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利益,一切都是为了利益啊!为了利益,可以抛弃国家的利益,把边军的军饷掏空,为了利益,这个什么攻守同盟的统一战线自然是不会再遵守的。

“呵呵呵,有意思,也就是说,朝臣们,以及他们背后的势力,不是铁板一块?”杨改革很快的捕捉到一些什么。

“回陛下,正是如此,朝臣们从来就不是铁板一块,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争斗,拆台,这就是家常便饭,甚至某一党,某一派内部也有不断的争斗,只不过是在限制皇权的时候又连成一气罢了……”孙承宗说着。

“有意思,也就是说,朕可以拉一派,打一派,朕想做的那件事,就会容易得多?”明晰了明朝的内幕,杨改革发觉,自己能利用的东西还是蛮多的,不是先前自己想的那般悲壮、悲观。

“……陛下,其实陛下身边,早就有一批人了,那些勋贵就不说了,朝中不少人,还是支持陛下的,别的不说,施首辅,老臣,徐子先等这些人是一定会支持陛下的;还有比如林钎这批职权不高,但是名声在外的人,他们也是看好陛下的;再比如,其实,还有很多人是买了陛下股票的,至少不会太反对陛下……,如今再加上这一股江南海商,站在陛下这边的人,就更多了……”孙承宗分析着。

“……”杨改革没料到,自己还有这样多的人支持自己,这样算起来,自己的胜算,其实,还是蛮高。

“这里面,比较可靠的是你们;勋贵那边是没问题,有银子赚,他们自然是跟着朕走;林钎那批人,算中间派,朕用图书馆这类的教育投资就可以绑住他们,至少不会反对朕;至于买了股票的这些人,就不好说了,或许一边跟着朕赚钱,一边骂朕呢,嘿嘿,不过,怕到时候朕意宣布以琉璃斋接管江南的某些商业,怕他们会恨自己买的股票不够多而骂朕,算了……,还是先把这批跟朕打招呼的海商先拉住再说……”杨改革笑着说道,理清了明朝的脉络,杨改革无比的清爽,心情相当的舒畅。

“陛下圣明,如果有这批江南海商以及背后的人加入,那么,江南无疑是打开了一个口子,日后行事的时候,自然方便许多。”孙承宗知道皇帝说的是什么事,日后无疑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如果有江南内部的人盯着,做起来,无疑更加的方便。

“那么,现在就是要怎么把这批人拉拢住了。”杨改革说道。

“全凭陛下决断……”孙承宗说道。

杨改革开始开动脑子想,该怎么把这批问自己要银子的海商用一个合理的借口拉拢住,既然别人跟自己“打招呼”“出牌”了,自己肯定得接招,并且还得出牌。

“孙师傅,这样,你看行不行。”杨改革想了半天,终于觉得有一个好办法接这批人递过来的招了。

“陛下,臣在。”

“朕是这样想的,既然那些家伙想朕给他们出钱造船,或是出一部分钱造船,那不如这样,干脆,朕给他来个发票,凡是有发票的,朕就给他出一成,乃至二成的银子造船……”杨改革左思右想,想出了这个办法。

孙承宗明显的一愣,道:“陛下,何谓发票?”

“嘿嘿,发票么,这个先不说,其实,要朕出钱帮他们造船,这没什么,朕其实挺欢迎这种事的,毕竟,船越多,需要的工人也越多,能容纳的移民也就越多,这对减轻天灾的影响都是有利的,凡是有利的,朕就愿意去做;再者,海商贸易越大,朕日后收关税,也收的越多不是?朕打算,按照造船的大小,分别给他们补贴银子,小船从一成起,船越大,朕补贴的就越多,即便是二成,朕也愿意……”杨改革陷入了深思,一边深思,一边阐述着自己的打算。

孙承宗已经听得迷糊了,皇帝真的是银子多的没处花,为了移民,也不至于这样花钱吧,江南那地方造船可不是北方能想象的,船大得吓人,如果皇帝真的肯出二成银子给他们造船,怕他们连宝船都敢造出来,按皇帝这个花钱的方法,南方那些人还不打破了脑子造新船?这每年怕没几十万两银子打不了住。

