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唐-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年多以来,日子越发的艰难了,名为官军,其实已经和盗匪无异。朝廷那边虽然没来剿他,可却也早断了粮饷。部下的士兵逃亡,就是许多老部下将领,也逃了。

偌大的节堂上。只稀稀的坐着几人。

高骈派人找上他们,让他们去攻打李璟地盘的时候,王敬武等人都是立即拒绝的。他抢过天平军,抢过泰宁军也抢过李璟,结果每次抢李璟地盘,最后都会被打的惨不忍睹。若不是李璟不想真的灭了他,估计他们早就被歼灭了。

不过高骈的使者提出愿意向他们提供军饷粮草时。王敬武和李系他们最后还是心动了。虽然心知这是给高骈做打手,可他们现在这样子,已经混的比强盗还惨了。地盘上的人不是被李璟抢走就是被黄巢抢走,剩下的也逃光了。没人种地,没有商人,没有税赋。

军饷还不是让他们最动心的。最让他们动心的是,高骈的使者承诺了,他们先上,高侍中后面会派人来增援。等击败了李璟,淄青镇原淄齐青登莱五州都交给王敬武。这才是真正让王敬武和李系难以拒绝的原因。哪怕知道这个可能很小,但也还是无法拒绝。

不过。李璟哪是那么好打的。他们试探了几次进攻,若不是跑的快,估计都回不来。

偏偏高骈答应的军饷援兵等一样都没有,气得王敬武直跳脚骂娘。

他们已经去捅了李璟那个马蜂窝,现在将要面临李璟的报复了。

晨雾起时,沿着淄水,一支兵马在迅速的前进。

清晨的益都城,还在沉睡之中。

城上的守军抱着枪打着瞌睡,正低声咒骂着接班的时间还没有到。茫茫白雾,没有人注意到雾中一支大军已经接近了城下。

一阵脚步声惊醒了城头的守军,城门楼中的队头连忙跑了出来,却正好看到行军司马李系身披铠甲,肩披披风,手按长剑,带着一队同样顶盔贯甲的亲兵走上城来。

“见过李司马!”队头有些意外和惊讶,不知道这位司马大清早的这是来干嘛。

李系脸色有些森然,阴沉沉的不知道在想什么。他对着队头点了下头,“最近要加强戒备,城门现在由我的人接管了,你可以回去了。”

“这个……司马可有王帅手令?”队头鼓起勇气问道。

李系直接一瞪眼,他身后的一名高大的家丁立即一枪杆猛砸在他的腰上,他整个人一软,倒在了地上,痛的直吸冷气。

那个虎背熊腰的家丁还不肯放过他,大脚猛踹,骂道:“不长眼的狗东西,行军司马的军令,还要什么手令,打死你个狗玩意。”

“好了,放了他。”李系冷声,“你们下去吧。”

其它的守兵见到队头的那模样,谁还敢再多说,都是打着冷战退下了城头。

等那些人退下去之后,刚才打人的那个家丁对着李系轻笑道:“李司马的威风不小啊,不过如此一来倒是省了许多麻烦了。”

李系刚才还冷傲的很,此时面对这人却是收起脸上那副表情,勉强露出微笑道:“李将军说笑了,希望回头,能在郡王面前为在下美言几句。”

“好说,好说。”

“前边有信号了!”那位被称作李将军的人笑道。李系抬头望去,果然见雾中有三堆火光显现。转头对后面道:“开城!”

吊桥放下,城门缓缓打开,李系心中反而长舒了一口气,感到一阵阵轻松。自被免去了泰宁军节度使之位,做了这淄青镇行军司马之后,李系就感觉自己每天都在做着恶梦。这一年多来,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

想他曾祖乃是兴唐之名将西平郡王,家中几代都是名将高官倍出,到了他这一代,家中就有三个节度使。却不料,最后他居然混的如此惨。官不官,匪不匪。

原本他还想着让家中运作,把他调到其它地方去。结果一直到现在,事情也没成。眼看着王敬武这个蠢货卷进了田令孜高骈和李璟的斗争之中,去做了那马前卒。李系就已经开始准备换船了。

