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牌农女-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他的精心喂养之下,那只兔子长得肥肥胖胖,已经有五六斤重了。
大人说话的时候,小孩子们已经等不及了。擎着筷子碗,眼巴巴地瞅着那口香气四溢的大锅,一个劲儿地嚷嚷肚子饿。
叶知秋赶忙吩咐多寿几人将另外一口锅支起来,先做了一道炸猪柳。炸好的猪柳色泽金黄,外酥里嫩,刚一出锅,就被孩子们哄抢一空,大人们只有吞口水的份儿。
阿福得了她的指示,将几块薄石板洗干净,放在炭火上烤热,表面刷油,再把腌好的肉片铺上细烤。还不等熟透,就被不知道从哪里伸过来的筷子夹走了。
两人忙活了半天,没有一道菜能装盘端走,都被孩子们当场消灭殆尽。饶是这样,他们依然如同喂不饱的饿狼,虎视眈眈地盯在旁边。
与此同时,村里又陆陆续续地来了十几个人。有的是专门来吃肉的,有的是来接孩子的,有的是下地干活儿顺路过来凑热闹的。被成老爹一让,就半推半就地留了下来。
叶知秋低估了那群小将的战斗力,也没料到会来这么多人,大有力不从心之感。她当机立断,放弃精烹细饪。吩咐龚阳燃起几个火堆,将肉切成大块,撒上调料,用削尖的树枝穿好,架在火上烧烤。
半个时辰之后,孩子们终于吃饱喝足,四散玩耍去了,大人们的宴会才算正式开始。相比之下,他们就显得矜持多了。虽然也是大口吃肉大口喝汤,可还不到风卷残云的地步。
有了空闲,叶知秋也一展厨艺,用山猪肉做了几道精致的菜肴:卵石烹肉,野菜肉丸,红烧蹄髈,芝香猪排,爆炒肥肠,酱猪肝。
豆粒儿爹等人还是第一次吃到如此考究的东西,将满桌子菜打扫得干干净净,捧着肚子唏嘘,“能吃上知秋妹子做的菜,这辈子也不算白活了。”
“我家那婆娘要是能有知秋妹子这手艺,我就给祖宗上高香了。”
“狗剩爹,你别想美事儿了。咱们村里老的少的婆娘加一块儿,也赶不上知秋妹子做饭香。”
“人家知秋妹子可不光会做饭,还会种地呢。瞅瞅,这荒地让她给拾掇的,比咱那伺候了好几十年的旱田都好。”
……
他们一口一个“知秋妹子”,夸得热火朝天。成老爹乐呵呵地听着,时不时地谦虚几句,眼角眉梢都染着自豪之色。
陈老三不会说那些漂亮话,瞅了个空问道:“成家大妹子,你想跟我商量啥事儿啊?”
——
第153章 意外收获
叶知秋把建学堂的想法跟他说了,“麻烦陈三哥帮我打听一下,开设学堂是不是需要官府认可?还有,从我们这儿出去的学子要想参加科举,都需要什么手续?”
她在历史课上接触过科举制度,对学塾却不甚了解。而且时空不同,规矩也未必相同。办私学不是小事,还是事先问清楚为好。
自从被选为地保,陈老三很是勤奋上进。不止每天读书习字,还从县衙借了《华楚律例》的拓本仔细研读,其中《民律》的部分就有关于科举和学塾的规条。
上面提及,私人开设学塾官府不予干涉,也无需缴纳税款。私学教授出来的学子要想参加县试,只需一名秀才和五名同乡之人保举,到县学报名参试即可。
因为年少的时候做过当官梦,所以特别留意了这部分律条。听叶知秋问及,当即回了话,又迫不及待地问道:“成家大妹子,这个学堂你想咋办呢?”
这个叶知秋早就想好了,“学堂我来建,先生我来请,村里的孩子可以免费读书。大人想要读书识字,也可以旁听。”
听了这话,陈老三顿时激动起来,“成家大妹子,你要真能把这个学堂开起来,那可是给咱们村办了一件天大的好事儿啊!”
