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3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候,明朝怎么能如此对待盟友呢?这实在是太不义气了……”沙尔巴呼图克图又把一顶帽子扣上来。
“上师说得那里话,我朝何时小气过?何时不讲义气了?……难道我朝先前援助的东西都是假的不成?我朝为了减轻林丹汗那边的压力,可是动用了数万大军压制东虏,让东虏不敢分心,这耗费的银钱是无数的,想上师也应该清楚的,何来上师说的那些情况呢?”刘吉善开始战斗了。
“那为何这次就要抵押呢?须知我家大汗如今的实力已经损耗得厉害,如果还问我家大汗要抵押,还让我家大汗借,我家大汗又拿什么还?这不是落井下石是什么?”沙尔巴呼图克图立刻说道,立刻装委屈,诘问刘吉善。
“上师说错了,不是我大明小气,也不是我大明陛下小气,这实在也是有苦难言,上师请看……”刘吉善苦笑着,把一份东西递给沙尔巴呼图克图。
蒙古国师沙尔巴呼图克图看了看递过来的东西,这东西他认得,是明朝的邸报,他没少收集,阅读明朝的邸报,也是他的习惯之一,这邸报上介绍得有天南海北风俗风情、地理环境的,蒙古国师沙尔巴呼图克图虽然是国师,可实际,也是很向往那么多没有去过的地方的,说起来,也是这邸报的忠实读者了,当然,他拿到的邸报,会延迟得厉害。
“岁币之盟?”沙尔巴呼图克图第一眼就看到头版头条上的几个大字,可真的够大够显眼的,一下就读了出来了,甚是惊讶。
“正是,原因就出在这里……”刘吉善一脸无奈的说道。
“这……”沙尔巴呼图克图意外了,这几个字的含义是什么,他自然知道,身为蒙古国师,文化知识方面,不说有多精通,但也绝不是文盲,岁币是什么东西?这可是在说明朝皇帝用钱买平安,把明皇比喻成宋皇,把林丹汗比喻成辽主。沙尔巴呼图克图也不禁暗呼,汉人骂人的话,可实在是够损的。
“岁币的事,想上师也该知道是什么意思,就不用本使解释了吧……我朝朝中,对于白给大汗支援甚是不满,认为这是我大明之耻辱,认为这是我大明再给大汗纳贡岁币,要求陛下停止给大汗支援……,说实在,我大明陛下还是愿意继续支援林丹汗的,奈何人言可畏,也不得不想个辙,这也是迫不得已的,实则借也好,抵押也好,不过是多了一个说辞罢了,好堵那些大臣的嘴……,此事还请上师多多体谅,还希望上师能解释给大汗听……”刘吉善一脸无奈的表演道,这里面的东西,也就持有密信的他才知道全盘内容。
“这……,岁币之事倒是知道的,但据我所知,明皇陛下相当有手段,不至于会被几个臣子要挟吧?”沙尔巴呼图克图有些不相信的问道。
“那里,上师言重了,我朝陛下,也还得听取大臣们的谏议不是?何况岁币之名声,也确实是难听不是?”刘吉善委屈的说道。
“这倒是,岁币确实对明皇的名声不好,想这种事,明皇陛下也颇为焦头烂额……”沙尔巴呼图克图道。
“……上师说得对,所以说,如今也是不得不想个办法,绕过这个岁币之盟才好,这给你家大汗的支援,还得有个名头才行,当然,我家陛下也知道如今形式紧迫,逼迫大汗以物换物实在是为难大汗,要大汗以物作为抵押,也是为难大汗,所以,陛下已经交代本使,给大汗的支援,依旧给足,但,一定要安上一个名头才好,也就是借,只有借,才可以避免岁币之盟的恶名,否则,我家陛下只怕是不敢给你家大汗支援的,这个恶名我家陛下可背不起……”刘吉善开始忽悠了。
“……那特使说说,到该该如何办呢?特使也知道,我家大汗如今为了帮大明围堵金,损失得可是厉害,根本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了……”沙尔巴呼图克图说道,他听闻了刘吉善说的,也信了几分,不过,他更想的是继续白拿东西,至于借不借,抵押不抵押的,这个,沙尔巴呼图克图则没有看重,他倒是理解汉人的那些玩意,岁币这个说辞确实把明皇骂了个够呛,但他也有不理解的地方,以如今明皇的强势,既然这是骂他的玩意,可怎么还出现在这邸报上?莫非明皇连京城都控制不了?还是这个特使拿假邸报骗他?