“陛下,这是不是太高了点?”孙承宗觉得皇帝花钱的方式与众不同,皇帝的想法,也与众不同。

“呃……,不高,不高呢。”杨改革笑着说道。

“可是,陛下,如此每造一艘船陛下就给二成,万一这船越造越大,岂不是?……,再说,陛下又如何知道是不是新造的船呢?如此承诺,是不是有点……”孙承宗没好直接跟皇帝提,您这口气未免太大了,按照官员们的贪污能力,您每年没上百万两银子,怕是没办法把这件事办下去了。

“呵呵,无妨,朕自由办法,船造得越大,朕越喜欢,绝不食言,至于骗朕的银子,朕刚才不是说了么?朕要搞发票,每造一艘船,造船场就根据船造的造价开出一份发票,然后拿着发票,到朕设在江南的税监那里去兑二成银子……”杨改革笑着说道,对付偷税,发票无疑是一个好办法,死打硬抗,甩都甩不掉。

“这……”孙承宗听着新鲜:“可是,陛下,这发票又归谁发?”

“呵呵呵,这发票,自然是在朕的税监那里交过税,登记过的船厂才会有,呵呵呵,如今,也就南京造船场一家在朕的税监里登记交税过,自然只有这一家能开出发票,以郑怀忠的能力,自然不虞坏事……”杨改革笑着解释道。

“妙计啊!妙计……,陛下,如此一来,堵了那些海商的嘴不说,还让那些海商看到陛下的手段,自然是心服口服。如此既造了船;又可以避免陛下被下面的人蒙骗;又可以让那些海商拿到银子;最绝的是,陛下,您这生意可又做到自己家里了……。”孙承宗惊讶的看着皇帝,为什么皇帝会想出这种异想天开的办法呢?

“不止,有发票才给补贴,那些造船的船厂,想造船的,必定想弄到发票,这自然得去税监登记交税,呵呵,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好的开头,等日后交税形成了惯例,朕去收商税,也就不会有太大的阻碍……”杨改革笑着说道,这发票是个实打实的东西,在未来世界也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非常适合中国的国情,更是一个门槛,不登记,不交税的固然是爽,但是开不了发票也注定做不强,做不大,要做大做强,始终过不了发票这一关。同理,在明朝,要想得自己的那二成补贴,不登记,不交税那是不可能的,等登记成了规模,交税成了习惯,收税自然水到渠成,您不愿意交税没人逼您,您开不出发票,自然享受不到很多待遇,自然无法做一些买卖。

“陛下高明,陛下高明啊……”孙承宗以惊异的目光看着皇帝,怪不得皇帝以前死活一定要推行这个什么税监,还说要自愿交税,绝不强迫,现在看来,皇帝早就有所图谋了,这谋略之深,当真是天才。

“呵呵,没什么,那些海商和他们背后的势力想投靠朕,到了那时候,朕总不能空口白话的把他们撇干净,呵呵,交过税,这可是个好借口。”杨改革笑道。

第418章 江边阻击战

镇江堡。

山脚的一处平地上,众多的将士都围看着这别开生面的一幕。

排着很长的一条长龙,在这条队伍的最前面,一个士卒拿起一颗手榴弹,然后猛的朝三十步之外扔去,三十步之外的地方,挖了一个一人大小的地洞,能把手榴弹扔进这个地洞的人,就当场录取,成为直属毛大帅的精兵。成为这专门掷弹的精兵。

一个右手敷满了膏药的敦实男子,敞着膀子,站在队伍最前面,面无表情的看着一个个从自己面前走过的士卒,如果有士卒能把手榴弹扔进那个坑,这个右手敷满膏药的敦实男子就会点一下头,表示这个人被选中了。

这个右手上敷满了膏药的男子,就是二毛,那一夜,他以精彩绝伦的手榴弹逼退了鞑子,为守住镇江堡立下汗马功劳,所以,当即被提升了总旗,手下可以领五十个兵,一下子从一个大头兵变成了一个总旗,变成了官,让其他士卒羡慕不已,同时也佩服不已,所以,挑选掷弹精兵的令一下,众人就急不可耐的想加入这个队伍。

