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3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么说来,是圣人错了,圣人的愿望是永远都无法实现了。”杨改革瞟了一眼孔胤植,说道,杨改革觉得,这个孔胤植的思维,有些混乱了,倒是有必要给孔胤植纠正一下,或许,该给孔胤植重新上些发条了。
“臣不敢,臣不敢……”孔胤植连忙说道,否定孔圣人,孔胤植还没这个胆子。
“既然圣人没错,那就是说,这是必定能实现的,既然能实现,那就是怎么实现的问题了……”杨改革打算纠正孔胤植的脑子。
“还请陛下赐下教诲……”孔胤植迷茫了,按照皇帝说的供养力算,他实在算不出天下人都读书需要多少地供养。这显然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
“这说起来,不过是个旁枝末节的东西,卿家大可不必为之伤神,只需知道,卿家身为圣人后裔,自然是以完成圣人理念为己任的就行了,有这个想法就对了,其他的,卿家未必要管那么多……”杨改革开始纠正孔胤植的脑筋。
“陛下教训得是。”孔胤植连忙答应道,这个问题,实在是让孔胤植头疼,显然的,天下之地,显然供养不起那么多人读书的,读书显然是少数人的权利,相应的,读书做官,更是少数人的权利,科举所采用的标准,也完全是以儒家经典为标准,维持现状才是最符合儒家利益的。可读书又是圣人的教诲,如今天下不少有识之士皆以能参与教育之事为荣,力挺人人都能读书的观点,这个观点,天生就和现状有冲突,而皇帝似乎又对这事不管不问,任由双方争执,他夹在中间,有着两面不讨好的尴尬。
“须知,圣人乃是万世师表,乃是做教育出身,这才是圣人的根基,孔家的依仗,只要孔家抓牢了这个,孔家的传承,自然不会断,除非天下不再需要教育,文化不再需要传承……,教育之事,卿家焉能不支持?”杨改革开始给孔胤植的脑子上发条了。
“陛下说得是。”孔胤植说道,不敢和皇帝争辩。
“再,卿家想过没有,圣人为什么是圣人,而后无来者?卿家想重现圣人之辉煌,有没有想过,重走圣人的路,能否超过圣人的问题?”杨改革继续给孔胤植的脑子上发条。
“回禀陛下,臣不知。”孔胤植很干脆的回答道,脑子被皇帝问得一塌糊涂。
“圣人乃是万世师表,卿家不觉得,要在教育这件事上重现圣人之姿,很难么?”杨改革撇了几眼孔胤植,继续给孔胤植的脑子上发条。
“……陛下……,恳请陛下指点。”孔胤植倒是给皇帝这一说法给说得绝望了,他可是一心想当圣人第二啊!皇帝可是答应了他帮他做圣人他才投靠皇帝的啊!可现在皇帝告诉他,做圣人第二,没门,万世师表有一个就够了,还需要第二个吗?有了第二个,这万世还叫万世吗?不过,孔胤植也只颓废了瞬间,瞬间有生出无限希望来,既然皇帝这么说,显然皇帝也有了办法了,皇帝是不会敷衍人的,皇帝是不会骗他的,既然答应了让他做圣人,自然能办到的,孔胤植倒是对皇帝生出来了无限的希望。
“既然卿家无法在教育这件事上重现孔家先祖之姿,无法再教育上超越圣人,那自然的,就应该在别的地方想办法,重走孔家先祖的这条路,是不行的,不是吗?”杨改革说道,杨改革倒是老早的给孔胤植规划了一条成圣之路,当然,这路不是那么好走,也不能一下子把所有的来龙去脉都告诉孔胤植,也只能这么遥控着孔胤植,让他按照自己的路子一步一步的走,这个过程,“摧残”孔胤植,那是无法避免的。
“回禀陛下,是的……”孔胤植认真的回答道,皇帝还是说得有道理的,一个万世师表就够了,他想做孔家的第二个圣人,自然不可能在这一点上超越他家的圣人,自然需要在别的地方想办法。
