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3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革再次强调辽东的地的不确定性,现在还不打算彻底开放辽东的地,准备先钓一批开发集团上来,把这开发集团都找好了,然后大家一起使劲,这辽东的事,才能一帆风顺,不然,靠自己在那里胡天海底的瞎想,那是不起作用的,有了共同利益,大家自然共同维护,不用自己再多说什么。

“谢陛下隆恩,臣懂的,臣懂的。”张唯贤虽然没要到马市的经营权,可也得了皇帝的承诺,也算是不小的收获,当即就谢恩。其他规矩自然简单,缴税,皇帝参股,听皇帝招呼。

第607章 拿轿子抬人

送走了张唯贤,杨改革心里倒是美滋滋的,更觉得自己该到国子监去一趟。

经历了大街上的山呼万岁之后,杨改革很快就到了国子监,路上那些山呼万岁,杨改革觉得,自己有资格享受这些。

国子监,林钎早已带着一群人在那里接驾了。

一番接拜大礼之后,人群这才进了国子监。

国子监里,也准备好了让皇帝和学子们共话的地方,其实,也就是把彝伦堂里的宝座搬了出来,让这陪着皇帝听讲课的人翻几倍而已。

这彝伦堂外面,学子们则是在石板上铺个坐垫,席地而坐,身前有一个小案及,算是一个扩大了的课堂。

杨改革升了宝座,在这里,又是一番叩拜大礼,这才开始今日的节目。

先由林钎讲了一篇文章,然后有是孔贞运讲了一篇文章。

讲的文章,不外乎是四书五经里挑一些东西出来,这个没什么新奇,也不意外,算是规规矩矩的。

待林钎和孔贞运都讲过了,杨改革才开始自己到这里来的目的。

众人席地而坐都望着皇帝,不知道皇帝今天这个共话节目是怎么个共话法,有些什么内容。见规矩都做完了,众人都把脖子伸长了看着皇帝,希望这自己的言语能得到皇帝的亲睐,或许,可以飞黄腾达。

“其实,说起今日来国子监,也是偶然间想起来的,也没什么大事,朕偶然间想到几个妙对,实在忍不住要找个地方显摆,想来想去,觉得拿这几个对子去找辅臣们,又怕阁臣说朕不误正业,又怕耽误了枢臣们办事,想拿到翰林院去,又怕朕显摆找错了地方,班门弄斧,想来想去,还是拿到国子监比较好,这里学子众多,赢了,也够朕显摆;如果输了,也不伤大雅,更不误事,算是朕和学子们同乐……”杨改革笑着说道,一派轻松的把话头挑了起来。

皇帝这么一说,这个共话场上的众学子,立刻就热闹起来,皇帝来踢馆来了,皇帝来与学子们同乐来了。学子们立刻激动起来,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接近皇帝,获得皇帝亲睐的好机会,看来,交了那么多钱来读国子监,没白交啊!不少人立刻鼓起偌大的勇气,准备博得皇帝的亲睐。

林钎,孔贞运这些臣子,倒是怪异的看着皇帝,皇帝好好的没事跑到国子监就是为了这事?在学子面前显摆?与学子们同乐?

场上热闹了一阵,众学子那是摩拳擦掌,准备跃跃欲试。

林钎看了一阵,出来说道:“请陛下出题。”这一说,场上的学子们,倒是都安静下来了,仰望着皇帝出题,没料到,皇帝还这么的随和,不似传说中那般难以接近,对皇帝的好感,那是百分之一千的上升。

“那好,朕可就出题了……”杨改革倒是一副和煦的模样,开始出题。

“抓抓痒痒,痒痒抓抓,不抓不痒,不痒不抓,越抓越痒,越痒越抓……”杨改革笑着说出了第一个对子,这个不算难,算是开场题。

杨改革刚说完,地上的学子们就立刻高呼起来,这个说他知道,那个说他知道,都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林钎在一旁看着,气得直跺脚,这些家伙们,倒是把规矩都忘记得一干二净,皇帝面前那里有如此喧哗的?

