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3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准,会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杨改革说道。

“臣领旨!”孙元化立刻答应道,记录试验数据,总结经验,这个是皇帝一直交代他做的事,他一直都做得很好。穷举法炼钢烧水泥,靠的就是穷举,靠的就是记录试验数据。

“……卿家也学朕,做几个这样的‘钢铁骨架’吧,待做好了几个骨架,再用铜丝把这几个骨架连起来,想必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杨改革说道。

“臣领旨!”孙元化两眼充满着光芒,听见皇帝说,立刻答应道。

这暖阁里,很快就忙碌起来,不再是一个处理国家大事的办公场所,而是一个“扎钢丝”,“捆钢筋”,做手工活的工棚。

忙活了一阵子,就扎好了不少的钢筋架子。

这些钢筋架子扎好了之后,杨改革又带头,把这数个钢筋架子用铜丝扎在一起,于是,一个长方形的,用钢筋架子扎成的“钢筋体”就出现了,这个钢筋体,是个四方体,有三层架子。

“不错,不错,有点意思了……”杨改革看着这个四方体的“钢筋体”不住的点头。

孙元化的眼睛已经快看直了,原本不过是几根铁棍子加一些铜丝银线,现在却变成了一个几层高的“建筑”,一想到再在这个架子上用水泥灌注……孙元化已经是眉开眼笑了。

“……臣明白了,陛下,若是再在这些骨架的基础上灌注水泥,则这就是一个坚不可摧的建筑了……”孙元化的眼睛已经快看直了……

杨改革没有搭话,而是用手推了推刚刚搭建起来的“钢铁构架”,这个钢铁构架被杨改革推动之后,并没有倒塌,而是稳稳当当的屹立着。

“还是蛮结实的,若是再灌注上水泥,则更加牢靠……”杨改革说道,关于如何做工程,杨改革把自己知道的基本都掏出来了。

“……陛下,这几乎一定会更加牢靠,修建人坛纪念碑,不愁矣……”孙元化倒是笑了起来。

“不,朕觉得,还是有诸多问题,情况未必会有卿家想得那么简单……”杨改革见孙元化一脸的“星星”,又怕孙元化说大话。

“……就比如,这钢筋的问题,卿家可有把握制造钢筋?卿家看朕搭得架子就该知道,若是真的用钢筋来做骨架,只怕一根钢筋会有数丈长……”杨改革担忧的问道,这些都是技术问题,杨改革也不是技术专家,也只是对如今的冶金技术有个大概的了解,不敢把情况想得太过于想当然。

“陛下,放心,此钢筋,臣是有办法建造的,陛下忘记了,臣能一次铸造数千斤,乃至数万斤的红夷大炮,岂会造不出一个数丈长的钢筋,臣观这钢筋,也就是比较长而已,实际,也还没有多重,和红夷大炮比起来,根本算不得什么……”孙元化立刻解释道。

“哦,是吗?这就好,朕听说,铸造红夷大炮,会有沙眼,这钢筋是不能有沙眼的……”杨改革问道。

“陛下放心,不会的,臣自有办法,陛下忘记了,这大内造都可以造,这钢筋怎么就不能造了呢?”孙元化又解释道。

“这个倒也是……,对了,还有这螺纹,这钢筋要想绑在一起,还得有这种螺纹,不然,若是光溜溜的铁棍,怕是绑不稳……”杨改革又说了一个自己觉得有问题的地方。这些都是杨改革觉得有疑难的地方,毕竟这里是明朝,不是后世,技术刚刚起步,很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陛下,这个不打紧,能在大内造的内部钻孔,这种在外币刻画螺纹的事,没有问题的……”孙元化倒是一脸的笑容,一脸的轻松模样。

