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规划大宋-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
阿三本来还准备了很多大道理,但见林星这样深入地分析自己的过往,且将所有事情都看得通透,可见他是有自知之明之人,从前的行径,大概只是一时得意,不拘小节罢了,于是语气柔和了一下,道:“公子,你也不必如此自责。其实你只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现在你清醒过来,以你的能力,这所有的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
郑铁山更是对林星抱有绝对的自信,道:“阿三说得没错!贤弟,你只是一时糊涂,旁边有没有人点醒你,所以才会越玩越过火。现在你既然意识到问题之所在,我相信以你的手段,今后必定会创出更大的辉煌。”
阿三亦是热血沸腾道:“公子一定会涅槃重生,步步高升!”
看着两人肯定而殷切的目光,林星很是感动,重重地点点头,道:“谢谢!我保证一定会静思己过,蜕变成一个更加风光的林星。”
阿三和郑铁山都是激动地点点头。
林星有些哽咽地问道:“大哥,此前你们从未这样和我促膝长谈,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你们有产生这种想法?”
郑铁山有些惆怅道:“是因为贤弟处理方腊这件事情,让我和阿三深感担忧。这是一个非常冒险的举动,比之过去的行为,冒险百倍。如今你们定下这官匪协定,实际上已经是死罪!若不是因为当天在场的都是心腹手下,消息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由此,我感到若再不提醒贤弟,将来事态进一步恶化,贤弟的处境将非常不妙。”
阿三顺着他的意思道:“嗯!总之一句话,当天事出仓促,我们没能来得及阻止公子,酿成了现在的局面。虽然处境堪忧,但仍由补救的余地,只要公子意识到自己正走在悬崖边上,我相信公子会知道应该怎么做的。”
林星回想起当日的行为,看似很潇洒,实则是陷自己于不义,太不理智,太不成熟了,自古哪有当官和土匪达成互不侵犯的协议的?有没有?有没有?当然没有!自古官匪不两立,你能力不足,剿灭不了是一回事,你去和谈又是另外一回事,两者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
私通贼匪,这可是死罪!
自己当天却是想也不想,就抛出这么个可怕的主意。
林星啊林星,你太幼稚了!
林星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发自肺腑道:“我终究还是太年轻,城府不够深,做事不够老练。今日幸亏两位提醒我,若不然,将来我连自己怎么被朝廷处斩的都不知道。”
郑铁山深有感慨道:“贤弟,大宋的官,不好当啊!”
林星感到很疲惫,敲了敲脑袋道:“我需要设法弥补,想一想下一步该如何对付方腊。我需要好好想一想,好好想一想。”
他的声音越来越轻,越来越轻,心中却越来越沉重。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五章 自我反思
书接上文。
林星孤独地坐在院子里,出神地仰望着天上的明月,心中百感交集。
一转眼来到大宋已经快一年了,这段时间的经历跌宕起伏,有升有落,可以说是精彩之极,足以写成一部长篇小说。
然而今天的一番交谈,让林星清楚地意识到,故事的发展还远没有达到期望的高潮。
现在,他需要好好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反思,总结过去,畅想未来。
他的思绪回到最初穿越至宋朝的那一刻,并且记忆像是电影回放般,将过往种种事情一一串联起来,脑海中电光火石地反思着。
作为一名广州市政府办公厅主任,林星是以地方官员的身份穿越过来的。这样的自己,应该是学识渊博,业务精干,遇事冷静,城府极深,深谙官场之道的人,可是穿越后的的自己呢,却不是这样一种性格。好像是被穿越的喜悦冲昏了头脑,林星并没有深刻地体会宋朝和2011年的区别,没有体会到封建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区别,以至于在一系列的处理问题的方法上,都出现了极大的差错。
先说韶州暴动。自己刚刚穿越过去,就面临着这样的生死考验,可是自己呢,却像是轻描淡写地将暴民打发走,颇有几分手到擒来的感觉,却不知那次暴动凶险之极,自己侥幸平息,只不过是运气好罢了,否则暴民冲动起来,也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这种逞英雄主义的作风,以后要好好改一改了,身为官员,难道不知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道理么?
