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燃烧的海洋-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卡车。看样子,这架飞机是用来运送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的。
“飞机上简陋了一些,但是要不了几个iǎ时,就到达目的地了。”
“你不跟我们一起回去?”
李iǎ明摇了摇头,说道:“我还有别的事情要做,过几天回去。放心吧,我肯定去榆林港等你们。”
“那行,我们在那边见。”
李iǎ明拍了拍牧浩洋的肩膀,说道:“上去吧,飞机马上就要起飞了。”
“你也保重。”
打完招呼,牧浩洋朝庞跃龙等人挥了挥手,转身向运输机敞开的尾部舱mén走去。
这时候,一辆看上去非常破旧的轿车沿着跑道开了过来,到李iǎ明跟前才停下。
见到从车上下来的人,李iǎ明立即立正敬礼,动作非常标准。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二部部长李国强。
“老李,来两根,我快憋死了。”敬了礼,李iǎ明又随便起来,上去就伸手要烟。
“ōu,多ōu点,早死早超升。”李国强掏出一包白中华,丢给了李iǎ明。
这家伙,还真的一口气点上了两根,不过一根给了李国强。
李国强也不介意,接过就ōu了两口。“怎么样,一路上还好吧?”
“好个屁,差点没喂鲨鱼。”
“又没缺胳膊少uǐ,抱怨什么?”
“反正,这次把我整惨了,早知道美国佬那么横,打死我都不上那艘潜艇。”李iǎ明笑了笑,说道,“不过,‘420’的艇长确实厉害,你肯定想不到,在那种情况下,他竟然能够反败为胜。”
“潜艇怎么样了?”
“不大好,拿去当废铁卖,恐怕还没人要。”
李国强的眉头跳了几下,知道李iǎ明还有话要说。
“我答应了艇长,为他安排接应船只,帮他返航。老李,这事你得帮忙,要不然我这辈子都会内疚。”
“没问题,需要什么尽管提,你搞不定的话,我帮你搞定。”
“那就行,调几艘情报船给我就行。”
“不用我亲自出面?”
“没这个必要,一些iǎ事,哪用得着主帅出马。”
李国强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你带回来的人呢?”
“上飞机了。”
“不是他们。”
“那家伙?”李iǎ明笑了笑,丢掉烟头,又顺手点上一根,才说道,“藏起来了,我已经安排了输送渠道。等我回去后,再好好审讯他。”
“也就是说,你已经审讯过了?”
“当然,消息都发出去了,你们……”李iǎ明一愣,立即问道,“你们没有收到潜艇发出的电报?”
“收到了,不过信号受到严重干扰。”
“妈的,那我们白干了一场,还惹怒了美国佬!”
“不算白干,至少你们都回来了。”
李iǎ明点了点头,说道:“给我安排一架飞机,我得马上去香港。”
“香港?”
“只是借道香港。帮我联系台湾那边的同志,让他们都行动起来。”
“果真与台湾有关。”
“老李,时间不多了。”李iǎ明咬了咬了牙,说道,“美国佬打算干掉台湾‘总统’,让代言人上台,那家伙是这次行动的策划者与实施者,准备了大半年,还搞到很多装备。可惜的是,那些东西都跟随货轮沉入海底了。”
“既然你已经逮到了他,还有别的威胁吗?”
“他只是A计划,这么大的行动,不可能没有B计划。”
李国强点了点头,说道:“我立即给你安排飞机,派人在香港接应你,然后转机前往台北。那边的同志会到机场接你,有什么事打电话给我。”
“行,再给我一台笔记本计算机。”
“干嘛?”
“我在飞机上写报告,到了香港就发给你。”
“用不着这么急,等你从台湾回来再说。”
“老李,我觉得这件事不简单。”李iǎ明稍微迟疑了一下,说道,“不管CIA的目的是什么,在这个时候刺杀台湾‘总统’,都说不过去。我觉得,这只是前奏,压轴大戏还没有开唱。”
李国强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似乎在思考李iǎ明的话。
“老李,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没有告诉我?”李iǎ明一眼就看了出来,李国强肯定有事瞒着他。
“没有,你赶紧去台北。”李国强笑了笑,说道,“收到你的行动报告后,我会尽快给你答复。如果CIA没有放弃刺杀行动,你得尽力阻止。需要支援,我给你安排。如果CIA知难而退,你得按兵不动,不要打草惊蛇。”
“我明白。”
“带上几个人。”李国强朝正在登机的特种兵看了一眼,说道,“你的身份还没暴lù,最好叫上几个生面孔。”
“他们?”李iǎ明也回头看了一眼。
“可靠吗?”
