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不嫁英雄-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这样吧!我今天回去就跟小刘说。”
老张琢磨了一天,也没明白,到底是对小刘不满意啊,还是真的不想有个外人在家?
不过,领导发话了,小刘今天就回来了,总得给她再安排个工作吧!
老张琢磨上了,好像张将军家的保姆到了退休年纪,要不,就安排小刘去张将军家吧!张将军家里儿女都大了,家里只有老两口,活更少,更好照顾。
天明跟小刘说了家里的意思之后,她的眼泪刷就下来了,“是不是,是不是郑同志不满意我?我去跟她说说,求她让我留下来?”
这两句话,让原本就有些不满的天明更不悦了,“刘同志,”刘姐也不叫了,显示他很生气,把刘姐给吓了一跳,不敢再说,愣愣的流着泪看他。
“你照顾家里这半个月,很感谢你,你辛苦了。”天明声音里半点感谢的意味都没有,要说有感谢,在她这装腔作势中也消失怠尽了。
“这是组织上的安排,你尽快回去报道吧!”既然说了这么多她都听不懂,还是不用解释了。
果然,他的态度强硬起来,刘姐嚅嗫着应了,收拾了行李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
要是可能,他也不想在媳妇回来的第二天就辞退她,这不是明摆着跟大家说:我媳妇不满意你。
因为之前没有在大院住,很多家属并不熟悉,而且,在这大院里,天明的职位是最低的,郑慧雅作为将军夫人,也是年纪最小的,很容易让人瞧不起,更加让人嫉妒。
再传出她不容人,刚回家就撵走保姆,对她的名声其实很不好。
但郑慧雅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人,特别是这些年,条件好了,孩子们都大了,她更是有些任性。
用她的话说:怕人讲究还不用活了,我这么辛苦的挣钱,你这么辛苦的升职,为了什么?说不好听的,不是为了能自在的活着吗?
要是连辞个保姆都要想东想西,干脆咱们回家倒包去得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三百零一章、早产
不过辞退个保姆,郑慧雅并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她本就学校,工厂,公司的到处跑,没有时间和其他人八卦,自然也不知道,大院里流传的关于她不容人的谣言。
天明是男人,当然这种八卦不会传到他耳朵里,但几个小的,跟差不多大的孩子在一起玩,很快就知道了,不过,他们知道,母亲这么多年,隔几年就会被人传些不好的小道消息,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会相信的。
以安几个年纪不大,可经却也不算少了,经了小四和宁宁被绑架一事,回来后,几个人都没闲着,就是不去部队受训,也会在家跑步,打拳,对于这些八卦,嗤之以鼻,只说了句“无聊”就放下了。
当事人家都是这般态度,别人传了也没意思,没几天,这八卦自动就熄了。
不过,这些人不知道,以安几个,看似不在意,其实等大家都不再传之后,悄悄的展开调查,到底是谁先说出妈妈不容人的话?
事情很明显,刘姐被辞退,她在外面被人问道时,很是委屈,一副不敢说的样子,自然有好事的脑补过度,所以,谣言就是这样传开的。
刘姐不是始作俑者,但她作出的态度给了别人误导。
三个孩子调查出结果,也没声张,该干嘛干嘛,一直到半年后,才在刘姐的侄子,在张将军特批入伍时,暴出是刘姐的亲生儿子一事。
这事影响特别不好,一个丈夫和儿子都死了的女人,怎么又冒出一个儿子,还是以侄子的身份出现的,这其中有什么另人深思的事?
她的侄子最终也没能当上兵,张将军更是反感被她欺骗,刘姐又一次回去待岗,只是这次,等待她的则开除公职。
她做梦也没想到,这事情她隐瞒了二十年,是怎么被揭露出来的。
后来,刘姐的事,家几个孩子再也没有关注过。
郑慧雅下了班,刚进家门上,就接到弟弟国庆的电话,“二姐,昭然来电话说怀孕了,我这周回不去了,你帮我去看看她,看她想吃点什么帮我买点送过去呗!”
听说弟媳妇怀孕,她立马精神了,“行,我这就过去。昭然也是,怀孕了怎么也不跟我说一声,”她埋怨了一声,“你有事忙你的,不用惦记家里,有我呢!”
