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甜园福地-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不是要说这个。”阿圆在黑暗里摆摆手,大眼睛落在屋顶上:“我是觉得,一直以来。我总想给他们最好的生活,把他们教育成最优秀的人,可是,到底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是正确的呢?”

白承光的脑子就有些转悠不过来了。谁家养孩子不是就这么顺其自然的养着?还要半夜里不睡觉讨论教育方式?

“咱家的娃儿哪一个都不比别人家的娃儿差!长大了那当然就是最优秀的人了,媳妇儿你瞎琢磨这个干啥?展鹏展堂是小子,身坯儿结实又聪明,咱们好好那更甭说了,谁见过这么好看又可爱的小闺女?”

谈起孩子。白承光总是一脸的骄傲,就好像只有他们家这三个才是人间至宝,尽管也极力在人前控制住了这种超级显摆的模样,守着媳妇儿的面儿,可就不需要再谦虚了吧?

人家都说。孩子总是看着自己家的最好,真的没说错。

就连阿圆心中有数的宋好好的相貌,当爹的都认为那是人世间最漂亮的,阿圆大凡敢对这一点提出些异议,白承光就第一个不容许。

女孩子长得肤色黑,基本上跟绝世美女就绝了缘,再加上遗传自她爹的铜铃豹眼,当娘的打算以后就照着英气勃勃去打扮了,但是当爹的总是把闺女当成是绝世美女的坯子,宋好好就越发的喜欢那些小女儿的绢花钗环零碎东西,这要是等以后非得装扮的娇滴滴的形象……

好吧,这件事还很远,可以暂时不提,展鹏展堂的问题总得提早拿个主意出来吧?总不能真的就此放在军营里长大,养出一身蛮力气,再配上两颗粗粗拉拉的脑袋,成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代表作品!

就算是以后非要走上他爹的老路,马家的遗传基因占了上风,两个儿子都要在战场上拼搏一生,那也得做个有头脑有文化策略的将军元帅的吧?

何况当娘的其实还窃窃的幻想让儿子也留在自己身边,做个小阿文那样的文官之类的,或者接过自己的产业经商,都不失为一条光明大道啊,老这么留在军营里,可就越发的跑偏了。

夫妻二人没讨论出结果,腊月二十四,祁阳县令万重阳,登门造访来了。

这小子还挺客气,置办的年礼规规矩矩的,也并不贵重,每一样却都讨了阿圆的欢喜。

主要是送给两个小子的文房四宝和一摞书籍太及时了,那些书还有两个手抄本,是万县令启蒙之后的学习历程,记录下一个学子成长途中的一些疑惑和思考的痕迹,很珍贵。

还有万重阳无意说出的一句话太合阿圆心意了:“我琢磨着展鹏展堂启蒙的早,阿文司马和袁府尹又寄予的希望很高,别耽误了他俩的学业。”

不过,白承光就老大一个不愿意,什么耽误学业啊?孩子们还没满两岁呢,哪来什么学业的问题?

可是阿圆跟万重阳谈的太投机了,还专程把两个小子叫回来,给万重阳见礼,让他们随时在学习的问题上请教县令大人。

两个小子哪有什么问题?最近热衷于摸爬滚打,或者骑在护卫背上跟着队伍跑步追踪,野外训练对他们来说跟高品级的“捉迷藏”似的有趣,早就把“之乎者也”给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白承光挺着胸脯骄傲的很,因为他的儿子正脆生生的问询万县令:“万叔叔多长时间能爬上山?您懂得怎么在野外判断方向吗?您射箭的本事怎么样?会不会‘百步穿杨’?……”

这是明晃晃的用己之长去打击别人的短啊,光爹点着头还在鼓励,自古文官与武官就彼此划着界限,现在那界限都阻隔到两岁的娃子身上了。

好在万重阳也不是刚刚出道的傻小子,面对这种问题笑意吟吟:“叔叔我的才智有限,这辈子只能耍耍笔杆子动动嘴皮子,在武力上不打算去加强了,因为人活得时间太短,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

“嘁——叔叔你这是没本事!”白展堂的表情非常不屑,连伪装的礼貌都忘记了:“会读书算啥?把字认全了,然后往一块儿凑,就成了文章,谁不会啊?但是男人家就要练就一身好本事,才能保护家人保护自己……”。

“对对对!万叔叔,要做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丈夫,就得身板壮,有武功!”展鹏跟着弟弟强调了一句重要性。

看看,就说这俩孩子跟着兵蛋子们给教歪了吧?把身板看的比智商重!