“绝对可靠,都是非常单纯的军人。只是……”李iǎ明迟疑了一下,说道,“他们没有多少经验,合适吗?”
“有你在,还怕什么?”
“可是……”
“我们在台湾的人手不太多,如果美国佬耍横,你需要几个强悍的手下。”
李iǎ明叹了口气,知道李国强说得有道理。
“要我帮你去说吗?”
“还是我去吧,你等等。”李iǎ明摇了摇头,朝站在跳板旁组织手下登机的牧浩洋走了过去。
李国强来了之后,牧浩洋一直在关注他们。见到李iǎ明走过来,他朝站在身后的庞跃龙点了点头,主动迎了上去。
“那个老头是谁?”
“我的顶头上司。”李iǎ明笑了笑,先给牧浩洋散了根烟。
牧浩洋本来就不ōu烟,离开潜艇后,更加不ōu了。
“有件事,得请你帮个忙。”
“什么?”
“也许,你不能去桂林了。”
牧浩洋一愣,说道:“很重要?”
李iǎ明点了点头,说道:“这件事还没有完。我们在潜艇上发的电报,后方没收到,也就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你也知道,事关重大,如果我们不能粉碎美国佬的yīn谋,之前的所有努力都算白费了。”
“没问题,我跟你去。”
“你想好了再回答我。”
“我已经想好了。”
李iǎ明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这不是军事行动,而且不会记入你的个人档案,更不可能成为你今后炫耀的资本。”
“我是那种人吗?”
“我知道你不是那种人,但是你得为此承担很大的风险,甚至不得不在行动结束之后更换身份。”李iǎ明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说得严重一点,如果行动出了差错,你就得更过去说再见。不仅仅是更换身份,还永远不能跟你的家人团聚、永远不能见你的nv友,也许永远都不能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进入两栖特种部队,我就不是普通人了。”
“你仔细考虑一下,再做决定。”
“我已经决定了,既然我早已宣誓为国家服务,国家需要我的时候,就不会退缩。”
“真的想好了?”
“时间很充足吗?看样子,我们马上就要出发,你肯定不想把时间lng费在这里吧?”
李iǎ明笑着摇了摇头,说道:“那行,不过我需要两个助手。”
“没问题,我去找庞跃龙。”
“不用我去?”
“得了,他是我的搭档,不是你的搭档,而且跟你不熟。”
“那行,我过去等你。准备好了,你就过来。”
牧浩洋去找庞跃龙的时候,李iǎ明回到了李国强身边。
“搞定了?”
“说好了,如果可以的话,这次行动之后,让他们回到部队去。”
李国强愣了一下,似乎没有明白李iǎ明的意思。
“他们是军人,货真价实的军人。像他们这样的人,应该站在阳光下,而不是藏在yīn影里。”李iǎ明看了李国强一眼,说道,“再说了,他们做了该做的事,要是让他们就此与过去说再见,太不公平了。”
“行,你说了算,我会替他们做好安排。”
“老李,谢谢你了。”
“没必要谢我,应该感谢的是你,以及他们。”李国强朝走过来的牧浩洋与庞跃龙点了点头,又说道,“把他们带回来。”
李iǎ明点了点头,没再多说。
(未完待续,阅读最新章节请访问:。)!~!
..
