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燃烧的海洋-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峙博能够调动的,只有即将入朝的第二十四集团军,以及第十五空降军的第44空降师。
虽然用一个集团军与一个空降师守住西线的把握并不小,但是这意味着,在东线的进攻结束之后,志愿军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发动第二次进攻,从而让联军获得至关重要的喘息机会。
只是,人民军靠得住吗?
如果联军在西线发动进攻,志愿军在东线取得的战果有可能化为乌有。
黄峙博别无选择,只能让第二十四集团军加速入朝,争取在二十四日之前把守卫西部防线的人民军替换下来。
战争就是这样,不可能事事都按照某一方的意愿发展。
黄峙博能做的,只是尽量确保本次战役取胜,至于接下来怎么打,还得看本次战役的结果。
完成这一系列的部署之后,黄峙博才把注意力放到前线战场上。
下午,戚凯威提交了修改后的作战计划,并且得到了黄峙博的批准,随即各项战斗命令下发给了前线部队。
总攻开始前,黄峙博亲自给第六十五集团军的前线指挥官打了电话。
会只有一次,能不能打赢第一次战役,或者说能取得多大的胜利,就看第六十五集团军在这个晚上的表现了。!~!
..
第一百九十二章 烟消云散
攻打元山,绝对是志愿军在第一次战役中打得最激烈的一场战斗。(手机访问)
在很大的程度上,韩军第九装甲师的表现,给这场战斗增添了一些预料之外的变数。
初的时候,阿伦与皮特都没抱多大希望,认为韩军很难承担重任,特别缺乏逆境作战最需要的坚韧精神。
战斗中,韩军第九装甲师的表现足以让他们改变这个看法。
半夜,第九装甲师打得非常积极,不但在整条战线上作战,还在重要方向上连续发动反击,让第六十五集团军的进攻遭到重挫,一度把攻坚战演变成装甲部队的消耗战,让志愿军付出了非常巨大的代价。
比如在围绕着文川镇展开的战斗中,第九装甲师发动了三次反击,每次都击退了第六十五集团军的进攻部队。直到第六十五集团军连续投入两个旅,才占领文川。为此,第六十五集团军损失了七十八辆主战坦克与上百辆步兵战车。在南郊的一场战斗中,一辆隐藏在农场谷仓里的1A2主战坦克在一个步兵排的配合下,连续击退了志愿军一个机械化步兵营的三次进攻,并且在一场战斗中,连续摧毁了四辆99改、三两96式。直到打光炮弹,这辆坦克才被韩军遗弃。
这个晚上,类似的战斗并不少见。
作为韩国陆军的绝对主力,第九装甲师的官兵表现出了非常高的战斗素质,斗志也非常高昂。
绝大部分时候,韩军会坚持到弹尽粮绝,或者在受伤失去作战能力后才会投降。
万幸的是,第九装甲师势单力薄。
在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为了守住整条战线,第九装甲师只能分散行动,预留的机动防御部队非常有限。根据韩军的作战报告,当时第九装甲师最多只有三个营的机动兵力,也就只能发动战术级别的反击行动。
重要的是,韩军没有足够的转圜空间。
在元山北面的战场上,第六十五集团军在发起总攻前,已经把战线推进到离元山港区不到十五公里的地方。这个距离,别说大口径榴弹炮,连一些配备了火箭增程弹药的大口径迫击炮都能够到。
因为缺乏穿插空间,所以在大部分时候,韩军只能被动防御。
结果就是,韩军不得不把极为宝贵的装甲力量分散到战线上,用来对付志愿军的装甲部队,而不是集中到一起,形成强有力的反击力量。
这也不能全部归责于战场环境,与韩军的编制体系也有关。
韩国步兵手上,严重缺乏反装甲力量,哪怕是那些对主战坦克威胁不大的火箭筒,也没有多少。
如果韩军步兵有足够的反装甲武器,情形肯定大不一样。