“这就好……”杨改革又松了口起,杨改革对建筑工程也不懂,对如今大明朝的工艺水准也不太清楚,一直瞎担心,听到孙元化保证没问题,这才放心。

“对了,卿家再看,这一根根的钢筋,做出来也顶多三五丈,而这碑,则可能高达数十丈,这一根根钢筋之间怕得连接起来,才比较结实,这钢筋的连接方法,卿家可有办法解决?”杨改革又问道,这就是一个焊接的问题,后世有电焊机等各种焊接的办法,也不知道明朝能不能解决。

“这……”孙元化倒是仔细考虑起来。

过了一会,孙元化道:“启禀陛下,臣以为,这也不是没有办法,两根钢筋要想连接起来,可以采用锻接的办法把他连起来……”孙元化说道。

“锻接?”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就是用火将钢筋需要连接的地方烧红,然后用里捶打,使之连接在一起,就是锻接……”孙元化说道。

“哦,这样啊!那这好不好做呢?修碑的时候,那钢筋都是竖着的,要接的钢筋也是竖着的,若是要捶打,只怕不好办……”杨改革道。

“陛下,这确实有些麻烦……”孙元化想了想,就承认这是个麻烦,为难起来,平时是平放在铁砧上的,比较好捶打,可若是竖起来了,那就难办了。

孙元化想了想,又道:“……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可以将钢筋两头各折一截,然后将这两截放平,便可捶打了,或者在外面包一块钢管……”

孙元化说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杨改革听了,道:“……那这钢铁的加热也是一个问题啊!”

“……这,回禀陛下,确实是个问题,这需要把炉火搬到在建的碑上去,这……”孙元化为难的说道,这确实是个大问题,炉子搬到碑上去,这实在是个累赘。

“是啊!若是把火炉搬上工地,这总是很危险,……对了,不知道酒精喷灯或者灯油喷灯能不能行,若是能将钢铁烧得能锻接,或许可以尝试一下,喷灯的体积小得多,火也好比较好控制……”杨改革思索了一会,如此说道,这或许是不得已的办法了,或许行,或许不行。

“回禀陛下,这或许行,但也得臣试验一番……”孙元化惊讶的看着皇帝,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皇帝比他知道的更多,或许,会是一位相当不错的良师益友……

“……也就如此吧,卿家可先试验一番,若是能行,就用这个办法做,若是不行,再想起他办法……”杨改革如今,也只能寄希望于好运了。

“臣遵旨!”孙元化答应道。道了此时,孙元化已经没有了先前那么“阳光”了。这钢筋水泥的设想,还是困难重重的。

“这件事,毕竟还是没有先例,还是得谨慎,……卿家先试,等验证了钢筋水泥的设想,然后建几个实物看看,通过实物来验证钢筋水泥到底行不行,也好为建人坛累计经验……,朕想好了,卿家可从最简单的钢筋水泥板开始建造,待有了经验之后,就开始建造钢筋水泥柱子,待水泥柱子建好之后,再开始用钢筋水泥构架更复杂的结构,比如房子,若是钢筋水泥证实了能修建高等房子,那我大明日后住房的方式,也是要大变,这其中的机遇,不可估量……”杨改革说道。

“臣明白!”孙元化赶紧答应道。用这种钢筋水泥框架搭建房子……,若是证实这种办法是可行的,那确实,日后这大明的建筑方式,要彻底的改写了。

“……朕想好了,卿家若是能建钢筋水泥柱子了,就试着以钢筋水泥的建筑方式,建灯塔,那天津的灯塔,朕让韩阁老建的,听说如今还在挖脚基,朕到时候通知韩阁老,让韩阁老改用钢筋水泥建灯塔……”杨改革说道。

“臣领旨……”孙元化又道。

“如此一番试验下来,估摸着,少不得要一年以上,朕如今刚好也在向天下人征集人坛纪念碑的方案和建议,倒是可以为卿家争取到一年半载的时间,卿家要努力,争取一年半载之后,就正式动工这人坛纪念碑,在这之前,尽量争取把技术积累到位……”杨改革又说道。

