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导致官不似官,吏不似吏,最终形成民也不民,这就叫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而蒙古人一向行事简洁,从上到下都没有那么多扯皮的事情,一旦令下,立刻执行,其效率远远高于我朝。”

“公子高见,能够全面分析问题,不似我等只能看出其中数点,始终形不成面。”文天祥赞叹道。

“呵呵,下面我们一起再来说说这第三象,我们的机会在哪里?都说说看吧。”

文天祥毕竟性格爽直些,先道:“公子,根据以上优象,劣象的分析,我认为事情就变得很清楚了。从我方两点劣势处着手,首先要使政治清明,这样才能做到岳元帅之言,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天下太平已。然我朝自先帝年间奸相史弥远当道起,朝纲不举,毒瘤已深,嫉贤妒能,始终没能出现新气象,这点非得下重药不可,只是这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很难,想必公子已有良策。至于这军队建设,我想李大人应该更有发言权,李大人,说说你的看法吧。”

我笑道:“宋瑞,你倒是很会踢皮球啊,转眼就将问题丢给了我和祥甫。”

“公子,什么叫踢皮球?”

“哦,就是踢蹴鞠。”

李庭芝想了想道:“公子之言极为精辟,我军缺少的正是军魂,但不知公子之意该如何赋予我军之魂呢?”

我道:“这军队建设嘛,首先注重的思想建设,其次是能力建设。思想建设指的是,要让官兵知道为什么打仗,为谁打仗,能力建设就是让官兵知道该怎么打仗。祥甫,你的扬州兵里不是新增加了流民吗?”

“是啊,公子。”

“这些流民之所以愿意当兵,一是为了吃饭,肚子饿,得吃饱饭吧,二是为了报仇,他们的家乡被蒙古人撕毁,亲人被杀,被奴役,得报仇吧,是这样吗?”

李庭芝想了想道:“正是如此。”

“为吃饭而当兵打仗,这是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为报仇而上阵,这是最简单直接的思想情结。为将者就该根据士兵的情形放大这些原因,让其明白他们当兵打仗的原因,从基本点一步步放大,最后让士兵明白保家卫国的道理,这就是我说的思想建设。”

“这?”李庭芝又陷入沉思中。

第33章李庭芝的三个问题

第33章李庭芝的三个问题

第33章李庭芝的三个问题

现代军队中都十分重视思想建设,只是在这个时代却还是一片空白,仅有一些朴素的雏形观,即便是许多兵法大家,也是只知其然,而没有去详加分析整理,所以没有形成理论。

李庭芝也算得上名将,但是在这方面却也从未认真思考过。

“祥甫,比如你招收的流民士卒,他们首先要求的是吃饱饭,那你可以从他们为何会没有饭吃谈起,接着谈到为何会流落到扬州,他们自然会说,家乡被蒙古人占领,失去了土地家园。那你就可以继续引导他们,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李庭芝打断我道:“公子,我有些明白了,公子的意思是不是逐步引导这些流民对于侵略他们家乡的蒙古人产生仇恨,这样在战争中才会义无反顾地投入杀敌之中。”

我点头赞道:“祥甫果真是名将,一点即通,我们的士卒大都十分淳朴,就如一块璞玉,需要大师来进行雕琢,你怎么引导你的部队,你的部队就会走向那里,从最基本处着手,最后一步步将他们引导至为国为民的境地中。至于怎么打仗,祥甫你是这方面的专家,我也就不多说了,对了,君实,回去后你将那本《武经总要》印刷出一百本,给祥甫一本。”

“好的,公子。”

“全本的《武经总要》吗?”李庭芝急道。

“正是,我已经看过。”陆秀夫答道

“祥甫莫急,等印刷好自然会给你。下面我们再回到这第三象上,正如宋瑞前面所言,在大家明白当今我朝的优劣势之后,自然就会认为应当扬长避短。我们原本存在的优势需要继续发扬光大,而短处则需彻底避免,首先就是整治朝纲,再就是整治军队,一旦我方的劣势转为优势时,蒙古也就不可怕了。一个王朝的兴盛自有兴盛的道理,衰败也有衰败的原因,根本是在于自身的内因。蒙古只是个外因,尽管其越来越强大,但决定胜败的终究是内因而不是那外因。还有几年的时间,我们的机会也就在这几年中,只要我们能够彻底避免我们的劣势,就会有机会出现了。只是,只是我们要改变的这两点何其艰难啊,祥甫,我需要你的鼎立支持啊。”

