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仙家农女-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冠两眼亮晶晶的,“再试一次,这次要把时间记好。”
“好。”刘勇兴奋的应了声。
父子两人也不唤旁人帮忙,自己就合手合脚的把原来那锅水倒了,涮干净了锅子,又重新倒入清水,煮沸之后,又丢了一把已经收拾好的麻茎进去。
一连三天,父子两人除了吃饭睡觉,就一直呆在那锅前面了,虽然外形有些糟,但两双眼睛却越来越亮,显然试验成果让他们十分满意和兴奋。
最后,他们终于得出了一串可靠的数据,还发现想得到好的麻,不必像沤渍法一样把麻茎的外皮完全泡烂,而只需煮得差不多的时候,捞出来,用木棒轻轻捶打,就可以让两者顺利分离,得到麻了。
而若想煮的时间短一些,还可以先把麻的外皮剥掉,再放进沸水里煮,这样就能结省一些时间,还能省些柴火。
最后的那个好处,让寒初雪差点喷笑,就是秀娘和大丫也不由乐了。
当然更高兴的是,试验成功了,自家的麻就可以全收下来,好好的整治能织布卖钱了。
一切已准备就绪,寒初雪也不再耽搁了,急忙让欧立梅带人去镇上买了几口大锅回来,这些锅以后可就专职煮麻了。
又让林子等长工去寻了些竹子回来,在前院对着那几口大灶的另一头空地上,架起了好几排的竹架子,那些抽取出来的麻可不是一抽出来就能上纺车的,而是还需要晾晒,干了才能纺纱织布,所以这些竹架子是必不可少的。
把该准备的都准备好后,黄师傅带着林子等长工和寒家的壮年劳力便上山割麻了,而得到消息的寒大爷爷也带着寒永远来帮忙、感激寒永柏家这次帮忙的寒永竹也来了。
因为人手充足,几十亩的麻田只一天便收完了。
正好有一批人去了丰昌,前院的下人房里便空出了好几间的空房子,可以作临时仓库,把收下来的麻放进去,也不必怕变天下雨什么的了。
虽说寒爹爹他们不在,但这怎么说也是寒家有了自家的地后的第一次收成,所以秀娘还是请大伙好好的吃了一顿,让干了一天活的众人开心不已。
第二天主场便转移到寒家前院来了,头一天的割麻,因干活的全是男子,秀娘母女三人都没去,今天却也全体换上了干活的粗布衣裳,跟着大伙一块忙开了。
这前院建的时候就是有做工场的意思的,所以空阔平整不说,还挖有水井,另还平地面挖了个大池子,如今正好用来洗麻茎。
寒初雪母女三人,带着丁老婆子婆媳、贺大娘婆媳和刘家婆媳,还有还没到煮饭时间可以帮忙的琴姨和永远媳妇,一大群女同胞,围着那池子而坐,边聊边干着活。
切下麻茎上的叶子,琴姨有些可惜的道,“这些叶子长得这般好,就这么不要了,好生浪费。”
麻叶不带麻纤维自是要切下来,丢一边的,所以琴姨才会有此感叹,毕竟对于农家来说,就是野草都是能用来喂鸡的,看着这么好的叶子说没用,心里自是有些揪着。
坐在她旁边的贺大娘闻言笑了起来,“其实这叶子也不是说没用的,如果喂有猪,这叶子给猪吃,可长膘了。”
长膘就是长肉的意思,但寒家之前没条件,后来有了这条件,又忙这忙那的,把养猪这事给忘了,而村子里可以养猪的人家其实也不多。
毕竟古代的猪可不像现代可以用各种激素饲料什么的催长着,三四个月就可以出栏了,在古代这猪从猪崽到成猪,可是要实打实的喂一年的,吃得又多,村里的人连自己都吃不饱,又有什么能力去养猪。(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一章 谁糟蹋地了
虽说养猪并不一定要用自家的粮食可以去打猪草,但是在自己都吃不饱肚子的时候,一有空肯定就是想着如何挣多些粮食,如何能让家人不饿肚子,谁又愿意浪费那时间去打猪草呢。
就算可以让干不了什么农活的小孩子去,但这猪也不是那么好养的,万一生个病发个瘟什么的,那可是一年都白干了,再说抱猪崽还得花一笔呢,与其冒险养猪,还不如养多几只鸡鸭,平日能有鸡蛋鸭蛋攒着换钱,年底还能卖掉鸡鸭挣一笔,最主要的是鸡鸭吃得不多,还可以在白天放出去让它们自己找吃的,养起来省粮也省事。
所以下棠村的人养猪的人家并没几户,这也正是秀娘手里有钱后,想到要养鸡养鸭,却没想到能养猪的原因。
此时听到贺大娘说麻叶能养猪,秀娘倒是有些心动了,毕竟卖一条成猪得到的银子对一般人家来说还是很可观的。
“贺婶子,这麻叶真的能喂猪?”
