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多谢陛下隆恩!”孙承宗也不知道说啥了,只好来个谢恩了事。
“呵呵,不用,徐师傅帮朕治理国家,用以用这新鲜的东西,也是应该的,这个东西,朕多的是,……呵呵,对了,徐师傅,孙师傅选了一样宝贝,你也选一样吧,如此,才显得朕公平。”杨改革今天高兴,准备来个礼物大派送。没有理由送了一个师傅,另外一个不送!
徐光启笑着道:“那臣就多谢陛下了,既如此,那臣听说陛下的宫中,有人送机械座钟,臣对这个很感兴趣,准备以算学去研究这机械座钟,不知道陛下肯不肯。”徐光启一开口,就要了机械座钟。
杨改革觉得这徐光启可真的会挑礼物啊!这机械钟表,自己已经让“内廷工部”的人去研究仿制了,只是一直还没有什么消息,既然这徐光启对这个很感兴趣,要对这个机械座钟进行系统的研究,那么,这再好不过了。这座钟的仿制,看来,指日可待啊!可又是一条财路啊!今天老天爷可给自己送了不少好东西啊!杨改革屁颠颠的高兴。
“这个完全了没有问题,朕正缺一位高手去研究这机械座钟呢,朕想着,这座钟从西方大老远的运到东方来,不如咱们自己研究,自己研究了自己造,这岂不是比从西方运来更好?……大伴,把宫里的座钟送几座给徐师傅,供徐师傅研究。”杨改革丝毫不吝啬的就把几座座钟给了徐光启。
“……谢陛下隆恩!”徐光启也没料到皇帝会如此大方,一下子给了自己数台座钟,这一台占的地方就够大的了,这数座,自己可能得盖几间房子放啊!不过还是收下了,因为这研究机械座钟,不是一下,一天,一台就一定能研究出的,皇帝既然多送了几台,那么就收下吧,一台不够,那就多拆几台。
“……呵呵,徐师傅不用谢,这个座钟,如果徐师傅研究透了,可以把这技术转让给朕,朕出专利给徐师傅,让徐师傅坐在家里享受专利,如何,或者能小型化则更好,能随身携带的钟,朕想,一定可以大卖,必定获利丰厚,如此,徐师傅,研究出座钟或者小型化座钟的专利,朕可就预定咯……”杨改革梦想着,自己的工厂里,又多了一个制造机械座钟,制作手表,怀表的,要知道,在日后的清末、民国,一个好的怀表可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啊!一块好的怀表,甚至可以卖到几千个大洋呢,这条发财的路子,自己无论如何,不会放弃的。
徐光启和孙承宗面面相窥,这个皇帝,实在太爱财了,不过并没有说皇帝什么,更没教育皇帝不要爱财,都知道这皇帝也不容易,这天灾,赈灾,军饷,造舰,战争军费,等等,实在是个无底的窟窿,皇帝不捞点钱,这大明朝,还如何支撑下去。
第194章 琐事
送走了两位孙、徐二人,杨改革是高兴带着疲倦。
今天自己的收获不小,不光是收获了科学宗教,也收获了一个科学院,更是收获了两个发财的门路。
王承恩一脸慈祥的望着皇帝陛下,这皇帝,真的是长大了,这行为,越来越摸不透了,这见识,已经远超他了,做的事,说的话,他基本上都是迷迷糊糊的,听不太懂,但是见孙承宗和徐光启两位都很赞赏皇帝,知道这不是坏事。
“陛下,是否要休息一下?”王承恩瞧着皇帝那疲惫的神态,心疼得不得了。
“嘿嘿,不用了,大伴,今天朕的收获极大,高兴,高兴啊!”杨改革疲惫的高兴着。虽然说着不用休息,可是,却不住的扯哈欠,搭眼皮。
杨改革觉得自己时间很不够用,自己还有太多的事没有完成。一件件都得自己去处理,这个,实在是太累了。
“大伴,对了,把内阁里各位阁老的经历文案给朕准备一下,朕要看。”杨改革忽然想起来一件事,自己这个内阁,十分的不给力,几乎帮不上自己的什么忙,否则,自己也不会这样累。
“遵命,陛下。”王承恩吃惊得很,皇帝忽然要看内阁辅臣的文案了?这岂不是说,皇帝有心换内阁了?新潮新气象,看样子,也是该到换人的时候了。
