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欢恬喜嫁-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说女子生产就是走鬼门关,这是一点错儿也没有,生产的时候痛得我只想着等孩子出生了怎么也要先揍上一顿再说,等真的看到了孩子,心里柔得都能掐出水来了,又哪里还舍得打他?”徐玉见眉眼间都是笑意。

    姜氏伸出食指在徐玉见的额头上点了点,“你这丫头,哪有生孩子不痛的,我当初可没想着要打你一顿!”

    徐玉见冲着姜氏笑。

    “从前我还与子长一起猜过孩子到底是儿子还是女儿,子长还说不管是儿是女都好,是女儿就好好宠着,是儿子就得从小教着他将来要好好保护照顾妹妹……”

    想到沈熙,徐玉见的声音又柔和了几分。

    姜氏听得摇头,“这生儿生女又不是由得了你们自己,这妹妹的影子都还没有,就已经要让哥儿以后好好照顾妹妹了……”

    母女俩又相视一笑。

    姜氏随后问起了沈熙,“熙哥儿在辽城可还好?前两日还听说他在辽城打了胜仗?”

    提起打仗,姜氏的一颗心都提起来了。

    战场上刀剑无眼,就是再怎么尊贵的身份,到了战场上也没有说就一定能全身而退的,原本知道沈熙只是去平息辽城之乱,并不需要亲自上战场,姜氏还不是特别担心,但如今听说沈熙已经上了战场,就算打了胜仗,她也没有什么好高兴的,反而只会担心。

    女婿要是有了什么事,她女儿又要如何是好?

    姜氏便是这样想的。

    徐玉见于是轻声安慰姜氏,“母亲您放心,子长不会莽撞行事的,这些事……大概都在他的计划之中。”

    关于沈熙对辽城以及未来的规划,徐玉见并没有多说,只这样模糊的提了一句。

    姜氏虽然还有些不解,但既然徐玉见都已经这样说了,她便也没有再多问。

    老太太一行人在郡王府里呆了大半天才回了侯府。

    送老太太他们离开的时候,徐玉见虽然有些不舍,但也没有什么难过的。

    后日就是哥儿的洗三礼,到时候娘家众人都是会再来的,只不过是隔上两日而已就能再见面了,自然用不着如何依依不舍的。

    之后转眼就到了洗三这日。

    大梁朝对于婴儿的洗三和满月是极为看重的,这又是郡王府的第一个孩子,安阳郡主自然也就操办得极为热闹。

    这日,徐玉见也早早的就跟着起身了。

第424章

    这几日,晚上哥儿都是睡在徐玉见身边的,徐玉见现在也习惯了夜里要起两次,等乳娘喂完了哥儿将孩子放回来,才又继续睡。

    习惯了之后,除了醒两次,别的时间倒也算得极好。

    因而,就算起得早,徐玉见却也半点没有觉得精神不好,身子养了这几日比起先前也好转了许多,又因为今天是孩子洗三的日子,颇显得有些容光焕发的模样来。

    锦年替徐玉见梳头的时候,就忍不住道:“主子今天精神真好。”

    其他几个侍立一旁的丫鬟也都连连点头。

    徐玉见被丫鬟们逗笑了。

    不过,看着镜中那张红光满面的脸,徐玉见也觉得自己的脸色比起前几日来要好得多了。

    “寅哥儿已经喂好了吗?”徐玉见问道。

    锦华忙道:“回主子,乳娘先前就将寅哥儿喂饱了,现在哥儿已经又睡熟了。”

    因为哥儿出生的时候正好到了寅时,安阳郡主就作主给哥儿取了个“寅哥儿”的乳名,大名则留着等沈熙回来了再取。

    安阳郡主倒不是想要剥夺了沈熙这个做父亲的给孩子取乳名的乐趣,不过今儿就是哥儿的洗三礼了,总不能叫所有人都“哥儿”、“哥儿”的叫着吧?