“嗯,卿家能明白这个就好,所以说,教育之事,乃是孔家的根基,乃是圣人的根基,这一点,卿家是万万丢不得的。”杨改革一副为了你好的口气说道。
“谢陛下提点,臣记下了,日后不管如何,臣都鼎力支持教育之事……”孔胤植被皇帝真切的言辞感动了,十分认真的答应道。
“好!存好了根基,那么,卿家就要知道,该在什么地方重现圣人之姿了。”杨改革开始给孔胤植灌输思想,上发条。
“还请陛下指点。”孔胤植虔诚的说道。
“说起来,卿家还是要在儒字之上下功夫才行……”杨改革说道。
“请陛下明示……”孔胤植迷惑的说道。
“儒字新解,卿家应该知道吧。”杨改革说道,终于把话题说到了儒字新解之上。
“回禀陛下,臣知道。”孔胤植回答道,这个儒字新解,在京城也是沸沸扬扬好久了,只要是个人,都能说得上几句,没有看过报,也听别人说过。
“卿家想要重现圣人之姿,必定是要有超过圣人的功德才行,卿家身为衍圣公,圣人子孙,要想超越圣人,沿袭旧有是自然不行的,必定要有所创新才行,要创新,自然要对儒重新解释,不然,何谈超越?不能超越圣人,又何谈圣人之姿?”杨改革说道,开始把孔胤植指引上自己给他设计好的路。
“呃!……陛下教训得是。”孔胤植脑袋一片懵,超越他家的那位圣人啊!这个命题,身为他家圣人的后代,身为圣人的门徒,孔胤植觉得压力可真大。皇帝说得也有道理,光是沿袭圣人的一切,固然衣食无忧,荣华富贵,可要想做孔家的圣人第二,要想超越圣人,这无疑是不可能的,他要想达到目的,就必须如皇帝说的,必须要创新,必须要超越。
杨改革看了看孔胤植,这家伙似乎内心正在激烈的争斗着,杨改革也不打搅,让他自己想清楚,相信上了船的孔胤植,一定会按照自己设计的路子走的。
“还请陛下指点迷津……”孔胤植躬着身子,虔诚的说道,他既然已经决定要做圣人第二了,那就努力的朝那个努力吧,三心二意的,只怕皇帝都看不起。
“嗯,很好,卿家可多注意儒字新解这方面的事,对此事,不妨多考虑考虑,待有了一些心得之后,再来见朕。”杨改革一副高人的模样教导孔胤植。
“臣谢陛下指点。”孔胤植虔诚的说道,说完,也就谢恩走了,回去参详皇帝的话去了。
……
圆悟又进宫了。上次从皇宫出来,他可是心灰意冷,沮丧得厉害,可谁知道转眼之间,事情又峰回路转,皇帝又叫他有空了到皇宫里去说法,圆悟静下心来努力的想了多日,也有了些心得,准备再次进宫了,既然皇帝叫他有空了进宫,他自然不能放弃这个机会,以前要进宫,那都还得走门路,花关系。
杨改革想了一阵孔胤植的事,觉得自己比孔胤植还累,自己可是要朔造一个圣人啊!比那个被朔造者绝对更累。
“陛下,圆悟大师求见。”王承恩禀报道,这次,他没有拦这个和尚了,这和尚一来,王承恩就来禀报了,皇帝要见的人,他自然会看重。
“哦,圆悟?那个和尚?见吧?”杨改革刚才还在考虑孔胤植的事,又见这和尚来了,又停下思考孔胤植的事,准备见老和尚。
“阿弥陀佛,贫僧参见陛下。”这次,圆悟老和尚没有跪下磕头了,只是行了一个出家人的礼。老和尚也想通了,佛门的事,并不是他想让皇帝改变就能改变的,这一切的决定权全在皇帝那里,皇帝要用他佛门,自然一切好说,如皇帝不想用,不待见,他说一千句,念一万次佛都是空的,想明白了这个,这心态也就逐渐的放平和了,该佛门得的,能得,不该佛门得的,他也强求不得。
“大师免礼。”杨改革放下手中的笔,说道。杨改革仔细端详了一下这老和善,起色比上次平和多了,这次看上去,倒是有了些得道高僧的模样。
“阿弥陀佛,谢陛下!”老和尚又宣了一句佛,整个人都平和和淡定得很。
“大师来见朕,可是有事?”杨改革问道。
