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又跟孙承宗说。

……

校场内。

杨改革早已到了,不多时,杨改革召见的这些人也都到了。

待众人都见过礼,坐定之后,杨改革才笑着说道:“这几日有些忙,今日得空,与诸位看看这刺刀方阵的威力,孙师傅,开始吧……”

“臣遵旨……”孙承宗答应道。

“此演练过程,由孙师傅负责解释,如果过程中有不懂的,也由孙师傅负责解释,诸位如果有疑问,可一定要问啊!”杨改革笑着说道,空心刺刀方阵已出,而且有相对成熟的病员,再配合合理的战术,武器,和野猪皮决战的日子,已经不远了,说实在的,杨改革更愿意的是在战场上杀尽野猪皮,如此更干脆利落,而不是这样费尽心思的在内部和大臣们勾心斗角,实在是太累,虽然赢得风光,可经受的煎熬,却只有自己知道。

“臣等遵旨。”几个人纷纷答道,皇帝弄的这个刺刀方阵,他们回去也费了不少精力琢磨,却由于不能泄漏消息,只能在躲在房子里偷偷摸摸的研究,所以,还是有很多疑惑。

不一会,校场上就出来了一队步卒,身上不过是身普通的装备,并无铠甲,盾牌之类,不过是火枪上有些区别,这火枪上,都是明晃晃的刺刀。

孙承宗望了皇帝一样,开始自己的讲解。

“……此方阵和前宋的军阵是不同的,乃是空心的,称之为空心刺刀方阵,人数的组成,可多可少,少至一两百,多至一两千都是可以,视情况和需要而定……”孙承宗解释道。

场下的人开始组队,聚集。

“……组成一个最小的空心刺刀方阵,一般需要一百二十名士卒,每一排十名士卒,每一面三排,共三十名士卒,四面,则共需一百二十名士卒,除此之外,尚有领队校尉,旗鼓手,书办,伙夫等……”孙承宗继续解释着。

说着,孙承宗示意以校尉举了举旗子。

随着那校尉挥动的旗帜,校场上开始出现变化。

那校场上的队步卒,很快就列队,并且按照孙承宗说的,组成了三排,四面的方阵,当然是空心的。

这个方阵的远处,也出现了一队骑兵。

“……诸位先看看这骑兵进攻这个小方阵的效果。”孙承宗说道。

孙承宗说完,那队骑兵也早已准备就绪,准备冲锋。那队步卒也早已准备好。

霎那间,骑兵开始冲锋。

沉重的马蹄踩踏这大地,发出一阵沉闷的声响。

“……骑兵冲击此方阵,无外乎是聚集一点,持续冲击,或者是四面合围,不断骚扰,攻其侧翼,诸位请看,如今,防守的是一百余步卒,骑兵也有一百余骑,双方的兵力是相差无几的……”孙承宗继续说道。

孙承宗如此说,众人都诧异,一百步卒对付一百骑兵,这要是在城里或者山间,树林还有可能,要是在平地上或者是草原上,基本没可能赢。

那对骑兵极快的冲向刺刀方阵,冲到刺刀方阵的时候,步卒开始开火,当然,之冒烟,并无骑兵摔下来,倒是跑在最面前的几位骑兵离开了,开火之后,骑兵却没有直接如实战当中,直接撞上刺刀方阵,而是饶着方阵转起圈子来。

“……如果东虏骑兵还和以前一般,喜欢以合围的姿态绕着步卒的阵脚打转,放箭射伤,以期步卒阵脚出现破绽,或者寻求步卒的侧翼,那东虏可真的就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这个方阵虽小,却是四面三排几乎一样,并没有太明显的侧翼,却也有一百余杆火枪,一次开火,即便只有一成的命中,东虏也是极难承受的,几次射击下来,东虏还有没有勇气冲阵,都难说……”孙承宗继续道。

众人点点头。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相同兵力下,则是步卒赢,当然,步卒要追击骑兵也是相当困难的,算是赢得有限……,当然如果是东虏直接冲击一点,情况又有所不同……”孙承宗说道。

