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导演万岁-第6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斯福没有让这些人失望,很快就拿出了自己的第二份报告。

    在这份报告中,他要求国会通过特别法案,以国家的名义收回这些公共设施的所有权!

    这个报告一出,国会立刻炸开了锅。

    要知道,国会的议员,都是大财团的代表,或说和大财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罗斯福这么搞,显然极大出动了大财团,特别是摩根这样的财团的利益,自然引起了一片争论。

    摩根财团的那些代言人包括共和党的议员显然都强烈反对,他们是不可能接受这样的一个提案地,如果这个提案被通过地话,那么摩根这样的财团损失可就大了。

    但是。民主党的议员。以及那些和摩根财团关系不好或说原来还不错现在转投到民主党这边的众多财团的代言人,却对此极为支持。

    摩根财团在华尔街是十足的巨人,能够看到这个巨人被盘剥,看到竞争对手被盘剥,这些财团是很乐意的。

    而最致命的一点是,从法律上讲,罗斯福的这个提案完全义正辞严,符合相关地法律。

    民主党不仅仅只在国会内部动手,他们更是在舆论上大肆造势。在各大媒体上对罗斯福的这个提案进行宣传。而在宣传报道的过程中,那些亲罗斯福和民主党的媒体们,完全把罗斯福塑造成了一个正义斗士的化身。

    “经济危机为什么会生!?就是因为那些大财团!他们让我们掉入了苦难的深渊,却借着经济危机的空挡继续搜刮我们的血汗!看看那些公共设施!我们的民众累死累活,拿到的是可怜地一点工资,那些财团,得到的全是大笔大笔的股权!”

    “这是罪恶地,这是不公平的!罗斯福总统提出收回这些大财团的股权归国家所有,是正义的,他不畏这些大财团的报复。挺身而出,这种精神,让我们深为佩服!美国的公民们。希望你们能够对这位勇敢的总统给予支持!”

    在《纽约时报》上在nBc的广播里面,这样的宣传铺天盖地。

    民众随即沸腾了。要知道,经济危机是由那些大财团导致的,这种说法自从经济危机爆以来就在民众中很有市场,而长久以来,民众对于那些大财团都是无比仇视地,这也是仇富心理使然。当初,他们感激新政中的这个公共设施的举措,因为这样做解决了他们的失业问题,至少能够让他们不在挨饿。但是现在,他们不这么想了,他们开始觉得,罗斯福说的话,是对的。那些大财团的确是靠着他们地血汗赚钱,为他们自己牟取利益。

    而别人剥削他们,这还是他们最不乐意地。

    所以民众对罗斯福的这个计划出奇地赞成。社会上。民众一片欢呼,支持国家收回这些公众设施的所有权!

    而在这件事情上。亲共和党的传媒包括洛克特克旗下洛克特克电视台、cBs以及《时代周刊》等媒体,却明显处于不利地位。一方面,罗斯福的这个要求在法律上是完全站得住脚的,我们不可能像之前堂而皇之地站出来反对,因为这样做的话,是十分愚蠢的,必然会民心大失。另外一方面,罗斯福这一次明显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他钻了一个空子,法律上能够占得住脚,国会里面大部分的议员都支持,民众呢,有了这么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自然能够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这样的话,罗斯福的这个提案自然十分的有利。

    在这方面,我们的媒体完全使不上力气,我们无法正面反对,只能利用报道隐晦地表达我们的观点,比如在洛克特克电视台的节目中,我们就分析了当时美国的情况,支持那个时候国家根本就没有资金投资兴建规模如此庞大而且数量如此众多的公共设施,而这些公共设施的兴建,也在帮助美国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大财团投资,他们必然就要获得一些受益,这是天经地义的,罗斯福这种强行收财团财产归国家所有的做法,无疑于一种强盗做法。

    但是我们的这种宣传,对于那些被罗斯福挑逗得已经快要丧失理智的民众来说,根本就听不进去,他们现在满脑子都是财团的那些人是吸血鬼,一定要惩治他们。

    在议员、民众以及舆论的压力之下,国会不得不对罗斯福提出的这个提案进行讨论表决,议员们争吵不休。

    “这个罗斯福,真是太狡猾了!”柯立芝放下了手中的报纸,看着我,摇了摇头。

    “何止狡猾,简直是邪恶。”我皱起了眉头。

    “老大,有一点我十分的不明白。”作为洛克特克传媒集团的负责人,甘斯这段时间在宣传上可是绞尽脑汁。

    喝了一口茶。躺在椅子上看着天花板。

    “罗斯福这一次的目地。显然是为了对付摩根财团,这是一次十足地报复行为,但是即便是成功了,也只不过是让摩根财团受到损失而已。而通过这次行动,他也必将给自己留下不利的影响。”甘斯说得有板有眼。