在阵地防御战中,哪怕是火箭筒,也能对进攻方的装甲部队构成严重威胁。比如在定坪的战斗中,空降兵就用火箭筒干掉了不少韩军的主战坦克。
不管怎么样,韩军第九装甲师采用的战术,在很大的程度上帮了志愿军。
虽然在进攻的时候,第六十五集团军遇到了不少麻烦,甚至不得不把进攻部队拆散成小股部队,分头应对韩军的反击部队,但是在承受了巨大的作战损失后,第六十五集团军仍然在向元山推进。
打到二十三日凌晨,第六十五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已经突破韩军防线,攻入元山港。
到这个时候,黄峙博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虽然肃清港区,占领整个元山还得花点时间,但是攻入元山港后,联军至少无法向元山增派作战部队。
失去这个支承点,联军在东线战场上算是完蛋了。
只是,第一陆战师的威胁依然存在。
按照二部提供的情报,从二十一日开始,联军增强了东朝鲜湾的反潜投入,正在全力清剿日本海里的中国潜艇。把中国潜艇赶出日本海后,联军肯定会让第71特混舰队北上,掩护第一陆战师撤退。
既然攻占元山已经不是问题,就不能放走第一陆战师。
天亮前,黄峙博给第三十九集团军下了一道命令,把三个远程炮兵营派往咸兴,由第十六集团军指挥。随后,黄峙博又给第十六集团军下达了一道命令,从二十三日上午起,对金策进行大规模炮击,并且根据前线反馈回来的情报,特别是美军的活动情况,决定是否使用电磁武器。
因为没有剩下几枚电磁战斗部,所以第十六集团军得精心策划炮击行动。
除了每次只使用一枚电磁战斗部之外,还得为其他火箭弹换上机械引信,以免在电磁打击中失效。
当然,这都是小事,志愿军早就习惯了电磁战,改装弹药引信简直是轻车熟路。
对联军来说,这肯定不是好事。
虽然志愿军的电磁武器所剩无几,但是只要一枚电磁弹头,就能让整支运输船队,甚至是整支舰队瘫痪。
美军承担不起这样的风险。
大规模炮击,还能极大程度的杀伤第一陆战师的有生力量,让美军在离开金策之前丧失斗志与信心。
打到这个时候,联军已经丧失信心。
不管是阿伦,还是皮特,都非常清楚,只要志愿军占领了元山,就会回头对付第一陆战师,绝对不会把金策的战斗留到下一场战役。更重要的是,在占领元山后,志愿军有足够的兵力稳住战线,也就不用担心联军的反击了。
摆在联军指挥官面前的问题很现实:第一陆战师怎么办?
到了二十三日上午,这个问题变得更加尖锐了。
第六十五集团军赶在天亮前,占领了元山港,并且在联军的第一轮空中打击到来的时候攻入元山城区,与韩军展开巷战。因为联军的作战飞机不敢深入战场,所以空中打击没有帮上韩军。
随后,第十六集团军开始炮击金策。
在三个远程炮兵营的协助下,第十六集团军的炮击非常凶猛。虽然在最初的几轮炮击中没有使用电磁武器,但是志愿军大量使用反人员子母弹药,并且对第一陆战师的阵地进行了覆盖式打击,造成了严重伤亡。
当天上午,第一陆战师就发出了十几次撤离请求。
可惜的是,到这个时候,美军仍然无法肯定东朝鲜湾里没有中国潜艇,更无法肯定这些潜艇上没有电磁武器。
潜在的威胁让第71特混舰队不敢越雷池半不。
联军能做的,只有尽量出动空中力量,轰炸第十六集团军的炮兵阵地,并且在炮击间隙向第一陆战师空投作战物资。
中午,战局进一步恶化。
在特种部队的支持与配合下,第六十五集团军占领了元山的韩军司令部,彻底打垮了韩军的斗志。虽然还有一部分韩军没有投降,利用城区里的有利地形进行反抗,但是志愿军离完全占领元山已经不远了。
西面的山区里,第四步兵师没有与第三十九集团军交战,只是保持接触状态。
这也是阿伦上将的直接命令,即第四步兵师的任务只是拖住志愿军的主力部队,防止志愿军向西突破,或者从元山南下。在志愿军没有继续发动进攻的情况下,第四步兵师不用与志愿军正面交战。
