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燃烧的海洋-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明白就好。”黄峙博也笑了笑,说道,“我们不谋求赚取什么,但是也不能做亏本赚吆喝的买卖。合作必须建立在共赢的基础之上,如果以损失我们的利益为代价,合作也就没有必要了。”

    “需要把话说透彻吗?”

    “有必要就说透彻,巴方肯定能够理解,毕竟我们也不富裕。”

    牧浩洋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黄峙博的意思。

    “好了,今天晚上就不打扰你了。明天一早到我办公室去,我给你安排下午飞往伊斯兰堡的专机。”

    这时候,牧浩洋才注意到,轿车已经停在了他的家门外。

    下车前,牧浩洋问道:“黄总,这属于公事,不会扣我的津贴吧?”

    “津贴?你想得美,给你包吃包喝、还包来回的专机,能带薪休假就不错了,难道还想要差旅费?”

    “这个,想想也没什么吧?”

    黄峙博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正事办完了,在巴基斯坦多呆几天,好好游览一下名胜古迹。”

    “不扣津贴?”

    “放心吧,算做婚假。”

    牧浩洋这才心满意足的下了车,虽然他去过巴基斯坦,但是从来没有去过巴基斯坦的名胜古迹。

    得知要去巴基斯坦,陆雯也很高兴。

    她也去过巴基斯坦,不过与牧浩洋一样,都是公差,没有机会四处闲逛,更不可能以军事顾问的身份去游览名胜古迹。

    如果能在巴基斯坦渡蜜月,多少也算一点补偿吧。

    毕竟以他们的身份,几乎没有出国旅游的机会。没有黄峙博的精心安排,恐怕两人只能在国内渡蜜月了。

    第二天一早,牧浩洋就去了总参谋部,陆雯则留在家里收拾行李。

    拿到必要的文件上,两人登上了飞往伊斯兰堡的专机。

    到这个时候,牧浩洋才知道,黄峙博为什么要安排他跟陆雯去伊斯兰堡,因为对巴军事援助涉及到了技术问题。

    作为总参的高级技术参谋,陆雯去伊斯兰堡的意义更加重大。。。。H!~!

    ..

第三十四章 盟友

    到了伊斯兰堡,牧浩洋立即认识到了身份的重要性。

    巴基斯坦总参谋长卡拉瓦上将亲自来到机场,陪同两人检阅了三军仪仗队。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是搞得非常隆重。不明就里的,还会认为牧浩洋是中**队的高级将领,或者是政府高官。

    随后,牧浩洋意识到,卡拉瓦不是给他面子,而是给陆风烈面子。

    原因嘛,大家都清楚。

    晚宴结束后,牧浩洋跟随卡拉瓦去了书房。虽然陆雯是二炮的少将,军衔比牧浩洋还要高一级,但是按照巴基斯坦的传统,妇女没有参与重大事务的能力,所以被卡拉瓦的妻子叫走了。

    “大校,上午的时候,黄总参谋长给我打了电话。”

    牧浩洋点了点头,如果卡拉瓦在上午接到电话,黄峙博就是在天亮前打的电话,显然两人谈了很多话题。

    “黄总参谋长不能来,非常可惜,但是我相信,你能解决问题。”

    “将军,我过来,就是为了解决问题。”

    卡拉瓦笑了笑,等着牧浩洋说下去。

    “新式装备方面,没有什么值得担心的问题。”牧浩洋架起二郎腿,说道,“我们共同研制的中型多用途战斗机已经试飞,预计明年年底之前就能定型。按照黄总的意思,巴方将优先获得采购权。”

    “我们也将信守承诺,从成飞直接采购四十八架。”

    牧浩洋笑了笑,说道:“在贵国建立生产线的事情已经安排下去,战斗机定型之后我们就会派技术人员过来。如果贵国有需要,我们还可以援助建立发动机大修厂,方便贵国空军在日后使用中自行维护。”

    卡拉瓦的眉头跳了几下,显得很有兴趣。

    “因为贵国参与了研制工作,所以只需要支付非常少的专利使用费。”

    “只需要支付专利使用费?”卡拉瓦立即激动起来。

    “对,非常有限的专利使用费,按照我们双方的采购规模分摊。”

    这下,卡拉瓦不但满足,还非常满足。

    要知道,在空军命名为J…22、海军命名为J…25、巴基斯坦命名为FC…30的中型多用途战斗机项目中,巴基斯坦的采购数量仅占百分之十左右。即便一切顺利,巴基斯坦也只会用这批战斗机取代之前从美国采购的F,而不会取代从中国采购的F与FC…20,因此总采购量在一百架左右。按照这个比例,巴基斯坦需要支付的专利使用费,仅有十亿元左右,远低于预期。