    “什么不利影响,你说说。”柯立芝对他的话倒是很感兴趣。

    “很简单呀。胡佛和鲁特曼当政的时候,维护的是摩根财团的利益,做出的一些政策,偏向于他们。公共设施这件事情上面就是这样,但是罗斯福和胡佛、鲁特曼比起来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不过他维护的是洛克菲勒财团地利益罢了。他现在搞出这么一手,说摩根财团借着国家权力为自己谋福利,如果他成功了,把公共设施中的那些财团的股份收归国有了,那么下一次,他自己也无法为洛克菲勒财团谋福利呀,因为他已经给自己竖立了一个牌子了。”

    甘斯的话,让我点了点头。

    这一点我的想法是和甘斯差不多的。

    “甘斯。你还是有些嫩了。”柯立芝笑了起来。

    “某种程度上,你的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我告诉你。罗斯福这一次不仅仅只是报复摩根财团这么简单,他还有其他更大的目的。”柯立芝抽了一口烟,咳嗽了几声,继续道:“罗斯福刚上台,而且实在一片抗议声中上台地,鲁特曼的死他就没有撇清关系,不久之前,好莱坞这边又闹出了如此大的动静,所以他本人地声望就有些摇摇欲坠了,如果要走得长远。他就必须做出一些能够让自己的声誉直线上升的事情来。而这方面,他是十分在行的。”

    “在之前和我们对抗的过程中,他就已经看到了民众力量的强大,所以这一次他自然会把立足点放在民众身上。他提出的这个法案,收回财团的股权归国家所以,彻底得到了民众的极力支持和认可,你现在到外面看看去。看看有谁不对这个提议拍手称快!?”

    “通过了这个提案。罗斯福获得了民众的极大支持,也实现了他地目的。媒体上把他打扮成一个正义斗士。而现在很多民众通过这件事情也开始这么想了。”

    “我告诉你们,民众是最好被愚弄的人,尤其是当他们作为一个群体的时候。不是有个叫荣格的人提出了所谓的集体无意识嘛,这个就是典型的集体无意识。罗斯福这一手玩得很是漂亮,他知道他要赢得支持,就必须赢得民众,现在他做得成功。当然了,这一次他也可以顺便打击摩根财团。至于甘斯说地罗斯福给自己留下了一些不利因素,那是可以忽略地,他是总统,以后对于洛克菲勒财团有利的事情多得是,不在于这么一两个。”

    柯立芝地分析,让我额头上冒出了冷汗。

    梦工厂、洛克特克财团之所以这么屹立不倒,我比任何人都清楚,那是因为民众的支持,包括我本人,之所以在美国有如此高的声望,那全完是因为一次次事情之后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民众的支持,而现在,罗斯福显然在向我们学习,在走一条和我们差不多的道路,只不过他手中的武器,是他作为总统的政治权力。我用电影影响民众,他用政治举措来赢得民众支持,两的效果是一样的。

    而罗斯福获得民众支持,无疑是我最担心的。

    今天一万两千字送上。

    今天晚上要赶回上海论文答辩,晚上的火车,明天的更新可能会晚一点,但是一定会更,大家放心,呵呵。

    这几天会很忙,小张死命码字吧。大大们,用你们的票票支持一下!( )

第1073章 麦卡锡和广播电影局 第1074章 麦卡锡,你毛还没有长齐呢?!(求月票!)