“阿弥陀佛,陛下吩咐贫僧来,贫僧就来了……”老和说道。
“呵呵呵……”杨改革笑了起来,这老和尚倒是蛮会说话的。
“……确实如此,……朕有些疑问,倒是想请教大师。”杨改革问道,既然是自己让人家来的,那就找个话题聊一下吧。
“阿弥陀佛,贫僧知晓的,定知无不言。”老和尚平和淡定的说道。
“大师可听说过《西游记》?”杨改革开始和这个老和尚聊天了,说实话,杨改革并不太对这老和尚有好感,也没太多的恶感,只是自己做的事实在和佛门挂不上什么勾,说不到一块来,现在不过是受了这老和尚一些恩惠,还情罢了。
“阿弥陀佛,回禀陛下,可是问民间消遣娱乐之小说?”老和尚楞了一下,倒是很快回复了平静的心态,立刻回答道,皇帝的这个问题,可有点刁钻,老和尚知道,皇帝不太待见他佛门,虽然给了他再来见的机会,可未必就会改变对他佛门的态度。
“不错,朕正是问这个。”杨改革问道。
“阿弥陀佛,回禀陛下,贫僧也略有所知,虽不是我佛门经法,却也是说得我佛门取经弘道之事,不知陛下要问何事?”老和尚的心态逐渐的放平静下来,说道。
“朕想问,这西天到底有没有呢?西去,真的能见到佛祖?”杨改革胡乱的问道,这可真的没什么好和这老和尚说的,纯粹的聊天。
老和尚汗颜了,心里又起了微澜,以皇帝的说辞来看,只怕皇帝对佛门的印象,不是那么好。
“阿弥陀佛,回禀陛下,此乃是民间消遣娱乐之说,和我佛门还是有区别的,书中的消遣,倒是当不得真。”老和尚也有了一点脾气,觉得皇帝这是消遣他。
“呵呵,那大师知道《大唐西域记》吗?”杨改革又问道,这次,也是胡乱的说的。
“阿弥陀佛,回禀陛下,自然知道,此乃是我佛门三藏法师所著,三藏法师乃是我佛门高僧,此书说得是三藏法师到西域求法之事。”老和尚解释道。
“嗯,朕想问问,如今佛门对这佛之发源地还有多少了解?如今还有那边的消息吗?如今还能和那边联系得上吗?”杨改革笑着问道,这也不过是杨改革随口问的。
“呃,……阿弥陀佛……,这,……”老和尚瞬间被皇帝问得语结起来,这高僧的架子,被皇帝这一问,又给问没了。
“……回禀陛下,所知甚少,基本没有什么消息……”老和尚还是如实的回答了。
“哦,为什么呢?”杨改革继续随口问道。
“……呃,阿弥陀佛,这……”老和尚更是语塞,这要他如何回答?更是让他感到一阵羞愧,自己身为佛门中人,身为佛门高僧,却对佛之发源地了解甚少,基本没了消息,实在是没面子。任何东西都讲究根源,这佛门的根源都搞不清,也就是无根的浮萍一般。
“呵呵,这个问题暂且不提,大师对喇嘛教熟悉吗?”杨改革又继续胡乱的问道,真的是纯粹聊天。
第659章 煎熬
蒙古大漠,草原之上。
林丹汗望着手上的东西发呆。
汗帐里,不过寥寥数人,有国师沙尔巴呼图克图,还有大臣那日乃。
聚集在此处,正是要商议大事。
“明朝的皇帝,回复得很快啊!本汗如果没记错,这信件从本汗手里发出,明朝皇帝答复,再回到本汗手里,应该没有超过半个月,对吗?”林丹汗独自一个人看着手上的东西,怔怔的说道,到如今,他林丹汗和明朝皇帝之间的差距,越来越远了,以前,是明朝求他,再不济也是大家平等对待,可如今,却是他求明朝皇帝,如今明朝皇帝有了偌大的名声,花不完的钱财,可他呢?每况愈下,每天都在被东虏不断的吞噬。这两者一比较起来,实在是形成了鲜明对比。
“回大汗,确实没超过半个月,实在是回复得极快……”蒙古国师沙尔巴呼图克图说道,面对着林丹汗每况愈下的境遇,他也颇为烦恼,为什么会这样呢?他很疑惑。
“大汗,明朝皇帝怎么说?是答应了还是没答应?”头发花白,身形干涸的大臣那日乃问道。
“明朝皇帝答应了,很干脆,而且还给本汗加了二成……”面对明朝皇帝的慷慨,林丹汗嫉妒,羡慕,恨。