遭受了数个小时的炮击后,困守金策的第一陆战师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
不管是撤退,还是突围,联军司令部都得尽快做出决定。
显然,在没有第71特混舰队的情况下,第一陆战师不可能从金策撤离,更不可能从金策突围。
下午,阿伦向第一陆战师的指挥官下达命令,由其自行决定是战是降。
这意味着,阿伦已经同意让第一陆战师投降。
只是,第一陆战师的指挥官没有立即投降,而是坚持到了二十五日傍晚,在黄峙博等得有点不耐烦,准备用第三十九集团军发起总攻之前,才在战地前沿,向第十六集团军的指挥官交出佩枪。
到此,第一陆战师总共有一万六千三百二官兵向志愿军缴械投降。
虽然这不是有史以来,美军在战场上投降人数最多的一次,但肯定是自美国建国以来第一个集体投降的师级部队。
当然,这是两天之后的事了。
九月二十三日下午,志愿军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正式结束,这天正好是第二次朝鲜战争爆发两个月。
虽然在这次战役中,志愿军取得了远远超过预期的胜利战果,一举歼灭总兵力近五万的两个美军陆战师,还击溃了包括第九装甲师在内的十三个韩军师旅级部队,歼灭韩军近八万人,但是志愿军的损失与伤亡也非常惨重,三个主力集团军中,只有第十六集团军的减员率不到两成,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阵亡官兵七千余人,伤残一万八千余人,减员率均超过四成,后者更是达到半数以上,主力装备的损失量也在四成以上,两个集团军均丧失了继续作战的能力。
打完这一仗,没有十天半个月,志愿军肯定无法组织起第二次进攻。
万幸的是,因为伤亡过于惨重,短期内联军也无力发起反击,更别想在整条战线上发动进攻。
双方都无力发起进攻,军事斗争成了次要问题,主战场转移到了外交上。
不管交战双方是否愿意在这个时候停战,此时都是进行停火谈判的一个机会。!~!
..
第一百九十三章 主旋律
俗话说,双喜临门。小说网
第一陆战师投降的时候,牧浩洋收到消息,消失好几天的“海龙”号回到了清津,随即就去找到周渝生。
“已经确认了,就是‘海龙’号。”
“萨非墨没有完蛋?”
“没有,不过有几名官兵伤亡,潜艇受损非常严重。”周渝生点上烟,手有点抖。“我都不相信,萨非墨是怎么把潜艇弄回来的。我等下就去清津,当面问个清楚。你要没事的话跟我一起过去。”
“算了,我还有事,你自己去吧。”
周渝生看了牧浩洋一眼,说道:“行,你是大忙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又要安排你陪同我们的美女工程师去执行特别任务,我就不耽搁你了。”
“老周,这个玩笑开不得。”
“得了,说说而已。”周渝生拍了拍牧浩洋的肩膀,说道,“知道吗?听说陆工与总参谋长的关系非同一般。”
“这与我有什么关系?”
“兄弟,哥是过来人了。如果年轻几岁,像你这样,现在还是单身的话,我就会抓住这个机会。”
牧浩洋翻了下白眼,觉得没办法跟周渝生沟通。
“说实话,你要是能把陆工那个……”周渝生把住牧浩洋的肩膀,笑着说道,“不说别的,你小子至少能少奋斗二十年。”
“得了吧,我只想当个货真价实的兵。”
“你可不是当兵的料。”
“你……”
“以你的才能,特别是在司令部的表现,进后前程无量啊,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爬到我上面去了,今后兄弟还得靠你呢。”
牧浩洋摇了摇头,觉得周渝生不是在夸奖他。
“好了,不跟你说这些了。”周渝生又拍了拍牧浩洋的肩膀,说道,“陆工还得在这里呆一段时间,听说总司令让她改进电磁武器,准备在下一场战役中采用新战术。有机会,你就过去找她聊聊。”
“聊什么,有什么可聊的?”