贺大娘笑着应道,“是的夫人,以前咱在邱家就帮着养了好几头的猪,每次麻收成了,用麻叶喂它们的时候,吃得特别的欢,长得也特别的膘。”
大丫灵机一动,“那是不是也能喂鸡鸭?”
贺大娘笑着点点头,“大小姐说得也对,不过家里每天吃菜剩下来的那些菜叶子就足够喂饱那些鸡鸭了,小伟和两位侄少爷又经常赶它们到河里去吃些小鱼小虾的,这麻叶子就有些用不上。”
小伟正是贺大娘的那个六岁大的小孙子,小家伙年纪还小,干不了什么活,却能帮着奶奶放鸡鸭,最开始的时候寒玉海和寒玉孝还嫌弃他抢了自己的活,后来三个娃儿反倒是玩在一块了,经常一起赶着鸡鸭鹅到广源河去吃外食。
鸡鸭鹅的习性跟猪不一样,猪吃了能顶好的东西并不代表它们吃了也会跟着顶好,对于鸡鸭鹅来说,能啄些蚯蚓虫子,吃些小鱼小虾对它们更有好处,而且寒家自己有几块菜地,平日也不缺喂鸡的那点菜叶子,所以贺大娘才会有此一说。
大丫以前也是干惯家务活的人,往日寒家的鸡就是她喂的,自然也明白贺大娘说的是对的,不过想着这麻叶子居然用不上,还是有些可惜。
瞧着她们一脸可惜纠结的模样,寒初雪不由笑了,“姐,娘,这麻叶子虽然喂不了鸡鸭鹅的,但也不是没用的,黄师傅说了,到时候把它们丢回麻田里去,一来可以保护麻地的湿润,二来也可以作为二麻生长的肥料,浪费不了的。”
现在已经要进入三伏天了,是一年最热的时候,麻被割了后,那麻田就没了掩摭了,而麻田太旱可是不行的,会影响二麻的生长,把这些麻叶铺在田里,正好解决这个问题,同时等这叶子被晒干遇水霉烂后,又可以成为肥料,可谓一举两得,根本不用担心会浪费。
秀娘有些惊喜的,“二丫,真的?”
寒初雪点点头,“真的,黄师傅是这么说的。”
这时寒永远媳妇像想起了什么,笑了起来,“这么一说,还真是,你们想想,咱们翻地时,锄出来的草可不就是丢到一边堆着,等它们被晒得蔫巴巴的了,又弄回地里去当肥的吗?”
众人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不由纷纷笑了起来,只要不浪费那就好,于是干起活来也爽快了许多。
听永远媳妇提起田的事,秀娘倒是想起来了,再晚点,村里的稻子应该都能割了。
“嫂子,琴子,你们两家准备啥时候割稻子呀?”