    罗斯福针对大财团在公共设施中获利这一点提出的议案,不仅为他赢得了国会的支持,展现了他作为总统的手段,更是赢得了基层民众的一直赞赏,而罗斯福也利用民众仇富的心理,实现了他的如意算盘。

    2月11日,国会对罗斯福的这个提案进行了最后的商讨和表决,最后宣布了结果。

    这个结果,明显是妥协的产物。

    针对罗斯福要求收回公共设施归国家所有的提案,国会的最后决定是:将公共设施收归国有,但是国家必须拿出资金补偿那些财团的损失。

    这个结果,算是结结实实打了一回太极拳。

    而看到这个结果之后,我不仅为国会中提出这个建议的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罗斯福的提案,表面上看是有理的,而且是符合法律的,也得到了民众的赞同,但是行使起来,难度就大了。

    不管是摩根财团还是其他的财团,都不是软柿子,国家收回公共设施,对于他们来说,可是一件利益大为受损的做法,他们是绝对不可能答应的。而一方面,他们无法推翻罗斯福的提案,另外一方面又要保证自己的利益,那么就只有这个结果了:你要收回,好呀,那你得赔我的损失。

    这一招,实在是太高了。

    当初之所以由国家出面批准兴建众多的大型的公共设施,而让财团出资,根本地原因还是因为政府没有钱。实际上胡佛当政的时候,联邦政府都快要被掏空了。

    经过了鲁特曼这几年的苦心经营,虽然政府现在有些家财,但是财政还是紧巴巴的。如果真地要像这样赔偿财团的损失的话,罗斯福手头同样要掏空了。

    而这对于雄心勃勃想要干一番大事情地罗斯福来说,是不太可能答应的。

    结果国会地这个决定一出来。形势就十分的尴尬了。

    罗斯福高喊着将公共设施收归国有,但是却不愿意拿钱去换。而罗斯福不拿钱,大财团是绝对不可能白白给他的。

    两方面这么一拉锯,形势就生了很好笑的变化。

    而国会经过了一系列的几乎是无休止的会议之后,经过对双方的调停,最后有了这样的一个结果:国家有补偿地收回一些重要地公共设施的所有权,其他的公共设施,日后将一点点收回,当然。这要看国家有没有钱了。

    公共设施风波闹腾了这么长时间之后,就以这样的滑稽结果结束了。

    这个风波,不管是国家还是财团都没有受益,唯一受益地是富兰克林。罗斯福。通过这次风波。他让国会里面的那些议员以及议员背后的那些财团们看到了他的坚定和野心,也进一步确立了他在政府中的权威,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情,他的民意支持率开始上升,对于他来说,这显然是最重要的。

    这场风波闹腾过后地一段时间,美国又平静了下来。

    这种平静。总是让我觉得堵得慌。

    2月底地一天。我在办公室里面和柯立芝聊天,吉米告诉我海斯和格兰特求见。

    当这两个老头走进我的办公室里面地时候。我就觉得这两个家伙脸色有些不好看。

    “两位,不是听说你们到华盛顿度假去了嘛,怎么这么快就跑回来了?”我站起来亲自给他们倒了两杯茶。

    格兰特一**坐在沙上,一口气把杯子里面的茶水喝完,然后道:“度假!?华盛顿那鬼地方是度假的吗!?”

    一边说,格兰特一边气呼呼地摇了摇头。

    “怎么了?你们不是去度假,干嘛去了?”我看着海斯道。

    “干嘛去了?自然是开会。”海斯看样子也一肚子火。

    “开会?让你们两个去开会?开什么会?”我笑了起来。

    格兰特是好莱坞的荣誉市长,海斯是法典执行局的主席,让他们两个人去开会,这是一个什么会议?反正我是想不到。

    “让我们两个去,自然是和电影相关。”格兰特看着我道。

    他的这句话,让我心头一动。

    和电影相关的会议,又是在华盛顿?难道……

    我脸上的笑容马上没有了。看起来这个所谓的会议大有来头,不会是罗斯福开始向好莱坞动手了吧?

    我坐到了格兰特的旁边,低声道:“格兰特,说说,是什么会议?是不是对我们不利?”

    格兰特听了这话,冷笑了了一声道:“那帮狗娘养的,还能干出什么好事来。不过安德烈,你也不用担心,说起来也没有什么大事。”

    格兰特和海斯相互看了一眼,接着道:“这次我们被找去,是参加一个专门的电影专题会议。会议的组织是文化部的那帮人。这次会议上,主要的任务有两条,一是对美国现在的电影现状进行综合的调查和分析,也算是摸底了,这方面,我和海斯是行家,被问得最多,而且我们两个人都被逼着提交了两份报告。”

    “文化部什么时候开始这么对电影感兴趣了?”柯立芝愣了起来。

    要知道,在此之前,对全美电影进行管理的机构可是海斯的法典执行局,文化部基本上都是不管事的,这一次竟然做出这样的动作,实在值得玩味。“格兰特,那第二个任务呢?”我没有顾得上在柯立芝的这个问题上细加讨论。

