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申公豹传承-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何破掉那八门锁金,那八门锁金始终都是我心头的一块巨石,这八门锁金大阵不破掉,终究是个大麻烦”。

    对于黄普奇的话,苏驰很是赞同,八门锁金恐怖威能大家有目共睹,是以沉吟良久,苏驰才道:“单单打残那八门锁金只是治标不治本,只要玉独秀存活一天,那就可以再次训练出八门锁金大阵,所以说,妙秀才是源头”。

    “无妨,等太元道修士来此,咱们在想办法除掉妙秀”黄普奇眯着眼睛道。

    玉俑城外,某一个隐秘的山谷中,陆明玉看着手中的地图,再看向玉俑城的方向,迟疑不定。

    “我若是此时趁机出兵夹击妙秀,成功了固然好,若是失败,只怕那妙秀会放弃玉俑城,先全力攻打本将麾下的人马,以抢夺我物资,坚持更久的时日,再说了本将军如今麾下人马不多了,可经不起那八门锁金的威力”说到这里,陆明玉放下手中的地图:“算了,我还是老实的在这里猫着吧,若是想出去,没准一个浪花还没泛起,就被人家给秒掉了”。

    玉俑城城头,苏驰忽然看向黄普奇:“本将记得陆明玉就在城外驻扎吧”。

    听闻“陆明玉”三个字,黄普奇眉头皱了皱,随后点点头:“不错”。

    那苏驰闻言大喜,拍了怕手掌:“此时妙秀小儿全力攻打我玉俑城,若是令陆明玉将军偷袭妙秀小儿的大本营,趁机烧了那小儿的粮草,那妙秀岂不是不得不退兵”。

    尽管黄普奇对于陆明玉心有芥蒂,但听闻苏驰此言,不得不承认苏驰的话有道理,为了皇朝的利益,黄普奇不得不道:“既然如此,那末将这就传信陆明玉”。

    “师兄何必如此着急攻城,师兄神通广大,更有掌中乾坤,以师兄的神通,此去大散关不过是个把时辰的时间而已,师兄何不用掌中乾坤运来粮草?”妙法不解的看向玉独秀。

    此时妙法五人站在玉独秀身边,各自施法加持着玉独秀的神通,那妙法忍不住心中的疑问,问了出来。

    玉独秀轻轻一笑:“仙途与宗门的利益,师弟选择哪个?”。

    妙法一愣,下一刻毫不犹豫道:“自然是仙途,我拜入宗门就是为了仙途,若是没有仙途,还拜什么师啊”。

    玉独秀点点头:“师弟知道就好,须知天地间因果玄妙,我等使用术法神通对大军施以影响,影响越大,那因果就越大,因果越大,阻碍我成道之路就越厉害”。

    妙法五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反正此时已经加入战场,施展辅助的术法神通与直接搬运粮草没什么区别,玉独秀为何此时退缩呢?。

    “或许是借口吧”妙法五人低下头,心中的所有想法瞬间隐去,这是大人物之间的恩怨,他们这些内门弟子虽然身份不凡,但与玉独秀这种独领的新一代弟子中顶尖人物,还是有一些差距的。

    更何况,玉独秀与教派中诸位长老、掌门的恩怨大家都有所耳闻,此时玉独秀屡战屡胜,折损了对方的十几万兵马,还斩了太元道的修士,也算是做足了功夫,即便是此时战败,掌教也无话可说,玉独秀能凭借自己一己之力打入打出大散关,兵临玉俑城下,也着实不易。

    其余的地方都是真传弟子组队,还有各位长老随时支援,而此地唯有玉独秀,这其中若是没有什么猫腻,谁都不信。

    当然了,掌教心中或许另有想法,众人不得而知,众人身份不足,不敢妄自揣摩。

    玉独秀眼角余光看着妙法五人,见到五人面色微变,知晓对方已经生出了别的想法。

    不过玉独秀并不打算解释,他自然有自己的想法,掌教派自己来这里是为了什么?他心中一清二楚,不管如何,玉独秀都在心中打定主意,就算是兵败,也绝不使出法宝,那不单单是法宝,更是他的元神,关乎着他日后成道的希望。(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二章   人族气运