听说了这个结果,汗帐里的几个人都面面相窥,这事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了。他们原本就在为到底要不要退走而争吵,争吵的两方,一个持有的观点是在这里可以获得明朝的支援,如果走了,到哪里去找支援去?另外一个持有的观点则是用蒙古人的血为别人战斗,根本就不能呆在这里,要立刻退走……
“明朝的皇帝,确实很慷慨……”头发花白的老臣那日乃是个坚定的走人派,觉得即便在这里能获得明朝皇帝的支援,也不能呆在这里,消耗的全是蒙古的血肉,但也不得不承认,明朝皇帝相当的慷慨,如此及时、迅速的就做出了反应,实在不一般。不过,他也坚定的认为,这是明朝皇帝的阴谋,如今林丹和和黄台吉打,实在是太吃亏了,实力损耗得厉害。
“大汗,明朝皇帝还是很有信誉的,据说,答应多的事,从不反悔,如今明朝皇帝如此快就送来了支援的物资,就足以说明明朝皇帝的诚意和信誉了。”国师沙尔巴呼图克图则是一个比较坚定的坚持派,他坚持认为,不能轻易的西走,钉在这里,虽然困难,但至少还能得到明朝皇帝的支援,有着这些支援,林丹汗就还有希望。
面对国师的说辞,林丹汗更是羡慕嫉妒恨,明朝皇帝说给他加二成,还说别让他失望,显然,明朝皇帝在“轻视”他这个结盟者不给力了。林丹汗觉得,这是明朝皇帝隐隐的说他不够资格和明朝皇帝结盟了,他没资格??……林丹汗又是一阵愤怒,他是草原之主,怎么会没资格?
“大汗,即便是有明朝的支援,大汗也该考虑退兵了,如今在这里和金死缠,实在是没必要,老臣还是觉得,这是明朝皇帝的阴谋,……,大汗有广袤的草场,向西退一点,躲开金就可以了,实在没必要和金死战……”老者那日乃依旧是坚持自己的观点。
“大汗,如离开这里,那支援又找谁要去呢?如要退走,又退到哪里去呢?大汗如果西退,黄台吉就不会跟进吗?大汗的草场确实众多,可还能退到漠西去吗?”国师沙尔巴呼图克图立刻就这个问题和大臣那日乃争辩起来,他们两个,一直坚持离开,一个坚持留下,观点争锋相对。
林丹汗也不知道该听谁的,似乎两个人都说得有道理,他实在是被黄台吉打痛了,真的是坚持不下去了,可退走,他确实不愿意。
“大汗,其实,退,也不是要退多少地方出来,只要脱离和金的接触就可以了,金是有国都的,又被明朝压制,是不可能来追赶大汗的,只要大汗脱离了和金的接触,金应该不会再来追赶的,大汗就可以乘机修养一段时日……”老者那日乃凭直觉,感觉这里面有问题,可他劝林丹汗的话,总是那么无力,似乎总说不到事情的核心,总是在边上打转。
“大汗,如果金不满足大汗退让的那一点草场,依旧追上来又怎么办?是继续退?还是继续打?到了那时,和明朝的联系中断,没了明朝的支援,岂不是更加的艰难?如今依靠着和明朝结盟的盟约,大汗还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得支援,虽然艰难,但只要坚持下去,总还会有希望,如果退走,只怕不仅喂不报贪狼的胃口,只怕更得不到明朝的支援……”国师沙尔巴呼图克图是坚定的不走派,和老臣那日乃是针锋相对。
“大汗,不会的,金是有国都的,怎能轻易的放弃国都?只要大汗和金脱离接触,金即便是想追,也不敢追太远的,他就不怕都城没了吗?”老臣那日乃赶紧争辩道,虽然他努力争辩,可情形似乎对他有些不利,他的说辞,在林丹汗眼里,没国师沙尔巴呼图克图的重,老者的眼里,充满了忧虑。
“……如果黄台吉依旧追上来该怎么办?明朝灭了金的都城难道不可能吗?黄台吉还会死守都城吗?”国师沙尔巴呼图克图紧追着问道。
