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次是我朝和林丹汗,实力稍次,……林丹汗在这个位置,现在掌控了大半个草原,……这一小块挨着海的狭长地带就是我朝的锦宁防线……”杨改革先是在大半个草原上划了一个圈,然后又在挨着渤海,长城之外的一小块地上划了一下,这里就是锦宁防线。

刘吉善大气也不敢出,认真的听皇帝解说。

“剩下最弱的就是蒙古右翼了,我朝边墙之外都是,不过,如今的蒙古右翼,被林丹汗击杀了大半,实力已经大不如前,很多都投靠了东虏,如今的残部,正联合起来找林丹汗报仇呢,甚至还和东虏搅和到一起,所以,蒙古右翼很危险,一旦蒙古右翼和东虏胜利,那么,东虏便可从我朝边墙任意一点入关,你明白情况的严重性了吗?”

刘吉善浑身巨震,没想到,大明朝的情形,已经危险到如此的境地了,他也是头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感受到这种迫切的危机感,额头上,细密的汗珠子直冒,要不是皇帝的解说,谁能想到,东虏入关这种纯猜测的事,如今,事到临头。

“回陛下,臣明白了,陛下的意思是让臣去漠北联络林丹汗,共同对抗东虏?”刘吉善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也不再害怕什么死不死的,有什么,他们这些读书人,热血起来,也有不怕死的,所谓忠君报国也有一批人。

“是的,朕准备联络林丹汗共同对付东虏,不过,不是让你到漠北去,如今林丹汗已经差不多占了整个草原,你要联络他,不需要跑那样远,你只需要到锦州去联络他就行了。”杨改革说道。

“陛下,锦州?林丹汗肯来锦州?”刘吉善不相信,疑惑的问道。

“是的,朕不管林丹汗怎么想,朕先说说朕的目标和意图,朕如今设想的目标就是,在我朝边墙之外,招募皇协军,以我朝精锐弹压之,以皇协军攻打不肯听从我朝号令的蒙古右翼部落,所以,在我朝边墙之外,朕希望,林丹汗能够理解朕的意思,不要攻打归附我朝的部落……”

“可是,陛下,林丹汗也未必听我朝的啊?”刘吉善焦急的问道。

“是的,他不会听我朝的,但是,朕也是有砝码的……,不愁他不听……,你先听朕把话或完……”杨改革继续解释道:“……你见到林丹汗,告诉他,让他派重兵和我朝的锦宁防线连成一片,严防蒙古右翼的部落去投靠东虏,这对他是有好处的,再告诉他,我朝会有大批援助给他,会以粮食换东虏人头,包括允许他贸易,或者援助他军火,如果他要粮食和援助,就只能到锦州去拿,告诉他,我朝受灾,北方也没有粮食,所以,粮食,会走水路,从南方直接运到锦州,所以,他必须派重兵和我朝的锦宁防线连成一片,一来防止蒙古右翼部落投靠东虏,二来防止东虏抢劫他的援助和物资,三就是我朝只能在这个地方给他援助,……你听明白没有?”

“臣明白了?以援助诱惑林丹汗,让林丹汗我朝锦宁防线连成一片,防止蒙古右翼投靠东虏,也防止东虏绕过锦宁防线入关……”刘吉善对着那沙盘以比划,就明白皇帝打的什么主意,让林丹汗成为大明朝的屏障,抵御东虏西进,林丹汗不愿意也罢,愿意也罢,想要粮食和援助,就必须这样做,而明朝的理由十分的强大有力,自己北方都没粮食,为了你林丹汗,不远万里,从南方调粮食给你,可谓相当有诚意,运粮,自然得走海运,海运自然会直接运到锦州上岸,粮食自然只能在这个地方接收。

杨改革见刘吉善明白自己的意图,微笑道:“……你明白就好,至于以粮食换人头之事,朕估计,这两年,关外和我朝一样,会干旱而导致大饥,多少粮食换多少人头,这个你自己把握,看干旱的程度,看缺粮的程度,或几斗,或一石都行……”