万重阳自然不肯势弱,凭什么说不会武功就不是男子汉啊?尤其是在自己喜欢过的女人跟前,说他不是男子汉,那就是在打脸!

“《左传襄公九年》知武子已经说过:‘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孟子》的《滕文公章句上》中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就是说,仅凭借身体的强壮处世,还要受读书人的管理治理才行……”。

貌似这场争论开始掉书袋了,万重阳已经把武功的问题给拽到了“劳力者治于人”的角度,来强调读书人的地位更高的论点。

“劳心者个个手无缚鸡之力,劳力者伸拳出脚就能把劳心者打趴下!看还怎么治人?”展堂干脆不讲道理了,挥着小拳头跟斗鸡似的,貌似想要把武力值再提高一步。

“停!”阿圆终于插嘴:“你们是不是都把话题引偏了?文,有文的优势,武,有武的风光,文武有必要争短长吗?为什么不考虑做一个文武全才的人?能文能武的男子,那才是真的伟丈夫!”

万重阳颇为遗憾的叹口气:“奈何少年起即寒窗苦读,重阳没有习武强身的机会,孩子们,世事总是无法两全的,你得到的同时,必定也会失去些东西和机遇……”。

读书人经常这样,喜欢采用一种稍显悲观的态度看待世事的变迁,不像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汉子,根本没有伤春悲秋的念头。

白承光是主张孩子们这辈子练就一副好身板,跟着自己行军打仗的,对于万重阳的认为“无法两全”之说也表示肯定,就是嘛,练武从军,就没有时间跟阿文似的,成天读书了才对。

媳妇说的文武全才,那得多累人!

好在,小孩子喜欢挑战,既然娘亲说了,能文能武才是真正的伟丈夫,那就——文武全才好了!

“万叔叔你别叹气,你办不到的,我们肯定能办到,不就是文武全才吗?小爷我——”,展堂的话没说完,阿圆伸手一个“爆栗”已经敲在了脑袋上。

“你还小爷?你是谁的爷?”

这军营里真没法呆了,两个小子粗鲁的不成样了,阿圆又把手指探向展鹏,大小子一脸无辜的退到光爹身后摆手。

“承光,你们得开设新的训练课程,军汉们光是玩命儿训练不管用,还得往脑子里填充些东西,重阳你想想办法,从县城里找几个先生过来,最好还能懂点兵法,跟实际训练能结合起来……”。

ps:

感谢lizzie110的打赏!

第四百零六章 向文明迈进

阿圆的脑海里思路开始清晰,被忽视了的文化教育要提上日程,一百多个汉子想成为“兰博”这很不错,那就把“兰博”的故事再修整修整,既要让他“野蛮其体魄”,还要让他“文明其精神”。

就算是只为了自家两个孩子,教育的问题也得提上日程,皇帝把一百多名军士交给了丈夫,不可能只希望他们练一副好身子骨,要想行军打仗打得漂亮,文韬武略少了哪一样都不行。

越想越明白的郡主可不得了了,张大山被派出去采购书籍,万重阳去找先生,就连阿圆自己,也第一次不钻到砖窑厂的小砖窑,而是盘腿坐在火炕上勾画新的故事书。

小时候看过的战争片电影也不少,能想起多少来就算多少吧,好歹提高一下军士们的兴趣。

两个小子竟然也破天荒的留在了娘亲身边,画完一张他们就率先琢磨一张,尤其是关于游击战的理论解说,连白承光都被展堂拉了来观摩。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这其实是前世的军事家领袖提出的关于人民军队在“敌强我弱”条件下广泛开展游击作战的指导性方针,简称“游击作战十六字诀”。

