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知兄台贵姓?在下宋一铭,不知道唤在下有何事?”这个自称宋一铭的富贵公子很大方得体的跟杨改革打招呼。

杨改革也还礼,道:“呵呵,免贵,姓杨,我看兄台不是缺钱的人,怎么也要到后面去啊?这里面,莫非,他又什么关窍不成?”杨改革对这那个办公和善的家伙后面那个房间很感兴趣,想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

那个自称宋一铭的家伙被杨改革一问起,当即就准备把里面的东西爆出来,不过,刚张嘴,忽然想起什么来,该而用不在乎的口吻说道:“咳咳……其实也没什么,里面嘛,兄台到时候去举监,自然就知道了,没什么,没什么……”不肯说了。

杨改革愈发的好奇,这屋子里,到底有什么啊!不会是一只吃人的老虎吧。人一进去就被吓破了胆,但是也没见有人尖叫啊!

“呵呵,兄台就不要欺瞒我了,我也知道,这里面是个放印子钱的,又没什么不能说的,我也只是想先睹为快罢了,如果兄台舍不得告之,那就算了,就算杨某没问……”杨改革假装生气。

“咔咔……”这个自称宋一铭的家伙还没开口就呛着了,咳嗽了几下,道:“唉……看兄台似乎也是为这举监而来,宋某也就直说了吧,里面也没什么,就是硬逼着宋某借几个的印子钱罢了,如果宋某不借,就说宋某的入监资格水准可能不够,需要重新去考试一番,考试合格之后,方能入监,……宋某没办法,只好借了三个月的印子钱,不过,宋某又当即还完了,唉,无缘无故的多收了宋某三个月的利息啊!……呵呵,我看兄台的出身似乎不凡,不知道需要不需要走上这一遭……”这个宋一铭,说完了,还不住的上下打量杨改革,似乎想从杨改革的穿戴上,看出一点什么来,希望这杨改革是一位贵人,也去里面感受一下这种遭遇,如果有可能,为自己出出气。

杨改革惊讶的眼珠子都快出来了,这算什么?有钱入监的人还逼着逼人借三个月的印子钱,而且当场还了之后,依旧要收三个月的利息,这事整的,真TMD强悍!不知道这李若涟的大脑里面想的是些什么。这种事都敢整出来,也不知道是国子监的那头猪,配合李若涟这样干的,当真是胆大包天啊!杨改革也发觉,这件事,里面有蹊跷。

看着杨改革一副惊讶得眼珠子都快出来的模样,这个宋一铭似乎很得意,对于自己能把这位贵公子镇住,感觉良好。又道:“呵呵,杨兄,在下办完了手续,就告辞了,祝兄台好运。”

杨改革勉强的收住了震惊的心,和这个宋一铭告辞,道:“告辞,告辞!不送了……”

这个宋一铭,很有成就感的走了,似乎对于自己能震住一位贵公子而感觉到高兴。

杨改革送走了那个宋一铭,才又回过神来想这件事,这件事,到底是谁干的?我靠,入监的人,有钱没钱,一律搭车车收费,我靠,还是搭车收高利贷利息,这种事,也算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吧,这得怎么猪的人才能办这样的事啊!还有那个李若涟,得怎么样的胆识和头脑,才能想到这种主意啊!搭车收费是没错,是个好主意,不算什么,可没有搭车收费直接以高利贷的名义干的啊!

杨改革本以为,自己这个穿越者装神棍,开金手指就够强悍、逆天的了,却没料到,这里遇到了更加强悍,更加逆天的存在,这件事,得多么“牛”的人才能办的啊!杨改革已经泪流满面了,这事,办的,实在是太强悍了点。

“大伴,你给我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杨改革想了半天,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够用,这种事也能搞出来?搭车收高利贷利息。自己是听错了吗?

