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甜园福地-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问题!嫂子以后,只等着吃狼桃就好了!”

好难得啊,这小子大方起来了?平时可都是只进不出惯了的。

莫非,自己对亲手孩子的教育方式不正确,对弟弟妹妹们却适合?

这顿饭因为人多,三个孩子挤在一块儿坐成一排,战争贩子宋好好没有接受中午的教训,再次公然把一只脚丫子放在了“小老大”的脚面上踩,一只手,探去了隔壁“小老二”的腮帮子。

ps:

感谢lizzie110的打赏,到周末了,祝朋友们快乐啊!

第三百章 学习倾诉

总是能分出一部分心神去留意“小老二”的阿,这会子因为跟嫂子商议农夫的事情,竟然没有发现。

三个丫鬟早就训练有素,自然更不会出声或者动手。

“小老二”的腮帮子还蠕动着呢,冷不丁被戳到,一下子转过了头,红儿垂下了眼皮,二少爷的脸蛋上留了一个红印子,小姐的手指甲又薄又尖,跟护着眼珠子似的护着十根指甲,想剪也行,等睡的沉了才没办法反抗,一旦惊醒,那就能把老天爷给闹下来。

“小老三”很开心的笑了,对于两个哥哥的不反抗,她极为赞成。

但是为什么“小老大”的脚面往后缩回去了?“小老二”的一只手也伸过来,硬是扒掉了人家新近才能戴上的闪亮发夹!

从各种渠道划拉来的钗环发簪,都因为一头短毛根本用不上,这还是亲娘发了善心,让首饰铺子加工了一枚银质的发夹,还装点了人家最喜爱的碎宝石,稳稳当当的别在了脑袋上。

你小子犯了大忌讳!宋好好目前最心爱之物跌落尘埃,小丫头蹬着双腿嚎啕大哭,眼泪跟不要钱的珠子似的往下落,这是真的伤心了。

罪魁祸首“小老二”,一副无辜的样子,继续把注意力转回到面前的小碗上,“小老大”就更无辜了,迅把缩回去的那只脚伸出来,一荡一荡的继续祸害饭。

现在,饭桌上传出某一个小孩子的哭声。几乎没人感到奇怪,据说,小孩子不哭才不对头,不是都说“小孩儿见了娘,没事儿哭三场”吗?

“娘——”,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宋好好,果真看向了母亲。

如果是在老神仙谈起道观之前,做母亲的阿圆,肯定还会保持一贯的立状态。对于哭泣的孩子,她始终认为哭累了就不会哭了。

可是现在,总觉得自己生下来的孩子如果不理会,那就跟给扔到孤儿院或者道观的孩子没有了区别,最终,阿圆咬咬牙走过去。抱起了哭成了“泪三娘”的宋好好。

“你们慢慢儿吃,我带孩子出去转转。”做主人的,该有的礼节还是不能废掉的。

不让青儿跟着,就母女俩儿,缓缓走到了假山附近。

“小老三”抱紧了母亲的脖子,终于。停止了抽泣,就是小身板还会间或抽上几抽。

阿圆其实很想跟孩子讲讲大道理。可是,她实在不是一个善于排解委屈的人,从小到大,自己受了委屈,都是要么反抗,要么忍着下次反抗,从来不肯跟别人交流。也就没学会劝慰别人。

她甚至一直以为这样做才是最正确的,每个人的委屈和痛苦。不应该由每个人自己承受吗?

可是继续这样不行啊,自己的人生已经不算圆满,难道还要让孩子也抱残守缺?现在他们还小,还能重新培养与人交流的能力,就,从现在,从自己开始吧!

阿圆把额头抵在了“小老三”的额头上,尝试着,把自己的心思坦白一下:“好好,老大老二都是你的哥哥,是你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娘认为,你应该好好跟哥哥们相处,不能打哥哥,蹬哥哥,对不对?”

