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欢恬喜嫁-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玉初也极为慎重地点头。

    她与徐玉见是最亲密的姐妹,自然不会觉得徐玉见只因为连她自己都说不清来由的直觉,就让她远离这个娘家二嫂的行为有什么不对。

    有时候,人的直觉是很神奇的。

    不管是为了安徐玉见的心,还是为了自己及孩子的安全,徐玉初也绝不会大意了去。

    既然恬姐儿觉得何氏不对……

    那,就远着些吧。

    徐玉初在心里下了决定。

    事实上,她本就已经出嫁了,如今又有了身孕轻易不会外出走动,所以她与何氏之间其实真的不太可能会有多少交集。

    在姐妹俩说话的时候,马车已经在东宁伯府门口停了下来。

    徐玉初才下了马车,就有好些丫鬟婆子围了过来。

    今天去光华寺,原本一直在她身边服侍的婆子也是要跟着一起的,但徐玉初想着有这些人在,她想与徐玉见好好说会儿话都不行,于是就只带了锦绣和锦瑟两个。

    这时候回来,这些婆子会紧张,也就再寻常不过了。

    这样的情况之下,徐玉初自然也不能再与徐玉见说什么,姐妹俩相视着点了点头,然后徐玉初就被一群丫鬟婆子簇拥着回了伯府。

    直到这时,徐玉见才总算是松了口气。

    随后,她与何氏的马车,也回了武定侯府。

    回到侯府之后,徐玉见先去了荣寿堂,然后又去了丝竹苑,将徐玉初的状况分别与老太太和姜氏都说了一遍,这才回了碧水阁去。

    卸了钗环,又沐浴更衣,徐玉见将房里的丫鬟们都遣了下去,这才仔细思忖起何氏的事来。

    徐玉见也不知道何氏为什么短短时间之内就有了变化,但她却也真的从何氏身上感受到了淡淡的危险。

    几世为人,徐玉见比一般人要敏感许多,对危险的感知也要强上许多,虽然这只是一种没来由的感觉,但她自己却是深信不疑的。

    总觉得……

    何氏只怕要做出些什么疯狂之举。

    但想来想去,徐玉见也想不出个由头来。

    何氏如今最大的愿望也就是能有身孕,然后生个儿子稳固自己的地位,也打消掉吴氏要替徐承文纳妾的心思。

    可子嗣这事,却是要看缘分的,不是谁说想要就能要的,何氏就算真的做出什么来,又怎么能保证她能怀得身孕?

    总之是想不通。

    既然想不通,徐玉见干脆也就不再想了。

    她与何氏平时就没有什么交集,也就是住在同一个屋檐之下而已,就算何氏为了求子再做出什么来,总也不会与她沾什么边儿。

    这样一想,徐玉见倒也就释然了。

    这之后的一段时间,侯府里倒也极为平静,何氏那里也没有什么动静,徐玉见便也渐渐将这件事抛到脑后了。

第247章 嫁妆

    其实,说何氏没有什么动静也不全对。

    自光华寺回来之后,也不知道何氏与吴氏说了什么,倒是成功叫吴氏打消了要替徐承文纳妾的念头,而是天天盯着何氏的肚子,就似那里随时都能生出她的金孙一般。

    徐玉见有些感慨。

    这后宅女子,难不成所有的价值就是生个儿子吗?

    嗯,下次一定得问问沈熙,若是有一天她也生不出来儿子,他会怎么想。

    不过……

    意识到自己竟然考虑到这个问题来了,徐玉见两颊便忍不住有些发热。

    她也是魔怔了,都不知道她能不能真的与沈熙做一世夫妻了,就想到这么长远的地方去了。

    话虽如此,但徐玉见想,若是有一天,她和沈熙真的因为这个问题而起了分歧,那她,大概会像安阳郡主那样,选择离开吧。

    只不过,她和沈熙是圣旨赐婚,圣旨赐婚虽然让女子多了许多荣耀,亦是对女子地位的保证,但某些时候亦是一道枷锁。

    但,既然有了安阳郡主的前例在先,到时候若真想和离,应该也不会是毫无办法的,吧?