    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如果直接订购的四十八架之外的战斗机在巴基斯坦国内组装,按照总装备量一百架计算,巴基斯坦空军仅需要投入二百八十亿元人民币,算上前期研制投入的八十亿元,只有三百六十亿元,相当于…六亿元的单价,仅为从美国采购F的三分之二。

    更重要的是,今后维护在巴基斯坦进行,装备总开支能节省大约三分之一。

    当然,这还不是全部好处。因为中巴已经签署了“自由贸易区协议”,所以巴基斯坦可以用等价货物进行易货贸易。如果算上中国为巴基斯坦提供的无息贷款,巴基斯坦为这笔军购花掉的资金不会超过一百亿元。

    按照十年的建设周期计算,每年仅需花掉十亿元。

    对巴基斯坦空军来说,这绝对是可以承受的代价。如果去其他国家采购,同样的投入恐怕连一架战斗机都买不到。

    “将军,你得知道,这笔交易,对我们双方都有利。”

    “当然,与贵国合作,是最让我们愉快的事情。”

    牧浩洋笑了笑,觉得卡拉瓦完全误解了他的意思。

    虽然在FC…30项目中,巴基斯坦以极低的价格获得了第四代多用途战斗机,使空军的战斗力提升了一大截。如果一切顺利,巴基斯坦将成为全球第十三个装备第四代战斗机的国家。更重要的是,即便美国向印度在出售F…22I与F…35I的项目进展顺利,巴基斯坦也将现于印度获得第四代战斗机。但是在这笔买卖中,中国也没有吃亏,因为按照协议,巴基斯坦拿来支付二百五十亿元军火款项的易货贸易中,主要为矿物,而且均以双方的协商价进行交易。也就是说,中国可以用远远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从巴基斯坦获得国家建设急需的重要资源。在这份协议中,还包括了一条从伊朗通往瓜达尔港、年输送能力达到五千万吨的战略石油输送管道。只要这条管道建成,中国的油轮就不用进入波斯湾,在瓜达尔港就能获得每年从海湾地区进口石油总量百分之二十的原油,从而避免在美国控制地区,与美国争夺战略资源。

    接下来,两人还讨论了另外几项新式装备项目。

    空军方面,除了FC…30项目,最引人瞩目的就是两种以中国国产运输机为平台的大型支援飞机。

    一种是以国产战略运输机为平台的大型预警机。

    虽然巴基斯坦拥有几架预警机,而且其国土面积,也用不着战略预警机,但是在进行谈判的时候,巴基斯坦空军明确要求大型预警机,对中方提出的建议不感兴趣,认为战术预警机没有多大价值。

    结果,巴基斯坦以参与研制的方式,获得了采购权。

    当然,以巴基斯坦的国力、以及军事需求,最多只需要四架大型预警机,两架也能满足基本需求。

    为了这两架预警机,中国必须承担更多的研制经费。

    如果不是签署的一揽子军贸协议,恐怕这笔买卖就得亏本。事实上,也正是这两架大型预警机,让巴基斯坦总统做出了把瓜达尔港的管理权交给中国的决定,并且由中国负责瓜达尔港的建设工作。

    除了预警机,巴基斯坦空军还盯上了战略电子侦察机。

    只是受经费限制,巴基斯坦空军最终接受了中国的提议,以战术运输机为平台,而不是以战略运输机为平台。

    这么做,能在装备八架的情况下,把总费用减少四十亿元。

    海军方面,巴基斯坦最感兴趣的不是水面战舰,而是潜艇、以及中国海军正在开发的反潜巡逻机。

    最初,巴基斯坦希望获得技术援助,自行建造常规潜艇,然后发展攻击核潜艇。

    问题是,巴基斯坦没有这个国力。

    建造常规潜艇的问题还不大,在二零一七年,巴基斯坦就获得了一艘041型AIP常规潜艇,并且打算自行建造三艘,取代从法国采购的“阿戈斯塔B”型潜艇。但是在二零一九年,完成了第一艘041型潜艇的自建工作后,巴基斯坦海军取消了后两艘的订单,转而寻求更加先进的常规潜艇,而且提出了新的建造方式,即在外购一艘之后,自行建造五艘,把常规潜艇的数量增加到八艘。