这道理其实有点深奥,对于刚过完一周岁的孩子来说。

或许,是其实大人总是低估孩子们的领悟能力,一周岁的孩子完全能听得懂,又或许,是“小老三”哭累了,额头一点一点的,抱着母亲的脖子,睡着了。

一团软软小小的肉球似的孩子,这般信任的、依赖的,把整个身心都交给母亲,当娘的,有什么理由还继续只存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把自己从孤寂和凄楚获得的负面能量再灌输给孩子?

“娘发誓,一定让你们三个都活的幸福,有互相疼爱的家人,有稳定和谐的环境,有快乐美好的童年……”。

很多人从质的改变都需要一个契机,就像此刻的阿圆,孤儿院的心理历程再彪悍,她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享受一遍。

孤儿并不只是指被父母遗弃,在心灵上孤苦无依的人,也是孤儿。

这一夜,郡主府亮灯到深夜的房间真不少,东方大人相帮着真人师叔和张大山,为两个男娃子泡了药澡之后,就留在了客房,跟老神仙住隔壁,美其名曰:侍奉师叔老人家。

两个药味不散的小娃子,是在母亲的温言细语睡去的,头一次,不是演唱《催眠曲》,而是唠唠叨叨,从前说到后,从迷糊阵说到了京城……

小阿在跟阿福商量一桩大事儿,还让阿福配备一些和泥一样的东西,很是神秘。

老约翰今儿在木器作坊消磨的时间,顺手牵回来一根散发着香味的木头,还有一把锋利尖细的三棱刀,打算用于在木料上雕花。

木匠师傅们说了,那木料是皇帝赏赐下来的,就算剩下的下脚料,也不能随便被外人拿走。

可是,老约翰不怕,你们郡主亲口答应的,随便我怎么祸害木料,不信,你们去问!

这小子身上天生就有种威严还没被生活磨光,木匠们只能嘟囔几句,好在只是下脚料,就随便他了。

灯光下,老约翰已经刻出了一个囫囵的形状,手指上划了条小口子,血迹印在了黑黝黝的木头上。

每个人都有心头解不开的结儿,别绷的太紧,让那个结儿,也松缓松缓。

阿圆送给了老约翰一个最合适的舒缓方式。

或许,是对孩子们的倾诉起了作用,一直睡眠质量不算很好的阿圆,第二天起床后,感觉到神清气爽,就像是卸下了什么艰巨的包袱一样。

是不是如果早一些知道倾诉与倾听的重要性,就不会把自己的人生摆弄成这般模样?

精神好了,做事情也顺利,铁器作坊那边报信,爆米花机器做成功了,零件组装在一起严丝合缝,可以尝试爆一下食物了。

那还等什么?阿圆找了一身最朴素的衣服,还用一块丝绸包住了头脸,兴劲头头的就去了铁器作坊。

张大山就跟在身后,巴子也想瞧新鲜,被张大山踹了个跟头儿,就在郡主府里面,值当的跟这么多人吗?去守着大门口,都比瞎跟着强!

铁匠师傅们也很兴奋,打造这么一个古里古怪的东西,废掉了好一堆材料,才做成功这一个,都等着看郡主到底要用这鬼东西怎么制作食物出来。

把铁葫芦里面擦拭干净,先把组装好的机器架在火上预热。

几分钟后,阿圆指挥着一个戴好面具穿好厚重防护衣的师傅,先往铁葫芦里面放适量油,再把一碗玉米和绵白糖倒入到铁葫芦——滚筒内进行爆谷。

阿圆清晰的记得,小时候蹲在老人家的身边,等待每一锅爆米花成熟的经过,她总是在心里默默地数数儿,似乎,经常是数到第二百到三百个数的时候,或者是老人家看到了压力表的变化,就会把滚筒取下,往皮口袋里一敲。

这架大宋朝出品的爆米花机,很遗憾的没有研究成功压力表,只能凭借经验。

而经验,是需要用无数次的失败来积攒的。

第一锅,时间短,压力不够,玉米粒儿仅仅膨胀了半个,含到嘴里,不但硬邦邦的,还留下满嘴的生铁味儿。

第二锅开始运作了,作坊外,挤满了郡主府的闲人,一个老神仙脚不沾地的飞跑过来,扒拉开众人就冲了进来。

那响声太爆了!不会方圆十里都能听到吧?

