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瓜田李夏-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至继续给小黑鱼儿讲故事。

    大家都不跟夏老爷子说话。

    夏老爷子盘腿坐了半天,最后又叹了一口气:“不能这么纵着他。”

    夏至见夏老爷子表了态,有了决定,她才放下手中的书卷开口说话。“我二叔那脾气是不太让人放心。二柱也有点儿浮,在府城跟着那些人学了不少不好的东西,要是慢慢能改了,往后咋地都能有一碗饭吃。要是不改,以后都是祸患。”

    夏至说的很简单,不过夏老爷子也立刻就明白了夏至的态度。

    “十六你说的对。身正才不怕影子斜。以后他们爷俩哪儿也别想去,我就看着他们俩,非的给他们掰回来不可。”

    夏至又试探了一下夏老爷子对夏柱和郭玉环亲事的看法,知道夏老爷子认可这门亲事,她就跟夏老爷子交了个底。

    “不用怕鸡飞蛋打,郭玉环跑不了。现在他们就靠着咱们生活,往后还是一样。爷,我二叔跟他们说要办事情,你当他们为啥答应的这么痛快?”

    那可不是因为现在他们靠着夏家生活的缘故。

    “郭家还有宅子和铺面,没有咱们,他们有家不能回,那铺面和宅子也不是他们的。”郭喜的那几间房子和铺面之所以还没有被抄没,就是夏至走了姜氏那边的关系的缘故。

    而郭喜他们想要拿回铺面和宅子,又必须得夏至出面才行。

    所以夏至让夏老爷子尽管放宽心。她还给夏老爷子展望了一下远景:“二柱说话办事可靠,他和玉环成了亲,我就去找人,让他们能回到府城,有现成的地方住,还能把铺子再给开起来……”

    这样一来,夏柱这辈子的生计就不用发愁了。

    夏老爷子脸上的表情略微有些复杂。

    “爷你别多想。这件事,我二叔二婶他们,二柱,郭喜家,玉环,他们没有谁亏欠谁的。”

    夏老爷子点点头,孙子将来能过的好,他也愿意。更让他感动的是,夏至竟然想的这样长远,将这一步都想到了,这是真心为夏二叔一家,为夏柱着想啊,虽然夏至平时对夏二叔一家的态度淡淡的,对夏柱更没好脸色。

    “十六啊,难为你……”夏老爷子能言善道的一个人,这个时候都有些说不出话来了。关键是他觉得不论说什么,都衬不上夏至对家人的这份心思。

    “爷,这都是咱们家人啊。要是别人我可不管。”夏至笑了笑。

    “你二叔拖累人。哎,他们往后再不知道好歹,都有我管教他们。”夏老爷子下定了决心,更加浑身带劲儿,他此刻在心里已经准备了不下于四五个方案,要好好地,严厉地重新调~教二儿子一家。

    夏二叔之后的日子水深火热,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总是对他心软的亲爹为什么突然这么铁石心肠起来。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三六一章 仪式

    因为暂时没什么重要的事情牵挂,夏至的日子就过的比较清闲。每天吃吃喝喝,旁观夏老爷子调~教夏二叔和夏柱。除了看书写字之外,她也做点儿针线活。

    她几乎没有一个人的时候。孙兰儿一有空就会过来陪着她,还有腊月,孙秀儿,武家的两个表姐妹。五月、七月和郭玉环也总来找她,和她一起做针线。

    有的时候她们就在后院上房。如果夏至不往后院去,大家就都到前院她的屋子里来。夏至的屋子烧的暖和,收拾的干净,还总有吃的。而且在这里没有长辈在旁边,也更自在一些,所以小姑娘们都乐意到她这里来。