“……”老者那日乃被问得答不上了,他也是有智慧的人,黄台吉放弃国都,全力西进,这个是有可能的,他不是没考虑过,今年黄台吉和明朝大打了一仗,被明朝打得元气大伤,甚至都不敢靠近明朝的地盘,如果明朝再大举进攻,黄台吉肯定是抗不住的,很有可能会西进,而他家林丹汗则正好在西进的路上,黄台吉追着他家林丹汗打,是完全有可能的,明朝向来都不进入草原,黄台吉为了躲避明朝的锋芒,西进躲入草原,完全有可能,他说的和金脱离接触,让出一块地盘,这只怕是有些想当然了,和狼打交道,相信狼能吃饱,这无疑是愚蠢的。
林丹汗也是一脸的犹豫的,他也不好裁决,到底是退走,还是继续留在这里,留在这里的好处,无疑可以向明朝求援,而明朝皇帝也很大方,很讲信誉,援助很快就到了,还让他尽快到锦宁去拿东西,这种“强大”的吸引力,吸引着林丹汗始终舍不得走,舍不得西退,一直保持着和锦宁的联系;留在这里的坏处,显然也十分的明显,黄台吉打不过明朝,却把他当粮仓,却把他当肥羊,他如果留在这里,就必须要继续当肥羊,想到这里,林丹汗更是牙痒痒,拳头捏得更紧了。
“……大汗可想过,如果此时不坚持下去,如果退走了,还有和明朝联合的资格吗?明朝只怕骂大汗背信弃义,这盟约只怕也就要失效了……”国师沙尔巴呼图克图继续说道,虽然他嘴上是坚定的不退让,其实,他也知道继续留在这里对林丹汗十分的不利,不过,他依旧是坚定的坚持不走,他这话里还有一句没说,如果退走,和明朝的盟约也就失效了,和明朝的盟约失效了,可就不是简单的没有明朝支援那么简单了,沙尔巴呼图克图听过很多明朝皇帝的传说,认真的分析了明朝皇帝的所作所为,知道明朝皇帝对信誉看得很重,有这层盟约在,只要林丹汗坚持到黄台吉倒下,那明朝皇帝为了自己的信誉,是不会进入草原的,也没有理由进入草原,顶多就是收复一下以前的国土罢了,林丹汗可以很快恢复过来,但如果退走,明朝必定紧随黄台吉而来,明朝一定会以林丹汗背弃盟约,盟约失效为由,接管草原,林丹汗想再夺回这些草原,只能打仗,想到了那个时候的林丹汗,那里是明朝皇帝的对手?这种后果,沙尔巴呼图克图也只敢自己在心里想一想,他知道,说出来只怕没人会相信,但如今越来越多的情形表明,事情正在朝他不愿意想的这一面发展,黄台吉被明朝打怕了,只怕一定会西进的,而黄台吉西进,明朝只怕不会善败干休,只怕一定会进入草原,等明朝皇帝的手伸进了草原,再让皇朝皇帝的手缩回去,只怕不那么容易……,如果说汉人不适应草原,那皇协军呢?林丹汗实力如今急剧衰弱,反倒是皇协军的实力渐涨,以蒙古人打蒙古人……,想到这些可怕的结果,沙尔巴呼图克图是一阵深深的无力感笼罩在全身。原本斗志昂扬的沙尔巴呼图克图一阵无力,和老臣那日乃争辩的声音,也降低了不少。
国师沙尔巴呼图克图的话倒是更符合林丹汗的心思,他自认是草原之主,是草原上的王,如果此时退走了,正如国师说的,他还有资格和明朝皇帝谈联合,谈盟约吗?以前是明朝求他,后来是明朝皇帝和他平起平坐的谈合作,谈盟约,可如今,却是他求明朝皇帝,这短短的时日,就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林丹汗心里实在不是滋味,想想自己再退走,可就彻底的失去了和明朝平起平坐的机会了,失去了结盟的资格,明朝皇帝的那句:别让朕失望。深深的刺激着林丹汗,他林丹汗不是无能的。
“大汗,即便此时不走,也该把退路找好……”老臣那日乃焦急的说道,他凭着直觉,知道这里面的问题复杂,有一种铺天盖地的东西正逐渐的笼罩在他们头上,迷惑他们的眼睛,老者那日乃如今能相信的,就只有自己的直觉了。