这条船已经漏水,再不换就要死了。他可不愿意陪着王敬武那个疯子一起死。

好不容易联系上李璟的人,事情倒是进行的很顺利。李璟果然对王敬武忍无可忍,要将这条疯狗弄成死狗了。看着一列列的镇国军鱼贯入城,冲入还在睡梦之中的王敬武牙城,李系就不由的一阵高兴,自己终于选对了路。高骈和李璟的较量,他始终认为李璟才会是胜利者。

晨雾中,终于响起了一声尖叫。有人发现了镇国军入城。

李系冷笑了两声,发现了又能怎么样,眼下的平卢军,早已经没了战斗力了,跟镇国军相比,根本不堪一击。他现在在想,做出了这个选择之后。也就意味着与田令孜反目了。以后,京城估计怕是回不去了,也许,自己能想办法在李璟手下谋个官职。起码,堂堂西平郡王李家,那也是京兆顶级豪门。李璟总不会拒绝他吧。

城中敲响了警钟,然后是刀剑相交的声音,更多的声音响起来。

金铁交加之声,呐喊杀,喊杀声。箭支破空声,还有惨叫声……

战斗并没有持续太久。虽然王敬武躲在牙城之中,还有上万兵马护卫。但镇国军的突袭,依然很快就瓦解了守军的士气和信心,特别是李系与监军使张万荣两人的亲卫部队同时在内城中倒戈之后,青州牙兵就已经直接溃败了,士无战心了。

镇国军将士冲杀入内城,遇到的不是抵抗,而是一个接一个的弃械投降。

就连王敬武手下大将张蟾与卢宏,都没有做多少抵抗,看到镇国军杀入内城后,直接率部投降了。

红日从东方升起的时候,王敬武躲在节帅府中负隅顽抗,拒不投降。

当帅府的围墙被推倒,镇国军从四面八方涌入之时,王敬武爬上了帅府的屋顶,身上倒满了青油,手举着一支火把,对着老天不甘的怒吼数声之后,点燃了自己。

红日之下,王敬武如同一支巨大的火炬,在晨曦中那么的耀眼。

王敬武自焚而死,李系临阵倒戈,张蟾与卢宏等投降。青州城随之落入镇国军手中,同日,镇国军其它几路兵马也迅速出击,摧枯拉朽般将淄州等其它城池拿下,剩余的平卢军不是投降就是被就地斩杀。

只用了一天的时间,镇国军四处出击,将最后占据于淄青八县之地的王敬武剿灭。两万余平卢军被斩杀三千余,余者皆降,与剩下的五万余家眷一起,被李璟传令,全部押往辽东。对于李系等投降将领,送往登州暂时休养,等待处置。

将八县收复之后,李璟派军队进驻,同时开始向八县移驻百姓。

李璟治下,新增设齐、淄、青三州,李璟拥有十三州六十三县之地。

同一时间,裴宥与梅根、茱丽、李绪、吴迁、张烈火、孟洋诸水军将领,各率一支舰队扬帆出海,沿岸南下,打着骷髅旗,扮作海贼,开始袭扰淮南、感化、泰宁、镇海四镇沿海州县。

这些打着骷髅旗的海贼,少则几百人一伙,多则上千人一批,他们驾着极先进的战舰,拿着犀利的武器,披着坚固的铠甲,甚至拥有高头大马。如蝗虫一样的袭州过县,不但抢劫钱粮,袭击官府城池,甚至见人就抢。只要遇到的村落,往往最后都是为之一空,不留一人,全都捉走了。

短短半个月时间内,无数的求援急报送往扬州帅府。可每次淮南军赶到时,海贼早已经走了,只留下一片狼籍,和空空的村落城镇。

扬州城中,高骈一连半个月都没睡过安稳觉,他想了许多办法对付这些海贼,可每次都没能成功捉住一人。漫长的海岸线,海贼们在海上来去无踪,根本没有好的办法对付他们。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一支舰队,出海追杀一股海贼之时,眼看着就要追上对方,结果却落入海贼的陷阱,被包围伏击,全军覆没。

