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董卓布武-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晃?”董卓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他正愁手下将校除去一个徐荣算名将以外,其他都默默无名,而且最后大多都是臭名远播,没几个有好下场的,这名将居然送上门来了?
对于徐晃他不太了解,只知道他是魏国五子良将之一,战功很高。
因为是魏国嘛,他则是三国演义看的太多了,对蜀国比较喜欢,虽然以后也有看三国志这类,但转变了对蜀国的看法,但这么一大篇三国志,没耐心看完,五子良将也只是粗粗略过。
脑中闪过三国演义的记载,徐晃好像是护卫汉献帝有功而封侯出场,到是有可能是西凉残余,而且将军是越做越大,终被曹操评价为五子良将。
董卓心里大喜,也不管贸然,伸手拉着徐晃满是老茧的手,笑道:“小将军的威名,本将平常也听说过,今天见着本人,果然是带兵有道,本将帐下正缺少一名亲兵,不知你是否愿意?”
这句话说的就有点语无伦次了,他一个小小的骑都尉拿哪来的威名?
到是做他亲兵,对于徐晃来说实在是天大的馅饼了。
亲兵,由其是大将身边的亲兵,那可是价值千斤,出来后就是军中亲信,地位可不一般。
他徐晃现在只是名不见经传,只要成为董卓亲兵,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参军并累功为将校者,都不乏有以军功封侯,这等幻想,虽然董卓残暴,徐晃不是太看好,但毕竟是条捷径啊。
如以后董卓去势,再则主不迟。
心中念头百转,但行动却不慢。
“小将幸不辱命。”一脸的喜意,徐晃重重的跪于董卓面前,拜道。
“呵呵,小将军可有表字?”董卓大喜的同时,不禁响起电视上好像主公都是亲热的称呼将军某某表字,虽然他知道徐晃字公明,但也不好唐突,扶起徐晃,问道。
“晃表字公明。”认了将军,去了拘束,徐晃有些松了口气道。
“哈哈,本将正打算往洛阳而行,不知公明可否为本将驾车?”董卓大笑一声,道。
“有何不可?”徐晃断然道,但说完,却有些犹豫的看了眼身后的十几个弟兄,这些骑兵可都是战场上血染袍泽的弟兄啊,如今他前程有望。
咬了咬牙,徐晃恳求道:“晃为主公驾车是本份,但与身后这些兄弟有过命之交,请主公…。”
“哈哈,这好办,这些人依旧随着公明就好,难道公明的志向只是为本将驾车?”董卓一阵大笑,反问道。
“多谢主公。”徐晃与身后的骑兵皆大喜,拜伏道。
一个箭步,冲上战车,那亲兵虽然有些不满,但还是把马鞭递给了徐晃,千万别以为驾车是贱业,为主上驾车是荣耀,亲兵不满也是当然。
但,车前这一段他也是看在眼里的,做董卓身边亲兵,察言观色的本事可不赖,徐晃受到重用恐怕不久了。
“哈哈哈。”在董卓畅快淋漓的大笑声中,多了十几个骑兵护送的战车,在荒郊驰骋,一路往军营而去。
大汉军营,一般都是以,外围木栏,辅之与拒马,营门外竖上箭塔,内则连营片片。
战车到达营门时,一大群骑兵已然纠集完毕,为首的持旗手,精神抖擞的握着一杆长达十数长的大旗,旗上“董”字,在风的带动下,如龙飞凤舞,气势凌然。
此时,一员将军带着几个校尉,还有李儒与一个陌生的文士来到董卓车前,跪拜道:“参见主公。”
