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甜园福地-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快来,我们再比比看谁认得快!我来指,你们要马上大声说出来念什么,谁先念得对,谁就赢了一局!”阿圆在几个字的旁边写下阿文和采莲四个小字,她看过了,现在的字体跟前世里的老写字差不多,连蒙带唬的都能辨认出来。
刚刚被打了鸡血似的两个孩子,对于这种从未有过的学习方式大感兴趣,拼命张着耳朵,咧着嘴巴,眼睛死盯着阿圆的手指,等待“竞赛”开始。
“白——”
“阿文得一分!采莲要努力啊!”
“承——承——”
“一块说的,都加一分,阿文现在是两分!”
“莲——”
“对!采莲真棒,加一分,继续来——”
阿圆带着姐弟俩,足足玩了半个时辰,地上的几个字,很轻松的全部认下来了,还无形中练习了一到十的数字加法运算。
最后,是阿文以一分之差获胜。
“好了,嫂子要去做好吃的,奖励阿文做了冠军,你两个都很棒,明儿个咱还要再学新的跟旧的加在一起比一比,采莲要加油,嫂子去灶房,要帮忙不?”阿圆做了总结,看看姐弟俩的表情,放心了。
采莲丝毫没有失败的难过,相反,她觉得这样的比赛有意思,弟弟赢了,跟自己赢了是一样呢!
“我去帮忙做好吃的!”小采莲拍拍手上的土,笑嘻嘻的跟在阿圆身后。
“我也要去!”当然,“冠军”阿文不愿意独自作战,跟着嫂子,过的真有意思啊!
阿圆早就有了打算,趁着天色还早,在灶房里研制起了新食品。
蒸熟的红薯还有剩,指挥着两个小娃子把皮剥掉,在海碗里把瓤碾碎,加入杂面粉,和均匀。
揉均匀后,海碗里成了地瓜面。
阿圆烧了火,狠狠心把罐子里的油都控了个干净,然后,把手沾上清水,把红薯做成丸子形状。
等油温七成热时,将做好的红薯丸子放入锅中炸制,当丸子表面成金黄色,并在油中漂浮起来的时候,阿圆将丸子捞了出来。
两个小的,已经馋的快要流出哈喇子来了。
庄户人家,谁舍得平日里这么祸害油使?满灶房里,都是扑鼻的香气。
“快尝尝,好吃不好吃?小心点,别烫到!”阿圆把丸子盛到碗里,推到两个孩子面前。
姐弟俩互相看了看,舔舔嘴唇,还真是舍不得把这样美好的东西吃下肚子里去。
采莲扭着衣服角儿,忐忑的低声问阿圆:“嫂子,我们——这样吃,大哥二哥——回来了,会不会骂?”
白老大不一定会骂人,白老二平日里大概没少吵两个孩子,阿圆鼻子又酸了,掂了竹筷子夹给姐弟俩:“放心吧,哥哥不会吵你们,嫂子现在是请你们替我品尝一下味道,看看是不是好吃,下次,好能改进不是?”