    成道与宗门大业比起来,谁轻谁重?,不必说,已经有了答案。

    要是在玉独秀神魂没有和先天扶桑木融合,或许还可能拿出来试验一番,但此时元神已经和扶桑木融为一体,玉独秀却是不敢稍有疏忽。

    理论上说,扶桑木乃是先天神物,万法不侵,这军伍煞气也好,王朝气运也罢,都奈何不得他,但理论就是理论,这些年也不见先天神物诞生,更何谈实践。

    太平道骊山总坛,掌教看着手中的情报,双眉紧锁在一起:“才只攻下大散关一城,连玉俑城都未拿下,难道这妙秀真打算死扛到底,不打算拿出法宝,若是有法宝相助,此时或许已经打入大燕上京了”。

    想到这里,掌教缓缓收起手中的情报,眼睛微微眯起:“那妙秀创造出什么军阵,居然可以横行无阻,打的那大燕国名将黄普奇抱头鼠窜,苏驰无可奈何,陆明玉落花流水,可见此军阵不凡,我太平道若是得了此阵势,岂不是横行无阻,加快步伐”。

    想到这里,在想到之前的情报,掌教心中已经有了断绝:“不管如何,且先将玉俑城打下来再说,那妙秀不肯出力,本座只好在做他想”。

    说完之后,掌教看了看身前的地图,下一刻手中一道符箓飞出,冲入天际。

    三日了,玉独秀当日制定了三日攻破玉俑城的计划,只可惜今日已经到了第三日,即便是这三日发生了极其惨烈的大战,玉独秀吸收了不少劫之力量,但玉俑城的抵抗异常顽强,这三日玉独秀麾下只剩下三万人马。那玉俑城内更不知道死伤几何。

    “主将,粮草已经耗尽了”李云辉面色沉重的来到玉独秀身边。

    此时是黑夜,玉独秀大帐中放着夜明珠,犹若白昼。

    气氛一时沉闷,过了一会玉独秀才道:“果真是撑不住了,不过攻下玉俑城可喜。攻不下也没什么”。

    李云辉闻言面色却是一变:“主将,咱们不能撤兵啊,已经有几万将士将鲜血流在这玉俑城上,主将若是撤兵,至死去的弟兄们于何地”。

    玉独秀闻言摸摸眉头,使劲的揉了揉:“你说的本将也清楚,可是如今已经没有粮草,你总归不能让弟兄们饿着肚子,身体乏力的去城墙上送死吧。死去的弟兄于何地?难道活着的弟兄性命就不顾了吗?”。

    玉独秀直视李云辉,面色严肃。

    李云辉却是道:“听闻妙法道长言主将有大神通,可以移山填海,主将若是有心,何不平了那玉俑城,再不济也能搬运一些粮草,用以救济”。

    此时李云辉毫不示弱的看着玉独秀,玉独秀沉默不语。这么多人活生生的死在自己面前,玉独秀若是说没有触动。那是假的,在它看来,太平道这所谓的狗屁惊天大业根本就不能实施,太平道一动,则天下乱,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可以说,太平道才是天下祸乱的源头,而他玉独秀也是太平道的助手,可以说他玉独秀也是助纣为虐中的一员。

    但太平道此次谋划,有教祖的意志。太平道内外谁敢反抗?。

    面对仙人的意志,普通修士根本就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他玉独秀又能说什么?还不是发战争财,趁机吸纳天地间的劫之力量,如今中域大战爆发,无数的劫之力量冲天而起,若是有人能看到天地大劫的流动方向,就会发现此时玉独秀似乎成为了中域的中心,中域所有的劫之力量都向着此地流转而来,围绕着玉独秀周身,被玉独秀额头的一品黑莲吞噬。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教祖不仁,以众生为刍狗”玉独秀声音淡漠,当然了,他知道,所谓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其实是一个借口,天地不仁,乃是天地大仁大爱,天地视众生平等,无有高下贵贱之分,就算是教祖在天地眼中,与那微不足道的蝼蚁一般无二,犯了错还是要受到惩罚的,有些因果就算是教祖也不敢触碰。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教祖不仁,以众生为刍狗”李云辉闻言居然扑通一声软倒在地,双目无神的看着玉独秀;“那修士呢?凡人对于修士来说又是什么?”。