    听到寅哥儿又睡了,正好这时也梳妆打扮好了,徐玉见道:“让乳娘把寅哥儿抱过来吧。”

    不多时,乳娘就抱着寅哥儿过来了。

    寅哥儿被包在大红色的襁褓里,肤色比起刚出生那时又要白了一些,这时因为熟睡,一张小脸蛋儿显得有些红扑扑的,看起来真是再可爱不过了。

    徐玉见一见了就忍不住伸手将寅哥儿抱在了怀里。

    “外面都布置好了吗?”抱着寅哥儿亲了亲,徐玉见问道。

    锦玉这时正从暖房里过来,闻言回道:“回主子,都已经布置好了,收生姥姥早早的就过来了,产房那边的神像也都供奉好了,只等着客人们上门,主子您抱了寅哥儿过去就行了。”

    徐玉见点了点头。

    不多时,安阳郡主也过来了。

    婆媳俩一起用了早膳,又逗了逗睡醒了睁开眼睛的寅哥儿,来参加洗三礼的女眷们便也都先后上了门。

    最先到的,当然是武定侯府的众人。

    这次除了老太太与侯府的四位夫人,就是文氏、钱氏也都一起来了。

    老太太等人进来时,徐玉见正抱着寅哥儿。

    见着娘家人,她将手里的寅哥儿交到乳娘手里,自己则起身迎上去,“祖母,母亲,大伯母,二伯母,四婶……”

    然后又冲着文氏和钱氏点了点头。

    都不是什么外人,也用不着怎么客套,众人打过招呼之后,便一起围在了寅哥儿旁边。

    老太太和姜氏抱过寅哥儿之后,孙氏也小心翼翼的将寅哥儿抱在了手里,逗了一会儿转手就将寅哥儿放在了钱氏的手里。

    钱氏还没有生养过,自然是不知道要怎么抱孩子的,一时之间难免有些手忙脚乱的。

    等到钱氏被孙氏指点着将寅哥儿抱在了怀里,孙氏笑得眯起了双眼,“抱抱刚出生的孩子,最是能沾些喜气……”

    说得有些意味深长的。

    钱氏是在徐玉见出嫁前一个月嫁到武定侯府来的,算起来也快两年了。

    现在徐玉见都已经得了个哥儿,钱氏的肚子却是什么动静也没有,孙氏自然不是不着急的,要不然她也不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非让钱氏抱一抱寅哥儿沾喜气了。

    那言下之意,也是再明显不过的。

    不过……

    有了何氏的前车之鉴,就是心里再怎么着急,孙氏也没敢用什么过激的手段来。

    再则,钱氏与何氏可不同。

    何氏的娘家声名不显,嫁的也只是庶出的二房,钱氏的父亲却是如今的户部尚书,在娘家更是被万千娇宠着的,孙氏纵是想提醒着钱氏,那也只能再婉转不过,哪里又能像吴氏当初对待何氏那样威逼着?

    而钱氏,听着孙氏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什么沾些喜气,面上先是微微一顿,随即就变得若无其事,偶尔低头看向寅哥儿时,更是没有流露出任何的异状来。

    徐玉见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对钱氏倒是又多了些了解。

    钱氏嫁到侯府来不过一个月徐玉见就出嫁了,对于这位三嫂,徐玉见的了解实在是有限,但就这有限的相处就可以看出来,钱氏虽然在娘家时被娇宠着长大的,却并不是没有城府的。

    不过……

    这些,与徐玉见这个外嫁女,倒也扯不上什么关系。

    之后,孙氏倒是再没说其他的什么。

    这么多人簇拥着徐玉见和寅哥儿,气氛倒也极为和谐热闹。

    安阳郡主的长孙洗三,得了邀请的宾客们自然都不会来迟了,因而老太太一行与徐玉见不过说了大概小半个时辰的话,就有其他的女眷先后上门。

    今天是没有男客上门的。

    一来洗三礼本就大多由女眷出面,再则谁不知道端郡王去了辽城,现在的郡王府里可是没有男主人的,男客又哪里会上门来?