    “我们气就气在这第二个任务上。”海斯一提起这个就直白眼。

    “文化部这一次不知道是不是吃饱了撑的了,声称要在三月份组建一个广播电影局,全面负责美国广播电影的管理。而且,据说这个广播电影局直接归属于文化部领导,是美国广播电影行业最上级地单位。”格兰特气呼呼地说道。

    “最上级的单位!?那不就说连法典执行局都得归他们管!?”我转脸看着海斯。

    海斯咬咬牙,然后点了点头。

    法典执行局建立这么多年。工作十分的有成效,而且现在在美国,不管是在电影界还是在民众中间。有着崇高的威望,也得到了所有人地认可。现在突然在上面多了一个广播电影局。而且还可以管他们,这怎么可能让海斯接受得了。

    “那帮狗娘养的,完全都是文化部里面的官僚,对电影一点都不了解,对好莱坞地情况也不太清楚,让他们管理,简直就是胡闹吗!”海斯气愤地说道。

    “海斯,这件事情我看是有人成心安排的。”柯立芝放下了报纸。然后笑了起来。

    怎么会?”海斯有些不相信。“文化部从来对电影都是不过问地,现在却变得这么积极,明显就是现在的政府开始转变态度了嘛,罗斯福那家伙肯定做过什么指示。”柯立芝的话。让我们都点了点头。

    “要说,成立这个所谓的广播电影局,我是没有什么反对的,多了这么一个机构,一个直接隶属于政府的机构也好,毕竟法典执行局现在虽然行使着管理美国电影的权力,但是只不过是一个社会组织罢了,并不是政府机构。成立了这个广播电影局。如果工作做好的话,也行。但是关键是。这帮人草率了,看看出席会议地那些人,简直让我肺都气炸了!”

    海斯恼怒异常,把他的沙的扶手拍得啪啪响。

    “格兰特,怎么回事?”我问道。

    这个问题,让格兰特也恼火:“参加会议的人,除了我们之外,是一些管理人员,其中就有所谓地这个广播电影局的领导。那帮家伙,完全就是饭桶,根本不了解电影,其中的一个家伙竟然问我米高梅的厂标为什么是个山峰呢?我听他这话,当时就想抡起椅子砸烂他的脑袋!”

    “最可气的是拿个广播电视局的局长,我都不知道美国政府特别是文化部里面是不是死绝了人了,竟然派出了一个二十五岁的毛都没齐地年轻人担当这么重要地位子!这不是彻底想搞垮美国的电影业吗!?”格兰特快要气晕了。

    “一个二十五岁地广播电影局局长!?年轻岂不是和我差不多大?”我顿时睁大了眼睛。

    “是的呀!安德烈,如果你去当,我完全没话说,但是那小子我一看就生气!”海斯要口吐白沫了。

    “谁呀?有这么大的能耐?”我问道。

    海斯道:“这个家伙,原来曾经加入过共和党,现在则是民主党的成员,威斯康星州人,大学毕业没几年,一直都在文化部里面做事情,主管传媒这一块。在罗斯福的竞选活动中,他是民主党竞选办公室的重要智囊之一,据说为了罗斯福的竞选出了大力,深得罗斯福的赏识。****而这一次,我怀疑他出任广播电影局局长,很有可能就是富兰克林。罗斯福指使的。”

    “民主党还有这样传奇的人物?”我顿时对这个广播电影局的局长感兴趣了起来。

    二十五岁就能够担任这样的一个位置并且深得罗斯福的赏识,这家伙身上一定有过人之处,不然像罗斯福那样的牛人是不可能对他感兴趣的。

    “海斯,这个家伙叫什么名字?”我问道。

    “约瑟夫。雷芒德。麦卡锡。”海斯皱起眉头道。

    咳咳咳!我差点没被茶水呛死。

    “你再说一遍!是谁!?”

    “约瑟夫。雷芒德。麦卡锡。”海斯又说了一遍。

    我就有些呆了,与此同时,我觉得自己脊背凉。额头上开始冒出冷汗。

    约瑟夫。雷芒德。麦卡锡,在后世可实在是太有名了!他那闻名世界的“麦卡锡主义”在整个美国形成了白色恐怖,美国在他手里面完蛋,无数人甚至是重要的社会名流都被他划为或是苏联间谍。不少人被撤职、逮捕甚至被处死,这家伙甚至在军队搞忠诚调查,差点没引起军队暴动!可以说。这家伙绝对是个魔王一般地存在!