    玉独秀摇摇头:“可怜人罢了,虽然不是蝼蚁,但却也不放在心上,比那刍狗要好上许多”。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百姓凡人在修士眼中,居然是这般模样”李云辉苦笑。

    看着李云辉颓然的样子,玉独秀轻声道:“你也不必悲伤,天地大爱,众生平等,凡人虽然不被修士放在眼中,但却也心有顾忌,比如说那皇朝起运,比如说那军伍煞气,这都是天道平衡,天道赐予凡人克制修士的手段而已”。

    “那又如何,凡人寿命不过百载,如何及得上修士长生久视,不死万万年,与修士相比,凡人始终处于弱势”李云辉闻言神情稍作振作。

    玉独秀看着身前的夜明珠,久久不语,大帐内气氛凝滞,过了许久,才悠然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百姓只想安安静静的过日子,但却偏偏不能如愿,上古之时有外族虎视眈眈,后来教祖横空出世,划分天地,割据中土,妖族不敢轻易侵犯,只是虽然有教祖诞生,但教祖却高高在上,俯视众生,视众生为蝼蚁,念动之间天翻地覆,有修士应运而生,传下道统,凌驾于普通人之上”。

    说到这里,玉独秀看了看李云辉:“虽然说天道平衡,有皇朝气运和军伍煞气可以克制修士,但与长生久视的教祖相比,那个凡人不心存畏惧,就算是那人皇也一样,得罪了教祖,教祖虽然不敢贸然出手将其抹去,当世间轮回更替,兴衰不定,教祖长生久视,谋划万世,只要有心,总归能颠覆王朝,在建立一个新的王朝,受教祖掌控的王朝,这样一来,没有哪家王朝不对教祖心怀忌惮,甚至于惟命是从,不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修士掌握了天地间最强大的力量,人们会本能的对力量畏惧,对长生敬畏与向往”。

    顿了顿,玉独秀看那李云辉听的仔细,继续道:“一个皇朝,皇帝都敬畏教祖,那皇朝的气运在面对宗门气运之时,却是要低一头,抬不起脑袋”。

    当然了,玉独秀今晚的话,只是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推算,是不是真的还要验证。

    就像是前世,玉独秀看过那个封神榜,纣王礼敬众圣,甚至于有人敢于算计人皇,但终究没有直接出手,为什么?。

    别说什么顾忌面皮,在洪荒力量至上的年代,众圣高高在上,如何会费尽周折百般谋划。

    有人说教祖要封神,这只是一个原因,道祖为何要借助皇朝征战封神?。

    借助的就是人族气运,借助人族气运来分封众神,人族的气运居然可以封神,可见人族的气运不是一般的东西。

    再说那西游,为何佛祖处心积虑将佛法东传?。

    那东胜神州乃是人族聚集地,人道气运所在,就连那佛祖都要重视,要分一杯羹,可见人族气运之利害。

    要知道天地圣人有六,纣王独拜女娲,不去祭拜其余的圣人,可见人族的强势啊,当然了,祭拜女娲,还是因为女娲是人族之母,而不是圣人的身份。

    当然了,这是另外一个世界,若是其中或许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也未尝可知。

    “多谢主将指点”李云辉猛然下拜。

    玉独秀轻轻一笑:“只是说说罢了,并未指点你,日后你若是上拜人皇,这番话也与我无关”。(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三章   功亏一篑粮草尽,同门师兄终反目