穷人家的孩子哪个不想出人头地?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和条件罢了。官学只对富贵人家的子弟开放,私塾基本都在城里,束脩也贵得离谱,不是土里刨食的老百姓能负担得起的。
如果村里有这样一所现成的学堂,又不收束脩,谁还会不想读书呢?
听到他们的对话,豆粒儿爹等人呼啦啦地围拢过来,“知秋妹子,到你那学堂读书真不要钱啊?”
“不要。”叶知秋答得干脆。
有人被这从天而降的大馅饼砸晕了。“又建学堂又请先生,还不要钱,那你图啥啊?”
“图咱们村人人都有出息。”叶知秋微笑地道。
狗剩爹回身擂了那人一拳,“瞅瞅你那小心眼儿。人家知秋妹子好心开学堂,让娃们有书念,你还问人家图啥?”
“知秋妹子,你打算啥时候建学堂啊?”方大头高门大嗓地问,“我家还存了几根好木头,给你送过来当房梁。”
“我们家也有木头,做不了房梁,打门窗还是好样儿的。”
“我家没木头,力气倒是有一大把。等建学堂的时候,我第一个来干活儿。不要工钱。”
“我和我兄弟都会木工,打门窗的活儿我们包了。”
“我也来,知秋妹子替咱们打算,咱们可不能光让她一个人担着。大家伙儿有东西的出东西,有力的出力。到时候自家娃来念书。心里也不亏得慌。”
“对,对,就这么着。说好了,到时候谁也不准偷懒耍滑,要不我第一个不饶他。”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便把建学堂的人工和部分建材敲定了。
陈老三被大家的热情感染,也有些慷慨激昂。“成家大妹子,建学堂的时候不甭管是缺人还是缺料,只管跟我说,我给你满村儿筹措去。”
叶知秋没想到请他们吃顿饭,会有这样的意外收获,很是欣喜。“好,到时候少不了要麻烦陈三哥,我先谢谢你了。”
“谢啥?”陈老三腼腆劲儿又回来了,脸膛微红地笑着,“这不是我应当做的吗?”
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了一番。等不及跟家里人通告这个好消息,便喊上孩子陆陆续续地回村去了,最后只剩下老牛叔一家和陈老三。
陈老三本想跟豆粒儿爹一块儿走的,却被叶知秋留了下来。等人走光了,才打探道:“大妹子,你是不是还有啥事儿要跟我商量啊?”
“是啊。”叶知秋点了点头,“陈三哥,我又看中了一块地,想麻烦你再去县衙跑一趟。”
陈老三愣了一下,随即吃惊得张大了眼睛,“你还想开荒?”
开春才圈了百十多亩,这才过了没两个月,咋又要圈啊?虽说三年之内不用纳税,可这老多的地,光雇人开荒种田要花多少钱呢?再碰上个旱涝虫灾,那还不得亏死?
他是个老实人,心里想的全表现在脸上。叶知秋看他的神情就什么都清楚了,笑着给他解释,“陈三哥,我这次不是要开荒种地,是想开作坊。”
“开作坊?”一惊未平,一惊又起,陈老三眼睛张得更大了,“啥样儿的作坊?”
叶知秋信得过他的人品,也不隐瞒,将罐头工坊的事情跟他详细说了一遍。又吩咐阿福拿出一坛罐头来,请他品尝。
他尝过之后大为赞赏,“这东西又酸又甜,怪好吃的,还能顶饥。要是搁到冬天,可比大老远从南边儿倒腾过来的果子强多了,一准儿好卖。”
“陈三哥,没瞧出来,你还挺有做买卖的眼光呢。”阿福笑嘻嘻地接起话茬。
陈老三被她夸得不好意思了,“我哪儿来的眼光?还不是跟你们长的见识啊?”语气顿了顿,转向叶知秋,“成家大妹子,你这次打算圈多少地啊?”