王承恩一脸的不可能,显然,比杨改革更加不相信这种事的发生,这还是天子脚下,这还是国子监吗?这简直就是在卖官粥爵上面加上强买强卖啊!

虽然王承恩一脸的不可信,但是依旧很快回答皇帝的话,道:“回公子,如果小的没理解错的话,这国子监里,没钱举监的,就借印子钱让他举监,有钱举监的,就让他借三个月的印子钱,即使不借,也得多交三个月的印子钱利息,怕也是用一千两来算的吧……”王承恩也觉得自己的脑袋有点不够用,这种事也行?明摆着就是抢钱啊!国子监的祭酒难道是猪吗?这种事也能干?多收点就多收点,你多报一点就是,但是你这逼别人多交三个月的高利贷,印子钱,还明目张胆的,算什么事啊?这国子监祭酒的脑袋,大概比猪聪明一点。

杨改革抓抓头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王承恩继续说道:“……如果不交钱的,怕是不会让别人举监,以需要考试为名,让别人不得不多交钱,大概就是如此吧……”王承恩说完,也陷入深深的思考,思索着这国子监的祭酒是那头猪,自己回头得好好的治一下这家伙,这家伙肯定知道放印子钱是皇帝的生意,所以,才放着胆子让人借高利贷的,这不是败坏皇帝的名声吗?

杨改革正在抓狂中,王承恩已经有了主意了,道:“公子,要不要小的让人把李若涟叫来,问下他是怎么回事,此事,过于蹊跷啊!”

“好,把李若涟叫来问问,对了,管家,你可知道,参与此事的人,有哪些?这里的主官是谁?还有,坐在厅堂上的那个家伙,是谁?”杨改革就算是再小白,也知道这种事不能干。堂而皇之的搭车收印子钱。超出了杨改革的想象。

“这个,小的也不知道,得问问才知道……”王承恩也不知道是那头猪干的好事。随即又说道:“……回公子,至于朝堂上的那家伙,小的也不认识,不过这国子监的祭酒,应该是孔贞远,不过,好像是最近才任命的,好像还没有上任,这前任国子监祭酒好像是牵涉到魏案,被革职了,如今,也不在国子监任上,就连司业,好像也……”王承恩说出了自己知道的东西。

“也就是说,目前的国子监,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咯?那个坐在堂上的人是谁?”杨改革无语了。

王承恩也不认识那个家伙,道:“回公子,小的也不认识……”

杨改革无语了,这件事,搞不好会把重开国子监的事,搞黄了,那可就坏了自己的大事啊!杨改革郁闷了,这个李若涟他是怎么办事的,这样不牢靠。

第205章 高利贷搭车收费的起因

面对即将被搅黄的国子监敛财计划,杨改革不停的走来走去,这里是一间保镖们弄的房子,供杨改革休息,杨改革心如乱麻,焦躁得很。

这件事,就透着蹊跷,从那两个人的话中,杨改革感觉,这里面,一定有事,只是不知道这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国子监的事,事关自己敛财,这操办这件事,一来是自己的主意,二来是自己的“队伍”,领头的就是徐光启,还有那个圣斗士刘吉善,如果这件事搞砸了,自己的队伍就不好带了,人心散了啊!自己的旗帜倒了,日后想要办什么事,就不容易了啊!

杨改革不住的走来走去,等待着事情的消息,这件事,可能关系到自己的生死了。

杨改革走来走去,也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门终于吱呀一声,开了,进来的是王承恩。

“启禀陛下,李若涟带到了。”王承恩也是气喘吁吁,这件事,关系重大,这国子监都能搞出高利贷搭车收费的事来,这真的只能说是有人胆子实在太肥了。而这个放高利贷的幕后主子,正是皇帝崇祯,如果这件事抖落出来,皇帝都不会讨了好去。

杨改革急切的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见正主子到了,立刻道:“见。”