“徒儿娘,你们在玩什么?”老神仙一开口,仙风道骨的劲头就弱了,整个一老小孩儿!

阿圆解开了包裹严密的丝绸巾子,揉揉耳朵,她也被震得不轻,这还是把耳朵提前捂住了呢!

“真人师傅,千万别叫我这个,跟兔娘似的,难听!叫我阿圆好了,拜托啦!”

不能不抗议啊,昨晚上那张餐桌上,就留下了无数句这种称呼。

“嘿嘿,玩的什么?我也来。”

老小孩儿就是这样,看见什么新奇的东西都要插一脚,更何况他那根灵敏的鼻子,已经闻到了爆米花特有的香味儿。

“你一打搅,我刚才数的数儿,就全乱了!”阿圆郁闷的一拍手:“差不多了,再爆一次!”

“嘣——”,又一声巨响!

比最粗的炮仗还要震耳欲聋,在阿圆捂紧了耳朵的同时,老神仙的双手也无意识的跟着照做了,还有外边那些看热闹的,手慢的都到现在还听不清周围的声音。

数乱了之后的结果,竟然很完美。

爆米花充满了长长的皮口袋,像一条巨龙鼓满了气,又迅的瘪下去。

皮口袋就是一个魔术箱,观众们眼看着无穷无尽的爆米花从里面倒出来,像堆起一座小山。

“都尝尝……”,阿圆捡起一颗丢进嘴里,除了一丝淡淡的生铁味,其余的,都是熟悉的香甜。

郡主有令,谁敢不遵?兴奋的人群冲进了铁器作坊里,这个抓一把,那个捧一捧,塞到嘴巴里酥脆甘甜,只觉得齿颊都生香。(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s:感谢joycf的评价票,爱你!

第三百零一章 最豪爽的免费

爆米花最经典就是爆玉米,那香味无可抵挡。

带着孩子的三个丫鬟也闻风而来,被勒令不可随意进入铁器作坊的老约翰,扒着门框可怜巴巴的向里望,然后,附近巡街的大小喽啰也在门房的带领下赶来了……

几分钟就能搞定的事儿,一锅一锅的爆米花在爆炸声中装满了皮口袋,又分享到众人面前。

福瑞郡主家研究出了一种机器,可以把一碗玉米粒转眼变成一口袋香甜的爆米花,吃半天都吃不完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飞遍了周围的千家万户。

当皇帝都闻到风声,派遣了马公公前来一问究竟的时候,这才知道,传说中的最新版本已经演变成了,关于一碗玉米粒儿,是如何被郡主一指,就变成了山一样的能马上开吃的香甜的花朵……

这个时候,试验品已经完全去掉了生铁味儿,阿圆笑得直不起腰来了,派了徐管事去铁器作坊传话:“新爆一锅玉米花,再爆一锅大米花,不不不,通通爆十锅,找家什装上,给万岁和太后送两锅,其余的,叫马公公回宫里分给小太监和宫女们。”

一锅就能成山,那十锅得是多少?又得耗费多少神力?

马公公连连摆手:“不要太破费了!万岁稀罕新东西,就只给万岁和太后娘娘送好了。”

这次,不但阿圆笑的欢,徐管事也开心的不得了,郡主琢磨出来的这物件,不但解决了阿福购买的大米的销售问题,郡主府的经济危机,又可以避免了。

“马公公千万别客气,这点破费,郡主府还担当得起,劳您驾等等,晚会儿,小的就给您装上车。让您捎回去……”。

郡主府里又是“嘣——嘣——嘣——”。打雷一般的炸响,马公公才只是跟三个孩子逗趣了一会儿,徐管事就乐呵呵的提了两个小布袋进来。

“这是给您在路上解闷儿吃的,要是牙口不好,含在嘴里也能化了……”,喷香的味道从小布袋里散发出来,果然,玉米粒儿盛开了花朵一般的庞大又美丽,大米也变身为白白嫩嫩脆脆,体积放大了足有一倍还多。

再走出来。看到眼前的运输车队,马公公脚下一个趔趄。老天儿,为什么需要这么多三轮车助阵?