撂下电话,她给几个孩子留了个字条,带上小四就去了国庆家里。
快到国庆家时,拐到附近的菜市场买了点排骨和豆角,又买了西红柿,拎了上了楼。
孟昭然怀孕刚一个多月,前几天开始有反应,不爱吃饭,就想吃西瓜,可这玩意大冬天的哪有啊,现在冬天里能买到新鲜菜,那是挺了不得了,西瓜可真没有。
听到敲门声,她就知道是二大姑姐来了,当初这房子装修完,郑慧雅把钥匙交给他们夫妻,郑国庆给了他二姐一套,万一家里有个啥事,也算备用钥匙。
不过,郑慧雅从来没有用过,来了都是敲门。
孟昭然给她打开门,“二姐,小四来了,快进来。”说着去接她手里的菜,“二姐,家里有菜呢,你又买,一会拿回去给小四吃吧!”
“国庆说你吃不下东西,不放心你,让我过来看看。”郑慧雅放下菜,问她:“多长时间了?去医院检查过没有?”
“刚一个多月,前天去的医院。”孟昭然有些不好意思,“我还想等过些日子再告诉二姐呢!”
“怎么这么短的日子就吃不下东西?”郑慧雅有些不解,“那你有没有什么想吃的,我去给你买?”
孟昭然哪好意思说自己想吃西瓜,那不是矫情吗?
没结婚前,她家里的条件也不错,父母都是教授,但只是不错而已,她本就不是那能作能挑剔的人,也是因为怀孕了嘴馋,她笑笑说:“没什么特别想吃的,也不是就吃不下饭,就是不太想吃,觉得没什么胃口。”
郑慧雅伸胳膊挽袖子,“我先把排骨给你炖上,饿了你吃一点。”
大姑姐来了,孟昭然自然不好意思再躺在床上,只好坐到客厅和小四玩,郑慧雅没管她,亲人之间也得互相磨合,显然,这个弟媳妇还是很腼腆的。
她把排骨炖上,米饭焖上,西红柿洗了切好,这才出来要走,“我得回去了,家里孩子们还没吃饭。排骨我炖上了,过一会你把豆角下里就行,吃的时候,西红柿上放上糖,还爽口。明天晚上我再来看你,你想吃什么,明天我去买。”
“不用了二姐,我真没什么想吃的,你也不用天天都过来,我真的没事,是国庆大惊小怪了,这日子这么短,我什么感觉都没有呢!”孟昭然忙劝道,“我要不舒服,或是有事,会给你打电话的。”
郑慧雅想了想,建议道:“昭然,要是方便的话,你干脆回你娘家住几天吧,这样你妈妈也能照顾你,国庆也能放心。”
她倒是能照顾,可每回来,弟媳妇不好意思躺着,还得应酬她,更累人。
孟昭然眼睛一亮,她娘家是同一个城市,但离着较远,坐车也要一个多小时。
“行,明天我就去回去住几天。”她笑的很真诚,“等国庆回来时我再回来。”
郑慧雅带着小四回到家,天明正在厨房煮面条,看到她回来,指着刚炸出来的鸡蛋肉丝酱说:“晚上咱们煮面条吃行不行?”
“好啊,我也是这么想的。”她捞了咸菜切碎了拌上葱油,看面条还没煮好,干脆又打了几个鸡蛋,准备炒一下。
“今天也不是周末,怎么想起去国庆家了?”天明一边往外捞面条一边问。
“心疼媳妇呗,怀孕了不放心,让我过去看看。”郑慧雅笑,“没想到国庆也有这么柔情的一面。不过,我让她回娘家了,我过去了,她还不好意思躺着,不自在,更累人。让她回娘家松快松快,多好。”
天明眼里闪过一丝愧疚,郑慧雅两次怀孕的时候,可是经了很多,也很惊险,哪里有现在年轻人这样舒服。
“慧雅,今年过年,我带你去南岛旅游吧!这么多年,你也没真正放松放松。”他握着妻子的手说。
郑慧雅愣了一下,这男人这是搞什么?她摆手,“松手,我炒菜呢,油都烧开了。”
天明放开手,她把鸡蛋倒进锅里才说:“好啊,就怕你过年的时候不在家。”
说的好听,每年过年,年三十和初一不得下部队啊!