    毫无疑问,这是一笔大订单。

    在国际市场上,六艘最先进的常规潜艇,至少价值一百二十亿美元。

    为了拿到这笔合同,武汉造船厂拿出了正在设计的042型常规潜艇方案,并且开出了巴基斯坦海军无法拒绝的条件:联合研制。

    这笔军贸合同的总价值高达六百亿元,包括了六艘潜艇、人员培训、技术支持、造船厂基础建设、以及造船人员培训。

    按照武汉造船厂做出的承诺,合同完成之后,巴基斯坦不但将获得自行维护与维修潜艇的能力,还将获得基本设计能力。如果巴基斯坦海军需要更加先进的常规潜艇,可以通过与中国合作的方式进行。

    毫无疑问,其他国家的造船厂都不可能开出如何优厚的条件。

    只是,042型潜艇的设计工作要到二零二一年底才能完成,在二零二五年完成首艇的建造工作。

    最快也要到二零二六年,巴基斯坦才能自行建造。

    至于巴基斯坦海军梦寐以求的反潜巡逻机,最快也要等到二零二四年才能交付,能在二零二六年形成战斗力就很不错了。

    相对而言,巴基斯坦陆军的装备需求并不强烈。

    第二次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把大批96式与99式主战坦克以极为低廉的价格销售给友好国家。二零一七年之前,巴基斯坦陆军接受了四百八十辆99式与七百二十辆96式,加上之前采购的四百多辆“哈立德”,主战坦克全面进入第三代,装甲兵实力超过印度,并且迫使印度重新采购了一批0。

    这还没完。

    从二零一九年开始,巴基斯坦陆军在中国北方重工的帮助下,对99式与96式进行了现代化改进。

    按照外界评价,完成改进后百八十辆99改就能干掉印度陆军的一千二百辆0。

    因为技术装备的优势非常明显,所以巴基斯坦陆军没有迫切需求。再说了,巴基斯坦陆军的总兵力也就六十万左右,一千七百辆主战坦克已经足够了,在今后十年之内都没有必要采购新式坦克。

    至于其他方面,巴基斯坦陆军一点都不比印度陆军差。

    在军费有限的情况下,巴基斯坦陆军的首要任务提高空军的战斗力,其次是增强海军的威慑力。

    问题是,即便把重点放在空军与海军建设上,巴基斯坦也力所不逮。。。。H!~!

    ..

第三十五章 合理搭配

    来到伊斯兰堡的第二天,牧浩洋会见了巴基斯坦空军司令穆沙拉夫上将。()

    得知中国愿意在FC…30项目上给予更多帮助,穆沙拉夫非常高兴,甚至允诺为牧浩洋向总统申请荣誉军衔。

    当然,牧浩洋对荣誉军衔一点都不感冒,因为他现在还是朝鲜人民军少将呢。

    牧浩洋跟穆沙拉夫单独会晤,就是为了解决问题。

    巴基斯坦空军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缺乏战术打击力量,而是缺乏作为一个有核国家应有的战略打击力量。

    在战术空军方面,巴基斯坦与印度的差距并不大。

    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前,巴基斯坦利用反恐战争,从美国获得了一批F…16C/Dbl56批次战斗机,还在FC…1项目上获得成功。第二次朝鲜战争后,在W…10C量产后,巴基斯坦开始采购FC…20,也就是J…10A,并且在二零一九年初,在成飞的帮助下,把所有FC…20按照J…10C的标准进行系统升级。

    作为巴基斯坦空军的头号对手,印度只有u…30I能与FC…20匹敌。

    虽然印度已经与美国签署了采购F…22I与F…35I的协议,但是只要FC…30进展顺利,巴基斯坦就能在印度之前获得第四代战斗机。更重要的是,在FC…30取代了F…16C/D后,巴基斯坦空军将全面“中国化”。依靠中国援助建设的作战指挥系统,巴基斯坦空军即便没有战术优势,也能立于不败之地。

    会晤中,穆沙拉夫提到的正是战略空军。

    为了提高要价,穆沙拉夫首先提出参与中国的H…项目,即与中国共同研制战略轰炸机。

    显然,这只是谈判技巧。

    从军事需求上讲,巴基斯坦空军完全没有必要装备轰炸机。从国力上看,巴基斯坦更加养不起昂贵的轰炸机。

    要知道,以美国的国力,供养一百架战略轰炸机都十分吃力。

    巴基斯坦的国防政策是紧盯印度,打造一支足以遏制印度发动战争的军事力量,而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获得打击印度全境的能力。如此一来,巴基斯坦空军的最大打击半径在一千五百公里以内。