最近郡主府的纸张多,白亮亮的宣纸铺满了整个车厢,小山一样的爆米花堆满了每一辆三轮车。

这也忒招摇了吧?

徐管事“嘿嘿”笑:“还有两辆车上装的是我们用来散发给路人的,能不能麻烦公公多陪着我们走一圈儿?”

郡主府的下人,正在忙着给三轮车车厢上贴海报,账房先生的墨迹未干。有的书写着:“进宫贡品”“万岁品鉴”“太后品鉴”等字样;有的写着:“越吃越美丽,越吃越健康”。

这些还都算规矩,最晃眼的是最后这两辆车,装载的全是玉米花儿,车厢上飞舞七个最通俗的大字:“小孩子免费品尝!”

好嘛,马公公亲自帮忙做宣传来了。

车队一字排开,浩浩荡荡游走在京城的大街上,喜欢凑热闹的百姓奔走相告:“郡主府白送吃的了,赶快抱孩子出来啊!”

“你看。连皇帝和太后都吃这东西,肯定好吃!”

“大人,俺家的孩儿都能下地跑了,还能不能免费品尝?”

“老汉的孙子上学堂了,能不能给孩子留点儿?”

……

马公公很激动,徐管事也很激动,两个人一拍即合,决定多舍出两车爆米花来,连老人家都能免费品尝,谁来了都能用自己的手抓一大把,小孩子亲自下手的,捧一捧儿都行!

京城多大啊,蹬三轮车的小伙子们不嫌累,看着每一条街都提前占满了人,每一家的小孩子被推在最前面,每一家的老人被搀扶在最前面,心里就觉得温暖,就觉得脚下有使不完的劲儿。

却原来,这样大方的送给别人东西,是一件如此开心惬意的事情,马公公舍不得回皇宫了,百姓们道谢的声音那么动听。

可是,再是堆得小山一样的爆米花,也禁不住无数人来抓来捧,马公公已经把许诺给自己的八辆车的容量都送了出去,给万岁和太后的,可是万万不敢动的。

万能的郡主做事儿就是这么可心,在听说了三轮车队受到夹道欢迎的时候,就已经安排铁器作坊里继续加工,并迅速装车,压货已久的三轮车们,全部派上了用场。

巴子赶上徐管事的队伍,交接了十辆新爆的米花儿,并请马公公把万岁和太后的份例也转赠出去,因为,郡主重新装载了两辆马车的各样爆米花,已经代替马公公送回了宫里。

现在,宣传口号要修改一下了,马公公带着两个小太监高声唱诺着:“这是万岁和太后赏赐给大家的金贵物事,万岁和太后还没有品尝到的美味儿,现在送给你们先吃!”

“万岁英明!太后仁爱!”

“大宋朝千秋万代,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此刻,小皇帝正窝在太后的寝殿,抛起一个个爆米花往嘴里扔,他喜欢玉米粒儿的,有嚼头儿,太后发现,大米花一粒一粒的文明高雅的吃法非常不过瘾,一定要每次抓一小把儿填到嘴里才能品出香甜的味道。

宫里就没有不知道的事儿,马公公在整个京城露脸的消息,博得了两位大宋的**oss的开心一笑。

“活到老了,又贪恋起一两句赞美之词来了。”

“还算长心眼儿,知道替万岁和哀家转赠给百姓……”。

“福瑞郡主是真聪明,即为自己将要销售的爆米花做了宣传,又替朕替大宋也替她自己买了好名声……”。

“这些都是她该得的,京城里这么多权贵豪富,你见过谁肯舍得把堆得山一样的食物往外送过?还额外善待老人和孩子,这阿圆,就是可人疼!来呀,传哀家的旨意,赏赐福瑞郡主二百两黄金!”