“另外,这制作放大镜的,专门设立一个场子吧,不,这个,朕另有打算……”杨改革准备建眼镜厂,不过想想,这个东西,还是给孙家兄妹去做比较好,一来,这玻璃是他们生产的,二来,交给他们去做,自己的利益可以最大化,如果交给太监们,做是可以做,不过免不了要从中捞上一捞,自己暂时可没那个闲工夫去反腐。
“另外,告诉内官监的工匠们,朕的承诺依旧有效,能早日仿制座钟的,朕有重赏,能大幅度减小座钟体积的,朕有重赏,能把钟表携带在手上,身上的,朕更是有天大的恩赐给他,专利,银钱,官位什么都有,明白吗?就这样跟内官监的工匠去说吧……”虽然徐光启也准备研究座钟,不过,杨改革决定还是不放松自己这边的研究,这些事,得有竞争速度才快,自己最缺的就是时间,自己更是缺钱。
“遵命,陛下。”王承恩答应下来。
“另外,这满桂什么时候能到京?”杨改革又操心其这满桂的事来,满桂进京,一个重要的标志就要对蒙古人动手了,对蒙古人的动手,紧接着就是动晋商,接着,就是盐商……,现在野猪皮大概也在“清理”蒙古人吧。杨改革准备等野猪皮清理过了,自己再去清理一次。让蒙古人知道,野猪皮能清理你们,我大明朝照样也能清理你们,跟着野猪皮干的时候悠着点。满桂的入京,也是自己武装贩卖的开始,这蒙古的生意,如果没有军队保护,没有保镖,是怎么也做不成的,这日后的殖民地,没有武装的保护,是不行的。
“回禀陛下,这诏书下去大概有二十来天了,估计,再有十天半个月,应该差不多了吧,这关外,到这里也是大老远的。”王承恩想了想,就报出了一个数字。
杨改革心中默算,圣旨出去一二十天?还要等一二十天?这古代的交通,真的不咋地啊!这简直就是酷睿二的核心,奔腾二的配件啊!严重不匹配。
“还有一二十天?这样久?”杨改革觉得,这世间,实在太久了点。
“回禀陛下,这已经算是快的了,这圣旨下到满桂满大人那里,得好多天,圣旨到了,这还得召集各处的驻军,收拾家当,安排防务,这才能往京师里赶,已经很不容易了。”王承恩帮满桂说了几句话,明朝人的速度和现代人,那是两个概念。
杨改革无语,这满桂进京都还没说起,那赵率教恐怕也还得等,那秦良玉,远在四川,恐怕这时间,得用年来计算啊!杨改革泪奔了,这是在太拖沓了,杨改革记得,这从广州到武汉,坐高铁,只要几个小时啊!如果都用高铁运,不要十二个小时,这秦良玉的人马就会出现在自己的眼前,这个真的是没法比啊!
杨改革无语了一阵,知道自己是瞎操了一回勤王军队的心。也不再想这个东西了,开始考虑其他的问题。
“从南方召集的纺织工匠,什么时候到京?”杨改革还惦记着南方的纺织工匠,自己已经叫孙丽娘准备去收羊毛了,可是,这个纺织工匠却还没到,这纺织机,更是没说起,这关系到北边一系列的大动作,如果脱节了,自己的损失可就大了。不得不过问起这事来。
王承恩也被皇帝问得糊涂了,道:“陛下,这个事,奴婢想想……,奴婢早已经吩咐下去过了,这江南织造必定会用最快的速度把工匠送来的,……哦……想起来了,这事,怕是有一个多月了,如果奴婢估计得没错,这工匠,怕是在路上了,这江南走运河水路,会比较快一点,估摸着,再有二十来天,怕是就要到了。”王承恩的记性虽然远比皇帝要好,但是也架不住皇帝接二连三地问,而且问得还是这些小芝麻一样的事情。好在王承恩的记性确实不错,很快就想起来皇帝说得什么事了。
还有二十来天?杨改革觉得,这明朝的交通,真的是没救了,自己一心想抓紧时间,奈何这时间全部都浪费在了路上,没有工匠,就没有纺织机器,那自己就只能让孙丽娘把收到的羊毛和棉花库存起来,至于说实验纺织技术,摸索如何用羊毛做布匹之类的,这个,只能日后再说了。
杨改革摇摇头,实在不给力啊!