    安阳郡主有心要将寅哥儿的洗三礼办得热热闹闹的,因而这次来的客人倒是有不少,徐玉见如今才生完孩子,自然是不能出去迎客的,这许多的客人也就只能让安阳郡主一人来招待,后来老太太见安阳郡主有些忙不过来,干脆就让了文氏和钱氏两人去帮着待客。

    她们作为徐玉见娘家的嫂子,在徐玉见不便出面的时候帮着待客,也是再正常不过的。

    有了文氏和钱氏的帮忙,安阳郡主倒也确实轻省了许多。

    与郡王府交好的人家说起来也算不得多,因而到了午膳时间,所有的女眷一起也就坐了五桌,众人一起用过午膳之后,待郡王府的丫鬟婆子们将席面收拾了,也就到了洗三礼正式开始的时候。

    这时候,收生姥姥已经在产房外设了香案,供奉了碧霞元君、琼霄娘娘、云霄娘娘、催生娘娘、送子娘娘、豆疹娘娘、眼光娘娘等十三位神像,也准备好了盛了由槐条、艾叶熬成汤的铜盆。

第425章

    之后,安阳郡主请了老太太首先往铜盆里添水。

    洗三礼能过来观礼的,本就是极为亲近的人,这第一个添盆的人亦多是本家的长者,老太太严格说起来是算不得本家的。

    不过……

    沈熙与成国公府撕破了脸另起炉灶,说起来本家还真就没个人,安阳郡主提议由老太太来第一个添盆,自是敬着老太太的,同时也没有什么可以让人说嘴的。

    老太太推辞不过,最后笑盈盈的往铜盆里添了一勺清水。

    添了清水,老太太又让丫鬟送了一盘早就准备好的铸成了各种喜庆花样的金银锞子,从盘中爬了满满一把的锞子放到了盆中。

    这就是添盆了。

    时下的百姓之家添盆时顶多也就是放上几个大钱应应景,老太太直接抓了一把金银锞子,任是谁都能看出来她对这个曾孙是如何喜爱的了。

    有了老太太开头,接下来的众多女眷出手都颇为大方,有同老太太一样添些金银锞子的,也有往盆中放首饰的。

    那收生姥姥就是再怎么见多识广,这时候也忍不住乐得笑开了花。

    要知道,添盆的所有东西,不管是金银锞子还是首饰,或者是应景的喜果等,到最后可都是归收生姥姥的。

    这收生姥姥本就得了郡王府的一个大红封,眼瞅着又有这么多额外的收入,又哪里能不高兴?

    待众人添盆结束,便是给寅哥儿清洗的时候了。

    今儿得了这么多的金银,收生姥姥给寅哥儿清洗时自是再小心不过的,洗完之后将寅哥儿包在襁褓里,又说了好些的喜庆话。

    众人看着因为将将洗过澡,看着颇有些白白嫩嫩的寅哥儿,正自热闹着,屋外就有丫鬟疾步走了进来。

    “郡主,郡王妃,宫里有旨意到了。”

    因为走得太急,报信儿的丫鬟气息都有些不稳,连连吸了几口气,才算是将一句话完整说了出来。

    众人于是齐齐一静。

    今天是寅哥儿洗三的日子,宫里这时候有旨意到,是为了什么可想而知。

    这又让众人对于端郡王府的圣眷之浓有了更深的认识。

    安阳郡主微怔之后,连忙招呼了徐玉见,要一起去外面接旨。

    如今正是寒冬腊月的,徐玉见又才生产完几天,按说这时候最是不能出门见风的,但既然有了圣旨到,别说是生产完做月子了,就是命去了一半,也只能去接旨,安阳郡主纵是心疼徐玉见,却也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徐玉见扶了锦年的手,正要回里屋换衣裳呢,众人便又听外面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不多时,宫里的传旨太监就领着一群小宫人进了屋。