正选拔着掷弹精兵,忽然有人高喊道:“鞑子过江了,快看,鞑子要过江了……”在城墙上的士卒,高声喊起来。

众人的目光有被这个消息吸引过去,纷纷爬上城墙看个究竟。

张恒正在休息,听见外面的吵闹,也奔出来看个究竟。张恒这里地势较高,远远的就看见远处,有大队人马正在过江,张恒掏出千里镜,仔细的观察起来,观察了一会,更加的确认,鞑子这是大队人马要过江了。

张恒立刻奔向城墙。

张恒上城墙的时候,毛文龙已经在这里了。

“大帅,鞑子大队人马要过江了……”张恒喊道。

“嗯,是啊!鞑子如此多的人过江,这是什么意思?”毛文龙疑惑的问道,在此之前,因为鞑子缺少战船,而江面上又有东江镇的战船巡逻,所以,倒是不过江,如今很反常,如此之多的人过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新动向。

“大帅,如今这江水不多,江面也不宽,水也不深,莫非,鞑子为了堵咱们的战船?”张恒想了一会,说道。

“这,倒是有可能……,这江面如今实在是窄了点,如果两面一堵,这战船确实不容易上来了。”毛文龙听了张恒的话,若有所思的说道。

“嘿嘿嘿,父帅,这鞑子莫不是疯了么?用弓箭去对付战船?这不是拿命填么?有这么傻的人么?”毛大在一边忽然笑起来问道。

“是啊!这鞑子不该这样蠢啊!就算鞑子骑射厉害,但是要以弓箭对付战舰,这可真的是拿人命填啊!鞑子又没战船,到不了水面,光凭着弓箭想跟战船拼,这……”毛文龙又觉得有道理,这怎么算也算不过来啊!就算如今这河面很窄了,但是二百步还是有的,二百步上,用弓箭对付战船,不知道得填进去多少人才够。

众人也觉的说得有道理,鞑子可没战船,连艘像样的船都弄不出来,想跟东江镇在水上比拼,那真的是找死,既然上不了水面,靠着那点弓箭和战船拼,这可真的是笑话了,东江镇不光是有风帆战船,更是有蜈蚣船,车轮船这种不依靠风帆的战船,鞑子可连烧风帆的机会都没有。

“算了,不去管他,大伙注意,提高警惕就是了……”毛文龙猜不出鞑子是为了干什么,也不猜了,反正到时候水来土淹就是。

……

十月的鸭绿江还在枯水期,江两边是冲积而成的河滩,河滩往两边不远处就是低矮的小山,长着些低矮的树木,河滩上,大部分荒废着,由于多日来太阳的炙烤,已经干得厉害了,随便一踏,就是一阵烟尘。

“石头,石头,不好了,鞑子要过江了,江面上的兄弟,被鞑子打的立不住脚,下来了……”镇江堡的东面,鸭绿江的东岸,驻扎着一只明朝的军队,这只军队,就是马腾马千总的人马,专门在镇江堡周围策应的,不过,鞑子的势力太大,江那边是过不去了,只能呆在江这边,本来无所事事多日,忽然听见鞑子过江,沉闷多日的情绪,立刻高涨起来。

马石头听说了情况,立刻蹦起来,手搭了个凉棚,观望起江边的情况起来。

“大伯,大伯,喜事,喜事,鞑子准备过江了,好机会,好机会啊!”石头立刻找到自己的大伯。

马千总早已知晓了消息,正提着千里镜观察呢。听见自家的侄儿喊,也笑道:“喜从何来?鞑子要过江了,咱们呆在江东可就不安全了,得时刻提防着鞑子呢,来人啊!让兄弟们准备一下,该退走的退走。”马千总笑着说到,他才一千人马,肯定不能和鞑子大队拼,如今鞑子大队过河,光是看这个阵势就知道要过河的人不少,很自然的选择了退走,如今只要纠缠着鞑子就成了,打不赢跑了上面也不会怪罪。