    这个距离,战术空中平台就足够了。

    也就是说,穆沙拉夫想要得到的不是轰炸机,而是作战半径达到一千五百公里、能够携带核武器的重型战斗机。

    这样一来,FC…30就不够了。

    虽然FC…30的设计作战半径能达到一千二百公里,如果使用空射巡航导弹,打击半径能够达到一千五百公里,但是在实战应用中,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往往达不到设计指标,必须留出余量。

    针对这个问题,牧浩洋提出了一种折中方案:加油机。

    因为中国空军已经启动了大型加油机项目,以国产战略运输机为平台,最快能在二零二二年量产,所以只要巴基斯坦肯出钱,不但能获得大型加油机,还能在获得FC…30的时候获得战略打击能力。

    问题是,穆沙拉夫对这个项目并不感冒。

    原因很简单:巴基斯坦空军的战略打击力量主要承担战略反击任务,即在遭到印度的战略打击之后,立即发起战略反击,因此在作战使用的时候,战略打击平台很难得到有效的空中掩护,加油机也不可能前出支援。

    这样一来,在巴基斯坦本土上空活动的加油机只有战术价值,没有战略价值。

    穆沙拉夫的要求很简单:一种足够大、而且足够先进的重型战斗机。

    中国手里不是没有货,J…20就是理想选择。从技术角度讲,J…20至少能够携带两枚战术核弹头,打击两千公里外的战略目标。因为具备强大的隐身能力,所以J…20能够在没有护航的情况下单独作战。

    从军事层面上看,J…20也是巴基斯坦空军的理想选择。

    别的不说,印度在十年之内,很难获得有效的反隐身手段,防空系统很难对付J…20这类的隐身战斗机。

    问题是,巴基斯坦空军买不起J…20。

    因为产量有限,J…20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中国空军只计划采购三百二十架,算上海军采购的六十架,以及在东海战争中损失的二十多架,总产量也就四百架出头,所以巴基斯坦空军采购J…20的话,即便不分摊研制经费,单价也在四十亿元以上,相当于FC…30的十一倍。

    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空军的采购量也不会大到哪里去,最多二十架。

    为了这二十架J…20,巴基斯坦空军还得采购配套的后勤保障设施,并且专门建设两座以上的战略空军基地。

    把这些花费算上,巴基斯坦空军得为此投入一千多亿元。

    对于每年只有两百亿装备采购费用的巴基斯坦空军来说,J…20不但是买不起的装备,还是用不起的装备。

    问题说清楚后,牧浩洋提出了第二个折中方案:J…11C。

    到这个时候,穆沙拉夫才表明真实意图,巴基斯坦空军想要得到的,正是这种性能成熟的战斗机,而且最好是二手货。

    出售J…11C的问题并不大,海军手里有很多存货。

    随着J…20加入海军航空兵,以及J…25开始量产,海军必然裁减岸基航空兵,让J…11C逐步退役。把多余的J…11C卖给巴基斯坦,除了能在出售的时候赚上一笔,还能免去封存战斗机的费用。

    要知道,J…11C退役后不会立即销毁,而会封存十年以上。

    封存的战斗机,每年都要进行翻修,平均费用在五百万元左右。少封存几十架,每年能节省好几亿。

    只是,这个方案也存在问题。

    首先是J…11C采用的是俄罗斯的117发动机,因此在出售给巴基斯坦的时候,必须获得俄罗斯的许可。因为在FC…1与FC…20项目上,俄罗斯已经与中国在发动机的出售许可问题上发生了矛盾,所以俄罗斯不大可能允许中国把自产的117发动机卖给巴基斯坦,即便答应,也会让巴基斯坦支付巨额的专利使用费。

    相对而言,这个问题还比较容易解决。

    为J…20研制的W…15已经量产,性能非常先进,可靠性也大幅度提高,而且J…20最初使用的也是117发动机。所以只要巴基斯坦愿意多花点钱,就能为J…11C配备W…15,绕过俄罗斯。

    虽然这么做,存在一些技术难题,比如要对J…11C的发动机舱进行修改,甚至得对后机身进行修改,设计与改装费用得由巴基斯坦承担,但是好处也很明显,即配备W…15之后的J…11C,将在性能上得到大幅度提升。

    因为J…11C的性能已经超过了印度空军的u…30I,所以改进之后的J…11C,在印度空军现有战斗机面前具有绝对优势,即便遭遇了缩水后的F…22I,也不会被动挨打,具备放手一搏的资本。

    除了发动机,出售J…11C还有一个技术上的问题,即中国得提供火控系统原代码。

    原因很简单:J…11C在中国海军中不承担核打击任务,无法使用核武器,而且按照裁军条约,中国也不能向巴基斯坦提供具备战略打击能力的作战平台,只能由巴基斯坦自行开发火控系统。

    问题是,巴基斯坦有这个能力吗?