面对这种情况,众人有是点点头,特别是秦良玉,她最有感触,他白杆兵最大的弱点就是没有足够的杀伤手段,只能被动的防守,没有火枪进行射击,即便是敌人疲惫打不过了,她也没骑兵追击,打起仗来,相当的苦恼,特别是对付东虏的时候,时常感觉有力没地方使,如今看到皇帝这个空心刺刀阵,别的不说,仅仅是配给了火枪,就这一条,她也觉得,凭着这一点,她也敢说让东虏不敢来冲她的阵营了。

“……如果东虏骑兵直接以一点冲撞方阵,方阵除了依靠严密的纪律死抗之外,能做的确实不多,相同兵力下,特别是这种小规模的兵力下,几乎不可能赢……”孙承宗很坦诚,一个小方阵用来对付同样数量的东虏骑兵,要获胜,确实很难。

“……但是,方阵也不是没有一点自保的能力,先敌开火,就可以率先杀伤东虏骑兵,这都是有利的一面,一次射击,也会造成数名东虏骑兵丧命,基本上冲在最面前的几名骑兵必定会丧命的,这对士气会是一个相当的打击……”孙承宗解释道。

孙承宗给几位将军讲解方阵的优缺点,杨改革却心不在焉,除了偶尔用耳朵听几个孙承宗讲解的内容,更多的心思,在还是在盐课上,放在这之后更多的事情上,心思,早已漫天飞。

第482章 共献盐引

孙承宗解说着,众人也都听得是连连点头,唯独满桂早已按捺不住,一副有话要说的模样,孙承宗看看皇帝,皇帝已经一副神游太虚的模样,显然心思不在这里。

“忠明,你似乎有话要说。”孙承宗笑着问满桂。满桂这个字是皇帝给取的。

“回阁老,是的,末将有话要说。”满桂见不得有人贬低骑兵,作为骑兵的忠实拥趸以及实践、掌握者,对这种步卒对抗骑兵的什么空心方阵觉得蛋疼。在他看来,皇帝根本没必要搞什么步兵方阵对付东虏,只要练得五六万精锐骑兵,他保管能夷平了东虏,还费这样多心思?虽然被孙承宗教训过,但是,显然,也并不太服气,更大的原因就是,看如今这个架势,皇帝是要以步卒作为主力,骑兵作为配合了,那么,日后和东虏决战,骑兵顶多是个配角……,所以,也不得不争,不是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么?

“有何话只管说。”孙承宗笑着说道。

“回阁老,末将以为,实在是难以相信,靠着这一百余步卒能对抗百余骑兵,如果是末将领队,只需一个冲锋,这个步卒方阵就会垮掉,一旦这个方阵垮掉,那些步卒必定四散,末将只需尾随追杀即可……”满桂想了几天,也难过了几天,实在是想不通,为何皇帝会弄这个什么步卒方阵,为什么这个步卒方阵能克制骑兵?他也承认,这个什么步卒方阵确实有些优点,不过,要他弄清这里面的优点,也有点为难他了,皇帝不让他们泄密,他连找个人商量一下也办不到,一个人可怜巴巴的煎熬了好几天,今日,实在是憋不住了。

“……”孙承宗看着一脸苦恼的满桂,只能笑笑。

“诸位请看,这火枪加刺刀,足足有六尺长,如果东虏骑兵硬撞,则必定会撞在火枪上,虽能撞开一个空隙,可也是必死无疑,如此,东虏骑兵要冲阵,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而且还要做好冲在最面前的人必死的准备,这可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一旦前面的人受不住压力,改而转向,则又成了围攻刺刀阵的态势了,忠明,我问你,你带队冲阵,是准备冲在最前面呢还是冲在最后面……”孙承宗问道。

“这……末将领队冲阵,向来都是一马当先……”满桂本来是毫不犹豫的回答后面那句话的,不过想想孙承宗刚刚说的话,跑在最前面的那几个必死无疑,满桂又犹豫了,再想想自己一头撞在刺刀上面的场景,心里又咯噔了一下,出口的话随即又改了,谁也不想挂在刺刀上啊!虽然可以撞死那么一两个步卒……

