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首辅养成手册-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似乎第一次意识到,罗慎远不仅是那个温和平稳的三哥,他还是未来首辅罗慎远。而他心里究竟在想什么,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她放下了手中的络子,跟雪枝说她要喝酸梅汤。
罗老太太的书房里一片寂静,却连虫鸣都听不到。
烛火下罗慎远的身影显得十分高大,他的侧脸甚至是冷峻,眼神中有种毫不掩饰的冰冷。
事实上他并不喜欢罗老太太,这么多年他沉默隐忍,就算是块石头都该焐热了。但是罗老太太对他的忌惮从来没有改变过,要不是因为宜宁,恐怕她对他还是会多番打压。
他站在罗老太太面前,问她:“祖母,你究竟想做什么?”
罗老太太抚着手里冰凉的珠子,她很久没有看到过罗慎远以这个冷漠的样子面对她了。若是记起来,还是上次他救了宜宁之后,她罚他跪祠堂的时候。
那个时候他跪在地上,听到她的话之后抬起头,看自己的眼神就是这般冷漠。
“你和宜宁一样,自小没有母亲。”罗老太太慢慢说,“不过却是截然不同的待遇。你无人照料,她却有我疼爱。其实我知道,你小的时候是很喜欢宜宁的。你觉得你和这个妹妹都没有母亲,应该会亲近一些才是。但是宜宁却一点都不喜欢你,甚至是憎恶你。”
罗慎远藏在袖中的手慢慢捏紧。
“你百般忍耐宜宁,直到那日宜宁落水——”
罗老太太的声音微微一顿:“我当然也知道,你怎么会害她落水呢,好歹是你想疼爱的妹妹。就连她伤了你的手,耽误你第一次乡试的时候你都没有怪她。但是那次你看到她掉进池子里,你犹豫了,你想要不要救她。如果不救的话,这个妹妹就再也不存在了。”
罗慎远看向罗老太太,手捏得更紧了,指甲几乎刺进肉里。
“你看到宜宁在水里挣扎,还是把她救了起来。但是你却没有想到,宜宁落水之后再醒来,对你却不一样了。你虽然不说,但是我看得出来你是高兴的。你越发的宠爱宜宁,毕竟这世上也只有宜宁一个人对你这么好……别人又有哪个是真心对你的呢。”
“可是宜宁却不知道,她的三哥在她落水的时候,是曾想过见死不救的。”
罗老太太微微一笑:“罗慎远,我说的对不对?”
罗慎远沉默了片刻,他还是缓缓地笑了:“祖母明察秋毫,的确是如此。这罗府里的所有人都让我厌恶,”他声音略低了一些,“除了宜宁之外,你们哪个是真的喜欢我的。我是庶出,生母又是那样歹毒之人。祖母你可知道,我从小是听着什么样恶毒的话长大的?”
罗老太太长叹了一口气,她望着罗慎远平静的面容,他忍辱负重这么多年,从不暂露头角,也是明哲保身之举。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不论罗慎远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她都希望罗慎远能够立刻强大起来。
“别人都说你天资平平,就连你父亲也是这般认为。”罗老太太说,“你应该不会想一辈子这么下去吧?”
罗慎远眼睛微眯,淡淡道:“父亲才干平庸,若是没有您和大伯的扶持,恐怕在官场上根本坐不稳。他看我如何,我并不在意。”
“那宜宁呢,你在不在意?”
罗慎远没有说话,只是看着罗老太太。
“你能忍得住这么些年,说你没有野心,就连我自己都不信。”罗老太太微笑着说,“慎远,我迟早是要去的。你觉得以你继母林海如的性子,她护得住宜宁吗?”