这十六字诀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江西宁都小布召开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上,领袖做出的一副对联,其原对联为: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爷儿三个抱着那几张军事故事画稿小声商谈。阿圆这边继续埋头勾勒与文字记录,再把初中时期背过的那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撵到宣纸上去。先秦时期:牧野之战,姜尚、周武王,不足10万大军对抗17万,依然令对方全军覆没;柏举之战,孙伍、伍员、磕闾3万对抗20万,千里破楚,五战入郢;阴晋之战。吴起5万——50万大败秦军;伊阙之战,白起12万——24万,全歼……

也许战争的名字和地点有可能弄混,但是成败的原因不能随便改头换面。要让军士们首先知道,任何战役的成功都不仅仅只凭借力气,将帅的脑子是更关键的利器……

这一夜儿子们又得到了听母亲讲故事睡觉的福利,宋好好睡着以后,隔壁的《三国演义》就开了头。既然儿子们表现出来的兴趣目前集中在军营这里,当娘的,自然也得把精力都投入到有关战争的方方面面。

手指头酸疼嗓子沙哑的郡主终于回到卧室,连常备的洗浴程序都想省略,好在懂事儿的男人抱起媳妇儿接替了任务。费了不少劲儿,才安置到炕头儿。

“媳妇你放心吧,我听懂了你的意思,咱这两个儿子,就培养成文武全才好了,我以后也跟着他们继续学习,就像当初每天晚上跟儿子们演习兵法一样……”。

白承光的优点是不说假话,阿圆摆摆手点个头,就急急忙忙去梦周公,虽然,这一晚上都净是在各个战争片的梦境里穿梭了。

丢下了一整天的玻璃试验,却就在这一天出了明显的成果。

小五也是清早赶回砖窑的,现在他每天都尽可能回县城里陪伴待产的妻子,昨日里小五忙销售去了,郡主又嘱咐过多烧一会儿,负责添火的雇工就没敢停,以至于郡主始终没再回砖窑,那火就一直烧着……

可是,奇迹就是这么出现的,当小五撵雇工回去休息,自己照例打开小砖窑准备再一次迎接失败的时候,他发现那些试验球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扁扁的平平的一块东西,甚至还像可以流动似的。

砖窑里毕竟太热了,小五决定再等等冷却之后的效果,于是冒着巨大的热气对着那几块怪异的东西泼冷水,“刺啦——”一声,然后又传来“咔吧——”碎裂的声响……

不过,有一块还是完整的,就像外面水缸表面的那层冰一般晶莹剔透。

小五的手脚就有些不听使唤了,再也不敢轻易去扒拉那块宝贝,好不容易才拖拉着双腿去找东家汇报。

阿圆还在笔耕不辍呢,闻言丢下纸笔就跑,脚上的鞋子都没顾得上穿好,据说,一心做学问的专家都得这样……

其实这块东西跟前世的玻璃还不算很像,但是,足够透明了是一定的,看来除了调整材料的比例,火候的延长也是奇迹的必备品。

再结合真金火炼淬炼的原理,就能解决玻璃遇冷就碎裂的问题,两个人只觉得浑身都长满了劲儿,那没别的可说的了,继续做试验品,继续烧吧!

有了玻璃,可不仅仅是鼓了钱包这点出息,最起码,自家的窗户不用再纸糊了,省的冬日里屋里总是昏暗暗的看不清东西。

“小五,玻璃做好了以后,砖窑厂的红砖继续降价,我们只凭借玻璃这一块买卖就能做的盆满钵满,而且这是新产品,市场上绝无仅有,销量不是一般的大……”,阿圆一边动手在把材料捏成个小兔子形状,一边絮絮叨叨的对小五讲述美好的前景。

“那我们干脆不烧砖了行不行?东家,既然这玻璃这般金贵,专心做这一样不是更好?”小五也学着阿圆胡乱捏制材料,他手笨,只能捏出个粗碗的形状。

阿圆一板脸:“背一遍我们砖窑厂的宗旨!”