去年的秋粮捱到现在,基本家家都要青黄不接了,稻子一熟也就能缓口气,吃上几顿饱饭了,所以永远媳妇和琴姨说到自家的地,都乐得直笑。
永远媳妇笑道,“爹早两天才去地里瞧过了,说是再过十来天那稻子就可以割了。”
琴姨家的情况也差不多,就是从寒永竹那得回来,又由秀娘转租给她的那五亩地因为种得晚了些,所以还要缓几天,不过也误不了交夏税就是了。
听她说误不了,秀娘这才松了口气,“那就好,咱还怕那时下秧太晚了,会误了正事害了你们家呢。”
琴姨哈哈笑道,“误不了。”
应了声,她又像想起了什么,撇嘴道,“不过咱家是误不了,咱看呀,有些人家只怕是要误大事了。”
“谁家?”
一堆女人围在一起,免不了得说八卦,一听琴姨这话就是有八卦听的,顿时顺着她的话问了起来。
琴姨不屑的哼了声,“还有谁,咱村里读书最多的读书人呗。”
秀娘眨了眨眼,反应过来了,“你是说咱家那三堂哥?”
琴姨点点头,“可不就是他家,春耕的时候,他们家就已经晚了,最后好不容易把秧种下去了,却又老是不去伺弄,咱看他连肥都没追过,他们家不是有几亩地就在你们家租给咱家的那几亩地的附近吗,那稻子长长稀稀拉拉不算,还瘦巴巴耷头耷脑的,你们说能收得了多少的稻子。”
秀娘意外的张了张嘴,最后崩出一句,“咋会这样。”
大丫也是一脸的难以置信,“那边的地可都是好地来的,三伯咋会这样糟蹋那地了呀。”
琴姨轻蔑的哼了声,“这有啥奇怪的,人家一直自认是读书人,向来瞧不起咱们这些泥腿子,也不乐干泥腿子的活,能扛起锄头把那地种了就已经算勤快的了,还能指望他天天在地里蹲着呀。”
琴姨这话说得有些直接伤人,但却是事实。
永远媳妇摇头叹气道,“三叔确实是把三弟给养废了,他原本不是还要去上棠村帮忙的吗,结果那寡妇嫌弃他连自己都不如,最后泼头泼面的给赶回来了,那次咱爹差点没气出毛病来,他倒好,人家嫌弃他,他就真的不去了。”
“不去帮人家就算了,他却连自家的地也不太管,他和三叔加起来一共十亩的水田,可看那稻子的情况,也不知道他今年能不能凑得起交夏税的粮食。”
寒秀才不用交税,但是寒永松却是要交税的,他们两家本就没余粮的,若是这茬粮食又种毁了,今年只怕就难过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二章 收稻了
想到这事,永远媳妇就有些心塞,“如果他真的连交税的粮食都凑不出来,只怕爹会让咱家凑给他们,到那时,咱家可就难过了。”
要知道寒大奶奶跟秀才奶奶那可是死敌,如果寒大爷爷真的想用自家的粮食去帮补寒永松,寒大奶奶绝对是不会同意的,如此寒大爷爷家绝对会闹起来。
再说交了税后,寒永远家自己也不会有多少粮食剩的,顶多就是够一家子的嚼用,如果还要帮寒永松凑税粮,那么接下来的半年,寒永远家也肯定不会好过。
可是如果交不出夏税,那口分田就会被官府收回去,农户没了田地那就等于没了命根子,那可就是没活路了,寒永松再怎么说也是寒家子孙,而且现在寒秀才就只剩下他这么一个儿子了,寒大爷爷也不可能看着他被逼上绝路而不管的。
琴姨不以为然的切了一声,“照咱说就是不该管,寒永松其实就是吃准了寒大爷这心思,才会敢这样干的,要不然真没活路了,你们看他敢不敢这样糟蹋那地。”
说着,她又一脸庆幸的看向秀娘,“阿秀,还好你们家现在也没啥粮食,他寒永松的主意可打不到你们家身上来。”
秀娘张了张嘴,还没说话,寒初雪便笑着接过去了,“琴姨说得可不对,我们家不是没啥粮食,而是根本没粮食,我们家原本分得的地现在都种了豆子了,从五叔那拿回来的五亩又因为当时抽不出人手去耕种租给了你们,就是有了收成,也不过是五六石的粮食,仅仅够交税,家里吃的还得另外花钱买呢,现在又多了一笔支出,如今就看这批麻了,要是没能整治好,我们家今年怕是也难过了。”
