令。”

    “你是说,老腾压根没想过让我管理海军?”

    “你与他的分歧这么大,你觉得他会把海军jiā给你?”

    “这……”

    “要是我,就会以退为进。”

    “怎么个以退为进?”牧浩洋已经出了一身冷汗,他还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两年后,回到总参谋部,提出去陆战队服役。”

    “陆战队?”

    “你本来就是陆战队员,只是被黄峙博硬塞进了海军。到时候,吴建军也差不多该退役了,你可以要求出任陆战队司令。”

    牧浩洋皱起眉头,没有吭声。

    要知道,黄峙博曾经提出,让他出任陆战队司令,结果被他拒绝了。

    原因很简单,陆战队是海军下辖兵种,即便由总参谋部指挥,最多只是独立兵种,比军种差了一个级别。

    “怎么,不请愿自降身份?”

    “不是,我在考虑。”

    陆雯笑了笑,把住牧浩洋的肩膀,说道:“没什么好考虑的,当上陆战队司令后,你得大力提高陆战队的独立向对手看齐。”

    “对手?”

    “美国陆战队就是独立兵种,而且是建制最齐整的兵种,涵盖了陆海空,独立作战能力超过了三大军种。”

    “问题是,我们不是美国。”

    “那我们也会超越美国,而且在我们涉及到的周边矛盾中,陆战队大有作为,重要不比海军差。说得直接一些,只要你能在陆战队干出成绩来,黄总肯定会在退役之前把陆战队搞成独立兵种。”

    牧浩洋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陆雯的意思。

    “今后,我们肯定会参与很多涉外战争,而陆战队是最佳选择。即便成不了军种,陆战队司令的地位也不比海军司令差。”陆雯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你想想,如果陆战队变得举足轻重,到二零四二年、最迟二零五二年,就该论到陆战队司令出任总参谋长。如果你留在海军里,最快也要等到二零六二年,才能出人头地。到时候,你多少岁了?反正我差不多快走不动了。”

    “陆雯,你……”

    “我说的是实话,而且也在为你着想。”陆雯笑了笑,说道,“父亲退役后,很少过问军队里的事情,而且他从来没有给予你任何帮助。现在,你能靠的就只有黄总了。如果不趁这几年捞点资本,恐怕……”

    陆雯没有说下去,牧浩洋也没有开口。

    牧浩洋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是一直觉得没有必要担心。首先是黄峙博在退役的时候也不过六十多岁,算得上年轻,在军队里的威信不会立即消失,很有可能成为陆风烈那样的认人物。其次是腾耀辉与他的矛盾,主要集中在海军建设上,两人的关系还不错,不至于会刻意对付他。最后就是陆风烈的影响,不管怎么说他也是陆风烈的nv婿,大部分高级将领都得给陆风烈面子。

    陆雯这么一说,牧浩洋才意识到,他过于自信了。

    关键就是,腾耀辉会不会因为主张上的分歧,让牧浩洋成为光杆司令。如果是,就得离开海军。

    沉思了好一阵,牧浩洋才叹了口气。

    “想通了?”

    “暂时还没有,不过你说得没错,必须做更加长远的考虑。”牧浩洋笑了笑,说道,“这不仅仅是为了个人。”

    “当然,如果只是为了个人,我希望你现在就申请退役。”陆雯靠到丈夫肩膀上,“这样的事情,我比你见得多得多,不然也不会跟父亲闹别扭。以你的能力,即便不在军队里当将军,到外面也能干出一番事业。过过老百姓的日子,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你有更多的时间在家里陪我。只是父亲说过,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既然你已经是将军,而且你也热爱现在的工作,希望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我就会支持你。不管做什么,我都会一如既往的支持你。”

    “问题是,去了陆战队,又能怎么样?”

    “还没想明白?”陆雯看了丈夫一眼,说道,“树挪死、人挪活,至少在陆战队里,老腾不会对你指手画脚。”

    “行,我找机会跟黄总谈谈。”

    “不是现在。”

    “为什么?”