    五月、七月和郭玉环尤其来的勤。

    她们还很爱跟夏至说话,打听府城的事。所以,几乎每天夏至的屋子里都是欢声笑语的。大丫在做小月子从来不过来,二丫也不到夏至这个屋子里来。

    大家都知道大丫的事,并不去打搅她。不过五月、七月和郭玉环却会时不时地去看大丫,跟大丫说说话。

    这天夏至在后院看过了李夏的信,武老太太来串门了。说话之间,武老太太就提到做针线少了一块某种样子的布,不值得特意去买,问夏老太太这里有没有差不多的。庄户人家邻里之间这样的事算是平常,何况武老太太还跟夏家是实在的亲戚。

    夏老太太一口答应了。不过她去柜子里翻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合适的。夏至在一旁想起来自己好像有块差不多的布头,因此就跟夏老太太和武老太太说了,然后回到前院来。

    因为是冬天,所以前院的后门一直都是关着的。夏至轻手轻脚地开了门进到堂屋了,她是考虑到大丫还在养身子,所以不想惊扰了她。

    然后她就听见了大丫低低的哭泣声,还有二丫低低的劝慰声,说什么不要放在心上什么的话。

    “……反正也没吃她们的,她们管不着……,姐你心宽点儿吧,不然有啥办法。咱俩也没地方去。在老夏家你还能养好身子,要是回到家里头,哪有这个吃喝,还得让你干活,不知道给你找啥样的婆家……肯定好不了……”

    夏至微微皱眉,可以放重了脚步。

    大丫的哭泣声立刻就停住了,二丫也不再说话。

    夏至想了想,就没往东屋去,而是直接回到了西屋。今天孙老五家有活,所以孙兰儿没来,西屋是空的。夏至很快找到了那块布头,就拿了从西屋出来。

    走到堂屋里,迎面就碰见了二丫。

    二丫神色讪讪的,站在那里似乎手脚都没合适的地方放一样。

    “夏至姐,你回来啦?”二丫小心地跟夏至打招唿,一面还自以为不引人注意,其实很明显地觑着夏至的脸色。

    “啊。”夏至应了一声,“我回来找点儿东西。大丫姐睡着了吗,我娘呢,在家不?”

    二丫立刻就松了一口气的模样。“我姐睡着了。我姑串门去了,好像是上下坎老杜家去了。”

    “哦,那你好好照看大丫姐吧。”夏至嘱咐了二丫一句,就回后院了。

    将整块布头都给了武老太太,武老太太欢欢喜喜地拿了回家做针线去了。夏至并没有将刚才听到的话告诉给夏老太太知道。她跟谁都没说。

    过了两天,夏至私底下跟孙兰儿打听,这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她在的时候还好,一旦她不在,田氏又不在跟前儿,五月、七月和郭玉环跟大丫说话就没有了顾忌。

    五月、七月和郭玉环对大丫的态度都没问题,但说出来的话却带着刺,专门朝大丫最痛的地方扎的那种。孙兰儿一开始没留心,后来有一次听见了,就觉得不对劲儿。

    孙兰儿跟夏至学说了一回。

    “……是五月说的。五月嘴可真巧,这话咱就说不出来。我看大丫脸色都变了,可她还挑不出五月啥错处来……”

    五月是什么性情,夏至早就知道。现在看来,五月在府城的那些日子在某些方面还钻研进步了不少。

    不过这些五月都没有在她的面前表现出来,五月在她面前表现的可比过去懂事、柔顺多了,也不欺负腊月了。

    夏至心中有数,还没等她做什么,夏家就迎来了一件大事:包饽饽的时节到了。

    这是北镇府特有的风俗。每到寒冬腊月,家家户户都会包出整缸整缸的饽饽来,然后一直吃到第二年开春。

    饽饽的用料都是本地产的,用大小黄米磨面按照一定的比例和面,然后再准备好小豆馅,也就是后世俗称的红豆沙,包成一个个拳头大小的豆沙包,蒸熟了然后立刻就冻起来,储存在大瓦缸中。