“回禀陛下,臣明白,臣领旨……”孙元化答应道,又松了口起,皇帝还给了他一年半载的试验时间,有了这么长的试验时间,他又充足的时间来试验。

第740章 技术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

杨改革不得不早早的就起床,如今每天都得批改海量的奏本,不早起那是无法完成一天的工作量的。

睡得正香的杨改革,一睁开眼睛,就立刻进入状态,匆匆的洗漱,就开始忙碌一天的工作。

杨改革也没了以前的从容,以前,那还可以正儿八经的穿戴,正儿八经的洗漱,然后正儿八经的去和大臣们商议事情,或者正儿八经的端坐在暖阁里批改奏本,可如今,杨改革是恨不得一个人分成八个人用,事实在太多了。

匆匆的洗漱过,吃过几块点心,一些粥,杨改革就开始进入工作状态了。

首先还是拿起一份邸报,看看邸报上都写了些什么。

邸报上罗列了已经确定的上碑的人和事,也罗列了一些还不确定的人和事,以及争论的焦点。

向天下人征求方案和建议这一点,邸报倒是一点不马虎。

但看到邸报上正儿八经的罗列能上碑的人和事的时候,杨改革倒是会心的笑了,这里面,倒是藏这一个很大的秘密,估计现在也没人看得出,等日后这人坛纪念碑建起来了,成了天下人膜拜的纪念碑,那这个上面的东西,可就有意思了,可就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一旦纪念碑建成了,这上面的东西也就有了“神圣”性,成为真理,再不可能轻易的更换,想到一些人理解这上面内容时候吃瘪的模样,杨改革很想笑。

其中几个关键的人和事已经上去了,杨改革也就放心了,对该谁上碑,谁不能上,也就没什么意见了。看到官员们,文人们为谁能上碑,什么事能上碑争论不休,甚至吵闹,倒是有些笑看江湖的意思。

这个东西,这些人在这里争得起劲,可谁又能想到,这些如今费力争论的东西,日后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作用!若是日后知道了这个原委,只怕会很想不通,估计不少人想跳楼。

“……该谁上碑的事,倒是争得很激烈啊!”杨改革笑着说了句。

“回陛下,佛都还要争一炷香呢,何况是这人坛……,那可是受百姓世世代代祭拜啊!这份荣耀,怎能不争……”王承恩说道。

“呵呵呵,那倒是的,就让他们去争吧,总之,这是好事……”杨改革摸棱两可的说了句。

“陛下说得是,争这个,总比他们说糜费糜费得好……”王承恩接了句。

“……呵呵……”杨改革笑了笑,不再多说什么,开始认真的批改“作业”,这里面的“后门”,也暂且不好说出来,还是等碑修好了再说吧。

确实是海量的“作业”需要处理。大明两京十三省,各处的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都要处理,移民的,打仗的,人事任免,全国的吃喝拉撒几乎都需要杨改革揽总批复。

这暖阁,开始安静下来。

……

不得不说,身为皇帝,能动用的资源,十分的强大,远不是普通人能比的。

杨改革的设想,已经在进行验证了。

孙元化也没有离开京城,按照皇帝的安排,在京城里住了下来,开始为皇帝实验那疯狂的想法。

皇城内,已经腾出了一个地方,专门作为这种新式建筑建材的实验场地,如今孙元化正在测试这柱子要怎么做。

孙元化看着眼前这几个柱子,心里十分的激动。

这几根柱子,里面就用了钢筋,而且还是绑扎起来的钢筋骨架,孙元化觉得,一个建筑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就要在自己的眼前实现了。

现在用的钢筋这东西,实际就是大内造的枪管的加长锻接,原本是要把枪管做成空心的,如今,倒是做成了实心的。

大小钢筋捆成的钢架子,不是很大,做成水泥柱子之后,也不过一个人的大小,丈余高。这算是实验性质的,水泥也是从天津拉过来的。

水泥已经干得差不多了。孙元化准备测试他的坚硬程度。

“砸……”孙元化看着这些柱子,终于是下令了。

“砰……”

“砰……”

工匠开始拿着大铁锤砸水泥柱子。大铁锤和水泥柱子撞击的声音,格外的响,敲打在了水泥柱子上,也敲打在了孙元化的心上。

“……砰……”

“……砰……”

水泥柱子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坚硬,出现了裂隙。

孙元化看得那个心疼,莫非是理想破灭不成?