“我管你聊什么,那是你的事。哥虽然是过来人,不过没有谈过什么恋爱,这方面的问题别来问我。”
“老周,你……”
周渝生呵呵一笑,没再理会牧浩洋,一摇一摆的离开了。
牧浩洋也有点头痛,因为他在过来前接到黄峙博的电话,让他抽空去找陆雯,谈一下在特种战斗中使用电磁武器的问题。虽然这是上面的命令,而且司令部正在探索使用电磁武器的新战术,但是牧浩洋非常清楚,他与陆雯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同事,至少在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已经成为朋友了。
没办法,牧浩洋不能抗命,只能硬着头皮去找陆雯。
他赶过去的时候,陆雯正在与几名技术人员商讨问题。见他到来,陆雯给技术人员安排了工作,然后带他进了办公室。
“少校,听戚参谋说,你几天没睡觉了。”
“是啊,正打算去休息,结果接到了总司令的电话,让我来找你。”
雯笑了笑,给牧浩洋泡了杯茶。“是我给总司令打的电话,让你来找我。”
“你……”牧浩洋端起茶杯,看了陆雯一眼。
“金策的那次行动,让我对使用电磁武器产生了一些想法。”
“陆工,你只是技术顾问,不是作战参谋,这些……”
“技术顾问也是参谋,而且这是总司令的吩咐,让我随意调遣参谋人员。”陆雯坐下后故意盯着牧浩洋看了一阵,才说道,“怎么,到现在,你还认为我不是战斗人员,不能做军人该做的事?”
牧浩洋笑了笑,说道:“至少在某些方面,你还不是职业军人。”
“确实如此,在决定两千多人生死的时候,我不是职业军人,但是我能够挽救更多职业军人的生命,而且是我们的战友。”
牧浩洋皱起眉头,等陆雯说下去。
“虽然在这场战争中,我们率先使用电磁武器,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战果,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使用电磁武器的战术上,我们有非常多的缺陷,没有把电磁武器的战斗力完全发挥出来。”陆雯翘起腿,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事实已经证明,电磁武器是对付美军的有效手段,所以我们很有必要改进战术,让电磁武器得到更好的利用,也让我们能用最小的代价打赢这场战争。”
“这不是你一个人的工作。”
“对,我知道,总司令已经让戚凯威大校组织人员,商讨新战术,可是任何新战术都需要新技术。”陆雯笑了笑,说道,“所以,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改进电磁武器,让其适应更多的作战使用手段。”
“比如……”
“让电磁武器小型化,使其能够装备特种部队。”
牧浩洋立即锁紧眉头,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提议。
“与电磁武器一样,特种部队的贡献也非常巨大,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我们能够投放到敌后的唯一作战力量。如果我们没办法夺回制空权,没有其他方式可以向敌后投送作战力量,就得设法把这两种力量结合起来。”
“你说得没错,如果特种部队能够使用电磁武器,我们有很大把握打赢这场战争。”
“关键是,能不能让电磁武器小型化。”
牧浩洋点了点头,很期待陆雯接下来要说的话。
“非常可惜的是,以我们目前的技术手段,或者说要在短时间内让电磁武器小型化,达到可以让特种兵携带的程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
“当然,不是没有办法。”陆雯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我们已经找到解决办法。”
“什么办法?”
“把电磁武器拆解成几部分,分别由特种兵携带,到了前线再组装起来。”
牧浩洋一愣,随即明白了过来。
用在火箭弹上的电磁战斗部并不大,也就一百多公斤,虽然不能由一名特种兵携带,但是拆解之后,肯定能由一支特种小分队携带。
“技术方面的事情由我负责,你要做的,只是帮我安排一些特种兵,最好懂得一些基本的技术常识。”
“这不是问题,特种部队有专门的通信军官。”
“行,先安排两支特种小分队,我会给他们详细讲解使用电磁武器的方法,然后由他们训练其他特种兵。”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我会尽快安排,如果有需要,我亲自负责。”
“没必要,你还有更重要的任务。”
“什么任务?”
“去过韩国吗?”
牧浩洋愣了一下,说道:“去过,不过走的不是海关。”
雯笑了笑,说道:“总司令接到中央的指示,准备成立一支军事谈判团。只要我们与美国在停火谈判的关键问题上达成协议,上面就会安排进行军事级别的停火谈判,所以我们得尽快组织一支谈判代表团。”
“这与我有什么关系?”牧浩洋有点惊讶,因为这种事应该由黄峙博来说,而不是由陆雯代言。
“总司令已经回去了,所以他让我负责技术方面的问题。”
“把电磁武器作为谈判筹码?”