    虽然巴基斯坦的软件业很发达,不比印度差多少,但是巴基斯坦的军工企业从来没有设计过战斗机的火控系统。

    穆沙拉夫的要求很简单:中国提供技术支持。

    向黄峙博请示后,牧浩洋给出了肯定答复:中国可以提供技术支持,但是不向巴基斯坦提供火控系统原代码,而且所有涉及到空投核武器的软件系统,以秘密合作的方式,在中国境内进行。

    穆沙拉夫没有反对,因为这个问题太敏感了,而且中国做了最大限度的让步。

    达成协议之后,穆沙拉夫当场表示,巴基斯坦空军将采购四十架J…11C,并且在使用之后会考虑再采购四十架。

    显然,巴基斯坦空军不会把J…11C当成纯粹的战略打击平台。

    如果有必要,也会用J…11C执行常规打击任务,不然没有理由购买这么多。

    随后,穆沙拉夫主动提出了一项采购项目,即以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从中国空军与中国海军手里采购针对巴基斯坦空军使用条件进行了现代化改进的J…10系列战斗机,用来取代FC…1战斗机。

    对此,牧浩洋自然是求之不得。

    虽然空军与海军的J…10系列战斗机还有十年以上的服役寿命,但是在J…22与J…25大批量服役之后,J…10肯定得退役封存。利用这个机会,卖给巴基斯坦,与处理J…11C获得的好处完全一样。

    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空军提出了改进要求。

    改进的重点不在制空作战能力上,而是在打击能力上。在巴基斯坦空军中,FC…1本来就是多用途战斗机,以对地打击任务为主。采购的J…10,也主要以打击任务为主。因此需要对J…10进行改进。

    这样一来,参与合作的飞机制造厂还能大赚一笔。

    这些项目完成之后,巴基斯坦空军将获得由J…11C、FC…30与FC…20组成的,高低搭配的全面作战能力。

    用穆沙拉夫的话来说,只要这些项目顺利完成,巴基斯坦空军将主宰南亚的天空。

    不管这是不是吹牛,只要FC…30顺利交付,巴基斯坦空军将在建国之后,首次获得对印度空军的技术优势。虽然在规模上,巴基斯坦空军的差距依然明显,但是技术优势足以让巴基斯坦不再担心来自空中的威胁。

    只是,巴基斯坦空军需要的不仅仅是空中作战平台。。。。H!~!

    ..

第三十六章 破例

    因为没有独立的弹道导弹兵,所以在巴基斯坦军队中,弹道导弹部队隶属于空军。*文学网*^^^^

    对巴基斯坦空军来说,最理想的战略威慑手段不是轰炸机、也不是重型战斗机,而是弹道导弹。

    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前,巴基斯坦的导弹技术主要来自朝鲜。

    准确的说,是从伊朗获得的朝鲜造的战术弹道导弹。

    虽然在巴基斯坦进行核试验之前,中国也提供了一些帮助,但是在此之后,中国不再向巴基斯坦提供导弹技术。根据可靠资料,仅在“九一一事件”之后,即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之后,中国与巴基斯坦有过短暂的导弹技术合作,用巴基斯坦所需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交换了几枚落在巴基斯坦境内的美制巡航导弹。几年之后,中国研制出了数种射程在一千五百公里以上的巡航导弹,巴基斯坦也“研制”出了外形与“战斧”非常相似,射程在七百公里左右的巡航导弹。