“如何?忠明是怕了?冲在最面前可是必死啊!”孙承宗满脸笑意的说道。

“那……,那末将就绕……”满桂确实有点怕,本想说绕圈,可又觉得,那一个圈都是火枪,打马绕圈,不是死得更快么?又没说下去了,想了想,又道:“……末将派敢死之人,强行撞阵……”满桂说来说去,又说道了孙承宗说的路子上去了,直接连续不断的冲撞一点,是对这个方阵最大的伤害。

“不错,忠明如果拼得一些死伤,直撞一点,此方阵确实容易被攻破……”孙承宗坦承这个方阵的弱点。

满桂到此时,那满脑袋的浆糊,才稍稍有些清醒,没人跟他讲解,没人跟他理论,让他在脑海里不断勾画步卒的军阵,这可是相当的折磨。

众人也听得不断点头,很多东西,对他们这些常年戎马生涯的人来说,完全可以想象得到。

“……如果东虏骑兵不惧死伤的硬撞刺刀阵,刺刀阵也还有手段,此刺刀阵乃是空心,即便是被东虏骑兵撞开一个空隙,只要迅速合拢,依旧还是一个方阵,依旧还能防备东虏的冲击……”孙承宗继续解说空心刺刀方阵的优缺点。

“……当然,步卒以此空心方阵防御东虏骑兵,更是要靠严密的组织,严格的纪律,有必死的决心,否则,则不足以抵御东虏骑兵……”孙承宗说了优缺点,也说了组织空心方阵的要求。

满桂在一旁早已按捺不住,又道:“阁老,天下将那里有如此不怕死的步卒啊?依末将看,在平地里,或者是草原上,一群步卒看到大股骑兵冲过来,腿都吓软了,那里还能防备得了骑兵冲击?”满桂终于找到出气的地方了,这几日,他可是憋坏了。不能找别人商量,自己自己一个人闷头闷脑的憋气。

孙承宗最近的笑容,一直比较多,人也开朗了许多,见满桂一脸苦恼,已经知道满桂想的什么,为什么这样说,笑道:“贞素,你说说,这天下可有这样的步卒?”

孙承宗也不解释什么新军训练如何如何严厉,纪律如何如何严格,一定能扛住东虏骑兵的冲锋,而是直接问了秦良玉,这可是实打实的,有现成战绩,有过实战的,自然比什么说服力都强。

“回阁老,别人能不能能防守住,素贞不知道,但贞素自信能够做到,呵呵,满都督莫非是信不过贞素?”秦良玉先是回答了孙承宗的话,然后又淡淡的笑着对满桂说话。

满桂本想说道争辩,见是秦良玉,话随之一堵,不知道该如何说了,天下间就还真的有这样的兵,还和东虏实战过,他更是亲眼见过,满桂鼓将起来的满肚子的牢骚,也散得差不多了,满脑子的浆糊,也终于清醒些了。

“……可,那时候你用的是白杆长枪,足足有一丈六,那枪密集得跟刺猬一般,确实难以下手,我满桂也敢过托大说一定能破得了你的枪阵,可如今火枪不过六尺,那样短,我以死士连人带马撞阵,一下子就可以破开……”满桂面对秦良玉,也不敢说大话,那白杆兵的枪阵,他见过,密集得跟刺猬一般的长矛对着你,你就是再勇敢,也要发怵,即便是连人带马冲上去,也不过是挂在枪上的结局,骑兵可连毛都够不着白杆兵,想到这里,满桂连说话的声音都小了半截,不过,却也有了新的理由,白杆兵很长,连人带马冲上去,只会挂在枪上,可如今这火枪这样短,拼死冲上去,是可以撞开方阵的。

“满都督此话差矣,白杆兵的弱点,在于没有攻击、反击的利器,虽然此方阵用的是火枪,好似短了,比白杆少了些防御力,可都督不要忘记了,火枪可是能射击的,实际,则是将攻击的距离拉长到百步,百步之内均在我射杀范围内,都督要冲阵,怕是更加困难……”场面上,一下子变成了秦良玉和满桂打对台戏。一个天然的骑兵,一个天然的步卒,打对台戏,也好理解。