“准确的说,是电磁战。”
牧浩洋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陆雯的意思。
联军打了败仗,在很大的程度上与志愿军的电磁战有关,所以在谈判中,联军肯定会提出相关问题。
“我懂技术,但是不懂战术,所以需要一位懂战术的助手。”
“陆工,最好的人选应该是戚参谋或者母参谋吧?”
“确实如此,不过戚凯威与母祁铁都跟随总司令回去了,而且他们还要为第二次战役做准备。”
“这么说,只有我是闲人了?”
“或者说,我们最熟悉。”
牧浩洋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这样的话,我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
“我已经帮你安排好了,这几天你得充分了解我军在第一次战役中的作战行动,特别是与电磁战有关的行动。当然,谈判中也许用不上,不过你得有所准备。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得在谈判桌上让敌人知道,电磁战还远没有到说结束的时候,只要战争继续进行,我们会继续进行电磁战,而且会用更多的战术来提高电磁武器的作战效率,让联军打一场根本打不赢的仗。”
“这么简单?”
“你是特种作战参谋,所以最好在这方面下功夫。”
牧浩洋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陆雯的意思。
“当然,你也可以结合实际作战行动,比如我们在金策的那次行动,让联军相信,你不是在吹牛。”
“这是谈判技巧吧?”
“算是吧,其他的,我会陆续向你交代。在总司令回来之前,你直接听我的指挥,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来找我。”
“没有别的事了?”
“暂时没有了。”
牧浩洋没多罗嗦,起身说道:“那我告辞了,有必要的话,我会来找你。”
雯笑了笑,把牧浩洋送到门外。
此时,黄峙博与戚凯威、母祁铁、杨禹方已经坐上了前往丹东的军车,一架军用专机正在丹东等着他们。
虽然美国还没有提出谈判请求,中国当局也没有理由在取胜的情况主动降低身份,但是谁都知道,停火谈判是下一阶段的主旋律。作为志愿军总司令,黄峙博不想落于人后,尽快赶回去,向最高领导人表明态度,才能争取到最好的局面。!~!
..
第一百九十四章 是打是和
志愿军的雷霆反击,不但让阿伦丢掉了乌纱帽,还把美国逼到了角落里。小说网
黄峙博还没有回到北京,林德伯格就急不待的签署了解除联军总司令职务的命令,由联军空军司令杜立德中将暂代阿伦。
解除联军总司令的职务,只需要一份文书,扭转战局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几天前,没有任何人会相信,志愿军能在短短几天之内,彻底颠覆整个东线战场,一举歼灭两个美军陆战师。
谁也无法否认事实,更不能改变事实。
摆在美国当局面前的问题是:是否有必要继续打下去。
几个小时之内,林德伯格在白宫连续召开了三次会议。
虽然主导美国重大国家战略的不是军人,而是文职官员,但是在战争问题上,林德伯格更加重视军人的意见。
收到阿伦放弃第一陆战师的消息后,林德伯格就召开了参联会会议。
作为上将,钱德勒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虽然第一陆战师还没有投降,一些将军也认为第一陆战师不会投降,但是谁也不怀疑第一陆战师的结局。在撤退无望,突围更加无望的情况下,第一陆战师肯定会全军覆灭,而且要不了多久。
从军事上讲,联军在东线战场上已经彻底战败了。
题是,在西线战场上还有希望吗?
钱德勒给出了非常肯定的答复:在第二十四集团军即将入朝的情况下,联军很难在西线战场上取得决定性的突破。
有了这个结论,其他问题就好解决得多了。
在东线彻底战败的情况下,又不能在西线发动进攻,联军要想自保,或者说保住已经取得的战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等到志愿军调整过来,肯定会再次发起进攻,而且会以收复平壤为主要目的。
题就在这里,联军能够守住平壤吗?