李若涟被领了进来,额头上,光洁的很,倒头便拜:“微臣李若涟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改革也没心思和他废话,直接就道:“李若涟,起来吧,关于你放印子钱给举人的事,你解释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朕怎么听说你是没钱的也放,有钱的更是逼别人缴纳三个月的利息钱,这个,你怎么解释?你和这国子监的关系是如何的?怎么会搞成这样?明目张胆的在国子监里放印子钱?你不用冒用朕的名义吧?”杨改革如连环的爆竹一般,噼里啪啦的炸个不停。对于能在国子监放高利贷这件事,杨改革始终觉得实在过于神奇。

李若涟本来还算镇定的身形,被皇帝劈头盖脸的一顿问,也给问得有点颤抖了。这件事,如果真的像皇帝所说的那样,那关系就是在是太大了,这不光是他一个小小锦衣卫百户的问题,甚至关系到皇帝的名声,甚至关系到朝中重大的人事变化,这一切,是他这个小小锦衣卫百户无论如何也承担不起的。

虽然被皇帝的话问得颤抖起来,但是李若涟说话的时候,却没有哆嗦,思维清晰利索得很。

“启禀陛下,这在国子监放印子钱的事,说来话长,这没钱的来借印子钱肯定是要收利息的,这有钱举监的,微臣如何敢冒用陛下的名义去强收印子钱呢?更不会用陛下的名义去强收印子钱利息啊!陛下,这件事,微臣再糊涂,也不至于敢这样干啊!”李若涟很快的清理出皇帝纷繁复杂的问题,简单而全面的回答了,也为自己叫屈。

“你是说你没有用朕的名义去强收印子钱的利息?也没有用朕的名义去收印子钱?”杨改革一团乱麻的脑袋,经过这李若涟几个简单的回答,也清晰了不少,理清了不少思路,问话开始正常了。其实,杨改革对于搭车收费问题,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只不过,要把名目设计好,不要用印子钱这种超级白痴的名目来搭车收费。

“回禀陛下,微臣确实没有用陛下的名义去收印子钱,更不可能用陛下的名义去强收印子钱利息,小的绝不至于愚蠢到如此的地步啊!”李若涟也是个聪明的人,自觉自己还没糊涂和愚蠢到这一步,干出这种害人害己的勾当来。

李若涟一口否认,那这个问题出在那里?国子监?不过这国子监现在恐怕处于半瘫痪状态,旧官出事革职了,新官还未上任,这种时刻,本来应该还有副手出来主持事物的,不过听王承恩说,连副手也是官复原职,尚未到任,这就是说,国子监处于真空或者半真空状态,没有一个主事,拿主意的人。那这是谁在里面兴风作浪呢?杨改革觉得这里面有一个巨大的阴谋,这个阴谋如同一张巨大的网,逐渐的网罗到自己的头上,慢慢的收紧,到时候,自己就算是完全被困死了。

想到这里,杨改革觉得后怕,幸亏自己微服来一趟国子监,否则,这国子监的事一旦搞大,搞得满朝风雨,到那时候,自己这个皇帝最近一段时间来的努力,怕是要泡汤了,这历史,怕是又要回到历史的轨迹上去啊!杨改革觉得那根勒在自己脖子上的绳子,好像又紧了一点。

“你是说你没有利用朕的名义强收印子钱利息?那么,这国子监会让你在这里面放印子钱,当堂的借钱给缺钱的举人的事,你如何解释?你是何如和国子监的人扯上关系的?国子监怎么会允许你到国子监内部来放高利贷?”杨改革见李若涟一口否认了第二种事,于是,改问这第一种事,和国子监的关系,这得到什么程度,堂堂的大明朝最高教育机构衙门才会让一个放高利贷的堂而皇之的当堂借高利贷啊!