“停……”孙元化想死的心都有了,耗费了这么多精力建造出来的水泥柱子,难道就这么的脆弱?不过是锤了几大锤,就出现裂隙了。

孙元化跑到那柱子边上,仔细的观察着那裂隙,确实是裂开了。虽然是裂开了,但也没有彻底的断掉,藕断丝连着。

孙元化使劲的推了推这个水泥柱子,虽然有了明显的裂隙,但是依旧不是手能推断的。

“……断了啊……”孙元化嘘了口气,理想是好的,现实是可怕的,出师就不利。这钢筋水泥没有理想中的那么坚硬。

“大人,这东西好结实啊!不愧是钢筋铁骨做的,虽然外面断了,但里面却结实着呢,用来做承重的柱子,可比木头结实多了……”一旁的工匠说道,虽然这柱子断了,可那也是在经历了很多次锤打下才断的,若是木头做的柱子,只怕根本经不起这么多大锤的敲打。所以,虽然柱子是断了,可工匠们仍然是惊讶于这钢筋铁骨的水泥柱子的坚实程度。

“不行,不行啊!……”孙元化听了工匠们的话,眉头并没有松开,他要的柱子,可不是这么一点强度,他是要用这钢筋水泥修人坛纪念碑的,这么容易断裂显然不行。

孙元化摸了摸这跟柱子裂隙处的水泥,皱着眉头看了看。

“再敲……,直到全部敲出裂隙来……”孙元化大声喊道。

“遵命……”工匠,书吏们应声答应道。工匠们开始用力敲打柱子,书吏们则专心记录的敲打了多少下,什么时候出现裂缝的,很是专心。

如今还只敲碎了一根柱子,其他几根还是好的,孙元化打算把这些柱子全部敲碎。

“砰砰砰砰……”的声音不绝于耳,是工匠们挥动大铁锤砸水泥柱子的声音。

“大人……,断了一根……”有人喊道。

“大人,小的这里也断了……”又有人喊道。

一阵“砰砰砰砰”之后,几根水泥柱子全部出现了裂隙。

孙元化开始逐个的查看裂隙处。

看了一阵,孙元化自己拿起锤子,开始自己敲打起来,他要自己亲自试试这水泥柱子的结实程度。

……

杨改革还正在批改海量的奏本,比往日多出来的奏本,基本上都是官员们说人坛纪念碑的。

杨改革也不好冷了官员们的心,也需要保持这件事的热度,所以是坚持尽量自己看,其结果就是累到不行。

“呃!……终于是改完了……”杨改革伸伸懒腰,长叹一口气,说道。

王承恩赶忙过来伺候着。

“……大伴,孙元化那里可有消息?”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奴婢刚派人问过了,好像在砸柱子吧……”王承恩道。

“哦,今日开砸吗?呃,既然这样,那呆会就过去看下,看到底如何了……,对了,草原上可有什么动静?孙师傅那边可有什么消息传回来?”杨改革又问道。

“回禀陛下,孙师傅那里暂且还没有什么重要的消息传回来……”王承恩又道。

“哦,这样,那先去平台转下下,然后就去孙元化那里……”杨改革说道。这个人坛纪念碑的事一出,杨改革的精力,倒是大半都被这个牵涉过去了,对于草原上的战事,已经不如以前那么关注了。