这个理由很充足,采莲立刻张嘴咬住一颗小丸子,阿文已经开始咀嚼,双手捂住嘴巴,唯恐那味道漏了出去,自己再品不清楚了。
“好——好吃——真香——”,采莲不断的回味着那香甜的味道,阿文点头如同捣蒜,表示完全赞同姐姐的意见。
“就跟放了糖一样甜——”
阿圆也夹了一颗丸子到自己嘴里,到底是在前世里混过的,感觉这味道还是浅淡的很。
“嗯——这样子的卖相还差了点儿,要想卖出好价钱,还得想辙——”阿圆把筷子放下,小心的把锅里的油再捞出来,重新盛进油罐子里。
“村子里,可以买到白糖吗?还有芝麻,嗯,还得再买些油、白面粉,有糯米粉就更好了。”阿圆咨询采莲,她想起吃过的“琉璃丸子”,用糖汁再滚一遍,那卖相就漂亮极了。
说到了“糖”,姐弟俩脸上都是向往,阿文差一点儿又去吮吸他的手指头了。
“咱村里有个杂货铺子,有糖——”
好嘛,只知道那铺子里卖糖,其他的根本没关心过。
阿圆拧了阿文的小鼻子一下:“那你俩作伴儿去买,记住,是白糖,细细的、碎碎的,跟盐似的,最起码,要这么一大把才够——”
别的勉强可以将就,等见到了回头钱,再置办不迟。
姐弟俩被委派了重任,一人再吃两个小丸子,就揣着一把铜钱出发了。
阿圆回屋,继续奋战另一只鞋底子。
不知不觉间,外面已是霞光万道,两个小孩子,是高高兴兴的同着白老大白老三一块回家的。
白糖买回来了,虽然颜色有些黄,但是味道还算正宗。
白老大对于花钱买这种奢侈品,看起来没有任何异议,阿圆很满意。
除了一小堆红薯,两个人还带来了整整一箩筐的野菜,和满满一竹篓鱼条子。
“承光承耀辛苦了,快洗洗手脸,灶房里有我新做的吃食,先尝两个。”阿圆检查一下已经被清洗的干干净净的野菜,和拾掇的利利落落的鱼条子,心里十分的熨帖。
为了节省下来明日要用的油,阿圆决定今天的晚饭拒绝油腥。
只借着刚刚亲密接触过油腥的铁锅,阿圆干焙了鱼条子,把握着火候,煎的两面黄灿灿,才放了盐巴,注入半锅清水继续大火烧开。
然后,便是主食野菜饼子上场。
把杂面跟切碎的野菜加水调和,只等大铁锅水开,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揭开锅盖,把野菜面在手心压扁,成一个圆饼的形状,
直接将野菜饼子贴在锅壁,粘上不掉就算成了,贴了满满一圈儿,盖上锅盖,然后,等野菜饼子的味道与鱼香一起飘满灶房,就可以就餐了。
《甜园福地》在新书榜上位居了第九名,寂寞小富即安了,嘿嘿,谢谢朋友们的点击推荐收藏与长评,谢谢兔子的打赏,爱你们!
第十八章 第一桶金(上)
白老二就在一众等待盼望的目光中一溜小跑进了家门。
“嫂子——嫂子——”,眼睛里根本看不见别人,直接就奔着阿圆过来的。
令阿圆登时想起了前世里流行过的那一首歌:嫂子嫂子,黑黑的嫂子——
这声呼喊,似乎也是白老二的首次善意表达。
“怎么样?铁匠能做吗?”阿圆到底没淡定到底,脚下迅速的迎出了灶房。
白老二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一只紧攥着的手打开来,伸到了阿圆的面前。
是一枚铁顶针。
宽度、厚度、长度,都是按照阿圆的要求,圆环的接头处可以再调整,顶针的外面上砸了一个个小小的凹痕,乌黑发亮,像一个武林高手使用的暗器一般。
阿圆大喜,小心的抓起顶针,套到了右手的中指上,刚刚合适,牢牢的箍在第一个指节下面。
顶针上,尚且保留着白老二手心的温度与湿度。
“嫂子,我找的是李家村的老李铁匠,他性子实诚不唬人。”白老二眼睛里神采熠熠,舔舔发干的嘴唇继续显摆:“这物件不费多少铁头,他想也给自家婆娘做两套同样的,我答应了,他就没有收钱。”
白老二的另一只手也伸过来了,打开来的时候,手指头还向里扣着,万分的舍不得似的。
阿圆笑靥如花,没去接老二手里同样汗津津的铜钱,却继续期待的望着他的眼睛。
这厮是白家最精明的一个,肯定不止沾了这么一个便宜。
果然还有后续。
白老二眨巴眨巴眼睛,看一眼手心里暖烘烘的铜钱,彻底交待:“我们还说好了,等针锥子也打磨出来,如果不需要再改进的话,就继续做,我来负责往外卖,赚的钱,我们两家分——”
果然没有看错人!
阿圆笑得更欢畅,眉眼里都是由衷的欣赏:“二弟你真棒!这件事就交给你操作了,以后怎么节省投入,却最大限度的获得利润,咱家里人都听你指挥,这几个铜钱就是咱家里的第一笔投资,我会做个记录,留给你继续周转吧!”