见两位持不同意见的将领争论,孙承宗笑道:“二位不用争了,老夫来下个结论吧。”

两个人见孙承宗说话,立刻停止了争论。静待孙承宗说话。

“忠明说得没错,如果是小规模的军阵,要防备骑兵突袭,确实比较难,经不起接二连三的冲杀……”孙承宗笑着解释道。

满桂听了,才觉得合理,要是步卒随随便便都能防备骑兵冲击了,那还要他骑兵干嘛?脑袋一直堵得厉害的满桂这才稍稍好过一些。

“……不过,他日和东虏决战,却也绝不是一个小方阵对付东虏……”孙承宗继续说道。说道他日和东虏决战,众人都打起精神,仔细听。

“……诸位再看看此方阵的变化吧……”孙承宗说道,然后示意一边的校尉,那校尉得了消息,连连挥动手中的旗帜。

校场上立刻发生了变化,又出来了好几队的步卒,和先前那队步卒一样,也列成了空心方阵,三个方阵一排,三排组成一个更大的,有九个空心方阵组成的大方阵,每个小方阵之间,又有空隙,相当整齐。

如此一变,先前略显单薄的步卒方阵,立刻变得厚实起来,也变得气势起来。层层叠叠的刺刀,在阳光下耀耀生辉,一片肃杀。

“忠明,此时再给你同样多的骑兵,你如何冲阵?”孙承宗没有解说,直接问满桂。

满桂看到这变得厚实的步卒方阵,也发愣起来,这个方阵,和先前那个小方阵一般,如果绕着他寻找破绽,围着他杀伤,肯定是不行的,那层层叠叠的火枪,可不是吃素的,说起来,也不过是冲一点,或者冲一个面。

“回阁老,此时,末将也依旧只能冲某一点,不过,此方阵有数个小方阵组成,末将冲其中任何一点,其实,也跟冲某一面没两样,势必会被其他两边打击,如此,伤亡必定倍增,要想破阵,势必死伤更多……,此阵四面都是一样,也没有侧翼,除了不断冲击某个面,就没什么好办法了……”满桂看了半天,有些凝重的说道,原本一团浆糊的脑袋,看到实物,看到实际情形的时候,也变得清醒多了,实话实说。

“不错,忠明说得没错,单独一个方阵过于单薄,对付骑兵的冲击,很困难,如果有数个小方阵组成一个大方阵,则威力就体现出来了,此时,一些特殊的功用,也就可以体现出来了……,诸位请看……”孙承宗再次示意道。

那负责摇旗的校尉,立刻挥动手中的旗帜,校场上再次发生变化。

数百骑兵开始冲锋,同样是步卒方阵开火,依旧是退出一些骑兵……

“……诸位看出问题没有?忠明?”孙承宗问道,问了一下,又问满桂。

“回阁老,看出些问题了,骑兵比较分散,步卒方阵也不是很密集,每个方阵长有二十步,三个方阵,共有六十余步,加上中间空隙,有近七十步吧……,七十步能同时过二三十骑,可这个,不多,才七八骑……”满桂疑惑的说道。

“满都督不是想排成密集阵形冲阵吧?满都督可忘记了,阁老可是说过,这方阵,可是有大炮助阵的,都督这密集阵形一排,岂不是成了活靶子?”秦良玉见满桂说一排二三十骑冲阵,立刻出言反驳。

满桂听了秦良玉的话,也是老脸一红,语言为之一塞,他这话确实说得有些外行了,二三十骑一排,这样密集的骑兵,那火枪手就是闭着眼睛也能打得到,更别说大炮开火犁出来的血槽了,那可当真就是活靶子。

“不错,每面只不过七八骑,其实,也不算少了,再多了,如素贞所言,只怕东虏都未必舍得拿人命填……,素贞说说,此阵的厉害之处吧,火炮就暂且不说,稍后再说……”孙承宗笑着说道。