“回禀陛下,这件事说来话长啊!微臣原本,也不在国子监放钱的,也都是在外面直接和缺钱的举人私下联系,没有这当堂借钱的事,不过,这后来,事情就出现了变化……”李若涟说到这里,变得嗯嗯腾腾的。不管怎么说,自己干的就是放高利贷的,确实是在国子监里放的,这个,不得不说,有时候事情,他远超一般人的想象。

“快说,什么变化?”杨改革心情极坏,这件事可能事关自己的生死,可能事关历史运动的轨迹,自己一个不好,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可呢前功尽弃。如果不是李若涟是自己人,如果不是徐光启是自己人,如果不是刘吉善是自己人,自己现在可能已经大开杀戒,抄家来充实国库内帑了。

“回禀陛下,微臣刚开始,都是暗地里放印子钱的,根本没想过要直接和国子监关联上的,……据微臣所知,这传说举监的名额有限,据说这一批的举监大半以上都能历事,其中又有大半能够安排下去,所以,这次想到国子监举监的人,是络绎不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举监的举人,就用借条来报名了,……有不少由于路途太远,急切之间也拿不出许多钱财,又怕名额有限,自己从家中取钱回来赶不上报名,所以,就有人拿一张欠条到国子监里,想把举监的钱欠着,待在家里送钱过来之后,再还不迟,以免耽误自己举监……”李若涟的思路还算清晰,给皇帝的解释,也还比较有条理。

杨改革点点头,这个算是听懂了,这不知道是谁放的风声,说举监名额有限的,也不知道是谁放的风声,说这大半都包分配,勾搭得很多人都趋之若鹜。要知道,自己可根本就没有打算只收一定名额的举监,自己的打算是越多越好,多多益善的,这一千也是收,这两万他也是收,这些人收进来,那可就是真金白银啊!杨改革怎么会嫌多?这大半包分配这件事倒是真的,杨改革打算把这国子监的牌子打起来,利用这国子监给自己敛财,助自己度过这几年的难关,至于日后如何分配的问题,一来,起码也要几年之后,今年举监的他才会去历事,这个,有一个时间缓冲,自己挨过这最难熬的几年,还怕他作甚?自己随便弄一些新官职,就够给这些人批发的了。对在这件事里煽风点火的家伙,杨改革不打算追究,这种情况,符合自己的利益。不过,这打白条子到国子监报道一事,让杨改革觉得,这明朝人也还是挺有头脑的。

“……,刚开始的时候,这国子监似乎是同意这样做的,认为这不过是把举监的钱迟后一些日子缴纳而已,也算是解众多举人们的难处,不过,刘大人和户部的态度是不收借条,只要现银,所以打了借条入监了的举子们现在必须拿出银子来入监,否则,就会有麻烦,而且,还放话,交一个钱,就入一个人,不交钱就不入监,当堂办理,概不赊欠……”李若涟的话没有停,一直在叙说其中的原委。

“等等,这国子监同意把举监的捐输迟后一些缴纳?是谁答应的?”杨改革记得,这国子监,好像是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的,一把手,二把手都是新任,还未到任的,那这个决定是谁做的?

“回禀陛下,好像是国子监监丞,典簿等几人共同商议作出的决定……”李若涟答道。

“监丞?典簿?这是什么官?能够管得了举监打白条的事?”杨改革怒火中烧,我靠,这种鼻屎一般大的官,居然也敢改自己的规矩,居然敢让举人们打白条,先上船,再买票?世界上有那样好的事吗?杨改革现在最缺的就是银子,还让人欠账?天知道这群举人什么时候还?一年,两年?那个时候,黄花菜都凉了。杨改革的怒火,一直没地方泄,这一直都是牵扯到自己人,如何发泄?现在终于找到两个倒霉鬼,准备发泄一些心中的怒火。

“回禀陛下,国子监监丞,执掌学规,典簿,掌文移金钱出纳支受。”一旁的王承恩飞快的答道。

学规?那岂不是和教导主任一样?典簿?那不就是总务?