再说六合彩。此事从头到尾,都有失考虑,办得不够周详。既没有考虑到朝廷的压力,也没有考虑到同行的反抗,更没有顾忌到自己是一个官员的身份,赌博这玩意儿是官员能沾的?当然不能!这一点自己在当政府办公厅主任的时候可是清清楚楚的呀,怎么到了宋朝就忘记了?难道州官在宋朝就可以为所欲为么?显然不能吧!林星啊林星,你不是对黄赌毒最深恶痛绝的么?怎么自己也参与其中了?
至于发展物流业。虽然民间颇有微词,但林星直到至今,还坚信此事是正确的。物流业的发展首先是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那些原本只能在田间地头游手好闲的小混混,自从加入物流行业之后,整个人变得踏实肯干,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更重要的是,四通八达的物流网,让林星可以全面地掌握辖区的一举一动,这对于从信息时代过来的林星而言至关重要。无论做什么事情,林星都喜欢知己知彼,不打没有准备的仗。
再后来对付四大赌坊,自己又显得过于心狠手辣。自己的手段横看竖看都不像个知县的风格,反倒像是古惑仔。州官能随便打打杀杀么?这和流氓有何分别?虽然宋朝的法律是不健全,消息也传播得不快,几个小恶霸杀了也就杀了,但这种做法,确实值得商榷。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林星太过冲动,觉得在宋朝可以为所欲为。这一点以后必须要改正。
还有就是三味书屋,这件事倒是赢得坊间一致好评。此举是林星将起点文学的模式完全照搬到宋朝,搞了一个签约上架的制度,极大地调动了青年作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繁荣了宋朝民间的文化市场,开创了新的写作模式和赚钱方法,在当时来说,可以算得上是开天辟地的壮举。自从有了三味书屋,不少落魄学子就找到了归宿,生活有了依靠,就好像有了起点,众多网络写手就有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一般。
总结来说,林星觉得自己在韶州的发展,就像是小孩子刚刚学走路一样,是一个起步阶段。自己的思想是幼稚的,做法是冲动的,方式是有偏差的。
再来说说广州。
林星在广州的第一个荒唐之举,就是跑到马场去给王老吉做宣传。这一点充分暴露了林星爱玩的心里。本来要宣传王老吉凉茶是无可厚非的,打造一个品牌确实需要宣传,但只要随便派几个小啰啰去造造势,也就差不多了。自己堂堂一州之主跑去搞那玩意儿,这成何体统?得亏当时没有电视,要不然全城百姓看见自己在镜头前鼓吹王老吉凉茶,那多丢人。
林星在广州的第二个举动,就是大玩足球。关于这一点,没有办法,只要是个男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足球情结,看着现在的国足萎靡不振,林星想在宋朝重振蹴鞠威风的想法是很正常的。只是可能玩得有点过了火,又是投资,又是宣传,又是参与,其实和刚才的王老吉凉茶一样,这些都可以让下人去做,自己一州之主,完全没必要抛头露面。
兴办橙天娱乐城,更是将林星的玩性发挥到了极致。其实那时候的林星已经非常危险了,一旦被朝廷盯上了,势必会有些风言风语,若是被人弹劾一番,后果堪忧。好在南下广州的是端王,要换了别的贪官,还不得拿橙天娱乐城做把柄,要挟林星贿赂银子啊?