砖窑厂有什么宗旨?还不就是那句宣传标语:“安得广厦千万间,庇我天下寒士尽欢颜”吗?

小五“呸”的啐了自己一口,傻笑几声:“东家我是说着玩儿的,咱家的砖窑,非得等到老百姓都住上了砖房才能停工,再降价的话,就都能买得起啦!”

“你接着再找几个铁匠,做几件这样的家什。”做完了玻璃坯子,阿圆又勾画了一张铁皮盒子的图形,斜斜的立一个架子,可以安置在屋顶。

铁皮盒子上面设计了安装玻璃用的凹槽,等这一窑试验品烧出来,成功的话,就可以试验制作平面玻璃了。

“这东西烧的时间长了会成水一样,东家,真的不需要先做一个模子吗?”小五在排放两个人的试验品,捏的倒是有样子,只不能确定烧出来会是什么样。

“先这么试试吧,交代下去,烧——六个时辰就熄火,冷却后再看效果。”

事实上阿圆始终心里没底气,到底昨儿烧出来的这个东西是不是前世的玻璃,她都不敢确定,因为,那模样似是而非,硬度、脆度,都跟记忆里有差距。

万重阳一时半会儿的找不出来合适的先生,干脆把自己的师爷差遣了来,识文断字是没问题的,而且还喜欢读些兵书,喜欢高谈阔论战争。

做吴路的思想工作很简单,阿圆把“兰博”描述成一个知识型特警人员就可以了,故事讲完,师爷见面,军士们的训练课程马上多了一项。

师爷姓黄,平生第一次给人上课,竟然还有点紧张,阿圆坐在最前面,看见黄师爷的两条大腿一直在抖动,手指头也犯抽。

身边的两个小子开始嬉笑,因为黄师爷自从站到前面去,半晌儿还没说出一个字,脸上的汗水倒是有增无减,在大冷的天儿,很罕见。

展堂的眼睛看到了母亲的瞪眼示意,于是很舍不得的出溜下了座位,给黄师爷递过去一个小本子,然后挤眉弄眼的回来了。

那是一本连环画,关于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黄师爷其实也知道不少,翻到第二页,那手指头就不抽抽了,清一清嗓子就开始宣讲。

赤壁之战很能引人入胜,黄师爷终于又想起自己临来前的准备,于是侃侃而谈,老学究再加上做师爷必备的老奸巨猾,足可以唬弄住百十个兵蛋子……

总之,第一堂课的效果不错,最起码,大家达成了共识,当将领的,不但要跨上战马能征善战,还要学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减少自家伤亡的军事手段,就是俗称的“会动脑子”。

很遗憾的一点就是,这一上课,发现大字不识的军士还存在着不少,或者就是能狗刨儿一笔自己的名字就算能耐了。

这还不如白承光现在呢!马王爷当年安排专人特训他的成就还是不错的,最起码,能看懂兵书,能书写信件,还能讲出几个军事韬略……

人死去了,后辈儿们就往往会记起所有的好来,而选择遗忘所有的伤害。白承光愣愣的回忆起亲生父亲的样子,一时之间,还有些痴……。

读过几天书的白承耀,这会儿有些扬风炸毛,拉着齐子玉笑得跟二百五似的。

郡主手一挥,帮着定下一条新规矩,每天晚上睡觉前,十个人一组学习认字,按照黄师爷布置的任务,认字的军士教给不认字的战友,完不成的话,集体挨训。

吴路也手一挥:“完不成的小组,不但集体挨训,还要集体受罚!”

ps:

感谢夏天葡萄和鱼031269的粉红票!