第五十二章 大获全胜
四架F…22被J…20斩落马下,攻击J…2000的…120D全部落空,第二轮空战以日本空中自卫队大败告终。
从战术层面上看,这场空战算得上是现代制空作战的典范。
虽然日本空中自卫队大败亏输,但是采用了正确的战术思想,即重点打击敌方的指挥与情报系统。
导致战败的主要原因不是战术思想不对,而是兵力结构存在问题。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日本空中自卫队能投入更多的战斗机,特别是用来执行对海打击任务的F…2机群,利用F…22夺取局部制空权,同时攻击东海舰队,即便不大可能取得巨大战果,也能迫使中国海空军全线退缩。
当然,这场空战尚不能决定F…22与J…20的优劣。
J…20能取胜,靠的是系统力量,如果没有舰队与预警机提供的战术情报,J…20根本不可能发现F…22。
同样的道理,如果F…22得到了舰队与预警机的支持,肯定不会有如此惨败。
这场空战的经典之处,正是体现出了系统力量在现代制空作战中的重要性,证明先进战斗机并不是夺取制空权的充分保证。
中国空军能够旗开得胜,也与采取了正确战术有关。
在这场战斗中,J…20更像是防空截击机,而不是F…22这样的制空战斗机。
交战过程中,J…20机群兵分两路架在八千米高度上、与F…22迎头并进架在不到一千米的低空飞行,悄悄逼近F…22机群。发动攻击时,高空的四架J…20率先锁定目标、并且发射了导弹,随后跟进的四架J…20的火控雷达以被动模式工作,为PL…12D提供引导信息。
整个交战过程非常简洁,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最终,能够一举击落四架F…22,也与中国空军在对空弹药上做出的努力有关。
与美国刚刚列装的…120一样,PL…12D也是双模制导导弹,除了具备主被动雷达制导能力之外,还用有一套完整的红外紫外被动制导系统,能够在攻击隐身目标时获得最大的自导距离。
从某种意义上讲,双模制导已经是视距外空对空导弹的发展趋势。
受弹体大小限制,雷达制导的空对空导弹很难安装大功率雷达,因此在对付隐身目标时的自导距离大大缩短。以PL…12为例,在对付F…22时,以主动模式工作时的最大自导距离仅有两公里,而PL的红外紫外导引头对F…22的锁定距离超过五公里,连格斗导弹都比不上。
自导距离缩短,必然使得导弹的命中率大幅度降低。
在第二次朝鲜战争期间,PL…12仅击落了一架F…22,而PL至少击落了七架。这个战果也变相说明,针对第三代战斗机开发的中程空对空导弹在对付第四代战斗机时,制导系统存在严重缺陷。
相对而言,第四代战斗机的红外紫外隐身能力远不如雷达隐身能力。
改进中程空对空导弹,得在制导系统上下功夫,采用双模导引头,成为代价最小、见效最快的办法。
攻击第三代战斗机时,PL…12D以雷达制导为主。
攻击第四代战斗机时,PL…12D以红外紫外制导为主。
在出口的PL…12D上,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安装某一种导引头,或者由客户根据作战需求临时更换导引头。比如卖给委内瑞拉的PL…12D就能在五分钟内更换导引头。一些重大客户得到特别照顾,采用了与中国空军相似的双模导引头,在空战中由飞行员事先选定导弹的制导模式。比如巴基斯坦获得的就是PL…12D的双模型号。只有中国空军与海航装备了真正意义上的双模PL…12D,即导弹在发射前不需要选定制导模式,而是在交战过程中,根据目标的信号特征自行选择。
没有双模制导的PL…12D,J…20很难在视距外击落F…22。
如果进入到格斗空战阶段,结果肯定不是这个样子了。
以当时的情况,真要与F…22格斗的话,最佳选择不是J…20,而是已经大批量装备海航的J。
原因很简单,第一批四十架J…20并不是完备型号。
在开发J…20的时候,最大挑战不是气动外形、也不是隐身技术,而是中国航空业最大的短板:动力系统。
J…20的原形机在二零一一年上天时,使用的还是J的0发动机。
虽然在第二次朝鲜战争后,中俄军事合作全面加强,利用先进的电磁战技术,中国从俄罗斯获得了大批先进军事技术,其中就包括用在T…50原形机上的117发动机,但是这种发动机仍然不是J…20的理想选择,因为J…20是一种比T…50重得多的战斗机,而俄罗斯为T…50开发的新式发动机比117先进得多。