    徐玉见有些不确定。

    若是叫还在想着要替自家小媳妇搜罗些什么好东西的沈熙知道了,徐玉见这还没过门呢,就已经在思考起将来若是两人在子嗣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要用什么办法才能与他和离,他大概,会很无奈吧?

    徐玉见就这个问题思考了一会儿,就被姜氏着了丫鬟唤去了丝竹苑。

    姜氏这些日子可谓是忙碌非常。

    徐玉见的婚事来得突然,从提前到请期,拢共也就不到十日的功夫,快得姜氏这个做母亲的都有些反应不及,所以之后这段时间都在忙着给徐玉见准备嫁妆。

    从前徐玉见还能时常陪着姜氏一起用午膳,但这段时间姜氏忙得脚不沾地的,就算住在同一个府里,除了每天早上去荣寿堂用早膳之外,徐玉见都已经有好几日没与姜氏好好说话了。

    是以,这时姜氏让了人来请,徐玉见连衣裳都没换一件,就领着锦年和锦华去了丝竹苑。

    “母亲,您这是总算想起来您还有个女儿了?”徐玉见拉着姜氏的衣袖撒娇。

    姜氏于是笑着伸出食指在徐玉见的眉心轻轻点了点,“你这丫头,母亲这些日子忙着做什么难不成你还能不知道?”

    当然是忙着给徐玉见准备嫁妆了。

    女儿要嫁去端郡王府,这让姜氏心里可是有着十足的危机感。

    武定侯府的门第是不低,但比起有着安阳郡主的端郡王府,到底还是弱了一筹的,纵是安阳郡主和沈熙都不会有半点看不上徐玉见的意思,但姜氏总得尽自己所能让徐玉见将来嫁过去之后不会觉得低人一等。

    姜氏用的办法,自然就是尽可能的将徐玉见的嫁妆备得丰厚一些了。

    嫁妆是出嫁女的私产,所谓钱能壮人胆,所里有大把的陪嫁,总能叫人更能挺直腰板不是?

    姜氏这也是用心良苦了。

    徐玉见于是又抱着姜氏的手臂摇了摇。

    见着小女儿这副娇态,姜氏也只能笑着摇头了。

    然后,她想起自己让徐玉见过来的目的。

    略有些苦恼地拧着眉,姜氏道:“恬姐儿,替女儿准备嫁妆,这本就是为人父母所应该做的,可不兴什么男子替自己的未婚妻准备嫁妆的,你……”

    徐玉见一怔,然后就明白过来了。

    也正因为明白,在姜氏那略带着笑意的目光注视下,徐玉见又很是不争气的红了耳根。

    姜氏这话是有出处的。

    姜氏确实是个好母亲,无论是对徐玉初还是徐玉见,她都是在她们出生之后就开始操心他们将来出嫁的事,自然也就开始替她们备着嫁妆。

    就算是对徐玉见的婚事准备不及,但嫁妆之中的大件儿,却都是早早就准备好了的,只等着准备其他一些零碎也就罢了。

    姜氏这些天忙的就是这个。

    偏偏,沈熙那厮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婚期定了之后第二日,就让人送来了一大箱的好东西到三房。

    姜氏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沈熙是何意,又想着就算徐玉见和沈熙已经定了亲,但两人到底还没有成亲,哪有就收了沈熙送来的这些东西的道理?

    于是让人将那个大箱子给送回了郡王府。

    没想到,隔了一日,沈熙就直接送了两只装满了东西的大箱子来。

    不仅如此,这次沈熙还让人给姜氏递了句话,道是绝不会委屈了徐玉见云云。

    姜氏一愣之后这才想明白,沈熙,他这是在替徐玉见置办嫁妆?