“臣明白……”刘吉善激动起来,看起来,皇帝布置的东西非常的多啊!他开始对自己这趟行程有把握了,自己有很多底牌。

“……你再告诉林丹汗,告诉他,我朝边墙之外的蒙古右翼,朕会替他收拾的,让他不要太担心这些人,也别太靠近我朝边墙,免得误会,凡是投靠我朝的部落,让他就不要再打了,要是和我朝联合了,还打归属我朝的部落,那朕的援助和粮食,可就没有了,你让他自己选……,相信林丹汗会知道那头轻,那头重的……”

“臣明白,臣一定办到……”刘吉善对一听皇帝说,就对这件事有极大的信心。

“朕会给你一个联络使的名义,让你专门办这件事,对了,刘吉善,你如今的官职是什么?几品官?”杨改革问道。

“回陛下,臣目前为兵科给事中,从七品。”

“给事中?从七品?……”杨改革沉凝了一会,副处级干部,这芝麻大一点的官,也实在是太小了点吧。

“大伴,你看该给刘吉善一个什么官,才适合去给朕当联络使?”杨改革面对这副处级的从七品官,也是没办法,杨改革觉得,出去当林丹汗的联络使者,怎么的,也得个四品吧,不然别人以为你不尊重他,这从七品和四品相差得实在是太远了点,也不好一步提拔起来。

“回陛下,这正适合,给事中职责,在内,就是规劝陛下,封还制敕,纠察百官,或是为监考等;在外,告谕、出使外国时,可为正、副使者,如今陛下要派人去联络林丹汗,派出给事中,是合情合理的。”王承恩解释道。

杨改革无语了,这给事中的权利,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第267章 联络使(二)

“就是说,给事中当使者,刚刚好?”杨改革对于这种权利无比大,官职很芝麻的给事中,也只能是无语。

“回陛下,是的,如果陛下觉得品级太低,可以加一级,以正七品的左右给事中或者都给事中出任使者,这个,应该够了。”王承恩不愧是老江湖,对这朝堂上的事,清楚的很。

“那好吧,刘吉善,你就以正七品的给事中出任朕的联络使,专门负责辽东的对外联络事宜。”杨改革也不再纠结这官太低,没面子的事了,反正这样多年了,都是这样的,自己也就这样吧。

“臣领旨,启禀陛下,臣是关外的联络使,还是光光联络林丹汗一人?”刘吉善就纳闷了,皇帝刚刚还只说联络林丹汗,现在又变成辽东联络使了。这明显自己的职责范围变大了。

“辽东联络使,你的任务,不光是联络林丹汗一人,还包括联络朝鲜国王,甚至包括联络东虏,都归你管。”杨改革不以为意的说道。

刘吉善小小的惊讶了一把,自己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官,居然会成为统管关外所有对外联络的钦差,这……,自己这权利,也不是一般的大啊!快赶上封疆大吏了。

“启禀陛下,臣不知,陛下联络东虏和朝鲜,陛下有哪些要交代。”刘吉善问自己的另外几个地方的任务。

“东虏那边暂且不提,先说说朝鲜那边吧。”杨改革准备到朝鲜那里去推销自己的手榴弹,用手榴弹在朝鲜开辟新战场,以此来拖住野猪皮西进的步伐。

“臣聆听圣训。”刘吉善恭谨的站在那里,等待皇帝发话。

“朝鲜那里,也有一项重大事宜,现在告诉你,今年年底,朕会发兵,把朝鲜从东虏的控制中解救出来,你要做的就是,联络朝鲜国王,替朕推销一种武器,这种武器叫做手榴弹……”

听到这里,刘吉善一头雾水,他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手榴弹,满脸的疑惑,望着皇帝。

