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没有终点的长假-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越快;然后是淋巴组织,这时候,菌丝已开始深入细胞之间与内部,人体的血液变得粘稠,流速减缓,伤者会高烧不退意识不清,局部血管阻塞破裂,皮肤上有深色的出血斑点;然后是消化系统的全面崩溃,消化道内壁粘膜脱落、液化,伴有内出血——这时候的情况同感染埃博拉病毒很相似;毒株开始侵袭脑部,阻塞它与神经系统的联系,使脑组织功能产生紊乱,这时就会产生多种症状。当一个伤者开始出现言语困难,神经性持续呕吐,甚至幻觉……”

“无法忍受颠簸和震动,局部痉挛,新陈代谢停止……”田璐小声喃喃自语着。

“是的,”姜一衡简略地停顿一下,“这说明他很快就要死了。最后一步,在菌丝的作用下完成与宿主神经系统的融合——这一过程需要的时间各不相同,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于是有的寄生体在死后立即‘复生’,而有的则需等很久,使他人出其不意地遭袭。”

第46章 自食其果

“就没有一种,哪怕一种已知的药物能够阻止这一过程吗?”田璐想起了她的病人胡小平,以及自己当时持续不断试图以医疗手段挽救他生命的努力,眼睛不由得有点发热。

“很遗憾。抗生素、抗菌剂、引导剂、解毒剂……甚至放疗化疗外科手术,所有可能的方式我们都尝试过了。”研究员毫无遮拦地将注视的目光投射在他的听众们身上,眼神深沉而坚决,仿佛风暴过后平静的大海。

“……”

“有了!动物呢?我们还没看见过一只动物丧尸,这是不是说明真菌不会感染动物?我们不能从动物身上提取抗体吗?”灵光乍现的希望使田璐脸上容光焕发。

“动物同样会被感染。动物的组织细胞受冯氏菌侵袭的方式同人类一模一样,只不过由于大脑构造的区别,形象地来讲,就像一个小伏度额定功率的变压器承载不了大功率的电流通过一样。动物死后,冯氏菌孢子同样会生长、攻击组织细胞、侵占大脑……却只能造成动物神经系统的全面崩溃,而无法使它们‘起死回生’;如果一只动物被寄生体抓咬——当然据我所知,寄生体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以外的动物,或者咬了一只寄生体,那么它会在数分钟内,由于大脑功能紊乱而立即死去。寄生菌全面爆发以后,实验室里曾经有十只实验用黑猩猩,其中只有一只,在感染冯氏菌死去之后不久,出现了局部肌肉抽搐、眼球震颤的现象,但它始终无法像人类寄生体那样站起来并作出攻击性行为。这种现象持续了不到二十四小时便彻底消失,黑猩猩寄生体真的‘死’了。这是已知最接近人类寄生体状况的动物。”

“懂了。这冯索伦寄生菌,就是专门来消灭人类的,简而言之,就是世界末日到了吗。不过既然旧的世界毁灭了,那新的世界也要建立起来了吧!”范剑卷了卷袖子,在椅子上舒展了一下手脚,好像这就打算要出去大干一番。

“这个末日将持续很久。这些寄生体,也就是被冯氏菌支配的人类尸体甚至不会全面腐烂——因为自然界中参与尸体分解的细菌,其中绝大部分都被冯氏菌成株裂殖时所释放出的有毒物质抑制了,腐烂只会在感染者死亡前的一小段时间内,以及死亡后个别局部组织内发生,比如消化道壁。也就是说,受伤的人在垂死前会发出腐臭——对,很残酷。寄生体的消亡,基本上唯有依赖大自然风与水的物理作用。”