“大帅,也许我们惹了一个不该惹的人!”高骈帐下将领毕师铎说道,他本来是王仙芝手下票帅之一,与李璟的兵马交过几次手,每次都是被打的大败。王仙芝和尚君长死后,他跟着尚让一起投奔了黄巢。结果在越州之战时,被高骈大败,他与十几名草军将领投降了高骈。高骈对他很是信任,让他大为感动。

淮南所遭遇的海贼,自上到下都很清楚,那是安东郡王李璟对高大帅的报复。

毕师铎深知李璟的厉害,这时出声相劝,也是怕高骈吃更大的亏。

高骈紧握着拳头,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警讯急报,紧咬着牙齿,目光中似喷出火来!

“该死的李璟,倒真小瞧了他,没想到他居然敢如此激烈报复!”

第625章 服软

乾符四年十月,李璟雷霆出击,一举将淄青节度副使王敬武所部兵马歼灭,夺取淄青全境,对淄青镇完全控制。李璟攻灭王敬武之后,立即找来登州最有名的几个笔杆子,写了一篇历数王敬武就任淄青副大使后所犯下的累累罪责,并一一举出罪证。李璟称自己身为淄青镇节度使,维护淄青百姓的安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王敬武这个叛将降而复叛,他有义务和责任为朝廷铲除这样的叛逆之臣。

李璟将这封信公布天下,同时派使者去长安,禀报皇帝。

天下间一时震动,许多人赞扬李璟的所为。称王敬武本就是叛将,上次俘虏后就不该再任用他。他在淄青镇搞的百里无人烟,天怒人怨,李璟出兵扫灭他,正是应该。持这种态度的人很多,特别是各地都有人在宣扬王敬武所犯下的累累罪行,并宣扬李璟治理的半个淄青的对比之后,支持李璟的人更多了。

当然也有一部份人立即借此攻击李璟,说李璟专权跋扈,攻击朝廷军队和官员,这是谋反之举。要朝廷讨伐李璟这个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的叛将。

朝堂里,卢携就与田令孜一附一和的提出李璟举措失当,要弹劾李璟。不过。朝中有许多人力保李璟,如相国于琮、郑畋、王铎、李蔚等都站到了李璟这边。甚至还有如新入京的吏部尚书崔安潜等。也在朝中支持李璟,反过来弹劾田令孜与卢携上次处置王敬武不当,才致使淄青遭此重创。

在京休养的宋威也联络了地方上的诸多节帅,如河东节度使郑从谠,振武节度使于琄、大同节度副使知节度事辛谠,东都畿都防御使杜慆、河阳节度使李涿、镇南军节度使崔芸卿、岭南西道节度使康承诲等十几名节帅,一起声援李璟。

朝中一时议论纷纷,争吵不止。

不过还没有等他们争出个结果来。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高骈又上奏,称李璟派兵假扮海贼袭击沿海各州县,劫掠人口,抢劫财物。称李璟谋反,请朝廷定李璟谋反之罪,许他与各镇出兵讨伐李璟。

不过李璟也马上向长安上折,称高骈等抢劫镇国军、淄青镇、安东大都护府下百姓商人的货物。请求朝廷主持公道云云。

李璟和高骈两位朝廷名将的地方恩怨,在长安引发了田令孜与张泰、西门思恭、杨复恭等大太监们的争斗。同时卢携与郑畋等政事堂相国,也借此事发力,朝堂宫中拉帮争党,斗的不亦乐乎。

一时乌烟瘴气,由于李璟和高骈两人地位超然。一个是三朝以来第一异姓郡王,加上手握重兵,刚刚夺了辽东半岛,又灭了王敬武。而另一个,也是多年来的名将。郡王之孙,渤海名门之后。刚刚携带着击败南诏入侵的功劳。返回中原后,短时间内连任荆南节度使、镇海节度使和淮南节度副大使,并大败草贼。如今掌握着东南的财赋之地,既有兵权又有财权,同样不可轻视。