叶知秋在心里算了一下,小山坳,山泉四周的土地,再加上那座需要打通的山包,“大约五十亩吧。”
陈老三以为建个作坊也就三五亩地,没想到她一张口就是五十亩,有点儿吓到了,“你这是要建多大的作坊啊?”
叶知秋不好说自己是为了霸占那眼山泉,故意多划了一些地,打着马虎眼道:“如果罐头卖得好,可能会扩建作坊,我先把地方占下。”
陈老三也没往深处去想,唏嘘了两句,便答应明天去县衙报备,让他们派人过来丈量标注,登记造契。
送走陈老三,叶知秋又跟龚阳和多禄细细地商量了一番,决定将开山建厂的事情交给他们两个去做。龚阳统筹指挥,多禄领工干活儿。
阿福负责购买建材和工坊设备。多寿做为阿福的跟班,全程协助;而她要做的,就是设计厂房结构,画画图纸。
小辈儿们凑在一起谋划的时候。成老爹完全插不上嘴,只能坐在一边儿感叹,“老喽,老喽,人都生锈了,赶不上这些毛孩子脑瓜灵光了。”
“可不是吗?”老牛叔也深有同感,“以前我在外面拉了几趟脚,就觉得长了好些见识。可自打成家侄女儿来到咱们村儿,我才发现自己差老远了。”
几句话又把成老爹意识深处的忧虑勾了起来,“这又添了五十亩荒地。过完三年,得交多少税钱儿呢?”
“成老哥,你就放心吧,你家孙女儿精着呢,绝不会做那没有成算的事儿。”老牛叔笑呵呵地安抚他。“等学堂和作坊建起来,咱们全村儿人都跟着沾光,谁提起你们家不得翘大拇指?”
“那倒是。”提起这个,成老爹立刻眉目舒展,“自己过上好日子不算啥,拉扯乡亲们一起过好日子才算能耐。十里八村数去,也就我家秋丫头有这本事。”
老牛叔连连点头。“光有本事没用,还得有那份良心!”
阿福正在收拾碗筷,听那俩老的卖力地夸奖叶知秋,用胳膊肘子碰了碰她,“知秋姐姐,这下你可成咱们村里的大善人了。”
“我可没他们想的那么大公无私。”叶知秋压低了声音笑道。
她希望村里的孩子们有出息是真的。可并非无偿无报的,她求的是长远利益。她要把学堂培养出来的人才一步步地撒向官场、商场、各种场,在不久的将来为她所用。
她并非利欲熏心之人,在能力许可的时候,她很乐意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不过目前她只能意思意思。扶持一小部分人而已。
决定开设这个免费学堂,也是为了收买人心,缓和贫富差距产生的矛盾。不管多么淳朴善良的人,都有一定的仇富心理。
她在这边轰轰烈烈地开荒建厂,难免有人羡慕嫉妒恨,做出什么始料不及的事情来。她要防患于未然,让他们有“一荣俱荣”的感觉。
阿福听她说过学堂的用途,明白她这话的意思,可还是忍不住替她担心,“知秋姐姐,村里大大小小几十个孩子呢,得请多少个先生才能教得过来啊?”
叶知秋嗔了她一眼,“你以为我连这点都算不到,就敢随便开学堂吗?请一个就够了。”
“一个?”阿福实在想象不出一个先生怎么教几十个孩子,皱起两条淡淡的眉毛,“那还不得把先生累死啊?”
叶知秋被她杞人忧天的模样逗笑了,“傻丫头,又不是一个一个地教。我们把教舍建大一些,让几十个孩子一块儿听先生讲课不就完了吗?”
“可不是吗?”阿福一拍脑门,“瞧我这猪脑子。”
叶知秋笑了一笑,“况且我只说让他们免费来读书,可没说要帮他们出纸墨笔砚和书本,你以为村里有多少人家儿能买得起这些东西?来读书的孩子肯定比你预计的要少得多。”
“对哈。”阿福先是恍然,随后又忧心起来,“那要是来读书的人少了,知秋姐姐开学堂的苦心不是白费了吗?”
