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甜园福地-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娘亲……看我们给你带什么来了……”

拂晓怒火还没消,转头一看,五个包子领着一堆男嘿咻往她身上扑。

“娘亲,这些是爹爹!”

第二百六十九章 可教

虽然,“小老二”的那个“维艰”的“维”字,喷成了“诶——”,但是,依然收获了袁县令的瞠目结舌,阿圆和采莲的不敢置信,和小阿文的穷显摆滥骄傲,须知,这两个文字里面,饱含着他这个当叔叔的满腔热望,标志着他日日空闲时抱着孩子度过的时光。

“孺子——可教也!阿圆阿文,这个孩子交——哎呦——”,袁县令激动的站了起来,手里倒是没忘记揽着“小老二”,可是,山羊胡子还在小家伙手里呢,这一站,“嘣嘣——”,被连根拔起的胡须,发出只有袁县令自己才能听到的惨叫声。

这老头其实更适合做先生,见到个聪明孩子,就恨不得马上收拢到自己手下教习一番。

尤其是有了小阿文这个极为成功的例子,一年来,激励了无数文人志士,纷纷扑到培育下一代的行列中来,想要把自己终生未能实现的理想,通通转嫁到人家的孩子身上。

被揪了胡子的袁县令模样有些凶,瞪着最大的敌人——探花郎弟子威胁道:“先说好,这娃儿就是我的徒弟,你不准跟我抢!”

“可是——”,一大串委屈的话阿文都咽到了肚子里,可是这仨孩子从娘肚子里的启蒙先生就是本人,每天背诗给他们听的也是本人,谁不愿意把个聪明孩子带出去,表演一番绝技跟别人炫啊……

可惜这是自己的师傅,当弟子的不能违逆。

他两个倒是达成共识了。通通忽略了一个看的头发根子都要炸起来的女人,谁啊?三个孩子的母亲啊,小神童老二的亲娘,你们敢忽视?

“喂喂喂——。我可没同意你们拿我家孩子当试验品啊,还不足一周岁的娃儿呢,什么也不用学,多玩几年,过个美好的童年才是正理儿!”

当母亲的为了孩子的快乐据理力争,得到了袁县令为首的师徒二人的狂轰乱炸。

“妇人之仁!当初还不是都说阿文年龄太小,不可能一下子就教出名堂来,现在怎么样?那些啰嗦老头子还不是个个服了气?小老二是男人,不能长于妇人之手,从这个时候就开始教。将来的成就。肯定比他叔叔还要强!嘿嘿——”。

说到了自己的专业领域。袁县令根本就听不进去不同意见,搂紧了小娃儿,两只眼睛熠熠生辉。跟饿狼似的,那模样,只要阿圆还不同意交给他孩子,那么,今儿晚上就别妄想把“小老二”给抱回去!

“——仁——”,小家伙非但不恐惧,还借势往袁县令的肩膀上攀爬,嘴里继续跟风最后一个字。

小阿文抓耳挠腮,无计可施,只能把希望的目光投在自家无所不能的嫂子身上。

“那个——袁叔啊。您想教导‘小老二’,那是好事儿,等——他长到七八岁,您放心,我立马给您送来启蒙——”。

阿圆咬咬牙,换上一脸谄媚的笑容,吧啦吧啦说了一通。

“你——竟然想让这样聪明的孩子,到七八岁再启蒙?让他活活浪费七八年的时间?阿圆,你——你实实愚昧——”。袁县令气急了,指着头发长见识短的典型案例打哆嗦。

这还不够,那个现在已经跟袁县令亲密的不行的小东西,也跟着转向母亲,小嘴巴里毫不留情的重复着“愚——昧——”。

“哈哈哈——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也!”袁县令的胡子已经被揪的连下巴都要掉下来了,却浑然不觉,只把“小老二”在怀中揽紧,怎么看,怎么亲都觉得不够。

一顿迎接郡主和司马的接风宴,终于办成了一场悲戚戚的母子离别践行餐,袁县令说,只把专门侍候“小老二”的丫鬟留下就行了,今儿晚上的启蒙背书,就由他来完成,明天开始公务前,自会送回去。

三个凄惶惶的亲人,就这样,一步三回头的走出了县衙,眼看着那两扇厚重的大门关闭了。

阿圆抱着“小老大”,坚决不肯让阿文接过去,横眉冷目的下命令:“再不许教给咱老大背书了,最起码,得到三岁,再学——”。

貌似前世里的幼儿园,也是招收三岁的孩子,到了那个年龄,也算不上晚。

阿文又转向采莲,拍着手涎着脸:“好好,叔叔抱抱——”?