“那些老外可都登记好了?”杨改革又问道。
“回禀陛下,陛下可是说那些夷人?”王承恩问道。
“嗯,对,就是朕上次接见的那批夷人。”这古代对洋人的称呼也不一样,杨改革只能适应。
“回禀陛下,奴婢已经让他们造册了。”王承恩又答道。
“嗯,很好,把资料给孙师傅,让他从里面挑一些,作为新军炮营的军事教官,专门负责教授新军何如放炮,记得告诉孙师傅,务必要把洋人的技术学到手,不光是要弄清如何准确的放炮,更是要把原理搞清楚,就是把之所以然搞清楚,这样,离开洋人,我大明朝也不至于抓瞎……”杨改革又把那些雇佣的西洋炮师给分配下去了。记得里面是有两个造船的专家,已经另外安排了,其他大部分都是炮师什么的,这下,全部送到孙承宗哪里去,让他们带新军的炮营。
“遵命,陛下。”王承恩今天是有点急了,皇帝从来没有一次下过这样如此多的圣旨,即使以王承恩的记性很好,也怕忘记什么。开始紧张起来。
杨改革不管不顾的自己说道着:“嗯,让孙元化开始研究大炮吧,先给他送十万两银子去,算是研究的费用,同样的,让他不光是搞清如何造炮,更是要搞清之所以然,不然,离了洋人,我们大明朝又不能造炮了,明白吗?另外,选两个可靠、机灵的,精通算术的小太监去给他做‘会计’,记录银钱的使用状况,如果有需要,可以从那批洋人当中挑选一些作为助手。”
杨改革觉得自己很多事都没有处理,一下子,就把数件事,一次性的处理了。虽然自己是痛快了,不过,这王承恩却是头一次被皇帝下的圣旨搞得冒汗,这命令实在太多了点。
“遵命,陛下。”王承恩悄悄的抹了抹额头上的细汗。
“另外,大伴,给朕准备我朝诸盐场的位置资料,嗯,文牍,朕有用……,不,算了,……唉……还是准备一下吧……”杨改革迷迷糊糊的,又想起,如今盐政已经暂停了,这盐场的布局,是时候了,还得借用一下古代的资料。光凭自己随意的指点几下,就是天然的盐场,这事,实在玄乎。
“遵命,陛下……”王承恩开始抹汗了。
“毛文龙那边可有什么消息?”杨改革又问了一句和上一句搭不上边的事。
“另外……这个,……算了……”杨改革还准备问下这赈灾的事,看准备得如何了,以前商议的是走水路运粮食到西北去,现在也不知道布置得如何了,如今,已经是五月了,这夏收就要到了,到了收获的时候地里没有产出粮食,这农民造反,就算是要开始了,这时间,也忒急了点,杨改革觉得,这造反的苗头,也就是一二月之间的事,这叫杨改革如何不急?杨改革想问,看王承恩一头大汗,不断的抹额头,想起来,自己今天迷糊,下得命令,实在多了点,再说,这个事,光问王承恩,是没有用的,这件事,还得问徐光启,还得问朝臣们,这个,真的是麻烦啊!杨改革也抹抹额头,这事可真多啊!