没想到这娃儿一张嘴居然就诉起苦来了,永远媳妇还想说些什么,刘冠父子那边水开了,刚好这边也整治干净了一批麻茎,正好拿过去给他们煮,如此一来,这谈话也只能停了。
随后煮麻、搓麻、抽麻、晒麻,一连串的功夫,一个个都忙得转了起来,也没什么空闲聊天了,关于寒永松凑不齐夏税该怎么办的话题也就此被抛开了。
只是寒初雪已经暗中记下了这事,寒永松交不起税,第一个会找上的绝对不会是寒大爷爷,而是自己家,就是寒大爷爷只怕也会第一时间把主意打到自家身上,所以她才会故意在寒永远媳妇面前说了那么一番话的。
一大群人的通力合作下,寒家的收下来的头麻终于完成第一步的整治工作了,也就是脱胶分离出麻纤维,而接下来,就是要把麻纤维纺成纱,而后织成布。
这活秀娘懂,大丫自小跟着她也学过一些,而梁娟和刘家婆媳也是这方面的好手,于是寒初雪直接把这工作丢给母上大人了,反正有吴玉珍在旁帮扶着,刘家婆媳也不是什么滑头的人,不会有什么问题。
当然这么多的麻要全靠她们几个人来弄是不太科学的,先是母上大人虽身子已经好转了不少,但还是不宜过于劳累,然后杨德彪八月份回来就得出发了,否则只怕到春节都回不来,如此这些麻布就必须要在此之前织出来。
所以请织娘是必须的,村里的妇人因为家里都没桑田,懂这事的人并不多,最后还是黄师傅站了出来,他认得一些织娘可以介绍给寒家,于是这事便交给他去办了,而寒家则趁这段时间订做了一批织布机。
其次便是纺纱这活可以先做好,已经分离出来的麻纤维不是直接就可以织布的,而是必须先纺成纱锭。
还好这活不只家里的秀娘等人懂,就是下棠村里的妇人也基本都懂,虽说下棠村的人没桑田种不了麻,但靠着元宝山,野葛藤是并不缺的。
葛藤抽取出来的葛纤维,是织葛布的主要原料,葛布做成的短褐,是村子里男子劳作时最常穿的,耐脏也耐磨还凉爽,所以葛藤茂盛的时候基本家家都会上山割葛藤抽葛纤维纺成葛纱绽,而后拿到镇上去换葛布。
因此纺纱锭这活,秀娘直接就在村子里寻人了,每十个纱锭一文钱,这工钱听起来不高,但纺纱锭并不像织布那般需要极高的技术,完全就是一个熟能生巧的活,干惯这活的妇人,一天就能纺上几十个,这也就是说,一天就能挣几文钱,这对于向来只能困在家里挣不了钱的妇人来说,已经是极诱人的收入了。
所以这工钱一开出去,立时一群的妇人找上门来,不可能全请,秀娘正头痛着,吴玉珍提醒道,寻个辈分大干活利索的妇人来领头便可,想想这话还真对。
于是秀娘便挑中了寒大奶奶,寒大奶奶因为年轻的时候身子遭过罪,年纪上来后便干不了重活了,但纺纱锭这活强度并不大,而且还可以自己调节工作时间,不至于累到,现在村子里也没几家富裕的,几文钱一天对家里多少能帮补些,所以寒大奶奶听媳妇回去说起寒家这活时,也动了心。
挑上了寒大奶奶后,秀娘便在吴玉珍的提醒下,把挑人的活也交给她了,寒大奶奶的辈分在村子里不低,而且她为人利索得有些泼辣,有她坐镇,不管选上还是没选上的,都没谁敢闹腾了。
在多劳多得的刺激下,来干活的妇人积极性都极高,没几天,寒家的麻纱便全纺好了,而且因有寒大奶奶看着,没人敢出夭蛾子,纱锭的质量都挺好,让秀娘看过后,喜得合不拢嘴,在结工钱时还特意多给了寒大奶奶一贯钱,让寒大奶奶不好意思之余,也高兴得眉开眼笑的。
就在寒家的纺纱工作完成的时候,村子里大多数人家的稻子也熟了,可以收割了。
林子等长工因为各自家里都有口分田,这个时候自然是要回家里去帮忙,不过寒家的麻已经收了,豆子那些作物还要稍晚一些才到收获期,所以倒没什么不便的,秀娘很爽快的便放了一众长工的假了。