尽管,这话里有几个关键词,大家都不是太懂,但是,基本的意思还是能听明白,白老二只觉得一个下午的辛苦都值得了,只可惜他不会背诵《马说》,不然,定会有千里马遇到了伯乐的感觉。
屋子里的几个弟弟妹妹们也知道白老二这是立下大功了,笑嘻嘻的打听着“顶针”的内幕,连一直担惊受怕,不敢再去品尝剩下的“红薯丸子”的阿文和采莲,也登时放松了警惕。
“承宗快坐下,尝尝你嫂子做的红薯丸子——”,白老大开始招呼大家就餐,憨厚的笑容跟长在脸上似的,始终撤不下来。
这时候的白家,比起上午那场哭闹,可是温馨多了,这个不足二十岁的大家长,觉得气氛舒服极了。
农家小院农家人,不讲究什么“食不言、寝不语”,评论着香酥的野菜饼子和干焖鱼,再闲扯些村里地头的笑话,一家人的这顿晚饭吃的分外开心。
两个小的包圆了剩下的红薯丸子,阿圆也放下了那只代表着尊贵地位的完美海碗,就在一片狼藉的餐桌上下达了管家以来的第二个命令。
“现在,采莲和阿文负责收拾碗筷,我要再蒸一锅红薯,承光带二弟三弟去做竹签子,要打磨的一头尖,可以用来串丸子,最起码,今晚上要打磨出二百根来,还有,找三根直立的木棒,扎上草把子,多缠几圈,可以往上面插竹签的那种,我计划明儿一大早,就做出‘琉璃丸子’去卖。”
这是阿圆思来想去定下的比较可行的出售方法,丸子炸出来,怎么装都不合适,也没有漂亮的家什摆放,最好采用前世里卖糖葫芦的做法,举着草把子走街串户,还省了做宣传的麻烦了。
嘿嘿嘿,只要想想,挂上了糖汁的琉璃丸子,跟糖葫芦似的晶莹剔透,肯定就能吸引了小孩子们的视线,那,这亮闪闪的铜钱,还不是手到擒来?
这个季节,正好做这个营生,糖汁不容易融化,却还没冷的没人上街。
两个小的基本上不动脑子,嫂子说啥就做啥,白老三瞄瞄老大老二,白老大自然要继续给媳妇面子,当即连细节都不问,就要去拾掇木棍和竹签了。
房前屋后,这东西有的用呢!
白老二本来是习惯做刺儿头的,这次刚得了嫂子的赞赏,就愣是没再发疑问。
油灯燃起来,各自做各自的一份儿事去,最后,都聚拢在了正屋。
阿圆和两个小的,也加入到制作竹签的队伍中,一边手下不停,一边为大家讲述自己做这些东西的本意。
一个优秀的团体,最起码要做到善于互相沟通。
“嫂子,我琢磨着,要是明儿个这丸子好卖,咱们也可以多加几个种类,随便让人家挑选,更好!”白老三手下不停,脑子却在飞快运转。
刺儿头白老二给了阿圆面子,不见得就能习惯给别人,挑惯了刺儿的人嘛,马上反击:“咱家除了这堆红薯,就剩野菜和鱼条子充饥了,你拿什么叫人家随便挑?”
“老三老二说得好!”阿圆却“呼”的起了身,双手挥舞着,跟中了魔似的:“我怎么没想到呢!咱们还可以做野菜丸子、鱼肉丸子,白面丸子、杂面丸子——,调出各种口味的来,总会有受欢迎的一种吧?哈哈,我们就把糖葫芦做成丸子葫芦咸葫芦鲜辣葫芦串儿!”
一家人都在大眼瞪小眼,没完全理解这个在昏黄的灯光下手舞足蹈的小妇人,甚至,肚子里有些墨水的白老三还在疑惑:“这就是传说中的齐童生家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娇滴滴大小姐吗?怎么越来越不像?”
出嫁的第一天,又哭又闹寻死觅活的齐大小姐,在哪里?
是现在这个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希望的小媳妇儿吗?