    玉独秀三言两语将自己摘得个一干二净,这天地间气运乃是极为玄妙之物,少有人知,即便是知道,也是不能宣之于口的大秘,那凡间人皇乃是**凡胎,不精通练气之术,若是没有修士指点,永远都不可能明白这个道理。

    当然了,修士又不是傻子,让凡人保持这敬畏之心才是正理,谁会将这种事情说出来,这种事情可是修士之间的大秘,面对凡人的优越所在,若是对凡人说出来,可是犯了大忌讳。

    但偏偏玉独秀此时却与那李云辉说出来,抱的什么心思,怕是没有人知道。

    玉独秀修炼太上忘情正法,已经完成了第一个阶段,感应天地,此时此刻玉独秀似乎不再受世间的七情六欲所困扰,以凡心感悟天心,领悟天地间的至理。

    太上忘情正法第二个阶段乃是彻底洞穿凡间的七情六欲,太上忘情,斩去杂念,与天地大道相合,时刻处于天人合一的阶段,人就是天,天就是人,人天不分离,乃是至高无上之境。

    第三阶段,玉独秀只是略窥门径,或许是超脱天地万物,不在三界万物五行之中,乃是玄妙之境。

    “主将,如今玉俑城严防死守,上下一心,咱们怕是破不开了”说到这里,那李云辉顿了顿,低着头道:“粮草耗费的比预计要快上许多,还请主将做主”。

    玉独秀闻言沉默,将所有的粮草都消耗在这里,显然是不现实的,毕竟这几万大军撤军返回大散关还要留下一部分物资,今天已经是攻城的第三天了,今夜若是在破不开城门。玉独秀只能撤军。

    “明早若是还没有攻下玉俑城,就下令撤兵吧,就算是宗门有心责备,本座也是毫无畏惧,毕竟已经尽力了,天意如此。又能奈何”玉独秀仰天长叹,满面悲痛。

    李云辉闻言转身退去,他是一个聪明人,知道有些事情不能问,有些事情更是想都不能想。

    妙法五人走进来,看着神情黯淡的玉独秀,妙法面上带着悲痛之色:“师兄,难道真的不肯出手搬运一些粮草,此地死了这么多人。难道就眼看着功亏一篑不成”。

    对于妙法的话,玉独秀没有出声,只是仰头看着大帐。

    一边的妙俅拉了拉妙法的衣袖,示意他闭嘴,不要多言,那妙法却是不依,只是看着玉独秀。

    玉独秀轻轻一叹:“我虽然不知道教祖有何计划,但得窥一角。便可知全貌,这件事我太平道犯了忌讳。与八大宗门为敌,无论我太平道计划是如何周密,却也难以对抗八大无上宗门的压力”。

    说到这里,玉独秀嘴角露出一丝冷冽的笑容:“也不怕告诉你们,太平道的大计肩负与掌教身上,与我这才修炼几年的真传弟子有何干系。就算是失败,难道教祖还能将责任推卸到我这一个小小的新晋真传弟子身上不成?”。

    玉独秀说的是大实话,他身世普通,背后没有家族的支持,若是普通弟子。新晋弟子,此时能掌握几个术法也就不错了,如何能掌握神通,更何况与老一辈修士争斗毫不落下风。

    要是太平道此次起事失败,那责任自然由哪些老家伙去抗,轮不到他玉独秀,此时玉独秀算是看明白了,就算是太平道折腾的再厉害,失败了又能如何?。

    要知道太平教祖乃是诸天人族九大无上仙人之一,只要太平教祖活着,难道诸大宗门敢赶尽杀绝不成?。

    那些老家伙,包括掌教都对自己心存异心,窥视自己的混沌母气,法宝、丹经,此次让玉独秀独领一军,未尝没有借助太元道修士之手,过来试探他,或者是重创他。

    他玉独秀虽然是宗门的嫡传弟子,但若是太平道起事成功,得利者谁?。

    得利者无非是掌教以及太平道内的各大家族,若是失败呢?损失的自然是各大家族的实力,干他妙秀半分钱的关系。

    说来说去,都是在为掌教与宗门内的各大家族打江山,他玉独秀又不是傻子,对方这般惦记他,还为对方拼死拼活的出力。

    为了对自己凯视不断的各大家族,将自己的法宝前途,成道之机搭上,他玉独秀没那傻。

    或许有的人看到这里会不解,既然玉独秀如此想法,那为何还要攻下西散关,攻攻打玉俑城?。

    首先,毕竟这是掌教的命令,若是一点动作也没有,实在是说不过去,其次,也就是最重要的,玉独秀想试探一下大劫之力,看看自己的黑莲成长需要多少大劫之力,也对劫之力进行一番试探,果真是妙用无穷。