“大伯,咱们怎么要跑呢?这鞑子刚准备过河,咱们乘着他们立足未稳,上岸的人不多,让侄儿带着人马冲他一会,杀他个措手不及,也好显显我东江男儿的威风啊!”马石头可想的和他大伯不一样,他大伯想的是保存实力,暂时退走,和鞑子长期纠缠,可马石头则敢想敢做得多。

“这……”马千总为难了,按照如今的场面,鞑子刚刚开始过河,这过河的速度相当缓慢,过河的人也是寥寥可数,如果乘着这个机会冲他一把,或许,是个机会,不过,马千总举棋不定了。

“大伯,还犹豫什么啊?这机会可稍纵即逝啊!”马石头焦急起来。

马千总还在犹豫,这个当口,到底要不要去拼一把,机会确实难得,但是,他们没必要拼,只要死缠着鞑子就可以了,马千总更加的犹豫,马千总不说话,其他人也不好搭话,沈参谋几次想说话,但是一想,一个是侄子,一个是大伯,帮那边说话都不好,这机会确实好,但是,万一出了问题,把马家的侄子给阵没了,他也不讨好,张了几次口,也没说话。其他的人更是如此。

“唉……”石头见自家大伯犹豫得很,气得一甩,然后自己翻身就骑马走了。

“石头,石头……你回来,听见没有……”马千总虽然喊了几声,但是,石头却当作没听见,一股旋风,走远了。

“大人,石头怕是要去冲鞑子的阵脚去了,还是派人去接应着吧,否则,迟了,怕会出人命啊!”沈参谋立刻提议。

“唉,这孩子,……张把总,你立刻带着人马前去接应,乘着鞑子立足未稳,狠狠的杀他一把,让鞑子看看我东江男儿的厉害……”马千总知道自家侄子的脾气,知道这肯定是要去冲鞑子的阵脚去了,也顾不得什么,只好去冲一阵子再说,总不能看着自家侄儿那几个人去冲鞑子大队吧。

“遵命……”边上有人应了句,就立刻翻身上马,跟着冲出这片小树林了。

“大人,咱们上去冲鞑子的阵脚,还可以派人知会江面上的兄弟,让他们重新上去助阵,有他们帮衬着,鞑子要过河,也不至于那般放肆了……”沈参谋立刻又提出一个建议。

“好,就依沈参谋的,来人啊,立刻去请江面上的兄弟们帮帮忙,就说我们要去冲鞑子的阵脚,望他们帮我们压阵脚,请他们务必出手。”马千总想也不多想,立刻下令。

马石头骑着马,跑的不是很快,回头看了下,见后面的大队人马跟了上来,这才得意的笑了笑。

“张叔,您怎么来了?”马石头骑在马上,得意的笑着问道。

“嘿,小鬼头,你那点心思,在你张叔面前就收起来吧,想冲鞑子阵脚的不是你一个人。”这个张把总飞快的跟上来,笑着跟马石头搭话。

“嘿嘿嘿……”马石头一阵嘿嘿直笑。

……

江对岸出现了明朝骑兵,并且是朝他们冲过来,这一举动,让准备渡江的鞑子吃惊不小。已近过了河的一些鞑子,见到远处的烟尘,立刻警觉起来,开始列队,一些还在河里的鞑子,开始加速的过河。

这队明朝骑兵御马小跑着靠近过了河的鞑子,带起一路烟尘。

已经过了江的鞑子,看着整齐彪悍的明朝骑兵,这才有些紧张起来,已经过江的人马,实在太少了,不过百十来骑,而对面的明朝骑兵有四五百,明显就是精锐,敢来硬碰硬,自然不会惧怕他们。