我突然双眼直视着李庭芝。

李庭芝也是聪明人,自然知道我这话的意思。是跟随皇权,还是相权?李庭芝躲开我的目光,眼睛里闪过复杂的神色。

旁边的陆秀夫似乎有些着急道:“大人,以天下为重,为我大宋之崛起。”

“公子,我。。。。。。”

“祥甫先不必答复,等我先将第四象说完。第四象和第三象是相辅相成的,这四象法一环扣一环,从第一第二象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机会,同样也能看出我们的风险,一是来自我朝内部,一是来自蒙古,如果不在两三年内改变现状,我们就会处于极其被动的局面,最多三年,蒙古忽必烈一旦缓过劲来,必定会南侵,而且是不胜不休,所以对于我朝而言,机会与风险并存,在这个生死存亡之际,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共同对外,否则为大宋之崛起也就成为一句空话,让后人耻笑了。”

李庭芝听完后说道:“公子,我能问几个问题吗?”

“当然可以。”

“公子认为蒙古人三年左右必会南侵,那以公子之见,他们会从哪里选择突破?”

“如果我是蒙古人,自然会选择从襄阳一带发起进攻,只要突破襄樊防线,便是一马平川,东可进军临安,南可直下广东西,以蒙古铁骑的野战能力和速度,我朝必定会陷入万劫不复之中。”

“公子如何看待这场战争?”李庭芝接着问道。

“这场宋蒙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这点祥甫不会否认吧。从双方军力的对比来看,我认为会经过三个阶段,在战争初期,首先是蒙古主攻,我朝主守的局面,我朝依托城池,江水,只需守住各大防线,就能够将战争拖入第二阶段,也即是会进入相持阶段,这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人力物力财力的储备会显得十分突出,最后一个阶段便是我朝大举反攻的阶段了,此时也就是该我王师北伐,定中原,平天下,一雪靖康之耻的时候了。”

李庭芝稍加思索,似乎在消化我这番话,片刻后又道:“公子,那你如何看待这忠臣奸臣?”

我知道这李庭芝是想了解我对于贾似道的看法。

“自古以来,忠臣,奸臣都是和帝王相连的,祥甫,我来问你,秦桧在唐太宗手下还会成为千古奸相吗?魏征在宋高宗麾下还能成为千古名相吗?”

李庭芝一愣,似乎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也没想到我会如此反问,迟疑片刻后才道:“我认为不会。”

“呵呵,就是如此。”

文天祥和陆秀夫也是第一次听我评论忠奸,同样愣到,反倒是袁棘表情自然,似乎对于我的言论理解甚透。

李庭芝猛地喝了一口茶,突然离座跪倒在地,郑重地磕了三个响头道:“请陛下恕臣之罪,臣李庭芝定当不负陛下厚爱,为我大宋之崛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祥甫快快起身,无须如此。”

我知道此刻李庭芝已经抛开心结,从此会一心为我办事了,我也是长长地舒展了一口气。

李庭芝的前面两个问题是在考验我的能力,尽管四象之说已经让其佩服,但那都是我的说辞,可以说只是泛泛之谈,而对于其突然提出的两个军事问题,可不是谁能事先准备就绪的。

最后一个问题显出了我的气魄和容量,暗示李庭芝,正是帝王的问题才造成了所谓的奸臣。

李庭芝起来后,心情大好,心中之石已落,笑道:“公子的军事见解果真高明,已经超出常人之见识,对于日后的战争,我也曾经仔细考量过,却远不及公子之精辟独到,祥甫服也。至于忠奸之说,公子之见更是前无古人,作为帝王,能有如此能耐,是臣之幸,也是我大宋之幸也。”

“大人,你终于笑了。”陆秀夫说道。

“哈哈,君实,你性格较为孤僻,清高不羁,当初你离开扬州城进京时,我还担心你到了临安会受委屈呢。此时方知,你是很幸运的。”

“祥甫,听说你明日会立即离京,是不是扬州城出什么问题了?”

李庭芝不好意思地答道:“回公子,扬州城没有问题,是臣自己心中有结。”

第34章适用的,最好

第34章适用的,最好

第34章适用的,最好

我推开窗户,任凭刺骨的寒风吹在我的脸上,似乎这刺骨之痛能够缓解我心里的疼痛。

四象之说源自态势分析,而这态势法正是乐菱杉告诉我的,在和李庭芝的交谈中,这四象之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也将我的思绪又带回到乐菱杉身边,那一幕幕甜蜜的画面,似乎就在昨天,依旧如此清晰。

和菱杉在一起的三年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但菱杉的离去却让我痛不欲生,我不知道这种痛会延续多久,也许会终此一生吧。

虽然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虽然时空已经不在,但我对菱杉的思念却是丝毫没有减弱。

“官家,文璋等人已到了御书房,请官家前去审视青年卫之训练手册。”

“哦,李大人呢,也到了吗?”