才不要找你!小丫头不屑的扭过头去,继续跟漂亮姑姑头上的那些花络较劲儿,人家的志向不在背书上,人家也要臭美!

快要走到“美丽坊”了,采莲抱着黑丫头好好走到了前面,阿文忽然叹息一声,低低的说了一句:“嫂子你不知道,袁家的儿子,是痴的——”。

如同一记霹雳爆开,阿圆呆住了。

那样睿智博学的老大人,竟然,有一个痴傻的后代,这是老天爷的玩笑吗?

怪不得他对阿文那般用心的教习,怪不得对少小聪慧的“小老二”宠爱有加,一代大儒对下一辈的希望,没办法寄托在自己孩子的身上。

“听说,师母的弟弟,也是一个痴傻儿,只是消息被封闭得严,少有人知罢了。袁叔重情义,与师母相濡以沫,再也没要其他的孩子,也不给孩子娶妻,怕再生下一个痴傻的孙子,那个傻娘舅已经夭折了,袁叔说,就让痴傻儿,在儿子这一辈儿结束……”。

阿文的声音有些哽咽,手掌拂一拂“小老大”的后脑勺,迈进“美丽坊”的大门。

“嫂子,小弟以后,会早成亲,早生孩子,第一个娃儿,就让袁叔教养长大,姓袁叔的姓……”。

“好,嫂子同意……”,阿圆也热泪涔涔的了,这个世界上不幸的事情还有很多,永远不要认为自己就是最不幸的那一个。

下午睡得多,夜里,就总是难眠。

很久没想起来的前尘往事,慢慢儿的,又浸上心头。

孤儿院里呆的最长久的,就是残疾孩子和痴傻孩子,健康的,从来就不缺肯领养的父母。

相比痴傻来说,阿圆这样的稍有残疾的孩子,是很幸运的。

可以看可以听可以说可以行走还可以学会生活生存技能,其实就是人活一世最重要的财富。

却原来,自己已经如斯幸福,在上一世,在今生,一如既往的幸福,并且,幸福还被翻了倍,拥有了亲情友情,还额外的获得了三个可爱聪明的小精灵。

不知道今夜的“小老二”,又学到了哪几句诗词的尾字?袁县令的一颗培育下一代的心愿,稍稍满足了没有?