“肃静!肃静!”林钎有些气急败坏的连连喊道。

这场面立刻安静下来,众人才知道,自己表现的太急躁了些,这般嚷嚷,实在是不雅,当然,谁叫皇帝这个对子那么容易呢?

“陛下,臣教导无方,让陛下见笑了,请陛下惩处。”林钎红着脸,跟皇帝认错,这些家伙们,一个个如同鸭子一般扑腾,那里还有一点学子的模样。

“呵呵呵,林卿家那里的话,也是朕刚才没把规矩先说好,以至于现在有些乱,不过,这也无伤大雅,朕今日来,本来就是要和学子们同乐的,如今难得这般气氛高涨,朕又怎么会怪他们呢?又怎么会怪林卿家呢。”杨改革笑着说道。

“谢陛下恕罪!”林钎依旧是红着脸说到。

“……那好吧,那朕就再把规矩说一下,如果朕出的题目,谁想好答案了,那就举手,朕看谁先举就叫谁,如何?”杨改革又对场下的学子们说道。

这些,场下的那些学子们,不敢乱哄哄的答应了,一副想说有不敢说的样子。

“呵呵,那好,朕就再出一题……”杨改革又笑着说道。

“……举动即愆尤,常恐己过不闻,获戾于朝廷百姓……”杨改革又念了一副对子,这回,地下的学子们没人立刻出来答应了,倒不是这对子有多难,而是听着比较拗口,一时间,无法理解对子的意思。

旁边倒是有人立刻用笔把对子写了下来,随即就把对子竖了起来。众学子看到字了,倒是立刻知道这是什么对子了,很快就有人举手了。

杨改革倒是笑着点了一位最先举手的学子,这学子倒是也飞快的对了上来,杨改革也不吝啬,立刻赏两个小元宝,以表示奖励。

这一下,气氛倒是立刻上去了,众学子那是开动脑经想皇帝出的题目,倒是有争有闹的好不热闹,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

杨改革其实也是个年轻人,还没到二十岁呢,整日的谋划这个事,谋划你那个事,也很想找些人玩闹,乐呵乐呵,当然,自己是皇帝,没办法找个好朋友,找个死党什么的,玩闹的事更别说了,也闷啊!……

闹了一阵子,众学子不管有没有被皇帝点中答题,脸上都是红扑扑的,这一激动,浑身的血就上涌,脸上自然是鲜红一片。

“……好,这个对子对得好,那朕再出一题,……明月照纱窗格格孔明诸阁亮……”杨改革说是来办事,其实,也有几分玩闹的意思在里面,在那个紫禁城里,除了正事,就是正事,永远都有处理不完的正事,像这般轻松的和别人玩闹一下,那可得奢求,今日来了这里办事,和这里的人能这般玩闹一会,也是真实投入的。

这个对子一出,场面不负先前那般热闹了,这个对子,也是个难对子,抄写对子的人写好了对子,立起来的之后,依旧没人答得上来,场面上倒是有些冷场了。

林钎等大臣其实也一直在参与今天这事,不是维持秩序就是帮皇帝当评判,见了皇帝出的这个对子,也给难倒了,从来没见皇帝对这方面有什么造诣,却没料到,皇帝还能写出这般好的上联来,看来,皇帝倒是真的像是偶然间有所得,然后来显摆来了。