“够了……,其他的都暂且不说,既然明朝皇帝重信誉,先收先这批支援再说,等稍过几天,本汗再向明朝皇帝求援,要更多的东西,看明朝皇帝到底是给还是补给,如果不给,则是明朝皇帝无信,本汗正好西退,如果明朝皇帝继续给更多的东西,则正好补充损失……”林丹汗说道,林丹汗实际也算是一方枭雄,只可惜遇到了比他更牛的黄台吉,就只能当悲剧了,实际心智、能力什么的也都不弱,这里面的问题,他未必没有考虑清楚。
国师沙尔巴呼图克图自然无话可说。那日乃见林丹汗做了决断,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
辽东。
原本黄台吉应该呆在盛京的宫殿里过大汗的生活,不过,显然局势不饶人,黄台吉也没心思在城池里过舒坦日子,如今,也算是呆在前线,直接指挥各旗打仗,先前在明朝那里栽了一个大跟头,士气伤得厉害,如今正好在林丹汗这里刷一些士气,不然,只怕面对明朝的勇气都没有了。
空旷的草原上,黄台吉牵着马,走在最前面,稍后一些则是心腹谋臣范文程,随后则是旌旗招展的卫队,如今依靠在林丹汗这里刷士气,低迷的士气总算是上升了不少,他黄台吉的威望也跟着起来了,八旗们又有信心跟着他打仗了。
“听说林丹汗又在明朝皇帝那里得了不少援助?”黄台吉说道,黄台吉的细作把林丹汗那边渗透得厉害,林丹汗不过前脚知道消息,后脚消息就出了大营,飞到黄台吉这边来了。
“大汗,这说明林丹汗被打疼了……”范文程连忙接上一句。
“嗯,不错,林丹汗的手段,逊色多了,如今急着向明皇求救,只怕想走了……”说道对付林丹汗,黄台吉的嘴角上翘起来,充满着自信。
“……西进的事,宪斗准备得如何了?”黄台吉又说道,上一刻黄台吉还是充满了自信的微笑,可现在,却是充满了苦楚,说不出的郁闷。
“回大汗,一切都在准备中,路线,地形,都已查探过了,也联络了一些部落,但还需要更多的时日联络更多的部落……”范文臣回答着这件事的进度,西进的事是他提出来的,黄台吉也让他参与了,算是信任。
“哦,这件事要加紧,……不,倒是可以慢慢来,以目前的情形来看,今年明皇大概是不会进逼我大金了……,怎么的,也要到明年去了,……”黄台吉惆怅的说道。内心之苦楚,煎熬,无奈,忧虑和彷徨,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当初被明朝大破,黄台吉就在煎熬中,按理说,明朝应该顺势追击才对,可明朝放弃了大好时机,就这么回去了,黄台吉当时很不解,想不通明朝打的是什么主意,为什么不继续进攻?明朝的主力根本没有什么损失,几乎就是完好无损的。现在,黄台吉大概想明白了一些,明皇想谋的不仅仅是他大金,只怕还在谋林丹汗,在谋大漠草原。他大金的都城离海岸不过三百余里,实际离当日的战场不过两百余里,明朝完全有能力一鼓作气,打到大金的都城来,以明朝那种恐怖的东西攻城,大金没有任何能力守得住城池,几乎只要明军到达城池之下,城池就是必破的,可明皇就这么回去了,放弃了收复国土的荣耀回去了。当时他想不明白,还以为是明皇怕损失过大,或者怕内部不稳,现在看来,不是的,明皇是有意让他恢复些元气,有意让他去打林丹汗,有意让他看到希望。他现在,是不得不按照明朝皇帝给的路走,打林丹汗,在下次明朝大军到来的时候,一旦情况不妙,立刻遁入大漠。
想到这里,黄台吉一阵惆怅,身不由己的煎熬,又有几人知道?遁入大漠就真的能脱身了?只怕未必,到时候,只怕必定是一副他追林丹汗,明皇追他的情景,可面对如此的结果,黄台吉也没什么办法,要破这种结果,就只能打败明朝的军队,可要是能打败明朝军队,他又何必逃跑西进?