    之后就是随吃随取。

    一般人家包了饽饽之后,以后每天早上的主食就是饽饽了。冻过的饽饽上锅里再蒸一蒸就能吃,非常的快捷方便。

    这种饽饽不仅好吃,而且营养价值也非常丰富,是每家猫冬过年的必备食粮。

    夏家主持这件事的人是一家之主夏老爷子。

    平常家中的饭菜都是夏老太太打理,即便是来了客人夏老爷子一般也过问,都是夏老太太做主。不过包饽饽这件事,却是夏老爷子主持。由此也可以看出来,包饽饽这件事是何等的重要。

    这不仅是准备吃食,而且还是一种近似于仪式性的活动。不仅在夏家如此,其他的人家也差不多。

    今年夏老爷子将大家召集在一起,决定几股人在一起包饽饽。

    要在短短的一两天的时间里准备出够一家人吃好几个月的饽饽,这显然需要集体的劳作,所以夏老爷子要集中家里的劳动力。另外也是考虑到了夏二叔一家的特殊情况。

    夏二叔家里一粒粮食也没有,这包饽饽的面和豆子等物,都得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供给他们。

    大家在一起包饽饽,不过有些东西还是分开的。

    除了夏二叔这一股,夏至他们一家还有夏三叔一家就得自己出原料,包出的饽饽他们有拿回自己家,自己安排着吃。

    这种安排大家都没有异议。

    然后,几股人就各自称了大黄米和小黄米出来,夏三叔套上车,和夏老爷子、夏二叔、夏爷几个一起拉着几袋子的米去了磨坊。

    等他们将面磨回来,已经是下晌了。

    爷几个随便吃了点儿东西,立刻就开始和面。

    包饽饽和面是个力气活,为了后续让面快速的发酵,他们先把三只大缸抬到了炕头上,然后就往缸里面加面,加水,开始卷起袖子来和面。

    这种时候,就是女人们打下手,和面的主力是夏老爷子,夏二叔和夏三叔。夏老爷子没让夏桥上手。

    这种力气活,必须得青壮年男子才能应付得过来,夏桥就显得稚~嫩了。夏老爷子是老当益壮,当仁不让。

    小黑鱼儿爱热闹,而且有不服气,就洗了手卷了袖子凑到夏老爷子身边,非要帮夏老爷子和面。

    夏老爷子嘴里说着你和不动,但心底里还是疼爱小儿子的,就笑呵呵地让开,让小黑鱼儿试了试。小黑鱼儿面红耳赤,他根本搅不动已经占了多半缸的大面团。

    夏老爷子又呵呵笑,把小黑鱼儿给撵开了,只让他帮着加水打下手。小黑鱼儿也挺乐意,他总算是参与了进去。

    都掌灯了,爷三个才把面给和好了。盖上盖子用被蒙住,又在灶下多烧火,好让面团快点儿发起来。

    这么过了一晚上。第二天夏至到后院来就先看面团发的怎么样了。原本只占了半个缸的面团已经发了将近一倍。

    夏老太太就告诉夏至说面团发的挺好,晚上就能包饽饽了。所以吃过了早饭,大家就都聚集在一起开始挑豆子。

    这豆子也是各家出各家的。

    炕上放一个四四方方的大笸箩,一家子的女人小孩都围着笸箩坐了,一边唠嗑一边挑豆子。这个时候是没有闲人的。不仅夏二婶、五月、七月和郭玉环来了,郭喜的媳妇也来了。另外,夏至还叫了孙兰儿过来帮忙。

    这也是常有的事。包饽饽的时候自家人手就不够,就会请亲近的干净利落的大姑娘小媳妇过来帮忙。你来我家帮忙,我去你家帮忙,这么着忙活上一两天,把饽饽都包出来。

    孙兰儿干活利落,几乎一个顶两个。她还问夏至晚上包饽饽的时候缺不缺人。“秀儿问了,要缺人她也来。”