“诸位辛苦了。”淡淡的道了一声,就想迫不及待的检阅他的军队,枪杆子打出政权,没有兵怎么行。
见董卓神情,徐晃马鞭一挥,“啪”战车绕了个大弯,驰到骑列之前。
站立于车上,董卓手握剑柄,眼神从左飘到右,这些骑兵,怎么说呢,刀甲森然,杀气腾腾,单独一个不好说,但三千人骑马往那一站,如水成雨,势不可挡。
他们的眼中没有丝毫的怯意,见董卓望来,反而裸露出一股赤裸裸的欲望,渴望杀戮的眼神。
这就是所谓的西凉铁骑吗?那个以掠天下为号的虎狼铁骑。
“公明以为本将的西凉铁骑如何?”有军如此,董卓心中信心大增,但不问随后众将,反而问徐晃道。
扫了眼雄赳赳的西凉铁骑,心里有点不以为然。
但面上却不显,而是小心翼翼的赞了声:“西凉铁骑以百战成兵,堪称天下精锐。”顿了顿后,又道:“但杀戮委实太多,戾气太重,虽然为利器,但。。。。。刚而易折。”这中间更是重重的顿了顿,小心的观察了下董卓的脸色,见他没什么异样,这才狠了狠心,道。
毕竟他也只以为,董卓是一时兴起才收了他,不拿点真功夫出来,怕董卓会随时忘记他这个亲兵。
徐晃的话让董卓心中为之一惊,董伢率领的那只家兵给他的印象就是如此,刚而易折,没必要的杀戮太多,迟早会反被杀的。
刚要答话,却见身后那为首的一位年约三十许的将军越阵而出,先是拜了拜董卓,道:“主公休要听稚子之言。”
再对徐晃反言相讥道:“染血的矛戈才是凶器,新造的矛戈顶多算木棍,这道理,等你厮杀于战阵之上,自然会晓得。”
徐晃微微一笑,对此人抱了一拳,却不反驳,这人不认识他,他可认识,而且佩服的紧。
“这应该就是西凉名将徐荣了。”心中一动,董卓轻轻的试探道:“建功(徐荣字)。”见此人抬头一幅洗耳恭听的模样,董卓这才笑道:“建功此言有理;但…。。。”
手指了指徐晃,董卓面容一肃,道:“公明此言也不一定没有半点道理,建功也不要一言而定,所谓三人成虎,也就是这个道理。”
徐荣眼中闪过一丝深沉,却不言语。
松了松面上肌肉,董卓笑道:“将军各有所长,这才证明本将帐下人才济济啊,哈哈哈哈。”
“主公说的极是。”首先附和的却那个陌生的文士,前行一步,拍着马匹道。
“哈哈哈。”随行众将自然是大笑着附和。
“大概这就是劝降吕布的李肃了。”撇了眼这文士,董卓也不继续研究。
大笑过后,董卓想起正事,这才面色一正,大声命令道:“命众士卒带上干粮,兵进洛阳。”
“诺。”轰然一声应诺,徐荣带着众位将校,指挥军队而去。
而李儒则在董卓的点头之下,进了战车,与董卓同坐,毕竟是女婿也是智囊嘛,待遇当然与李肃不同。
片刻后,大军开拔,而董卓却奇怪的坐车尾随,四匹凉州一等战马,疯狂的跑动才勉强的跟上整个队伍。
但架势马车的徐晃,心中却滔天巨浪,先前,对于董卓没有驳斥他的意见,他很高兴,但兵进洛阳,这句话,可以有很多种解释。
使得他冷汗不由再次冒出,心里后悔不送。
第九章 洛阳大乱
京都洛阳,自从汉光武皇帝定都于此后,历经十一帝,曾今繁华,也曾腥风血雨过。
自从灵帝驾崩后,大将军杀蹇硕后,与十常侍等宦官势力可谓是势如水火,整个洛阳都在他们的角逐下,颤颤发抖。
漆黑的夜间,隐约可见洛阳城巨大的城郭,黑夜望去,充满了寂静宁和之气。
不知何时却有一道火光冲天而起,继而喧哗之声大起,期间不乏金铁交鸣的厮杀声。
火光泛起间,隐约见一队侍者,持刀,驾着一辆马车,仓皇出了洛阳南皇宫,往东而去。
“为大将军报仇。”一声声呼喝声从皇宫内传出,伴随着宫人的尖叫与哭泣声,整个大汉国的权力中心似天崩似地裂,仓皇不可终日。