两位名将且各在朝中有坚固联盟,一时间,谁也对付不了谁。

不过就在朝中相互打嘴仗的时候,从福建杀入岭南的黄巢却不甘寂寞,又弄出了大动静。

黄巢兵围广州城后,并没有立即攻城,反而让被俘的前浙东观察使崔璆,写信给困守在广州孤城内新到任没多久的岭南东道节度使李迢,通过这条渠道让李迢向朝廷上书,声称只要朝廷实授他天平节度使,并让他保留军队,衣锦还乡。那么他就放弃进攻广州,与朝廷和解。

黄巢向朝廷请降,也是为前途感到迷茫。起兵已经差不多四年时间,前后转战数千里,可到头来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王仙芝、尚君长、王重隐、唐莒、曹师雄等草贼头领纷纷被剿灭。

先是从中原赶到江淮,从江淮赶到山南,从山南又跑到江东,最近跑到了这岭南穷山恶水来。特别让他压力山大的是,前有李璟那尊杀神让他不敢在中原站脚,眼下又有高骈这个杀神坐镇东南,出任都统。不论是李璟还是高骈,他和草军根本就不是对手。每次都是一打就溃,特别是上次与高骈做战,几战下来就有十几员草军大将投降了高骈。

从福建到岭南,黄巢虽然聚起了十万兵马,可心里却没什么底气。趁着现在手上有点本钱,黄巢终于想要向朝廷招安了。如果朝廷能让他回老家当节度使,还能保留兵马,这总比现在这样四处逃窜要强。

毕竟王敬武被俘后还当上了副大使,保留了兵马。他想来,自己现在十万兵马在手,又威胁着皇帝的钱袋子,皇帝总应当会与他谈一谈吧。

这份上书抵达长安之际,原本就因为李璟和高骈二人而热闹的政事堂,这下更是引起了空前激烈的争吵。争吵的两位领头,当然还是卢携与郑畋两位姨表兄弟。

大家干脆放下了李璟与高骈这两人那吵不出结果的争吵,转而对这件事情重新吵了起来。

郑畋同意招安黄巢,他说:“黄巢作乱,根本原因在于国家遭遇灾荒,大批饥民无以为生。而国家久不用兵,士卒都忘记了怎么打仗,而各地的藩镇节帅们,又都无心出力剿贼,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在目前的情况下,不如对黄巢暂时包容,敷衍着满足他的要求,让其归于约束,不要攻城掠地。一旦丰年来临,他手下那帮子饥民自然会分崩离析,各自回家。到时,就可不战而屈人之兵!”他这番话。有意无意暗指高骈升任都统之后,却不用心剿贼,反而去抢李璟货物的事情。

对此,卢携的反应一如既往,凡是郑畋支持的,他就反对。

特别是郑畋话中之意还直指高骈失职,高骈可是他一力支持的。这个时候要是接受了招安,那岂不是就承认了高骈的失职。那他这一派自然也就要受到打击。因此,卢携是坚决反对招安的。“有高骈的将略无双,和麾下的精兵猛将,对付黄巢那个区区小寇,有什么困难的?怎么能自己示弱,沮丧了四方将士的报国热忱呢?”

郑畋不以为然,认为高骈只是一个只知道争权夺利的莽夫。就如同是三条腿的椅子,靠不住。

两人越说越僵,卢携处于下风,气的满脸胀的卢携狠狠一甩袖子,结果把案上的一块砚台给拂到了地上,摔成几块。而且墨水还溅了两位相国满身。

两位相国争斗的如此激烈,排在第三位的王铎相国乘机跑去面见已经十六岁的天子,将此事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

李儇当然清楚眼下朝中的争吵,之前高骈与李璟互差,不但把政事堂诸相国牵进其中。就连后宫的那几位大太监也都搅了进去。结果就是,他这个皇帝也被迫卷入其中。弄的烦不胜烦。

之前田令孜和卢携在他面前参李璟,说李璟如何如何,要下旨定李璟的罪,派兵讨伐李璟。这让皇帝有些不满,他不管李璟和高骈的那些争斗,但李璟每年进贡的财物那是从来不少的。光从这点,他就是比较倾向于李璟一边了。

现在黄巢又把皇帝本来就日渐减少的进项后,唯一比较来钱的广州给围了。他的内库一大笔进项眼看着就要没了,两位相国还吵的互泼墨水,真是太让他失望了。

刚刚赌鹅又辅了一大笔钱,正郁闷着的李儇发怒道:“堂堂的宰相在政事堂骂街,怎么能当百官的表率?”说完之后,一发狠将卢携和郑畋同时罢为太子宾客。然后问身边的张泰,“朝中何人可为相?”