罗慎远背手走到罗老太太面前,他沉思了片刻,手拂过正堂上摆的香炉下,飘落的一点香灰。
“祖母的香炉太小了,可以换个略大的。”罗慎远说,“我心中早已有决定,您且看着吧。”说完之后他向她告退,就要离开书房。
罗老太太松了一口气,又不禁想苦笑。她可想不到自己居然有一天,会这么跟一个少年说话。
罗慎远走出书房了,脚步却又顿住,低声说:“落水那事,祖母不要告诉宜宁。”
罗老太太点了点头答应下来,再看罗慎远已经走远了。
等罗老太太从书房里出来的时候,宜宁已经在碧纱橱里睡着了,雪枝在旁边守着她给她打扇。罗老太太看她睡得正熟,才放心回了内室休息。
罗慎远被收为嫡出,不出两天罗家上下都知道了。
陈氏听到之后有些疑惑,罗慎远她平日不怎么注意,居然来得这么突然。
二房一直没有嫡出,她还以为罗老太太会把轩哥儿给林海如养,罗老太太却选了罗慎远。
陈氏思量了一番,觉得选罗慎远知道比选轩哥儿好,罗慎远没有生母,而且已经长大了,难道还能和林氏亲近得起来吗。
想到最近每日去罗老太太那里请安,罗老太太面对她的脸色都不太好看。她偏偏还不能说什么,只能赔着笑哄她老太太高兴。陈氏心里也是有些不舒服。
她把伺候自己的妈妈叫进来,跟她说:“把罗慎远记成嫡出不可能是二爷的主意。应该是老太太的意思。既然是老太太的意思,为了哄她高兴,但咱们也不可不表示。”
陈氏决定送两个丫头给罗慎远。
她听说罗慎远房里是没有丫头伺候的,而且放两个人在罗慎远身边,也免得以后发生什么她都不知道。老太太突然抬举罗慎远,谁知道她是怎么想的。
陈氏思来想去觉得送丫头真是个极佳的主意,立刻就让伺候的妈妈去挑了两个长得好看的准备送过去。
罗慎远搬离了那个偏小的院子,住进了风谢塘里。
林海如又从自己手下挑了几个婆子过去伺候他。同时她也有些犹豫,该不该送丫头过去。
伺候罗慎远的人都是小厮和婆子,但是哪会有丫头伺候得好。只是罗慎远已快成年了,派丫头去伺候多有不便。罗怀远倒是有两个长得花般娇美的丫头伺候,已经是他的通房丫头了。
她去请教罗老太太,结果却看到罗慎远正在教宜宁读书,罗慎远喊了她一声母亲,她还是有点不好意思,咳嗽了一声才答应。
再过几天罗慎远就要去保定府的贡院参加乡试了,其余两位哥哥都在苦读,他反而不急了,来监督宜宁背书。罗宜秀来找宜宁去玩宜宁都不敢去,罗慎远让她背诗经,她背得磕磕巴巴的。
罗慎远手里拿着一本讲金石评鉴的书看,听到宜宁背错了就重复一遍正确的,让宜宁跟着重背。
宜宁背了小半个下午。看到林海如的时候她挺高兴的,笑眯眯地让林海如坐,她去小佛堂找祖母过来。
罗慎远却抬头对宜宁说:“你过来坐下继续背,让雪枝去找。”
不管是前世的宜宁,还是这世的小宜宁,都不太喜欢读书。也许真是没有天赋的缘故,宜宁也并不强求自己没有天赋的事,她以长补短,把精力放在女红这类事上,尽量做出柔顺谦和的样子,还能博得原先那位祖母的几分喜欢。
现在的确应该趁机会多读些书。宜宁坐下继续背书,心想人家有头悬念锥刺股,她有三哥监督她读书,倒也差不多。
雪枝出门去找罗老太太。
宜宁念到‘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的时候罗老太太回来了。罗老太太看她捧着书,乖乖地盘坐在罗汉床上,包子一样软软白生生的脸,像个瓷娃娃般。罗慎远在一旁看自己的书,只有林海如坐在那里,什么都听不明白,坐得又不舒服,有点百无聊赖。
罗老太太扶着徐妈妈的手走过去,问林海如来找她做什么。
罗慎远本人在场,林海如又怎么好说。
她示意罗老太太去内室说话,罗老太太却喝了口茶道:“两个都是你的孩子,有什么不好说的,你说就是了。”
林海如看了罗慎远一眼,心想按照罗老太太的说法,以后是要考举人的。她才说:“慎远迁居风谢塘,我是想拨一些人过去伺候他。今时不同往日,他既然已经是嫡出了,排场也不一样。”
罗老太太点头道:“这是好事,你去做就是了,不用来问我。”
“话虽是这么说,只不过派什么样的人过去,我还拿不定主意。”林海如犹豫了一下说,“慎远今年虚岁十六,我听嬷嬷说府里大少爷在这个年纪的时候,房里是有丫头伺候的……”
宜宁听到这里就明白林海如究竟是为什么而来的。
罗老太太嘴唇微抿,没想到林海如是找她来说这事的。她原来还没有考虑过这事。
罗老太太还没有说话,罗慎远就看着书说:“母亲,这倒是不用了,大伯母已经给我送了两个丫头。”
林海如一愣:“你说你大伯母送了两个丫头给你?”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怎么没人跟她说过!而她也丝毫不知情。
罗慎远抬起头看着林海如,慢悠悠地问:“母亲竟然不知道吗?”