“陛下,陛下在哪?有谁见到陛下了?”一员身披金甲,满脸肃杀之气的青年将领手持一柄利剑,拦下一个仓皇而逃的太监,喝问道。
“将军饶命,我等不知,我等不知啊。”许是被此人吓坏了,太监不住的磕头乞饶。
“哼,阉贼。”这将领还待再问,他身后一人,颇为貌美的将领冷哼一声,一剑当胸冲太监的胸口而出,血染一地。
“唉,本初,也得我问完话再杀杀不迟啊。”曹操无奈的瞅了眼地上已经悄无声息的宫人,道。
“阉贼乱国死不足惜。”袁绍恨恨的道了一声,顿了顿,又道:“此地不见陛下,我带甲兵搜寻,孟德前往皇太后处护驾。”
说完,拍了拍曹操的胸口,带着身后的其中一队甲兵,在黑夜中搜寻大汉国的皇帝。
“唉。”叹了口气,片刻后,才喝道:“随我来。”
带着重将士,曹操麻利的穿过一道道大门,来到何太后的寝宫。
此时何后的寝宫,不仅宫门大开,家具衣物散乱一地,曹操心中一惊,快步走入其内,却见一位美妇人坐于地上嘤嘤哭泣。
一身华丽的外袍,头上带着象征着太后冕冠,正是当今陛下的生母,大汉太后何氏。
“末将西园校尉曹操拜见太后千岁。”曹操连忙伏于地上,拜道,由于甲胃在身,这一拜铁片的撞击声如金钟相撞,煞是清脆。
何后一愣,似抓住了最后一颗救命稻草,本满脸迷茫凄婉的脸上,立刻喜意十足,希翼道:“哀家虽是深宫妇人,但也常听人提起将军的德操,今夜张让等人谋反,挟持了我儿,请将军速速发兵救之。”
“什么?”心中大惊,曹操豁然站起,拜了一拜何后,面色肃然道:“太后保重,末将这就去搜寻陛下。”
说完,也不顾什么礼仪了,匆匆带着士卒,摸着黑,与袁绍等人会和。
“什么,孟德是说,陛下被张贼所劫持了?”袁绍讶然呼道,继而一怒,道:“张贼那厮心狠手辣,眼见阉党全部被诛杀,说不定会加害陛下,不行,我这就去集结大军,搜寻洛阳三十里之内。”
“等等。”曹操忽然一喝,在袁绍满是不解的眼光中,沉思了半响,叹道:“大汉不能再乱下去了,本初先去请袁隗公,召集百官,以防陛下有何不测,我带兵去搜寻陛下。”
眼中精芒一闪,袁绍恨不得打自己一巴掌,这何进被诛杀,汉帝生死未卜。
不管是何进死后留下的权利真空,或是另立新帝,这其中的条条道道不知道有多少,自己怎么就忘了通知叔父当朝太傅袁隗呢。
向曹操行了一礼,袁绍转身急行而去。
“唉,这大汉的光明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满是忧虑的看了看一片黑暗的天空,尚为年轻的曹操怎么会想像到袁绍心中所思的大逆不道,反而满腔的为汉室担忧。
何进身死,汉帝失踪,宛如晴天霹雳,让本就风雨飘摇的大汉,摇摇欲坠。
晨曦微露,一夜的厮杀还未过去。
太傅袁隗、司徒杨彪、司空黄婉,另计九卿,诸大臣,正在德阳殿中吵得团团转,一派人以袁隗为首,主张国不可一日无君,少帝失踪,当再则新帝登基,以续汉统。
而另一派却是以司徒杨彪为首,中郎将卢植等辅之,认为少帝还只是失踪并没有死,坚决不同。
“先皇尸骨未寒,你等就要弃先皇之子,另立新帝,袁次阴啊,袁次阴,袁家累世公卿,怎么会出你这个不肖子孙。”同样是四代显宦,杨彪却是以刚正不阿闻名于世,对于袁隗这种大逆不道的作为,不由面红耳赤,以唇相讥道。
“杨彪。”不管是谁,当辱骂时涉及到祖宗时都会觉得心火大起,喝了一声,袁隗问道:“你敢肯定陛下没被张让所害?要是十天半月没找到,这汉室江山,不交给宗亲,难道交给你、我这些臣子?”