这些年,不管他怎么升职,但特种大队这块一直都是他负责,现在,军区正在筹划成立第二支特种部队,他哪有时间出去旅游。
天明说:“没关系,等我从部队回来咱们再去。”
话是这样说,可他大年三十晚上去部队,一直到初六,才满身疲惫的回来。
这个年,是郑慧雅带着孩子们,自己在家里过的。
郑国庆瞒着妻子和二姐,打报告调入新成立的特种大队,等孟昭然知道后,他已经通过考核正式成为特种部队的一员。
孟昭然又气又急,怀孕才七个多月时早产了,幸好母女平安。
孩子不算太大,只有五斤七两重,又是个女儿,生在六一儿童节那天,孟昭然的母亲干脆给孩子小名起名叫“六一”。
郑国庆对于妻子很是愧疚,可他在成长期间,正好是二姐生孩子带孩子的那几年,那时候,二姐夫在外,家里家外都是二姐一个人撑着,他是听着二姐夫的保家卫国的教育长大参军的。
“然然,对不起,我不是想瞒着你的,我只是怕,怕你不同意。”郑国庆看着妻了生完孩子疲惫的面孔,握住她的手跟她道歉。
“这事,二姐也不知道,我怕她不同意。”郑国庆苦笑,“我没想到,你们反应这么大。”
刚才在医院,郑慧雅把他好一顿打,追着他打的他直躲,反正,他这个中队长,是丁点面子都没有了。
还有二姐夫,回家怕是二姐也不能轻饶他,谁让这个特种部队都是二姐夫在负责呢。
孟昭然生气不想理他,可是他在旁边轻言细语的一个劲的说,那态度无比真诚,让她泛不起狠劲对他,只好闭眼装睡,因为太疲倦,没想到刚闭眼没一会,就睡着了。
郑国庆看她睡着了,才站起来,对一旁冷着脸的二姐和岳母陪笑脸,“妈,对不起,我错了,以后,我一定不会私自瞒着然然。”
“二姐,那个啥,这事真不能全怨我,二姐夫他也知道这事,他都没跟你说,不就是怕你不同意嘛!”他来个祸水东引,心里不住的嘀咕,“对不起了二姐夫,死道友不死贫道,我也是被逼的,你媳妇火力太勐我顶不住啊!”
郑慧雅心里叹了口气,再生气,也得给国庆说好话,“阿姨,国庆这孩子,从小的理想就是保家卫国,这不,当兵是这样,去当特种兵也是这样。阿姨你也别生气了,咱们做母亲的都盼着孩子好,国庆虽然是我弟弟,可我真是拿他当我儿子似的,他这样我也气,可是,能怎么办呢,只能尽量做到不给他拖后腿,让他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不会因为家里的琐事分心,谁让咱们欠他们的呢!”
说实话,这些话很难让孟妈妈心里舒服,但她也知道,说多了也没用,她不过是岳母,说重了还影响小两口的感情,只好叹口气,“昭然生气,一方面是因为担心他的安全,更一方面就是因为他连商量也没商量,就擅自做了主张。他现在也不是以前的独身,他有妻子,现在还有了女儿,这么大的事不商量一下,搁谁谁心里能舒坦啊!”
郑国庆在旁边陪笑,一个劲的说自己错了。
孟妈妈也不是那得理不饶人的,说了几句就不再提了,只是跟郑慧雅商量,要把女儿接回家做月子,“我知道这不合规矩,可你也看到这种情况了,国庆肯定是呆不了几天的,你家里离的远,天天往这跑也不方便,我还要照顾他爸,接了去我那里,我照顾他们父女,也方便些。”
规矩不规矩的郑慧雅倒没放上心上,她只是担心国庆去岳父家里住着不自在。
“行,那就麻烦阿姨了,我这边找人帮忙请了个保姆,就让她跟着过去,一起照顾孩子。”郑慧雅想了想,国庆毕竟住不了几天,还是以那娘俩为主。
这是老郑家的第一个孙子辈出生,郑父和张秀花原本是打算要来的,可是孩子意外的早产打破了他们的计划。
张秀花是个重男轻女的,自己生的倒还不太明显,可一个孩子的政策下,大儿媳生了个女儿,她就有些不是意思。
“我儿子要没有接户口本的了可咋整?”她拍着大腿盘坐在炕上琢磨半天,才跟老头子商量:“儿媳妇做月子咋能跑娘家去呢,老二也太没数了,这事咋能答应?我看,咱们得赶紧去,让她搬回去,我伺候她去,得让她赶紧养好身子,等着再要一个指标,再给我生个孙子。”
郑父别看家里的事他不大管,但很多事他比老太太看的明白。“快拉倒吧你,就你这态度,去了非得让儿媳妇恨上你。这孙女刚生了,就让人养好身子赶紧再生,这是啥意思?这不摆明了嫌弃人家生了姑娘吗?你说说你,让我说你啥好,咱家四个姑娘,你看哪个差了?国庆和国建,哪个不是靠他们姐姐帮衬着的?你啊,老实消停的在家呆着吧,愿意去,以后再去看,你先把钱给国庆媳妇汇去,让人家知道,她生了姑娘,咱们也非常满意,听着了没?”