    “那就让她来呗。”夏至立刻就做了主。

    夏家包饽饽其实不缺人。夏至找了孙兰儿来,以及现在让孙秀儿来的缘故,主要还不是为了干活。大家凑在一处说说笑笑的,为的是开心。

    夏至这边跟孙兰儿说定了,才扭头跟夏老太太说。

    夏老太太也喜欢热热闹闹的,尤其是干净利落的小姑娘们,那是有多少她都欢迎的。谁都没想起来要找大丫和二丫帮手。田氏也没让她们过来。

    挑好了豆子,夏老太太就带着媳妇和孙女们烧火煮豆沙。豆沙不好煮,对火候的要求特别严格。夏老太太最会煮豆沙了,就连夏至也到堂屋来给夏老太太打下手,顺便学习如何煮豆沙。

    夏老太太对媳妇和孙女们并不藏私,把其中的诀窍都说了。不过有一句话,自古以来都是不错的。那就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比如说夏二婶,她这辈子都煮不好豆沙,虽然当时看着她也认真地学了。

    吃过了晌午饭,面已经发好了,豆沙也准备妥当了。因为家里富余了,夏老太太还往里面加了不少的糖,然后舀出一碗来给夏至尝。

    夏至就吃了一口,顿时满足感爆棚。她喜欢吃豆沙,尤其是红豆沙。夏老太太煮的红豆沙因为没有加猪油,所以在滑腻感方面就略微逊色,但是确实夏至更喜欢的口感和甜度。而且这样的豆沙也更加健康一些。

    夏至说好,夏老太太自己也尝了一口,然后就笑了。“今年加的糖多,比往年都甜。”夏至买回来糖几乎都给用掉了。

    “没关系,咱们过年再买呗。”夏至不以为意。

    夏老太太就将那碗豆沙给了小黑鱼儿,让他和侄子们去分吃了。小黑鱼儿抱着碗,身后依次跟着小树儿、小夏林,夏杨,像一串小尾巴一样。夏柱眼巴巴地,终究没敢跟过去。

    这是夏二叔和夏二婶嘱咐他的,让他有个大人样,尤其要跟小树儿区别开来。他可是就要娶媳妇的人了,如果还跟小树儿、夏林和夏杨几个分吃豆沙,那可就太难看了。

    尤其是被夏老爷子、夏老太太还有夏至看见了,肯定更不能点头同意。

    傍晚,天渐渐地黑下来,外面滴水成冰,这就是包饽饽的最佳时间。因为这种时候蒸出来的饽饽放到外面去,才会在最短时间内从里到外都冻的透透的,才能保存更久。大家都选择在晚上包饽饽,就是这个缘故。

    平时做饭做菜男人们都不上前,但是今天夏老爷子带头坐在了桌边,然后就是夏桥。

    夏二叔和夏三叔却没有上前。

    夏三叔特别不好意思,可是没办法,他别的活计都能干的挺好,就是不会包饽饽。如果强要他包也成,就是包出来的饽饽不仅不好看,上锅蒸之后还保准会露馅。

    据说以前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也让他包过一回,不过蒸出来两屉的饽饽之后,他们就把夏三叔给赶下了桌,不肯再让他包了。

    夏二叔也不会包饽饽,他是从来都没上过桌。据说夏秀才也是一样。

    “你们俩一会就烧火。烧火的活就交给你们俩,还有二柱,也帮你爹烧火去。”夏老爷子就吩咐。

    郭喜媳妇和郭玉环都在桌子旁边帮着包饽饽,郭喜没上桌,夏老爷子也没吩咐他。不过他还算有眼色,主动出去帮着烧火了。

    除了夏家自己人,来帮忙的有早就说好了的孙兰儿和孙秀儿,武老太太也来了,她还带来了两个儿媳妇和两个小孙女。武家的两个小孙女都和夏至差不多的年纪,做家务活已经很利落,包饽饽也是熟练工。

    像她们这样的女孩子,六七岁的时候就会帮家里包饽饽了。

    大家高高兴兴地包饽饽,随口唠些家常。五月突然开口:“哎,大丫和二丫呢?”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三六二章 撕摞