“郡主还给朕传扬了名声,朕也得赏,跟着母后,赏一百两黄金意思意思。”小皇帝舒心极了,现在国泰民安的,边境又稳定,水泥正在用于边塞的城池修建,据回报,把水泥抹在青砖城墙的里外两面,干燥后固若金汤,拆都拆不下来。

皇室里沾了郡主身份的女子也有那么几个,整日里就是涂脂抹粉比穿比戴,再不就是盛气凌人看不起天下其他女子。

这些也不可恨,最让皇帝不放心的,还有皇室贵族里面的佼佼者,自恃出自同宗的男丁,手里一旦有了权势,就立刻想入非非贪得无厌,恨不得把自己这个年轻皇帝直接推翻,换上自己坐上龙椅。

相比起来,阿圆这个异性郡主是最贴心的的,首先,她绝无可能造反,没有那个根基,也没有那个**。

然后,她聪明睿智,喜欢凭借自己的本事挣钱来花。

然后,她善良有爱心,对自己对太后体贴照顾,对手下仁善,对百姓,不在乎奉献了多少,能得多少回报。

宫里的爆米花正在“咔咔”响,太监们宫女们每个都能分到一小把儿品尝,马公公做大善人做的上瘾,非得又回了郡主府运回了十车爆米花逐一送到,据说,还扔下了五十两银子给铁器作坊,不收就急。

徐管事也在这次宣传活动中得到了普遍荣誉,连带的三轮车夫们都得了赏赐,聪明机灵懂得借势而为,就是一个管事的最高境界。

满京城都在滔天议论神奇的爆米花的时候,郡主府里又没其他动静了,除了大白天爆米花机器捂不住惊天震地的巨响,让周围的邻居们知道,那香甜的食品还在制作当中。

但是为什么却始终不见出售呢?

灶房里总是传出来一股子甜香,熬好的糖汁用来粘成大米球儿,或者直接放入模具里碾压成玉米花、大米花的四方块儿,晾凉了,切成小小的长条儿,码放起来。

当所有品尝过的人都能赞一句“好吃”的时候,郡主府的蛋糕房才摆出了新产品,论斤卖,十文钱就能买一大块玉米花条,丢给刚长牙的小孩子,可以抱着啃半天。

阿圆正在设计三轮车的新装备,木匠师傅们和铁匠师傅再次合作,如何在车厢上最安全稳固的加载上爆米花机器,还包括皮口袋的加工和存放,制作人坐在何处加工,钱匣子收在哪儿等一系列问题。

奖金每天都在发放,刺激的师傅们恨不能一天当成两天使,脑子转悠的慢的师傅就安心做机器,每一个零件都不能含糊。

脑子快的整天琢磨郡主的主意,一个图接一个图的勾画,包括郡主还没来得及付诸行动的煎饼果子摊位的设计。

没错,阿圆的下一步计划就是在三轮车车厢上设计煎饼果子摊位,跟一组组合家具似的,方便摊主推车就走,随时支摊子做生意。

打烧饼、蛋糕房也能用这个东西,阿圆只是对师傅们列举了一下今后的研究方向。

ps:

感谢褰裳、淡雨思涵、joycf的始终支持,有了你们,码字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第三百零二章 农夫“光”

没想到的是,第三天,爆米花三轮车成型,第五天,先造出了烙饼铁铛,并当场烙出两张煎饼之后,煎饼果子三轮车出了图纸,什么地方安放饼铛,什么地方放燃料全部井井有条,往日里,小吃摊需要收拾的零碎货儿,全部可以不出三轮车厢就准备就绪,同样,摊主只需要留在车厢上就能开始做买卖。

这是一条新思路,这么发展下去,还不知道得有多少摊位会转移到三轮车上呢!