“奴婢遵旨!”王承恩答应道。

……

孙元化戴个草帽,正自己拿着铁锤,在太阳底下锤打那些钢筋水泥柱子,也只有自己亲自锤打,才能理解这些水泥柱子的坚硬程度。

“陛下驾到……”太监长长的一声喊,让孙元化停了下来,赶紧扔掉锤子,前去接驾,看了看自己浑身的汗水和泥土,孙元化也顾不得了,不过是拿毛巾匆匆的擦了一把脸,这就算是整理仪容了。

……

“臣参见陛下……”孙元化叩拜道。跟在身后的大大小小官员,书办,工匠,太监,也都跟着磕头行礼。

“免礼,都起来吧……”杨改革说道。

“谢陛下隆恩……”孙元化又道。

众人这才起来。

杨改革看着穿着“工作服”,浑身是汗,满身泥土的孙元化,终于是理解孙元化为什么这么黑了,这可真的不是泼了酱油那么好笑,而是在这么大的太阳底下晒的。

“孙卿家倒是辛苦了,这么大的太阳,也不休息下……”杨改革已经听王承恩描述过孙元化是怎么工作的,看着稍远处是几堆被敲碎的混泥土,杨改革甚是动容,这做技术,做实验的,果真不是一个轻松的活,那种随便想想,然后随便做做就能攀升科技树的想法,简直是童话。这才是真实的做技术人的状态。

杨改革现在,差不多是彻底的绝了自己做技术的想法,是彻底绝了自己动手攀科技的想法,这个想法实在太不现实了。杨改革觉得自己能接受的,就是偶尔的玩票行为,偶尔的调剂一下生活或许还可以,真的要这么一五一十的在做技术,杨改革觉得自己是铁定受不了的。

“陛下,不辛苦,这是臣该做的,不亲自敲打,怎么能知道这钢筋水泥的好坏呢?”孙元化说道,黝黑黝黑的脸上,露出了一排白色的牙齿……

“唉……,朕听说,因为柱子有裂隙,你把好几个水泥柱子都敲碎了?可有什么收获?”杨改革甚是动容的说道,能在太阳底下暴晒,并且坚持把几个水泥柱子敲碎,这种坚韧,杨改革不得不佩服。

“回禀陛下,确实有些收获……”孙元化又露出了一排白色的牙齿。敲了这么久的水泥柱子,总算没白敲。

“哦,说说看……”杨改革说道。

“陛下请看,这些柱子,是臣用不同种类水泥灌注的,除了水泥不同之外,里面的钢筋骨架都是一样的,所浇筑出来的柱子,因为水泥不同,做出来柱子的结实程度,也不同……”孙元化继续解释道。

杨改革也顾不得高温,跟着孙元化进了太阳底下。虽然也有撑伞的,可杨改革立刻就感觉浑身火辣辣的受不了。

孙元化见皇帝的模样,立刻想起来,皇帝不是自己,立刻醒悟,不该以自己的情况来对待皇帝,立刻把皇帝引导树荫下。

杨改革进了树荫,这才觉得舒服些。

“……陛下请看,好的水泥做出来的柱子,水泥不容易成粉末,差水泥做出来的柱子,即便是有钢筋铁骨也不行,敲打得几下,这水泥极为额容易成为粉末,断裂……”孙元化指着几个柱子说道。

“嗯,这个朕理解,不同的钢铁性能不一样,这不同的水泥也必定有不同的性能,卿家可找到了合用的水泥?”杨改革问道。

“陛下,若是说坚硬,这两号的水泥也勉强可以,可抗击铁锤击打多次而不断裂,算得上十分坚硬了,但,也不是最理想,臣觉得,要建人坛纪念碑,还必须要更加坚硬……”孙元化道。