袁绍是另有目的,但袁隗却是以汉臣自居,出发点也是为了整个大汉安定所考虑,杨彪平白说他是袁家不肖子孙,怎让他不怒。
“你。”这句话杨彪可不敢应,江山交给臣子?只要应声,就是夷三族的大罪。只气得他胡须一抖一抖,说不出话来。
“太傅,司徒。”坐在较为靠后的王允,先是向两位当朝重臣礼了一礼,道:“现今校尉曹操正率军搜寻陛下的下落,如三日后再无陛下的消息,再另立新帝也不迟。”
杨彪与相视一望,勉强的点了点头,算是和了稀泥,取了王允这中庸之道。
见身为汉室顶梁柱的两根巨木点头,王允这才忧虑道:“大将军身前趁邀请外兵进京,其他人到好,但河东董卓此人却是面善心狠,不可不防啊。”
“什么?”杨彪与袁隗同时惊声道,袁隗更是转头看向侄子袁绍,见袁绍点头,这主意他也有一份。
袁隗这才气急败坏道:“屠夫误国啊。”
这屠夫指的自然就是何进。
何进出身屠户,袁隗等出身累世公卿的大臣,生前都不怎么待见他,现在人都死了,更不会卖他面子。
“来人,以陛下之名定拟诏书,命董将军驻守河东,不可轻动。”袁隗迅速的假借皇帝的名义,这次对于他的大逆不道,杨彪却是出奇的没出声。可见他心中对董卓的忌惮。
而是对跪坐在他附近的中郎将卢植,急声道:“麻烦子干领西园军一万,前去阻截董卓,如其不从,就地击之。”杨彪语气之森然,简直视董卓为豺狼。
这时,却见殿外一位甲士,急匆匆的走入殿内,报道:“前将军董卓引数千大军,已到洛阳城附近。”
“糟了。”大殿上稍微有点脑袋的人,脑中皆闪过这两个字。
第十章 挟天子
旗帜招展,马蹄声如雷,近万战马挟裹三千西凉骑士,以奔雷之势,驰骋在洛阳城附近的大道上。
“晕。”要说三天驰骋马车的经历给董卓的感觉,就是这么一个字,不管是颠簸还是摇晃,换来的结果都是晕乎乎的感觉。
但好歹还是挺过来了。
让他诧异的却是李儒,这一介文人,坐着如此颠簸的马车,一坐就是三天,并面不改色,反而精神奕奕。
可能是出征惯了把,而他却是头一着,不晕才怪。董卓满是无聊的想到。
一路上,空气清新他是感觉不到的,景色也凑合,主要是徐荣以一人控三马,全速前进,实在太快,那树木倒退如飞,景色好不好当然看不出来。
忽然,整个队伍的速度一下子慢了下来,一员小校,策马来到董卓车架前,抱拳道:“主公,游骑来报,前方渡口发现一个小村庄,隐约有甲士巡逻。”
莫非碰到汉少帝的车架了?董卓心里一动,急声道:“是什么旗号?”
“虎贲中郎将,袁。”小校恭身道。
“袁绍?袁术?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董卓对汉少帝被劫持的时候所发生的事情不太熟,就知道好像是被宦官劫持,怎么会出现虎贲中郎将这个名号?
但这次汉帝是非得不可。沉思了片刻后,董卓断然道:“传令徐荣,围了。”
“诺。”
董卓的命令刚发下,三千铁骑如风般而动,本相隔较近的骑士互相拉开了一定的距离,以扇形包围前方隐约而见的小村庄。
左右董卓右首的李儒不解的看了眼董卓,问道:“所谓动则如风,主公不借洛阳诸将还未反映过来之前控制洛阳,怎么到是关系起袁术来了?”