    五月突然问到大丫和二丫,在场的众人立刻都不说话了。有几个人就将目光投向了田氏。田氏的脸上已经显出不自在的神色来。她抬头剜了五月一眼,轻轻地冷哼了一声,什么话都没说。

    “这还用问吗,肯定在前院躺着呢。”夏二婶见田氏不吱声,就笑着大咧咧地说了一句。

    田氏脸色发黑,像是撒气一样地捏着手里的饽饽。

    大家依旧没有人言语。

    夏二婶随即就嘎嘎笑了两声:“要说大丫还挺娇性的,谁家媳妇小月子能养这老些天,好吃好喝的,成天不是坐就是躺,这福气都要上天了。”说到这里,夏二婶语气中的酸味就很明显了。

    然后她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又嘎嘎地笑了两声。

    “大丫是谁的媳妇来着,看我这记性。不是咱老夏家的媳妇,也不是老李家、老刘家的媳妇。这是不一样哈,要不人家咋这么娇性!”

    这话说的可就很难听了。

    大丫是卖给刘胖子的,别说是刘胖子的媳妇了,就是刘胖子的一个妾室都算不上。现在更好,刘胖子干脆就不要她了。那么大丫现在的身份怎么算呢,而且还将小月子做到姑姑家里来了。

    这也就是夏家兄弟几个早就分了家,而且夏二叔和夏二婶一家也倒了霉,不然只怕早就闲言碎语不断了。

    夏二婶的话音还没落地,田氏的脸已经涨的通红。她嫁进夏家这么多年,不说在公公婆婆面前如何,在两个妯娌跟前可一直都是说上句的。她自诩比两个妯娌都强,只有她笑话她们的,没有她们笑话她的。

    这多半年来,她虽然在夏至跟前儿吃了瘪,又不得不在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面前收敛起来,但这丝毫不影响她对两个妯娌的优越感。

    像夏二婶这样当面讥刺她,她是无论如何也忍不下的。

    田氏没理也能辩三分,但是大丫前前后后的事她也没法子辩。其实田氏心里也知道这件事是家丑,所以今天才特意不让大丫和二丫到后院来帮忙。

    田氏也知道,今天后院不仅有夏家的人,还得有别人家来帮忙的人。

    不能为自己辩护,那么就以攻为守,直接攻击对方。田氏从来都不是什么善茬,现在又觉得夏二婶当着大家的面让她没脸,她就要让夏二婶更加没脸。

    “大丫不知道是谁家的媳妇,你家五月和七月可知道,老田家的媳妇那是,连你那个没过门的儿媳妇,那不也跟着人家姓过田吗。呵呵,跟我们大丫那是半斤八两,谁也别说谁!还不如我们大丫,我们大丫好歹给娘家挣回几两银子,你闺女媳妇给你挣啥了?啥也没有,就随身衣裳回来的,现在还舔脸吃老爷子老太太的。”

    田氏的话说的又狠又快,而且谁也没想到她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根本就来不及阻拦。不过,就算是她们之中谁想阻拦,只怕也是阻拦不住的。

    在场众人的脸色都变了。

    五月本来还一脸的得意,现在得意的神色早就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张苍白而错愕的脸。七月手里正包着的饽饽掉在了炕上。郭玉环的脸也白了。还有夏二婶和郭喜媳妇……

    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的脸顿时也都黑了。

    至于在场的几个不是夏家的人,她们的脸色也变得扭曲难看起来。

    夏至也没有想到,事情会朝这个方向发展。不过她当机立断,立刻就对田氏说道:“娘,挺晚的了,你回去看看大丫姐吧。”