    若说攻不下那玉俑城,纯粹是开玩笑,玉独秀若是有心,不需要施展术法,只需调动天地间的灾厄之力,将灾厄之力施加与玉俑城上,那玉俑城必然是灾厄连连,劫难不断,玉独秀想要破城简直是轻而易举。

    若是太平道内诸位长老与掌教对于自己好生安抚,那还好,玉独秀断然不会如此决绝,但自从从那离尘洞天返回宗门之后,玉独秀心中就已经种下了芥蒂。

    首先,这宗门属于教祖的,其次宗门是属于掌教与各大家族的,他玉独秀虽然是碧秀峰嫡传弟子,未来的碧秀峰掌门人,但看德明与各大家族的关系,未必很好。

    他玉独秀要是在毫无顾忌的使用术法攻城,为太平道攻城拔寨,担下无数的因果业力,自绝仙途,那纯粹是傻子。

    玉独秀说的如此直白,妙法的脸瞬间就白了。

    在妙法身边的四人倒是面无异色,虽然被玉独秀的话震惊到了,但却也不感到诧异,毕竟玉独秀所说都是事实。

    “妙秀师兄,你敢如此忤逆,置宗门的利益于不顾,难道就不怕贫道一怒之下,告到掌教面前?”妙法面上怒火更甚。

    玉独秀摇摇头,面无表情的看了妙法一眼:“你就算是告了又能如何?我并无过错,所说都是事实,此次战役本座已经尽了全力,就算是教祖亲临此地,也说不出什么”。

    说到这里,玉独秀顿了顿:“再说了,我乃是嫡传弟子,更是未来碧秀峰峰主,就算是掌教信了你的话又能如何?,你又没有证据,毕竟我是嫡传弟子,没有证据,没有把柄,掌教与诸位老家伙又能奈何”。

    那妙法一愣,下一刻转过身指着妙俅四人道:“哈哈哈,这四位师弟又不是瞎子,他们自然会为我作证”。

    玉独秀“一愣”,将目光看向四人:“你们会为他作证吗?”。

    那妙声闻言面色难看,干咳一声:“师兄说笑了,这等大事,不是我们这些普通内门弟子可以搀和的,还请师兄饶过我等,师弟在此拜谢了”。

    说着,对那妙法郑重一礼。

    妙法神情一怔,目瞪口呆,没想到一向与自己合得来的四人此时居然不帮自己。

    “妙法师兄,你就不要强人所难了,你为掌教办事,自然有掌教为你撑腰,但我们四人在宗门内无依无靠,那碧秀峰乃是我太平道最大山峰之一,要是招来报复,师弟可担当不起,师兄你们是神仙打架,可千万不要波及我们这些小鬼”妙留低声道,一边说着,一边看向妙秀,见到妙秀面色如常,并无表示,心中才松了一口气。

    那妙法沉默许久,看了眼妙俅四人,再看看玉独秀,冷声道:“原来几位师弟与妙秀师兄已经穿一条裤子了,这件事我必然会上报掌教,还请师兄见谅”。(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四章   峰回路转援军来