好在,懒女人起床的时候,“小老二”就安全返回母亲的怀抱,因为,小家伙醒来解决了卫生问题之后,就立刻对袁县令发出指令:“——奶——”。

就是三个孩儿每日里离不了的牛奶或者奶粉喽,袁县令没有那种金贵东西,只能火速送回,免得小儿发飙。

看着“失而复得”的娃儿,心满意足的喝光了白白的牛奶,欢乐的叫一声“娘”,阿圆的心脏被填的满满的,都是又酸又甜的感动。

就让小阿文以后的老婆去纠结去难舍难分吧,自己这三个孩子,可一定得是自己亲自带在身边,娘儿四个互相陪伴着,能走多长时间就走多长时间。

把给卢家的礼物拾掇出来,张大山负责送过去,并询问一下卢夫人在不在家。

结果,跟着张大山一起前来的,就是张牙舞爪还抱着个孩子的邋遢妇人,倒不是衣服脏,而是头发没梳好,一绺子乱蓬蓬的青丝,在她儿子手里攥着呢。

自然,闺蜜见面,大呼小叫是跑不了的,水漫金山也是正常,只苦了脑袋被雨水打湿了的宝儿,横冲直撞的想要脱离母亲的禁锢。

“来,宝儿找姨母抱!你娘疯了——”,阿圆率先擦了把脸,去引诱李薇家的宝贝疙瘩。

可惜,小娃子不领情,原本还想出溜到地上逃难的,现在一看有陌生人引诱,就迅速的抱住了亲娘的脖子,连个眼神都吝啬给。

“这孩子,就是黏我,现在,谁都不找——”。

李薇也开始平静,擦着眼睛,有些劳累,又有些骄傲。

生这个宝儿不容易,看的跟眼珠子似的。

“你家那仨儿活宝呢?怎么看不见?”三张小床上的被褥都整整齐齐的,美丽坊里里外外都没有影子。

“肯定又被抱出去逛大街了!”阿圆摇头叹息:“我这三个,只要醒了,就不稀的呆在屋子里,打小在户外跑,就喜欢人多。”

反正家里丫鬟仆人护卫多,前呼后拥的,再倒换着手抱着少爷小姐,也不怎么累人。

“阿圆你心真大,这么点的孩子出去,多危险啊!”李薇可理解不了这个,连乱头发都来不及打理,身后的小丫鬟想要接过去宝儿,那小子身子扭几扭,就是不同意。

“多跟几个人去,有啥危险的?那三个皮实着呢,轻易不得个毛病,这次从京城回来,一路上连肚子都没拉,还担心他们水土不服呢,压根儿没那回事儿!”

ps:

感谢soi和joycf的粉红票,感谢褰裳灬的桃花扇,感谢lizzie110的平安符,感谢各位朋友的鼎力支持,《甜园福地》昨天在红书销售榜上第九名,今天第八名,寂寞很感动,然而口拙舌笨,只能在此一谢,并努力码字,争取加更。

第二百七十章 我爱识字

阿圆说起儿女经来,也是大摆龙门阵的架势,根本停不下来。

“真的?没长辈看着,你还把孩子给养好了?”李薇眨巴眨巴眼睛,一只手抽空儿把那绺散落的头发别到耳后。

许久未见,曾经美得不可方物的妞儿,不但比从前邋遢了,言语行动也更不讲究了,难道,这就是生孩子之后的必然反应?

“郡主,郡主——”,碧儿大呼小叫的穿过了店铺,急慌慌来到卧室门前。

见到了旧主子坐在屋里,还吓了一跳似的,揉揉眼睛,才急忙行下礼去。

“出了事儿?孩子呢?”阿圆一颗心提起来了,怎么就这丫头自己往回跑,还着急麻慌的,不会是——?

“没——没啥事儿,郡主,夫人,您们看看,这个字,念啥?”

话说碧儿最近爱学习了哦,三不五时的会找人探寻点学问上的事儿。

碧儿丫头蹲在地上,咬着嘴唇描摹了一个生僻的字样,样子快哭了:“就这个,不知道是哪个混蛋商家,起了这么个名字,还跟咱们家学的,做成了大门匾,二少爷非指着那个字要认下来,可是,可是奴婢们护卫们都不认识,赶紧教教奴婢吧,二少爷还在外面等着呢!”

李薇听的一头雾水,扯着阿圆的袖子追问:“你们家,还领养了一个读书的二少爷?厉害啊,三个孩子都没累着你——”。

阿圆可没心情跟李薇解释,也蹲在了地上。上看下看碧儿描回来的那个字,最后决定坦白:“我也不认识!”

碧儿精心描出来的字体,是阿圆两辈子都没接触过的模样,编都编不出来读音。

一个是“儁”。一个是“暐”,谁认识?也怪不得碧儿要骂那商家混蛋!

李薇笑嘻嘻的凑过来,嘴里还糟践着:“阿圆妹妹做生意确实有一套,论起识文断字,那还真差得远——”。

“你厉害,你教教?”阿圆斜睨着眼睛,就不信你认得出这俩儿傻字!

“嘿嘿——那啥,碧儿,你肯定是没把这字写全,不一定漏掉了哪一笔划。才——这般认不出来的——”。李薇把头埋在宝儿的后脖颈儿。把自己眼界窄口舌快之后的羞羞脸藏了起来。

“夫人,奴婢可是站在那家牌子下面写了好多遍才记下来的形状,保证没错!”碧儿着急了。根本忘记了去领会夫人的深意。

“啊哈哈——”,阿圆乐的揉肚子,李薇的变化真的很大,把自己那一套永远有理儿都学过去了。

“薇姐姐,你确认添上几个笔划你就能认得它们?”