张泰立即把与自己关系较好的几个大臣名字说了出来,皇帝听了几个名字已经有些不耐烦,当下就把记住的豆卢瑑、崔沆两人升为同平章事,顶卢、郑二相的缺。

本来两边吵的势均力敌,谁也没有料到,少年天子横插一脚,直接把两位相国给免了。这个结果连田令孜和西门思恭两个相国的后台都没有料到,等听到消息时,已经无法挽回了。

倒是豆卢相国和崔相国两人,意外之喜,突然就提升为宰相,进入政事堂了。

黄巢还不知道朝廷因为他的事情,让两位宰相下了岗,见等不到回复,便有些坐不住的自己降了价,如果不给天平军节度使,那给个岭南东道节度使也行。

新上任的豆卢相国与崔相国加上其它几位相国们商议过后,最后给黄巢开出了正四品的率府率官职,而且要求解散军队,到长安上任。

黄巢盼星星盼月亮,结果最后就等来了一个率府率这样毫无存在感的告身时,终于如同当年长安落第时一样的怒了。大怒之下,黄巢下令进攻广州,激战仅持续一天,黄巢就将广州攻破,并生擒了节度使李迢。随后黄巢下令洗劫全城,十万草军抢劫了广州之后,屠杀了二十万百姓,其中光是蕃人就达十二万之众。

整个广州,都为黄巢一怒而血流飘杵!

消息传回长安,引起不小的震动。先前向皇帝进言使得卢携、郑畋下岗的王铎在事后没能进位于首相,心中无比失落。这次见广州陷落,便立即又跑去找了天子,向天子说了高骈不少坏话,说他这个都统失职等等。

皇帝正为自己损失了一大笔钱而心痛,一听这话立即恨恨的下令解除了高骈诸道行营兵马都统的官职。王铎又向皇帝毛遂自荐,请求担任这个兵马都统之职。李儇本还想让李璟担任这个职务,结果王铎说安东郡王正在辽西用兵,无法分身,他愿意替皇帝分忧。

李儇听的有些感动,便下令由王铎取代高骈,担任了诸道行营都统。

消息传回扬州,高骈气的差点吐血,长叹一声,“给李璟写信,某愿意与他谈一谈!”

高骈座下诸将一听,都不由的愣了一下,以为自己听错了。什么时候,如高大帅这样的人物,居然还会有服软的时候!

不过堂上有几位一直跟随着高骈东征西讨的大将,望着高骈那张阴森的面孔,却突然想起来当初镇守西川时,高大帅对付突将营的手段来。一想到当初的那件事情,几员大将也不由的心中咯噔一下,深吸了一口冷气。

第626章 你拿什么来支付

乾符四年十一月,黄巢在血洗广州之后,向天下发布伐唐檄文,指责唐朝“宦竖柄朝,垢蠹纪纲”。

发布檄文的同时,黄巢也在自己冲天大将军的名号之上,又新加了一个称号,“义军百万都统”。王仙芝当初是天补平均大将军,黄巢则是冲天大将军。王仙芝是海内诸豪都统,黄巢则自称义军百万都统。王仙芝的军队号为草军,而现在,黄巢将草军改为义军。

黄巢一点点将当初王仙芝的印迹除去,到现在,他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义军首领。这支军队,再无半点那个让他几度鄙夷的王仙芝的影子了。

在血洗广州一个月后,黄巢留下将领鲁景仁等少数老弱病残,带着义军逆珠江而上,一路北上杀向湖南,挺进中原!