因为之前寒大爷爷他们有来帮忙收麻,想到他们家也有十来亩的水田,劳动力却不足,于是秀娘还把家里的壮劳力派去帮忙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三章 这是啥意思
寒家自己本身有二十五亩的口分田,只是其中有二十亩已经交给范里正佃给其他农户了,如此收割时自然也不需要他们去管了,只需要等稻子收好后,收租便成,所以倒不用为收稻的事担心。
不过在割稻前夕,范里正还是上门来了。
寒爹爹和大柱他们都不在,秀娘作为家里惟一的大人,自然只能硬着头皮出来见他了。
“里正大人。”
范里正急忙摆手,“寒夫人可不要这般叫老头子,咱这里正连个官都算不上,哪里敢称大人呀。”
本来想着自己要独自见个当官的,秀娘心里还挺怂的,现在听到范里正这般接地气的话,顿时放松了不少,笑了起来道,“咋不敢呢,你这里正在咱们这些小老百姓眼里可不就是个大官么。”
好话谁不爱听,范里正边笑边摇手,“算不得,算不得。”
这么一来一往的,气氛倒是融洽了许多,这时接到消息的寒初雪也拉着大丫过来了,姐妹俩跟范里正见了礼,分别落座后,范里正这才道出了来意。
“寒夫人,两位寒姑娘,事情是这样的,你们家有二十亩的口分田是由老头子作主租了出去的,按你们说的收的是五五租,现在这稻子就要下来了,不知是直接运到你们这边来,还是把要交税的粮运到镇上,其余的再运到你这边来?”
按照大昌朝那坑爹的人头税,成丁一户一季税就得交四石粮,布一匹,麻三两。
怀集这边盛产水稻却没什么桑麻,所以这布和麻也是可以折合粮食来交的,每户多交一石的粮,也就是说一个成丁户,一季税得交五石的粮,而半丁户、女户因为只能分得成丁一半的口分田,所以税也是只需交一半,也就是一户交两石五斗的粮。
寒家如今有一个成丁户,两个半丁户及一个女户,夏税一共就是要交十二石五斗的粮食。
而按怀集这边的亩产量,差些的地产量不到两石,好些的能有两石多点,顶好的也就是上田能得近三石的粮。
由范里正租出去的那二十亩口分田,全是范里正给他们家找的,自然不可能是差田,所以每亩产量都有两石半左右,按五五租算,寒家便可得到二十五石左右的粮食,交完税还有一半剩下。
听范里正和寒初雪这么一算,知道自家会有十多石的粮食,秀娘和大丫都开心得眉开眼笑的。
以前他们家可是所有的收成加起来都没这么多的粮食,等交了税,又给了寒秀才老两口的养老粮后,也就剩下两三石的,根本吃不了多久便见底了。
而秋粮,因为他们家的地没办法种秋稻,只能用种得的粗粮去换稻交税,粗粮亏得多不说,还得到处求人才能换够,那种艰难,让她们现在想起都泪汪汪,所以听说自家能有十多石的余粮,母女俩又如何能不高兴。
看着她们只顾着商量那么多的粮食自家粮仓够不够放的问题去了,寒初雪默默抚额之外,也只能独自跟范里正商量粮食的处理办法了。
“范里正,那些田地是我们家的事,我们还不想让旁人知道,所以这夏税只怕还是要麻烦您老了。”
已经清楚这家人是如何得罗家看重的范里正正愁如何跟他们拉近关系呢,否则他再怎么说也是个里正,如何会亲自上门来跟一个农户商量这种事。
所以一听到寒初雪这话,他立马摇手笑道,“这有啥麻烦的,反正咱那村子的粮也是咱负责送到镇上去交的,正好把你们家的也一起交了。”
寒初雪笑着又道了声谢,“至于剩下的,我家打算拉到镇上去放,所以到时还需劳烦您跟我们家说一下,我好派人过去。”
范里正愣了愣,很快又想明白了,是了,人家既然不希望旁人知道那些地是他们家的,若是把粮食拉回这来,那可不就不打自招了吗,放在镇上去自然就没这么打眼了,只是寒家什么时候在镇上也有房子了?