杨改革等了一气,也没人出来回答。笑了笑,玩闹过了,也该办正事了,自己这就是天生劳碌的命。

“呵呵,如何?朕说要来显摆一番,自然是有所依仗的,这个句子可有人对得出?”杨改革倒是真心有意显摆一下,过过这方面的瘾。作为穿越者,显摆诗词对子,那都是套路,杨改革先前也过这方面的打算,打算通过这些玩意把自己的名声弄起来,抄了不少诗词,比如移民唱的歌,就是抄的,不过,皇帝当的越久,这念头也就越和当初的不一样,当皇帝的,根本不用这些东西来装点门面,这些东西,都是那些文人士子抬举自己,往上爬的梯子,而对自己这个皇帝,可能连点缀都算不上,即便是通过这些东西获得诺大的名声,可对明末的局势,根本没任何用处,文豪皇帝灭国的也不是没先例。如今,杨改革也就是仅仅打算过过瘾拉到,可没在这方面发展的打算。

众人一致沉默,都给皇帝这个对子难道了。林钎等一干国子监的老师们,也把脑袋低下来,实在对不出皇帝的对子。

“……呵呵,那朕就换个题目吧,老是出些对子也没什么意思,……诸位将来出去,都是要做官的,都是要替这管理天下的,那朕就换一个和国计民生有关的,看有哪位学子能答上,如果答得朕满意,朕可不吝啬重赏的哇……”杨改革笑着开始做正事,显摆了一回,过了回干瘾,这事,也就让他过去算了,杨改革对这种事的热情,迅速的消退。

众人听皇帝要换题目,问国计民生的,立刻转换思维,知道重头戏来了。皇帝来这里可不是真的什么来这里踢馆,来显摆,而是间拔人才来了。众人的目光看向林钎,知道,这怕是皇帝再给林钎撑腰,在给国子监撑腰。这里面不少都是花了银子进来的,到了此时才觉得,这银子确实没白花,皇帝确实有信用,这国子监不愧是皇帝的地盘,果然能得皇帝照顾。只是不知道谁能好运,被皇帝看中。

“请陛下出题!”林钎又果断的出来问题目,林钎也看出来了,皇帝这是在抬举他国子监呢,那是相当的配合。

“嗯,这样,既然和国计民生相关,而国计民生,又莫过于吃穿住行四字,那朕就问关于这四个字的。”杨改革开始说正事了,玩闹的心情过去,剩下的就是严肃,凝重和沉重的责任感,紧迫感。

“……大伴……”杨改革示意王承恩。

“奴婢遵旨!”王承恩会意,立刻照办。

很快,一些个小太监就端了一些东西入场了。这些盘子里,都是一些种子,各种粮食的种子。

“呵呵,朕这个题目也简单,这里有一些种子,都是粮食种子,莫过于稻麦之类,诸位如能分辨得出是什么种子,朕就算他答对了,答对了朕就有赏,人人有份……”杨改革笑着说道。

说完,小太监们就排着队伍,前后鱼贯的在学子们中间穿行了几圈,穿行完毕,又按照那一直的顺序站定。意思很明白了,让大家把这些种子的名字依次列出来。

众人一看,是这样啊!不少人立刻安心下来,这个题目,不是难事,分辨五谷,这个他们即便以前不会,进了国子监了,也学了一些,国子监的课目,倒是和进士班的科目有些相似,毕竟这里的学子大多都不想再考功名了,是要出去做事的,所以,学的东西,很多都是实用的。

学子们大多都高高兴兴的在小案及上,快速的写着这些种子的名字,说实话,这题目可真心不难啊!当然,也有那么一些学子急的是挠头皮,直冒汗,明末士人中,不辨五谷的不是一个两个,即便是入了国子监,有专门的这些课,可也不得不说,有些人根本没把那些课当回事,当下就出丑了。

不一会,众人都写好了,当场验卷,很快就得出结果。大部分人都还是能分辨这些种子的,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分辨不了,甚至有交白卷的。杨改革稍稍的听了一下,笑了笑,说道:“答对的人朕都记下了,呆会一起赏赐,没答对的人也不要紧,后面还有机会……呵呵呵……”杨改革呵呵的笑了一阵。