黄巢攻占广州之后,农民军给大唐造成的危害已经越过了从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表面上,大唐依然是一副中兴在望的景象,连年犯边的南诏也终于不再进攻。大唐军队甚至再次开始了扩疆,李璟在辽东连连胜利。不过在这些表面之下,却已经隐藏着一个极大的危机。

黄巢纵横东南之后,朝廷历年来所依靠的东南财源型藩镇,已经不能再为帝国维持大规模输血。他们或是被黄巢占领,或是被毁灭,或者幸存下来后也开始加强军备。繁华的东南开始如中原防遏型藩镇一样。税赋收入开始截留地方,用以加强军备。再也无法大量上缴朝廷。

一直依靠着东南藩镇供血的关中朝廷,现在最大的供给完全来自于李璟掌控的镇国军、平卢军与安东大都护府三镇。

失去东南大量税赋的朝廷,对于中原防遏型诸藩镇的有效控制越加的减弱。黄巢再度北上中原,中原各镇将必然会在与义军的战争中,进一步的与朝廷脱离控制。

大唐进入乱世,已经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

不知不觉之中,李璟所掌控的三镇对于朝廷来说,越来越重要了!

平州。山海关!

在原榆关基础上修建的山海关早已经筑成,新关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新关城并不算大,只有周长八里,为一座纯军事要塞,极为险固。

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平州官府和军方齐心协力。加上李璟的全力支持,平州将北面的卢龙塞与山海关之间的平州东北边界线,在原来的一些关城的基础上,连接修筑成了一道长城,燕山山脉上三百里的长城筑好之后,整个平州的北面和东面都已经固若金汤。

而在山海关南面海边。还是水军驻扎的水城,水城建在秦皇岛这个不冻港口,处于山海关内。

关城东门二楼,李璟在诸将的陪同下,登高望远。雄视四野。

辽西之战的战前准备已经完成,李璟亲自从登州赶来山海关。亲临前线,全面指挥这场重要的战役。

山海关外,就是辽西营州。

营州,一直以来都是唐在东北的军事重镇,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营州也是草原丝绸之路东端的起点。

唐朝在营州先后设立了营州都督府、平卢军节度使,在此驻重兵把守,同时兼管契丹和奚两藩。

营州同时也是唐朝在东北之地唯一设立的正州,所辖之地东至辽河南至大海三百四十里,西至平州七百里,北至秦长城二百七十里至契丹界湿水四百里。东南到安东府二百七十里,西南到北平郡七百里,西北到契丹界七十里,东北到契丹界九十里契丹衙帐四百里,去西京五千里,去东京四千一百十里。

其辖境相当于后世大、小凌河,六股河、女儿河一带,朝阳锦州、阜新、葫芦岛、河北青龙县以及秦皇岛部份地区。

营州虽处辽西,可是这里却土地肥沃,而且从汉时起中原就开始开发辽西,因此这里并不比幽州落后。在隋征辽东之后,辽西更是得到飞速发展。

武则天时,契丹反唐,攻占营州,对营州造成很大破坏。

玄宗时,又大力加强对营州的控制,在营州设立了平卢军,辖兵马一万七千五百人。

不过安史之乱时,营州的平卢军也是安禄山的根据之地,后来平卢军反安禄山,被史思明之字逼迫渡海退回了山东。

安史之乱后,营州的人口大减,营州有汉人、突厥人、新罗人、奚人、靺鞨人、高句丽人、回鹘人、粟特人等等,汉人反而不再做为主体。懿宗朝开始,契丹人不断入侵辽西,幽州卢龙镇已经基本失去对辽西的控制。

幽州卢龙军一直内乱不止,已经不复当年强悍。李璟先借机取了平州,控制了辽西的入关关口。现在,李璟又占据了辽河下游东岸,取得了辽西东面地区的控制。

幽州内乱,契丹同样内乱,这样千截难逢的机会,正是李璟夺取辽西的大好时机。夺下辽西,平州就不再是一块飞地,夺取辽西,李璟就能直接威胁到契丹的腹心,有利于他击败高句丽人夺取整个辽东。