林海如不由觉得有点紧张。她看了罗老太太一眼,发现罗老太太也看着她。陈氏一个隔房的大伯母,居然送了两个丫头给罗慎远,她以前何曾注意过罗慎远半分!陈氏又是什么意思。
“昨晚大伯母差人送过来的,我就收下了。”罗慎远淡淡地说,“所以你便不用送了。”他早知道这位继母没什么心机,今天却的确有个新估计。这事发生在她眼皮底下,她居然都不知道。想来别处发生了什么她就更不知道了。
难怪罗老太太不放心她来庇护宜宁。
宜宁看到罗慎远平静的神色,却想起罗老太太讲过的,被恶犬咬死的丫头。当时除了罗老太太,没有人知道那并不是一场意外。
她看到她三哥右手握着书,卷曲得有些不自然。突然想起原来听过一个故事。说是战场上有个瘸腿的将军,作战十分勇猛,手段也比常人凶狠。听说有些缺陷的人,会格外的狠心一些……
可惜大伯母并不知道那件事。
罗老太太这才回过神,点点头对林海如说:“既然你大嫂已经送了,你就不要再管了。”她又对罗慎远说,“明日你父亲会带着你大哥、二哥去见宋督学,你也一起去吧。宋督学虽不主持乡试,却和派下来监考的张翰林是好友,你到时候多请教请教他。”
罗慎远站起来应是。
罗老太太似乎并不想管罗慎远会如何对那两个丫头。
宜宁心中暗想,这算不算是祖母的默许呢……
33、第三十三章
宜宁去她三哥的新院子逛了逛,他的新住处的确是气派了不少。两进的院子,院中还有一口小池子,里头养着睡莲,这个时候正开着碗口大小的淡黄色睡莲花。旁边堆砌着假山,养着藤萝。
可惜那棵枇杷树没有移过来。
屋子里垂手站着几个婆子,穿着蓝绿比甲,看到她之后恭敬地屈身喊七小姐。
宜宁才从婆子那里知道罗慎远不在院子里,他跟着罗成章去拜访宋督学了。
宜宁就让他们别管自己,她自己随便在院子里看看。
她本来还给罗慎远带了几盒蜂蜜糕来庆祝他乔迁之喜的,既然主人都不在,她把东西放在罗慎远的书房里。走出来的时候正好看到两个丫头走过来。
这两个丫头一个穿着湖绿褙子,白色月华裙,模样楚楚可怜。另一个穿着白底红缨的褙子,人比海棠花娇。
两人看到是府中老太太娇宠的七小姐来了,连忙屈身请安。
宜宁看着她们漂亮的脸蛋,心想这就是陈氏送给罗慎远的丫头了,就问道:“你们现在伺候三哥的起居?”