“他们能够管的了这举监打白条的事?”杨改革觉得这几个家伙,管得太宽了点。如果管了自己不该管的事,那就别怪自己不客气。杨改革是在想不通,这两个鼻屎一般大小的家伙,也敢掺乎进这朝廷高层讨论通过的事,这是他们能掺乎的吗?也太自不量力了吧?

“回禀陛下,他们在没有上官的情况下,确实可以自己做些主……,不过管不了这件事。”王承恩很肯定的说这两个人管不了这事,要是这两个人能够管得了这举监的事,那还要皇帝干嘛?

“呵呵,管不了?那就好,来人啊!把那两个胆大妄为的家伙给我绑过来,朕要看看,他们有多大的胆子,敢坏朕的事。”杨改革对这两个家伙,恨之入骨了,准备看看这是什么样的两个人才,有如此的胆量,居然敢掺乎这种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

“遵命,陛下。”王承恩答应下来,准备去抓人。

王承恩安排人出去抓人了,杨改革又想起来,这李若涟的话里,还有东西。于是问道:“李若涟,你说,刘吉善和户部的人不同意国子监收借条,执意要现银……?”杨改革皱皱眉头,这个有问题,实在是太像他们都串通好了,一起整那些举人。先用借条的事弄个套子,把那些想举监的人套进来,那些打借条的举人还以为自己占了天大的便宜,不花钱就可以搞到举监的名额,然后再说借条不管用,只能用现银,如果不出现银,就会有麻烦,所以,那些举人被逼无奈或者走投无路,只能找李若涟借高利贷?这个,难道就是事情的始末?杨改革有一种荒唐的感觉。

李若涟的额头,光滑得很,听了皇帝的问话,道:“回禀陛下,确实是这样的,刘大人和户部皆不同意国子监用借条抵帐,要入监,只能用现银,而且还让国子监的人立刻让那些已经报名的举人立刻交钱……,那些已经用借条入监的举人对此很不满,不肯交钱,说已经打了借条,就已经给过钱了,日后必定会还钱的,如今再逼他们,他们也没有,甚至说要把官司打到朝堂上去呢,……,刘大人和户部对此很不满,要求那些举人立刻交钱,否则就让他们在国子监除名,也逼迫国子监的人尽快想办法还钱,否则,就要把这件事告到陛下这里,……后来,这国子监迫于压力,没办法,只好让举人们重新拿钱,废除借条,不过,这样一来,倒是被那些举人们嫉恨了,再者,这国子监也没有银子给那些没钱的举人垫钱,找来找去,听说微臣可以放印子钱,于是,就来找微臣商议,让微臣给那些举人放些印子钱救急,微臣觉得这是个机会,于是就答应了,……后来,这户部知道之后,觉得这样更好,凡是想举监的人,不会因为没钱而耽误举监,反正他们只要钱,这举人和微臣之间的借贷关系,他们就不管了,所以,逐渐的,就变成了这国子监里当堂收银,没钱的可以当堂从微臣那里拿银钱缴纳给户部,这户部也就不管这事了,这国子监也有银子补救这失误,也有银子让举人们入监,所以,微臣也就堂而皇之的可以在国子监的大堂里放印子钱了,……不过,绝不是用的印子钱的名目,乃是用的会馆的名义借的,用的是帮助同乡,帮助同学的名义借的,绝不是陛下所说的,直接用放印子钱的名义去借,这种事,微臣还不至于糊涂到如此地步的……,陛下,可能是那些举人嫉恨刘大人和户部,以为是微臣和户部,一起匡他们,所以,说微臣是放印子钱,借的也是印子钱……这纯粹是污蔑,陛下……”李若涟一口气把这国子监,刘吉善户部和自己和举人之间的关系说明白了。