开玩笑,这俩字本来就够热闹的了,一点儿熟悉的影子都没有,再添几笔,这个世界上的博学之士都得发疯。

“碧儿,去告诉二少爷。当娘的跟当姨母的都不认识这俩字,先回家来休息,等叔叔回家了问叔叔。”

小姑娘很是忧伤的走了,深觉得这事儿办的不地道,不能给一个满意的答案,二少爷会不会当场嚎啕大哭啊?

而李薇夫人,此刻正在被对学习如饥似渴的小老二少爷的年纪而震惊着,怎么可以啊?不足一岁的娃儿,话都说不清楚,却要认识每一个街边出现的字体,指哪个你就得读哪个,读不出来就坚决不离开那个混蛋字。

“你生的是疯子吧?”李薇看看自己家里这个只知道赖在亲娘怀里的宝贝疙瘩儿,这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宝儿比那三个“妖孽”还大半年呢!

“你才生的疯子?”阿圆瘪瘪嘴:“幸亏就这一个喜欢认字,要是三个都这样,谁家能受得了?”

哎!先别聊天了,给孩子找找《尔雅》或者《说文解字》,把那两个天杀的字给找出来吧!

可惜,美丽坊什么美容的东西都齐全,就是没配备字典词典,光临的都是小姐女士,个个奔着臭美来的,哪里能用得到那种又厚又重的东西?

张大山派了个手下回来,说一声二少爷不肯罢休,死活指着那两个字不走,好言相劝让他回家,根本听不进去,商铺又是家刚装修没开张的,根本找不到人问询,只好派了人去府衙找阿文司马求教了,让郡主别担心。

阿圆苦笑,三个娃儿一个也不肯回家,这得有多少人笑话她这个当娘的威严啊!

李薇羡慕的两眼放狼光,恶狠狠的对宝儿嘱咐:“回去娘就给你请先生启蒙,咱比小老二大,可不能输给他!”

哎,神童的母亲不容易,神童母亲的亲戚,要承受到做比较的阴影,活的更难!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回来吃午饭,还多了两个小的满脸开花的作陪,当叔叔的阿文,和目前阿圆最不想多见的——袁县令。

那两个字终于认识了,一家酸丁要开个笔墨铺子,冥思苦想了两个字做店名,一个是取自前燕朝景昭皇帝的名字,慕容“儁”:音jun,有才智超群的意思。一个取自前燕朝幽皇帝的名字,慕容“暐”:音wei,形容光很盛的样子。

阿圆咬牙切齿的诅咒,那酸丁的铺子肯定开不长远,就凭这俩生僻字,保证没人光顾!

袁县令是最高兴的,吆喝着拿来了笔墨纸张,信手一挥,两个字分别赫然纸上,互相倒换了一番,抱了“小老二”去耍。

“告诉老夫,哪一个是儁?”

满室哑然,这是一个从未玩过的新游戏。

小老二照旧熟练的抓着山羊胡子,另一只小手一指,把那个万恶的“儁”给分辨了出来。

李薇要疯了。

把宝儿硬塞进丫鬟的怀里,自己走上去,把两张纸重新倒换了一番,嘶哑着嗓子请求道:“给姨母指指,哪一个是暐?”

这个女人不认识,而且蓬头垢面的,有碍观瞻。

二少爷不屑一顾的站过了头,抱着袁县令的脖子不配合了游戏。

阿圆在一边规劝:“小老二纯粹就是瞎猫碰到了死老鼠,胡蒙的,都别当真。”

她倒是想息事宁人,可惜,袁县令跟阿文这俩当先生的不同意啊,这不是看不起我们徒弟吗?

“小老二,来,给这个漂亮姨母递过去‘暐’字,拿对了,咱有奖励。”

为了显摆,袁县令和阿文恨不能都要签订卖国条约了。

听到奖励,牛气哄哄的二少爷转过了头,弯腰,抓起了一张纸,往李薇的怀里塞。

竟然,没有错。

袁县令老泪纵横,李薇热泪盈眶,虽然,唏嘘的不是同一种情感。

阿文是最懂得小老二的能力的,所以镇静的很,拍拍手从袁县令手里接过来坏小子,温和的准备实现诺言。

“跟叔叔说,要什么奖励?”