以J…20的气动外形,要具备与F…22相当的机动性能,至少需要使用最大加力推力达到一百七十五千牛、推重比在九点五以上的发动机,而要超越F…22,至少要获得最大加力推力超过一百八十五千牛、推重比在十一左右的发动机。
中国的航空动力技术,很难在二零二零年之前提供这类发动机。
结果是,已经服役的四十架J…20配备的全是最大加力推力还不到一百五十千牛、推重比仅有八点五的117发动机。
动力上的缺陷,使得J…20的战斗力并不完善。
虽然当时空军紧急征用了十四台5,也就是为J…20量身定制的第四代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并且为四架J…20更换了发动机,但是5的技术还不成熟,可靠性非常糟糕,每两百小时就得大修一次,而且空中停车率高达百分之二十,几乎每次试飞都会遇到麻烦。
四架安装了5的J…20没有参战。
显然,配备117发动机的J…20在机动性上肯定无法与F…22相比,甚至比不上采用相同发动机的J。
受此影响,中国空军在使用J…20时,更多的把它当成了防空截击机。
虽然发动机推力不够,但是依靠更好的气动外形,J…20仍然能够达到两马赫的最大飞行速度,而且拥有更大的内部油箱,能够在不携带副油箱的情况下,以最大速度飞行一千二百公里,远远超过了J。
更重要的是,J…20是一种隐身战斗机,具有J无法比拟的低可探测性。
在执行防空截击任务时,J…20的优势非常突出。
从空战的交战过程来看,J…20正是防空截击机。因为F…22已经遭到攻击,而且仓促发射了导弹,所以就算没有击落四架F…22,J…20也不会逼近敌机,与机动性能更好的对手格斗。
要知道,防空截击机的主要任务是阻止敌机完成作战任务,而不是击落敌机。
正确的使用方式,精明的战术与精良的武器,让J…20克敌制胜,而F…22一败涂地也正是因为在这三个方面出了问题。
出师不利,让日本空中自卫队的士气大受打击。
F…15J没能取胜也就算了,毕竟这种服役了三十多年的战斗机早已落后,即便进行了三次现代化改进,比起那些近十年才服役的战斗机、哪怕同是第三代战斗机,也没有多少技术优势可言。
F…22偷袭不成,反而被对方的防空战斗机全数击落,就太不应该了。
一时之间,连荒川太郎都认为,F…22无法击败J…20,日本空中自卫队难以夺取战场制空权。
这下,已经起飞的战斗机全部留在了冲绳岛附近。
天亮前,双方没再采取主动行动。
可以说,持续了大约十分钟的第二轮空战,彻底打掉了日本空中自卫队的信心,让日本空中自卫队丧失了斗志。
只是,海面下的战斗还没结束。
空战结束的时候,“海龙”号刚刚发现来袭的鱼雷。
要说什么的话,只能说萨非墨太幸运了,袭来的不是一条性能先进的48md7型重型反潜鱼雷,而是日本自行研制的89式重型鱼雷。
不可否认,在经过数次改进后,89式也是一种很先进的鱼雷。
只是,跟采用热机推动的48相比,电动推进的89式鱼雷的射程短得多,特别是在最大航速时,仅有二十公里,即便采用低速航行,也不会超过四十五公里。
当时,攻击“海龙”号的,正是突前的那艘“苍龙”级。
日本艇长的反击行动很积极,可是在相距近四十公里的情况下,只能让89式鱼雷以三十五节的低速航行。
即便如此,鱼雷逼近“海龙”号的时候,也只剩下不到五公里的航程了。
这点航程,根本无法跟潜艇周旋。
使用诱饵干扰弹之后,“海龙”号开始加速转向,规避逼近的鱼雷。
五点二十二分,在发现鱼雷大约六分钟后,“海龙”号上的官兵听到了非常猛烈的爆炸声,追击“海龙”号的鱼雷在潜艇后方大约一千二百米处击中了诱饵干扰弹,并且以近炸方式引爆了。
紧接着,潜艇官兵又听到一次爆炸声,只不过微弱了许多。
调整航向后,“海龙”号的被动声纳接收到了一些来自海面的噪音,随即判断是逼近的反潜直升机。
萨非墨吓了一跳,毕竟这里离冲绳群岛也不远。
直到通信军官送来消息,确定飞来的是东海舰队的反潜直升机,而且收到到了由直升机发来的作战命令,萨非墨才松了口气。
显然,击沉最后一艘日本潜艇的就是那些反潜直升机。
命令是由周渝生下达的,“海龙”号不用返回舰队,而是转向前往大隅海峡,继续监视由此进入东海的日本舰艇。
萨非墨没多耽搁,立即命令潜艇转向。
不管怎么样,东海舰队受到的潜艇威胁已经解除,日本潜艇发射的反舰导弹也没能取得战果,“海龙”号没有必要留下来了。H!~!