第四百零七章 教育

这可是在即将过大年的前夕,好多文盲哭天嚎地的,但是,没用,黄师爷正刚刚品尝到为人师的滋味儿,连县衙都不想回了,当即就布置了最简单的十个大字,做当天的任务。

每个小组里面,认字的汉子就成了宝贝。本来最不受欢迎的白承耀,一下子就成了香饽饽。

齐子玉其实也有点功底,但是他低调,跟在别人后面就做个辅助工作还行,滔滔不绝手舞足蹈的还得是白老三。

一直在军营里都是得到教训的白承耀,到这会儿子,才第一次重新找回自信,甚至于很长时间都持续了这段兴奋,见到阿圆都敢笑一下打声招呼了。

腊月二十七发的军饷,虽然暂时都不能回家探亲,也没办法跑到远处游玩,但是,轮流放假到祁阳县城里面逛逛还是可以的。

冯立强队长开恩,让白承耀和齐子玉第一组就出了军营,临行以前,子玉还小心翼翼的来到小独院儿跟姐姐姐夫打了声招呼,得到了允许和几声叮嘱,才欢天喜地的走了。

“这娃儿老实,不会在祁阳城里被人欺负了吧?”阿圆对白承光嘀嘀咕咕,有心安排巴子跟着去看看,又觉得可能伤害到子玉的自尊心。

白承光在对待别人家的弟弟的教育问题上是向来看得很开的,摆摆手根本不当回事儿:“谁家男娃儿长大了不得打几场架?那不能算受欺负,磕磕打打出来的才能成汉子,你啊,还是去鼓捣那啥玻璃是正事儿,老三现在跟子玉关系不错,绝对不会眼看着他受欺负不管的。”

说的就好像你们家老三是多厉害的人似的,阿圆撇撇嘴巴。还不是人家冯立强队长安排的周到,叫好几个兵蛋子一路同行,既能拉近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又能在外面互相照顾。

“我那玻璃已经基本试验成功了,制作的法子小五全掌握了。等过了年再交给老二去搞销售,你媳妇我呢,这几天就专心陪陪孩子们,把我的三个宝宝都喂得饱饱的……”。

阿圆拾掇的利利索索,挂上围裙去灶房给小的们做一顿爱心早餐,铁皮盒子已经被小五取回来了,还附带着帮阿圆定做的几个铁边模子。

打几个鸡蛋剁些菜丝儿。加上调料搅拌均匀,再倒上奶粉和面粉,调匀称了搁置一会儿。

平底锅烧热放油,再取一枚爱心形象的模具摆在锅里。调好的面糊倒进去,等凝固之后再取出模具,两面煎熟了就可以上桌,那模样最讨小孩子欢喜。

小孩子吃饭就得这样,稍微变化点造型就能引起他的好奇心。其实这个饼做法方便快捷,厨娘也经常做的,但是像阿圆这样,偶尔换点蔬菜、换点造型而已,他就会觉得跟平时不一样。吃的就会多一些、香一些,其实做法都是一样滴。

调个凉菜炒个热菜,配上熬得烂烂的米粥,三个小的就能吃的跟小猪一样,当娘的陪着他们吃吃喝喝,很难得的温馨静谧。

“娘的玻璃都做好了?”小展堂很喜欢母亲不再繁忙,尽管他其实每天都在军营里玩的乐不思蜀。

“嗯,做好了呢!吃完了饭,我可以带你们去砖窑里面看看,昨日里娘还给你们烧了几个小东西,现在就能看到效果。”

阿圆这么一说,三个小的可来精神了,三下五除二解决了早餐,擦擦小嘴巴就跟着母亲去瞧稀罕。

这是第六次试验烧制带形状的玻璃器皿,如何不熔化能定型,需要温度的掌控,这次总算是解决了瘫软的难题,孩子们一眼就能看到出炉的东西——圆圆球儿,小动物们,还有一只透明的杯子……

“哇——这是小猪小肥猪——”!宋好好感叹的抓起了一只小动物,全不管母亲羞愧的低下了头去。

好吧,尽管目前已经基本烧制成型,小兔子和大公鸡的模样也都成了肥猪,拖着一个肥大的肚子……

倒是那只杯子肥厚的很有光泽,小五别的不会捏,倒腾了几次,这杯子倒能出师了。

其实到目前为止,这“玻璃”跟前世里还是有所区别的,最起码,阿圆没见到过这种成色的玻璃制品,透明,半透明,去掉了气泡之后,还是呈现一种微微的红色。

三个孩子看来看去,最后都相中了那一堆圆圆球儿,晶莹剔透的可不是最漂亮的吗?