一个字,又把在后面跟着瞧稀罕的丫鬟护卫给雷倒了一大片。

“街——”。

众所周知,小孩子这一个字,不是个名词,而是个动词,“上大街上继续逛,继续认字”的意思!

当亲娘的那叫一个心疼,看着阿文的眼珠子都要喷出火来,一个没注意,大哥你咋就把一个孩子给欺负成这样了呢?这年纪,不应该正试图掰着小脚丫努力吃到嘴里去吗?不应该流着哈喇子只对食物感兴趣吗?

“老二啊,咱不认字了啊,娘抱着跟宝儿哥哥玩儿,爱玩啥玩啥……”。

阿圆从阿文手里抢过孩子,打算把这个怪胎丢到一旁的三人组里面去,老大老三和宝儿,此刻已经开始在刚刚铺就的地毯上爬了。

“哇——街——字——”,含混不清的两个字,伴随着凄厉的哭声震彻耳膜,“小老二”蹬着腿向着袁县令和阿文的方向伸手。

那是一双——渴望知识的手?

自此,“小老二”渐渐跟两个同胞兄妹拉开了距离,吃饭睡觉倒是还在一块儿,玩乐的内容,却有了本质的不同。

人家自己就喜欢玩认字的游戏,跟那两个娃儿抓起一把土时的欢乐程度是一样的。

李薇没跟阿圆一块儿回迷糊阵,据她说,是被严重的打击了,宝儿的先生正在请,套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丫鬟护卫们的文化程度得到了普遍的提高,现在的马车上,会随时搁放着一本《尔雅》,和一本《说文解字》,凡是跟随二少爷的,都得学会怎么翻查。

本来想要先去看看“幸福苑”的盛况的,可是小五带着李叔和几个村子里的元老亲自来请她们归家,说是宗祠已经修缮打扫完毕,全村人翘首以盼,就等郡主和司马还有三位福娃把福荫带回去了。

“东家,等回去你就知道了,我们还准备了一个大大的惊喜!”小五欢呼雀跃着比划,嘴巴倒是瞒的死紧。

马车“轰隆隆”又开始启程,在曾经走过一遍又一遍的道路上,似乎,还可以看到,那个初来时把一双绣花鞋都走破了的小女人;那个尝试着卖糖葫芦卖拉面起家的白家六口人;那个憨憨的赶着牛车让媳妇和弟弟妹妹坐在车上的傻汉子……

等待着她们的,会有什么样的惊喜呢?

ps: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二百七十一章 归家

阿圆走过了一生之中最辉煌的道路,每过一个村子,都可以看到囊括了全村的父老乡亲,在各村里正的带领下,扶老携幼迎接衣锦还乡的郡主和司马。

三十里屯子,被推到正当前的,是那位越老越精神的杨橛子老木匠,胡子抖啊抖的,昏花的眼泪珠子淌不下来,只在眼眶里撞击。

那种集体叩地拜倒山呼“恭迎郡主回乡——”的阵势,实实让阿圆很不习惯,好在,杨老爷子没那么多规矩,把跳下马车的阿圆上看下看了一番,就说了一个字:“好!”

“等家里安排稳当了,我带着孩子来看爷爷。”阿圆只能先说这么一句话,让这么多父老乡亲保持着下跪的姿势,她心里承受不来。

最热情的,自然是迷糊阵的村民,出了一个司马还不算太出格,被皇帝认下一个郡主这事儿,才是更加令蓬荜生辉,全村老少腆胸挺肚牛气哄哄的资本,为过年置办的新衣裳都换上了,各家各户洒扫门庭,红砖铺就的大街小巷,全部用清水冲刷过了,又红彤彤的跟铺就的新砖似的。