“袁术?”董卓轻声问道。
“正是袁公路。”李儒以为董卓在沉思,哪知道,董卓根本不知道虎贲中郎将就是袁术。
“文宣以为,洛阳重要,还是少帝重要?”董卓呵呵一笑,轻轻抚了抚鄂下的胡渣,道。
他也算是彻底的适应了董卓的这个身体,老实说,董卓不丑,而且是以勇猛著称的将领,身材自然魁伟有力,满身的肌肉疙瘩。
在羌人那边算得上是一等一的英雄,但作为汉人,在那些文士眼里,则是莽夫了。
“自然是少帝重要。”李儒想都不想,答道。
“哈哈哈。”董卓大笑不已,虎眼中炯炯有神,盯着渐近的村庄如饿虎看到美味的食物。
少帝可能就在眼前,他妈的谁管洛阳啊。
果然,董卓的车架刚到村门口,一员年轻的将领,护送着一辆破破烂烂,但依稀可见往日气势的马车而出,身后一小队甲兵各个铁甲护身,行动间干净利落,很是不凡。
能有这样的护卫随行,车上人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
“前面可是前将军董卓董将军?”年轻将领面对三千铁骑怡然不惧,反而手握剑柄,高呼道。
“本将正是董卓,来人可是虎贲中郎将袁术?”董卓高声应了一声,反而道。
“正是。”亦是应了一声,袁术瞄了眼四周如狼似虎的凉州铁骑,心中不慌是假的,但面上却颇为镇定道:“请将军先撤了大军。wωw奇書网以免得惊扰了圣驾。”
“果然,这第一步,成了。”心里一定,董卓疾步走下战车,在徐晃的护持下,走到那破烂马车的身前,单膝跪拜道:“末将董卓救驾来迟,望陛下见谅。”
到底做董卓不久,面皮不够厚,弄不出什么慌张的样子,恭敬到是很恭敬,但怎么看都像是在做作。
察言观色是每个世家子弟必备的技艺,袁术自然深谙此道,眉毛一挑,握着剑的手更加用力,如果情况不对,鱼死网破。
阴晦的杀机,在袁术眼中闪现,但他却微微的低着头,没有让任何人看见。
“将军请起。”车架上,两个少年相互而依,那个年纪大点的少年,平了平脸上的慌乱之色,双手虚扶了一下董卓。
董卓顺势站起,恭敬的立在一旁。但却细细的打量着少年,面貌属于一流,但略有疲惫,身上的华服都有破损,看来受了不少苦。应该就是少帝刘辩了。
而依偎在他怀里的应该就是陈留王,以后的汉献帝刘协了,也没见怎么聪慧的模样。
可能所谓的聪慧是董卓行废立之事的借口把,权利大了,连皇帝都能废除,怪不得历来权臣无数呢。
见董卓就这么直愣愣的打量着他,少帝刘辩有些不悦,但董卓是将军,粗鄙不懂礼数也是有的,而且也算是护驾有功。
心中想到,刘辩又见董卓打量刘协,笑道:“此乃朕之皇弟,陈留王协。”
董卓一愣,直到身边的李儒微微的拉了拉董卓的衣角,董卓这才反映过来,皇帝见礼了,这王爷还没见呢,但这次却只是伏身拜道:“拜见陈留王。”
“将军不必多礼。”初看刘协不怎么样,但到底是皇室成员,响当当的王爷,小小的脸蛋上笑容淡淡,道。
“陛下与陈留王怎么会流落到此?洛阳可有变故?”虽然知道,但该问的还是得问,董卓拜问道。
刘辩脸上露出微微凄凉之色,细细的把此次变故说了一遍。
和董卓所知道的情况一样,何进被张让设计诛杀,而后袁绍、曹操攻打宫门为何进报仇。
张让胁迫刘辩与刘协逃出皇宫,为后到的袁术发现,追了半夜,才在这个小村庄附近追上,杀掉了张让后不久,就遇到了董卓的大军。
董卓陪着刘辩露出点点凄凉,这才看了看天色,正色道:“陛下想来是累了,请陛下上车,末将护陛下回宫。”
点了点头,似理所当然一般,刘辩带着刘协麻利的走上董卓的战车,往那一坐,在四周精锐铁骑的衬托下,自有股高高在上的气概。
到底不一样啊。董卓感慨了一下。
但下一刻,董卓的脸就有点发绿,大步走到徐荣面前,小声道:“建功为本将找匹温顺又不认生的战马来。”
第十一章 迫百官
三千铁骑,挟裹着少帝刘辩,如洪流般涌向洛阳。
伟岸的城门前,杨彪等三公重臣率领百官,摆满了仪驾,迎接少帝。
一路上,还算安稳的被身下这匹颇为温顺的战马缓步驮着,身前一名亲兵牵着,算是安稳的走到了洛阳,董卓对骑马也算是学了点皮毛。
翻身下马,举拳一一的向为首的几个看似颇有威仪的大臣抱了一拳,但一个个他都不认识,只能笑道:“卓奉大将军之命,率军诛杀十常侍,路上偶遇陛下,特送陛下回宫。”
担忧的看了眼董卓身后的三千铁骑,杨彪行前一步,冷声对董卓道:“十常侍已被诛杀殆尽,陛下也已经安然无恙,而河东离京城不过几日路途,乃重中之重,需要董将军这样的大将来镇守,请将军率军返回河东。”
“这台词好像不对啊,历史上不是说董卓进京很快的就控制住洛阳了吗,这家伙怎么刚见到我就。”心里纳闷,但汉帝在这个乱世中的重要性,他岂能不知?