穿湖绿褙子的柔声答道:“禀七小姐的话,奴婢们是在书房伺候的。三少爷的起居还是嬷嬷在伺候。”
虽然不是伺候日常起居,不过三哥读书的时候有红袖添香,也挺享受的嘛。
宜宁暗想着,她注意到这个丫头居然有模仿乔姨娘的痕迹,衣着打扮都挺像的。想来说不定现在这款受欢迎,宜宁也没有多管,放下东西去了林海如那里。
林海如让她过去拿上次说要给她的冰种翡翠手镯。宜宁知道以林海如的性子,那些东西不用也就是扔在库房里积灰。对于林海如来说,玉镯子什么的又容易碎又不好看,再名贵的她都不能鉴赏,干脆一股脑送给宜宁算了。
宜宁听了之后很心动,林海如那里好东西可不少!
她现在年纪小,虽然老太太和林海如经常送她东西。上次让雪枝帮她清点了一下,光长命锁项圈之类的就是十几个,但是太值钱的东西并不多。算下来四五千两银子是有的。宜宁前世出嫁的时候,祖母给她添了八十担嫁妆,她自己却是捉襟见肘,只凑了一千多两银子的首饰。
反正林海如又不要,她拿来自己收着,以后当小金库用。
宜宁心里打着小算盘,去见林海如的时候还顺带拎了一盒蜂蜜糕给她做礼,虽然林海如可能也不爱吃。
林海如看到宜宁过来了却十分高兴,让丫头端她早准备好的冰镇西瓜给宜宁吃。她指挥着婆子在库房里翻,搞得灰头土脸的,给宜宁翻出了数十只玉镯。也不管成色好坏,手一挥让宜宁全部带回去。
林海如喝着茶休息的时候,宜宁就一个个打开来看。
里面有一对冰种翡翠手镯,水色极好,绝对的上品。还有一块羊脂白玉的玉原石,玉质触手生温,毫无瑕疵,比翡翠手镯还要价值连城。以这两个最为名贵,别的却也不是一般的货色。
宜宁啧啧称奇,不由对林海如的家世有些好奇:“母亲,你们家原来究竟是做什么的啊?”
林海如毫不在意地道:“也没有什么,不过我祖父做过盐引生意,后来就在苏州经营丝绸……现在我大哥,也就是你大舅已经韬光养晦了。毕竟家里没有大官,还是不要太张扬比较好。咱们家繁盛的时候,苏州小半个城的铺子都姓林,苏州城外的田庄,三成都是我们的。”
宜宁听了之后差点被林海如给吓到了。
她知道继母有钱,没想到林海如还是有来头的!
她是日后苏州林家的小姐。
苏州林家世代商贾,富得流油。士农工商地位森严,林家却出了一个因为经商太好,最后做了官的人。后来官至户部侍郎,也算是个异类了。她还记得这个人叫……林茂!
她握着林海如的手,问她:“母亲,你家可有个叫林茂的人?”
林海如点了点头,有些疑惑:“你也知道茂哥儿?他是你大舅的幼子,宠得不像样子。整天走马打鸟的,叫你大舅母好生头疼。骂他骂不停,打他他又笑嘻嘻的不当一回事。你大舅母几乎都不想管他了。”
宜宁听到后有点傻眼了,这是那个逼得文武百官不得不捐出几十万银子赈灾款,刚正不阿足智多谋的林茂林大人吗?