    “你要现在去找黄总,摆明了要跟老腾对着干。即便黄总不会反对,也会增强你与老腾的矛盾。说得好听一点,为了大局着想,你得忍耐。说得难听一点,为了个人前程,你也得忍耐。”

    牧浩洋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陆雯的意思。

    “先在印度洋舰队干两年,做出成绩来,什么都好说。”陆雯笑了笑,说道,“孩子也大了,家里的事不用**心。这两年,我会尽量过来看你。等到港口建设好了,我还带孩子们过来渡假。”

    “这么说,还得专申请一笔资金,修建度假区。”

    “也不是不可以,有几万驻军,今后还会安排家属,肯定要修建家属区,以及配套的医院、学校、商场等等。搞得好的话,建一座热带岛屿疗养院也不是不可以,反正黄总不会反对这么做。”

    “得了吧,我只是随便说说。”牧浩洋笑着摇了摇头,说道,“知道我为什么坚决反对老腾的扩军计划吗?原因只有一个,他的计划不会让海军更强大,只会压垮整个国家。经济完蛋了,海军再强大都没用。今后几年,经费肯定非常紧张,就算黄总不反对,我也不会uā钱建度假区。”

    “这么大公无ī?”

    “不管怎么说,我得做出表率,是不是?”

    陆雯笑了笑,说道:“我就知道你是说笑的,不过原始状态的自然区,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牧浩洋愣了一下,觉得陆雯ǐng有意思的。

    “你不知道,在基层的时候,我跟着导弹部队经常进山训练。西南地区的那些原始森林非常壮美,任何收票的风景区都比不上。如果不是需要回来搞技术,我真愿意一辈子呆在森林里。”

    “当野人?”

    “你才是野人。”

    “你要真呆在森林里,我们恐怕永远也不会走到一起了。”

    “这到也是,不过你子运气特别好。我们认识的时候,我刚失恋,而且你又处处献殷情,让我无法拒绝。”

    “我什么时候献殷情了?”

    “你还不承认,在朝鲜,是谁死皮赖脸的要跟着我到处转?”

    “这又不是我的主意,是黄总让我保护你的安全,你觉得我很想跟着你跑。”

    “这么说,你是不情愿了?”

    “……”牧浩洋顿时哑口无言,跟nv人较嘴劲,他显然不是对手。

    聊开后,牧浩洋的心情也轻松了许多。暂且不说与腾耀辉的关系如何,参军也不是没有收获,而最大收获就是娶到了如此贤惠的老婆,还有了两个孩子,实现了作为男人的两个人生愿望。。。F!~!

    ..

第一章 海军强国

    第一章海军强国

    二零三零的ūn节,绝对是值得普天同庆的好日子。

    一月一日,被西方新闻媒体称为“海军强国标志”的“昆仑山”号大型核动力攻击航母正式jiā付海军,在舟山军港举行了隆重的服役仪式,新落成的海军司令部也在这一天正式启用。

    与“长江”级相比,“昆仑山”号有脱胎换骨的变化。

    吨位上,“昆仑山”号的标准排水量为七万八千吨,满载排水量为八万九千吨,仅次于美国海军的“尼米兹”级与“福特”级。因为大量采用新技术,所以“昆仑山”号的综合作战能力超过了“尼米兹”级。与“长江”级相比,排水量增加了百分之八十,作战能力也随之提高。

    动力系统方面,“昆仑山”号采用两座堆芯寿命为三十五年的HF…5型核反应堆。除了堆芯寿命大幅度提高,与舰体设计寿命相当,在服役期间不需要更换堆芯之外,输出功率也比HF型提高了百分之一百五,达到一百二十兆瓦台蒸汽轮机的总功率为三十万马力。因为采用了最新研制的“核电联合电力供应系统”,所以在驱动航母以三十节速度航行时,还能提供四十兆瓦的电能。此外,航母上还有八台备用柴油,总输出功率为十六兆瓦。