“……手榴弹是一种炸弹,日后你就明白了,等朕解决了盘踞在朝鲜都城的东虏,你就可以去见朝鲜国王了,见到了他,替朕问声好,去的时候,跟随大兵一起去就是,这个,时间大概是十月底,你之前这些日子,要搞定林丹汗那边,也有好几个月,时间估计是够了,见到朝鲜国王,先给朝鲜国王送上朕的礼物,一批手榴弹,然后让人演示一番手榴弹的作用,相信朝鲜国王看了,一定会心动的,你告诉他,这是朕送给他的礼物,助他守城的,有了这种武器,他们对付东虏,简单得很……,你的任务就是凭借你的口才,说服朝鲜国王,让他出资购买我朝的武器,主要还是手榴弹,我朝还可以帮他训练部队,训练他们如何使用手榴弹,如果他要新式火枪,也可以卖一批,朕准备用数十万枚手榴弹把东虏缠在朝鲜,用朝鲜人放干东虏的血,打仗的事,不用你操心,你只负责卖东西就成……”杨改革淳淳教导自己的联络使怎么怎么的卖军火。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自己缺钱,这军火好歹也是一个赚钱的生意,又可以打击敌人,又可以赚钱,何乐而不为?

刘吉善呆了,自己要去朝鲜卖武器?这和他心目当中的使者想去甚远。不过既然都到了这份上,皇上说了,是为了对付东虏,刘吉善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他们这些读书人,最看不起的就是商人。

“臣明白,劝说朝鲜国王购买我朝的武器,以手榴弹为主,火枪次之,让朝鲜人用手榴弹拖住东虏,不让东虏有暇西顾……”刘吉善也听明白了自己的任务。

“嗯,很好,作战的事,你就不用管了,主意自己的安全,安排好朝鲜的事之后,就回锦州,继续负责联络林丹汗的事,朝鲜那边的事,留下一个传声的就行了,那边的事不大。林丹汗这边才是关键。”杨改革继续说到。

“臣明白,安排好朝鲜那边的事宜,就回锦州,继续负责联络林丹汗……”刘吉善复述了一次自己的任务。

“……好,对了,你和林丹汗接触的时候,为了体现朕和他联合的诚意,朕会送一千条新式火枪给林丹汗,算是朕给他的礼物,以此来打动林丹汗,也让你见林丹汗的时候,体面一些,震撼震撼他,让他见见我朝的实力,让他知道,朕是有心和他联合起来对付东虏的,告诉他,东虏和我朝有几十万的血仇,朕不报仇,誓不为人,……新式火枪附送火药和枪子,和朝鲜那边不同的是,你要控制出售给林丹汗的武器,数目不宜过大……,火枪总数,应该控制在二千杆左右,待火枪使用过一段时间之后,再卖一批新的给他,手榴弹就不能太多……”

皇帝眉飞色舞的讲解着如何如何卖武器,刘吉善心里听了发凉,贩卖武器给他国,这要是让朝廷里的言官知道了,还不弹劾死自己啊!他自己就是给事中,而且是兵科的,当然明白卖这些东西意味着什么,如果前面卖给朝鲜武器,还说得过去,毕竟,朝鲜和林丹汗不一样,朝鲜已经称臣几百年了,对大明,也算是内部了,朝廷前些年为了朝鲜,还大举兴兵,和倭国大打出手了呢,如果是为了对付东虏,别说卖,就是给朝鲜一些武器,朝中也没人说话,可是卖给林丹汗就完全不一样了,林丹汗可不归明朝管,也不是明朝的藩属,更是明朝的对头,虽然现在要联合林丹汗一起打东虏,可是送一千杆新式火枪,这个,远远超出了刘吉善的心理底线。

“启禀陛下,臣以为,新式火枪乃我朝利器,不可轻易示人,更不可送给林丹汗,绝不可贩卖于他,这个,请陛下恕臣不能答应……”刘吉善当给事中的脾气发作,封还了皇帝的诏命。

杨改革正说道兴头上,被自己的圣斗士给打断了,一听,不愿意卖东西给林丹汗?杨改革才回过神来,看来了,自己还得解释一番。

“……呵呵,刘吉善,这个,你就是想得多余了,火枪不同刀剑,火枪使用是有寿命的,火枪更是要消耗火药,铅子的,没火药,没铅子,那火枪,还不如柴刀呢,火枪打一段时间,也就得报废了,就得换新的,天下也就朕能供应这种新式火枪,他林丹汗一旦用这种武器用上了瘾,自然会离不开朕的,……朕就是捏着他的脖子,想让他多喘口气,就放松一点,想让他窒息一点,就捏紧一点,渔夫用鹭鸶捕鱼你可见过?既不能饿死鹭鸶,更要在鹭鸶的脖子上系根绳子,不能让鹭鸶吃太饱,否则这鹭鸶就不会捕鱼了,你可明白朕的意思?而这个决定放松和是捏紧的人,就是你,刘吉善,朕远在京师,不可能时时管这些事,你就得担起这个重任……”杨改革又教导着自己手下了。