黄台吉长叹一口气,或许,天无绝人之路,这西进的过程中,老天会眷顾他一次,让他找到明朝的破绽,只要有一个破绽,他就可以反败为胜了,这西进的路虽然不好走,可越往西,这种机会和可能也就越大。
“喳,奴才遵命。”范文程连忙答应道。
“宪斗觉得,我大金还有和林丹汗结盟的可能吗?”黄台吉忽然有问道。
“……和林丹汗联合?”范文程吃惊不小,惊讶于自己主子的想法,如今他大金和林丹汗都杀红了眼,双方手上可以说血债累累,要结盟,这得多大的压力才能办到啊?
“不可能是吗?”黄台吉问过了,又自言自语的说道。
“回大汗,这……,似乎不太可能……”范文程说道,这种可能,实在是太小了,小到微乎其微。
“……是吗?实际,也还是有那么一丝可能的……,或许,本汗太一厢情愿了……”说起来,身为一国之主,站在国的层面考虑问题,倒是以利益为前提的,前一刻还是仇人,后一刻做朋友也不是不可能。他是有结盟的心,可黄台吉想到自己还得依靠喝林丹汗的血才能活下去,想和林丹汗结盟,这无异于痴人说梦话,要是林丹汗能答应,这个林丹的脑子不知道是怎么长的。或许,只有把林丹汗逼到生死边缘了才有这种可能,这种可能也不是没有,按现在看,明皇是打算把他赶入草原,驱狼吞虎,以他消磨林丹汗的实力,然后占领草原的。或许林丹汗有醒悟的那一天,到了那时,和林丹很结盟,也不是没可能。当然,他现在还要喝林丹汗的血,这事是不可能的了,还得看明朝皇帝和林丹汗的关系,如今明皇大把的银子支援林丹汗,他想的结盟的事,无疑是做梦,也只能看明皇和林丹汗的关系了,会不会搞僵恶化,或许,还有机会。
煎熬,除了煎熬,还是煎熬,每一日都处在煎熬之中。
第660章 一叶知秋
昨夜,又下了一夜的雨,接连的几场雨,让还有些余热的北京城骤然变得冷起来,杨改革半夜就觉得睡不暖和,醒了几次。
今日一醒来,杨改革就有些心不在焉,批改奏本、作业的时候,也经常走神。都说一叶知秋,而杨改革却又从秋看到了冬。
批改了一些奏本和作业,杨改革还是心不在焉,叹了口气,心中的事,始终是放不下。
“大伴……”杨改革唤道。
“奴婢在。”王承恩听见皇帝的召唤赶紧过来伺候着。
“昨夜朕记得又下雨了吧?”杨改革问道?
“回陛下,确实下了,而且还不小,还刮了北风……”王承恩有些纳闷的回答道,下雨确实下雨了,这外面的地还没干透呢。
“走,到宫后苑去看看……”杨改革放下笔,说道,心不在焉,实在没心办公。
“奴婢遵旨!”王承恩连忙答应道,皇帝可难得去趟宫后苑啊!
……
宫后苑。
杨改革不是第一次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