“先说好啊,这东西千万别往嘴里送,吃下去可就吐不出来了,有生命危险懂不懂?”当娘的照例要强调安全问题,虽然这三个都精的跟猴儿似的。

“娘放心吧,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嘛,我们都懂。”展堂总是要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跟着黄师爷读了几天书本,又开始言语之中带点文言句式了。

总好过半夜里做梦都要骂娘,阿圆对儿子竖竖大拇指,对孩子的教育就得随时留意,发现不好的苗头赶紧纠正。

黄师爷找不到更合适的军事教材,自然讲课要从最基本的文字和礼仪说起,这正合阿圆的心意。

“今儿军营里没有训练活动,娘教你们玩一种新游戏。”既然准备好要陪陪孩子,在游戏中讲讲道理就是最实用的。

圆圆球儿前世里还叫“弹珠”,可以有很多种玩法儿。

阿圆小时候玩过的一种是画一个圆圈,几个人将弹珠放在圈内,规则就是将对方的弹珠打出圈外并保证自己的弹珠仍在圈内,打出一个就算赢了一个。

还有一种就是挖一个洞,洞的大小适中,小一点难度会大些,这个洞叫老虎洞,洞外画一个圈,叫做山,离洞两米左右画一个起跑线,所有玩家都从起跑线开始打弹珠,开始弹珠都叫小鸡,进了虎山的老虎洞就是老虎,可以吃鸡,鸡不可以吃鸡,但是可以通过打中鸡来获得再打一次的机会,鸡可以反过来吃老虎,但是必须要连续打中五次,老虎就会死亡,鸡可以获得更多的弹珠,反而老虎吃鸡只能获得一颗弹珠!

齐阿圆宝刀未老,做这种游戏很占便宜,三个小的的弹珠,很快就被她一网打尽。

“再来,重新再来!”展堂输红了眼睛,他的小手还很不灵活,大拇指的劲儿又小,弹珠指挥不得力,总是弹不到想要去到的地方。

“这次不带娘亲,我们三个自己玩才行!”展鹏心眼子多,决心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重新比试。

被嫌弃了的母亲,只好怏怏的蹲在一旁看着孩子们开始弹珠,小独院里面的地面上,挖出的洞洞像一只只眼睛,孩子们不怕寒冷,不嫌弃手上抓满了泥土,玩的津津有味儿。

宋好好在这方面明显没有那俩小子有天赋,第一个缴枪弾尽粮绝的又是她,小姑娘的脸上就挂上了霜,眼睛里眨啊眨啊的要掉出金豆子来。

“娘,展鹏展堂合伙儿欺负我!娘,他两个合伙儿,我是自己个儿——”,小姑娘开始找母亲控诉,这倒也是,两个小子越长越大,跟女孩子家没有共同语言,好好小朋友可不是常常落单吗?

“别担心!等过了年,咱们回幸福苑去,幼儿园里会有好多小朋友跟你玩儿,咱还不稀罕跟秃小子们玩儿呢!”阿圆自然要哄劝小闺女,同时也观察一下两个小子对幼儿园还有没有兴趣。

可千万别要求在军营里死磕啊,小孩子就应该跟同龄人一起玩耍长大才合适。

可是俩小子正在决一死战,展鹏兜兜里的弹珠明显都装满了,展堂的小脸严肃的很,最后一颗弹珠再交待了的话,这一局就算惨败结束。

“幼儿园”这三个字雁过无痕,当娘的计划以后再谈这个问题,当前似乎应该教育一下如何面对失败的打击,貌似三个孩子在这方面都欠缺的很。

果然,“小老二”最后一关又失败了,展鹏欢呼雀跃,展堂面沉似水,两颗泪珠子转在眼眶里,倔强的自己抹了去。

“弟弟妹妹快来,这些珠子重新分,我们再来比一局!”展鹏替母亲解决了眼前的难题,小手一招,二十几颗弹珠应声落到“老虎山”里,然后“嘣嘣嘣嘣——”四下里乱蹦,晶莹剔透吸引人的眼睛。