    这叫姜氏又气又乐。

    置办嫁妆,这是做爹娘的应该做的事,什么时候轮到他这个未婚夫婿来操心了?

    姜氏于是又让人将那两箱东西送回了郡王府。

    不过,沈熙显然还没有放弃,今天就又送了三只箱子过来。

    说到这里,姜氏忍不住抚额,“这端郡王也真真的固执,再这样下去,他可别将郡王府都掏空了,倒叫外人说我们徐家要靠女婿给闺女置办嫁妆……”

    徐玉见也听得无语。

    姜氏说起她唤徐玉见过来的目的,“……恬姐儿,端郡王送来的三只箱子,还有那个叫元宵的小厮可还在外院候着,这件事总不能再这样下去,所以,你……”

    说到这里,姜氏很有些无奈。

    她一个做母亲的,没教导自己的女儿时时守着规矩也就罢了,倒还鼓励女儿与外男联系,哪怕那个外男是女儿的未婚夫婿,但这事总还是有些不妥的。

    姜氏也是拿沈熙没办法。

    徐玉见连忙朝着姜氏点头,“母亲,您就放心吧,女儿定不会叫他再做这种叫人发笑的事的。”

    姜氏原本还正无奈呢,听到这里,便似笑非笑地看了徐玉见一眼。

    无他,徐玉见在说着这番话的时候,实在太过笃定了。

    姜氏原本还想着用尽可能多的嫁妆让徐玉见将来不用在夫家觉得低人一等,但因为徐玉见的之分笃定,她的心里不知道怎么就定了下来。

第248章

    徐玉见当着姜氏的面就写了一封信,然后唤了锦年送到外院给元宵。

    暂且不提这封信到了沈熙手里之后,他会不会如徐玉见所说的那样,再不往徐家送这些东西了,姜氏看着徐玉见写完信让锦年送走,突然就轻轻叹了一口气。

    徐玉见回头,略带关切地道:“母亲,好端端的如何就叹起气来了?是身子哪里不舒坦吗?”

    想着姜氏这些日子为了替她准备嫁妆可是忙坏了,徐玉见便又紧张起来,当即就要唤了丫鬟去请大夫。

    没等她开口,姜氏就阻止了她,“恬姐儿,母亲没事,就是想着这才一转眼,你眼看着也就要出嫁了,一时之间有些不舍……”

    从前徐玉初出嫁之后,因为还有徐玉见这个小女儿在身边,姜氏好歹心里还有寄托,是以倒也没有太过感慨,但现在想到小女儿明年也要出嫁了,她却再也压不下心头的不舍了。

    徐玉见闻言眼里一柔,然后轻轻靠在了姜氏的肩头。

    她知道,这是做母亲的对女儿的不舍,不是任何劝解能缓解得了的,是以干脆也就不出言安慰,只这般静静倚着姜氏也就好了。

    屋里于是安静下来。

    许久之后,姜氏才深吸一口气,摇头道:“瞧我,恬姐儿你有了好归宿,这是好事,母亲应该高兴才是……”

    说着“高兴”,但眼中的不舍却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压得下的。

    徐玉见抱着姜氏胳膊的手又下意识的紧了紧。

    又过了一会儿,见姜氏恢复了平时的模样,徐玉见却又想起另外一件事了。

    “母亲,”她看向姜氏,“女儿知道母亲是担心我嫁过去之后受委屈,所以可着劲儿的想替女儿多备些嫁妆,但母亲大可不必如此,按着姐姐当初出嫁时的嫁妆备着也就行了……”