“不会的。”叶知秋笑得信心十足。
有免费的东西摆在那儿,谁不想要呢?家里的孩子买不起文房,大人们就会更勤奋更努力。忙着赚钱,就没有心思想别的了。她也能趁虚而入,多揽些人来替她做工。
他们赚了钱可以买书本纸笔,送孩子们入学堂念书,她也能凭借他们的劳动力获取更多的利益,互惠互利,何乐而不为呢?
阿福听了她的分析,佩服之余,忍不住感叹,“知秋姐姐,你不去做奸商真是太可惜了!”
——
第154章 我必须搭理!
那群大人孩子实在很能吃,将那头山猪消灭了将近一半。
叶知秋整理了一下,分出一些精肉和排骨,让龚阳明天一早进城,送给元妈和云罗尝鲜。剩下的准备做成火腿、腊肠、腌货和干货,存起来慢慢吃。
山里的天气还算凉爽,可毕竟是夏天。未免坏掉,她将东西分门别类地装进戴盖的木桶里,提到山泉下面。那里温度比较低,适合保鲜。
收拾停当,太阳已经挂在了西边的山尖上。龚阳壮志满怀,留下多禄进一步商谈罐头工坊的事情,其余的人坐上驴车离开山坳。
成家孙女儿要开设学堂的消息已经传开了,驴车一进村子,就迎来村民们的热情问候。
“成大叔从山里回来了?”
“成家大妹子,你这是忙完了?”
“哎哟,这才几天没见着,虎头又长高了。”
……
扯闲话的居多,也有人凑过来询问学堂的事情。几百米的路,走走停停,足足用去了两刻钟的时间。
刘鹏达正坐在院子里生闷气,看见叶知秋,几乎是下意识地站了起来。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话到嘴边又止住了。
他能说什么呢?说今天的事与他无关?去打人闹事的是他亲爹亲娘亲姐夫,他说无关谁会相信?
叶知秋将他欲言又止的样子看在眼里,暗暗地叹了一口气。将带回来的一条块山猪肉交给虎头,“让你大鹏哥拿去给梅香补补身子。”
“哎。”虎头对龚阳挨打的事儿一无所知,拎着肉乐颠颠地去了,“大鹏哥,姐姐说让你拿去给梅香姐姐补补身子。”
刘鹏达接过肉,没出息地红了眼圈,“谢谢知秋姐。”
他走之后发生的事情,菊香已经一五一十地跟他讲了。如果说在此之前,他还有一丝希望。如今被他爹娘这一闹,连最后一丝希望都破灭了。
他很后悔,后悔自己逞一时意气,去参考中了秀才。如果当初他坚持己见。弃文经商,赖在她身边,那个龚阳就不会出现,今天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了。
是他选错了路,把自己的大好姻缘亲手葬送掉了。
好在她并没有怨恨刘家所有人,至少还顾念和梅香的情谊,这让他死灰般冰冷的心恢复了些许温度。
这样也好,斩断对她的念想,就可以安心读书,继续去圆他爹娘寄托在他身上的富贵梦。
虎头听他声音喃喃。怕叶知秋听不见,便自觉地当起了传话筒,“姐姐,大鹏哥说谢谢你哩!”
叶知秋点头一笑,“不客气。”
她淡淡的笑容和客气的话语。让刘鹏达已经麻木的心又隐隐作痛。不敢再看她,转身进了屋,径直来到西间,将手里的肉重重地扔在炕上。
守在梅香身边的刘婶和菊香被吓了一跳,四只红肿的眼睛齐刷刷地看过来。
“知秋姐给三姐补身子的。”刘鹏达也不看他们,扔下这句话掉头就走。
刘婶愣了一瞬,拿手翻了翻包裹着树叶的肉。不屑地撇嘴,“当着一堆人的面儿让咱家落脸儿,这会儿又卖好来了。拿这点儿东西来巴结谁呢?她瞧着我们刘家哪个像是那眼皮子浅的人呐?”