“回阁老,下官以为,此步卒方阵略显稀疏,并未组成严密的阵形,如果按照阁老所言,每个小方阵由四个一百二十人组成,每个面则该有一百二十人,三排,每排则有四十人,四十人挤一挤,完全可以在二十步之内挤下来,如此,一个小方阵就有一百二十杆大内造,三个小方阵一一个面,则有三百六十杆大内造,如此齐射的威力,东虏不付出些代价,休想靠近方阵啊!如果按照如今陛下新军的训练水准,完全可以做到伤敌一百以上……”秦良玉微笑着说道。皇帝拿海量的实弹训练新军,大内造又是有名的好枪,秦良玉也才敢说三到四枪中一枪。

听秦良玉如此一说,众人也都是一窒,一次开火就损失上白精锐,要是大明的官军,怕都该散伙了吧,大明将领的战斗力来自家丁,家丁占个一二成,是很普遍的,一下子就去了一半家丁,这仗也就不用打了,如果是打自己大明内部的官军,估计也就只要开一次火,战斗也就该结束了……

七十步的一个面上,面对三百余杆大内造,满桂嘀咕起来,冲在最前面的那那些人,可是必死无疑啊!这可真的是个考验意志的活,满桂嘀咕了半天,才道:“回阁老,如此,末将也只有连续不断全力突击了,不死不罢休……”满桂想了半天,也只能这样干,当然,他也再不敢说什么二三十骑排成一排突击了,那样,又要扯到大炮了。

“嗯,不错,如果此时,东虏骑兵仍然不顾死伤的冲击,或许还有机会,不过,忠明,可别忘记了,大内造在八十步上的杀伤可是很厉害的,在六十步上,训练有素的士卒,完全可以做到五中一,或者四中一,或者更高,你这一下子,去了多少人马?”孙承宗问到。

满桂不语了半天,冲阵,靠的就是为将的带头冲,才能有战力,可如今,带头的去冲阵必死无疑,他心里就犯难,要是带头冲的人都死干净了,那还打个屁的仗啊!后面那些人不一窝蜂散了才怪呢。当然,或许东虏比他强一些,或许都不怕死,经过孙承宗再次提醒,满桂不得不承认,秦良玉说得有道理。

“……先暂且不说这个,先看看这方阵一旦成阵之后的奇效吧……”孙承宗看满桂一脸无奈的无语,又示意那个校尉。

那校尉也一直听孙承宗和几个带兵的大员谈话,孙承宗说完,立刻挥舞旗帜。

那校场上的骑兵开始冲锋起来。步卒依旧是放火枪,不过,奇怪的是,骑兵冲到步卒方阵跟前的时候,却散开了,朝着两个方阵之间的空隙跑去。

“……诸位可能不信,如果两个方阵之间有空隙,这马是不愿意撞在刀尖上的,必定朝着空隙里跑,这倒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孙承宗怪异的解释着。

对于这种奇怪的现象,大家也都试过,在马前面,用那刺刀晃来晃去,果然,那马就容易受到惊吓,如果你让马往刀尖子上撞,马则会避开,孙承宗说,众人则是一副奇怪的表情,满桂也是一副怪怪的表情,连马的习惯都考虑进去了,这仗打的,当真是绞尽脑汁。

说道这里,校场上已经是硝烟滚滚了,骑兵不断突击四个角上的薄弱部位,也不断的有骑兵和步卒退场,随着骑兵不计死伤的突入,四个角上的步卒方阵,终于抵抗不住,溃散了,但是,和普通的溃散不同的是,他们溃散了不是撒丫子四处乱跑,而是连拖带拽的将所有人转移到后一个方阵里,在这个方阵里寻求庇护,后面一个方阵开始接手作战,骑兵又需要重新开始冲阵,面对的是一个崭新的步卒方阵……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已经明白这个空心刺刀阵的厉害了,如孙阁老先前所言,此阵和传统的军阵最大的区别就是溃散只是溃散其中一个,而不是以前那种一溃散,满盘皆输。