    玉独秀闻言没有说话,那妙俅四人也低着头,似乎数着地上的蚂蚁。

    可是这里乃是中军大帐,何来蚂蚁?。

    师兄弟五人不欢而散,第二日清晨,玉俑城头,一个士兵双目朦胧的看着那城下涌动的大胜士兵,突然一惊,难道又要攻城了?。

    正要呼喊出声,却突然感觉不对劲,那大胜的士兵怎么好像是准备在回返,在收拾营地?。

    猛地擦了擦眼睛,仔细的看了看那大胜的营地,确实是收拾行营没错,那士兵猛然摇了摇身边的同袍:“快看,那大胜是不是要撤兵了?”。

    那同袍听到“撤兵”二字一个机灵,顿时睡意全无,猛地睁开眼打量对面的营帐,好一会才略带不敢置信道:“好像是吧”。

    二人看了看,依旧不敢相信自己眼前的景象,实在是这几日众人被大胜的士兵给折腾怕了,连续三天三夜的狂风,再加上那吹的天昏地暗的风沙,不知道死去了多少弟兄,没想到大胜士兵居然就这般虎头蛇尾的撤兵了,实在是叫二人不敢相信。

    是以二人不断摇醒身边的同袍,很快城门上众位士兵俱都醒来,看着那城下收拾行囊的士兵,立即直了眼睛,随后一阵欢呼从城头爆发,退兵了,真的退兵了。

    “快去汇报将军,那大胜士兵终于粮草断绝,不得不撤兵了”一个士兵头领对着麾下的士卒道。

    大燕中军大帐,黄普奇与苏驰早就听闻城墙上的欢呼之音,黄普奇闻言面色稍微一松:“将士如此欢呼,莫非是大胜撤兵了”。

    “应该是如此”苏驰脸上露出一丝轻松之色。

    “报”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呼喊。

    “让他进来”苏驰对着门外的亲卫道。

    下一刻却见一小兵跑进大帐,单膝跪倒:“禀告二位将军,那大胜开始收拾行囊,准备撤兵了”。

    “当真”尽管先前已经有了猜测。但此时真的听闻消息,却依旧是满脸喜色。

    “不敢欺骗将军”小兵脸上掩饰不住的欢喜。

    “好好好,撤兵就好”黄普奇喜色于表,这一段时间玉独秀给他带来的压力甚大,几乎压得他喘不过气,黄普奇在战场上纵横征战几十载,还从未如此憋屈过,被人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黄普将军何不与我共同前往城墙一观”苏驰面带笑意。

    “固所愿,不敢请尔”。

    黄普奇与苏驰齐齐前往城头一看究竟,若是不亲眼看到对方撤兵。这心中总归是不踏实。

    几十里外的一处秘谷之中,陆明玉看着手中的情报,面色阴沉不定,许久之后才将手中的情报摔在案几之上:“这妙秀也忒的无能,居然就这般撤兵了,若是妙秀这般撤兵,那置本将军于何地,本将军面对大胜士兵寸功未建,那黄普奇在朝中位高权重。若是趁机参我一本,本将军岂不是吃不了兜着走,那大胜也忒的无能,就连后勤都跟不上。我此时宁愿大胜来了援兵,继续鏖战下去,也不想那大胜这般虎头蛇尾就此退去”。

    说到这里,陆明玉将手中的情报扔在案几上。不管如何,此时听闻那妙秀撤兵,陆明玉心中松了一口大气。那祸害终于走了,总归不用担心受怕了。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将军,前方有紧急军情”。

    门外大帐传来亲卫声音。

    陆明玉心中咯噔一下,有一种不妙的感觉,强忍住这种悸动,控制着情绪道:“速速传来”。

    那亲卫端着书信走进来,陆明玉拿过书信,拆开一看,下一刻猛地扇了自己一个嘴巴:“真他妈乌鸦嘴,晦气,晦气,呸呸呸”。

    “好的不灵坏的灵,真是倒霉”陆明玉满面晦气的将书信放下,若有可能,他宁愿收回自己先前的话。

    却说那黄普奇与苏驰远远的看着远方,却忽然间感觉一丝丝不对劲,怎么此时气氛如此压抑?。

    “将军,不好了情况有变”那守城的将士看到苏驰与黄普奇,赶紧凑过来。

    黄普奇与苏驰对视一眼,赶紧上前,苏驰面色紧张:“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将领看着黄普奇与苏驰,面色略带支吾:“本来那大胜士兵已经开始收拾营帐,准备撤兵了,但谁曾想,城外居然又来了一支军马,好像是大胜的援军,那大胜营帐此时又再次铺开,似乎还要鏖战此地”。