“……如今事情紧急,正在围堵东虏的紧要关头,陛下交代,给你家大汗的支援,是万万断不得的,不过,上师和大汗也要体谅我家陛下的难处,这正常的以物换物就不说了,能给大汗优惠的就给优惠,但这支援,则是一定要按上借的名头的,还有抵押,我家陛下也知道大汗手头不宽裕,特意交代了本使,这借可以方便行事,这抵押的东西,可以飘渺一些,只要看上去不错就可以……”刘吉善开始尽情的忽悠。
“哦,何为飘渺一些?这借,如何个借法?抵押,又是个如何抵押法?”沙尔巴呼图克图问道,说实话,看到刘吉善如此的态度,沙尔巴呼图克图都在怀疑,是不是自己错怪明朝了,明朝或许真的很在意这场联盟,沙尔巴呼图克图的态度也出现了变化。
“呃……”刘吉善看了看四周,压低了声音,继续道:“……就是如此,比如,借,大汗需要什么就直接写借到什么,借到了那些东西,约定多久还,这就是借,我朝根据大汗的借据把东西送来,如此,就不算岁币了,算是两家之间互相帮助礼尚往来,这是其一,给大汗的支援,可以有一部分不需要抵押,只凭大汗的名声借就可以了,不过,也不能全凭大汗的一句话,其余的支援,还是要抵押的,至于抵押物,这肯定也是要的,不然,完全凭大汗的一张白纸,也太过于儿戏,我家陛下也难于应付朝内的嘈杂,至于这抵押物,则可以飘渺一些,比如,大汗大可以写某座山,某条河,某块牧场,这就够了……”刘吉善道。说实话,说到这里,刘吉善都不知道是自己在忽悠别人,还是自己在忽悠自己,这种事,怎么看是怎么吃亏,难道陛下真的是怕了这个岁币之盟的名声?刘吉善不知道陛下是怎么想的,难道真的是被朝臣们弄得没办法?可刘吉善又觉得不像。如果刘吉善知道这是杨改革在培养大明士大夫们言利的习惯和环境,恐怕只会跌掉大牙。
“这怎么行?把牧场和河给明朝,这不行不行,绝对不行……”沙尔巴呼图克图听说了,站起来立刻拒绝。
“上师且听我说,不是要大汗写自家的地盘,大汗随便写几个不是自家控制下的地方就可以了,比如蒙古右翼诸部那地方,大汗不是控制不了吗?如今不是还和大汗为敌吗?大汗随便写几处地方了事就成,就如同先前你我两家分地盘一般……”刘吉善说道,刘吉善的脸有些红,这和白给没两样,真的是相当的飘渺。
“这……,这真的行?”蒙古国师沙尔巴呼图克图有些不相信的问道,明朝居然如此好说话,和他们原本预料的明朝拖沓,拖延时日似乎完全不是一码事,难道他真的理解错了?沙尔巴呼图克图开始怀疑自己了。
“绝错不了,这是我朝陛下特意交代的……”刘吉善肯定的说道。
“那借又能借到多少?抵押的又占几成?”沙尔巴呼图克图似乎被明朝的真挚感动了,不敢相信的问道。
“借大概能占到四成,其余的,则要抵押,或者是以物换物,当然,这个抵押很是飘渺,所以,可能要麻烦大汗写得重一点……”刘吉善实际有些崩溃了,这完全不是忽悠别人,是在骗自己啊!