“说得是……”杨改革说了句。

“陛下请看,关于水泥柱子容易裂开的原因,臣还找到了一些原因……”孙元化捡起一块碎水泥块,捧在手里,奉上来说道。

“……陛下,臣发现这水泥柱子里,似乎有不少地方是空心的……,这或许就是水泥柱子不结实的原因……”孙元化道。

“哦,朕看看……”杨改革接过水泥块,看了看,确实,这个不规则的水泥碎块,有一个凹陷进去的地方,有一定的弧度,算得上比较平滑。

杨改革一看这个东西,就知道,这是水泥里面有气泡的原因,灌注水泥的时候有气泡,水泥干了之后,这个气泡就会在水泥板块内部形成一个空隙。

这也是很多楼房一到下雨天就漏水的原因,因为施工的时候技术不到位,没有将水泥浆里面的气泡清理干净,一旦下雨,雨水就顺着小气泡进入房间内部。

若是柱子或者梁上有气泡,这可能引起严重的安全事故。

“这个看上去,因该是气泡……”杨改革说道。

“气泡?”孙元化不解的问道,对于这里面有这个东西导致柱子不结实他能理解,可为什么是气泡,他不理解,用钢筋水泥做柱子,他还是第一次。

“是的,应该是气泡了,卿家看,这凹陷进去的地方,内壁比较平滑,应该是灌注的时候没有把气泡清理干净,这水泥干了之后,就形成了这种很多空洞的地方,导致柱子不结实……”杨改革说道。

“这……,谢陛下指点……”孙元化说道。对于皇帝能知道这么多,他也好奇。

“……下次浇筑的时候,多把砂浆搅拌一下,把里面的气泡清理干净,想这柱子应该不会有这种空洞了……”杨改革总结道。

“臣记下了……”孙元化虽然好奇皇帝是怎么知道了,可也只能好奇,不敢多问。

杨改革又看了一下这些被孙元化杂碎的水泥柱子,也轻自动手用铁锤砸了几块石头,对有几块混泥土的硬度,还是比较满意的,看着不像是劣质水泥做出来的东西。

“对了,卿家可试过了钢筋的锻接?能不能行?”杨改革想起来某事,又问道。

“回禀陛下,臣已近用喷灯试过了,确实可以把钢铁烧红,经过锤打,也确实可以锻接在一起,不过,还是在平处试的,没有试过竖着的钢筋能不能锻接,若是能,则钢筋上碑之后的锻接,也才有可能,……臣以为,既然平处能行,这竖着也一定能行,就是锻接的时候有些麻烦而已,还有,用喷灯,这造价就及其昂贵……,臣建议,还是应该用一些固件来固定钢筋,而不能一味的依靠锻接,不然,这造价实在是太昂贵了……”孙元化说道。

“哦,是吗,贵不要紧,只能能用就好,若是能用固件,也是可以的,总之,要牢固,……,对了,可否为朕表演一番是如何锻接的?朕要亲眼目睹一下……”杨改革又说道,杨改革不太放心,还是准备看看。

“是,陛下,臣领旨!”孙元化答应道。然后就吩咐工匠们开始动手。

王承恩立刻把皇帝引到一个安全的位置,这又是火的,又是钢,又是石头渣子,实在是乱糟糟的,王承恩生怕皇帝出什么意外。

工匠们倒是很快就准备好了,铁砧是现成的,钢筋也是现成的。

两个喷灯一边一个,开始将火焰对准那两个钢筋需要锻接的地方。

呼呼呼的火焰很快就将两个钢筋需要锻接的地方烧红。

过了一会,工匠开始锤打起来。

一阵敲打之后,这两截钢筋似乎是给锤打到一处去了……

第741章 平衡思维力量

看着火焰下的两截钢筋锻接在了一起,杨改革稍稍的松了口气,虽然技术比较简陋,费用高昂,但总算还有办法,不会真的要靠“搭积木”来建一座数十丈的建筑。

又看了看黑得不像话的孙元化,对于黑炭孙元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更加了解了报到自己这里来的,那么一点点的技术上的进步,是多么的艰难,这世上的事,特别是科学技术,从来不可能大笔一挥就进步,也不可能居高临下指指点点就可以完成技术变革,这些东西,从来都是需要一点一滴不断的摸索,不断的实验,都是汗水和艰辛累计起来的。