“核辐射能杀死寄生体吗?连同它体内的寄生菌成株?”张城问。

“可以,只要辐射量达到足够浓度。但这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要杀死(文)一个寄生体,只要破坏它的(人)神经中枢大脑,就可以使其(书)失去行动能力,然后放火烧掉(屋)解决后顾之忧。生物无法抗拒火焰的温度。如果你问是否能利用核辐射治疗感染者——不可以。因为早在活人体内的寄生菌被全部杀死之前,组织细胞就会优先受到核辐射破坏,虽然去除了感染,但伤患也会死亡。”

“我们来这里之前,在路边树林里看到白布裹着的尸体。”马青海说。

“那些大部分都是我在这里工作的同事。”

“他们怎么也会被感染?你们隔离得那么好。”

“科学家也有家人,很多人出去寻找家人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剩下坚守岗位的,我们需要活体菌标本来研究。虽说我们大部分人都拥有军衔,但实战能力却不怎么样。城市里很危险,而且除了致命的寄生体,还有趁乱抢劫的暴徒,我们的伤亡很大。另外一些人是在实验过程中牺牲的,我最后一个同事于两个月之前去世。”

“我们……”联系到自己的职业,田璐有些共鸣的伤感。

“我们都经历了许多。”研究员说道。接着,他像众人做了个抱歉的手势,转身从桌边走开,从一个架子上拿下一个格子状的浅容器,拿出一大把药片吞下,最后还给自己打了一针注射液。

“你……生病了吗?”田璐有些紧张地站到玻璃前。

“不用为我担心。”姜一衡露出了微笑,而这个温暖的笑容却在这一刻让他的脸孔看起来无比虚弱。

“我们中国人的老祖宗说过,万物相生相克,所以,这种致命的寄生菌在地球上也并不是无敌的。我们已经找到了一种具有放射性的霉菌,它可以分解冯氏菌毒株。我认为这就是终结末日的关键所在。”

“我想起来了!我们在来的路上,曾经在一个加油站内见到过一具发霉的丧尸,当时还奇怪,它脖子后头长霉的地方肌肉已经全部塌陷了呢,就像尸体腐烂久了一样。这是不是你说的那种?”袁茵急切的声音微微颤抖。

“是吗,你们也看到了?那么我想我们说的就是同一种微生物了。”

“那太好了啊!”范剑鼓掌,“那你只要多花点时间研究,就一定能制造出解毒剂来,那我们就不用担心死后要变丧尸了对不对?”

“理论上是这样的,如果有一支科学团队帮助的话。”

“噢!那好办吖,我们虽然不是专业的,但你让我们干点什么,抓抓丧尸什么的,我们早就锻炼得杠杠的!在灭顶的灾难下也能战胜存活,我们人类是不可战胜的啊啊!”一听到这个消息,范剑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兴奋得手舞足蹈。

研究员苦笑了一下,他看着玻璃外面的人影,考虑着是否要在这种时候给他们泼冷水。

“这的确是场灭顶之灾,地层下的古生物被自然灾难的火山爆发带出,这种情况谁又能阻止?可地壳由层层的岩石构成,岩石中间填充着矿藏资源,煤、石油、天然气、金属……地壳浮在岩浆以上。当某个地区的矿藏被持续抽取,那个地区岩层间的受力平衡就会被打破,产生传动效应。还有一些建筑在某些地层之上的过于大型的人工设施,如超大型水坝。于是,一些原本不该发生地质灾难的地方却有了灾难,全球的灾难增多,致使所有大陆板块都像多米诺骨板一样难逃影响。南极大陆会有火山喷发,在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如果不是工业活动造成的影响,很可能冯氏寄生菌将永远长眠冻土之下。以至于这场全球范围内的灭顶之灾说到底,其实就是人类在自食其果啊。”

第47章 “帮我个忙”(1)

翌日清晨,卫丑丑起床冲了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之后,找到公共厨房给自己泡了杯热咖啡,便捧着杯子漫无边际地在偌大的基地里面四处闲逛起来。