“哦,何为写得重一点?”沙尔巴呼图克图欣喜的问道,如果所谓的借和抵押就是个这么一个事,那说明明朝还是值得相信的,还能从明朝这边拿一些东西。
“重一点就是说,写三十里的写六十里,写五十里的写一百里,这就是重一些……”刘吉善说道,这里面的说辞,有的是陛下交代的,有的则是他自己脑补的。
“哦,这个好理解,好理解……”沙尔巴呼图克图一脸笑意,抵押的地盘都是别人的,还在乎写三十里还是一百里?明朝皇帝看来真的是只徒个应付了事啊!
沙尔巴呼图克图欣喜得很,如果是这种说法,那根本就不是明朝搞拖延战术,他得立刻赶回林丹汗那里去,把这个消息告诉林丹汗,叫他立刻写借据,立刻写抵押,然后立刻从明朝这里拿东西,最好多写几张……
“既然大明皇帝陛下如此有诚意,那我这就告辞了,大汗那里还等着呢……”沙尔巴呼图克图没想到得了这么一个好消息,立刻告辞,他要立刻赶回林丹汗哪里去,迟了林丹汗可就要走了,至于告辞的话,暂且就不说了,等拿了明朝援助再说,现在说,岂不是把到手的东西又推出去?
“好,那本使就送上师了……”刘吉善心里不是很舒服,见蒙古国师沙尔巴呼图克图要走,也不拦着,立刻送沙尔巴呼图克图走,刘吉善也听到一些风声,林丹汗站不住了,有走人的打算,得尽快的把林丹汗稳住,不然,围堵东虏的这个圈子,可就破了,至于这支援,刘吉善也只能在心里叹息,他实在看不懂皇帝在出什么招。
……
林丹汗汗帐。
“什么?这是真的?”林丹汗已经在收拾行装,准备走人了,忽然听说国师回来了,还以为谈崩了呢,没料到,事情居然会是如此的,倒是让林丹汗大吃一惊!
“大汗,应该错不了,那明皇据说被朝中大臣诘难,以岁币之事嘲讽,那明皇没有办法,也只能出此下策,大汗,您看,这是明朝的邸报……”沙尔巴呼图克图说完,把从刘吉善那里得的邸报拿了出来。
林丹汗惊讶的看着明朝邸报,上面那岁币之盟几个字,可格外醒目。写几封借据就能拿到东西,林丹汗觉得,或许这确实是明皇没有办法的办法。又把东西给汗帐里的其他人看。
大臣那日乃也看了邸报,对照国师沙尔巴呼图克图的话,乃日乃觉得有些匪夷所思,但也貌似合情合理。
汗帐里的其他人看过后,倒是劝起林丹汗来。
“大汗,南人就是弯弯绕绕多,只要咱们能拿到东西,谁管他写几张借据?”有部落首领道。
“是啊!大汗,关键还是能不能拿到东西,写几张借条,根本不算什么……”更多的人附和道。
汗帐里,倒是没了往日的紧张,倒是都嚷嚷起来,闹着拿了明朝最后一次支援后好走人。
“好,那就暂且留下,再到明朝那里拿了东西再说……”林丹汗再次决定留下来拿了东西再说,明朝给的都是好东西。
大臣那日乃却依旧是闭着眼睛的,没有掺乎汗帐中众人的嚷闹,拿明朝的东西确实很爽,可这东西拿得……,那日乃那种危险感,更加的浓了。
第675章 不一般的卢象升
卢象升是闲不住的,不可能一直呆在巡抚衙门里发呆,寻了个借口,也就出了塞外。美名其曰:检阅地方。
陪同卢象升来的,还有吴三桂,本来吴三桂是驻防的张家口的,但因为要开始对付蒙古右翼诸部了,所以,也调了过来,给卢象升打下手。吴三桂在这一片草原上,倒是有着不小的名声。
这些名声,都是打出来的,草原上的人,只认拳头,谁的拳头大就听谁的。
今日,算得上是吴三桂“带着”卢象升来体验“塞外风情”了。
这个时节,是草原上一年中最为肥美的季节,羊肥马壮,也是一年里最为残酷的一个时节,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水草丰盛,也不是所有人都羊肥马壮,抢掠,是不可避免的。
皇协军本就因为有着特殊的地位,占着马市的便宜而和不少部落有着不小的摩擦,打打杀杀的也就难免,特别是蒙古右翼诸部,对这些投靠明朝的皇协军更是恨之入骨,奈何明朝势大,连兵强马壮的金也多次折在明朝手里,对明朝始终是采取着隐忍的态度,但明显的,约束力已经崩溃了。