孙元化在还仔细的介绍这锻接的技术,向皇帝诉说着使用固件比使用锻接便宜的事。

“此事,暂且就不说了吧,朕今日难得心情不错,也正好和卿家谈谈关于这人坛纪念碑其他方面的事吧……”杨改革实际已经没有听孙元化说话了,心里不是滋味,打断了孙元化的话。自己或许把太多的希望和难题甩给孙元化了,他几乎承担了大部分重型工程技术方面的技术改进任务。

“……臣……,领旨!”孙元化这才发现,皇帝早已没听他说话,脸上,一脸的愧疚。

“卿家跟朕走一走吧,刚好休息一下,这太液池的风光也是不错的,也刚好可以看一看这太液池的风光……”杨改革道。皇城的东侧,是密密麻麻的房舍,也没空地给孙元化实验技术,也只有这西面的地方比较宽敞,才能给孙元化找块地方实验技术,这个工地,倒是离太液池不远。

“臣领旨!”孙元化答应道。

……

杨改革说是要走一走,实际,也不愿意走动实在太热了,也就在水边的树荫下找了个有风的地方歇着。

“朕今日才算是理解了卿家的辛苦,看卿家晒得这么黑,这心里也是过意不去啊……”杨改革叹息道,这是说的实话,杨改革原本以为,孙元化在技术上的进步,多半应归归功于自己的指点,可今日见了孙元化实验的场面,杨改革知道,自己纵使是指点有功,可实际,也更依靠孙元化的艰辛,若是没有一个文化水准够高,见识够高,地位够高,足够多的科学技术支持储备的人来一点一滴的把事做起来,也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局面,自己想玩钢筋水泥,想玩各种高科技,根本是不可能的。

“陛下,臣不辛苦的,能为陛下效力,是臣的荣耀,臣求之不得,能得陛下点拨,实乃是臣三生有幸……”孙元化立刻说道,很是谦虚。

“不,朕知道,朕的指点或许有些作用,但没有卿家这么脚踏实地的做事,绝不可能有今日之局面,科学技术的进步,从来不是耍嘴皮子的人能弄出来的,朕今日算是理解了……”杨改革感慨的说道。

“……科学技术的进步?……陛下,这是……”孙元化有些听不懂皇帝的话了,也只能模模糊糊的感觉到,皇帝这大概说的是和技术有关的事,觉得甚是惊奇。

“哦,呵呵呵,没什么,朕的意思是,朕就是那个耍嘴皮子的人,一句话叫卿家穷举,说得很轻松,可卿家却为这一句话跑断了腿,累个半死,……这不过是朕的有感而发罢了……”杨改革笑着解释道。杨改革现在算是理解了什么叫做“空谈”了,空谈就是吃饱了坐在家里发发牢骚,对世界指指点点,一切想当然,这个实在太轻松了,而脚踏实地,则不是什么人都能胜任的。特别是对于有一定地位和身份的人来说,他们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能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们能脚踏实地的做事,更是重要,不是所有官员都能像孙元化一样。

“……陛下谬赞了,臣当不起陛下的夸赞,比臣更加辛苦的人大有人在……”孙元化立刻谦虚的推让。

“不,朕这是有感而发,不是随便说说……”杨改革倒是严肃起来。

孙元化见皇帝严肃起来,更加疑惑,皇帝似乎说得是正事?

“……卿家这般拼命,让朕感动,也让朕惭愧,切忌,身体要紧,日后不要这般拼命了……”杨改革道。

“这……,陛下,恕臣难以从命,明知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明知自己能克服一个难题,焉有不印证之理?这岂不是虚度光阴,浪费生命?”孙元化立刻躬身着抗命。

“你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紧,可朕只有一个孙元化,若是孙元化劳累成疾,那朕又从哪里找一个孙元化去?朕可损失不起孙元化……”杨改革笑着说道。

“……这……”孙元化的眼角立刻湿润了,内心已经开始流泪。

“……谢陛下关怀,臣诚惶诚恐……”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