    “见过郡主。”传旨太监先向安阳郡主行了个礼,然后笑得极为谦卑,“启禀郡主,皇上知道今儿是府上小公子洗三的好日子,特意嘱了奴才代皇上赏赐,皇上还吩咐了,端郡王妃如今正是产后最虚弱的时候,就不必特意出门接旨了。”

    一席话,便叫众人心里更是微微有些心惊。

    景泰帝连徐玉见刚刚生产完,不宜去外面见风这件事都考虑到了,如此可见对端郡王府的荣宠。

    安阳郡主自然是要感念皇恩的。

    之后,那传旨太监宣完旨,又命人将景泰帝赐下的赏赐抬到院子里。

    “郡主,皇上原还想着给府上的小公子亲自赐个名儿的,又想着端郡王如今正为了咱们大梁远赴辽城,连小公子出生都没能第一时间见着,便也就没想将端郡王给小公子取名的乐趣都剥夺了……”

    说完这番话之后,传旨太监才笑着离开了。

    景泰帝这次赐下的赏赐可真是不少,而且这些赏赐还可以明显的看出其用心,不仅有许多适合给小孩子做衣裳的衣料,还有各种适合小孩子戴的饰品,就是各种做工精巧的玩具也有不少,至少可以让寅哥儿玩到几岁上了。

    作为帝王,就是从前的两位皇子府里得了皇家血脉,景泰帝也是不曾如此用心的。

    送走了传旨太监,众多女眷看着那堆积起来的赏赐,都在心里暗暗衡量着。

    安阳郡主让人将景泰帝赐下来的赏赐都抬进了东篱轩的库房里,然后才招呼着众多的女眷们一起说话。

    而那收生姥姥,又得了一个大红封之后,这才千恩万谢着离开了。

    洗三礼至此也就这样结束了。

    观完礼,许多女眷知道安阳郡主一个人有些忙不过来,也就极为体贴的先告辞了,安阳郡主又忙着送客,到最后只剩下了侯府的众人。

    徐玉见笑着对老太太道,“祖母,您今儿出手这么大方,那收生姥姥回头只怕得好好的替您宣扬一番,到时候只怕又会有不少人要盘算着让您结善缘了……”

    京城虽是天子脚下,但也不是人人都能吃饱穿暖的。

    就比如京城的那些乞丐们。

    各府的女眷之中就有那些菩萨心肠的,见不得有这样悲惨的事发生,因而常在各府走动着,希望女眷们慷慨解囊。

    先前各府的施粥,其实就是其中一种。

    老太太闻言顿时就笑了,笑出了一脸的皱纹,但面容看着却是再和蔼慈祥不过,“老婆子又添了个曾孙,不过是舍些金银而已,又能算得了什么?”

    姜氏等人便也都跟着笑。

    先前添盆时,众人身为徐玉见的娘家人,出手可都不曾小气了。

    寅哥儿原本是睡着的,这时候也不知道是不是听到了众人的笑声,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睁开了眼睛。

    才几天大的小婴儿,眼睛其实是没有什么神光的,但看着那双乌溜溜的眼里映着自己的影子,众人到底也忍不住心里柔软得几乎能挤出水来。

    老太太等人在郡王府里又呆了一下午,直到眼瞅着外面的天色都开始变暗了,这才向安阳郡主提出了告辞。

    徐玉见心里其实是有些不舍的。

    姜氏后来拍了拍徐玉见的手,“恬姐儿,再过二十几日就是寅哥儿满月的日子,到时候满月酒总也少不了我们,哪里就值当你这样了……”

第426章

    徐玉见闻言也笑。

    也是做了母亲之后,她发现自己对母亲倒是格外的多了些依恋了,才作出这一副小儿女的姿态。

    徐玉见将姜氏等人送到了门口,眼瞅着一行人出了院子,又渐渐远去再看不着了,她才又重新回了内室看寅哥儿。

    又过了一会儿,安阳郡主送完老太太等人之后回来了。

    徐玉见最初倒没发现有什么异样,过了好一会儿才突然想起来,安阳郡主这几日一见着寅哥儿就是一副怎么疼也不够的模样来,怎么这会儿看了寅哥儿这么久,都没说一个字来?