“啥?不去了?”张秀花不高兴,可是老伴要不去,她自己一辈子,去过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市里,出了这里东南西北都不知道,她自己也去不成啊!
“要不让老三或者老四陪着去?”她琢磨着,先把钱汇了过去,一千块钱,这年代确实不少了,都是几个孩子给他们的,老两口吃的都是地里种的,孩子们又往回买,他们也没啥花销,就把这钱都存起来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三百零二章、老两口进城
邮这一千块钱,既是因为儿媳妇生了小孙女,也是让儿媳妇放宽心的意,表示老两口对孙女很满意。
孟昭然收到这一千块钱,果然很是感动,心里因为生了女儿,有些忐忑怕婆婆不满意的心放松下来。
“看来,公公婆婆虽然是农村人,可也不是那么重男轻女。”她心里笑自己之前患得患失。
想想也是,两个大姑姐都是很优秀的,如果二老真是重男轻女,哪会将女儿培养的这么优秀呢。
孟昭然这么一想,以为自己猜中了真相,出了月子之后,因为父母工作忙,她干脆带着保姆回了自己家,等产假到期,她也要上班时,就有些犯愁了。
保姆还不错,能帮着带带孩子,可是她也知道,要完全放手给保姆,也是不能让人放心的。
郑慧雅不知道她的纠结,她碰到的保姆都让她很放心,再说她当老师,有课去上,没课就熘了,离着家又近,真没弟妹的愁闷。
郑国庆跟妻子商量,“我现在虽然不忙,可这一周也只能回来一趟,你也马上就要上班了,把孩子完全撂给保姆也不太放心。我看,不如把我爹娘接来,一来让他们帮着帮孩子;二来,他们这么大岁数了,也没去过大城市,让他们住着,也享享他们儿子的福,逛逛这城市。”
孟昭然有些犹豫,她可听多了,把农村的公婆接进城,然后婆媳打的不可开交的事。“昨天二姐还说,她还有一个月就放寒假了,六一也快六个月了,到时候,她白天过来帮咱们带孩子。”
郑国庆是个男人,男人不会想到家里婆媳的问题,何况,他这么多年在外面一个人,对爹娘心里也是很歉疚了,如今成了家,自然想把爹娘接过来享一享福,开开眼界。
“那这一个多月怎么办?”郑国庆没听出来媳妇话里的不情愿,“再说,等她开了学,不还是没人帮着带吗?”
“我想着,把爹娘接来,也让他们在城里过个年,感受一个城里过年与小地方的不一样之处。”郑国庆说着露出笑容,“也让爹娘看看他儿子在这里混的怎么样?老是听说的,没有亲身的感受强烈嘛!”
孟昭然张了张嘴,想说你不是为了孩子,而是想让你爹娘来开眼界吧!
可话到了嘴边,知道这话说出来是伤人的,二人势必要争吵。
本来,很多事情都可以两全甚至三全的,没必要挑剔这些。
看着他兴奋的神情,她迟疑着,还是答应了,“那行,那你就写信让他们来吧。”
郑国庆才不会写信呢,那样多慢啊,他直接往家里打了个电话,大姐接到电话,倒是挺赞同老两口出去看看的,不过女人想事和男人不一样,“你媳妇同意吗?孩子姥姥没说要给你看孩子呗!”
要是孩子姥姥要看,那就让老两口去转一圈就回来,不能因为抢着看孩子造成小两口的矛盾。
“当然,就是她让我给咱爹娘接过来的。”郑国庆难得的通透了一把,直接把这功劳安媳妇身上了。“我岳母上班,也没时间。他们来了,也不用他们怎么看,有保姆呢。他们来,帮着看着点保姆,做个饭啥的就行,正好年根了,也来转转。他们还没来住过呢!”