林星总结自己在广州的表现,就是玩得太过火。正事不好好干,整天游山玩水,吃喝玩乐,荒废了大好时光。那些举措要是在现代,也许还行得通,毕竟广州的定位就是旅游城市,饮食之都,但在宋朝,显然还是不切实际的,发展工农业才是唯一出路。
最后来说说浙江。
由于事情较多,目前为止,林星反思了一遍,觉得自己唯一做错的可能就是与方腊缔结官匪协定之事。虽然这是一个私下的协定,而且只是口头上的,参与双方又都是亲信,看起来神不知鬼不觉,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谁知道将来会不会有人走漏消息,一旦风声走漏,等待林星的将是朝廷的问责,到那时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自己想逃都没地方逃,自己乖乖地等着牢狱之灾。
这是多么不理智的做法。
但这亦是没有办法之中的办法,方腊势大,又占山为王,一时半会林星还消灭不了他,而且从端王的口中,林星得知了只要方腊一天不揭竿起义,朝廷就一天不会派兵来镇压。换句话书,方腊偶尔骚扰几座城池,抢几袋粮食,朝廷是放任不管的,就交给林星这个知府去头疼了。所以林星去方腊山寨,其实本意是想稳住方腊,达成互不侵犯的停火协定,并不是想放过方腊,这只是缓兵之计罢了。
然而目前看来,出发点是好的,方法可能有待商榷。
说到底,林星始终还是太年轻了,城府不够深,手段不够狠,若是当个平民若是商人,以林星的足智多谋,确实可以逍遥自在,但当官不一样,官员就该有官员的正直,气派,架子,威严和庄重。
这一晚,林星想了很多。
一丝晚风吹来,将天山的乌云吹走,月亮露出了明亮的笑容,天地之间似乎清和了许多。
林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六章 统计浙江(求收藏)
(各位书友,还差30多个收藏,就能突破1000个收藏了,麻烦大家点一下收藏,支持书生,书生拜谢,)
书接上文。
第二天,林星精神抖擞地召集薛鹏,阿三和郑铁山,共同商议发展浙江大计。
只一见面,三人就发现今日的林星和从前大不一样,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浑身散发出强大的斗志和无穷的精力,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折射出对未来的自信和期盼。
薛鹏欣喜地问道:“大人今日风采盎然,可喜可贺啊!不知是何缘故?”
他并不知道郑铁山和阿三联名规劝林星的事情,因而有此一问。
林星先解释一番,然后有些感叹道:“昨天大哥和阿三的一番话,点醒了我这个梦中人,让我迷途知返,不再越陷越深。我已经想通了,从今以后要痛改前非,不再游戏人生,争取为百姓多做实事,成为一名优秀的州官。”
三人同时竖起大拇指道:“有志气!大人之转变,百姓之福啊!”
林星就不打算听他们歌功颂德了,拉着三人道:“走,我们去州府,研究下一步的规划。”
薛鹏看他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请教道:“大人,不知道下一步打算如何发展?”
林星早已想好了,道:“我们先去翻阅典籍,看看浙江的经济数据,再做下一步的计划。”
经济数据?
见三人好像对这个词语有些陌生,林星试着半解释半询问道:“就是官方统计出来的工农士商军等的数据汇总,薛鹏,阿三,我们宋朝有哪些官方统计机构,你们应该知道吧?”
阿三这个百事通好久没有展示自己的强闻博知了,趁势道:“公子,我大宋的最高民生统计机构是“三司”,即盐铁司、度支司和户部司,主管天下贡赋和钱粮出纳,掌管全国综合统计和业务统计。朝廷曾明确撰文,规定三司的定位为:三司使掌邦国财计之大计,总盐铁、度支、户部之事,以经天下财赋而均其出入焉。盐铁,掌天下山泽之货,关市、河渠、军器之事,以资邦国之用;度支掌天下财赋之数,每岁均其有无,制其出入,以计邦国之用;户部掌天下户口、税赋之籍、榷酒之作、衣储之事,以供邦国之用。”
薛鹏在一旁点头道:“诚如阿三所说,三司负责全国民生的计量,主要数据由各州上报,最后汇总整理,规划成图表,分发至各地。此乃我宋朝统计的一项创举。”
林星大喜过望,这么看来,这宋朝的三司,就相当于现在的统计局,不管数据准不准确,起码有个官方的统计结果可供参考,如此一来,官员的决策就不会盲目。
于是他又问道:“薛鹏,那我们浙江的经济数据在哪里?我要看看。”
薛鹏一边引路一边说道:“统计文献均存放在库房之中,我们一起去看吧。”