    第二天的谈判中,穆沙拉夫亲自出面邀请陆雯参加。

    不管上将对待女性的态度如何,他都不能否认,陆雯是中国最优秀的导弹专家,而且专攻火箭发动机。

    至于陆雯的另外一个身份,显然更加重要。

    中国是否向巴基斯坦提供弹道导弹技术,就得看是否涉及到关键技术,而陆雯的工作就是进行技术评估。

    说得简单一点,首先就得让陆雯点头答应,巴基斯坦才能获得中国的导弹技术。

    在所有关键因素中,是否导致技术泄密最为重要。

    虽然在很多方面,中国的导弹技术都不是最先进的。比如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研制的“侏儒”洲际弹道导弹就达到了非常高的技术水平,直到三十年后,中国也无法生产类似的弹道导弹,而美国海军的“三叉戟2”型潜射弹道导弹,更是弹道导弹技术的一个新巅峰。即便与俄罗斯相比,差距也非常明显。比如俄罗斯的…27已经服役十几年,而中国类似的导弹还在研制之中。但是技术保密,不仅仅因为技术先进,还因为其他国家可以借此机会掌握中国的战略打击能力。比如涉及到弹头突防的技术落入敌国手里,中国战略弹道导弹的打击能力就将大幅度降低。哪怕是一些看上去不太重要的技术,比如火箭发动机,也会对导弹的作战与生存构成威胁。

    在两国关系亲密无间的情况下,中国仍然没有向巴基斯坦提供导弹技术,主要就是存在技术泄密的风险。

    要知道,在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之前,与巴基斯坦的关系非常密切。

    虽然巴基斯坦的国防政策一直侧重依赖中国,但是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巴基斯坦奉行的是多边外交。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两面逢缘,争取利益最大化。

    这种政策,一直维持到第二次朝鲜战争结束。

    因为在朝鲜半岛战败,美国开始全面调整战略部署,加强了在南亚的投入,印度成为美国的首选盟友,美巴关系急剧降温,特别是在美国答应向印度出售F…22I与F…35I之后,美巴彻底决裂,所以巴基斯坦迅速修正了国防政策,不再利用美国来制约中国,也不再把美国当成可以依靠的对象。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巴基斯坦准备淘汰装备不到十年的F…16C/D战斗机。

    按理说,这批战斗机至少也要服役到二零四零年左右,即便巴基斯坦采购FC…30,也应该用来替代更加老旧的战斗机。淘汰F…16C/D,一是避免在政治与技术上受制于人,二是与中国搞好关系。

    谁都不能否认,军售本身就与政治挂钩。

    现在,巴基斯坦提出从中国获取弹道导弹技术,甚至愿意购买一批战术弹道导弹,让牧浩洋很为难,让黄峙博也很为难。

    十月六日,牧浩洋来到伊斯兰堡的第四天。

    经黄峙博同意后,牧浩洋做出了明确答复,中国愿意提供弹道导弹技术,并且出售一批射程为四百五十公里的战术弹道导弹,但是所有配备了中国产弹道导弹、以及采用了中国导弹技术的导弹部队,都得有中国的技术专家,并且由中国技术专家掌握核心技术,巴基斯坦空军只是使用者。

    毫无疑问,这是非常严厉的限制。

    说得直接一点,只要中国愿意,随时可以让这些导弹部队瘫痪。

    穆沙拉夫显然无法接受这样的提议,只是牧浩洋同时提出了一条补充协议,即在巴基斯坦开放导弹技术之后,中国可以提供技术方面的建议,以派遣技术人员的方式,帮助巴基斯坦完善导弹技术。

    因为以巴基斯坦现有导弹技术为基础,所以巴基斯坦拥有完整的知识产权。

    也就是说,巴基斯坦可以自由利用改进后的导弹技术。

    在此基础上,穆沙拉夫才接受了牧浩洋的提议,并且在随后提出了明确要求:巴基斯坦空军将采购DF11型战术弹道导弹。

    这下,问题由出来了。

    虽然DF11型弹道导弹不算先进,其前身就是名满天下的“飞毛腿”C型,而且技术来源很有可能与伊朗有关。CIA早就宣称,中国最初获得的“飞毛腿”C型导弹来自伊朗,而且通过技术交易获取。但是DF11与DF11的早期型号有天壤之别,除了共用机动式发射平台之外,其他方面完全不一样。

    即便以二十一世纪的标准衡量,DF11也算得上是非常先进的战术弹道导弹。

    在采用七百五十公斤战斗部的时候,DF11的最大射程达到八百公里,只有采用一千公斤战斗部,最大射程才缩减到五百公里以内。采用卫星制导系统的话,圆规误差不到十五米,即便采用全程捷联惯性制导,圆规误差也只有五十米。因为采用了弹头分离技术,所以DF11的末端突防速度接近二十马赫,超过了现有任何一种战术与战区反导系统的最大拦截范围。

    在中**队中,DF11承担的正是最重要的战役突击任务。

    有趣的是,中国二炮仅采购了四套DF11。一是这种全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