    这样一想,徐玉见顿了顿,“母亲,方才可是又出了什么事?”

    安阳郡主闻言就又轻轻冷哼了一声。

    这声冷哼,自然不是冲着徐玉见来的。

    “方才将老太太她们送到二门上,正准备回来呢,就有人上赶着找不自在了。”说着话,安阳郡主的眉头紧紧皱起来,面上满是厌恶。

    只看安阳郡主这表情,徐玉见就能猜到来的又是谁了。

    除了成国公府那些人,又还有什么人能叫安阳郡主如此厌恶?

    徐玉见都忍不住跟着皱眉。

    成国公府这些人……

    怎么就像是狗皮膏药一般,叫人怎么甩都甩不掉呢?

    还每隔上一段时间,就非要凑到她们跟前来恶心人。

    也不怪安阳郡主会如此厌恶了。

    正好这时,寅哥儿舌头轻轻吐了吐,倒是吐出一个小小的泡泡出来。

    徐玉见和安阳郡主见了都忍不住笑了出来,就是先前的烦闷,也都因此而尽去了。

    再提起成国公府的人,安阳郡主都云淡风轻了许多。

    “那些人大概也是因为圣旨的原因,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了今天是寅哥儿洗三的日子,让人送了些孩子用的东西过来,呵……”

    安阳郡主面上有些讽刺。

    成国公府送来的那些东西,明显就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明眼人一看也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想来之前也是压根儿就没想过徐玉见生产的事,见着圣旨下来了,才想起来要表现一下他们的慈爱?

    那些人……

    大概是将所有人都当作了瞎子不成?

    徐玉见不曾在成国公府里生活过,因而心里倒只有厌恶,而别有别的什么过多的情绪,见安阳郡主如此,劝道:“母亲,咱们以后不理会那些人也就是了,二姑母可是早早的就将给寅哥儿准备的东西都送过来了,那只小鼓还是两位表弟亲手做的呢!”

    听徐玉见提起徐慧贞,安阳郡主面上倒也多了些笑容。

    徐慧贞自打知道徐玉见有了身孕之后,就准备了许多孩子用的东西,隔三岔五的就往郡王府里送。

    就算郡王府其实不缺这些东西,但这是徐慧贞的心意,徐玉见和安阳郡主都是领情的。

    再对比一下成国公府其他人的做法……

    远近亲疏不言而喻。

    唯一有些遗憾的是,徐慧贞到底还是成国公府的儿媳,在这个时候不好过来观礼。

    安阳郡主本也早就不在乎成国公府的那些人了,只是他们随时都要跳出来膈应人而已,被徐玉见这样一劝,跟着也就释然了。

    “恬姐儿,你说的对,咱们有了寅哥儿,正是最高兴的时候呢,犯不着为了那些不相干的人生气!”安阳郡主道。

    两人于是又只顾着逗寅哥儿了。

    安阳郡主在东篱轩里用了晚膳才回了安和院。

    等到乳娘将寅哥儿喂饱了抱过来,徐玉见哄着寅哥儿睡了之后,自己也正准备要休息。

    她今天虽然没有做什么,但陪着众多的女眷说说笑笑的,对现在的她来说也是有些负担的,这时候也确实是有些累了。

    不过,徐玉见才掀了被子准备休息,就听到锦心在外面说话。

    “主子。”

    今儿是锦心值夜。

    怕吵醒了寅哥儿,锦心的声音压得极低。

    徐玉见动作微微一顿。

    “何事?”她问。

    若不是有要紧事,锦心定不会在这个时候打扰了她。

    锦心进到内室来,将手里的一封信递了上来,“回主子,外院传话进来,郡王爷送了信回来。”

    沈熙的信?