张把总带着这队骑兵,毫无花哨就冲了过来。

“杀……”一声震天的喊声,瞬间点燃了战场的火焰。

……

镇江堡上面,毛文龙还正在观察江面上的情况,忽然看见江东有自家的骑兵冲了出来,一头扎进了刚上岸的鞑子堆里。

“那队人马,可是马腾的人马?”毛文龙问道。

“回大帅,应该是,江东那边就马腾马大人一只接应的人马,应该是他们,呵呵,打头的好像还是马家的那个小英雄呢……”张恒取下千里镜,笑呵呵的说道。

“呵呵!好,有胆识,不愧是我东江的男儿,敢勇冲鞑子的阵脚……”毛文龙微笑着说道。

……

后金大营。

“什么?江东有明朝的骑兵冲我们的阵脚?”黄台吉惊讶的问着自己眼前这个气喘吁吁的奴才。

“回主子,是的,奴才在江边看到的,江那边忽然冲出几百人马,来冲我们江那边的阵脚,过江的人马不多,怕是顶不住……”这个奴才惊慌的禀报着刚刚发生的江边的情报。

黄台吉来回的走动,恼火不已,这明朝的士气是越打越旺了,几百人就敢冲他大金的阵脚,真的是不知死活,气恼不过,冲出汗帐,也翻身上马,冲了出去。

……

过江的鞑子,不过百十来人,列队在江边,带着惊恐的目光看着逼近自己的明朝骑兵,从明朝这些骑兵的战马,服饰,兵器来看,一定是明朝精锐了。

领头的鞑子也毫不含糊,呱噪了几声,抽出刀子,领着这百十人马狂喊这就朝明朝骑兵反冲进去。

没有丝毫的花哨,没有惊天动地的声响,只有一片刀子擦过骨肉,割破皮骨的声音,能看见的就是矫健奔腾的战马,舞动着的刀影,漫天的黄沙,以及时不时飞起的一股股鲜血,不过几个来回,这场瞬间的碰撞就分出了胜负,鞑子的一百多人马彻底的倒在了地上。

张把总大口的喘着气,刚刚一气斩杀了百多鞑子,着实是有些吃力,回头再看看自己的人马,似乎也少了近百人。

“留下些轻伤的兄弟收拾,其他的,跟我来……”张把总毫不含糊,杀完了这批鞑子,立刻继续向江边冲去,那里,上岸的鞑子已经越来越多了。

“遵命……”人群中有些人答应道,不少人开始飞快的割人头,开始收拾自家兄弟的尸首。

近三百人,依旧毫无畏惧的冲向江边。

马腾在后面看得真切,自家四百多人冲鞑子一百多人,可是,这战果,鞑子死了一百多人,自己这边,也死了将近百人,马腾焦急起来,这鞑子果然是精锐,死打硬拼,果然是费力。

“兄弟们,上马,跟着我去冲一阵,前面的兄弟杀了那样多的鞑子,不能光他们吃肉,我们在一边看着……”马腾大声一声,翻身上马,带着滚滚烟尘,朝着江边奔去。

江面上,本一直就有东江镇的水营战船巡逻,只不过,鞑子实在太多,拦截不过,才被迫往下游而去,听说自家的兄弟要冲鞑子的阵脚,立刻又把战船开了上来,虽然上面还有些火星子,还有烟没有熄灭,但是,对付没有战船的鞑子,这已经足够了。

“杀……”张把总怒目大喝一声,带头冲进了鞑子在江边的阵脚。刚刚一阵箭雨,损失了些兄弟,张把总心中的怒火、战意,已经燃烧到了顶点。

“噗……”

“噗……”

“噗噗……”

只有这种刀扎进人体的声音,才能够穿透整个战场,传向四方。没有任何花哨,没有任何的躲避,完全是以硬碰硬,以命博命,刀起到落,带起的一簇簇鲜血。

江边,能站着的人迅速减少,能骑在马上的人,迅速减少,张把总喘着粗气,不停的挥舞着马刀。战斗一开始,就陷入了苦战,打前阵的鞑子必定是精锐,这种主动冲鞑子阵脚的战斗,不适合放枪,也不适合放手榴弹,否则,不至于如此辛苦,看着自己身边倒下的一个个兄弟们,张把总是杀红了眼,战斗,陷入了苦战。