他们昨日从姜一衡口中得知,903研究所在建设之初,其中之一的目的就是在遭受核打击、生化攻击,以及大面积重大突发自然灾害之时,还能使国家职能机构保存有生的技术力量,为未来的对抗和防守提供支持。所以在设计中处处处处考虑到了特别时期水、电、通讯等的功能运转需求。整个基地的电力系统由一个小型装机容量的核反应堆提供,以驱动抽水机与净化装置提供地下水供给,还有照明、升降机、通讯及所有研究活动所需的电力能源,并且形成了一个各部门工序职能协调的能量利用圈。核电的余热被循环利用,比如基地里一年四季二十四小时全天都能洗到舒服的热水澡。

昨晚他们的会谈结束以后,姜一衡安排他们入住在现在空置的员工宿舍里。坚固的堡垒,罐头却美味且热乎乎的饱餐,好茶叶泡制的餐后饮料,甚至还有电脑游戏和音乐、视频播放器这样的娱乐设施。于是有些人便尽兴地玩到很晚,直到现在还没有起床。

卫丑丑昨晚没有加入大伙的娱乐探索,经过上午的体能消耗和持续数小时的驾驶,他觉得累了,便直接洗了澡上床睡觉。此刻,依旧有些睡眼惺忪的他从宿舍区一路走到昨天进来的那个大洞里,从地上设置为弧线造型的电脑以及大型器材中走过看过,又登上二层开敞钢架上设置的环形指挥台,有些好奇地观察这些类似电影道具一样的高科技机械。国家顶尖机密技术的先进程度,是他以前从来想象不到的。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一定也有同样令人咋舌的地方。然而即使这样,有这许多看起来无比先进、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的设施,人类也依旧没能逃脱着灭顶的灾难。说到底,同大自然比较起来,人类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

到最后吸引住他目光的,还是昨天姜一衡把自己关起来的那个实验室样的玻璃隔离间。

隔离间里面亮着灯光,就好像有人在里面工作似的。他走过去,把手和额头贴在玻璃上往里瞧。各种箱型、亮着各色指示灯的仪器,各种台面和闪亮的水槽,钢铁的支架上面摆满了玻璃试管、烧瓶、蒸馏器等生化器皿,酒精灯、电子显微镜、无影灯、架着移动型放大镜的操作台……在几张桌子之间和层层叠叠大小烧瓶的掩映下,他的确看到一个人影。那人正弯着腰,在地上拾取什么东西。

那人应该为姜一衡无疑。自从昨天认识这个人之后,他们七个漂泊者对未来莫测的不确定感仿佛终于能够随着问题的明晰而变得沉定许多。这个研究员也仿佛有无穷无尽的知识讲解给他们听,给他们正确方向的指引。初见时对他的怀疑和畏惧已荡然无存,他们打心底里觉得他跟他们能够相互依存。卫丑丑也不例外,于是他心情愉悦地同他打招呼。

也许是传音器没有打开的缘故,或者姜一衡忙于自己的事没注意到玻璃外的胖子,他没有做出反应。

卫丑丑便沿着玻璃走了几步,然后在侧面发现了一扇可供进出的门。他没有多想,扭了一下门上的把手,发现是开着的。于是他拉开门,掀起垂下的厚塑料膜走了进去,直接同科学家说:“早上好。”

对方直到这时才猛然站起身来,发现自己封闭的隔离室已经被人擅入了。

整理好的文件图表重新从指缝里滑落,撒了一地。其中一本笔记簿滑倒在桌子上,撞翻了一个装满水的大烧瓶。水顺着桌子流到地上,打湿地上的那叠纸。现场一片狼藉。可目标人物姜一衡就像一尊失去灵魂的雕像,他呆愣当场,竟一动也动不了。

#########

“你们必须马上离开。”