“官家,都到了。”

“好,走吧。”

我一进屋便对文璋说道:“文璋,这位是扬州制置使李庭芝李大人,师从孟珙孟元帅,是我朝为数不多的名将,你须得好好向李大人讨教讨教。”

“臣知道,在来的路上,臣已经向李大人学了不少呢。陛下,这是臣所写的练兵纲要,请陛下审核。”

我接过手册,笑道:“文璋,穿上这统领制服,看上去精神抖擞啊。”

文璋少年稚气,见我夸奖,双手抱拳,嘻嘻笑道:“臣青年卫统领文璋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弟,不得无礼。”文天祥连忙制止道。

文璋自幼便畏惧这个大哥,做了个鬼脸退到一旁坐下。

“呵呵,宋瑞不必如此严肃,文璋未及弱冠,心性之然所以也。”

我看完训练纲要说道:“祥甫,你怎么看?”

“回陛下,文统领虽说年纪不大,但却是天赋奇高,这本训练纲要参照了我朝禁军的练兵方式,却又有不少创新,臣以为可行。”

“宋瑞,君实,你们呢,怎么看?”

“臣等都以为可行。”

我点点头道:“朕提些建议,青年卫既然是支新军,那么在训练上也要有些区别,朕补充两点。朕昨日和祥甫也说过,一支无敌精兵需要思想建设和能力建设一起抓,青年卫都是蒙蒙恫恫的少年,思想意识还未成型,因此朕建议每天增加一个时辰的文化讲学,让所有青年卫都要学会读书写字,学会如何做人,以及明白保家卫国的道理,朕不希望看到朕的新军都是一群只会打仗的文盲。第二呢,你文璋自身武功高强,对于未来青年卫的单兵作战能力朕自然不用质疑,但朕希望你在训练他们个人能力时,增加合击之术,这一来可以增强团队精神,二来可以增加他们的感情,如果青年卫今后投入到战争中去,那团队合作所发挥出来的效果会远远大于单兵分散的效果。”

李庭芝接过话题说道:“陛下之言甚是,战场上千军万马,一个人武艺再好,也架不住人多乱战。”

文璋道:“多谢陛下,李大人指点,臣会将此两点加入其中。”

“在练兵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针对这份练兵纲要,文璋你需在实际运作中不断的进行修正。这世上没有一份完美的练兵纲要,能够满足所有的部队,只有对自己部队最适用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最适用的,才是最好的。”陆秀夫自言自语地说道,“陛下,此言甚有道理。”

“文璋谨记陛下之言,陛下,臣还有一事相求。”

“说吧。”

“陛下,臣希望陛下能拨给青年卫五百匹战马。”

“你们都想成为骑兵吗?”

“回陛下,正是。”

“你们都知道我朝马匹一向稀缺,朕也无法变出五百匹来,你们在训练骑术时,先和御前侍卫借用,等到有一天你们上战场时,再亲自去从蒙古人手里抢来就是。文璋,这青年卫人员都招齐了吗?”

“陛下,经过测试,合格者一共七百一十三名,其中前五百名入青年卫正式编制,另外一百九十三名入预备队,有二十名合格者不愿进入预备队自动离去。预备队员和正式队员按照同样的方式训练,等训练三个月后再进行新的测试,让他们竞争上岗。”

“竞争上岗?”李庭芝茫然地问道。

“大人有所不知,这词也是陛下发明的。”文璋笑道,随后将大致意思告诉了李庭芝。

“陛下神人,将这机制引入青年卫,定能大大地激发这些少年的潜力。”

“朕先拿青年卫来做实验,可行的话以后就在朝中各部慢慢推广。让有能力的大臣上来,没有能力就不要长期霸占其位了。”

“恩,臣也觉得此法可行。”