她还记得林茂和罗慎远的关系很好,几乎算是罗慎远唯一的挚友了。原来还是有这层渊源在里面的。
林海如继续说自己的侄子:“……让他读书又不好好读,让他跟着学做生意又不愿意。上次你大舅母被他惹怒极了,说扔到保定来给我养着。”
宜宁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怎么大人物的小时候都有点不同寻常呢。
她仔细想是不是自己记错了。
她作为玉簪子被摔碎的时候是至德十四年,但那是二十年之后的事。现在是承平八年,陆嘉学刚当上陆都督,才二十八岁。罗慎远十六岁,这位林大人应该和罗慎远年纪相仿。
宜宁问起林茂的年龄,林海如只说约莫是十四、五岁,具体多大也说不清楚。
对于以后会发生的事,宜宁虽然知道,却并没有什么能力去插足。这位林茂林大人也许还在年少轻狂的时期吧,她没有多问。把那些玉镯子玉佩拢紧怀里,告别了林海如抱回去了。
罗老太太看到她抱了这么多玉镯回来,啼笑皆非。让丫头赶紧给宜宁登在册子上,免得她以后随便拿着玩弄丢了,这些可都是价值不菲的。
宜宁觉得自己捡了个大便宜,睡着都笑着。第二天早上起来还特地拉开小抽屉看。
林海如早上来请安的时候,罗老太太就说她。“那些贵重的东西你也敢随意给她,她年纪小,弄丢了可怎么好!”
林海如不以为然地道:“放在我那儿也是没用,我还嫌占地头。宜宁丢就丢了,再给她买就行了。”
罗老太太又好气又好笑,看那小丫头财迷一样搂着自己的玉镯子,又不好让她再交出来。
宜宁拿着那块羊脂白玉的原石,却想为罗慎远做一个玉佩。
他常年用的是一块青玉的玉佩,成色一般。她上次着意看过,玉佩可能是摔过一次,上面有道裂纹。
羊脂白玉,还挺配三哥的气质的嘛!
做好之后正好能在三哥乡试回来之后送给他。宜宁想到这里,下午就让雪枝给她找了个玉匠过来。年老的玉匠长了一把白胡子。把料子握在手里打量,有点激动,半天都舍不得放手,这绝对是极品的玉质!
他问宜宁想做个什么花样,宜宁想了半天都拿不定主意。
福禄寿喜的花样太过寻常,那不如做一个瑞兽的。龙凤之类的也太常见了,宜宁拿定主意说:“那就雕一个貔貅的吧!”
又能辟邪又能招财,挺好的。
玉匠是罗家的老伙计了,宜宁倒也放心地把玉石交给他,他恭敬地捧了装玉石的盒子退出去。
丫头进来跟罗老太太说大少爷等人回来了。
他们跟着罗成章去拜访宋督学,宋督学对罗怀远赞不绝口,说他这次中举是肯定没有问题的。陈氏听说之后非常高兴,让人给宋督学包了几幅字画送去。
罗怀远等三人回来之后,陈氏和林海如也过来了。
明日一早他们就要启程去贡院参加乡试了,大家最后来给罗老太太告辞的。
陈氏看着儿子长身玉立,已然是个成人了。忍不住动容地道:“你是长子,要给你的二弟、三弟作榜样。这次一定要中举回来,日后你二弟、三弟也能受你指点,罗家还指望你光耀门楣。”
陈氏也根本没想过罗慎远会中举,连可能性都没有想过。虽然罗慎远是被林海如收入嫡房了,但毕竟是个丫头所生的庶出,能有多大的出息。
罗山远这次已经打定主意自己是去给大哥当陪练的,他知道以自己的能力,中举有点困难。所以母亲拉着大哥的手叮嘱,却没有跟他说什么的时候,他也不在意。
林海如看着罗慎远,心里现在他也算是自己儿子了。陈氏都拉着儿子在叮嘱,要不要她也叮嘱罗慎远几句。但是说什么比较好呢?
林海如看了罗慎远好一会儿,才定定地说:“慎远,这次不中没关系,多考几次就中了。”
宜宁在旁喝桂枝汤,差点被林海如的话呛到了。
她咳嗽了几声,雪枝连忙给她拍背:“姐儿怎么喝得这么急!可要当心被呛着了。”
罗慎远看了看林海如,又看着不停咳嗽的宜宁。回头淡笑着说:“我知道了,谢母亲叮嘱。”
宜宁这才缓过气来,心想下次可别在林海如说话的时候喝汤了。
林海如觉得莫名其妙,自己这话说得很对啊。一次考不中多考几次就是了,运气好总能撞上一个。运气不好回来继续读就是了。她按了按宜宁的手,压低声音问:“我又说错话了?”