..
第三十七章 抽丝剥茧
从卡拉奇飞香港,大约需要六个iǎ时。
上了飞机,庞跃龙就找到李iǎ明,想给家里打个电话。
“现在不行。”李iǎ明没有答应庞跃龙的要求,说道,“‘蚌埠’号护卫舰还在南海,现在那边是上午十点左右。如果我没记错,晚餐之后才是自由活动时间。到了香港,我会给你安排时间。”
庞跃龙不是不讲道理,李iǎ明说明白后,他就坐了回去。
乘客坐好后,商务飞机驶上跑道,滑行一千多米才缓缓升空。十五分钟后,到达一万米巡航飞行高度。
飞机改平后,李iǎ明松开安全带,去吧台倒了一杯白酒。
“想喝点什么?”
牧浩洋正看着舷窗外湛蓝的天空,听到李iǎ明的招呼声,才回过头来。“随便吧,纯净水就行了。”
“免费的,喝纯净水太不划算了。”李iǎ明给牧浩洋倒了一杯白酒,又对躺在椅子上闭目养神的庞跃龙问道,“你要点什么?”
庞跃龙摆了摆手,眼睛都没睁开。
李iǎ明笑了笑,端着两杯酒到牧浩洋旁边坐下。“这可是正宗的二锅头,要不是老李亲自过来,我们肯定喝不上。”
“这东西很金贵吗?”
“不是很贵,只是巴基斯坦是伊斯兰国家,全民禁酒。”递给牧浩洋一杯,李iǎ明用嘴ún沾着尝了一口。“确实不错,地到的二锅头,老李就爱这一口。你不知道,上次老李到巴基斯坦办事,出mén时忘了带上两瓶,然后让人带过来,结果在海关遇到麻烦,最后找大使馆的同志帮忙,才把那两瓶酒要了回来。”
“没这么夸张吧?”
“你认为我在开玩笑?”李iǎ明笑了笑,说道,“老李这个人很低调,而且以他的身份不可能亲自出面。再说了,知道他身份的人也不多。”
“他很厉害?”
“二部部长,你说呢?”
牧浩洋一惊,有点不敢相信的看着李iǎ明。
“别这么看着我,二部部长也是人,又不是长着三头六臂的怪物。”
“可是听说……”
“道听途说,有什么好信的?”
牧浩洋笑了笑,说道:“我只是没想到,二部部长竟然这么普通,根本不像传说中的大人物。”
“干我们这行的,首先得有张平凡面孔。比如像我这样,丢到人群里,不会引起别人注意。”李iǎ明打量了牧浩洋一番,说道,“虽然你也长得不怎么样,但是我俩站在一起,别人肯定首先关注你,而不会首先盯着我。”
牧浩洋翻了下白眼,没有跟李iǎ明开玩笑。
“不跟你吹了,喝了之后,好好睡上一觉。”
“对了,”牧浩洋叫住了起身准备离去的李iǎ明,说道,“我们跟你去香港,没有去‘蚌埠’号护卫舰,没什么事吧?”
“还能有什么事?”
“比如……”
“你是担心,护卫舰进港的时候,你们不在护卫舰上,让别人把你们与发生在阿拉伯海的事情联系起来?”
牧浩洋点了点头,表示就是这个意思。
“不错嘛,你有当间谍的素质。训练几年,你就能成为一名出è的谍报人员。虽然比不上我,但是不会差到哪里去。”
“我是认真的,没跟你开玩笑。”
“放心吧,没事。”李iǎ明拍了拍牧浩洋的肩膀,说道,“老李为你们做了安排,没人知道你们不在‘蚌埠’号护卫舰上。”
“什么安排?”
“我没问,也没有必要问。”
“可是……”
“不过,处理这类问题,有一些固定手法。”李iǎ明坐了下来,“要是我猜得没错,再过几天,等‘蚌埠’号到达南海北部海域,海军会公布一条消息,大致内容是,你们这些在亚丁湾执行了数个月护航任务的官兵非常疲惫,回到榆林港之后,将封闭休整。如果我们到时候还没回去,你跟庞跃龙就会进医院。”
“进医院!?”