四人一起来到幽暗的文件库房,此处存放的都是些典籍文献,平时鲜有人来。两个看门小厮都在门槛上打瞌睡,直到薛鹏踢醒二人,二人才如梦方醒,大惊失色地向林星施礼,口中连连讨饶。林星大手一挥,不加追究,反正也不是什么重要部门,几个小卒子打打瞌睡,开开小差,算不了什么大事。
点亮灯火之后,林星屏退小厮,四人便搬出一堆文献,坐在桌旁查找数据。
林星看着三人自信认真地翻看文献的样子,心中有些感触,这才是州官办公的样子。然后听得薛鹏翻看道:“大人,我这边找到了浙江的人口数据,先说与大人听听。据统计,我大宋共有人口七千八百万,全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有东京,杭州,广州等等。其中浙江的人口,粗略统计约在七百万人左右,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林星记下这个数据,道:“看来浙江果然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个宜居之地,否则不会有这么多的百姓长住于此。”
薛鹏道:“大人说得一点没错。我浙江是江南重镇,依山傍水,物产丰富,环境优美,最是个适合居住的梦幻家园。”
阿三等到两人说完这个话题,才指着手下的文献,介绍道:“浙江地大物博,历来是朝廷的赋税大户。据统计,光是杭州城每年上缴的商税,就有八万二千贯之多,在全国仅次于东京汴梁,比扬州和大名府加起来还要多。其经济地位不言而言,推及整个浙江,就更不用说了。”
林星没有到过汴梁,无法想象那里的繁华盛况,但他从广州升迁过来,见识了广州和杭州两地的商业格局,深深感到杭州确是江南圣地,繁荣热闹,比之经过自己发展的广州更胜一筹,无怪乎每年的赋税均是全国第二。
郑铁山待两人宣讲完毕,也学着两人的文绉绉,有模有样道:“薛鹏和阿三说了人口和商税,下面我来说说土地和农业。本朝元丰八年,曾组织过一次大规模的土地丈量,当时丈量的田亩为两百四十八万四千三百四十九顷,占全国耕地的五成四。具体到浙江而言,据统计,全辖区约有耕地三十五万七千六百顷。农业历来是国之根本,王安石变法期间,大行改革,努力发展农业。用新式水车龙骨翻车和筒车,取代了牛耕的踏犁和插秧的秧马,此举大副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如今一亩地可收一石至一石半,全年可收二石至三石。除了传统的稻米之外,茶叶,种桑养蚕,甘蔗,也是我们浙江农业的主要作物。”
林星默念了几个数据,慢慢地在脑海中消化这些信息。
阿三听完豪情勃发道:“浙江真不愧是江南水乡。天下人常言:苏湖熟,天下足。意思是说苏州和湖州是鱼米之乡,只要这两地丰收,天下就富足无忧。江浙的农业地位,可见一斑。”
林星的自豪之情油然心生,随即又自嘲道:“不错!这样美好的江南水乡,是天下传扬的人间乐土。可惜我一来到浙江上任,这片鱼米之乡顿时遭受到史无前例的旱灾和虫灾,哎,我真是个灾星啊!我愧对浙江百姓,我有罪,我有罪啊!”
三人连忙出言安慰道:“大人,这岂能怪你?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此乃天意,凡人岂可逆天?大人大可不必心怀愧疚。”
林星点点头,振奋精神道:“不错!现在不是愧疚的时刻,我要重整旗鼓,带领广大群众大搞建设,重新将浙江建设成为美好的家园!”
郑铁山拍手叫好道:“好!我相信在贤弟的努力下,浙江一定会重现鱼米之乡的风采。”
林星收到鼓励,又问道:“出了农业和商业外,不知浙江的矿产和手工业如何?”
薛鹏又利索地翻了几页文献,眼睛一亮,道:“大人,找到了!这里有一张本朝矿产的税课额,按照十分之二的税率来计算的话,可以反推算出,全国的矿产年产量为:金——五万三千五百五十两,银——一百零七万六千九百二十五两,铜——七千三百零二万九千八百四十五斤,铁——两千七百零五万五千四百八十五斤,铅——四千五百九十八万六千六百九十五斤,锡——一千一百六十万六千九百九十斤,水银——一万六千七百八十斤,朱砂——一万八千三百二十斤。”
这个数据可真是够详尽的,都精确到个位数了,看来宋朝的统计机构,还真是办事细致。
阿三又翻到一页文献处,念道:“公子,这里有一份军费的统计表,我……”
林星打断他的话,道:“阿三,军队的事情,我迟点会专门研究。关于统计数据,我们暂时查看到这里,下一步,让我们来讨论,应该如何规划浙江!”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七章 规划浙江
书接上文。
林星根据汇总的经济数据,向三人发问道:“大哥,薛鹏,阿三,看了这么多权威的统计资料,不知你们对于浙江将来的发展,有什么好的建议?”