研究员与同七个人面对面站着,他干脆不再戴着防尘帽,露出没有任何毛发的头颅,平静地凝视着刚被他以广播急速召来的客人们。

面对主人这毫无征兆的逐客令,慌乱的一行人全部愣在当场。

自从进到大厅开始,张城就明显地感觉到不对头。他们昨晚头一回见到姜一衡的时候,他从头到脚都包裹在防化服与防毒面具内,同他们交谈时躲在隔离室内,即使指引他们回卧室休息,也是通过基地内部无处不在的联络扩音器和摄像头——昨晚,姜一衡也正是利用装置在基地以外各处路口的监视探头才发现他们接近的踪迹。

可是现在的他,居然和他们以一臂之遥地站在玻璃隔间以外,第一回毫无遮拦地暴露在了空气里。在如此近距离地观察下,只见研究员肤色苍白,不仅没有头发、眉毛、眼睫毛,甚至伸出的手臂上也不见汗毛。这个人分明已经病入膏肓。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张城的心顿时咯噔一下沉到了谷底。

“对不起——”他微微走上前,小心翼翼地说道,思忖着措辞,全心全意地希望事情还没有到最糟的地步,还能有回环的余地,“如果我们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甚至冒犯到你,请千万明白,我们不是故意的……”

“随阳核电站爆炸了?”脸色苍白的病人忽然打断他,眼里并没有显出丝毫不悦。

“诶?”

“你告诉我说随阳核电站爆炸的时候没有发生核泄漏?”

“是这样。”

“那真的很好。在你们到这里的半月之前,强台风席卷了大连港,那里的防波堤被摧毁殆尽,它引起的海浪漫到了离堤不远的工业仓储园区,卷倒了成百上千个大型化工储罐,造成有毒物质泄漏,同时污染了陆地与海洋。”

情况显而易见地糟糕。众人都听懂了这一点,但显然没能明白他此时为什么要跟他们说一些不相干的话。于是他们望着他的眼中充满了不解的目光。

“但这仅是自去年十月以来发生在地球上稀松平常的一件事。你们知道类似的事件还有多少起吗?”

第47章 “帮我个忙”(2)

看到听众们脸上表情了然的微变,他点了点头继续下去:“随阳核电站没有发生核泄漏,是因为启动了自毁程序,可是,像这样拥有自毁系统的危险物品工厂有多少?又有多少地方能在人类停止维护以后安然尚存?不,它们永远不会安全!泄漏、爆炸、起火……有毒物质会渗入地下水系,会挥发到空气中,会毒死动植物,会使人毙命!露天堆积的大量尸体会引发瘟疫横行,还有城市中的建筑物,雨水和植物会使它们朽坏解体,没有人类经营的城市很快就会变成一片废墟。更不用说那些会存活很久的、遍布于大街小巷的寄生体。你们也许可以平安一时,但运气不会一直眷顾,到时候将有你们想象不到的惨重后果。”

“那我们该怎么办?”袁茵的声音有些颤抖。

“到西部去。”

“原来你见到我们的第一句话是这个意思……”

“对。”研究员的眼睛里放出坚决的光芒,“远离人口密集的大城市,距离那些人工污染物越远越安全。所以你们必须到罕有重污染工业的我国西部地区去,新疆、西藏、青海……那里人烟稀少,你们面对来自寄生体的威胁便会极大降低。并且,那里丰富的自然物资也能为你们提供生活的必需保障。”

“太……远了吧……”

尽管已经从研究员的话语中感受到了没顶而至的灾难气息,但对于这些人中的大部分来说,他们半辈子都是在大城市的便利生活中度过的。即使灾后的这一段艰难岁月里,他们或躲藏或流浪时的食品和燃料供给,也都来源于之前城市生活的遗留。现在忽然被要求抛弃这一切远走异乡,比起对末日的恐惧,对未知地带的焦虑感同样让他们介怀不定。

“当天罡-3号还在的时候——那是我国的一颗军用侦察卫星,从一个月以前开始,我再也不能从这里操纵到它,因为在没有地面人工校时校速的前提下,它也同许多人造外太空飞行器的结局一样,会偏离飞行轨道,从而与地面失去联系,进而坠毁。那时候,这里还不是只有我一个人。除了研究样本、进行试验,试图搞清楚这场灾难的形成机制和逆转方法以外,我们同时在做的另外一件事,就是通过卫星监察国土。”