……
迷迷糊糊的杨改革觉得心中烦闷得很。
“大伴,出宫去。”杨改革现在想出去走走了,这事关北方的布置,不得不仔细,北方一旦动晋商,这立刻就会席卷全国,一环接一环,就不能出差错,还有,自己的银子,快不够用了,最近,这银子,花得如流水一般。哗啦啦的就没了。几百万两银子啊!就没了,杨改革不得不去出去看看自己的金山银山搞得如何了。
王承恩也不罗嗦,立刻帮皇帝换好衣服。
出宫了,直奔琉璃厂。
沈福元老早的就在街口迎接了。
“属下参见公子。”沈福元没有行跪拜礼,只是简单的行了一个鞠躬,抱了下拳,算是行过礼了。
“嗯,沈福元,如今琉璃斋生意如何?可有人捣乱?”杨改革远远的见这琉璃斋的生意好像好得很,门庭若市,这门店,似乎扩大了不少,装修得一新,披红挂彩,装扮得十分的气派。
沈福元一直是一副“民间人士”的打扮,和那走镖护院的没有什么两样。混在人群里,那里还有一个锦衣卫千户的影子。
“回公子,这生意如何,得问孙姑娘了,小的可就不敢多嘴了,嘻嘻……公子,最近太平得很,没有那个不长眼的过来捣乱。”沈福元可不敢随便多嘴这皇帝和娘娘该说得事,只是把自己份内的事禀报了一番。
杨改革点点头,道:“没人捣乱就好,看这生意,好像不错啊!玻璃厂那边你可得注意了,别一天守在这里,让人把老巢给抄了,知道吗?”杨改革记得以前有几个大官准备谋夺自己的产业的,结果被自己弄回家了,想必这件事之后,大家都知道了这家店面的后台很硬扎,没人敢过来捣乱。杨改革觉得,这锦衣卫做自己的商业保镖,还是很给力的。
沈福元被皇帝一说,吓了一跳,以为皇帝是怪他只顾享受繁华,不管工厂那边的事,吓得立刻道:“回公子,小的可万万不敢误了公子的大事,工厂那边,可是有好几队番子看着的,小的每天都要到那边去看的,绝不会误了公子的大事的。”沈福元连忙解释。
“嗯,不错,你现在还太年轻,好好干一段时间,等你年长些了,长些经验,朕给你寻个新差事,不会让你一直干这个的,放心。”杨改革知道这家伙的重要性,一开始,就不住的给他甜头,拉拢他的心,现在这玻璃大卖,更是要笼络好他,这金山银山如果没人看住,那损失可就大了。
沈福元才二十来岁,就是锦衣卫的千户,当然,这和世袭有关,不过,这个年纪想要升职那是相当困难的,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都是世袭,你升职了,别人就不用世袭了,而不用世袭的那些个职位,则实在有限,不是皇帝亲信,不是朝中大臣,沈福元当下眼睛就红了,道:“小的必定誓死追随公子,不误公子的事,给公子好好办差……”沈福元面上哭了,心中却甜得很,得了皇帝的许诺,自己必定风生水起。越走越高,当然,如今这锦衣卫千户的官职也是很好的。如今这个保护皇帝的女人,皇帝的产业,这个事,也是很不错的,起码没那个敢惹自己,就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对自己,那也得客客气气的。沈福元又有点怀念这个职位得好起来。
“沈福元,本公子自己进去,你就不要跟着进去了,否则,你这一进去,别人一看你这家伙跟在本公子后面,不免都要猜测本公子的身份,明白吗?”快走到门口了,杨改革听里面好像很多人的样子,想起来,自己不能和这个琉璃斋的保镖头子一起进去,否则,别人会怎么想,怎么看?不少人都知道沈福元的底细。