汗水打湿了张把总的眼睛,模模糊糊之间,仿佛看到自家的大队人马前来接应,张把总猛的把汗水甩掉,更加专心的投入到这场厮杀之间去。

马腾带着大队人马,化作一路滚滚的烟尘,冲进岸边厮杀的战场,战场上的情形,立刻清晰下来,原本还势均力敌的战事,立刻一边倒。

“手榴弹准备……”一个声音高喊起来。

许多人不做多想,立刻抽出手榴弹,掏出火折子,点燃香……

还在河里准备上岸的鞑子看到这一幕,这才恐惧起来,纷纷不住的后退。

“……朝河里扔……”

一片黑影飞向河里。

“轰……”

“轰……”一阵阵闷响,在水里炸开,原本还想抢上岸的鞑子,立刻退了回去。

江面上,更是从上游直冲下来两艘战舰,靠着顺流而下的力量,毫无畏惧的冲向正在过江的鞑子大队。

看着从上游而来的战船,过江的鞑子这才慌了,人和战舰比,还是太弱小了点,何况是顺流而下,那万钧之力,岂是人力可以阻挡的?尽管河对岸有无数的鞑子头目催促,但是,再也阻止不了河里鞑子的恐惧,纷纷不住的后腿。

“砰……”

“砰……”几声闷响,是战船撞上鞑子发出的闷响,这种沉闷的声音,穿透了战场,催得人发渗。

“开火……”战船上忽然传出几声高喊。

“砰,砰,砰,砰……”两艘战舰上,立刻传出一阵剧烈的开火声,河水立刻变成红色。

鞑子渡河的队伍,再也控制不住,纷纷朝岸上退去。

“喔……,喔……,喔……”东岸是明朝骑兵震天的欢呼。

西岸的鞑子则茫然的看着河里那两艘穿过渡河队伍战舰,以及河里漂起来的红色。下游赶来增援的战舰,船上还有不少火星,甚至还冒着烟,远远的朝着西岸开火,佛郎机的炮子不时的扎进人堆里。

……

镇江堡。

“好!不愧是我东江男儿,个个都是英雄!”毛文龙从千里镜里,把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心中豪气大发。

张恒微笑着,收起千里镜,道:“大帅,这次,鞑子估计要气得发疯了,哈哈哈……”

……

黄台吉已经快气疯了,他远远的就看见江边的战况,更是看见从上游顺流而下的那两艘战舰,看着对岸冲出来的骑兵把自己的队伍砍杀一空,就已经快发疯了,再看到那两艘战舰顺流而下冲他渡河的队伍,完全气疯了。

“啊!”黄台吉疯狂的把千里镜甩了出去,不甘心的大喊道。范文程也骑着马,远远的赶到了,看着这死伤一地的场面,更是心惊胆颤,明朝人什么时候这样不怕死了?自己或许真的是错了,按照这个打法,大金是无论如何,也打不赢明朝的啊!

第419章 发票

又是一天太阳高照。

杨改革起床的时间,不算很早,总之,太阳已经老高,将初冬的雾驱散了,这才慢悠悠的起床。

昨天和孙承宗长谈了一整天,将明朝的内幕、脉络搞清楚了七七八八,杨改革心中爽快无比,只觉得再没什么事能阻挡自己。

“呵……”杨改革首先扯了个呵欠,然后才笑着问道:“大伴,今日有哪些事?”

“回陛下,今天也无甚大事,就是陛下昨日说要召见郑芝龙的,现在已经到了,正在宫外侯着呢,陛下是不是要见?”王承恩满脸堆笑的说道。

郑芝龙?这家伙当真是决定明末走向的一个关键性人物,昨日和孙承宗聊的,那批海商们就是看中了郑芝龙的能力,想把他培养起来,成为一个能压制东南沿海官府、夷人、海盗这三方的人物,让东南沿海平静下来,为他们的海上贸易扫平道路,但是,这事给自己搅黄了,自己不但把郑芝龙招进了宫,还高规格的招抚他,甚至让他写关于夷人的种种,这一点,让那些海商意识到,自己比他们更清楚海上的一切,隐瞒真相、欺骗皇帝最后的一丝希望破灭了,于是,转而投靠自己。搞定了郑芝龙,也就是说,日后的那些关税,算是有着落了,每年不说多,算个大几百万两,千吧万两银子,应该还是很好弄到的,杨改革坐在床上,一个人嘿嘿直笑。