    但是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麦卡锡主义泛滥的时代。应该是四五十年代呀,算一算,也应该是一二十年之后了,怎么这家伙这么早就露头了!?

    不过转念一想,麦卡锡的出现也不是不可能地。历史上,他在3o年代从事律师并且担任巡回法院院长,之后凭借着他的思想赢得了参议员,并且青云直上。最后制造白色恐怖,成为了美国沙皇,但是现在,他并没有获得多大的权力。只不过作为罗斯福地一个幕僚,担任广播电视局的局长罢了。

    麦卡锡这个人,才能肯定更是有地,而且能力十分的优秀,但是从历史上他的所作所为来看,这家伙绝对属于那种独裁,暴躁、有野心并且刚愎自用。

    一想到由这样的一个人担任广播电影局的局长,而且他又是罗斯福的党羽。我就有些心乱了。

    “安德烈。这个约瑟夫。雷芒德。麦卡锡你认识?”看着我的举动,格兰特问道。

    “我只是听说过他的一些事情。只知道他在罗斯福地总统竞选中挥了不少的作用。”我搪塞道。

    “这家伙,的确有些才能,和其他的那些文化部地官员相比。对电影也有很深入的了解,但是我不喜欢这个人。这个年轻人不懂得谦逊,不懂得尊敬,在别人跟前,他仿佛就是个皇帝一般高高在上,和你说话的时候完全是命令的语气,而且这个家伙总给人一种阴险的感觉,你和他谈话,总觉得他在不停地打量你,在算计你。”海斯对麦卡锡的印象十分的不好。

    “安德烈,我和海斯一回来连家都没回去就直接到你这里来了。我们有些担心呀。”格兰特看着我,诚恳地说道。

    我点了点头。

    他们的心情,我是能够理解地。广播电影局地成立,应该是一件标志性的事件。

    如果说之前罗斯福闹出来地所谓的公共设施风波是向共和党和共和党背后的那些财团示威的话,那么这一次成立广播电影局显然是向美国电影界示威。

    这个机构的成立,剥夺了已经深为好莱坞电影人以及民众为之敬佩的法典执行局的最高权力,使得这个执行局沦为了一般的管理机构。

    这帮家伙很聪明,他们知道法典执行局这么多年来深得敬重,想撤销是绝对不可能的,既然不能撤销,那干脆就在上面重新建立一个机构,这样一来,连法典执行局都得俯听命。

    而广播电影局局长,显然是一个极为重要甚至对好莱坞电影的命运影响至深的一个人!

    这个人,约瑟夫。雷芒德。麦卡锡,尽管年纪轻轻,却是让我不寒而栗。

    树的影,人的名,这么一个恶魔的出现,让我心惊肉跳。

    “安德烈,我觉得这个广播电影局如果建立的话,可能很快就要出台一些政策,而这些政策绝对是对我们不利的。”柯立芝似乎已经猜到了罗斯福的想法。

    “是了。”我点了点头:“现在罗斯福和我的关系,美国人都清楚,他不可能自己亲自出马,那样一来就太明显了,这样一来,他就干脆找来了一个代言人,找来了这个麦卡锡,通过他,通过广播电影局,他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

    “安德烈,那我们怎么办?”格兰特和海斯同时问道。

    这个时候,他们两个也没有什么主意了。

    “人家成立这个机构,我们是没有办法的。不过这个机构成立是一回事,但是能不能对我们好莱坞号施令,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冷笑了几声。

    “不错。只要我们联合起来,广播电视局的权力再大。政策无法在好莱坞施行,那也是白搭。”海斯很是同意我的说法。

    “海斯,格兰特,今后我们地路。真的有点曲折了。”柯立芝道。

    “不过也更有劲了。”我乐了起来。

    广播电影局要在三月份成立的消息,很快传了出来。而这个消息顿时引来了巨大的争论,尤其是在好莱坞。

    好莱坞。原本是不存在这样地的管理机构的,自从好莱坞开始有第一家电影公司以来。这个地方就是十分自由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众多地电影公司在这里展,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拍摄什么电影就拍摄什么电影,这是他们的自由。