“娘。”菊香往门外瞟了一眼,小声地劝道,“你就少说两句吧,没瞧见鹏达不乐意呢吗?”
“他爱乐意不乐意。”刘婶话说得硬气。音量却不自觉地放小了,“养儿养女有啥用?一个个都不让我省心。”
菊香不想听她念叨,借口上茅厕出了门。站在院子里往隔壁张望,没看到叶知秋的身影,踌躇半晌。还是推开院门往成家走来。
她会过来,叶知秋并不感觉意外,笑着招呼,“二姐,进来坐。”
菊香见她表情如常,没有勉强和疏离的样子,心中的忐忑减了几分,羞愧却浓了几分。不等开口,便先落泪,“知秋妹妹,我真是没脸面见你了。”
“二姐,快别这么说,我知道你已经尽力了。”叶知秋拿了一条汗巾递给她,“来,快擦擦,别哭坏了眼睛。”
“今天这事儿都怪我。”菊香接过汗巾擦去眼泪,一边抽抽搭搭,一边将在山坳里没能说出来的话讲了。
原来刘家设宴的第二天,她就走了。在家待了几天,实在放心不下妹妹,昨天上午寻了个由头,带着郑满仓一起回来了。
事情也赶巧,吃中午饭的时候,豆粒儿爷爷打发豆粒儿娘过来送信儿,说是男方的娘打算过来相看梅香。
梅香当时就急了,发了好大一顿脾气。她怕梅香耐不住性子,把自己看中龚阳的事情抖搂出来,便留在娘家住了一宿。
今天早上起来,她瞅了个空子把梅香拉到西边的杨树林,好言劝说,谁知道被跑这边闲逛的郑满仓听见了,转头就跟刘叔刘婶说了。
老两口起初还不信,待逼问过梅香得了准话儿,惊怒交加,一口咬定龚阳勾引他家闺女,嚷嚷着要去教训那个倒贴吃软饭的穷小子。
她和梅香苦拦不住,被反锁在屋里,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带上郑满仓出了门。等刘鹏达散步回来开了锁,姐弟三人急急忙忙赶到山坳的时候,郑满仓已经把人给打了。
她拉不住郑满仓,只能拉着梅香。爹娘的脾气她比谁都清楚,要是让他们看到梅香护着龚阳,只怕会闹得更凶。
就像叶知秋说的,她的确已经尽力了。
“知秋妹妹,你别记恨我爹我娘和满仓,要怪就怪我吧。”她握着叶知秋的手,泪眼朦胧地恳求道,“要不是我多嘴去劝梅香,哪儿能惹出这么多事儿来?”
叶知秋看着她憔悴的面容,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其实郑满仓才是嘴巴最多的那个,如果没有他在里面搅和,事情也不至于失控。可她从始至终都没有责备过丈夫一句,反而把责任悉数揽到自己身上。
作为妻子,在外人面前适当地维护丈夫的面子无可厚非。可她这么做并不是有意识的,而是出自本能。真不知道该替郑满仓感觉庆幸,还是替她感觉悲哀。
菊香半晌没听到回话,将她的手握得更紧了些。“知秋妹妹,你有气儿就冲我撒吧,千万别跟我们家生分了。”
“二姐,你想多了。”叶知秋回过神来,温声开解道,“我今天也是火气旺了些,把话说得太冲了。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你不要放在心上。
以后咱们该怎么来往还怎么来往,只要你们不跟我生分,我是绝对不会跟你们生分的。”
菊香听她这么说。神情释然了许多,“那就好,那就好。我和梅香打心眼儿里喜欢你,想跟你当一辈子好姐妹呢。”
叶知秋心里明白,经过今天这事儿。她和刘家的关系已经不可能回到从前了。菊香想必也明白,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
她不想点破让彼此难堪,于是转移话题,“梅香怎么样了?”