    事实上,徐玉初出嫁之时嫁妆就极为丰厚了。

    姜氏本就是个疼女儿的,自然不会在嫁妆上委屈了徐玉初,所以当初徐玉初出嫁之时,可谓是十里红妆了。

    姜氏从来都不是会厚此薄彼的人,所以她当初替徐玉初备了多少嫁妆,就绝不会少了徐玉见的。

    甚至,因为考虑到徐玉见将来会嫁去端郡王府,姜氏还决定在当初徐玉初的嫁妆基础上,再替徐玉见加上几成。

    徐玉见所说的,就是这件事了。

    她倒不是担心徐玉初会不会因为她的嫁妆多些就与她生了嫌隙,徐玉初从不是这般计较之人,徐玉见甚至能想到,徐玉初只有赞成姜氏的做法的。

    不过……

    徐玉初不在意,却不代表别人不会注意。

    这年头,女子的嫁妆多寡本就极易引起旁人的侧目,若是将来叫人看出徐玉见的嫁妆比做姐姐的还要丰厚一些,谁知道还会嚼出什么样的舌根呢。

    徐玉见可不想让徐玉初被人如此议论。

    姜氏却道:“恬姐儿,你放心,你姐姐那里母亲已经知会过了,初姐儿不会有意见的……”

    徐玉见摇头,“母亲,我当然知道姐姐不会有意见,可难保外人会不会因此事而说闲话,姐姐如今已经出嫁,这些事难不沾当然是不沾为好。”

    姜氏默然。

    她先前只想着要让徐玉见将来能在婆家挺直腰板,别的倒是没有考虑太多,现在听徐玉见这样一说,倒也确实有些不妥。

    好一会儿之后,姜氏才轻轻吁了一口气,“恬姐儿,还是你考虑得周全。”

    如此,姜氏原本的念头倒是就此作罢了。

    不过……

    就算是同样抬数的嫁妆,也有那只是外表光鲜充门面的,以及表面不显实则内里实惠的,嗯,她得再好好琢磨琢磨。

    ……

    自徐玉见写了信让元宵带回去之后,沈熙倒也真的从此就老实下来了,再没往徐家送过东西来。

    这让姜氏松了口气。

    却不知,沈熙可一点也没停止过四处搜罗好东西的举动。

    在他想来,就算现在不能都给他的小媳妇送过去,等到将来她嫁过来,也能都送到她跟前去。

    想想那样的场景,沈熙心里就美得乐滋滋的。

    而徐玉见,这之后除了每日里仍去覃先生那里,就是陪着姜氏和老太太说说话,偶尔还在绣娘们正在赶制的吉服上绣上两针……

    这日子过得倒也极为悠然。

    时间很快就迈入了十一月。

    近几日,长房孙氏脸上时时都洋溢着淡淡的喜气,很明显是有什么好事。

    至于是什么好事……

    “……是为了你三哥的婚事。”姜氏道。

    徐玉见的三哥徐承智,是孙氏的幼子,也是长房的嫡次子,侯府的三少爷。

    徐承智今年十八,也确实到了该考虑婚配的年龄了,孙氏会替徐承智张罗婚事也并不奇怪。

    徐玉见是有些高兴的。

    前面几世,因为侯府的败落,后面成亲的徐家子弟婚事都并不顺心,徐承智自然也不例外。

    如今侯府的处境与前面几世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又有孙氏操持着,那么,徐承智的亲事也定会好出前面几世许多倍,是吗?

    徐玉见当然是这样希望的。

    她有些好奇,“母亲,大伯母看上哪家的小姐了?”

    孙氏无论是出嫁前还是出嫁后都生活顺遂,是以是有些眼高于顶的,能让她看中,又将自己的喜意如此外放的,想也知道那家的千金是极得孙氏的看中了。

    姜氏听到这里,却是顿了一顿,“是钱家的姑娘。”

    钱家?