    这种自由,在好莱坞的初创年代,极大地推动了好莱坞的展。没有约束的好莱坞,可以生产出各种各样的电影,推动了电影展的同时,也使得这个电影基地得以不断壮大。但是随着好莱坞电影公司的越来越成熟。规模越来越大,情况就有了一些改变了。最明显地就是电影公司竞争加剧,而为了能够取得胜利在竞争中处于上风,电影公司就不顾社会道德,投拍了大量的格调低下的电影,同时好莱坞电影人的生活也是十分地糜烂。在这种情况下,法典执行局应运而生。

    它的诞生,极大地改变了好莱坞的面貌。使得好莱坞改头换面。形成了良好的风气,而法典执行局经过几次改革。最后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以及它自身对于好莱坞的督查和管理,也使得好莱坞越来越繁荣,越来越健康。

    这种情况是好莱坞人以及民众都满意的,现在突然多出了个广播电影局,而且权力如此之大,甚至过了法典执行局,人们就有点不能接受了!

    广播电影局地出现,遭到了好莱坞电影人地一致质疑,但是这种质疑声并不能够阻止这个组织的成立,事实上,成立这样地一个组织,也是联邦政府一直想做的一件事情。

    当初之所以没有广播电影局这样的组织,很大原因是好莱坞从建立到192o年代,不管是从影响力还是从经济利益来说,都没有引起联邦政府的过度重视,在他们眼里,那地方就是一些鱼龙混在的公司拍摄供民众乐呵的电影的地方,除此之外,它给美国带来的效益,远远不如油田或是汽车制造厂。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联邦政府这么多年来都始终让好莱坞自由展,事实上,政府始终都没有怎么重视这里,也更没有专门成立一个组织对好莱坞进行管理,但是这几年来,好莱坞的展已经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别的不说,在影响力上,好莱坞电影可以轻松地引燃一场社会风暴,而在经济利润上,很多经济学家都称,电影将成为未来和石油、汽车同样赚钱的行业,而且有可能更加有展前途。

    在这种情况下,联邦政府显然眼红了,它必须要掌握这块诺大的蛋糕,所以批准建立广播电影局,显然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但是对于好莱坞电影人来说,这个所谓的广播电影局,显然是个枷锁。

    三月。广播电影局高调成立了。

    约瑟夫。麦卡锡以局长的身份召开了记招待会,宣布广播电影局正式成立,在这个记招待会上,麦卡锡说出了广播电影局的职能和主要的目标。

    “一言以蔽之,广播电影局的成立根本上还是为了推动美国广播电影业的展。广播且不说,这几年好莱坞的展就十分的迅猛,电影公司不断壮大,产业已经形成了规模,而且影响力也与日俱增。这是好事,不管对于观众还是政府。但是有一点必须要指出来,那就是,好莱坞这几年也存在这严重的问题。”

    “从好莱坞初建到2o年代,在我看来,那是好莱坞的最好的年代。**  ***众多公司在这个地方自由的竞争和拼搏,各种各样的电影被拍出来,各种各样的声音得以呈现,但是现在,你们看看好莱坞。看看这个地方,已经完全形成了寡头公司,原先的众多的小公司不断倒闭,连那些中等规模或是大规模地公司也有的被吞并和倒闭了。如今的好莱坞,是垄断的好莱坞,生产出来地电影再也没有之前的那么丰富了。很多都是一个声音。”

    “这是一件十分不好的事情,我想广播电影局地成立。会在这方面做出一些事情来。”

    面对着记,麦卡锡侃侃而谈,仿佛对好莱坞的情况十分地熟悉。

    但是现场马上就有记提出了疑问。

    ”麦卡锡先生,我觉得你的这种说法好像不对吧。你说好莱坞从初创时期到2o年代是好莱坞最好的年代,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现在不管在电影界还是在社会学、艺术学界,都已经形成了定论,如今才是好莱坞的黄金时代。而之前只属于展阶段。”以前好莱坞那么多公司,规模很小,生产出来的电影虽然数量众多,但是质量低下。很多电影存在着严重的艺术和社会缺陷,但是现在好莱坞生产出来的电影,却都是高质量高投入高艺术性的。我想这样地一个问题,你只需要问一问一个普通的观众是喜欢看二十年前的电影还是喜欢看现在的电影就明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