刘吉善听了皇帝的话,感觉到呼吸加重,呼吸困难,自己就是那个捏着林丹汗脖子的人?这种权利,实在是让一个从七品的刘吉善感到压力,感到诱惑。林丹汗是什么人?往上,可以和皇帝平起平坐,再不济,也是一个藩王的身份,自己居然可以做到这一步……,刘吉善觉得自己难以呼吸了。

“……启禀陛下,臣实是难以……”刘吉善脑子混乱,一边是不能卖武器给他国的警告声,一边是想试试捏林丹汗的脖子的快感。

“……没事,你只管卖,要知道,这武器,也是不断更新换代的,以前不是火绳枪吗?现在不是更先进了?不需要点火绳了?哼哼,再过得一些时日,这火枪,还不知道发展到什么样呢,你只管卖就是,注意控制量,别一次卖太多就是,朕是不怕林丹汗掉头来打朕的……”

刘吉善的内心,交战了许久,最终还是决定听皇帝的,道:“臣领命。”

“……好,说完林丹汗,朕再说说东虏,如果到时候东虏派人要和我朝联络,比如和好,通关,互市什么的,你就负责这事,朕对东虏的态度,就是围死、困死、打死,如果有人来联络,除非是无条件投降,其他条件,你一律拖延,不可给任何答复,也不可有任何武器流落到东虏手中……”

“臣明白。”刘吉善应声答应道,东虏和明朝的仇,结的可不是一般的大,光是士卒,就死伤数十万,这个仇,可谓血海,看样子皇帝是铁了心准备灭了东虏,关外诸多的布置,都是朝着东虏去的。

“剩下的,朕也不多说,你自己多琢磨,务必要办好这趟差事,唯一要注意的,这件事,你要注意保密,绝不可外泄,否则有大祸,关外的诸多动作,朕都已有布置,会有人去执行朕的旨意,你要做的,就是做好你份内的事,军事上的事,不用你插手,别人,也不允许插手你的事,明白吗?”杨改革再一次叮嘱这个“自己人”,一定要保密,也把这军事和外交分开,军事的归军事,外交的归外交。

“臣明白,臣遵旨。”刘吉善心里激动起来,这就是心腹啊!不是心腹的心腹,皇帝会跟自己说这些?刘吉善很满足,自己办成了这件事,日后就有资本了,可谓前途无量啊!

第268章 外戚团之田弘遇(一)

送走了刘吉善,杨改革心中的事,也才算是落下一头,远在辽东,牵扯到林丹汗,朝鲜和野猪皮的外交联络事宜,算是托付给了刘吉善了,自己这个皇帝也没办法实时处理远在辽东的事。

杨改革看着宫外面的云彩发呆,呆了一阵,又忽然拿起笔,用笔在一份名单上面画圈圈,圈圈里的人名,有“吴三桂”,“雷大用”……

圈完了,杨改革才道:“大伴,派人到新军里,把这几个舍人召到朕身边来,做朕的侍从,一边做侍卫;一边跟在朕身边学习,将来好做个有用的人才……”杨改革还是最终圈定了一批人,这些人是第一批新军学员,全是舍人,里面包括了日后争议很大的吴三桂,不管怎么说,如今的吴三桂,是大明朝内部的一员即将冉冉升起的将领,有实战经验,还有战功,自己肯定得用他去打仗,至于日后历史的结局……