菊香刚刚好看了一些的脸色又黯淡下来,“自打回来就躺在炕上一动不动,谁叫都不睁眼,也不开口。可把我们愁死了。
知秋妹妹,你脑子好使,有见识,会说理儿,要不你过去帮着劝劝?”
叶知秋本不想管这档子闲事,可又担心梅香心火不泄。憋出病来。喜欢一个人有什么错呢?不过是时机不对,有缘无分罢了。
略一思量,便点了头,“好吧,我过去看看她。”
菊香喜出望外。赶忙拉住她的手,“知秋妹妹,快走,梅香从小到大就服你一个人儿,你说话儿她一准儿能听进去。”
叶知秋跟成老爹打了声招呼,便跟和她一道出了门。
刘婶从屋里出来,刚好跟推门而入的叶知秋打了个照面,一愣之后,阴阳怪气地笑道:“哎哟,这不是秋丫头吗?我还当我们家门槛太低,你不稀罕迈进来呢。”
“娘,你瞎说啥?”菊香赶忙出声制止她,“人家知秋妹妹是来瞧梅香的。”
刘婶没能领会二闺女的良苦用心,一厢情愿地认定叶知秋因为早上的事情后悔,过来讨好他们的,愈发得理不让人,“我们家梅香活得好好儿的,哪儿敢劳驾你这个大忙人儿瞧看?别再折了寿数。”
“娘。”菊香急了,松开叶知秋跑过来,“是我让知秋妹妹过来劝劝梅香的,你又不是不知道,梅香平日里跟知秋妹妹最要好。”
被她这么一提点,刘婶才回过味儿来,心下懊悔不已。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想收回也来不及了,只能硬着头皮往下撑,“平日里好有啥用?到要紧的时候还不照样往后背上捅刀子?”
“你娘说得没错儿,梅香是死是活都是咱们老刘家的命,用不着别人假好心。”东屋里传来刘叔阴沉的声音。
像他这种性子闷的人,往往最容易钻牛角尖。在山坳里被叶知秋当众训了一顿,当时还没多大感觉。回来之后越想越窝囊,越想越生气,只觉百爪挠心,火烧火燎的。
正无处发泄,听到院子里的对话,就忍不住插了一嘴。
菊香感觉自己辛苦挽回的局面又被这对糊涂爹娘给搞砸了,又急又气,“爹,娘,知秋妹妹好心来帮忙,你们咋能说出这种话儿,多让人寒心呐?”
说完又跑回来挽住叶知秋的胳膊,“知秋妹妹,你别搭理他们,咱们进屋去瞧梅香。”
叶知秋挣脱她,冷冷地弯起唇角,“这些话我没听见也就算了,既然听见了,我必须搭理!”
——
第155章 决定搬家
刘婶警惕起来,“你……你想干啥?”
叶知秋见她斗鸡一样瞪着自己,不由冷笑出声。难道她以为人人都跟牛婶一样,一言不合,就扑过去撕头发抓脸不成?
菊香也是神色紧张,“知秋妹妹……”
“二姐,不好意思,这个忙我帮不了了。”叶知秋不想跟他们浪费口舌,放下一句话,便转身向外走去。
她看明白了,这是一件坚决不能管的闲事。劝好了,人家未必领情,说不定还当她是将功折罪呢。
劝不好,落一身埋怨不说,万一梅香有个三长两短,她百分之百会被指控为罪魁祸首。
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只有傻子才会去做。
况且梅香的病根不是龚阳,也不是当众丢掉的脸面和尊严,而是那对盲目自大、不知好歹的爹娘,劝说和开导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即便这次劝好了,下次难保不会遇到同样的事情。爹娘是天定的,她自问没有逆天改命的本事,实在扮演不来拯救少女的“知心大姐”。
刘叔有一部分话说对了,这都是命。抗争抑或者服从,就看梅香自己的选择了,谁也帮不上。
对这个无辜又可怜的女孩儿,她能奉送的只有默默的同情和祝福。
菊香眼见叶知秋背影决绝地走掉了,那声“知秋妹妹”卡在喉咙口,怎么也喊不出来了。她知道,她所担心的“生分”终究还是产生了。
她努力争取回来的情意,被她爹娘几句话就给说没了。作为女儿,她无法责怪自己的爹娘,唯有心酸落泪。
“哭啥哭?”刘叔仍不解气,隔着窗子吼道,“离了她,咱家人还不能过日子了是咋的?”