皇协军也不是什么善良之辈,有明朝背后撑腰,又有贸易特权,日子过得比普通部落强得多,自然得维护自己的地位和特权,对于胆敢绕过他们特权的部落,是绝不会容忍的,倒是经常打杀一些小部落,当然,也兼职做掠夺的买卖,如今这年头,草原上早已杀得血流成河,掠夺更是家常便饭,这种无本的买卖十分的兴盛。
今日,实际是这两者因素都有,即是要打杀了这个不守规矩的部落,也是顺带的抢掠,更是要开始对大同这个地方的蒙古右翼诸部动手。
皇协军负责打仗,而明朝,则负责督战、压阵,外加分配物资,记录功绩,配发份额。
这次来督战的人,是吴三桂,吴三桂带的人马并不是很多,新军不过一千来人,而卢象升,则是来体验“风情”,视察地方的。皇协军倒是来了有三千多,除此之外,实际还有一批边军,是跟着来草原上打秋风的,如今草原上羊肥马壮,正是一年最为肥美的季节,错过了这个季节,今年过年就别想吃肉了,边军出现在塞外,如今,绝不是什么稀奇事,如今出塞,甚至不是什么人都能出的,不是“精锐”,人家还不让你跟来,你说你要出塞,你总得有匹马吧,有马,在边军系统里,绝对是“精锐”,如今出塞倒是一份美差,抢的人没少打破头皮,奈何始终名额有限。
三千的皇协军上来就把这个部落给围了,这个部落,倒是没有逃跑,或许觉得这里是土默特的地盘了,比较安全,皇协军或者明朝不会在这个地方惹事,所以,倒是没太大的警觉,因为明朝也好,皇协军也好,一般都不来这个地方打仗,一般都是在宣府那边打得厉害。但显然,事情没绝对。
这个被围的部落,有些惊慌,但也是在草原上生活的,反应倒是很快,很快就聚集起了人马着手防御了,虽然部族首领一再的希望何谈,甚至希望成为皇协军,但皇协军根本就不给机会,直接围住,敢靠近就射死,根本没得谈,因为谈不谈,那是明朝人说了算,能不能当皇协军,也是明朝人说了算,能当皇协军的部落,明朝人也就不会让他们围了,既然围了,那就不能白走一趟,铁定是要见血的,铁定是要带回去战利品的。
卢象升看着稍远处的这个部落,这个部落,是他“勾决”的,军情局的人负责对草原上的部落进行甄别和评判,有可能成为皇协军的,都记录在案,如果可以立刻成为皇协军,则立刻成为皇协军,如果不太方便,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成为皇协军,但那些和明朝不对付的部落则被拧出来,上了黑名单,一旦有机会,就直接干掉,丝毫不留一分情面。
皇协军也是要靠蒙古人自己的血肉来供养的,必定有相当一部分的蒙古部落成为供养的血肉。
远处是皇协军围着这个部落在打仗,明朝则在远处围观,吴三桂端着千里镜不住的观察情况,他是这场战斗的监督者,也是指挥者,卢象升则用小刀大大咧咧削着番薯,削好之后,咬一口番薯,就一口新鲜的牛奶,吃得津津有味,仿佛这是人间美餐一般。
“长伯啊!这种吃法,到底是谁想出来的?本抚怎么觉得怎么分外的应景呢,番薯就牛奶,简直是神了,不仅顶饿,吃起来还不方便,都不用生火,这草原上,没有比这更简单的吃食了……”卢象升一边看远处的战斗,一边吃番薯就牛奶,一边感叹道。
“回大人,自从陛下下令推广番薯,田国丈就在边关内外种了不少番薯,种出来之后,也就有了这种吃法了,大人,确实如大人所言,顶饿,方便……”吴三桂连忙放下千里镜,细细的回答道。
“哦,原来如此,怪不得,原来是陛下早有准备,怪不得,怪不得了……”卢象升听完之后,又感叹几声,看着手里的番薯发呆。番薯就牛奶,简直就是草原上绝配,牛奶喝多了腻人,番薯吃多了糙人,这两者加起来,则刚刚,又顶饿,又解决了牛奶,肉吃多了油腻的困扰,实在是一举多得,更妙的是这两样东西都不用生火就能吃,出门在外,很是方便。