场上的学子,大部分都高兴,毕竟能得皇帝的赏赐,也是件荣耀的事,很多进士一辈子也就见过皇帝一次面呢。当然还有下一次。

“朕这第二题,自然和穿有关……,如今我朝,穿主要也还是棉、麻、丝这三种,如果谁能写出这三种东西的大致生产过程,朕就算他答对了……”杨改革见第一题结束,又开始出第二题。

也有不少学子,满脸的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本想离场,可如今皇帝在场,皇帝都没走,你就走?这资格也未免太老了点?只能硬挺挺的坐在那里继续,好在皇帝说不要紧。

这个题一出,真的是难倒了一大片的人,很多人都是身穿绸缎,可对于这东西怎么弄出来的,实在是不知道,立刻急得抓耳挠腮,皇帝出的题还真是刁钻啊!可也不能说皇帝出的题有多离谱,这吃和穿,向来就是人生两大事,如果把这两件事办好了,那少不得要说一句,这是一个盛世的王朝,皇帝出这个,可真的没出错题。

当然,也有很多人立刻就挥笔开始写,有些也是寒门出身,虽然可能没具体自己操作过,可也见过,多少知道些,既然皇帝只要大概的过程,倒是可以写简略一些。

场地上,写的写,抓脑袋的抓脑袋,倒是都在忙碌,没人空闲。其中有一个学生,开始觉得皇帝出的题目,就好像是专门给他出的一般,皇帝问的这些问题,没一个能难倒他的,虽然惊讶皇帝的题目,可也只能把惊讶压在心里,努力的默写,由于对这些东西是烂熟于胸,倒是写得相当详细。他在这里刷刷的写,倒是引来旁边一片目光。

不一会,又到了“阅卷”的时候了,这回,阅卷的时间比上次长多了,上次只要稍稍分辨,就能得出结论,这次,显然花费了不少时间,才“阅卷”完成。

“陛下,都看过了,有六七十人能大致上说得上,有十余人说得是比较清晰的,还有一人,说得相当的详细……”林钎作为临时的“监考官”,出来给皇帝汇报结果。

“哦,呵呵,没料到,朕这么生僻的题目,居然有这么多人能答出,倒是出乎朕的意料,看来,林卿家倒是把务实这两个字,抓得很紧啊!这个不错,这个不错……”杨改革表扬道,对于自己人,倒是没必要吝啬夸奖,一边接过这卷子,那十几份写得不错的卷子,都呈上来给了皇帝了。

“谢陛下夸赞!臣愧不敢当!”林钎连忙谦让。

杨改革看了看第一章卷子,第一张卷子上的大名,就是宋应星,杨改革乐了,这次题目,确实就是专门给宋应星出的,想他几年后就要出书,此时,必定是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对于自己出的这些东西,可以说是烂熟于胸,要是他不出彩,那就没天理了,一直就知道宋应星在国子监读书的杨改革,倒是专门跑到这里来,用这么大的场面来给宋应星一个起步的机会。俗话说,花花轿子抬人,杨改革这次为了“启用”宋应星,为了抬宋应星这个历史名人,倒是没少花心思,用了一个硕大的场面来抬宋应星。如今看到宋应星的大名,觉得自己没白费。

又翻了翻其他人的卷子,稍稍的看了下,杨改革就迫不及待的说道:“哪位是宋应星?这卷子上写的,着实详细,如亲历亲为过一般,却是有几分实学。”

皇帝这一夸奖,众人的目光一致看向一人,这人也有四十余岁了,一副忠厚老实的模样。

被众人注视,被皇帝注视,宋应星的心,那是狂跳,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这么出彩。

“回禀陛下,微臣正是宋应星。”宋应星连忙是站起来,回答皇帝。

杨改革端详了一会,四十多岁了的模样,一副老老实实的模样,点点头,道:“不错,不错,看着是一位诚实,有实学的人才!……这道题你答得相当不错,呆会拿双份的赏赐……”杨改革笑着夸奖道,送给了宋应星一顶花花大轿子。

“学生谢陛下隆恩!”宋应星已经找不着北了,赶紧谢恩,鸿运当头?祖坟冒烟?