“……诸位也看到了,此小方阵组成大方阵的另外一个长处,就是不惧怕溃散,即便是被敌方骑兵突入溃散,也不至于全线崩溃,只需要有组织,有序的转移至左右、后方的方阵,就可以了,后一个方阵可以继续以全新的姿态开始作战……”孙承宗解释道。

众人都看出了些门道,看着九个小方阵变成了五个方阵,虽然减少了四个方阵,好似实力大减,其实,损失的并不多,剩下的几个方阵,因为有士卒加入,反而更加的结实了。

反倒是冲锋的骑兵,显得越来越疲乏了,冲锋也开始越来越没有力度,不似先前威猛。

“诸位再看,这样的好处还有就是伤员的问题,由于大的军阵还在,所以,伤员完全可以撤回,这对军心和士气可是有相当大的作用,而这空心的内部则是安置伤员的好去处……,人皆常言,无后顾之忧,此阵的好处,也就是照顾了后顾之忧……”孙承宗介绍道。

众人倒是真切的感受到了孙承宗说的,那些溃散的小军阵,其实,“伤亡”顶多过半,有的不过伤亡了一二成,却也是拖拉抗拽的将一些可能是“伤员”的人撤退到后一个方阵,小军阵里的人因为有活路,有退路,倒不是太慌张,有条不紊的射击、御敌、不紧不慢的撤退,和以往那种前面溃散,后面望风而逃的情况完全不同。

“……此不过是小手段,真正厉害的还在后面,一旦和东虏决战,则必定是几十个方阵组成一个大方阵,一个面就不是三百杆大内造,而是一两千杆大内造,按照新军的训练水准,八十步之内,完全可以做到四中一,也就是说,一个照面,东虏就会损失数百精锐,老夫不知道虏酋能下多大的决心……”孙承宗说道。

众人看过了一场微缩版的大战,也明白了这个空心方阵的优缺点所在了。静静的听孙承宗介绍。

“大规模的决战,肯定会辅助以炮兵和骑兵,而不会是完全以步卒对抗骑兵,炮兵的位置,每一个面,从左到右,参谋部的设想,是安排在第四方阵,如此,每一个面都有炮火可以支援,防止东虏大规模的密集冲击,只要东虏不能以密集阵形死冲,则根本无需惧怕东虏……”孙承宗总结道。

“阁老,那骑兵呢?可有位置?”满桂看过了微缩版的步兵方阵大战,也多少看明白了些名堂,再不复先前脑袋那般迷糊,知道皇帝是真的要用步卒空心方阵对敌了,这种空心方阵,规模越大,特别是几万人的大战,辅以火炮,那骑兵想要冲阵,简直就是找死,当下也就死心了,以骑兵对骑兵的决战,满桂也不敢想了,这事,还是得听皇帝的,当下就把脑袋垂了下来,见孙承宗半响没提到骑兵,又问了句,配角就配角吧,别搞得连配角都做不成,那就惨了。

“……骑兵,则是在关键时刻的权勇,属于四处救火和追杀溃敌的,如素贞说的,步卒的弱点就是无法追击已经疲惫和溃散的骑兵,校场上的情形诸位也看到了,尽管骑兵已经疲惫,可步卒却也奈何不得骑兵,所以,骑兵要做的就是在关键时刻抵挡东虏,给步卒列阵争取机会,再就是追杀疲惫、溃散之敌……”孙承宗说道。

众人都听得点头,虽然还没完全明白,但也大致的清楚了。

“此前就说过,此阵最关键的就是步、炮、骑的协同作战……,所以,必须有最严格的训练,最严格的纪律,必须有面对死亡视而不见的意志……,务必做到互相信任,互相协调,互相补助,这才是赢得战事的关键。”孙承宗说道。

众人又点头,不断消化孙承宗的话。

“……当然,此阵也是有不少弱点,那位可以说说此阵的弱点?”孙承宗训完了一顿话,又开始考大家。

大家都还在消化孙承宗的话,还迷迷糊糊,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秦良玉却不同,此战阵,完全就是给她白杆兵量身定制的,对于了解此阵,已经有了完全的认识,听见孙承宗问话,立刻道:“回阁老,此战阵,乃是步卒对抗骑兵的战阵,对付骑兵,有克制的奇效,但是,如此密集的阵形,却极怕大炮轰击,一大对方有大炮,则此阵就危险了……”

秦良玉一说,大家倒是明白过来,确实,如此密集的人群集中在一起,固然火力强大,但是,也怕敌人有大炮,一旦敌人大炮开火,那一炮下来地上就是一个血槽啊!