郡主府终于开始大肆出售三轮车,但是,销售方式是前无古人的。

购买的百姓只需要交付一成的定金,就可以把车子开走,还会有专职人员负责培训如何操作,不收取任何费用。

每天营业挣钱后,爆米花摊主或者煎饼果子摊主可以随时小额还钱,或者每个月一结算,越早还上就越便宜,出了一年还欠款的话,征收利息。

对于这些率先加入郡主府产业链的百姓,各项政策都很优惠,比如,可以随时在车厢的柜台上摆放蛋糕房的食品销售,便宜批发进货,统一价格出货。

这样就不需要自己在京城各个地方开分店了。

但是,蛋糕房现在一大早就开始热闹,除了来批发蛋糕的,还有一个关键环节,是郡主府没有向外传授的一门技术——炸果子。

果子就是油条,如何炸的酥软鲜香,是由郡主亲口传授后,厨子多次试验才领会到的绝招儿。

煎饼果子三轮摊位,离不开这物事,摊主们总是一大早就赶来购买,然后奔赴到四面八方,在路口、集市口一停车,就可以等待财源滚滚来。

这是一只训练有素的队伍,用多少料,收多少钱都不能在城内更改,还要统一在身上套上一件白蓝相间的工作袍服。头上顶一顶同色的厨师帽子。手上要保持干净,每个师傅配两副手套,一副做食品,一副添燃料,还都不能动钱,任由客人把铜板丢进钱筐,蹦跶几下,就会自动落入被固定的很严实的钱柜里。

需要找钱怎么办?您可以暂时把帐记上,钱柜上有装订好的本子,客人亲自写。等下次再来,还能优惠上半文钱。据说,这叫“会员价”,当客人肯在摊子上存放银钱的时候,就说明互相信任的程度,已经成为最好的朋友。

京城里面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白蓝相间的三轮车万分瞩目,摊主们卖着吃食。满脸笑容的跟顾客聊着天儿,光凭身上的衣服就觉得高贵了很多,何况那衣服上还刺绣着一个圆圆的“福”字?

福瑞郡主家里的买卖,在做什么什么就火,几乎成了京城里外的一个定论。

然后,就可以引进外地的加盟商了,对不起,您得多交一部分加盟费,跟京城里面的买卖区别开来。

您还别怕挣的钱少。爆米花的利润有多大您还不知道吧?

煎饼果子摊位要求就高了,首先您得买下油条的制作法子,培训什么的一丝不能含糊。

老韩家那间集市口的铺面,由无人问津的“墨宝斋”,演变成京城最受欢迎的“快餐店”,早上主要供应油条豆浆,中午包子面条加配二十几种小菜、咸菜和稀粥。

看起来只不过是小本经营,殊不知一天的其中盈利就能赶上“墨宝斋”一年的,就像包子,肉多不在褶子上,集市口的人流太集中了,从黎明到黄昏简直都歇不下来。

蛋糕房现在轻松点了,把油条果子的供应地点转换到了“快餐店”,卖的红火的摊贩们,有时候提前准备了二十斤油条都不够往煎饼里夹的,还要专门再请别人跑一趟采购。

两轮车已经在京城成为普遍代步工具,三轮车也要火了,郡主府的作坊里,匠师们笑得满脸开花,徐管事只恨产出的量太少。

阿圆把府里的事务都交给了徐管事,还有阿文,大包大揽的负责了菜园子的农夫劳作,自己与阿福阿东带着“小老三”奔赴杭州湾。

这一次,没有带男孩子,因为他们正在接受老神仙的调教,药澡三天就得泡一次,据说还要发功什么的帮助小身板克化药劲儿。

如今“小老三”更黏母亲,只要阿圆的嘴巴“得不得不”的说话,她就能始终目不转睛的盯着看,甭管意思明白不明白,都听得极端认真。

现在牛奶澡是不泡了,自从见过了马家老夫人的风采,阿圆就放下了大半个心,既然皮肤黑点也不一定就多丑,那就让孩子松泛松泛,也省的夏天里老是引苍蝇来叮。

阿福一路上很安静,男人嘛,完全可以把私情安置在心底,不影响起居生活,不影响冲锋陷阵。

阿东从老家赶回来,把家里的媳妇孩子安置好就跟着出发了,那媳妇也是个心胸宽的,根本没阻拦丈夫想要出海的愿望,甚至还劝解不肯松口的阿圆:“东家,你就让他去吧,男人家心里常想着的事儿你得叫他做,要不然能憋闷出蛆虫来,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活的如意了,几天也比几年强!”