郑慧君说:“那行,我跟爹娘说,不过去不去的我可不好说。”
要说之前是准备去的,现在知道是丫头了,以张秀花的为人还真不好说。
郑慧君拿着话筒犹豫了一下,还是先给妹妹打了个电话。
郑慧雅听说国庆要接老人来看孩子,很是无语。“这肯定是他的主意,昨天昭然还犯愁她上班以后,孩子完全扔给保姆不放心呢。我还说我马上要放假了,到时候可以帮她看孩子。”
“不过,他有这个心也行,接就接来吧,要是住不惯,过了年回去就是了。”这么多年,她提过几回让他们来玩,可是一来国建那时候还小,二来国庆没结婚,二人都是老一辈的老思想,觉得去姑娘家住抹不下面,所以一直都没能成行。
姐妹二人说了会话,郑慧君让单位的司机拉着她回了娘家。
张秀花一听,果然撇嘴,“我不去,一个丫头片子,有保姆不说,还得让我们两个老的去伺候,这也太过福了吧!”
“娘,你看你这话说的,那我们姐妹几个不是丫头片子?这不管怎么说也是你的孙女,再说了,现在有政策,国庆以后说不准就这一个,你这态度让国庆知道了,得多寒心。”
张秀花闭嘴不说话了,要知道,郑慧君和妹妹小时候真是在这后娘手里没少吃苦,就是她自己那两个,态度照比两个儿子也差。不过,自己生的,咋也亲,跟没见过面的孙女比起来,当然是女儿亲了。
郑父说:“你不是一直念叨着想去首都看看?老二那地方,离首都可近了,去看看吧,说不准,以后再也走了不那么远呢。再说了,不去,国庆也不愿意。咱们去住段日子,帮着看看孩子,也让孩子感念你的好。”
最后这句话,他是挺有感触的,那孩子十五六岁就都跟他二姐在外面,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甚至是结婚生子,都没让他们老两口操半分心。
他觉得,若是儿子有困难,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都不去,那跟儿子的关系,不会生分,可也会越磨越薄。
张秀花曾听他私下里说过,想了想,有些不情不愿的答应了,“行,那就去看看。”
说去,就赶紧收拾行李,郑慧君听妹妹的,家里的衣服都不让他们装,“有这一身就行了,慧雅说,会给你们置办的,省得你们拎来拎去的不方便。”
就这样,郑慧雅接到的老两口,真是一身轻松,只有一个包,里面装了些家里山上的蘑菇和木耳。
“这比咱们家里暖和多了。”张秀花上了车还四处打量呢,“老二,这是你的车,可比咱们市里的那些吉普车好多了,还是这轿车气派。”
“瞎说啥,好像那吉普车你坐到几回似的。”二老不爱出门,所以真没啥机会坐车。
“爹,娘,这一路还好吧!”她开着车,“咱们现在先去吃饭,明天再去国庆那边。”
“花那钱干啥?直接去国庆那吃得了,等啥明天啊!”老两口节俭了一辈子,一听要出去花钱吃饭就不愿意。
“是啊老二,直接去国庆家吧,别等明天了,咋的,国庆没在家啊!”张秀花问:“是不是他媳妇不愿意让我们来?”
“没有娘,你想太多了,要她不愿意,国庆能张罗让你们来吗?”郑慧雅本意是想替弟媳妇说句好话,哪知道张秀花听了很是不舒服,“咋的,我儿子现在成了妻管严,要是他媳妇不愿意,他还不让我们来了咋的?我白把他养活这么大了,他要这么不孝,他也不配是我儿子。”
“娘,你看你这话说的。”郑慧雅很是无奈,这后娘要是上来不讲理那劲,一般人还真说不过她。
郑父捅了捅她,“你不会说话就闭嘴吧,那咋说的那么难听呢。”
“老二啊,别听你娘瞎说,国庆是个孝顺的,他媳妇也不错,这逢年过节,哪次也没忘往家邮钱邮东西的,你娘她啊,就是嫌国庆家的生了个丫头,不满意。”
郑慧雅想了想,前世郑国庆和郑国建家里也都是一个女儿,好像听后娘念叨过什么绝了后之类的话。
后来生活好了,大家生孩子也不拘男孩女孩了,这才没再听到她说那些话。
“没事,我娘就是一时想不开,等你们看了六一就知道了,可可爱的孩子了,看了你们保准就会喜欢的。”她开车拐了一个弯,“国庆没在家,他执行任务去了,一时半会的回不来,我想着你们坐了两天的车累了,先去我那儿歇一歇的,明天再过去看孙女不是更好?”
张秀花嘀咕,“那么点的孩子,能不可爱吗,我都不用看,我养了这么多个,不看都知道。这孩子啊,出了月科就开始稀罕人了,一直到三四岁,是最稀罕人的时候。这孩子这都快半生日了,肯定好玩着呢!”