元老们提前归队,率领着乡亲们照例齐齐叩倒,阿文和阿圆再三相请,才欢呼着起身,前呼后拥的先把最尊贵的亲人送到祠堂里去。

迷糊阵富了,在祠堂里外不遗余力,红砖高顶,转折处镶嵌了琉璃瓦片,连门匾都是金灿灿的,焕发着从未有过的神采。

手捧村籍的李叔。手捧家谱的白家长老,就等着三个孩子现身在宗祠了。

这些都不算稀奇,事实上李叔在朱阳县一见面就提出了想尽快让孩子们写进村籍家谱的要求,阿圆此时已经没有别的想法。除了“小老三”已经姓了国姓,老大老二,反正还没有正式的名姓,就姓白好了。

让她的脚步再也无法挪动一寸的,是站在宗祠的门口,白家长老的身后,那个抓耳挠腮又搓手的——傻汉子——是谁?

宛如时光倒流,当年的粗布青衣,斜斜的立交领上没有一丝点缀,肥裤腿在脚脖子上用布带缠住。一双明显不怎么合脚的黑布鞋。在脚脖子上多了两根细细的带子。标准的农家汉子的形象,那脚脖子上的细带子,用来调整不跟脚的鞋子。还是阿圆的首创。

一根黑木棍,在头顶插过蓬乱的发髻,杂乱的胎毛发,在前额上翘着,永远不那么服帖,如果硬要拢顺的话,就可以显露出一个很完整的“美人尖”,黑的透透的脸膛,铜铃豹眼局促的不敢张望阿圆的双目,只是偷偷的。往三个孩子身上瞄。

不但是阿圆愣住了,身后的小采莲、小阿文,都一霎那打了个趔趄,然后,是小丫头捂住嘴巴却控制不住的呜咽声:“大哥——呜——大哥——”。

李叔的神采飞扬,手舞足蹈的献宝:“阿圆——郡主,怎么样?是惊喜吧?承光也是昨儿个才回的村子,在战场上打仗打的,脑子迷糊了很久,万幸捡了条命,还认的回家的路,您跟孩子们又回来了,现在,终于可以一家人团圆了!”

在战场上打仗打的,脑子迷糊了很久?

真正迷糊了的,是姐吧?

莫非京城里的各种难堪愤怒,其实原本是自己臆想出来的?那个老实憨厚疼媳妇的傻男人,其实还是一个小兵卒,终于从刀剑血光中爬回来,只等待着夫妻父子团聚的一天?

眼前的人影幢幢,各种道喜的声音乱糟糟的,宗祠门口还响起了鞭炮,可是为什么,阿圆觉得一切都不真实,一切都是烟云,正在倏忽散去呢?

“媳妇,媳妇你别生气,都怨我不好,你打我,你骂我,消消气——”。

是谁的大蒲扇,正紧握着自己的双手,往一具铁塔似的身躯上拍打,拍打的老娘手疼?

是谁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在自己面前矫情?

还有小阿文和李叔的声音:“嫂子——”“阿圆——郡主——”。

“哎,这是欢喜疯了,这么长时间,可不是都以为承光那娃儿回不来了,战场上,能好胳膊好腿归家的有几个?这都是三个孩子带来的福运啊!”……

周围的议论声还在,刚才的一幕一幕,不是做梦。

“孩子,我的孩子呢?”阿圆忽然站立起来,双手挥舞,打掉了眼前乱哄哄的人声,和抓着自己的大蒲扇。

没有什么,比她的三个心肝宝贝更重要……

“娘——”,“啊——啊——娘——”,清晰的含混的叫声,终于被送到眼前来,三个丫鬟的脸上满是汗水,到处都是乱纷纷想要抱一抱孩子沾一沾孩子福气的妇人,她们左冲右突的,都要急疯了。

阿圆逐一抱过三个宝贝,刚刚眩晕不已的情况才稍有止歇。

“不能把孩子交给任何人,挨一下都不行!”

终于,郡主的气势拿了出来,护卫们立刻站好各自的位置,乱哄哄的迷糊阵村民们,猛然醒悟到身份的差别,互相拽着扯着退到了几步远的地方。

李叔扯着傻汉子进了宗祠,又迅速从宗祠里面跑出来,口里呼喝着:“吉时马上就到了,两个福娃儿,叫啥名儿啊到底?”