大家动手,两百根竹签子终于完成,阿圆检查一下新装备,心中大定,小手一挥:“都去睡吧!明儿还得早起。”
得了赦令的白家大小个个打着哈欠出门去,这一天,紧张忙碌,还个个都挺兴奋。
剩下老大夫妻两个,阿圆再也顾不上形象问题,身子往炕上一纵嘴里嘱咐一句:“明儿——叫我——早起——”。连衣服都不想脱,只想躺平实了,尽快睡着。
这具身子不给力,四下里都是酸痛和疲乏。
朦朦胧胧里,有一只大手帮着自己褪去了衣物,温暖暖的布巾子擦拭了手脸,还有双脚——
悲催的,这厮不会又是用的同一块布巾子吧?
阿圆睡梦里皱了皱眉头,终于没有跳起来抗议,与周公的会晤还是很舒心的。
哦,周公比咱阿圆还贪财呢!看看,这梦境里,亮灿灿的,到底是红薯丸子,还是铜钱,还是银子?
可惜,还没瞧个清楚明白,尽职尽责的白老大,就开始呼唤阿圆回到现实了。
天色还只是蒙蒙亮而已。
“媳妇儿,要是实在是?,就多躺一会儿——”白老大又不好意思的了。
“算了,越躺越不愿意起床——”,阿圆拍拍脸,下定了决心,把这具实力不济的身子使唤起来。
冷水洗了手脸,阿圆跑到灶房,昨夜里蒸熟的红薯已经放凉,白老大剥皮调面,阿圆再次点火,把昨日里剩下的全部家当——半罐子油,再次“咕嘟嘟”倒下去。
按照昨日里实验的程序做起来,已经得心应手,当灶房里所有的家伙什都盛满了红薯丸子,锅里的油底子,也实在是不能进行油炸活动了,阿圆这才罢手。
把油底子浇进一盆调好的扫帚菜,与蒸红薯一起,就是今早上大家的丰盛早餐了。
“去叫大家起床,吃完饭就得忙活上。”阿圆头也不抬,开始进行下一个关键步骤。
白老大在院中“狮子吼”,很快,大的小的乱哄哄的热闹劲儿就出来了。
白老大观察着火候,阿圆正在往锅内放少量水和白糖。
采用中火熬糖,还要不停的搅拌。在糖浆一变色的时候立马撤火,迅速放入红薯丸子,搅拌,必须使每颗丸子都沾上糖浆。
白老三加入进来,负责把丸子盛入盆后抓紧时间分开,不然会粘到一起的,影响卖相。
天色已经大亮。
吃饱了早饭的白家大小一起动手,把一个个晶莹剔透的“琉璃丸子”串到昨夜里打磨好的竹签上去。
因为大家都是生手,材料又不整齐划一,竹签子就有长有短。
“正好,要留出手抓的空地方来,少串几个没问题,这些很短的,也用上,就串一个,给那些舍不得花钱的人尝鲜。”阿圆安排的有条不紊,下一句,让大家都差点集体噎到。
“一个丸子卖一文钱好了,你们也好算账。”
这不是抢钱吧?白老大首先吭吭哧哧的有了疑问:“媳妇儿,一文钱一个丸子,贵——贵了点儿!”
连牙缝儿都填不满的小东西,怎么能卖人家一文钱呢?老实厚道的庄稼汉子接受不了啊!
第十九章 第一桶金(中)
阿圆都要翻白眼了,指指灶房里那些家伙什:“你看看,这得费多少油?咱家油罐子已经干了,还有白糖,多贵的东西?还要烧火费柴,红薯、面粉,哪一样是白给的?还有我们的人工呢?昨夜里一家人都点灯熬油的,要不要买些好吃的补补?更重要的,这法子是咱家首创,这个点子得浪费多少脑细胞才能想出来?还要一遍一遍的尝试,一文钱实在还嫌便宜呢!”
她这么连珠炮似的一铺排,白老大登时懵了头,急忙答应着:“是——一文钱不贵——”
一众小的低着头捂着嘴巴偷笑,这个嫂子当真好玩的紧。
“喏,还有啊,你们出去,都不准告诉别人咱这琉璃丸子是怎么做出来的,有人问就说不知道,记住了没有?”阿圆追加一条规矩。
这事儿,就还得白老二做知音,看着大小白家精英混浆浆的眼神,跟着补充:“嫂子的意思是,你要是告诉了别人怎么做,下次人家就做了卖,咱家就卖不到钱了。”
其实呢,原本也不是多难学的买卖,有心人吃上几个,可能就研究出来了,但是,能垄断几天是几天吧,毕竟,目前的白家,已经走到了吃饱饭都成问题的程度了。
阿圆振作起精神,对阿文和采莲也布置了任务:“你两个,一个跟着大哥,一个跟着三哥,手里拿一只丸子葫芦吃,要不断地夸赞,让别的小娃子都眼馋,知道不知道?”