这话令阿圆大跌眼镜,此女子的言行比起千年后的自由女性还洒脱,怪不得阿东当初在才艺比赛中一眼就相中了,此女不但模样漂亮读过书,意志还很坚定。

当即,郡主府里制作大米糖条大米球的主管职务就落在了阿东媳妇身上,允许带着孩子做工,是把买卖发扬光大还是偃旗息鼓,就看此女子的本事了。

没有后顾之忧的阿东,如饥似渴的在学习外族语言和风土人情,虽然其实真不一定就能到达杰克的故乡,按照阿圆的交待,你们只需要安全回来,最好再把船上的东西卖掉,换来大宋朝有用的东西,至于跟谁买跟谁卖,不重要,走到何处也不重要。

郡主府上的西红柿菜田,成了某人最喜欢的地方,一张脸涂抹的脏乎乎的,眼睛也总是眯的连眼珠子都看不清,身上穿的是褴褛些的粗布衣,却掩不住这“农夫”的虎背熊腰。

幸亏这是由阿文带进府里的,还介绍说这是自己在外面认下的“哥”,要不然,郡主府的护卫可不是吃素的,丫鬟们也不可能任由这个脏乎乎的“农夫”跟两个小少爷有任何接触。

山中无老虎,阿文越发的猖狂,几天之后,就在下朝后与那个“农夫”一块儿回郡主府,虽然不留宿,但是,跟孩子们接触的机会是越来越多了。

张大山的心思都在自家师祖身上,除了筹备药材,还要在师祖的指点下继续苦练功夫,当初这小子就犯飘,半瓶子醋“咣当”着就下了山,凭着脑瓜聪明和那点基本功混到了现在。

年龄大了,反而更喜欢扎扎实实的练练本事,郡主府里轻易没有什么危险之处,老约翰都每天钻在房里雕刻木料,个个都闲的想要发霉。

西红柿菜苗长到“农夫”的小腿肚儿的时候,两个孩子已经跟他混的很熟,阿文总是喝退丫鬟们,与“农夫”一人一个孩子领着练习走路,这活儿确实很累,丫鬟们也应该歇一歇。

可能老神仙的药澡泡的有用处,两个小子的身板结实又灵活,双脚下地没几天,就走动的很好看了,甚至,有想跑起来的迹象。

“农夫”最喜欢的,就是伸开双臂,蹲在孩子的前方,等待着小小的身子炮弹一样冲向自己怀抱的时候,黑粗黑粗的汉子,常常哭的“稀里哗啦”的。

两个孩子也喜欢他,因为这汉子长得虽丑,脾气却很好,愿意骑马?好,上来!愿意飞飞?好,掂起来!

就连孩子的四个脚丫子在他仰面朝天的肚皮上踩踏,这傻汉子都能幸福的“哈哈”大笑。

现在的“小老二”语言更流利了,一连吐五六个字都不稀奇,“小老大”也有进步,两三个字的时代已经诞生了。

最尴尬的,就是这两个娃子应该怎么称呼“农夫”。

叫“爹”肯定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万一出口后果不堪想象,护卫们和丫鬟们的唾沫星子就能喷你个满脸花儿。

叫“叔”?叫“大伯”……?

甚至于有一天,两个娃儿自己开始跟着阿文一块儿叫这个“农夫”为“大哥”了,叫的这个汉子哭的不行,虽然发不出嚎啕的声音。

最后,孩子们改叫这汉子为“光”,远远地看见他扛着锄头从菜畦里出来,就开始异口同声又欢天喜地的呼唤“光——”。

红儿曾经很疑惑,为什么这个“农夫”会叫这个名字?到底是穷光蛋的“光”,还是光棍汉子的“光”?

“光”这个“农夫”还很有钱,每次都会给孩子们买些小礼物,吃的喝的玩的,杂七郎当的都有,有一天,“小老大”说“饿”了,这个“光”,还跑去了灶房亲手做了菜煮了面条喂给孩子,根据两个娃儿的吃相来看,那饭食味道不错。

就算是现在农夫家里也有余粮了,总不至于能脱贫到了如此地步吧?

ps:

感谢wdid007和淡雨思涵的粉红票,感谢enya2013、lizzie110、褰裳的平安符,感谢joycf的评价票,今天在陪母亲购物,发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