杨改革心中的一头乱麻,整理了半天,终于理清了一点头绪。

国子监的猪头病发作,让举人们用借条入监,日后还钱,然后举人们完成报名,然后,专门负责这件事的官员和户部不同意用借条,必须用银子,逼迫国子监和举人们还钱,这国子监举监的举人没办法,只能从高利贷李若涟这里想办法,结果户部 很喜欢这种办法,举人直接从高利贷那里借到钱,然后直接支付给户部,这举人入监就算是完成了,银钱算是收干净了,举人欠钱的事和户部就没一文钱的关系,对这种办法非常推崇,于是,就用会馆,同乡,同学的名义,让高利贷借钱给举人,让高利贷直接把钱支付给户部,然后,这件事的最终受害者举人们就对这借钱的人恨之入骨,说他们是印子钱?在人前抹黑印子钱。

按照李若涟的说法,杨改革给这件事下了个定义,国子监白痴,混蛋;刘吉善监管不力;李若涟趁机放高利贷;户部最受益;举人最遭殃。

杨改革在心里排算了半天,算是把这其中的关系排算清了。杨改革看了一下,这个,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圈套,让钻圈套的举人们无处可逃,必须借高利贷的钱。

杨改革觉得,这件事,怎么越看越想是某个人一手导演的啊!不过,这一个百户的能量,也是在太大点了吧。如果事情真的是这样,那这个李若涟的能量,可不浅啊!

事情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糟糕,杨改革的心情又轻松了不少。

第206章 国子监里的阴谋

明白了这国子监里放高利贷的原由,杨改革才轻松了不少,这事情,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有人胆大包天,用自己的名义干些无法无天的事。

这件事,起因,应该是国子监里的监丞,典簿这两个猪头引起的,不知道他们两个人怎么就答应了举人们用借条代替银子,按道理说,这种事绝对不可能发生,因为这国子监作为大明朝最高的教育机构衙门,是不可能由这两个人任意所为的。

即便是国子监里的主官不在,新任主官未到,也不该由这两个家伙来做主,这种事,由皇帝和当朝的大臣们决议,由帝师负责,刘吉善实际操作,怎么可能会任两个不入流的小官在里面捣乱?这两个小官的胆子,绝不可能那样大啊!杨改革对这件事的起因,也有了兴趣了,这得是什么人,才会有如此大的胆子啊!这里面,必定蹊跷,有原因的。

李若涟似乎一直在做心里斗争,一直不停的望着门口。犹豫再三,终于似乎是下了某种决心,跪下来,道:“启禀陛下,微臣有罪,没有及时的向陛下禀报情况,恳请陛下惩罚……”

杨改革看着李若涟自己请罪,觉得也许自己没有猜错,这李若涟,恐怕真的是和这件事有什么牵扯,也许真的是自己想的那种情况。

“李若涟,你有什么罪?”杨改革问道。

李若涟鼻尖冒汗,道:“回禀陛下,这国子监举人打借条一事,罪臣也是有参与的……”说出这句话,李若涟仿佛全身的劲被放干净了,整个人自信的气场,变小了。

杨改革心中长叹一声,这事,果然,自己猜中了,自己的人和这件事有关系,可能是设了个圈套,让那些举人往里面钻,然后全部都得在高利贷那里借钱,这大概就是李若涟一口气问自己要一百二十万两母钱的底气吧?杨改革对这个李若涟佩服,也为他的疯狂感到可怕,也许自己这个宅,实在是太善良了点啊!

“这样说来,这国子监的举人举监,打借条一事,是你策划的咯?先开个口子把众多疑惑不定的举人放进网里,等举人们都举监了,入了名册了,然后反悔,说这借条不行,然后硬逼着举人们借你的高利贷?是不是这样?朕没说错吧?”杨改革觉得这个世界可真的很神奇,堂堂的大明朝最高教育机构,居然可以堂而皇之的当堂放高利贷。

李若涟光洁的额头,这次,是细汗冒了出来,李若涟也不似刚才那样自信满满,皇帝的话,如同刀子一般,刮得他生疼啊!