“祥甫,只是现在时机还不成熟,要等到朕能够完全掌握朝纲时,才能实施,你也知道朝中所谓的三权鼎立,朕要治理朝纲,首先就得打破这种鼎立局面,收回所谓的相权,后权。目前来看,最大的阻力便是来自代表相权的贾似道,我朝的禁军,厢军,边军中的主要将领大都是贾似道之人,所以朕第一步在收回兵权时,势必会和贾似道发生冲突,但这也是迫在眉急之事,否则等蒙古人打过来一切就晚已。”

“陛下,有需要臣的地方尽管下令,我扬州城官兵誓死效忠皇上。”

“祥甫,朕知道你的忠诚,扬州城乃是宋蒙前沿阵地,你替朕好好守住。前几天朕和君实,宋瑞商量过这军权一事,准备先从厢军着手,找出效忠我朝的将领,分化贾似道的实力,同时秘密训练新军,最后再拿边军禁军开刀。朕打算最多用一年时间,一定得将此事解决。”

“以陛下之能,臣相信。”

“祥甫你回去后勤加练兵,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可以扩充军队,逐步将防守区域向西面漫延。”

“臣谨遵陛下旨意。臣明日便要返回扬州,这二日所学颇多,深感陛下之见解,臣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陛下。”

“说出来听听。”

“前朝的汉唐都十分重视武功,才能将周边异族击败,而我朝一直以来都是奉行重文轻武,以文臣制武将的行事准则,这是不是造成今日我朝局面被动的主要原因?”

“这个问题,想必宋瑞,君实也是同样的看法吧?”

“的确如此。”文陆两人齐声道。

“朕前面在说到练兵方法时讲过,适用的,才是最好的,这对于一个国家的政策来讲,也同样适用。前朝汉唐之时,民风强悍,军队战斗力较我朝为强,能够震慑住周边各族,使他们纷纷前来朝贺,外患问题是解决了,然,汉唐之内忧却始终不断,时不时便会出现地方割据,藩王造反的情况,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这在我朝却基本上没有出现。还有一点不知大家想过没有?汉唐之时的周边各族大都是结盟方式的联合体,而我朝面对的则是以国家性质出现的,辽,金,蒙古等,其实力自然胜过那些联合体,当然,朕并非是在为我朝对外失利找寻借口。从这些现象现象中,你们能看出什么吗?”

第35章泛舟西湖

第35章泛舟西湖

第35章泛舟西湖

“陛下之意,是不是说需要文武均衡?”李庭芝说道。

“恩,这个均衡也并非简单的一比一。和前朝的对比中可以看出,重文则外患,重武则内忧,昨日我们曾经说过,内因才是决定事物的根本,所以这文武之道都得超过你的对手才行。文璋,你精通武艺,知道只有速度而无力量,或者只有力量而无速度都不行吧,任何一个王朝想要长治久安,都得文武并重,但却应该有侧重点,比如,目前蒙古成为我朝的大敌,那我们就该偏向于军事,一旦有日天下太平,那我们又该偏向文治了。”

文天祥点头说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但根本是我朝必须在所有方面领先于对手才行。”

“不错,我们看问题必须从全盘去衡量,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我朝重文轻武才导致国土流失,如果自身腐朽,那么不管重什么都不会有用的,金灭辽,宋蒙联军灭金,都是因为辽金腐朽不堪之故。”

李庭芝有些激动地说道:“陛下圣明,要是孟元帅还活着该多好啊。”

“这是何故?”我问道。

“元帅临终前还在和臣议论此事,如果元帅能够听到陛下之言,定会佩服万分。”

我呵呵一笑道:“我朝太祖帝吸取了前朝藩王内乱的弊病,却没能很好地处理外患之事,到后来更加有失偏颇,至于文臣制武将,也要一分为二来看,用合适的人来做合适的事才是正理,这点你们都需谨记于心。”

四人同时起身行礼道:“陛下至理名言,臣等自会牢记。”

“君实,龙牙之情报部进展如何?”

陆秀夫忙道:“回陛下,进展顺利,臣会在各地包括蒙古以开酒楼客栈等方式建立联络点,只是这费用开支庞大,还需陛下调配。”

“是啊,光靠朕从宫中拿出的那些极品狮峰是远远不够的,龙牙始建之初,所需经费甚多,朕这几日会好好想想,尽快将龙牙商业部运转起来才行,对了,说到龙牙,祥甫怎么看?”