    依靠强大的动力系统,“昆仑山”号的设计最大航速为三十三节。

    海军验收测试时,在排水量为八万二千吨时,达到了三十四点五节,预计轻载航速能达到三十五节。

    强大的动力系统,带来的第二个好处就是充足的电力供应。

    虽然在最后定型的时候,海军降低了标准,没有要求采用四台电磁弹器,只在斜角甲板上布置一台弹器,数量减少到三台,飞机升降机因此减少到三台,并且把舰岛后移二十五米,右侧的两台升降机都位于舰岛前方,但是凭借强大的电力供应,三台弹器能在满功率的情况下,每分钟弹四架飞机,最大出动率是“尼米兹”级的一点五倍,跟“福特”级旗鼓相当。与“长江”级相比,则提高了一倍。

    此外,“昆仑山”号是第一艘装备电磁速炮的战舰。

    与“长江”级一样,“昆仑山”号没有配备远程防空系统,只有三套各备弹二十一枚的近程防空导弹与五座型电磁速炮。

    做为航母的主要末段拦截手段,的最大速高达每分钟一万八千发,而且可以根据来袭目标自动调整速,还能调整输出功率,也就是炮弹的初速,最大限度的提高速炮的拦截效率。

    能如何,自然不用质疑。

    在验收测试中,的拦截效率是传统速炮的十倍,平均消耗三十枚炮弹,就能击落一枚反舰导弹。在二零二九年十月,也就装舰之前,为了彻底搞清楚电磁速炮的潜能,海军在青海湖靶场进行了一次秘密测试,同时发三十枚反舰导弹,以形成饱和攻击效果,结果一套在三十秒内,击落了二十八枚反舰导弹,另外两枚也被击伤,没能命中靶船。

    从能上讲,绝对先进。

    当然,价格也非常昂贵。

    只是为了给予航母最大的安全保障,海军痛下血本,把原定的装舰数量由三套提高到五套。仅此一项,海军就uā掉了十六亿元。

    可惜的是,并非所有战舰都能装备磁速炮。

    原因很简单,对电能的要求非常高,全速时的最大耗电功率为八兆瓦,而且只能持续三十秒。这就意味着,只有核动力战舰才能配备,常规动力战舰的电力供应系统根本达不到标准。即便是“昆仑山”号,在五套部投入作战时,也必须启动备用柴油,并且把航速控制在三十节以内,不然得关闭部分电子系统,才有四十兆瓦的电能富余。

    在“昆仑山”号上,还有其他的耗电大户。

    单从耗电量上讲,战舰的大脑,也就是综合控制计算机绝对排名第一。这台运算速度为每秒二十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在资源占用率为百分之百时,电功率为十二兆瓦,此外还需要三兆瓦的冷却功率。即便在待机状态,电功率也有三兆瓦,相当于战舰上所有官兵的日常生活用电量。

    除了计算机,众多的雷达等电子设备也是耗电大户。

    虽然海军没有给“昆仑山”号配备远程防空导弹,但是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防空雷达,包括一座双模式相控阵雷达、一座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一座两坐标警戒雷达、一套航空管制与引导雷达。此外,战舰上还有一座对海搜索雷达、一套主被动舰壳声纳、一套鱼雷对抗干扰系统。其他的电子设备更是数不胜数,比如舰队数据链、航空数据链、卫星数据链与战略通信系统。

    这些电子设备全部启动的话,电功率高达十八兆瓦。

    当然,即便在最jī烈的战斗中,也不可能启动所有电子设备,只会针对战场上的威胁使用部分电子设备。

    安装如此众多的电子设备,肯定有道理。

    比如在防空作战中,虽然“昆仑山”号不能发远程防空导弹,却可以利用相控阵雷达引导其他战舰发的防空导弹,提高舰队的整体防空能力。在与一艘“北京”级巡洋舰配合作战时,“昆仑山”号能把综合区域防空能力提高一倍以上,让巡洋舰的防空能力不再受火控通道数量限制。

    在反潜作战方面,“昆仑山”号上的反潜系统也有用途。

    比如在对付bī近的潜艇时,“昆仑山”号可以直接指挥附近的反潜直升机,或者是反潜战舰,不需要出动航母上的反潜直升机,从而能在潜艇威胁较高的海域,正常执行航空作战任务。