“每一天都有新的灾难在发生。墨西哥湾的海底输油管道自从去年十月中旬开始泄漏,情形早已无法控制,一块相当于夏威夷群岛面积大小的黑色油斑正在大西洋上漂浮东移,现在应该已经很接近地中海沿岸地区;去年十二月,太平洋西岸海底火山喷发引起的海啸摧毁了大半日本东部海岸沿线的城市,随之而来的地震使太平洋板块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错动;同年十一月初,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发生了连串的核爆炸,据我们推测,爆炸物应该是核弹头。大量的烟尘进入平流层,进而影响到整个东亚的气候,导致了千年罕见的寒冬。相信你们也感受到了……类似的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层出不穷,但迄今为止值得庆幸的是,我国国土范围内还没出现过什么毁灭打击性的大天灾,只有工厂爆炸化工污染之类的局部事件。大城市里的火灾很常见,其中最大型的恐怕是今年三月底,有一颗人造卫星坠毁到地面,击倒了东方明珠塔,并引发上海全城大火——”

听到这里,一行人心有所感,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东方天空烟尘被烟尘遮蔽的清晨。那时候他们经历得还不太多,因为有个舒适安全的容身所,有充足的食品和水,以及自打灾难初便一同面对的同伴。再看看眼下,身边熟悉的面孔已逝去大半,而剩下的人亦早已不是原来的那个自己。短短几个月间物是人非,他们不禁要感慨,唯有在严酷的威胁之下,生命才显示出本质的脆弱与珍惜。

“所以,你们必须去西部。”研究员再一次重复了他的要求,结束陈述。他眼中传达出的执着已早于话语深深印刻在众人心中。

“我们?……你是说,你不跟我们一起走?”

“记得我跟你们说过,冯氏寄生菌可以被一种放射性霉菌分解并杀死吗?”

名叫姜一衡的青年研究员宁静地望着歪着脑袋提问的范剑同学,脸上甚至挂有平和的微笑,好像在诉说的就是平时的家长里短。

“我独自在基地的这两个月里,的确成功地将其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制出了第一批药剂。我的药剂在外部实验中成功地分解了寄生体上的冯氏菌成株,但数量有限,所以我必须充分利用它们,尽快在活人身上做实验。”

“你……你……自己……”

“嗯,”他点了点头,嘴角的笑意更深了,“我就是实验对象,实验目的是,将体内的冯索伦寄生菌孢子全部杀死。所以等我死后,就不会被操纵神经中枢,再站起来变成行尸走肉了。”

“你……已经成功了,对吧?”

姜一衡的苍白的脸上绽放出光华:“我成功了。药剂起效了,它们将我身体中的孢子一个个锁定、分解,然后变成科代谢物由循环系统排出体外。我现在几乎已经是个‘纯净’的人了——你们懂我意思的话。只要再注射两次,或者三次针剂。”

然而他的听众们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可是现有的药剂已经用光。”果然,“放射霉菌——我叫它噬尸菌,在自然界的存在量极其稀少。它的生长环境要求苛刻,繁殖速度更是慢得惊人。你们在路上看到的那片停尸空地,其实就是我用来培养它们的基地。而我所剩余的时间已经不够等到下次‘收获’了。”

“你还能活多久?请不要介意我这么问——几个月?”

病人只是微笑。

“几周?——几天?”

########

“我要请你们帮个忙!”

说完,他转身回到隔离间,取出了一块4×3寸见方、密合严整的硬盘。

“这里面有我们这大半年来的所有研究成果。相信我的解毒剂再进一步,就可以彻底成功,并且安全地应用在活着的人身上了,这样大家就不用再活在冯氏菌的阴影里面。里面还有一些你们可能需要的信息、清洁能源技术等等,请把它一起带走。西部还有当时一些考察工作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幸存的可能性很大。你们能找到他们的话,这些资料将十分有用。到时候,请发展清洁能源,好好地活下去吧!”