李庭芝道:“此事臣十分赞同,有志之士,同心同德,为大宋之崛起一起奋斗,臣会在扬州城发展我龙牙会员。”

“很好,我龙牙成员必须在其所在的行业起带头作用,让我朝之人以成为龙牙的一员而骄傲。”

“是,陛下。”

“好了,你们下去吧,小七,叫上袁棘,我们该出去了。”

冬天的西湖,树木花草的鲜艳秋色还没完全褪去,代表冬天的梅花又已经四处绽放,没有夏季潮湿闷热的侵扰,加上游人稀少,这时倒有了一种静谧的美。

“哥,好些天不见了,有没有想灵儿啊?”

“当然有啊,我正盼着和灵儿泛舟西湖呢。”

“我才不信呢,哥,我们去划船吧。”

“好啊。”

我和方灵租来一只小船,荡漾在西湖上,袁棘和小七登上另外一艘小船,不紧不慢地跟在我们后面。

西湖之水在冬天更加清澈。

偶尔南下的惊鹭点过,只留下一汪汪涟漪。

“西湖真美,我来来往往好多次了,还没有在湖上自己划过船呢。”

“我也是第一次,这感觉真不错。”我想到,难怪那贾似道喜欢呆在虫船上。

“对了,哥,你是做什么营生的?”

“我嘛,当然是皇帝了。”

方灵扑哧一声笑道:“哥,你就会装,又想冒充皇帝啊。”

我也哈哈一笑道:“那,我如果不是皇帝,就算是狮峰商行的大东家吧。”

“恩,这个倒是很象。”

“是吗,为啥?”

“因为哥你动不动就说成交啊,只有生意人才喜欢这么讲的。”

“原来如此,那灵儿你呢?”

“我啊,是镖局的,我家开有一间叫做诚威的镖局。”

“原来灵儿是位女镖师啊,久仰久仰。”我放下船桨,抱拳笑道。

“呵呵,哥,怎么样,你可不是我对手哦,要是以后你敢欺负我,看我怎么收拾你。”

“灵儿你这么凶,以后谁还敢娶你啊。”

“哼,我才不嫁人,谁稀罕,快划船,我一个人划,方向都偏了。”

不知不觉中,我们划到了雷峰塔附近。

“说起这雷峰塔,还有一段故事呢。”

“没听说过啊,哥,快点讲来听听,我最喜欢听故事了。”

我想了想后世广为流传的白蛇传,说道:“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条修炼千年的蛇妖,在其道行低浅时,遇到危险,幸得一过路书生好心相救,千年后,这蛇妖修得真身,为了报答书生前世的救命之恩,便化为人形欲图报恩,后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来到临安。蛇妖化名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书生的后世许仙相识,并嫁与他。婚后两人在路上散步时,遇见金山寺和尚法海,这法海也是修道之人,一眼便看出白素贞非人也,便对许仙讲白素贞乃蛇妖,许仙将信将疑。后来许仙按法海的办法在端午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酒,白素贞不得不显出原形,却将许仙吓死。白素贞痛不欲生,此时,白素贞已有身孕,但仍然拼命上到天庭,盗取了仙草灵芝将许仙救活。后来,那法海将许仙骗至金山寺并软禁,白素贞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寺,却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白素贞因为触犯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

“后来呢?”方灵急忙问道。

“后来,白素贞的儿子长大得中状元,到塔前祭母,将母亲救出,全家团聚。还有可爱的小青也找到了相公。”

“这白素贞虽是蛇妖,但知恩图报,比起这世上很多人来,都要可爱得多,那法海也真是,修行之人,还分不清世间生灵皆有生存之利,此人一定心怀叵测,看不得人家夫妻恩爱,不过最不好的还是那许仙,怎么能够不相信自己的妻子,随便去听法海之言,好在这结局还算圆满。”

“是啊,灵儿的看法很对。”

“哥,这故事你是从哪里听来的,很是令人感动。”

“我是从一本古书上看来的。”

“哥,你还真了不起,我以为我哥只是见识非凡,没想到还会讲如此动人的故事,还有吗?再讲一个。”

“还要讲啊?”

“当然,谁叫你是我哥呢?”

“好吧,等我想想。”

第36章商业奇才

第36章商业奇才

第36章商业奇才

我又将聊斋中《倩女幽魂》的故事讲了一遍,只听得方灵大呼过瘾,好久没有听到过这般动人的故事了。见到方灵如此开心,我心中也是十分愉快,在这个世上,我没有亲人,能有这样一个妹妹,也觉上天对我不薄了。

我突然想起刚刚自己所讲的《白蛇传》来,这方灵会不会是乐菱杉的前世呢?