薛鹏由于不太了解林星认真起来的处事风格,所以有些不知怎么说。郑铁山和阿三倒是跟随林星日久,习惯了他那种天马行空的想法和出人意料的做事方式,但经过昨日的反思,林星似乎变得和以前不太一样,所以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说。
三人互相观望了一阵,最后还是阿三率先说道:“公子,我觉得我们发展浙江,必须要有一个总的指导方针,然后在这个方针的支配下,再去制定具体的规划细则。”
林星觉得很有道理,做事情就应该这样,有分有总,有先有后,这样才不会盲目,于是问道:“阿三,你说得对!不过这个总的指导方针,要去哪里找呢?”
阿三哑然失笑,道:“公子,你真是贵人事忙。这个总的指导方针,就是你整天挂在嘴边的科学发展观呀,哪还用得着去找?”
林星闻言一愣,心中升起一种奇异的感觉。一直以来,自己身为穿越者,终日将科学发展观挂在嘴边,可是却从未真正将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说到底自己只是把科学发展观当成一句空口号,从未落到实处。
这么先进的治国理论,自己却把它当成空口号,与之形成鲜明讽刺的,却是自己在治州方面的迷茫,林星想想都觉得很荒谬。拥有如此丰富内涵的宝藏,自己却还在苦寻治州利器,自己岂不是很傻很天真吗?
林星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情,对点醒自己的阿三表以感激,道:“没错!科学发展观,就是科学发展观!我相信有科学发展观做指导,一定可以走出政治迷途!”
阿三对此深信不疑,继续分析道:“公子曾经说过,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那么我们就要牢牢把握发展这条主线,大力发展浙江的工业,农业,矿业,纺织业和养生业,不断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从而真正地惠及全境百姓,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
林星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当初随口一说的科学发展观,阿三却能记得如此详细,一字不差,而且听他刚才这番话,思维缜密,观点明确,策略公允,尤其是说话的语气,更是像足了现代的中(和谐)央办公厅主任,不由对阿三更加欣赏。此子聪敏好学,举一反三,确是个可堪大任之人。
无暇表扬阿三,林星紧凑地说着道:“阿三的话提醒了我。之前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比较零散,比较琐碎,随性而为,且没有前瞻性,这样盲目的措施,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浪费资源,收效甚微。现在我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就绝不会再继续错下去。”
三人从他决绝的语气中看出了他的果断和振作,知道他接下来必有全新的发展大计,而浙江也必将迎来崭新的面貌,故而都留神倾听。
林星结合当前实际,道:“大旱之后,浙江百废待兴,正是我们大有可为的时机。下面,我将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来规划浙江,你们三位看看是否可行。”
润了润嗓子,林星说道:“全面是要浙江看成一个整体,下一盘大棋。就好像这次旱灾一样,我们分兵推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显得非常混乱。下一步我要将浙江全面统筹,重点发展农业,辅助以工业,并尽力繁荣商业。我们浙江的农业水平很高,尤其是湖州,更是天下典范,但全辖区的农业发展不均衡,不少地方的田地荒芜,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是水利不兴,耕作技术不行。我认为,光是有一个湖州是不够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只有全辖区农业发达,浙江才称得上真正的鱼米之乡。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湖州的龙头优势,组织耕作高手到各地去讲课,深入田间地头,实际指导农民耕田致富。”
阿三频频点头赞许道:“公子的想法完全正确。历任州官都把精力放在湖州,大兴土木,这样的后果就是导致湖州越来越富,其它地方越来越穷。只有全面统筹,互帮互助,才能提高全辖区的农业水平,使之领先于天下。”
薛鹏还在咀嚼林星的话语,脱口道:“大人这一句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说到点子上了!”