    黄普奇与苏驰面色一变,赶紧登上城墙,放眼打量,果真远处旌旗招展,那大胜来了援兵。

    “本来我先前还在担心,若是那大胜撤兵,太元道修士来此,咱们该如何交差,现在看来,本将纯属多虑了”苏驰自嘲一笑。

    “对面有多少人马?”看着那旌旗招展的大营,苏驰看向黄普奇。

    黄普奇略作沉吟,面色凝重:“怕不是有二十万,这玉俑城却是难以保下了,将军还需早早做好弃城而去的打算才是”。

    苏驰闻言面容似乎瞬间苍老了不少,就连身形此时也略显佝偻。

    看着苏驰如此姿态,黄普奇赶紧安慰道:“老将军勿要担心,咱们并不是没有一战之力,咱们占据地利之势,那太元道的修士也快要到了,到时候未必不能趁机吞下对方的二十万人马”。

    苏驰听闻此言神情微微一震,但作用不大,面上兴奋之色不大,对己方实力却不太自信,实在是先前玉独秀给他的打击太大了。

    大胜中军大帐内,玉独秀端坐在主位,眯着眼睛看着左右而坐的二人,这二人可都是玉独秀的老熟人,熟的不能再熟了。

    本来今早玉独秀打算撤兵,趁机退出这趟浑水,却不曾想,大军刚刚收拾行囊,就听闻有先锋来报,说有援军将至,让其准备迎接。

    援军来了,自然是撤退不了,只是令玉独秀万万想不到的,来的居然是这两个家伙。

    你道这二人是谁,一个薛举,另外一个是梁远。

    这两个家伙都不是省油的灯,而且都与玉独秀有过节,大家并不怎么友好。

    看着端坐主位的玉独秀,梁远眼睛微微眯起,双目倨傲:“道兄不行啊,从大散关领兵十万,却攻不下这玉俑城,反而损失惨重,被人烧了八百里大营,啧啧,这可是与道兄的威名不符”。

    对于梁远的嘲讽,玉独秀也不恼怒,只是面无表情的喝着茶水,慢慢将茶盏放下:“哦,你梁远乃是大家子弟,见识非同寻常,更得上古传承,倒要看看你有何手段拿下那玉俑城”。

    “哈哈哈,贫道在如何窝囊,也不会被人烧了八百里大营,狼狈远遁百里,坏了大好形势,居然叫人翻盘,反败为胜,着实是丢了我太平道的脸”。

    玉独秀不言不语,只是双目中多了一抹冷光,太上忘情,并不代表不会发怒,老天都有怒火,更何况是修士。

    “拭目以待,倒要看看你有何手段,别到时候被人家打的屁滚尿流,向本座求援就好”玉独秀无悲无喜,心中暗自道:“非要叫这梁远吃一个大亏不可,这梁远与自己素来有梁子,若是能趁机将其留在这里,那是再好不过了”。

    “哼,败将之军也敢猖狂,妙秀,你手下的兵马既然已经败了,就赶紧将营帐给我让出来,本将麾下远道而来,正要休息一番,明日与那玉俑城做一了断,且让你看看贫道的手段,免得某人兵败,还如此猖狂,简直是岂有此理”。(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五章   撕破面皮,憋屈的薛举

    对于梁远的话,玉独秀不置可否,最近攻城,死伤了不少弟兄,将那营帐让给其一部分倒也无可非厚,更何况玉独秀所谓的中军大帐残破不堪,乃是临时用破旧之物搭建而成,那十万大军的营帐早就被火烧八百里连营给烧成灰了,不用为了军帐和此人置气,免得日后此人兵败,将责任推到自己身上,说因为自己,对方没有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