卢象升看着远处战斗的场面,有着无限的遐想,这仗貌似是他在打,貌似是这些士卒,是那些皇协军在打,实际,是皇帝在打,早早的布局,早早的安排,一切都不过是水到渠成,事情几乎就没有一丝悬念一般。
番薯就牛奶,也就是说,日后塞外这么大的地盘,会是一块熟的不能再熟的土地,能种番薯的地方就能养人,日后这塞外只怕再不是那些草原部落能呆的地方了,大明的子民也必定能适应这些地方。
想到这里,卢象升更加的感慨,眼前这场大战,实际早已经分出了胜负了,皇帝已经把该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在大局上早已胜过蒙古部落许多,剩下的,就是他们按照既定的路子走而已,几乎不可能出现意外,即便是出现一些意外,在这种大势之下,只怕也只会被碾成粉末。
“大人,这番薯就牛奶,不仅可以生吃,还可以煮着吃,还可以烤着吃,实乃是这草原上一顶一的好东西,有了他,可就节省了不知道多少军粮,听说田国丈已经把准备边关准备酿酒的番薯全部存了起来,准备做军粮呢……”吴三桂也颇为感慨的说道,这看似不起眼的番薯,到了草原上,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也忍不住多说了几句。
“哦,还有这事?你是听谁说的?”卢象升问道。心中的感叹更甚了。
“回大人,是听张大人说的。”吴三桂连忙回答道。
“唔……,全奈陛下谋略啊!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陛下是早早的就为我等准备好了军粮啊!这战未开,已经先赢三分了……”卢象升感叹道。
“是啊!大人,这番薯还能做成粉丝,可以放一年之久,即便我等要深入大漠,也不愁没粮食的,这粉丝炖肉,也是美味得很……”吴三桂继续介绍着军中的美味。吴三桂对于这个年轻的巡抚,还是很有好感的,一来都是皇帝的人,二来,这个年轻的巡抚没有平常文人的架子,十分的好说话。
“……”卢象升更是一阵无语,他先前还担心大同的局势,还担心这场万里大战会很麻烦,现在看来,只怕没有他想象的那般复杂,皇帝一两年前就在谋划这些事了,早早的做了准备,他之所以从一个文官知府间拔成这大同巡抚,貌似是皇帝在冒险,实则,只怕皇帝早已胸有成竹,必定有着极强的信心。
场面有些沉默起来。
这个话题说不下去了,卢象升开始专心的看战斗起来。
“……长伯,这些皇协军貌似没有出全力吧……”卢象升也看出来了,三千多人围着千把人的部落,实际他们要对付的,不过几百个有战斗力的人,到现在还没打下来,实在是磨磨蹭蹭得很。
“是的,大人,皇协军为了减少伤亡,都是先消磨了敌人的意志,再一鼓作气拿下的,大人可是要快点结束战斗?”吴三桂解释道,然后问道。
“不,长伯还是按照规矩来吧,本抚也只是想了解一下规矩,这皇协军作战,还有那些规矩,长伯都为本抚说说吧。”卢象升说道。
“是,大人,一般,咱们大明都只负责督战和压阵,一般不出手,一旦出手,就要必胜,这是比较定下的规矩,我朝除了督战压阵,还负责记录各部皇协军的功绩,评判他们的功劳,再由有司对他们的功劳分配贸易配额……”吴三桂开始解释起来。
“原来如此,先前只是听闻,没有实际见到,如今见到了,确实闻名不如见面,这个办法,确实好……”卢象升点评道,他在皇帝那里的培训,时间极端,很多东西都只是点到而已,如今见到实际操作的过程,不得不佩服。