对于这次战斗李璟十分重视,可以说,除在淄青镇留下了部份守军外,李璟为这次作战调动了十万军队参战。

不动则已,动必雷霆。

此次出兵,两面出兵,东西同时出兵夹击辽西。

平州做为西线大本营,李振和林威等诸将已经提前做了许多准备,与此同时,在草原上呆了许久的李维也终于返回平州。

李维在草原上一年多,整个人都有了股子草原牧民的感觉。人黑了,却更壮了,回到平州,洗了一个热水澡后,李维向李璟仔细汇报了在契丹的经过,并且告诉李璟,痕德可汗希望加强与李璟的联盟关系。

“加强关系,他想怎么加强?”李璟轻笑道。

李维端起杯子喝了一口热茶,长舒一口气,满足的道:“在草原一呆两年,不是烤羊肉就是马奶茶,我感觉我浑身都有股子腥膻味了。还是咱们中原的清茶最纯正啊,香!”

“这是新茶品种,武夷山乌龙茶,你要是喜欢,一会走的时候送你两斤。”李璟道。

李维连忙感谢,正了正颜色,开始认真禀报道:“遥辇痕德很有决心,虽然屡战屡败,可却屡败屡战,坚决不肯与携带部妥协。不过他们现在的情况不太好,迭剌部世代掌控着契丹兵马大权,部族子弟多是熟悉战阵兵法。痕德可汗新任可汗,威望不足,经验也不足。”

“痕德可汗接连败阵,军心士气低落。他希望我们能立即向迭剌部开战,同时,他还想要向我们购买军械铠甲。”

李璟认真的听完李维的汇报,问道:“你觉得痕德可汗能坚持下去吗?”

若是痕德可汗撑不住,那么李璟也就没必要在他的身上浪费太多精力。

“痕德可汗虽然连吃败仗,不过迭剌部一时也无法彻底击败他们的。特别是痕德可汗绝不会向迭剌部屈服的,只要我们肯支持他,他一定会战斗到底。”李维十分确定的道。

盖寓在一旁道:“若是如此的话,那么我们就还真不能放弃痕德可汗,一定得全力支持于他。有痕德可汗跟迭剌一直对着干,契丹可就有的乱了。”

既然痕德可汗有这样的决心,那李璟就得扶他一把。不如这样屡战屡败,就算他再不屈服,用不了多久,他的部下也会屈服的。

“痕德可汗需要什么样的支持,有没有具体的要求?”李璟问。

李维点了点头,“痕德可汗派了一名使者前来。”

“带这位使者上来。”

痕德可汗的使者入帐,是痕德的一位族叔,遥辇巴德,五十出头,完全秃头,光亮的秃头下眼光很是锐利,面色红润,整个人十分的勇武。

“遥辇巴德代表契丹可汗遥辇痕德见过尊贵的大唐安东郡王!”

“免礼!”李璟抬了下手,笑问道:“不知道痕德可汗有什么需要,提出来,也许我们可以提供帮助!”

“多谢郡王,我此次代表可汗前来,希望能购买一批军械。如果可以,我们希望能购买五千套铁甲、一万套皮甲,铁盔一万顶,另外加上长矛、马刀、角弓、盾牌各一万,外加三千把弩,一百万支箭,外加伏远重弩一千具。”遥辇巴德倒是没跟李璟客气,一开口,就是一长串的名单,各样装备的需要数字惊人。

这个数量,就连李璟都不由的眼中精光一闪。

“遥辇巴德将军,这些装备可不少啊,你知道这批装备的价格吗?”李振在一旁问道。

遥辇巴德点了点头,“我打听过一些消息,镇国军出售的军火,铁甲一百贯,皮甲三十贯,长矛五贯,马刀二十贯,角弓二十贯,盾牌五贯,铁盔两贯。弩三十贯,伏远弩一百贯,箭一百支一捆一贯。这批装备,值一百五十一万贯。”

李让补充道:“一百五十一万,这是出厂价,如果是加急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