    徐玉见先是一怔,然后才反应过来姜氏所说的钱家是哪一家。

    京城姓钱的人家有许多,但能被称得上“钱家”的,却只有一家。

    钱家祖上是皇商出身,当年太祖起事时,还曾散了大半家财相助于太祖,后来太祖定下江山,钱家没有要封赏,只向太祖讨了个皇商做。

    这样几代下来,本就底蕴深厚的钱家,更是积攒了不知道多少的家财。

    所谓士农工商,原本商人在大梁朝的地位并不高,但谁叫钱家当初是有功于大梁朝,更是太祖亲封的皇商,是以就算谁都知道钱家有银子,却是就连景泰帝也颇给钱家一些脸面。

第249章

    钱家当然不仅于此。

    若只是如此,就算有钱家祖上的那些功劳,以孙氏这样眼高于顶的性子,她也绝不会对钱家的姑娘高看一眼。

    纵是皇商,但钱家到底也只不过是一介商人,孙氏可不会乐意让自己的次子娶一个商人女。

    这其中却是有讲究的。

    钱家当初虽然在太祖起事时耗了大半的家财,但在太祖建立了大梁朝之后,凭借着是太祖唯一指定的皇商,当年损耗的那些家财很快也就赚了回来。

    到得如今,钱家不仅是皇商,还将生意做到了大江南北,说是富可敌国一点也不夸张。

    钱家的转折就出现在孙氏看中的姑娘,也就是钱书妤的父亲钱四海身上。

    钱家这一代有四兄弟,钱四海行三,其名就是得自钱家名下的四海钱庄。

    四海,这个名字除了让人第一时间就想到四海钱庄之外,其中怎么也带了些江湖草莽的气息,对于那些文人墨客来说,只怕听到这个名字就会嫌弃其主人的粗鄙。

    但正与这个名字给人的印象相反,钱四海不仅不是个言行粗鄙之人,为人还生得极为儒雅,更自小就擅读书,还是正经的进士出身。

    人要是有了足够的银子,就会寻求身份地位上的渴求。

    钱家便是如此。

    皇商这个名头说来好听,但在大梁里那些达官贵人眼里,却是什么都算不上的。

    以钱家的身家,若不是还有与太祖当年的那些香火情,只怕早就被人啃得骨头渣子都不剩了。

    但是,就算现在所有人还顾忌着钱家与太祖的那点香火情,再过个几十年一百年呢,那时候是不是还有人顾忌这一点?

    正因为清楚自己的处境,所以钱家站稳脚跟之后,就开始思忖着如何能让族人入仕。

    只有族中子弟入朝为官,钱家这万万贯的家财,才不会是镜花水月。

    不过,这又谈何容易。

    钱家不缺银子,自然也就能请得来最有学问的先生,只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钱家人的天赋都在做生意上,几代以来虽然族中人人都被要求读书习字,但真正有所建树的却是少之又少。

    事实上,应该说是只有钱四海一人。

    钱四海虽然不能算是非常聪颖,却自幼就对读书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对于先生所授但凡有不明白的,无论是自己钻研还是请教先生,总要完全通透了之后才会罢休。

    用先生的话来说,钱四海就属于那种天资欠缺几分,却能用自己的勤奋来弥补的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钱四海苦读了整整二十年,才终于在二十五岁上中了秀才。

    二十五岁的秀才,在大梁朝其实算不得什么。

    毕竟,每三年一次,被科举聚集到京城的每一个人,都各有各的不凡之处,其中十一二岁中秀才,十四五岁中举人,二十之前中进士的人也时有听说过。

    在这些人之中,钱四海甚至是有些愚钝的。

    但钱四海就是有股不服输的劲儿,中了秀才两年之后又得中举人,再七年之后终于金榜题名中了进士。

    虽然只是二甲的最后一名,但比起那些同进士,又要好了太多,不是吗?

    钱四海虽然在科举之路上并不算平顺,但自中了进士之后,却在那许多人之中很快就脱颖而出了,这就缘于钱四海过人的心性,以及自幼在商贾之家里练就的圆滑,倒是一点一点的就入了景泰帝的眼。

    景泰帝看中的是钱四海对金钱的敏感。

    说起来,钱四海做生意的天赋比读书要强了太多了,不过架不住他自己就乐意读书,又真的在科举这条路上走了出来。

    所以,在景泰帝一时兴起,将钱四海放到了户部之后,倒是叫钱四海从此就风声水起起来。

    户部那是什么地方?