杨改革望了一回天,觉得世事就如同天上的云彩一般变幻无常,自己也没必要太过于害怕吴三桂,再怎么说,吴三桂背叛明朝,也是自己死后的事,如果自己不能改写历史,历史依旧如原来的轨迹一般运行,那起码在自己生前是看不到吴三桂对自己的背叛的,那既然如此,自己管那样多干嘛?为什么要害怕吴三桂?自己死后,那里还管他洪水滔天?所以,用笔在吴三桂的名字上,画上第一个圈。

“奴婢遵命,这就让人到新军之中召人。”王承恩笑吟吟的答道,皇帝做这种事的目的他清楚得很,那就是更加的把权利集中到皇帝手中,把握住了这些舍人,也就把握住了日后的那些将领,这皇帝的位子才安稳,皇帝的事,绝大部分,王承恩都知道,见皇帝走出这一步,那里有不高兴的?

“……唉……,天色也不早了,去永宁宫吧。”杨改革长叹一声,决定到永宁宫田贵妃那里去,昨天偷听,听到她想跟她老爹谋个差事争宠,杨改革也觉得有意思,又听见她说她老爹是经商出身,老家又是陕西人,杨改革觉得,或许,有个事,适合他去做。

“遵命,陛下,……摆驾永宁宫。”王承恩答应道,然后喊了声。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奔永宁宫而去。

……

“臣妾拜见陛下。”田贵妃只是轻轻的福了福身子,脸上早就嫣红一片了,灵巧,清纯,飘逸是田贵妃的特点,当初,让杨改革这个二十一世纪过来的人眼前一亮,也是杨改革这些天都爱来这里的原因。本来皇帝来她这里,她是十分高兴的,可是,昨天,因为和自己老爹商量事的时候,被皇帝“偷听”了,这种尴尬事,让她十分的不好意思,毕竟,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所以,今天见到皇帝,耳根子都红透了,本来心思灵巧的她,也不知道怎么面对皇帝。

杨改革看着一脸红晕的田贵妃,笑了笑。道:“云梦,脸怎么这样红啊?”杨改革明知故问。

田贵妃的本名叫做田秀英,云梦是杨改革给她取的小名,意思是这位如同梦中云里的仙子一般飘逸出尘,这也是杨改革这样多天都来这里的原因。

“臣妾……”贵妃田云梦实在是不好意思,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说话。

“哈哈……”杨改革看到这位飘逸的仙子也有如此不好意思的时候,大笑起来,径直入了永宁宫。田贵妃则低着头,跟着皇帝。

坐定了,杨改革才笑着道:“听说,有人想给自己老爹谋个差事,是不是真的啊?”

一听说皇帝说起此事,原本飘逸、灵动出尘的仙子就变成了一个做错事的小女孩,刚刚好一点的脸色,又变得通红,道:“陛下,臣妾知错了。”贵妃田云梦低着头,小声的跟皇帝认错,这件事,实在是不凑巧,刚好和自己老爹商量着如何争宠,结果被皇帝偷听去。

“呵呵……云梦,你的心思,朕懂,既然你说了想为你老爹,朕的老丈人谋个差事,找点事做,朕也不是不允许,只是,替朕做事,朕的要求是很严的,做事归做事,如果坏了朕的规矩,朕可是不会手软的,这一点,你可要明白,日后,务必常常督促你老爹,别让他做出什么让朕为难的事。”杨改革今天就是为了田贵妃老爹而来。

本来是让琉璃斋的孙丽娘组织收购羊毛,和蒙古人做买卖的,不过,这个生意,孙丽娘实在是兼顾不到,对这一行,也实在是不熟,所以,到如今,也是进展缓慢,收不到羊毛,那个羊吃人,根本就没办法进行下去,只收了些棉花,杨改革也是为此事烦恼,但是也没办法,琉璃斋也不是万能的,隔行如隔山,何况,蒙古的生意向来被山西那帮的商人垄断,要想和他们竞争,隔行的孙丽娘还差了点,如果时间允许,或许孙丽娘会有办法,可惜,如今杨改革是等不起了。