“回禀陛下,这件事,罪臣确实在里面推波助澜了,确实参与设计逼举人们借钱的事……”李若涟很干脆的就承认了。

杨改革无语,没看出,自己这位百户的能量,蛮大啊!相当的给力啊!居然可以指挥国子监的人,还可以算计众多的举人,逼迫众多的举人借高利贷,这在大明朝,是怎么样的一种“高人”啊!这恐怕,是把狐假虎威这四个字用到了极致了吧。杨改革既无奈,又佩服。

也许,自己对自己的下属,对自己的“自己人”,太过于放纵,让自己的“自己人”太过于狂妄,太过于滥用自己的信任,滥用自己的名义,也许,那一天,就是一颗定时炸弹啊!

杨改革沉默了,这事该怎么办?李若涟是自己发掘出来的“自己人”,如果现在自己废了他,那么,自己对待“人才”的招牌,算是砸了,以后,谁还敢跟着自己?如果不处理这个李若涟,那这事怎么收场?朝臣们恐怕少不了会用这件事作为武器,攻击自己,到时候,自己也是吃不了兜着走啊!皇帝不好当啊!饷帝也不好当啊!不过是想赚几个银子,就弄出这种事来。

就在杨改革沉默,觉得自己的人品有问题的时候,认完罪的李若涟又说道:“启禀陛下,臣还有话要说。”

杨改革看了看李若涟,发现这个李若涟又恢复先前的精神,充满了自信。

“你有什么话要说?”

“启禀陛下,臣要说,虽然臣参与了这件事,但是,这让举人打借条这个主意,却不是罪臣出的,罪臣只是利用了这个主意……”李若涟爆出了一个惊天内幕。

“什么,这个主意不是你出的,那是谁出的?那个什么监丞?主簿?”杨改革觉得这里面的关节可真够复杂的。事情,远不是自己想的那样简单。

“回禀陛下,是的,这个主意,不是臣出的,但更不可能是陆监丞和唐主簿的主意,这个主意,据说,是朝中某位重臣的意思……”李若涟说话,说了个半截。

“朝中的某位重臣?那一位?怎么会出这个主意?”杨改革觉得这件事可真的够稀奇的,这朝廷都指望着这举监弄银子呢,居然有人在这里面搞鬼,打破,难道自己真的遇到的就是一群“猪一样的队友”?杨改革悲哀的想到。

李若涟道:“回禀陛下,据说,好像是一位施姓重臣,是不是,罪臣就不知道了,罪臣也没有实际的证据,……”

周姓的大臣?杨改革转头望着王承恩。

王承恩道:“陛下,内阁首辅施凤来。”

施凤来?杨改革对这个名字,当然是知道的,自己内阁的几个人,自己可能还记不住,不过这内阁首辅,和王承恩相对应的人物,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天天和自己见面的家伙,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呢?

他?他会阻拦这国子监收钱?为什么?杨改革想不出为什么来。难道他就是那个“猪一样的队友”?

“你没搞错?你确信是他吗?”又有什么原因,让他费这样大的力,做这件事呢?要知道,这件事如果败露了,他这内阁首辅,怕是干不成了。他现在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下的地位了,不可能再升,已经是人臣之巅了,还有什么,值得他冒如此大的危险呢?是野猪皮的卧底?也不是啊!野猪皮也不可能给他一个皇帝当当。

“回禀陛下,罪臣没有一点根据,也没有一点证据,不能肯定,只知道,和陆监丞他们接触的都是通过中间人,并不是直接和陆监丞他们联系的,所以,罪臣也不能说一定是施阁老所为……”李若涟也不敢肯定这件事。

“你也不敢肯定?那么,这个让举人们打借条的事,具体的是怎么回事,你给朕解释一下详细的经过。”杨改革发现,这里面,怕还真的有阴谋,一个大大的阴谋。

“回禀陛下,事情是这样的,一开始,罪臣也只是在外面放印子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