两个小的一下子就忘记了失败的打击,撒开母亲的手追逐那些弹珠,宋好好在大声交涉:“我是妹妹,多给我两颗——”。

还是小展堂硬气:“那我跟大哥每人匀给你一颗,≮更多好书请访问。。≯我们再来比过。”

阿圆瞬间笑开了脸,心底里为这三个孩子倍感骄傲,以后这种竞技游戏还得常做,在实际生活中才能正确面对胜利和失败。

“娘还有一个好主意,可以分出输赢,又不必在外面挨冻。”当娘的到底心眼子要多些,眼珠子一转就有新安排,安排丫鬟在屋里放三盆温水,孩子们的任务就是,看谁能借助器具和智力,把自己的玻璃球在水中浮起来。

每人一个丫鬟负责帮助,三个小娃子立刻投入到新的挑战之中,就连白承光回家想跟他们亲热一下,都个个说是“没工夫”……

第四百零八章 团圆饭

这属于智力问题属于科技范畴,白承光其实也不明白,看着孩子们聚精会神享受一次一次失败的乐趣,忍不住也蹲下身子想要尝试。

宋好好第一个想要放弃了,把总是浮不起来的玻璃球丢进了水里,当爹的赶紧占据了那一个木盆,自己胡乱抓着别的东西试验把玻璃球放在上面……

于是小姑娘又觉得这事儿值得继续琢磨了,从光爹手里抢过来一片纸再次尝试,在纸片还没完全湿透之前,果然玻璃球浮起了一个短暂的时间段……

“爹——娘——哥哥——”,小姑娘急于宣布这个成功的消息,可是阿圆跑出去准备午饭了,需要从灶房赶过来。

当然,这些时间不足以继续支撑一枚玻璃球的浮起,纸张湿透之后,玻璃球照旧沉到水里。

“好好真棒!找到了一个方法,中午有奖励!”阿圆的赞扬向来给力,不花钱就能哄得孩子高兴,还有可能在午饭的时间激励她多吃一碗,何乐而不为?

“可是——球球儿还是掉下去了……”,小姑娘很仗义,认为自己尚且没有成功。

“那就再想想法子,让纸片慢些被水浸透,不就能把球多浮一会儿了吗?”阿圆提示着,继续回灶房忙碌,要过年了嘛,吃的喝的得多备着。

这顿午饭就吃得很有水平,七嘴八舌好不热闹,宋好好在丫鬟的建议下准备给纸张刷上一层油,就像一只不浸水的小船,估计能把小球托起很长时间……

两个小子也受到了启发,打算下午找块薄薄的木板,把玻璃球放在上面,光爹主动要求自己做木板的加工手艺……

展鹏吃饭吃到半路,忽然“哦”了一声。双手比划着圆球的形状,大声建议:“爹,木板中间要挖一个小坑儿。可以把球球儿放稳——”。

“那会不会把木板挖漏?漏了水的木板还能像小船一样吗?”展堂立刻提出新的疑问,具体现实会怎样。都需要实际操作以后才能知道。

阿圆很满意这种家庭氛围,把孩子们的注意力从跑跑跳跳打打杀杀中引回来一部分,说不定以后可以选择从军之外的道路。

最关键是他们开始从容的面对失败,玻璃球一次又一次掉进水里,都没有一个哭鼻子的了,能在无数次失败中继续保持努力的乐趣,这就是一种教育的成功。

看起来过年这段时间不会单调了。孩子们找到了新的玩法儿,“小老三”也不再吵着自己落单了,就连白承光都跟着孩子们一起探索各种奥秘。

“只可惜一家人分到了好几下里,采莲会去哪里过年?阿文一个人在京城会不会寂寞?老二两口子带着丫丫会在哪边置办年货?迷糊阵祭祖时有没有自己家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