    徐玉见心中一喜。

    那日生产之后醒过来,徐玉见虽然没什么力气,却也让锦年代笔写了封信让人送去辽城,信中最重要的事自然就是告之沈熙他得了个儿子了。

    这时听了锦心的话,知道沈熙送了信回来,徐玉见下意识的以为这是沈熙得了她的信特意写的回信。

    不过……

    只细想了一番,徐玉见就知道是自己想岔了。

    离着她的信送走不过才三日的时间,如今又是寒冬腊月的,路上都积着厚厚的雪,就算下面的人快马加鞭,她的信只怕也还没送到沈熙的手上,沈熙的回信又怎么可能就到了她手上呢?

    必定只是巧合了。

    虽是巧合,但徐玉见心里仍是高兴的。

    她从锦心手里接过信,又让锦心将放在柜子上的风灯挑亮了些,这才吩咐道:“你先下去歇着吧,我看了信也该休息了。”

    锦心应声退下。

    就着风灯的光线,徐玉见打开信封,抽出里面厚厚一叠的信笺来。

    果然,就如她所想的那般,这并非是沈熙的回信,而是沈熙在除夕那日写下的。

    “恬恬,见信如晤……”

    徐玉见往下看,越看越觉得窝心。

    虽然隔了这千里的距离,但大概他们之间是真的有些某种奇特的感应的,在徐玉见开始阵痛的时候,沈熙也总觉得有些心神不宁,所以才会在上一封信才送走了没多久的时候,就又铺开信笺纸给徐玉见写了一封信。

    看完信,徐玉见将信纸贴在自己的胸前,心里暖融融的一片。

    那暖意……

    并非是因为屋里烧着地龙,而是因为远在千里之外的沈熙。

    最让徐玉见高兴的是,沈熙在信中说,他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回京了。

    算着徐玉见生产的时间,沈熙还说了句说不定他能赶上小家伙满月呢。

    徐玉见亦希望如此。

    这一晚,有着沈熙那远道而来的信,徐玉见睡得格外的踏实。

第427章

    洗三之后,徐玉见的日常就是呆在屋子里逗着寅哥儿玩。

    外面天冷,就算徐玉见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上到安阳郡主下到身边的丫鬟们,也都绝不会让徐玉见踏出房门一步。

    徐玉见平时浩劫的范围,自然也就被限制在了房里,顶多也就是隔壁布置成了暖房的耳房里。

    坐月子,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只说这整整一个月都只能呆在房里,还不能沐浴不能洗头,就让许多爱干净的女眷不能忍受了,也亏的现在是冬天,若这是夏天……

    徐玉见都不肯定自己身上会臭成什么样。

    好在,只需要熬过这一个月就好了。

    徐玉见想着沈熙的来信中所说的,说不定他可以赶在寅哥儿满月之前回来,心里充满了期盼,倒也不觉得这日子有多难熬了。

    倒是成国公府那里,第一次送了些东西来被安阳郡主让人原样送了回去之后,后面又备了好些东西送了两三次,每一次都被安阳郡主不假辞色的退回去了,大概也是知道不可能走得通安阳郡主这里,之后倒也消停了。

    徐玉见成日里闲来无事,偶尔也会听听一些关于成国公府的闲话,就当作是打发时间了。

    自打沈兆临迫于皇权,将那青楼出身的外室娶进门之后,成国公府这一两年来就颇有些乌烟瘴气的。

    倒不是那位新的成国公府三夫人有多不安分,事实上,这位新三夫人心里知道得再清楚不过,她能够进成国公府的门是走了天大的好运,因而自打进了门之后可以说是事事忍让,不管其他几个妯娌怎么因为她的身份而刁难于她,都只生生忍了下来。

    她只想着,只要将她的一双儿女好好养大,看着他们将来娶妻嫁人也就好了。

    只不过……

    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位三夫人是个看得清楚明白的,也知道什么叫做安分,但架不住别人非得要来招惹她呀?