    夏至想把田氏给支走。因为这件事情不能闹起来。只要将田氏支走了,就像是釜底抽薪,这火就烧不起来,也容易灭的多。

    田氏冷哼了一声,她自觉占了上风,倒是并不计较夏至跟她说话的语气。田氏扔下手中的饽饽就要走。

    可夏二婶却不让了。

    “田来娣你别走,你给我说明白。你血口喷人,你给我说明白。”夏二婶也扔了手中的饽饽,就去撕摞田氏。

    五月就捏起帕子嘤嘤地哭了起来,七月对田氏怒目而视,起身就帮着夏二婶去撕摞田氏。

    郭喜媳妇立刻也上前去,她貌似拉架,但暗中却扣住了田氏的手,使眼色让夏二婶抓田氏的脸和头发。

    片刻之间,几个人就闹成了一团。

    “成何体统,成何体统!”夏老爷子气的直哆嗦,脸也有些发白。

    这片刻的工夫,田氏已经吃了亏。她吃了亏,嘴上就越发的不肯饶人。“你还有脸让我给你说明白。还当这十里八村谁不知道啊,名声都臭大街了。……私孩子都不知道养了多少个了……”

    这是越说越不像话了。

    “你还不住嘴,你快住嘴。”夏老太太那么和气的人都忍不住冲着田氏嚷了。

    夏至知道不能让事情继续发展下去了。她忙就下了炕。见她下了炕,孙兰儿、孙秀儿、腊月也忙下了炕,七手八脚地都帮着夏至要把两边的人分开。

    夏三婶是老实人,也是好人。她也离着田氏比较近,那几个刚撕摞在一起的时候她就拦着了。如果不是夏三婶,田氏还得吃更大的亏。

    因为刚刚蒸好了两大笼屉的饽饽,夏二叔,夏三叔、郭喜,夏桥还有小树儿等几个人都在院子里收饽饽,一开始听见屋子里的动静还没反应过来,现在听着动静不对才都跑进来。

    众人合力,这才将两边的人拉开了。

    田氏披头散发,头脸已经被抓破了,露出来的手腕和手上也有抓痕。不过她泼悍的很,夏二婶的头脸也被她抓伤了,还有七月、郭喜媳妇,夏三婶也都多多少少地挂了彩。

    这其中,夏三婶最为冤枉,她替田氏挡了好几下。

    “这是咋啦?”夏二叔就问。

    夏三叔、夏桥、郭喜都没问。

    夏至不由得扫了夏二叔一眼。夏二叔还真是一副啥都不知道的样子。夏至不由得心中一动,虽然夏二叔也很混,但是他大多数时候还是比夏二婶聪明多了。

    不管夏二叔知道不知道,现在他做出来的就是最正确的态度。

    “哥,你送娘回前院去吧。”夏至就对夏桥说。

    夏桥几乎已经是无条件地信任着夏至。他已经隐约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也觉得应该尽量将田氏带走。因为田氏如果继续留在这里,肯定是要吃大亏的。

    “娘,走吧。”夏桥就拉着田氏走,而且还用自己的身子隔开了田氏和夏二叔、夏二婶等众人。

    “血口喷人完了就走,把话说明白再走。我不就是说了句实话吗,你们老田家人不要脸还不让人说,你就坏我闺女的名声……”夏二婶依旧挣扎着要去抓田氏。

    夏至就给夏桥使眼色,夏桥明白,立刻就拉着田氏飞快的走了。田氏还作势挣扎了几下,不过看的出来她并没有特别的用力。被夏桥拉扯着出门的时候,田氏的表情就有些得意。她还在夏至的脸上看了一眼。

    夏至沉着脸,避开了田氏的目光。

    “二婶,她胡说八道的,你还让她给你说明白。她能说明白吗?”见田氏走了,夏至才对夏二婶说道。

    夏二婶看着夏至:“十六,你是能耐人,那没说的。可这事你向着你~娘,我可不服你。这事,田来娣她必须得说清楚,还我闺女清白。老爷子,老太太,这事你们看咋办吧?”