都是一群没脑子的,拽着当爹的进去写家谱,根本没用,白承光不知道孩子叫啥,让他临时取一个,他还不敢。

只能跑出来问询郡主大人了。

已经冷静下来的郡主,此刻端坐在一张太师椅上,手里捧着一杯热茶,斜睨了眼睛问道:“前面的这位大哥,你可以确认孩子是你的?你确认自己是白承光?”

“郡主孙媳妇,这都什么时候了?你不要闹。承光是我们打小看着长大的,哪里会有错?这就是白家的子孙,三个孩子,更是咱白家的人!”

白胡子的白家长老。拿出了老白家最高长辈的身份,还就势踹了白承光一脚:“混蛋小子,没吱声就出去投军了,留下老婆孩子多受了老多罪,还傻的迷糊了多半年,刚刚才想起来自己是谁,怪不得郡主不敢认你!”

“是——是我不好,媳妇,你告诉大家孩子叫啥名,写进家谱里面去吧!”

白承光一如既往的憨厚表情。得到了一脸的唾沫星子。

“呸——。你确认这段时间你不是认了个新爹。娶了个新媳妇才不肯回来的?你确认你还是泥腿子白承光,我三个孩子的亲爹?”

郡主不肯相让,啐了一口还不算完。又把茶杯砸到了身上,扑上去在白长老的鞋印上,继续留了几个小的脚印。

没有一个人上前相劝,吓得躲到一边去的,指指点点讲述承光媳妇还是那么“虎”的,可怜白承光一辈子都要被个女人骑到头上拉屎的,抖着胡子指责“世风日下”的……

“嫂子——”,采莲实在看不过去了,扑上来抱住了盛怒的女人。

“嫂子先——放过他,等回家再说——”。这是小阿文,也拽了阿圆的袖子求肯:“三个孩子还看着呢,别吓到了他们——”。

最后这一句,很管事儿。

姐那么温柔典雅的母亲形象,可不能被这厮给毁坏了。

揉一揉酸涩的手腕子,这厮骨头硬,连脚脖子都累得抬不起来了。

看在,目前认错态度较好地份儿上,先不打了也罢!

“小老三”终于“哇——”一声哭出来,投进了母狮子一般发威的母亲怀抱里,到底,还是惊吓了小孩子,这个没心没肺的女人哦!

白承光劫后余生,两只大蒲扇扬着,三个丫鬟里面,一个肯把孩子递给他的都没有。

其实,他还算幸运的,一向不肯吃亏的白老二出门打理生意去了,根本不在家,绿柳带着孩子住在了“幸福苑”,他只需要跟同村这些不知底细的老乡做个交代就被迅速接纳了。

不让抱孩子,允许在后面跟着也行啊,刚刚被狂殴过的傻汉子,屁颠屁颠的尾随着三个丫鬟,再也不理会其他的杂事儿。

阿圆郡主呢,却已经顾不上他,急等着给孩子上户籍族谱的长老们绝对不肯再任她拖延时间,只要族谱家谱的写下来,郡主和福娃属于迷糊阵的荣耀,就谁也抢不走了,只可恨皇帝多事儿,非把“小老三”的姓给挪到他家去了,剩下的两个男娃子,可不能再跑了。

着急麻慌的,这么难产的名字,你打死郡主也憋不出来啊!

而且,这个永远不按常理出牌的女人,还拼命叫嚣着:“不能在‘生’字上起,要不然,我带着孩子回娘家上齐家的族谱去!”

千百年来立下的族谱规矩,就这么被个女人给死拉活拽的修改了,最后,探花郎白司马力排众议,给两个侄子赐了名字:“白展鹏,白展堂——”。

这是喜剧《武林外传》上那个盗圣的鬼名字吧?福瑞郡主已经口吐白沫,再也说不出重新更改的话来。

她还不愿意呢,人家迷糊阵老白家就此族谱乱了套,原来的“生”字辈儿的孩子要求改名,后生的小娃子父母也要求按着“展”字来起名,谁不愿意跟郡主家的福娃光明堂皇的排在一个字上啊,白生——白生啥也不好听啊!哪有人家探花郎起的字漂亮?

据说,白长老一下子衰老了好几岁,每日里抱着族谱嘟念“生——”“展——”,都疯魔了。

不过,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