还有这样的好事?不但可以跟着哥哥们逛街玩儿,还随便自己吃好东西?
两个小的点头如捣蒜,看向阿圆的眼神里都是由衷的感激。
“阿文,嫂子今儿一准把鞋子给你做好,你就再受一天的罪,承光承耀别苦着两个小的,你们自己也要照顾好自己,这丸子葫芦,卖了钱先填饱肚子,卖不了的话,自家就当是午饭。”
阿圆最后看向白老二,这小子最是心眼子多。
“二弟,你自己走街串巷,要辛苦些——”
“辛苦啥?没有这两个小累赘,咱还能走得快一点儿,今儿就瞧瞧咱们谁先卖完,谁卖的钱多!”白老二扛起草垛子,率先迈出门去。
老大老三也急忙扛了草垛子往外走,采莲和阿文乖巧的随后跟上,还没忘扭过头来对阿圆招招手。
这情景,就跟当娘的往外送孩子一般。
阿圆忽然又向前冲了几步,大声嘱咐一句:“要是卖的钱多,买些米面油啥的来应急——”
其实,这第一次琢磨这东西挣钱,阿圆心里也是没底,唯一可以踏实的,就是屋子里的红薯还有很多,能顶一阵子饥荒。
从里面拴上院门,她走回灶房拾掇残局,院子里静悄悄的,心里,也空落落的。
好在,还有阿文的鞋子,可以占用时间排遣担忧。
正好,试试这个铁顶针好用不好用。
尽管,顶针上的凹槽还欠缺规整,偶尔会划空那么一下,但是,好歹手指头的压力削减了不少,阿圆的速度,开始快起来。
干起活儿来,时间就显得飞快,阿圆的心绪平静,第二只千层底的鞋底子,也宣告完工。
现在,就剩下把鞋面鞋底合在一起了,这最后一套工序最考验手段,李婶子也是千叮万嘱过的,不可心急。
针脚稍一错扭,半天的功夫就算白费,还得重新拆开。
阿圆略一思索,先拿针线在四个最边沿儿缝了几针,初步固定住鞋面儿,才开始细缝,果然,就出错的少了。
肚子里,开始唱空城计,一仰头,日头已经升到正中间了。
空旷的院子里,仅她一人,就这么倚着门框,坐在一个小木凳上消遣了一个上午,阳光暖洋洋的照在腿上膝盖上,已经有些烫,非常舒服。
前世里,把身子躲在暗影里,把双腿伸到阳光下,就是阿圆常做的事情。
是一个老中医告诉她,这样对她的腿有好处,也能多吸收些阳气,属阴的女性,是最适合的。
阿圆的嘴角翘起来,能有这样的清闲时光,做这样享受的事,其实,也能算得上奢侈。
这个异世,还是很不错的。
她去灶房烧火,继续蒸了一大锅红薯,如果,今日里的买卖很不顺利,红薯丸子打不开销路,那么,再试试晒些红薯干出来,前世里,她就很喜欢那些晒得筋道又香甜耐放的红薯干做点心。
早晨调好的野菜还有剩,阿圆吃了一顿跟早餐一模一样的午餐,很可能,晚上还要继续跟蒸红薯见面,除了野菜,会改变一下样貌,因为,油根子都干干净净的了。
这次的红薯丸子,对于白家来说,也算的上是破釜沉舟吧?
阿圆洗了手,挪了个位置,继续沐浴在阳光下做鞋,如果针锥子打造出来,最后这道工序会更简单。
两只新鞋子,尽管鞋面儿是选用的阿圆的一件深色旧衣,摆放在木凳子上,也显得那么可爱。
揉一揉肿胀的发疼的手指,阿圆长舒口气,终于完工了。
就算是上学堂的钱还在远方,最起码,阿文再也用不到打赤脚了,以后,她会按照一年四季给大家做鞋,白家的人,不允许任何一个光脚出门。
阿圆在院子里欣赏自己的“处女作”鞋子,院子外面传来奔跑的声音,紧接着,院门被拍响了。
“嫂子——在家吗?开门!”