和方灵在一起,没有丝毫压力,能够将身心放松,神经完全松弛下来,不像是在宫中,处处得小心谨慎。

此时夕阳西下,远处望去,那在夕阳旁边的云霞色彩变化极快,一会儿百合色,一会儿金黄色,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红,一眨眼间,它又变成了紫檀色了,真是色彩缤纷,变幻无穷。云霞的形状也是不停地变化着花样,时而像团团棉花,时而像江面上的波浪,时而又像万马奔腾,这种变化显得十分自然,迅速而又瑰奇。

我看见夕阳的余辉照在水面上,湖水浮光跃金,波光粼粼,似乎一颗颗神奇的小星星在水面闪闪发光,我看见夕阳照在方灵身上,充满青春的活力与夕阳的光芒相互交错,美不胜收,哪里有半点近黄昏的感觉。

“哥,我饿了,请我吃饭。”

“嗯,灵儿,想吃什么?”

“还是去同乐楼吧,我喜欢吃那里的菜。”

“好,谨遵灵儿旨意,向同乐楼进军。”

我们调转船头,向同乐楼方向驶去。

我一边划着,一边哼起了那首童谣: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旁边的方灵听到我哼起歌来,问道:“哥,你这是唱的什么曲?我怎么又没听过呢?是不是还是从古书上看来的?”

方灵一连说出三个问题,让我哑然失笑道:“灵儿真是聪明,能猜到这曲的出处,好听吗?”

“好听啊,只是感觉这词,这调都怪怪的。”

“呵呵,那我来教你。”

我把歌词稍作修改后,唱道: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湖面倒映着美丽的雷锋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我们迎着夕阳,阳光洒在湖面上,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方灵果真灵气十足,听我唱完两遍,便已全部学会,自个唱了起来,方灵声音清脆圆润,比起我的破嗓子不知强了多少倍。

一时之间,湖水里留下了这动听的美妙之声,似莺声燕语,又似黄莺出谷,足以让人绕梁三日也。

还未到同乐楼,就见门前会聚着好些人,在看一块告示牌上的数行大字,围观的人们纷纷议论着。

“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叫优惠卡?”

“有此卡可以优惠呢。”

“随到随办,不限人数。”

我看完后立即明白,这是现代酒楼常用的促销手段,发行所谓的打折卡。

“这个时代就有了吗?”我暗道。

“灵儿,你听说过这种优惠卡吗?”

“哥,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呢。”

我回过头问道:“先生,你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你有听说过吗?”

袁棘道:“公子,我也是第一次听说。”

“能想出这注意之人一定是位商业奇才。”我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带着三人走了进去。

袁棘和小七照旧坐在了旁边的一张台。

方灵点完菜后,我对着店小二说道:“小兄弟,这优惠卡在哪里办?”

“这位公子,优惠卡就在本楼雅间的天字号房办理。”

“那这优惠卡是何人的注意呢?”

“回公子,是本楼少东家萧天公子的意思。”

“是吗?”我递给那伙计一锭碎银道,“你能请你家公子前来见见吗?”

那伙计接过碎银笑道:“这个啊,我家公子很忙,不过小的可以帮公子前去问问,谢谢公子赏赐。”

“你见到你家公子时就说这优惠卡还不够全面,好了,没事了,你去吧。”

方灵见我似乎很在意这优惠卡便道:“哥,你是要办这个卡吗?”

“这个卡倒是其次,我想见识下这出主意的萧天公子,你们也都说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卡,所以我认为这萧天一定有些能耐,而我那狮峰商行正好缺一位有能耐的大掌柜。”

“哦,那是该见见。”

不出我所料,没多久,就见那伙计领着一位年轻人走来。这年轻人也就二十出头,长相斯文,看上去文质彬彬,只是脸上流露出一丝傲慢之色。

那伙计对我介绍道:“客官,这位便是我家公子萧天。”

我双拳一抱道:“萧公子。”

伙计又道:“东家,这位公子便是想见你的那位。”

萧天毫不客气地坐在了我旁边的一张凳子上,脸色一沉,开门见山地对我说道:“请教这位,我这优惠卡有何不全面之处?”

我知道伙计已将我的话转告给了萧天,笑笑道:“萧公子的优惠卡开促销之先河,必定会流传万世,但是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萧天问道:“何为促销?”

“促销就是促进买卖的意思,我把买卖叫做销售,所以叫促销。”

萧天微微点了点头,脸色稍好道:“哦。请公子指教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乐楼定位高档酒楼,自当有高档酒楼的风范,这不仅指的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