在这个乱世中,他最低的底线就是自保,谁越过了这个底线,就是要他命啊。
眼神一冷,董卓盯着杨彪道:“陛下在诸位眼皮底下被人劫持,诸位却毫无作为,董卓为先皇亲封的前将军,虽然不才,但必定能拼死护的陛下安全。”说完满脸不屑的撇了眼满地文武,气势嚣张。
这是表明了信不过满朝的文武大臣,董卓一上场就把洛阳权贵得罪了个遍,但他不在乎。
先前他还想谦恭一下,洗一洗他臭不可闻的名声,但眼前这老不死的却不领情,要他回河东在这乱世中等死?没门。
董卓如此强硬的作风,引得侍立的众大臣一片哗然,皆怒目而视,少数如卢植等人连剑都差点亮出来。
“哼。”冷哼一声,热脸贴了冷屁股,火气也不少的董卓干脆大声道:“徐荣听令,护送陛下回宫。”
并缓步来到少帝车架身边,手中长剑虽然没有出鞘,但却隐隐的移向少帝。
本来就对皇帝没什么敬畏之心,脸上自然也不似做作,而是像真的要杀少帝一般。
站在靠后位置的袁绍与曹操相视一眼,皆隐晦的向后退去,隐入人群当中。
片刻后,一声号角声呜呜响起,一队队的士卒从城内走出,手中的矛戈轻轻向上,皆杀气腾腾。
面色一变,看来董卓真的很不受欢迎呢,摇了摇头,董卓决定静观其变,至少他手上还有两张王牌。
这时,李儒缓缓的策马而来,平淡如水道:“百官本来就不待见主公,今天之事也在儒意料之中,但主公既然有皇帝在手,又有死士追随,当挟持少帝闯入洛阳,号令天下。”
这声音虽然轻,但已经满脸苍白了的刘辩两兄弟却是听的清清楚楚,刘辩小脸再白了一分,眼眶中泪光盈盈,没想到,刚出了虎口,就入了狼窝啊。
董卓脸上阴晴不定,这李儒,先前就诱惑他做权臣,他就稀里糊涂的发狠,誓要保全小命。
现在来洛阳了,皇帝也到手了,才知道洛阳百官对自己居然这么不待见,也怪不得历史上董卓带兵入京,杀官无数呢。却是今日种下的果?
“李儒这是要完全把他往汉室的对立面引啊,连缓和余地都没有的枭雄之路。”
“当断则断。”再轻轻的吐出一句,李儒满脸坚毅的望着自己的岳父兼主公。
帮助对他有知遇之恩的董卓登上顶峰是他的夙愿,今天这目标就在眼前,他不妨在推一推。
车架前的徐晃满手的汗水,他这也算是在助董卓胁迫皇帝把。
以前,他做梦也只梦到沙场建功封侯而已,没想到却有如此的一天。
“既然路自己选了就要走到底。”董卓发了发狠,一步跨上战车,来到少帝身边,喝道:“徐荣何在。”
“末将在。”一脸肃容,徐荣策马上前,拜道。
“护着陛下进城。”
“诺。”高声应诺,徐荣从一个小小的什长做起,一路被董卓提为偏将,对董卓忠心耿耿,自然也是惟命是从,不把汉帝放在眼里。
指挥着骑兵分成几波,就在铁青着脸的文武百官面前,挟着少帝缓缓的涌入洛阳城。
这时就连曹操都对董卓的跋扈震惊,而且深深的为大汉的未来担忧。
于是,缓步走到杨彪几人面前,问道:“诸位大人,我们兵多,是不是下令就地格杀董卓?”