    “要我爷我奶说,也是一样。”夏至就说。

    夏老爷子这个时候已经缓过来一些了。他看了夏二叔和夏二婶一眼,又看了夏至一眼,然后才开口:“都听十六咋说。”

    夏二婶不服气,可是看一眼夏二叔,她只得忍了下来。

    “我娘刚才那是话赶话,你说大丫啥,她就说五月姐啥。二婶,这你还听不出来啊。我们大家伙可都听出来了。”夏至随即又说道。

    武老太太立刻就笑了:“可不是,老大媳妇那就是话赶话。她说啥脾气咱们谁不知道,嘴上不能吃亏,上来劲儿她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多没影的话她都敢说。”

    “对,就是这么回事。”夏老太太也跟着附和道。

    “她在老夏家蛮不讲理,横行霸道的也不是一天两天的,现在那不还好点儿了吗。”武老太太又继续笑着说道,“老二媳妇,你们妯娌这老些年,你还不知道她。那脸酸劲儿,你还专门挑她痛脚说。她不跟你翻脸跟谁翻脸……”

    大家说话,似乎都在为田氏开脱,但实际上维护的却是五月、七月和郭玉环三个。

    夏二婶不明白,但是却有明白的。比如说夏二叔,比如说郭喜和郭喜媳妇,比如说郭玉环,又比如说五月。

    “娘,算了,啥也别说了。大伯娘欺负咱们又不是一天两天。上回有啥事来着,在前院的,大伯娘骂我就骂的挺磕碜的。咱别掰扯这个事儿了,再掰扯人家不知道的,还当是真的,更说不清楚……”

    五月这话说很明白。那边夏二叔又连连给夏二婶使眼色,夏二婶就算是心里还有些煳涂,当即也就不再那么撒泼非要找田氏回来说明白了。

    “估计也是上火,娘家侄女那样……”武老太太又说了一句,就不肯再多说了。再多说怕伤到了夏至几个。

    谁让田氏是夏至几个的亲娘呢。

    “这事是老大媳妇不对。”夏老爷子这个时候心中也是一松,这才开口说了一句。

    “爷,这事你咋处置都行。”夏至立刻表态,“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我二婶不该当着人面那么说我大丫姐啥的,我娘更不应该胡说我五月姐她们。爷,你就算是为了这事把我娘休回家去,那我也没啥说的。”

    “哎呦……”武老太太赶忙又出面劝解,“啥休不休的,哪就到那一步了。你们老夏家是厚道人家,可没休过媳妇。你~娘气头上说的不对,这里也没有外人,不能把她那话往外传,她也不能出去说。休了你~娘,你们一股还咋过日子,你二叔和你二婶也不落忍。不就是妯娌口角,都嘴没把门的,闹大发了,让外人看笑话,到时候说啥的都有……”

    夏至低着头,心中着实感激武老太太。

    今天多亏了武老太太在这里,见事见的明白,话也说的透彻。这话还真就得武老太太说,换了别人可没有这么好的效果。

    “你大姨说的对。”夏老爷子心中也很感激武老太太,“干活就好好干活,多嘴多舌的,还撕摞起来了,也不嫌磕碜。”

    夏老爷子这么训斥了几句,就让夏二婶去收拾收拾。大家继续包饽饽,就仿佛刚才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

    “我回去跟我娘说,以后再不会有这样的事。”夏至就压低了声音跟夏老爷子说了一句。

    夏老爷子点点头。

    夏老太太那边就不让夏二婶再包饽饽了,只让她歇着。到了吃晚饭的时辰,夏老太太有准备了一桌的饭菜,大家一起吃。

    帮包饽饽的武老太太等人自然都留下来一起吃饭。

    因为一会还得继续包饽饽,所以这顿饭比较简单。主食就是刚出锅的热腾腾的饽饽了,桌子中间放一碗白糖,大家随便蘸着吃。另外还有蒸的火腿,酸菜白肉粉丝,炒花生米,炒豆芽菜,炒干豆腐。算得很丰盛了。

    一般人家这种时候就是饽饽,能有一道菜汤就不错了。

    饽饽可是好东西,算是半细粮。贫困一些的地方,还有山区田地少的地方有的根本就包不上饽饽,即便能包上,也不能大缸和面,能包了几斤、十几斤的面一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