第48章 离开(1)

四部车,七个人,不多也不少,就同来的时候一模一样。他们已经从山上下来,停留在山区到城市之间的缓冲地带。这里坡度平缓,视野广阔,既可以仰望群山峻岭,又隐约可见远方城区建筑物的天际线。山上浓密的林木顺着地势一直延续下来,在坡底形成了一大块半围的空地,阳光照下来的时候,在树林和草地上形成了分明的两块不同的景色。

七个人的小团体就把他们的车停在林地旁边,人则支起了临时的桌椅板凳,甚至打了点野味来,用野炊炉烹煮。

新鲜的鸡肉,涂上一点蜂蜜,然后搁在野炊炉上带的烤架上烧制,马青海坐在小板凳上翻着烤叉,并不时用三根指头拈一点盐撒上去。简简单单的烹制工序,不一会儿,蜜制烤鸡微甜的香气便开始诱人地飘散在小小的临时营地里面。

可众人却谁都没心情垂涎,各自心事重重,任思绪四散飘飞。

“我们离开多长时间了?”范剑的声音。他坐在离烤炉和马青海不远的地方,面前的地上刨开一个浅坑,里面撒满鸡毛和鸡头肚肠等物。用于刨坑的硬树枝现在被他拽在手中,正有一搭没一搭地往土堆上面戳来戳去。

“三四个钟头了吧。”范剑头一回没把注意力集中在香喷喷的美味上面,可马青海对此却一点都不奇怪。

“姜一衡,他还活着吗?”

接下去是大家的集体片刻沉默,这句话击中了此刻所有人的心事。

“到目前为止什么事都没发生,所以他应该还在。”

“我还是觉得我们应该带他一起出来。”袁茵轻轻叹了口气。

“可他说得很清楚,大家也都看到了,那根本是我们无能为力的。”郑卫国坐在一张可折叠的靠背躺椅里,用手揉着腿上的旧伤。每当天气阴冷或是身体过于劳累的时候,他的腿就会隐隐作痛,于是揉腿逐渐成为了这段时期里他的习惯性动作。

早上同姜一衡相处的最后一段时光,在几个人的脑海中深深停留。

他看向他们的眼神里并没有一丝对死亡的畏惧,甚至充满祥和:“我的解毒剂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噬尸菌内带有的放射性并没有去除。所以这就像放化疗,杀掉寄生菌孢子的同时也在破坏着我的体细胞——所以我必须时刻地待在完全无菌的环境里,并且用大量药物达到体内环境的平衡。现在你们看到了,我跟你们一样在外面——”

他抬眼向四处看了看,笑容中带着一丝抱歉。“我只能活几个小时了。”

“对不起!我不知……不是故意……”卫丑丑脸色煞白地捂住脑门,他猛然间明白过来,正是自己方才的不慎闯入,开启了这位研究员生命的倒计时。

“不要内疚!”他打断他,好像自己才是应该道歉的那个人,“我本来就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撑到下一批解毒剂制好的时候。事实上,我能撑这么久,没死于并发症顺利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了。其实我每一刻都有可能死掉的,所以才会出去接你们进来!”