沈福元明白皇帝的意思,道:“遵命,陛下。”
说完话,这就进了琉璃斋了,这里面,装修得富丽堂皇,作为这家店的招牌,玻璃和镜子,更是到处都有,更夸张的是有两张一人多高的镜子,头顶着大红花,摆在大堂里,成了这家店的招牌,可以说是气派得很,也热闹得很。
只听见里面嚷嚷道:“小掌柜的,你倒是把你家的大掌柜请出来啊!我们可都等了一个多个时辰了。”
店里的一个小伙计一脸的腼腆的答道:“这位爷,这事小的做不了主,我们大掌柜的睡午觉去了,还没醒了,小的可不敢打搅了大掌柜的休息,小的还想吃这晚饭呢,您多担待担待。”
刚才那个嚷嚷的人见店里的伙计的托词,也没办法,叹了口气,继续坐在椅子上,喝茶。
杨改革看了下,这店里,坐着的有好几位,还有很多是站着的,坐着的不断的喝茶,大多不怎么说话,而站着的,则都是低声的谈论着什么,见杨改革一行进来,都用目光盯着看,见杨改革穿着打扮,样貌都不俗,这一行人的派头更是不小,知道这个人的来头不小,纷纷侧目。不过,这里的人,也都是不凡,有背景的,虽然侧目了几下,不过,也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都以为又是一个打算从这里来进货找门路的,这里面的人,该喝茶的喝茶,该议论的议论。
店里的伙计一见杨改革到来了,立刻热情的迎接,把杨改革迎进了里屋。这时,店子里才是一阵惊呼,纷纷猜测,这是哪家的人物,这样厉害,在这琉璃斋里,都可以得如此的待遇,居然还能到里屋去,……虽然不少人都有怨言,觉得这家伙不守规矩,应该分个先来后到,但是,这里,就是一个比地位,比后台的地方,你要是嫌人家不招待你,你可以走,没人求你,不过,没人和银子过不去,如今这玻璃销售得那个火爆,任谁也想沾一沾,你要是想用什么官位子来压这里,已经有个侍郎很利索的滚蛋了,一些打这里主意的人,更是莫名其妙的消失了,让人更是对这里的后台顾及,做事,还是悠着点。
杨改革也不管身后的异样目光,拐了几下,就到了孙丽娘的闺房前了。
店伙计把杨改革带到这里,就不再向前走了,媚笑道:“公子,孙姑娘就在楼上,估计正在午睡呢。”
“哦,午睡?”杨改革看看天色,不早了,还午睡啊?也不多说,就上了楼了。
门是开着的,轻轻一推,就开了,杨改革原本以为可以有个海棠春睡什么的,却发现,孙丽娘正在梳妆镜前梳妆打扮,见有人进来,正准备呵斥,一见是杨改革进来,立刻换了笑脸,道:“公子来了。”
“嗯,来了。”杨改革回身关上门。
第195章 谈
梳妆台前,孙丽娘正在梳妆,问候了一声,依旧打扮自己,好像在生杨改革的气,不搭理杨改革。
杨改革进来,关上门,径直走到梳妆台前,镜子里的美人,从原来的生涩,渐渐的带着一股子成熟的味道,刚刚起床,带着一点慵懒的意味,杨改革看了,心神大动。再一瞧镜子中的自己,虽然很年轻,不过,这面色,真的不咋样,怎么说呢,黄不拉叽的,眼睛上居然还有眼袋,两个黑眼圈,看上去,一副酒色过度的二世祖模样,如果是在二十一世纪,一看就是通宵上多了的。
杨改革看着自己这样一幅尊荣,实在不咋地,这都是这几天忙的,白天数不尽的事要做,晚上还要梦回百度搜东西,通宵没休息。这才几天啊!这人就成这样了,想当年,自己可是能够连续上一个月通宵的啊!晚上通宵了白天还可以继续上课的强人,现在,才几天,就弄得这个样子?