“比如急ìng阑尾炎。”
牧浩洋瞪大了眼睛,说道:“参军之前,我就割掉了阑尾。”
“是吗?”李iǎ明笑了笑,说道,“那就急ìng肠炎,或者别的什么急ìng病,得在医院里住上十天半个月。等我们从台湾回来,老李会派人送你们去医院。回来得早的话,你们还能在医院里跟护士妹妹勾兑感情。”
“要是回来的晚的话,怎么办?”
“那就让病情反复,反正得让你们隔离治疗。对了,你们在亚丁湾遇到过海盗吧?”
“遇到过,还逮捕了十多名海盗,不过全都移jiā给索马里当局了。”
“那就行了,说不定你们会染上某种非洲大陆上的怪异疾病,必须隔离治疗,连家人都不能见。”
“有必要这么做吗?”
“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牧浩洋叹了口气,跟这些情报人员真是玩不起。
“得了,别想那么多,安心睡上一觉。到了香港,我们会呆上半天,到时候我带你们去中环。”
“干嘛?”
“干嘛!?”李iǎ明瞪大眼睛,像是看到外星生物一样看着牧浩洋,说道,“你没去过香港?”
“当然没有,我又不是驻港部队的。”
“得了,现在说了也没用,到了那,你就知道了。”
李iǎ明没再跟牧浩洋罗嗦,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从便携式背包里拿出了李国强为他准备的笔记本计算机。
还是苹果牌的,一看就知道价格不菲。
“你不睡觉?”
“我还有事,你别管我。”
牧浩洋没再多问,他感兴趣的是枪支、刀具,平常一个月都碰不了一次计算机,而且大部分时候使用军用计算机。
李iǎ明没有lng费时间,他得赶紧把行动报告发给李国强。
审讯罗伊-林奇的时候,李iǎ明就意识到,CIA的刺杀行动中存在很多问题。不是策划组织得不够严密,也不是行动人员不够厉害,更不是保密工作做得不到位,而是行动链条过于单一。
如此重大的行动,怎么可能jiā给一个人去完成?
哪怕林奇只是整个计划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人跟他做着同样的事,按照情报界的通常规则,都显得过于单一。
任何重大谍报行动,都需要很多人参与。
刺杀地区领导人,绝对是重大谍报活动。
林奇可以单独活动,但是绝对少不了帮手,更需要其他人为他打掩护。只有这样,才能应付各种意外情况,让他接近目标,完成致命一击。
以十多年的谍报工作经验,李iǎ明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问题。
只是在“鲨鱼”号上,连活命都成为奢望,李iǎ明没有jīng力仔细考虑这个问题,也就没有看被假象层层包裹起来的真相。
探询真相是ōu丝剥茧的细活,需要耗费大量jīng力与时间。
静下心来后,李iǎ明首先想到,刺杀台湾“总统”不是CIA的终极目标,而是为了引开军事情报局的注意力,为更加重要的行动打掩护。
越想,李iǎ明越觉得这种可能ìng非常大。
只是,多么重要的行动,才值得用一次足以使中美关系倒退半个世纪的刺杀行动来掩护呢?
向中国开战?
肯定不可能,双方都握着足以毁灭全世界的核武器,两个核大国挽起袖子干架,后果不堪设想。
刺杀国家领导人?
也不大可能,国家领导人身边的保镖都是一等一的高手,而且国家领导人的安全措施比台湾“总统”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搞颠覆活动?
更加不可能,大陆社会比较稳定,民众因金融危机产生的不满还在言论层面上,加上军队忠心不二,颠覆行动没有受众。
这些都不是,又是什么?
李iǎ明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
没什么好奇怪的,他只是二部的一名处长,而且长期在外活动,接触到的机密信息非常有限。
只有一点可以肯定,李国强知道其中的原因,至少能够想到。
写好行动报告后,李iǎ明没再白费脑筋,把担忧写进去后,他把经过特殊加密的行动报告发到了李国强的电子信箱里。
因为采用了三重加密算法,首先把文字翻译成军事情报局高级谍报人员使用的密语,再用一种独特算法编成lun码,最后还用只有李iǎ明与李国强掌握的算法进行再编码,所以就算美国情报机构截获了这封电子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