“大人,这确实好,这都是托陛下的福,陛下圣明!……”旁边的一位参将忽然出言说道,貌似很是激动,这位参将就是边军出来打秋风队伍的“领队”,他们也属于明军,一般情况下,自然不用和皇协军一样上去拼命,但战利品,他们确实能分到不少的,新军虽然也要战利品,但新军军饷极高,对有些战利品不是那么看得上,比如牛羊牲口,人口,帐篷家什等等什么的,多半都是给了他们这些苦哈哈的边军,好事了他们这些边军。如今就指望着他过个肥年了,娶不上媳妇的人大概也有着落了,所以,一说到这规矩,这参将就忍不住念皇帝的好了。
看着激动得厉害的边军参将,卢象升不知道该说啥好,除了感叹边军也有出塞的勇气,还能说什么,这边军都能被皇帝刺激得如打了鸡血一般的出塞,一般人根本做不到,卢象升觉得,这一战的胜算又多了几分,大明朝明面上的边军可是有七八十万,即便只有一二成的战力,也有十来万人,即便这十余万人马的战力不高,可看如今的情况,绝不会太差,打打秋风,扫扫边角还是没问题的,又有强悍的新军压阵,只怕打一定程度的硬战也没问题。
“张参将所言甚是,全奈陛下圣明,才有了今日这般局面……”卢象升又和这个激动得厉害的参将聊了几句。
“……长伯说说,这战利品都是怎么分的?”卢象升又问道。
“回大人,一般是五五分,皇协军拿五成,我大明拿五成,我大明这边,有三成直接分掉,还有二成存起来,给负伤,战死的皇协军善后烧埋……”吴三桂又说道。
“嗯,这确实不错,有收获,也才有动力啊!”卢象升又点点头,这确实如当初在平台里听闻到的,以蒙古人的血肉养皇协军,虽然看上去貌似有些不仁,可却十分有效的策略。
“……咳咳,大人,我大明拿的这三成里,一般的新军都只拿一些金银和有价值的东西,其他的像牛羊牲口什么的,都给边军了……”吴三桂想了想,还是把这潜规则告诉了卢象升,生怕卢象升不知道这个潜规则坏了他们和边军之间的合作,虽然吴三桂不怎么看得起边军,可边军胜在人多,这边墙可都是他们的地盘,和他们之间合作得愉快,他们走到哪里都受到欢迎,有什么事,也能得到尽力的帮助,算是合作愉快,自然不希望出现意外。
“这个本抚知道,一切按照原来的规矩办就是……”卢象升道。
“多谢抚台大人赏赐,多谢抚台大人……”那参将生怕这个新来的巡抚不懂规矩,胡乱的改规矩,听到卢象升说一切照旧,忍不住立刻道谢。
“张参将,要谢的不是本抚,本抚不过是照陛下吩咐办差而已,要谢,也该谢陛下,若要谢陛下,自当奋勇杀敌,唯有此,才能报效陛下……”卢象升道。
“抚台大人教训得是,……陛下圣明,陛下圣明……”说完,参将激动的向着京城方向行了个半跪礼,这份激动和感激,不是假的,远处的那个部落,眼见着就要被收拾了,战利品就要到手了,自然不会有半分掺假。
正说着,战场上出现了一些意外。
这个部落有千把人,不算是小部落,能打仗的人,也有数百,三千多的皇协军围着人家,也未必能围得住,皇协军倒是想慢慢消磨,免得折损过重,伤不起。
但,事情总不会朝着自己想象的那样发展。
这个部落貌似也对明朝压阵,皇协军上场的打法相当熟悉,也可能更是发现了卢象升这边的异样。突然就放弃了防御,全部人马急速的朝着卢象升冲来,可能是被卢象升的旗子吸引了。可能在这个部落看来,如果能抓住这个明朝的巡抚,大概就可以避免灭亡的结局,甚至可能立下大功。
“不好,大人,那些蒙古人发现大人了,可能是要来冲阵了,大人还是避一避……”吴三桂立刻就发现了情况不对,神情立刻紧张起来,让卢象升躲起来。乱军之中,万一卢象升出个好歹,他可吃不了兜着走。
“……张参将,大人就劳烦你照顾,本官去拦截一下……”吴三桂身为指挥,立刻下达命令,他可不敢让卢象升冒险,准备亲自去拦截,一举灭了那些蒙古人,不给他们任何机会。
“不用了,本抚倒是想会会这些蒙古人,看看这些蒙古人是不是长了三头六臂……”卢象升立刻否决了吴三桂的命令,卢象升来塞外“考察”,要的就是这个机会,岂会放过,否则,又何至于在这里放一个大大的辽东巡抚卢的大旗?这不是摆明了让别人来冲阵吗?