    配备如此多的电子设备,还有另外一个用途:充当舰队旗舰。

    虽然海军中的任何一艘大型战舰都有旗舰功能,连大型驱逐舰也能指挥舰队作战,但是腾耀辉对超级航母独有情钟,坚持要给航母配制旗舰指挥系统,以方便舰队司令指挥航空作战。

    这么做,也不是没有道理。

    相对而言,航母的空间最大,增加几十名舰队司令部的官兵,对航母的整体作战能力没有太大影响。其他战舰上就没有这么充裕的空间了,巡洋舰还稍微好一点,而对于排水量只有几千吨、舰员不到三百人的驱逐舰来说,增加几十名舰队司令部官兵,肯定会挤占其他官兵的生活空间。

    当然,航母之所以被称为“航母”,关键在舰载航空兵身上。

    “昆仑山”号服役时,舰载航空兵的主力是与Z…20,与“长江”级没有多大区别,只是配制略有不同。J…25大队增加到两个,总共四十架;J…15B大队仍然是两个,总共四十架;ZY队有五架,Z…20中队有六架,算上四架备用战斗机,载机总量为九十五架。

    只不过,这不是“昆仑山”号的最终配备。

    J…25的改进型已经上天,预计在二零三二年就能服役。海军没有打算单独采购,是决定对所有J…25进行升级改进。取代J…15B的新一代重型舰载战斗机也在研制之中,与空军的第五代重型战斗机同步发展,预计在二零三五年完成验收,在二零三七年之前量产,然后与J…25组成高低搭配。ZY…1的改进工作也在进行,预计在二零三五年之前服役。取代Z…20的倾斜旋转翼飞机的研制工作已经接近尾声,预计在二零三三年试飞,在二零三七年之前成为主力反潜飞机。

    也就是说,到二零三七年,舰载航空兵将发生本质变化。

    至于作战能力,自然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事实上,正是舰载航空兵的飞速发展,催生了“昆仑山”号,因为不管是备受外界关注的第五代舰载重型战斗机、还是披着神秘棉纱的ZY…1改进以及被称为“中国鱼鹰”的倾斜旋转翼飞机,尺寸数据都超过了“长江”级机库的最大标准,甚至超过了飞行甲板的最大标准,必须建造更大的航母。

    比如,第五代重型舰载战斗机的设计指标中,满载弹起飞长度为一百零三米,而“长江”级航母的电磁弹器只有九十七米,比最低要求少了六米,让战斗机无法以最大起飞重量升空。

    在其他方面,“昆仑山”号的优势也非常明显。

    满载时,“昆仑山”号能携带七千八百吨航空燃油、八百吨柴油、四千吨弹与一千二百吨生活物资,持续部署能力为九十天,低强度作战能力为十四天,高强度作战能力也有七天,比“长江”级提高了一倍有余。如果得到快速战斗支援舰支持,海外持续部署能力在六个月以上。考虑到核动力航母的无限续航能力,以及美军核动力航母创造的纪录,在海外部署一年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正是如此,“昆仑山”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攻击型航母。

    与之相比,“长江”级顶多算得上是区域型航母,只能在靠近基地的海域活动。至于远征印度洋这样的作战行动,有过一次,不见得能有第二次。

    由此,把“昆仑山”号服役,看成中国海军的标志**件并不为过。。。F!~!

    ..

第二章 利益交换

    第二章利益jiā换

    ūn节前,第二件大事发生在一月七日。

    经过长达两年零三个月的艰苦谈判,二零二九年十二月中旬,中国与马来西亚在南海的领土与领海争端得到圆满解决。随后,双方的立法机构批准了《关于中国与马来西亚南海争端一揽子解决协议》。应马来西亚总理邀请,黎平寇在这一天飞赴吉隆坡,共同签署了这份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双边协议。

    白纸黑字,再无争议。

    按照协议规定,马来西亚将在二零三零年三月一日凌晨零点,将南海岛礁与相关海域移jiā给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