皇帝没了,但刘氏宗亲为数众多,从中选一个依旧是大汉的皇帝,但如果就此放了董卓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但这话他却不能,也没地位说。
“要是董卓恼羞成怒,手刃少帝,该如何是好?”杨彪仿佛苍老了十岁,苦笑摇头道。
一旁的袁隗也跟着摇了摇头,少帝要是死在他们面前,遗臭万年的罪名谁都扛不起。
何况西凉兵勇悍,拼死一战的话,他们身后的族人,也可能会遭殃。
汉代,不管一个人是如何的忠心,但如果身后有一个有底蕴,有势力的家族,他的忠心永远都会是九成,剩下的一成,永远都会是自己身后的家族。
“各位大人,董卓跋扈,今天当着天下人的面这样对待陛下,恐怕有王莽之心啊。”面色还算正常的王允轻轻的走到几人身边,小心的看了眼四周,道:“董卓留不得,但陛下落于他之手,不该惹急了他,而应该缓缓图之。”
“子师言之有理。”旁边的司空黄婉小声附和道。
众人相视一眼,皆点了点头,环了眼四周正向这里聚集的众大臣,面上不显,却不着痕迹的四散,各自坐上自己的马车,吊在少帝的后面。
只有曹操满脸的无奈,但他一个小小的校尉能说什么?
董卓站在战车之上,不时斜了眼身后的状况,见杨彪这些大臣没做鱼死网破的事情,心中大是送了一口气。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离他还有一段距离,就在整个大汉国重臣与无数手持兵器,时刻准备杀他的士卒面前挟持皇帝,堂而皇之的闯入大汉国的京都,洛阳。
他觉得自己在做梦。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有点太简单了点把。
直到大队人马,行到洛阳南宫宫门前,站在车上眺望不远处,一大片宫殿阁楼建筑时,董卓依旧恍若梦中。
第十二章 洛阳局势
“主公,主公。”翻身下马,轻轻的走到战车旁,神色略微激动的望着眼前与汉少帝并身而立,比之所谓的大汉皇帝不知道威武了多少倍的董卓,轻声提醒道。
收拾起心中的恍惚,董卓闻言神色一肃,抬头远远的扫了眼,紧紧跟随在后面的诸大臣,喝道:“陛下被十常侍所迫,惊吓不浅,皇宫之内自有本将护卫,请诸位先行回府,待明日早朝时再觐见陛下。”
这一喝中气十足,声盖全场。
“你。”中郎将卢植气得的脸色发青,想上前与董卓理论,却被杨彪一把拉住,杨彪对他摇了摇头,黯然的看了眼董卓身边的少帝。
“嗨。”卢植羞怒着脸,一挥袖子,已拔出半截的腰间佩剑,刷的一声,归还鞘内,乘车而去。
“子干太过刚烈,而董卓心胸狭义,恐怕……。”杨彪等三公重臣,见卢植如此刚烈,谓然一叹。
但董卓挟持少帝,使他们投鼠忌器,暂时也没什么好的办法。
只得向少帝摇摇一拜,四散而去。
“这。”见场面一下子如此冷清,成功的挟持了少帝的董卓,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好,想了想,向徐荣道:“分兵两千,把南宫围了,其他人,马不离身,刀不离手,在宫内寻找个僻静所在扎营,以防有变。”
顿了顿,对于西凉兵的作风很不放心的董卓,叮嘱道:“记得约束士卒,不要让他们随意奸淫宫女,抢劫宫内财物。”
“主公放心,如果有哪个小兔崽子敢不听号令,末先剐了他。”徐荣面色肃然,狠辣道。
点了点头,董卓挥手让徐荣离开。
徐荣则恭敬的拜了拜,留下百来人供董卓差遣,自己则带着手下校尉,去布置南宫的防务。
“文宣,这就是你日夜惦记着的大汉皇宫啊。”哈哈一笑,董卓回转身体指着前面的宫殿群道。
“主公谋划多年,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