贵妃田云梦是喜出望外,本以为皇帝听了她和她老爹的对话,会对她有什么不好的看法,没想到,皇帝不但不怪罪她,还真的替她老爹找了个差事,这让她觉得很意外,也很惊喜。

“云梦能得陛下的宠爱,实在是……”原本一个仙子,如今,变成一个扭捏的小女孩了。

“呵呵,云梦啊!你说得对,朕喜欢人,除了看容颜美色之外,还要看能不能帮朕,能不能替朕分忧。”杨改革原本的想法是开外戚团,然后去江南刷那些士大夫的副本。不过如今看来,好像没必要了,让他们刷还不如过段时间自己刷呢,自己还是给他们找点其他事做做,这羊吃人比刷副本似乎更重要。

“云梦多谢陛下疼爱,云梦这就派人把这个消息告诉爹爹,让他明日一早就进宫来谢恩。”田云梦决定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自己的老爹,明天就让他进宫,看看皇帝给他一个什么样的差事。

“……呵呵,不需要,朕已经派人通知老丈人进宫了,恐怕过不了多久就要到了,云梦,还是先给朕吹支曲子吧……”杨改革忙了一天也累了,准备休息休息,听听明朝的原声大碟,自己这位妃子的音乐才能,那叫一个大赞。

“陛下稍等,云梦换身衣裳就吹给陛下听。”田云梦高兴的答应道,立刻欢快的去换衣裳去了。

杨改革望着那个轻盈的背影,直吞口水,这正是一个误入凡间的仙子啊!

不一会,贵妃田云梦就换好了衣裳,一个裙袖飘飘,体态轻盈,不施粉黛,清纯天然,容貌如玉的仙子形象就出现在了杨改革的面前。

“……云梦,你这一打扮,倒是把天上的仙子比下去了。”杨改革由衷的赞叹道。

“……陛下过奖了,云梦那里比得上仙子了?”虽然嘴里说比不上,可是明显的,田云梦对自己的容貌是相当的自信。

……

一首笛子过后,杨改革听得是如痴如醉,虽然杨改革对怎么吹笛子不在行,可是,不妨碍杨改革欣赏,得益于日后的科技发达,网络发达,日后什么样的音乐没听过?欣赏力自然还是有一些的,来这里,正是弥补自己来明朝的遗憾,没有MP3听。

杨改革鼓掌道:“不错,不错,云梦,你这曲子,吹得相当的不错啊!朕可是听得如痴如醉啊!再给朕用羽管琴弹点别的吧。”羽管琴就是钢琴的前身,以前汤若望送给杨改革的礼物,杨改革自从在这里听到原声的音乐大碟之后,就喜欢上这里了,闲暇无事的时候,总要来这里听MP3,顺便也把那架羽管琴送了过来,希望这位精通音乐的妃子能给自己弹点钢琴曲子什么的。

“……陛下,那个夷人送的羽管琴云梦还在练习呢,就不拿出来献丑了……等过几日,云梦练熟了,再演奏给陛下听,好不好嘛……”贵妃云梦得到这架夷人送给皇帝的羽管琴才几天,还没摸熟怎么演奏的,尽管皇帝给他示范过怎么演奏,但是,她还是觉得,只能在皇帝面前展现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对于还没完全掌握的东西,不能拿出来破坏自己的形象。

“呵呵,也好,等你练熟了,再弹,……”杨改革是来听原声大碟的,也不想自己的仙子给自己弹一首两只老虎那种儿歌,至于要求弹钢琴,那纯粹是为了缅怀二十一世纪。

正说着,王承恩禀报道:“陛下,老丈人田弘遇到了。”

“哦?老丈人到了?快请吧。”杨改革说道。

……

不一会,田弘遇进来了,先是给皇帝行礼,然后又跟自己女儿行礼。

“好了,免了吧,都是亲戚,不要这样生分了。”杨改革道。

“谢陛下隆恩。”田弘遇虽然是田贵妃的老爹,可是也不是能经常见到皇帝的,面对如今这位声望如日中天的少年天子,那是敬畏得很,中规中矩的,礼仪方面不敢少了一点,更何况,昨天和自己女儿商量如何争宠,不巧被皇帝听了去,真的是尴尬、郁闷得要死。