“这,大人,……大人的安危要紧……”吴三桂有些惊讶了。这位白皙,瘦弱的抚台想干什么?坐看蒙古人冲上来吗?
“无妨……”卢象升坚持道。见那群蒙古人越冲越近,卢象升不慌不忙的抄起斩马刀。
卢象升的这个举动,让在场的人有些目瞪口呆了,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斩马刀啊,这白皙而瘦弱的巡抚大人就这么轻而易举的拿了起来,貌似不费吹灰之力……
卢象升挽了个剑花,看了看剑刃,貌似对这把斩马刀很是满意。
周围的部将们个个目瞪口呆,这不会是木头做的吧。怎么这巡抚大人玩起来,就这么轻巧呢?
这群人还在发呆,蒙古人冲过来的势头极快,已近接近这里了。
“走……,随本抚去会会这些蒙古人……”卢象升没过多的言辞,眼睛直直的盯着那些蒙古人,稍稍的提了提马,就向前奔去,逐渐加速……
反应快的人见不对劲,这巡抚大人怎么就自己去冲蒙古人的队伍了?傻眼了,立刻跟上,大呼大人回来,而卢象升,则似乎根本没听到,逐渐加速的向着蒙古人对冲过去。
说实话,最震惊的,莫过于张参将了,他这个边军的“领队”,实际不过是想来打打秋风,没料到,新任的巡抚大人居然会亲自去冲阵……,这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
“大人,大人,咱们怎么办啊?”张参将后面的亲兵见巡抚冲上去了,见新军的吴大人也冲上去了,唯独他们打秋风的边军还在这里干耗,那个脸皮实在没地方搁,立刻提醒自家大人。
醒悟过来的张参将满脸通红,立刻高喊:“保护好巡抚大人……,兄弟们,跟我冲啊!”张参将立刻打马跟着冲了上去,又是急,又是羞,更是愧,这脸皮实在没地方放,万一巡抚有个好歹……,张参将都不敢想下去了。
两拨人马急速的对冲,卢象升冲在最前面,后面跟着一地急得肝疼的人。
两拨人马急速的碰撞在一起。
众人为之肝疼的所在,巡抚大人卢象升轻松的切过一个蒙古骑士,带起的是一蓬鲜血……,再过一个蒙古骑士,再次带起一蓬鲜血……
众人傻眼了……
第676章 各方的反应
卢象升在大同边墙外的交战,成了多方关注的焦点。
蒙古右翼诸部切实的感受到了来自明朝的压迫,以前明朝还有一定的克制力,基本不过宣府,现在连大同这边也开战了,也就是说,尽管他们不想和明朝打,却不得不应战,他们是不得不打了一场生死大战,面对咄咄逼人的明朝,他们别无选择。
明朝自然是知道卢象升动武的事,没有皇帝的示意,卢象升也不敢贸然动武。消息传回大明,明朝朝野更在乎的是大明朝出了一个能上战场的文人巡抚,这才是朝野关注的焦点,卢象升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