宜宁心有余悸,放下茶盏说:“母亲说得极是,没事,三哥不会在意的。”
陈氏含笑盖上茶盖,她虽然觉得林海如说话直接,倒也没有什么。她现在全副的心思都放在儿子的乡试上,别的她都不在意。只要罗怀远能中举,不怕老太太不给她好脸看。
34、第三十四章
晚上在暖阁里摆了筵席,罗成章依次给三个要乡试的说话。最后特地跟罗怀远去了书房深聊。
罗慎远坐在暖阁的栏杆旁休息。身边寂寥无人。
宜宁远远地看到了,坐到他身边去。罗慎远侧头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
宜宁想给他说几句话打打气,但是思来想去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就道:“三哥,这次你得考好些。”
罗慎远回头问她:“你想有多好?”
这能有什么想不想的,宜宁立刻说:“自然是能有多好就有多好。”
罗慎远却笑了笑说:“好。”
宜宁看到他搭在栏杆上的手上的狰狞伤疤,总是想起罗老太太说的场景。“他为了接住你被压在地上,剪刀戳穿了他的手背,血流得整个手掌都是。他疼得脸色都变了……”
宜宁心里还是不舒服,她拉过三哥的手,轻轻地摩挲着他的掌心的伤疤,却感觉到他似乎微微一僵。宜宁道:“三哥,手真的不能治好了吗?”
“只是不能控制力度。”罗慎远看到小丫头捧着自己的手仔细看,才淡淡解释说,“若不是写字之类的事,其实没有大碍。”
如果小宜宁也还在的话,她肯定也会愧疚自责的。
罗慎远因为她落下了轻微残疾。虽说不严重,但却会跟着罗慎远一辈子。
宜宁那晚回去,睡着做梦都梦到这个场景,等雪枝把她叫醒之后,她才知道罗慎远他们已经离开了。
宜宁又重振了精神,她一点都不担心罗慎远,既然三哥向她保证了,那他就肯定会做到的。
林海如也不担心,因为她从来没觉得罗慎远会考中。
府中最发愁的就是陈氏,听说她愁得昨晚觉都没有睡好,一大早起来,嘴角就起了燎泡。
得失只在一瞬间,难怪陈氏会紧张。
宜宁根本不记得罗怀远最后有没有中举,她生活在后宅,能听到的也都是大人物了。像罗怀远这样的读书人实在是太多了,她甚至从未听说过罗怀远的名字。
那个时候这些人对她来说,不过是别人嘴中随便的一句闲谈。现在却真实地存在于她的身边。
罗宜玉也为自己的兄长发愁,闷在房间里给罗怀远绣诸如‘大展宏图’‘马到功成’之类的鞋面或者汗巾。罗宜秀一贯是个没心没肺的,整天往宜宁这里混,连吃带住的。罗老太太问她担不担心罗怀远的乡试,她有点茫然地说:“啊?考不中就再考呗,担心什么啊!”