刘婶不乐意了,“你朝自家闺女耍哪门子横?”说着一拉菊香。“走,咱进屋去。”
这边内讧的时候,叶知秋已经进了成家院子。一抬眼,就见成老爹和虎头双双立在房前。俱是面带忧色。
“姐姐,你和刘婶吵架了吗?”虎头声音忐忑地问。
叶知秋没有回话,走过来摸了摸他的头,将成老爹搀回东屋,才语带歉意地开了口,“爷爷,对不起啊,又让你劳神了。”
“没事儿。”成老爹摆了摆手,“我都听见了,不是你的错儿。刘家出了秀才。那就是半个官家,跟过去不一样儿了。咱们高攀不起,断就断了吧。”
这话里有几分愤然,也有几分伤感。叶知秋能理解他的心情,毕竟是相处多年的邻居。突然变成这样,谁心里也不好受。
“爷爷,我们把家搬到山里去吧。”这件事她几天之前提过,只不过那时候还没考虑成熟,这次她已经下定决心了,“反正我要建作坊,人工和东西都是现成的。顺便把房子盖起来吧。
等作坊开工,学堂启用,那边来来往往的人就多了,咱们也不用再担心安全问题了。爷爷,你认为呢?”
不等成老爹说话,虎头就抢着问:“姐姐。咱家要盖新房子吗?”
叶知秋笑着点头,“对,盖新房子。”
“是盖豆粒儿家那样的大瓦房吗?”
小喇叭村的房子基本分为三等,最末等的就是像成家这样的茅草房,屋顶盖茅草。墙体用泥草夯制。这种房子无论建造还是修葺,耗资都是最少的,村里超过一半的房子都是茅草房。
比茅草房稍好一些的是土坯房,用未经烧制的大块土砖垒砌而成。房顶有的盖茅草,有的盖灰瓦。家境稍微殷实一些的人家,比如隔壁刘家和老牛叔家,住的就是这种房子。
最好的是砖瓦房,用青砖或者石头砌墙,房顶铺大片拱瓦。这种房子坚固耐用,一般盖得高,又被称为“大瓦房”。村里只有豆粒儿家住的是名副其实的大瓦房,另外几家都是土坯贴砖的冒牌货。
村里独一无二的房子,叶知秋自然是有印象的。只是看惯了高楼大厦,并不觉得那种三间式的砖瓦房有多好。
见虎头一脸期待,便起了玩心,“你喜欢豆粒儿家那样的房子吗?”
“喜欢。”虎头用力点头。
“这可不好办了。”叶知秋故作为难地叹了一口气,“我本来打算盖一个大点的房子,到时候爷爷、你、我、龚阳还有阿福,每人一个房间。既然你不喜欢,那咱们就盖豆粒儿家那样的好了。”
虎头一听这话急了,赶忙拉住她的胳膊,“不行不行,我不稀罕豆粒儿家的房子了,我想要姐姐说的大房子。”
叶知秋一个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虎头被她笑得一愣,随即意识到她是在开玩笑,嘿嘿地笑了两声,又迫不及待地跟她确认,“姐姐,咱家的新房子比豆粒儿家的大瓦房还高还大吗?”
“对,大很多,也高很多。”叶知秋微笑地答。
“那等房子盖好了,我真能自己住一间屋子吗?”
“当然能,到时候你想怎么布置就怎么布置。”
虎头兴奋地拍了一下手,“太好了,我就快有自个儿的屋子喽!”
成老爹也被叶知秋描述的新房吸引,没怎么迟疑便答应了,“那就搬吧,左右咱家这房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