当然他也明白这不是他该问的,所以只是心里转了下念头,却没问出口,而是装作若无其事的道,“好,等把粮收齐了,要运去镇上交的时候,老头子再通知姑娘家一声,到时侯姑娘家的粮队混在咱村的运粮队里,肯定不会有人注意的。”
范里正的知情识趣让寒初雪极满意的笑了,又朝他道了声谢。
待范里正离开后,秀娘一脸不解的拉过小闺女,“二丫,那么些粮食为啥不运回家来,还要运到镇上去呀?”
寒初雪朝她眨眨眼,“娘,您忘记了,我们家在镇上还有一座小院子的呢,那地方比我们这干爽多了,粮食放在那边不就不用担心会受霉遭虫咬了。”
秀娘还是没能明白,“可是咱们家这也建了粮仓,粮食放在那也不会出啥事的呀,而且粮食可是天天要吃的,放在镇上,还得特意去拉回来,那得多麻烦呀。”
大丫也同意的直点头,小妹这次的决定,听起来还真有些没事找事的感觉。
寒初雪无奈苦笑,“娘,我当然知道把粮放在镇上比放在家里要麻烦多,可是你是情愿麻烦的去拉多几趟粮,还是愿意我们家的这些粮全便宜了别人?”
秀娘母女不解的看着她,“这是啥意思?”
自己家的粮食怎么会放在家里就要便宜别人了呢。
寒初雪低叹一声,“娘,姐,之前琴姨说的话你们可还记得?”
秀娘母女俩很认真的想了想,“你指的是你们三堂伯可能连税都交不出来的事?”
想起琴姨说的事,秀娘还不由长叹了一声,“那么好的地,咋就这么生生的糟蹋了呢。”
寒初雪又想叹气了,这不是重点呀母上大人。
“娘,人家的地,人家爱怎么糟蹋我们也管不着,但是如果他们把地糟蹋了,又想来占我们家的便宜,那绝对是不行的。”
秀娘和大丫的小心脏没来由的怦怦,跳快了两拍。
“二丫(小妹)你怎么这样说?”
寒初雪一脸的严肃,“娘、姐,当时大伯娘说的话,你们应该也听到了,如果他真的交不起夏税,大爷爷只怕会出头帮他凑齐,你们说,大爷爷首先想到的,或者寒永松会首先盯上的,会是谁家?”(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四章 谁说我们家有银子了
秀娘和大丫很认真的想了想,而后脸色一白。
“二丫,你的意思是,他们会想让咱家去填那短缺的粮食?”
寒初雪点点头,“如果他们知道我们家有十多石的余粮在,这冤大头我们家绝对是跑不掉的。”
看秀娘他们都跟着凝重起来了,寒初雪这才道,“还有,我听五叔说起,三爷爷家去年的粮食早就让三堂伯卖了,现在他们吃的粮全是掏钱跟村里人买的,就等着这夏粮下来了,可以缓解,但是就他们那些地现在的产量,不说交夏税,就是养活那一大家子都难,所以就算他们的收成能凑得齐夏税,但却没吃的了,娘、姐,你们说,他们会不会打我们家的主意?”