“呵呵,老丈人,听说你想在朕这里谋个差事,为朕分忧?可有此事?”杨改革也不为难自己老丈人,看在他那位如仙子一般女儿的份上。

田弘遇尴尬得很,以为是昨天的事发,皇帝要追究,脸色骤然憋得通红,一时间还拿不准皇帝这是什么意思,连忙拿眼睛看自己女儿,见自己女儿气定神闲的坐在那里,微微的对自己点头,田弘遇知道,自己女儿已经摆平皇帝了,心里轻松下来,道:“回陛下,臣愿意为陛下分忧,还请陛下指点。”

第269章 外戚团之田弘遇(二)

“回陛下,臣愿意为陛下分忧,还请陛下指点。”田弘遇见自己女儿点头,知道没事,也就大着胆子跟皇帝要差事了。

“差事是有,不过,朕还是先说说朕的规矩吧。”杨改革不惧怕外戚做大什么的,整个明朝也没出过外戚之祸,杨改革准备给自己这一位老丈人也打一打预防针,丑话都说在前头,日后坏了自己的事,坏了自己的规矩,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臣聆听陛下教训。”田弘遇正色的道。

“给朕办事,就要合朕的规矩,如果有贪污,漂没朕的钱,或者坏朕的事,或者说,坏了国法,或者说,利用给朕办差事的名头坏朕的名声之类的,朕是绝不轻饶的。这一点,老丈人务必要牢记……”杨改革先就给自己老丈人敲打一番。

“臣明白,明白,一定不会坏陛下规矩的。”田弘遇连忙答应道,这些要求都不过分,也是朝廷一直对外戚们的要求,皇帝不说,那些朝臣们也会盯着他的。

“云梦,你先暂且回避一下,朕有些事要和老丈人单独谈一谈。”有些事,杨改革也不想让太多人知道。

田云梦看了一下皇帝,又看了看自己老爹,没说什么,乖巧的走了。

宫女太监们也离开了,杨改革才道:“老丈人,替朕生意,可先说明,本钱朕出,你出力,收益,大部分还是要归朕的,你也知道,朕的内帑要支援我朝开支,常常吃紧,所以,做生意,能给你的份额就不多,希望你能明白。”杨改革先就交代下去。

“回陛下,臣明白,明白,臣也不敢多要,只要能和琉璃斋差不多就成,臣一心是想为陛下挣钱,为陛下分忧,至于钱的多少,臣是没有看到眼里的,只要不饿死臣就成了。”田贵妃老爹田弘遇则比周皇后老爹狡猾得多,说起话来,也聪明得多。

“呵呵,饿死倒是不至于,老丈人,做生意归做生意,朕的生意,怎么说呢,都是和国运联系到一起的,做得好,朕还是大明朝的皇帝,你也是朕的老丈人,呵呵,如果做生意导致国运不济,呵呵,到时候,朕可就是亡国之君,你们家……”杨改革拿出吓唬周奎的那一套,吓唬田弘遇。

不过,田弘遇比周奎聪明得多,脸色只稍微变了一下,就道:“……陛下说笑了,陛下说笑了,我大明朝,正在陛下的治理下,如日中天,怎么可以说亡国这种不吉利的话呢?呵呵……”田弘遇显然不相信皇帝的话,大明朝会亡?怎么看也不像啊!如今还拿得出一千万两银子赈灾的朝廷会灭亡?那可真是没天理了。

杨改革无语,忘记当初吓唬周奎的时候和如今不一样,当初自己刚即位,情形却是十分的不利,到处是战乱、失利,不像现在,自己做了许多事,使得这个国家看上去,焕发了生机。

杨改革想了想,道:“好,废话也不多说,朕给琉璃斋的,也就是一成而已,给老丈人的,也是一成……”

杨改革话还没说完,田弘遇就急不可耐的道:“臣愿意,臣愿意……”,皇帝果然是把自己和琉璃斋放在一个档次的,一想到琉璃斋那种日进斗金的生意,一成也比他自己干几年的强,田弘遇就急不可耐的答应皇帝。看样子,皇帝给自己的这个生意,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