虽然参会的大部分美军将领都认为,在拥有四个陆军师的情况下,加上韩国即将进行第三阶段战争动员,联军有机会守住平壤,但是在林德伯格让他们表态的时候,没有一名将军敢肯定这个结论。
也就是说,美军将领没有必然的把握。
用钱德勒的话来说,就算联军能够遏制住志愿军的第二次进攻,也无法让志愿军就此放弃进攻。只要平壤还在联军手中,志愿军就不会放下武器,战争就会持续下去,而联军不可能永远确保守住平壤。
关键就是,美国无法承受过于巨大的战争伤亡。
这下,难题交到了林德伯格手上。
作为美军总司令,林德伯格必须做出决定,即是否在局势仍然对联军较为有利的情况下与中国进行停战谈判,还是继续打下去,争取更好的结果。
对林德伯格来说,这无疑是一场豪赌。
只是,这场豪赌的风险与收益难成正比。
赌赢了,联军最多打赢第二场战役,遏制住志愿军的进攻势头,却无法彻底瓦解志愿军的战斗意志,只会逼迫志愿军发动规模更大的第三次战役。如果考虑到中国的战争决心,甚至有可能迫使中国投入更多军队,增强志愿军的进攻能力。对美国来说,这就意味着在战争结束之前承受更大的伤亡。
赌输了,联军不但会丢掉平壤,还很有可能丢掉整个西线战场。与东线的情况一样,联军在战役失败之后,肯定无法站稳脚跟,甚至得一路退到开城。因为朝鲜西部地区的地势较为平坦,没有多少险要,还有着较为完善的铁路与公路系统,所以退却开始后,很有可能演变成溃退。
把全部赌注,或者说美国的命运押在一场战役上,显然不对林德伯格的胃口。
作为一名政治家,林德伯格非常清楚,绝对不能抱太大的希望。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军事会议结束后,林德伯格召开了内阁成员会议。
作为CIA局长,钱德勒自然有资格参加这次会议。
与将领的乐观相反,文职官员都不是很乐观,其中国务卿斯特劳斯最为独特,一开始就提出与中国进行停战谈判。
在很多内阁官员眼里,美国已经输了,或者说离失败不远了。
继续打下去,只会平添伤亡,根本得不到任何实质性的好处。
有趣的是,在是否要打第二场战役的问题上,内阁官员反而更加积极,连斯特劳斯都认为,很有必要在战场上挫败志愿军的锐气。
职官员的这种态度,非常直接的反映出了美国面临的矛盾选择。
在打输了的情况下进行谈判,显然对美国不利,而且很有可能导致美国在谈判桌上输得更惨。只有在打了胜仗,至少在战场上遏制住了志愿军之后,美国才有可能在谈判桌上与中国达成较为理想的停战协议。
题是,打不打,或者说能不能打,并不是由内阁官员的意志决定的。
在打与不打的问题上,美国面临着很多难题。
突出的,莫过于巨大的财政压力。
虽然只打了两个月,但是美国联邦政府已经为这场战争支付了四千五百亿美元的特别战争开支,而且还要在接下来的半年内,拿出一万二千亿美元,为军队采购武器装备,购买弹药物资,以及支付伤亡官兵的抚恤金。
这些钱,都得由联邦政府掏腰包。
对于已经捉襟见肘的美国联邦财政来说,支付一万六千五百亿美元的战争开支,绝对是雪上加霜。
虽然在此之前,美国联邦政府已经与联邦储备银行达成协议,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的方式进行战争融资,并且获得了包括花旗银行、摩根大通银行、高盛集团在内的多家金融企业的全力支持,连洛马、波音、雷锡恩、诺思罗普等军火巨头也答应联邦政府赊账,但是这些钱最终都还是由联邦政府用税收偿还,而在经济严重不景气的情况下,联邦政府的税收已经大幅度缩水,还得通过减税刺激国内消费。别说在半年内拿出一万二千亿美元,能在未来十年内换清这笔欠账都算不错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
白宫金融政策顾问已经提出建议,在未来十年内,通过增发货币的方式,充抵联邦政府债务,避免增税对经济造成影响。
题是,增发货币必须有一个前提:美国仍然是世界上独一无二,而且是无可匹敌的超级大国。
要想具备这个前提,美国只有一个选择:打赢这场战争。
很明显,如果美国打输了,后果将难以设想。
也许在短期内,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不会受到挑战。即便中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