    若是只招惹她也就罢了,在青楼里呆过那些年,有什么是她不能忍的?

    可是,成国公府的其他人不仅要刁难于她,对她生的那双儿女,也是诸多的刁难,眼瞅着一双儿女到了成国公府之后不仅没有如她所想的那般活得比以前更体面,反而还因为那诸多的刁难而越发的胆小怯懦,这位新三夫人又如何还能再忍?

    所谓为母则强,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一双儿女,又哪里能叫一双儿女受这样的委屈?

    这位三夫人不仅在青楼那样的地方呆了十几年,而且还能在接下来的十来年里哄得沈兆临这样的人一直未对她有所厌倦,并且同意她生下一双儿女,又岂是个易与之辈?

    虽然她在成国公府里没有什么地位,但她怎么说也是奉了皇命嫁进成国公府的,只凭着这一点,成国公府就没人敢明面上给她难看。

    于是,在这位三夫人的出手之下,如今成国公府的长房、二房、三房、四房可以说是乱成了一团,成天你咬我一口我还你一口的,也就只有压根儿不参与这些的五房能得些安宁了。

    别看只是女眷之间的明争暗斗,但谁还不会吹了枕边风不成?

    于是,原本只是女眷之间的争斗,到后面倒是将成国公府几兄弟之间那本就薄弱的兄弟情消磨了个一干二净。

    大概成国公府里最清醒的两个人就是老成国公和太夫人贺氏了,不过谁让老成国公和贺氏都已经年岁不小了呢,两人就算是有心管成国公府里这一摊子事儿,只怕也是有心无力了。

    知道了这些,徐玉见也忍不住叹了一声。

    也难怪……

    如今的成国公府行事越发的没有章法了。

    知道了这些,徐玉见也只有庆幸的。

    也亏的安阳郡主和沈熙早早的就从成国公府里脱身了,否则,只要想想自己有可能也要在成国公府这个泥潭里与那么多的糟心人一起你来我往的斗来斗去。

    倒不是她怕,但想想也累啊。

    哪能比得上现在的日子这样悠然舒适?

    成国公府的这些事,徐玉见也只是当作一个消遣来听听罢了,别的却也没有格外的去关心。

    倒是沈熙信中所写的,有可能在寅哥儿满月之前就回京的事,大概过了半月左右,徐玉见就看到了些苗头。

    正月十六。

    朝廷重新开始上朝的第一天,辽城那边就又有捷报传来。

    端郡王在五日前大败北夷,就连在大皇子亡故之后,北夷如今最有可能接任王位的二皇子,也都被端郡王领着人活捉了。

    不仅如此,端郡王还领着大梁将士,将北夷的大军往北赶出了上百里。

    此战之后,北夷损失巨大,至少在短时间之内是没办法再打大梁的主意了,辽城自然也就暂时安全了。

    不过,原本被活捉的北夷二皇子,在被关捱了两日之后,不知道哪里有了疏忽,竟然又被北夷混进了辽城的奸细给救走了。

    虽然北夷的二皇子最后逃脱了,但并不能掩盖端郡王在这一战里立下的大功。

    听说,辽城的将士这几日准备一起联名上书,要替端郡王请功呢。

    消息传来之后,朝廷百官既意外又有些莫名的尴尬。

    一方面,辽城打了胜仗,而且还叫北夷在短时间内没办法再次侵扰大梁,于国于民来说这当然都是好事。

    另一方面……

    辽城将士要联名上书,替在辽城立下了大功的端郡王请功?

    真要让这联名上书送到了京城来,那岂不是明晃晃的打脸?

    这言下之意,岂不是朝廷里就有人见不得端郡王立了功,打着要无视端郡王的功劳的主意?

    若非如此,又何需辽城的将士替端郡王请功?

    至于,那在辽城将士眼里,会无视端郡王的功劳的人是谁……

    百官都只能沉默以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