“算了,让他多等一会吧,朕先去文华殿处理了今日的事再见他。”杨改革本想立刻见郑芝龙,但是想想,觉得还是算了,还是晾一会再说,先把那些江南的海商摆平了再说。

“遵命……”王承恩答应下来。

一群宫女,太监,开始为皇帝穿衣打扮。

……

文华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是大臣们磕头的声音。

“都起来吧。”杨改革今日心情相当不错,连声音也带着一丝欢喜。

“谢陛下隆恩……”众臣这才爬起来,开始正式处理朝政。

其实,这文华殿议事,也不是每天都需要来,也不是每天都有大事,小事内阁自己就处理了,大事会放在早朝上,或者是平台里直接就下令了。也就不大不小的一些事,放在这里讨论。

“诸位卿家,今日可有什么事要奏?”杨改革依旧像往常一般问道。

处理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杨改革准备正式回复那些海商。

“昨日是哪位卿家说要朕出钱造船的?”杨改革问道,昨日那个满脸堆笑的大臣给杨改革的印象相当深刻,又很模糊,以至于他是谁,总是记不住。

“回陛下,臣在。”一个满脸堆笑,笑呵呵的大臣立刻出班道。

“昨日朕应下了这件事,朕想了想,决定给江南愿意造船转运灾民的商家,依照船的大小,分别补贴一成到二成银子不等,等船造好了,就让他们参与灾民的转运,一次也不用多,如卿家所言,胜在年长日久……”杨改革一脸微笑的说道。

底下的大臣听了,个个变脸,皇帝这气魄,这手段,这花钱的能力,当真是无人能出其左右啊!连这种狮子大开口的事,也敢答应。

毕自严脸都绿了,皇帝是怎么了?傻了么?怎么能这样答应?陛下不知道南方造船能造多大么?几千两那是小船,一二万两银子的船也不在少数,陛下要是真的出二成银子给江南那批人造船,怕江南家家户户都得造船,别说一二万两银子,怕是七八万两银子的大船,怕是连宝船他们也敢造呢,这一年得花多少钱啊?

那名满脸堆笑的官员听了,脸上笑得更加的开花了,正准备打算来句“遵旨”,把这件事板上钉钉。边上有人说话了。

“启禀陛下,这是不是还是再考虑考虑,陛下,这其中的花费,当真是……”毕自严绿着脸,低着头,硬着头皮出来说道,你们坑陛下,也不带这样坑的吧!我好歹是帝党的人,更是管户部管银子的,我不出来,谁出来?

“呵呵,为什么呢?毕爱卿,朕觉得很好啊!朕现在虽然出了点钱,但是,往后他们也需要替朕转运移民呢,也算是各取所需吧,如这位卿家所言,朕舍得出钱给渔民、移民造渔船,同样是朕的子民,朕也舍得出钱给商人造大船……”杨改革笑着说道。

下面的群臣纷纷侧目起来,这算什么?帝党的人和皇帝唱对台戏?

毕自严低着脑袋,硬着头皮道:“回禀陛下,臣以为,此事甚重,发放这二成的补贴,该经过谁的手发放?该如何发放?又如何防止有人从中舞弊?陛下,这些可都有定例了?”毕自严觉得皇帝被人坑了,白白掏这样一笔银子,于是,硬着头皮来打破这件事,当真是硬着头皮,毕自严只觉得自己脑后的寒毛都竖起来了,自己这可是当众打皇帝的脸。

提议这件事的那个官员,笑开花的脸上,不再笑了,没料到,皇帝都答应了,这还有个搅局的。

“呵呵呵,无妨,朕已经想好了怎么办了……”杨改革笑着说道,有这样一个为自己钱袋子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