是白老三的声音,这样急急忙忙的跑回来,出了什么事?
采莲或者阿文出了事?
自己这是穷疯了,怎么忘记了他两个还是小孩子,这要是被人拐了骗了,那,卖多少钱来也不能弥补啊!
阿圆脑袋里一片轰响,双脚自动自发的挪到了门口,拽开了门闩。
“是谁——出了事?”
白老三一脸莫名其妙,看着自家新嫂子眼睛都红了,脚步不敢往院子里迈:“没谁出事啊!嫂子,谁欺负你了吗?咱姑又来了?咱奶奶?还是大伯娘?”
奶奶?大伯娘?
阿圆脑子里清楚了些:“没谁欺负我,阿文和采莲没事吧?你怎么一个人回来了?”
白老三松了口气,跟了阿圆进院子,又神神秘秘的关紧了院门。
“嫂子你来——”
这么大个小伙子,笑得贼兮兮的,又关紧了院门,跟自己这个新嫂子独处一室?
阿圆怎么就觉得身上冷嗖嗖的了呢?
“就在外面说吧。”她的声音里恢复了清冷,前世里,这是阿圆最正常的状态。
白老三读过书,登时明白过来自己的举动非常不妥,脸上“腾”的热上来,赶紧手忙脚乱的解释:“那个——是大哥让我回来的,丸子葫芦卖了不少,大哥怕你担心,叫我先跑回来说一声,再去河里捞些鱼——”
解释完,少年又开始抓耳挠腮,左看右看的,还是不放心:“嫂子,咱去屋里——去屋里说——”
嗯?阿圆看向白老三紧紧捂着的细腰,貌似,粗了些,貌似,还有响动——
“是——铜钱?”阿圆的声音也骤然放低,眼睛睁的老大,并迅速左右巡视了一眼。
白老三神秘的点着头,往屋子里指一指。
两个人像地下党接头似的,再也顾不得叔嫂瓜田李下的嫌疑问题,蹑手蹑脚进了屋,还关紧了房门。
“哗啦啦——哗啦啦——”,屋子里,响起最优美最动听的声音。
白老三腰间的褡裢里,倒出一小堆铜钱,都是一文的面值,大致估摸一下,最少,也得有二三百个的样子。
“我们没敢在外面数数儿,嫂子,这还是只走了半个镇子,老二没跟我们在一块,他脑子活,肯定比我们卖的还多,大哥说,他把剩下的卖光了才回来,再卖了钱,就给家里买吃食。”白老三的手掌,爱恋的在铜钱堆上抚摸了两把。
其实,这顶多就算是一堆零钱吧?
可是,阿圆这个见多识广的穿越人士也被感染了情绪,就像见到了巨额财产一样,瞳孔放大,嘴巴张开,感叹不已:“好多的钱啊!承耀你们真厉害!”
被夸赞了的白老三登时脸色更红,浑身都被打了鸡血似的往外又跑:“嫂子你先数着,我去河里捞鱼——”
阿圆追出门来喊一声:“回来——吃了红薯再走!”
白老三又像风一样刮回来,进灶房抓了两个大红薯,再背了竹篓跃出门外,一连串动作一气哈成,转眼就没了影儿。
“老大老三都是个实诚货!”阿圆摇头感慨,挣了钱,还舍不得在外面买些吃的,非要赶到家里来,不知道在外面的老大和两个小的还饿着肚子没有?
她倒是没考虑白老二的饥饱问题,那厮一举一动都透着精明,肯定会先把自己照应好了。
说不得,今儿的晚饭就能换换模样呢?
啦啦啦——新书榜上前进一名,第八了!今儿还要挂最新签约榜,谢谢朋友们的支持与鼓励啊!