第608章 科学院该现身了

杨改革用偌大一顶轿子来抬宋应星,当场表扬了一回宋应星。

宋应星则如在梦里、云里,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站起来的,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答的,更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坐下的,心一直砰砰跳得厉害。

杨改革表扬完了,又继续出题,今日这轿子,还得给他做全了,如今,还只做了半场。

众人一副羡慕的目光看着宋应星,虽然是羡慕,但是也没觉得有多大的问题,今日这个场面,大家也都看到了,很多人都得了赏赐,不是一个两个,宋应星也只是众人之中的其一,应该是皇帝关照国子监来的,而不是皇帝特别针对某人。

“那朕可就出第三题了……”杨改革笑着和宋应星说了两句话,又开始出题了。

场面一下安静下来了,众学子又伸长了脖子望向皇帝。

“……前面两道是吃和穿,那这第三道,就是住了……”杨改革又开始出第三道题。

“……假设朝廷委任你们为移民官,负责为某一地方的移民建造安置房屋,如今已知修建一座供五人居住的房屋需要砖XXX块,需瓦XXX块,……”杨改革又出第三道题,这一道,其实,不过是道算术题,很简单的算术应用题。

众学子见是这道题,很多人都安心下来,很快的进行计算,如果是稍稍有点常识或者说,在国子监读书读得认真一点的,都可以很快写下来,不过,即便是这般简单的算术应用题,依旧有很多人不会做,在那里抓耳挠腮。

很快,答案就收集上来了,这回,批改比上一回又快了很多,不一会,林钎就带着卷子来报告了。

“启禀陛下,此题经臣等判断,有近一百六十位学生答对了。”林钎对这个成绩比较满意。

杨改革接过去,稍稍的翻阅了一下卷子,就笑着点头道:“不错,不错,……大伴,记下,呆会看赏……”杨改革翻了一下,就说打赏,把卷子递给了王承恩。

“臣遵旨!”王承恩利索的接过那一叠卷子,让人记名字去了。

见这一关轻松的就过了,有一百多位能得赏,场下的学子们,一个个又高兴起来,这回皇帝和大家共话,确实挺轻松愉快的。花钱进国子监,值!

“林卿家……”杨改革出题之前,准备先卖卖关子。

“臣在。”林钎赶紧答道。

“朕这前三道题,你这国子监的学生们都答得不错,那朕这第四道题,可就得出难一点了,不知道你对你国子监的学生可有把握?”杨改革笑着和林钎说道。

“请陛下出题,臣对学生们有把握。”林钎除了说有把握之外,难道还能说没把握?当下就让皇帝出题,他也知道,皇帝大概不会把他弄的下不来台的。

“呵呵,那就好,……既然这样,那朕可就出难一些的题了,如能让朕满意,朕自当有重赏!”杨改革先是和林钎说,接着就是跟场上的学子们说的。

这场面,立刻热闹起来,重赏,那该是什么赏?寻常物件只怕谈不上是重赏了,这里都是有功名的人,要说重赏,那就只能是官了,官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既不难到手,又难以到手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做官不是特别难,他们有做官的资格,可他们要做大官,做到一定程度的官,确实无能为力,一辈子做县令,那已近是了不起了,但如果起步就是皇帝给的官,那这官,显然不会只有七品官结尾,不少学子的脸更加的红起来,呼吸也加重,准备博一博。

“恭请陛下出题!”林钎的脸也有些红了,连忙请皇帝出题,说实话,皇帝能来国子监这般和学生们共话,也就是他当国子监的祭酒才有这事,要换其他人,皇帝未必会来,而皇帝到国子监和学生们共话、玩闹,那都是好多好多年没有的事了,林钎知道,这是皇帝在抬举他,在为他撑腰,经过了这事,他在国子监的地位也好,在办学党里的地位也好,将会更加的坚固,当下就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心声。林钎知道自己是个老实人,不善于争辩,和人相处,难免会吃亏,久而久之,很容易让人心生轻视,这对他做事是极为不利的,如今得皇帝如此抬举他,推崇他,如何能不感激……,如今朝廷里风云密布,皇帝大概也是怕他这里出事吧……,想到这里,林钎更是感动。