林星宣讲完“全面”的观点之后,继续就“协调”发表言论道:“所谓协调,就是要意识到各行各业,各州各县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由州府高瞻远瞩,居中协调各种矛盾,这样既可以避免浪费资源,又可以减少各州县的摩擦。比如架一座浮桥,连接相邻的州县,就应该协调地分配出资问题和管理权力。再比如一个州县过剩的农作物,很可能是邻县亟需的生活物资,这时候就要协调运力,疏导供需。又比如一个州县要开闸泄洪,就必须考虑到下游州县的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类似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我们一定要有协调发展的观念。”
这一点,郑铁山深有感触,道:“贤弟说得一点没错。想当初我们在韶州之时,就没有考虑这一点,矿场冶炼之后产生的废水,直接倾入河中,污染了河水,没有考虑到下游的广州居民的饮水问题。现在想想,确实很不应该。”
林星奋然道:“至于可持续,则是要求我们在大兴土木的同时,要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千秋幸福,不能为了图一时之快,而过度占用后代的资源。要不然我们将树木,矿产,田地都消耗光了,即使现在繁荣昌盛了,也是不能长久的。”
薛鹏三人笑道:“呵呵!大人的目光真是长远,都已经开始着眼子孙后代的幸福了。我等鼠目寸光,就没有想得那么深刻了。”
林星也笑道:“我也是就着这三点逐一分析罢了。”
听完林星的三点释义之后,薛鹏作为在浙江待了最久的老官员,提出了几点主张,道:“大人,当务之急,我们的主要方向还是发展农业。考虑到刚刚大旱,所以我希望能将早几年废止的青苗法重新开启,借给农民官贷,让他们有能力重新组织生产。”
林星表示同意,道:“这一点可行。而且我决定将官贷的息钱降低为零,从而减轻农民负担,只要他们到时候还回本金就可以了,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薛鹏想了想道:“可以!反正官府也不是靠息钱来维持。不过此事要瞒着朝廷,切不可让人抓住把柄,弹劾我们重启青苗法。毕竟朝中仍有旧党对王安石变法的残余势力耿耿于怀。”
林星道:“就依你所言。”
薛鹏又继续说道:“此外我会命人去湖州考察,抽调部分农业骨干,到各地去指导农民耕田种粮,一帮十,十帮百,充分带动全辖区的农业发展。”
林星一百个满意,暗赞薛鹏领悟指示的能力很强。
薛鹏说出下一个主张道:“除了农业之外,浙江的手工业非常发达,大有可为,其中主要是造纸和纺织,这是浙江的传统优势手工业,希望大人也尽力扶持。”
林星念了念造纸和纺织,沉声道:“好!我会想办法的。”
随后他又想了想,联系到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喃喃道:“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以惠民为目标。要这么说的话,我觉得,与其制定什么政策,倒不如为百姓多办点实事。因为政策是朝令夕改的,我终有一天会离开浙江,一旦我离任,继任者会否继续坚持这些政策,目前还不得而知。与其这样,干脆多将重点放在建设基础设施上,多打几条路,多架几条桥,多办几所私塾,这样不管谁来继任,这些措施都留在了浙江,岂不更好?”
三人闻言一震,不能置信道:“大人的想法别出心裁,但却是千古至理。常言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人是会离开的,只有建筑是不会离开的,一旦兴建了,就永远惠及百姓。”
林星回过神来,展齿笑道:“这么说,你们也支持我大力建设基础设施了?”
当然支持!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八章 基础设施
书接上文。
经过开会讨论之后,林星的工作重点放在了修建基础设施,改善民生上面。散会后,薛鹏立刻组织官员,深入到浙江十四个州县,实地考察各地的路政交通,田园屋舍,庙宇祠堂,私塾教室,村落建设等情况,经过近半个月的调查,收集了大量资料,掌握了辖区内的风土人情的第一手情况,为摸清浙江底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天,薛鹏拿着统计汇总表,来到林府,请示道:“大人,这是关于辖区民生情况的统计表,请你过目。”
林星接过统计表,翻看了几页,道:“果然不出所料,整个辖区,以杭州和湖州为龙头,经济较为发达,民丰物富。受益于这两地的周边范围,发展也还算跟得上节奏。但是那些偏远地区,比如处州,衢州,温州和台州,则是贫穷落后,民不聊生,与这两地泾渭分明,形成了贫富悬殊的局面。这显然与我们的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
薛鹏推而论之道:“大人的意识,是否改善民生的重点像这些偏远山区倾斜,通过州府的帮扶,提高百姓生活水平,从而促进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林星听得心花怒放,忙不迭地点头赞许道:“薛鹏,你越来越领悟科学发展观的精髓了。没错,我们要在落后地区,投入人财物,花大力气兴建基础设施,进而改善民生。”
薛鹏有些模糊,问道:“大人,基础设施包括哪些?”
若是在现代,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建设,包括铁路,公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等。但是在宋朝事情,这些都不存在。所以林星说的基础设施,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