宜宁笑得肚子疼,她觉得应该把罗宜秀捉去给林海如当闺女。
顾女先生听说是老家的父亲去世了,料理完后事之后回来,袖子上还戴着孝。整个人比往常还要沉重,老太太见她精神不太好,又听说她家里还有好几个弟妹。赏了她几百两银子,让她孝期过了再来。
那总得守一年的热孝!也就是一年都见不到顾女先生。
罗宜秀知道之后非常高兴,忙让丫头又给顾女先生添四十两银子的束脩,回去吧,回去得越久越好,她就不用每日早起进学了。宜宁知道了这事正在写字帖,她想了想跟雪枝说:“你也拿四十两银子添了一并给女先生吧,”又想到顾女先生的老家在高阳县,路途遥远,接着说,“拿这么多银子不安全,再派辆马车送她一程。”
顾女先生手里捧着几百两银子,沉默片刻眼眶通红,什么都没说上了马车。
这样一来,日子就更加清闲了。
八月中,乡试结束了。放榜却还要等到九月,丹桂飘香的时候,所以称之为桂榜。
宜宁正和罗宜秀在描花样,罗慎远他们回来了。罗老太太、陈氏和林海如亲自去影壁迎接他们。罗怀远看起来是考得很有信心,一点疲惫都没有。罗山远的神情却很委顿,罗慎远跟在两人后面,既不说好也不说坏。
陈氏和罗宜玉看着罗怀远两眼通红,罗怀远看母亲的样子比自己还要憔悴几分,也忍不住动容。两母子相拥好一番话说。
林海如没有什么负担,整天吃得好睡的香。她看了看罗慎远,又用眼神示意宜宁,似乎是在询问她。
——你三哥怎么跟个榆木疙瘩似的,这也看不出是该安慰他还是恭喜他啊。
好在罗老太太立刻让大家一起回正堂了,先让三人休息。乡试不同府试,考生们坐在狭小的号房里,连个转身的空余都没有。号房里就两块木板,写文章的时候当桌椅,睡觉的时候拼起来当床板。吃喝拉撒睡都在里面,只要你不是作弊,上头派下来巡视的人的也不会管你究竟在里面干什么。
陈氏第二天特地吩咐厨房一定做好菜,大菜就有清蒸四鳃鲈、烹火腿、糟鹅掌、烧鹿肉、腌螃蟹。想着好好给两个儿子补补,又不厚此薄彼,给罗慎远也捎带了一份过去。
宜宁正好来看她三哥,遇到婆子提菜过来。她把食盒一个个揭开看。四鳃鲈上撒着姜丝葱丝,淋了点酱油和麻油,奇香无比。那烧鹿肉的颜色晶亮,浓油赤酱看起来就很好吃。
罗慎远换了直裰出来的时候,正好看到宜宁嘴里咬着一只螃蟹腿。宜宁没有一点被逮到的直觉,招手笑道:“三哥快过来吃,大伯母给你送了些好吃的。”
罗慎远却皱了皱眉道:“螃蟹性寒,何况又是腌制,你如何能吃。”
说着就伸手把她嘴里的螃蟹腿夺走了。
他坐下来,亲自给宜宁夹了一筷子鱼肉:“吃这个。”
宜宁拿着自己的小碟子,心想这有什么不能吃的,她原先的厨子就是扬州人,腌螃蟹她都吃过许多了。罗家的厨子做菜却更偏北直隶的口味,腌螃蟹她是许久没有吃过了。
宜宁想吃鹿肉,罗慎远却按住了她的筷子:“这个也不准吃。”
宜宁发现自从和她三哥关系亲密之后,他开始管她了。原先不是很纵容她的吗……宜宁想了半天,才怀疑地问:“三哥,你是自己想吃才不给我吧?”
罗慎远笑了笑,淡淡问:“你是这么想的?”
宜宁发现她三哥正定定地看着自己,她也笑了笑不敢再说话,乖乖地把碟子里的鱼肉吃了。
一大盘的鱼肉进了宜宁的肚子,罗慎远给她夹菜剔鱼骨,自己的盘子里反倒没怎么动。
宜宁看着那一大盘没怎么动的螃蟹,心里叹息了一声。吃饱喝足,她躺在檐下晒太阳。罗慎远觉得她跟小猫似的,把自己转成一个圈圈,长长的睫毛阖下来,在白生生的脸上投下一道影子。小脸就靠着迎枕,软趴趴的不想动弹。
他正看着宜宁打瞌睡,微有些出神了,屋子里却传来一声响。
宜宁也被惊醒了。抬头看去,发现她三哥已经走进了次间里,从槅扇里可以看见,是那个湖绿褙子的丫头打翻了盘子,她又伸手去捡碎瓷片,指尖被扎破了。那尖莹莹的指尖挂着一滴血珠,和她脸颊上的泪珠一样摇摇欲坠。
宜宁顿时没有了睡意。
她已经知道了这个丫头叫画绿,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