“那朕可就出题了,诸位可都听好了,这‘行’,自然要说到车,那朕就以车为题,问一问,关于这四轮马车的……”杨改革笑着说道。

众学子一听是这题,也没觉得意外,如今四轮马车的事,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炙手可热的东西,都伸长着脖子认真的听着。

“……这个题,有三部分,答对第一部分,算合格,可以有赏;答对第二部分,可以拿双份赏,如果能答出第三部分,则朕有重赏……”杨改革把众学子的口味高高的吊了起来。

一干学子各个把脖子伸得来高看着皇帝,不少人身子都是往前倾的,好似往前倾这么一点距离,可以听得更加清楚。

“……第一,列举四轮马车的应用,说说他可以用在什么地方;第二,说说四轮马车和两轮马车的不同,有什么区别,区别在那里,又各有什么优缺点;第三,诸位都知道,大内造的四轮马车和普通的四轮马车是有区别的,而区别在于一块钢板,那朕就要问,这块钢板是如何制造的?”杨改革笑着说出了自己的问题。

众学子一听是这个问题,立刻开动笔写起来,这个题,其实说难不难,说不难也难。

第一部分,其实,基本上大家都知道,马车是用来乘坐的,要说用到什么地方,最简单的莫过于自己乘坐,如果经常上街,自然知道有公共马车,自然也知道马车还可以运货,如果答出这几部分,也可以说算是合格了,当然,如果说思维和视野的高度高一些,想问题想得多一些的话,自然会把战车,运兵车写上,这个题看似简单,实际,也是一个考验一个人眼界和思维深度的问题。

至于第二部分,看上去也简单,实际,也是对人的视野和经历的一个考验,也是一个甄别人的手段,如果是个二世祖,自然不可能写出四轮马车比两轮马车多了个转向架,不可能写出四轮马车在载重方面的优势,从来没出过远门的家伙,自然不知道四轮马车不适合一些崎岖不平的地区。

至于第三部分,这纯粹就是给宋应星出的题了,宋应星一直就在研究这方面的东西,天工开物过两年就要成书了,此时,他应该积累了大量的资料,问这个,真的是问对了人了。

学子们倒是奋笔疾书,没一个人发呆的,再不济,也能写出一些关于四轮马车的东西,这个小小的考场上,倒是安安静静,洋溢着一片希望。

宋应星那个激动,心头那是狂跳,皇帝出的这题,几乎就是直接问他胸中和那些学问,宋应星是恨不得将心中的学问一下子写出来,虽然他不知道那钢板具体是怎么造的,配方是什么,可他对冶金这方面,自认也是大家,至少可以做到侧击旁敲,如果给一定的时日,他自信也可以做出那种钢板来。

考这个东西,倒是花了不少时间,众学子齐刷刷的写东西,写过了,又是林钎带着人评点,又耗去不少时间。

在众人的一致等待中,“卷子”终于是出炉了。

“启禀陛下,臣等已经阅览过了,第一题和第二题,臣等尚能分辨,但第三题,臣等实在是无能为力……”林钎禀报道。第一题和第二题他们倒是能做出判断,给学子们分出个高下,但第三题,他们也不懂怎么判断,只能把这个问题交给皇帝。