“要是我不乱闯你就有活下去的可能!”胖子铁塔一样的身躯在微微颤抖,干巴巴的嗓音充满了紧张的情绪。

“这样维持活着的状态其实很难受。你们不知道,我每天得吞多少药片,打多少针注射液……咳咳,我现在几乎什么东西都吃不下去,每天得靠挂营养液来维持体能。只要需要离开无菌室的情况,就得从头到脚穿上密封的防护服,回来的时候要经过全身消毒……现在,我的鼻子已经对消毒剂失去了灵敏度,连大自然的新鲜空气都不能闻到!如果必须这样才能苟活于世的话,我的生命就没什么意义了。从监视器里看到你们拐上车道向基地方向开的时候,我就隐隐预感到,你们就是我一直在等的人!如果怕死的话我就会事先警告你们,就不会在自己身上做实验了!”病人把因瘦削变得骨节分明的手掌放在高出他大半头的胖子肩膀上,像在安慰一个做错事的孩子。

“解毒剂的完全应用已经不远,我坚持到现在的使命已经达成。所以哪怕只剩下几个小时,也让我没有顾虑地、像正常人那样过完吧!”

在那一刻,所有人的心头都涌上了一种无能为力的辛酸。他们总共认识他不过十几小时的时间,对他的印象从最初的怀疑抵触到敞开心扉,而正当他身上的那些可贵的品质开始照亮他们眼睛的时候,却被告知这个人将不久于世。恒星在经过亿万年的燃烧后,发出了一道最耀眼的光芒,然后消逝在茫茫宇宙中。

“现在还有点时间。”不久于世的病人抬腕看了看手表,当他发现自己正被七道充满感伤的目光环绕的时候,他的脸庞骤然点亮,笑容就像个孩子。这些人从心底里为他的将逝感到难过,那一刻,他觉得很温暖。“我带你们参观一下基地好了!自从基地建成以后,我们还没接待过平民参观者呢……”

“我的爷爷是国家两弹一星项目最早的那一批工程师。那时候,他们的事业在相当艰苦的条件下进行,几乎没有什么保护设施,所以工作人员受到核辐射的情况非常普遍。爷爷在我爸爸十几岁的时候就得绝症去世了。特殊时期的时候,爸爸又因为家庭成分不好上不了学,后来,他们就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所以从小到大,我的学习成绩一直是拔尖得好。即使在中科大少年班的时候,在一群理科尖子生里,我也能够轻松位列前茅。小时候同龄人玩的游戏我基本都没接触过,现在想想,真是遗憾啊。”

说着话,他带着参观者们登上架在半空中的圆形平台。

“那是我以前的工作台。”他指给他们看,“边上是老李,他负责整个基地的通讯设施,去年事发后不久,他在外面维修发射器的时候遭到了袭击……那边是崔工,他是我们的实验总指挥,受伤后自愿做了第一例活体研究样本。大家看着他去世。还有冯亮,他就是我最后一个去世的同事,我们两个一起发现的噬尸菌……我们以前的工作环境十分紧张,互相之间可以说并没有特别深入的了解。一切都是从去年十月以后开始不一样的。每个人的音容笑貌都好像近在我眼前,我现在真的好怀念他们!。这个时候才感觉到,一个人在的那段日子,我是多么孤独……”

第48章 离开(2)

即使现在回想起来,姜一衡短暂的快乐时光还是会让他们难过。

“我记得刚开始的时候,他是个给人感觉很严肃的人,后来……现在我能想起来的,却都是他的笑脸。如果不经历这一切,他应该会是个很开朗的人。”袁茵托着下巴,眼睛望向远处的山头。

“都是我的错!”

自从知道姜一衡生命即将结束的原因以后,卫丑丑便接受了比他其余同伴更为深刻的打击。尽管对方已经竭尽全力宽慰于他,同时,在场的同伴也没有任何一人责怪,可他还是认定了自己的罪过。同伴们都看到了姜一衡迎接死亡时的从容甚至欣慰,尽管悲伤不舍,却依然决定成全他。只有卫丑丑。就好像被许思凡的热血再一次溅到脸上。他便陷入了一轮自责的循环难于自拔。

“别这么想!你事先并不知情,那并不是你的错。”袁茵走过去坐在他身边,她有些担心地望着难过的胖子,把手放在他臂上,试图开导他。

“我们……真的要像他说的那样,到西部去吗?”田璐的眉头皱在一起,“那得有好几千公里远吧。就这样一路开车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