“嗯,不错,看来素贞对此阵了解甚是通透,此阵,乃是专门针对骑兵而设立,最怕的就是敌人也有大炮,那样,此阵就危险了,不过,好在如今东虏那边没有火炮,上次本也还有一些,结果在镇江堡之战的时候被全部打掉了,如今,东虏是没有一门像样的炮了,当然,前提是我大明的晋商、盐商没给东虏重新走私过去……”孙承宗带着一些诡异的笑说道。

听孙承宗说道晋商、盐商通虏,这里的这些人,个个心里起了不一样的心思,盐商在大明朝纵横了二百年了,多少代皇帝拿盐商没办法,盐商要怎么摆弄盐课就怎么摆弄,要怎么吸食国人膏血就怎么吸食,唯独到了当今这位皇帝这里,被连根拔起,可见当今这位皇帝的能力和魄力,纷纷偷偷的看了看皇帝,见皇帝一副神游太虚的模样,又纷纷转过头来。更是对晋商盐商通虏恨得厉害,要是不拔出盐商,到了和东虏决战的时候,东虏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些火炮,那可是要吃大亏的。

“素贞可知,还有那些弱点?”孙承宗见大家脸色发暗,又问道。

“回阁老,此阵,还惧怕同样的火枪阵营,如果同样的火枪阵营对战,那可真的是排队枪毙啊!拼的就是双方的勇气和意志了……”秦良玉想了想,又道。

“不错,素贞说得没错,此方阵一旦遇到相同的方阵,就完全打成了排队枪毙的态势,就拼双方的勇气和意志而已……,所以,此方阵,是专门为了在和平地草原上和东虏决战而设计,欺的就是东虏没有炮兵,没有步卒,只有骑兵而已……,根据参谋部的推演,明年东虏一定会来围城,以期望围点打援,参谋部的设想就是利用城池死抗,前沿各城池,皆以补足粮草弹药,死抗半年是不成问题的,可为训练步卒方阵争取时日,想那东虏不过是围点打援,也不会拼着巨大的伤亡死攻城池,所以,被围的城池只要应对得当,倒是不惧东虏围城,……关键就在这救兵如何救,按照东虏的意愿去救就被围的城池,这样肯定不利于我大明,参谋部的考虑,开辟第二战场,在三岔河登陆,吸引东虏来打,到时候,东虏既要围城,又要来打我三岔河登陆这一边,东虏兵力必定会被分散,如果算上东江镇毛帅那里牵制,东虏老巢防守的,三岔河这边,估计兵力也不会太高,充其量不过三四万人,精锐应该不会超过一万,到时候,摆出此步卒方阵对敌,那东虏见是步卒方阵,必定以为好欺,必定会来攻,到时候,会给东虏一个惊喜……”孙承宗肯定了秦良玉的说法,也将这个方阵的强弱点给予了评定,并且结合了参谋部的推演说明年的战事。

众人也吸了口气,排队枪毙?那可真的是一个“好词”,那可真的是考验人的意志啊!参谋部的推演大家都知道一些,听了孙承宗说的话,看了这个空心步卒方阵,对明年的战事,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了,按照如此算计,大明倒是稳赢不输。

“……步卒方阵的规模,参谋部预计为两万人左右,核心就是素贞的白杆兵混合新军编练,炮兵另外算,骑兵也是额外,总兵力预计和第二战场东虏的兵力相当……”孙承宗继续解释道。

众人再次点点头,总兵力相当,按照这种步卒方阵抵抗骑兵的威力,倒是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