“哦,第三题那朕就亲自来判吧。”杨改革也不退缩,决定亲自改卷子。

“遵旨!……陛下,这是臣等收集的,做了第三题的人的卷子,请陛下过目……”林钎又把一叠“卷子”递过来,这一叠,也不多,不过二三十张。

杨改革看了看,不过十来张,知道士人之中对这方面有了解的不多,更别说有精通的,那今天自己的目的,应该能答道。

杨改革在众人的期盼之下,拿起了卷子,亲自批改起来,王承恩连忙在一旁准备朱笔。

杨改革很快就翻开了这叠卷子,宋应星的名字,不在第一张,第一张这个人的名字,杨改革不熟,本着或许可能发现意外人才的原则,杨改革也是看得仔细,不过这放在第一张的卷子,显然对冶金方面不甚了解,大概顶多知道一些“银八成九,铜一分一”这些知识,实际,对于冶金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杨改革放下第一张卷子,又拿起第二张,这张倒是知道的多些,起码还知道写架个炉子,烧炭和铁矿,可以得出铁来,起码也算是摸到一些边。

后面几张,水平顶多和第二张差不多,也就在架炉子炼铁的水平,更具体的就不知道了,至于怎么炼钢,那更说得离谱,甚至把和古代铸剑大师的神话故事都弄出来了,还有说要祭品的。

等批改到最后一张,才是宋应星的卷子,杨改革认真看起来,不得不说,确实有真实的水准,写得相当的详细,怎么架炉子,怎么用料,熟铁和生铁怎么掺,怎么炼,中间有哪些过臣,要注意哪些,要怎么观察颜色,那个过程都写得相当的详细,还有大量的分析,甚至得出一些金属方面的总结,以杨改革这个穿越者的水平,在某些方面,也不敢说稳胜。

杨改革看了一气,不得不服,这人确实有料。

杨改革拿起朱笔,在这张卷子上画了一个圈,又在宋应星的名字下面画上一个圈。

“看来,是朕小瞧了这国子监的学子们了,你们可是给朕出了难题了……”杨改革带着一些无奈和佩服说道,语气里,倒是一副意外的腔调。

见皇帝如此表情,众人都不明白。

“敢问陛下,这……?”林钎赶紧出来接过话茬,他也奇怪,皇帝为什么会这么说。

“呵呵……,这也怪朕,小瞧了国子监的学子啊!说实话,朕虽然许诺答对最后一题的给予重赏,可朕这题,可不是一般的难,朕自认没人能答得出,所以,才许诺给重赏,可如今,却又人答了出来,朕这……唉,怎么说呢,呵呵,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了……”杨改革晒笑道,一副“很倒霉”的样子,在这些学子面前,倒是相当的随和。

“敢问陛下,这是何故?”林钎又赶紧问道。

“唉……,这,林卿家难道不知道,那大内造的四轮马车之所以和普通商家造的不一样,也就是这钢板不一样,这钢板乃是遵化冶铁所的秘密,独家手艺,朕自认外人不会知道,可如今,这里有一位学子,却写出了制作钢板的过程,虽不说十成十的准,可也说准了八九成……”杨改革苦笑道。

“啊!……”众人一致的惊讶起来,还真的有人有这么大的能耐,能把皇帝做买卖的秘密给弄透了?要是真的如皇帝所言那般,那可真的就是牛人了。

“啊!陛下,这,这……”林钎口吃起来,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了,他国子监还有这等能人?

“……唉,是朕的不是,这道题,朕就不该出,如今倒是尴尬了,如今有人做出了题目,可朕却不好公布出来……,唉……”杨改革一副为难的样子。

“陛下,为何不好公布啊?”林钎问道。

“……卿家,这公布了,不是把冶铁所的秘密也公布了?”杨改革轻声的对林钎说道,这虽然是轻声说的,可在场的人都听到了,听到的人,不少人都暗笑起来,能让皇帝吃瘪,那可是难得啊!

林钎脸更加红了,这事咋闹成这样啊?

众学子们立刻乘着机会街头接耳,神情激动的议论纷纷,这种事,他们一辈子可能都遇不上,今日能遇到难倒皇帝的事,也算是极幸运,日后至少也是跟别人吹牛的谈资,甚至是可以写进家谱的事了。

杨改革假模假样的装模作样一番,今日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