秀娘和大丫的脸色又沉重了几分。
只是秀娘还抱着一丝侥幸,“可是二丫,咱家现在跟你三爷爷家是两房人,总不能还让咱们养着他们那一大家子人吧?”
寒秀才自己有儿子孙子的,总不能让自家这已经过继出去的儿孙养他才是呀。
寒初雪一拍前额,这天真的母上大人呀。
“娘,人家没说要你养,但是人家现在的日子过不下去了,想跟富余的堂弟、堂侄家借些粮食,等秋粮下来后再还,你说这样可以不?”
秀娘愣了愣,这样还真可以,不说别人,就是他们家以前也没少干这种事,但是他们家是肯定会还的,而寒永松那一家子……
看着娘亲脸色再次一变,寒初雪点点头,自家母上大人还不算太笨。
如果说让寒秀才硬赖着要自己一家养,好脸子的他绝对是干不出来的,但若说是由寒永松出面,跟自己家借粮,他绝对会当不知道的默许,毕竟饿肚子的滋味到底不好受,就是大爷爷也会赞同的,因为他不会想看着寒秀才一家饿死的。
要是有借有还,这也没什么,但以寒永松的禀性,绝对是有借没还的主。
如果是心性好的人,一时遇上了难关,自家有能力无偿的帮一把,也不是不可以,可是以寒永松那些人食髓知味,人心没厌足的品行,帮了一次,以后就得帮无数次。
“娘、姐,我敢跟你们打赌,只要借了一次,他以后肯定就会赖上我们家,次次都会来借粮,等我们家的麻布织出来了,他就会借布,等我们家的麻布卖钱了,他就会借银子,一直到最后让我们家重新养着他们那一大家子。”
“娘、姐,你们好好想想,你们愿意重新过回以前的生活吗?就算现在我们家的日子好过多了,不会再像以前那般苦了,可是你们愿意自己家辛辛苦苦挣下的家业,全喂了那么一群米虫吗?稍不能如他们的意,就得小心被人算计,就得被他们指着鼻子骂吗?”
想起以前那些苦日子,秀娘和大丫都忍不住打了个哆嗦,“那肯定不行呀,咱家现在跟他们又不是亲亲的一家子了,哪能这样呢。”
“可是娘,你这样想,不代表旁人也会这样想呀,如果我们家还是像以前那样,穷得都揭不开锅了,他们还想占便宜,村子里的人指责的自然会是他们,但现在我们家却富起来了,在村民的眼中,我们家是大户了。”
“那么他一次借一点,就算被旁人知道了,人家也会认为反正我们家不缺这么一点东西,帮一帮他也没什么,如果我们家不愿意借了,他装可怜的一闹,村里人反而会说我们家的不是了,就是大爷爷只怕也会帮着他说我们。”
“尤其是三爷爷和三奶奶还站在他那边,还由他养着,就算不再是亲爷奶了,也总是爹嫡亲的三叔三婶,是长辈,当侄子的家里明明有粮食,却不肯给长辈一口吃的,这能不被人戳脊梁骨吗?”
秀娘越听脸越白,她可是土生土长,在下棠村也生活了十多年的人,自然知道小闺女说的话极有可能发生,村里的人可不就是会这样想吗。
大丫都快哭出来了,“那该咋办呀?”
那一大家子难道就真的甩不掉了吗?
寒初雪忙安抚娘和姐姐,“这也不是没办法的,反正我们家到底有多少水田,除了我们自己,也就范里正和安扬他们知道,他们都不是会往外说的人,所以只要我们自己不要露了底给旁人知道,就不会有谁知道的。”
秀娘有些懂了,“所以你才想到把那些粮食放到镇上去?”
寒初雪笑着点点头,“娘,你还真聪明,没错,我就是这般想的,反正我们家自己有马车,粮食吃完了,再去拉一些回来就好了,到时就说是在镇上买的,我们自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