唉……杨改革心底叹了口气,再看看镜子里的美人,那个真的是美,这从小女孩变成的女人,这容颜焕发,和先前的青涩完全不一样,杨改革看得呆了。
忍不住就亲了孙丽娘的一口。
“公子,别这样,刚画的妆呢。”孙丽娘勉强推开了三秒钟,就被杨改革的给融化了,就伸手搂住杨改革的脖子,杨改革只觉得这温柔乡果然是没说错,既温暖,又柔软,那里还克制得住,立刻抱住孙丽娘,多日不见的相思瞬间使这两人变成干柴烈火。
孙丽娘虽然经历过几回,不过,仍然是生涩得很,被杨改革搂住,就没了主意,全身软绵绵,就任由杨改革上下其手。
杨改革本来就迷迷糊糊的,自制力降低得厉害,被这软玉温香一冲击,更是欲火升腾,抱起孙丽娘就往床边走。
“公子……你,这……”孙丽娘虽然早知道会有这个结果,但是仍然忍不住轻呼出声来,还是有点羞涩。
杨改革的欲火正中烧,那里还管那样多……
……
杨改革只觉得红帐里,白浪翻滚,迷迷糊糊中,就觉得一泄如注,实在是快活得很,然后,就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这一觉,睡得实在是舒服。这好几天都没有睡过一个有质量的觉了,杨改革只觉得自己身体飘在云中,说不出的惬意。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好像听到有人在自己的耳边叫自己。杨改革觉得身边的云彩一下子散开了,凝神的听了一下,却又听不清到底说什么。不过,这一闹,这梦境,算是彻底的破了,这梦,算是醒了。
醒了,再听,原来是孙丽娘叫自己。
“公子,公子?”孙丽娘趴在杨改革的胸膛上,水汪汪的眼睛望着杨改革。
“噢!……怎么了?丽娘?”杨改革很快清醒过来,这一觉的质量,相当的好,脑子相当的清晰。
孙丽娘白了杨改革一样,羞涩的道:“公子真是的,好不容易来一趟,就只顾着自己睡,好不容易来一趟,就只顾着自己快活,完全不管人家的死活……”孙丽娘对杨改革这种来了几要,要了就睡的作风相当的不满。
杨改革“嘿嘿”了几下,道:“丽娘,这说明你这里是快乐窝,温柔乡啊!朕一来,就入到梦里不想出来了。”说罢,还捏了几下。
两个人正在快活时,门外响起了不合时宜的声音。
“陛下,时候不早了,……陛下,时候不早了……”
杨改革一听,是王承恩的,心中的不快又下去了,才想起来,这时间可能真的不早了,自己中午过了才来,来了就和孙丽娘快活了一阵,然后自己又睡了一觉,这是时候回宫了,不然,宫门关了,那可就不好玩了。
“嗯,知道了,大伴。”杨改革应了下来。
听到皇帝的回话,王承恩也不再问了。
不过,杨改革并没有起床的意思,依旧搂着孙丽娘,准备谈点事情。谈事情没必要穿这衣裳谈,在被窝里谈岂不是更好?反正是一家人。
孙丽娘见皇帝的总管和皇帝说话,没有啃声,见杨改革答应了但是又不起床,依旧搂着她。道:“公子,你不是要起床了吗?干嘛还抱着奴家不放啊!”
杨改革笑道:“和你商量事,这样不更好吗?”虽然依旧搂着,但是,心中没有了刚才的欲火,仅仅是搂着,正事要紧。
“什么事?公子?”孙丽娘见杨改革要说事,也就不再催杨改革起床了,也是搂着杨改革,两个人相拥而眠。
“呵呵,还不是玻璃的事,听说这玻璃最近大卖,行情好的不得了,本公子特地过来问问。”杨改革知道自己内帑的钱已经不够用了,最近,这银子花得实在有点快,造舰,招兵,办事,等等等实在太多,如果不尽快的搞点银子入账,恐怕要不了多久,自己就得破产了。而自己现在唯一能做依靠的,就是这玻璃制造业了。也就是孙丽娘这里。
“哼,公子来小女子这里,到底是为了奴家,还是为了这玻璃啊!怎么每次来都要说玻璃啊!”孙丽娘有点不满杨改革每次来都要谈玻璃的事,跟杨改革半当真的撒娇起来。
“唉……本公子也难啊!开销太大,入不敷出,不想点办法,这日子,怕是过不下去了。”杨改革虽然身处温柔乡,但是一想到自己的“账单”,就觉得头疼,这“银行”逼款的日子,实在太密集了点。