第二十章 第一桶金(下)
阿圆不负白老三所望,拴了院门,一头扎进正屋里。
数钱啦数钱啦——哗啦啦——
“咱们老百姓啊,今儿真高兴,咱们那个老百姓啊,今儿真高兴!”阿圆的歌声响起,伴随着铜钱的拨动声。
钱多钱少别在乎,重要的是可以听个响儿!
“二百四十五,二百四十六——二百四十九——”
攥了最后一枚铜钱,阿圆的眉头皱了起来,这个数字可不那么好听,不多不少,白老三带回来的铜钱数量——是,竟然是——一个“二百五”!
多一个少一个咱也不嫌弃,干嘛凑这个“半吊子”数字?
不过呢,有钱总归是好事,尽管,是一堆零钱。
这么一大堆,都塞进老鼠洞里就不现实了,阿圆决定“狡兔三窟”,凑齐了白老大原来的本钱,继续塞到洞里。
又在土炕上寻找一处坍塌,清理了一番,搁进去一百个铜子。
下剩的一百多个,还要拿出来做本钱继续投入,包到小包袱里面,夹在旧衣服中间就算妥了。
哎!这个家里,要啥没啥,全部都是百废待兴。
收好了钱,阿圆精神百倍,把阿文的新鞋子继续放在阳光下暴晒着,自己喜滋滋开始“大扫除”运动。
正屋里、灶房里、院子里,该扫的扫、该洗的洗,实在看不出是什么东西的杂物,阿圆利利落落的就顺手丢了出去。
到底没好意思钻到弟弟妹妹们的房间帮忙,可别好心办了坏事,阿圆嘱咐自己。
这个院子,就这么空落落的实在是可惜,最起码,栽几颗果树,撒几溜菜畦,再养上几只鸡,才能算得上是一个标准的农家小院。
阿圆在院子里兜兜转转了好几圈,搓搓手,捡了根柴禾棒在地上标画起来界限。
不知道这个季节养鸡还合不合适,那东西个头小,围起来喂食也不招人烦,比养大块头肥猪要干净清爽的多。
嗯,那就多围些地界,让它们撒开丫子跑去。
还有菜畦,这不拘什么季节都得置办,就算是寒冬腊月,咱也不能一点儿绿色蔬菜也不配备不是?
这个异世,还不知道先进落后到什么程度,玻璃、塑料啥的已经到来没有,只要能配上一块塑料薄膜,阿圆就有信心在冬日里也有新鲜菜上桌。
在孤儿院的时候,是常常跟着老院长拾掇菜园子的,大家在那个郊区的大本营生活,基本上蔬菜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孩子们轮流给菜地浇水,寒凉的时候,把塑料薄膜盖得严严实实,阳光正好的时候,再去掀开晾晒,她记得,红白的大萝卜、白菜、疙瘩、芫荽什么的在冬日里也是能养活的。
只可惜目前这具身子不争气,才刨出几溜?h土,就累得直不起腰来了,双手还磨出了血泡。
哼,还不如前世里那具伤残的肢体有力量呢!
好在,援兵来了。
小阿文响亮的呼喊声,隔着半里地远都能听得见:“嫂子我回来啦——”
然后,是采莲的笑声,小姑娘嗓门脆脆的,似乎再不那么沉闷。
阿圆顿时心情大好,把手上的锄头靠墙放好,洗了把双手,就往门口去迎接。
相处的时间虽然很短,两个小家伙却带给她亲人的感觉,就如孤儿院里那些比自己年龄小的孩子一样。
阿圆站在院门口,向着声音来源处翘首盼望。
正奔到身前的,就是小阿文,灰头土脑的,焕发的却是喜悦。
采莲跟在他身后,双手微微的张开,像要护卫着弟弟,小心翼翼的。
再往后,就是这具身子的“老公”,肩扛着两根草垛子的白老大。
“嫂子我们回来啦——”,小阿文跑到阿圆身边,站定,很骄傲的低声说:“嫂子,我们把丸子都卖掉了——”
采莲也到了跟前,小脸红彤彤的,鼻子尖上渗着汗珠儿,嘴角弯着,满是笑意。
阿圆的心里暖融融的,一手一个领起两个孩子,等待着白老大。
怪不得这样慢吞吞,走近一看,嗬,这小子杂七郎当的还背了不少东西。
终于跟媳妇面对面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