    可不就是大梁朝的钱袋子吗?

    对于打小就在商贾之家里长大的钱四海来说,管银子,这还不简单吗?

    是以,虽然进入户部之时只是一个六品的清吏司,但钱四海就是很快就冒出了头,更因为揪出了几例贪腐案而得了景泰帝接连几次的擢升。

    到得如今,钱四海已经是正二品的户部左侍郎。

    从六品到正二品,也仅仅用了七年的时间,这样的升迁速度可以算是大梁朝第一人了。

    还不仅如此。

    如今的户部尚书李大人年事已高,自今年年初起就已经先后三次向景泰帝告老,但景泰帝念及李大人劳苦功高,一直舍不得放人,所以将李大人的几次告老都压下了而已。

    不过,前些时日,李大人突生一场猛疾,如今只能卧病在床,别说是上朝了,就是自己起身都不行,自然也就不能再胜任一部之首的重任了。

    如此,景泰帝纵是再不舍,只怕也要再另寻一人升任尚书了。

    钱四海,就是最有可能的那个人。

    一部尚书,而且还是握着大梁朝的钱袋子的户部尚书,其权柄有多重自然可以想象,钱四海若是这次真的能够升迁,纵是在朝堂之上,也便有了极大的话语权。

    所以,这段时间钱四海倒是突然就变得炙手可热起来了。

    钱四海膝下儿女不少,但最疼爱的却是钱书妤这个次女,听说是因为当时钱书妤一降生,钱四海就考中了秀才。

    中秀才,这是钱四海踏出功名之路的第一步,自然而然的,钱书妤也就被钱四海当作了福星一般的存在,自幼就千娇万宠的。

    如今钱四海极有可能成为一部尚书,最受钱四海疼爱,又尚未婚配的钱书妤,当然也就成了许多家中有儿子要娶妻的夫人们眼中的香饽饽。

    就比如孙氏。

    徐玉见想到这里,眼里便有了几分了然。

    前几世当然是没有这件事的,那时的武定侯府正日渐走向衰败,更被旁人当作是瘟神一般回避着,孙氏又哪里有可能想着聘了钱书妤来给自己做儿媳妇?

    在徐玉见的记忆之中,钱四海果真是在明年开春之后被景泰帝擢为户部尚书,一时之间风光无两。

第250章

    若以此论,孙氏倒也算是押对宝了。

    见徐玉见若有所思,姜氏又道:“你大伯母对钱家的二姑娘可是极为中意的,这不,昨儿遣了中间人去钱夫人那里递了信儿,钱夫人并没有回绝。”

    所以孙氏这几日会如此高兴。

    孙氏一共就得了两子一女,徐玉瑶嫁出去了,而且还过得很好,自然不用她太过操心,徐承信这个嫡长子如今是武定侯世子,将来定是要承袭爵位的,怎么也不会差了去。

    唯一徐承智这个次子,却是叫孙氏操心不已。

    徐承智不能承袭爵位,性子也最是爽直,全没有别的勋贵子弟那般多的弯弯绕绕,若不给他寻个合适的媳妇,将来等到孙氏和徐兴老去之后,徐承智又该活成什么样子?

    不得不说,孙氏其人纵是高傲了些,但这为母之心,却是半点也不掺假的。

    为了徐承智的婚事,孙氏可忧心了许久,这不,就看中了钱家的次女钱书妤。

    钱家不缺银子,钱书妤又是钱四海最疼爱的一个女儿,将来出嫁之时自是少不了嫁妆,小俩口纵是分了家,也断不会过得差了。

    再则,若是徐承智能娶了钱书妤,有钱四海这么一个岳丈,总也能看顾着他些。

    孙氏是将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所以,钱夫人那里没有直接回绝了,她才会如此高兴。

    没有回绝,那就是有这个意思。

    孙氏已经拿定了主意,过个两日就亲自往钱府去一趟,若是能将两个小儿女的婚事定下来,那就再好不过了。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日子熙风院里的空气里都带着些轻快。