毕竟是亲孙女,想了想又问:“长的胖不胖乎,她妈奶怎么样?能吃饱吗?”
“还行,挺白净的,不算胖乎,不过,瞅那样将来个子不能矮了,刚出了月子我就量了,足有三掌长。长的嘛,像她妈妈,白,长大了肯定漂亮。”郑慧雅笑道:“我就说嘛,娘你一定会喜欢上那孩子的,我看了都想抱家去,小四看见她,稀罕的什么似的,一个劲吵着要抱家他看着呢。”
张秀花听见夸她孙女漂亮,很是高兴,也就忽略了他爸爸不好看的意思。
晚上,他们一家人和老头老太太一块吃的饭,去的是当地有名的老字号。
张秀花一边吃一边夸,“看看人家这包子,这味道,咋包的呢,我包了一辈子,也包不出这样的包子。”
几个小的抿嘴笑,宁宁嘴甜的说:“姥姥,我们爱吃你包的包子和饺子,我妈有,说家的味道。”
这番话把张秀花说的眉开眼笑,“还是我大外孙女会说话,等哪天,姥还给你包包子,包那种山东大包子,你妈就爱吃那个白菜豆腐馅的,每回吃都能吃四五个大包子,把我吓的呀,就怕她吃撑着了……”
郑慧雅听了笑,也不说话,哪是后娘怕她撑着,是嫌她吃的多,想到过去的穷日子,再看看今天这富裕的生活,她心里泛起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
郑慧雅不拆穿她,郑父听不下去了,白了她一眼,“行了吧,别当着孩子们的面瞎说了,咱家那包子,都是包米面的,那就是菜团子,一吃都拉嗓子,谁稀罕啊!哪像现在,都是白面的,就是白面的,有人都吃够了……”
张秀花讪讪的笑了两声,看二女儿没有反驳她的意思,暗中唿了口气,心想可不能一高兴就瞎说,万一把老二说不高兴了,说出她小时候对她不好的事来,那她这么大岁数了,在小辈面前多没脸面。
除了张秀花发出的不时的惊叹,这一顿吃的还算乐和。
天明饭后,拉着二老回家的途中,拐了个弯让他们欣赏一下繁华的街景。
回到大院,二老看着这一栋栋的小楼,拘束的不敢乱走一步,不敢乱说一句话。
“爹,娘,这是咱自家,想说什么,想做什么都随意,别这么拘束。”郑慧雅去切了果盘,又沏了茶水,“爹,你尝尝这个茶,比你那猴王花茶可好喝多了。”
“嗯,还行。”老爷子喝了几口放下了,“咱就是个农民,还是喝那浓浓的苦茶好喝,这个,太淡了。”
郑慧雅笑着也不反驳,“娘,你尝尝这桔子,可甜了,比咱家里的可好吃,还有这苹果,又甜又脆,比出口的特级苹果还好吃呢。”
张秀花看着这切成小块,用牙签插着吃的苹果,嫌弃的说:“这好好的苹果切成这么小,吃着一点不过瘾。”
“要不,我给你洗个大的,你拿着啃?”
郑慧雅切小的,是因为这些孩子们每每吃过饭后不想吃水果,切成小块能哄着他们多少吃些。
“行,这苹果还真挺好吃。”张秀花递了一块给老伴,“你也尝尝,是比咱家里的那好吃。”
吃过水果,郑慧雅领着二老去房间,“爹,娘,这屋子里有卫生间,你们会用吧!”
张秀花说:“会用会用,你还真把我和你爹当成土包子了。你三妹和小妹家,我们都去过,也是在屋里上厕所。我不大习惯,觉得坐着拉不出屎来……”
“闭嘴吧,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你这样出去,多给几个孩子丢人。”
张秀花也觉得说的不好听,可被老伴训还是挺委屈的,她说是实话,有啥可丢人的,再说,不还有句话叫“子不嫌母丑”吗?
郑慧雅也有些无奈,有些话,老两口习惯了一辈子,让他们改是不可能的。
可老太太要不注意,在儿媳妇面前这样不讲究,怕是要被儿媳妇膈应的。
“娘,你们早点睡吧,明天去国庆那,咱们也不用急,下午再过去就行,上午就好好休息休息。”她心想,明天上午给老头老太太上上课,免得他们说话做事不注意,让儿媳妇看不过眼去。
唉,她回农村时,听到老太太说话还挺亲切的,可是为什么她来到城市里,还是这么说话,就让人感到这么无奈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三百零三章、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