听皇帝的口气,似乎有很大的压力,孙丽娘也乖巧的不再给杨改革添堵,道:“公子,可是缺银子了?奴家这里,暂时腾个一二十万两,是没有问题的。”听到皇帝也缺钱花,孙丽娘很快就拿出一二十万两银子来,这已经是皇帝的人了,自然,事事都会向着皇帝。
“唔……”一二十万两?杨改革飞快的计算着,这才个把月,这玻璃店里,就能腾一二十万两银子出来,这金手指,还真的是相当的给力。当然,这个和玻璃是个新鲜玩意有关系。
“丽娘,玻璃店里,如今生产能力如何?”杨改革也不是傻瓜,知道这杀鸡取卵的事不能干,现在这玻璃店,正是茁壮成长的时候,自己虽然缺钱,但是,也不能动这里的钱,更是关心这玻璃店的生产能力,杨改革想得是如何尽快的、更多的搞到钱,而不是什么细水长流,虽然细水长流也很重要,但是重要不过自己当皇帝头几年花钱重要,杨改革相信,只要自己挺过了头几年,这往后的日子,就好过了。
“公子,这十几万两银子,就是奴家准备拿来扩大生产,扩建店铺的,不过,公子急需钱用的话,奴家就暂且不扩大了,现在的场子,依旧能做,只是产量不高……”孙丽娘虽然说掏一二十万两银子,可是对这不扩大生产规模,还是觉得很可惜,如此天赐良机,不好好把握,过了这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哦……那扩大之后,产量能到多少?卖得如何?”
“公子,扩大之后,产量大概在每月一两千件吧,现在不扩大,也就是一两百件的样子,至于销量,肯定是不用愁的,这大堂里的买家,公子来的时候相比也看到了吧。这生意又有赚头,好做,自然就有人抢着和你做买卖,这不,都是先交了钱预定的,都排到下半年去了,否则,奴家还收不到十几万两银子呢……”孙俪年很快的报出来数字,说到做生意,说到自己的得意之处,也是得意得很。
杨改革看孙丽娘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觉得开心有趣,刮了刮她的脸,道:“这个,倒是看到了,不少人,喝茶都喝了一肚子,一直等你不到,你如今又和本公子厮混的床上,那些人恐怕脖子都望长了,要是让他们知道等你不到的原因,恐怕……呵呵……”杨改革觉得有意思,别人等着自己的女人去卖东西,脖子都望长了,肚子都喝亮了,自己的女人被自己拦在床上风流快活,想想,也有意思。
孙丽娘羞涩的低着头,一副都怪你的模样。
“呵呵,这样看来,这个玻璃生意,确实可以啊!这样,朕给你追加四十万两的银子,助你扩大生产,最好能把这规模,扩大到每月四五千件去,这样,这利润才可观!”杨改革一狠心,决定从自己所剩不多的内帑里再掏四十万两出来,大规模的扩大玻璃场的生产能力。杨改革要赌一把,要炒一把,要把这能细水长流上百年的生意,在这两年里,把它的潜力挖掘出来,因为这两年,实在是自己的难关,农民起义,野猪皮进关,郑家崛起,蒙古被野猪皮收拢,东林党逐渐坐大,每一件事,都是自己需要攀越的高峰。如果自己的钱断了顿,那剩下的唯一的后果,就是回归历史,自己白来一趟明朝了。一切都要等等自己的新军练成,水师打了几场胜仗,有了底气,腰杆子够硬这后,自己才能松口气。这就需要时间,最少也要一两年,这两年,就是自己的生死线。
一旦自己的腰杆子够硬了,一来这盐税的收成会不错,二来阻止郑家的崛起,海关可以收入不错,有了这两样打底,自己的内帑也不算空了,打仗,赈灾,面对文官集团的反扑,掣肘,自己才算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四十万两?……公子,你真的要投入如此多的银子扩大玻璃场的规模?这样一来,可就不是四五千件了,这恐怕,得七八千,上万件了啊!公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