    徐玉见从前与钱书妤也没有过什么交集,也就是听说过有这个人而已,是以对钱书妤的性情品貌等都全不知情。

    不过,能叫孙氏看中,总不可能都是因为钱书妤的家世。

    想来,这大概真的会是一桩好婚事吧。

    徐承智怎么说也是徐玉见的堂兄,他能避开前面几世那娶个小门小户出身,成天只会掐着腰指责徐承智没出息的妻子的命运,徐玉见当然是高兴的。

    希望这桩婚事能顺利。

    徐玉见想。

    事实上,也确实如徐玉见所想。

    孙氏几日之后就亲自去了钱府,然后徐承智与钱书妤的婚事没过多久就定下来了。

    会这样顺利也不奇怪,孙氏本就是个做事极有成算的,钱夫人没有拒绝,这本就说明她也是有这个意思的,再有孙氏亲自登门,两家定下亲事便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钱书妤与徐玉见同年,不过比徐玉见大了月份。

    这个年纪算不得大,但也不算小了,所以两家一合计,就将成亲的日子定在了来年开春之后的五月。

    算起来,也就比徐玉见成亲要早一个月。

    是以,她与这个三嫂,倒是相处不了多久的。

    两家从议亲到定下婚期,用了差不多一个半月的时间,眼瞅着马上就要到小年了。

    这天,徐玉见又去了丝竹苑里用午膳。

    她明年就要出嫁了,不管这次出嫁还会不会再像以前那样重生,总归她能陪在姜氏身边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所以徐玉见心里越发的珍惜,只要姜氏一有空,就定会陪着姜氏一起用膳说话,有时候徐勋也在府里,有时候允哥儿旬休了也会一起,一家人之间的气氛倒是极为和乐。

    徐玉见很享受这样的温馨。

    用完午膳,又与姜氏说了会儿话,直到姜氏有事要处理,徐玉见自己也微有些犯困了,她才向姜氏道了别,然后往碧水阁而去。

    才穿过了园子,徐玉见就又见着一道人影从主院那边闯了过来。

    防不胜防之下,倒是将徐玉见吓了一跳。

    等到她看清来者是谁,心里立即就冒出四个字来。

    又是文氏。

    之所以用“又”,是因为徐玉见想起了上次孙氏拿了主意要教训文氏,将浩哥儿从文氏那里抱到熙风院时,文氏就是这样狼狈的从熙风院里跑了出来,还正好被徐玉见看了个正着。

    没想到,这次就又叫她遇上了。

    徐玉见其实是有些惊讶的。

    上次孙氏直接将浩哥儿抱走,这可算是捏住文氏的软肋了,虽然上次因为金氏出面,文氏最终仍是将浩哥儿要了回来,但自那之后,文氏却是真正的醒悟过来,再不敢像往常那般肆意妄为,而是老老实实的跟在孙氏身边学着理事,这些日子也确实将她负责的那部分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的。

    纵是孙氏,最开始时还一直冷眼瞧着,看看文氏是不是真的能拎得清了,这些时日对文氏的态度也和缓了许多。

    所以……

    这段时日孙氏和文氏婆媳正是相处得最融洽的时候,怎的文氏这就又带着这样气急败坏的表情从熙风院里出来了?

    难不成……

    文氏这是又起了什么妖娥子,叫孙氏生气了?

    徐玉见也只能想出这么一个可能了。

    没办法,谁叫文氏先前几次都做出这样的事来了?

    不过,与上次不同的是,被徐玉见撞到这一幕,文氏却没有像上次那样瞪徐玉见,而是只看了徐玉见一眼,就抿着唇朝着徐玉见点了点头,然后脚步匆忙的回了甘福院。

    徐玉见有些狐疑。

    文氏自打上次寻了她道歉之后,待她一直都是这样有礼的态度,这倒并不值得奇怪,只不过,她这次又是唱的哪一出?

    想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