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皇上,这是兵器坊原管事寿春人云越大师所造。”
“原管事?那他人呢?”我急忙问道。
“皇上,云越大师在三年前的爆炸中身亡了。”
“啊,快说,怎么回事?”我在来的路上听文天祥提及过这次爆炸,只是没想到竟然将一位火器大师炸死,我顿时脸色一沉。
陈东平见我着急,连忙指着旁边一位管事道:“皇上,这位是云越大师的弟子中师彭冲,现任火器坊管事,让他来给皇上讲述当时的情况吧。”
兵器监的师傅按能力分为大师,中师以及少师,相当于现代的总工,高工和工程师,云越和彭冲便是火器坊的大师和中师,自云越之后,火器坊便没有再出现大师了。
那叫彭冲的管事紧张得有些结巴道:“皇上,三,三年前,属下,我。。。。。。”我知道彭冲紧张至极,脸色稍稍缓和道:“彭管事,不用紧张,喝口水,慢慢讲来就是。”
彭冲见我神色变得温和,定下神来,喝了口水,道:“回皇上,三年前,师父说他找到一种方法,能够将突火枪改进为一人使用,并且可以发射碎铁片,碎瓷片等弹丸。那日,师傅将火药与碎铁片融合成弹丸,在发射时,不料竹管爆裂,弹丸不是直飞出去,而是炸开后射到周围的火药上,这才引起连串爆炸,导致师傅也被火药当场炸死。师傅当时一共做出两支,其中一支当场炸毁,只剩下这一支也残缺不全了。”
“那,这种方法你也该会吧。”我暗自带着希望道。
“回皇上,属下不会。”
我叹了口气,一时无语,满脸的失望之色。
第21章伯飞仲飞
第21章伯飞仲飞
第21章伯飞仲飞
文天祥见我神情黯然,急忙插话问道:“东平,彭冲,那火药司还有其他人知道这个方法吗?”
陈东平摇摇头道:“没有了。”
彭冲想了想说道:“火器坊没人知道,属下愚钝,没有学会师傅的本事,但是有一个人应该会。”
我一听,顿时又觉得雨过天晴:“哦,是谁?”
彭冲道:“回皇上,师傅有两个儿子,次子云仲飞自幼好武,大约六七年前,离家前往皖南天柱山随一位僧人学艺,习得一身本事,去年来到京城,现在已是御前侍卫之一了,长子云伯飞却是继承父业,从小心灵手巧,喜欢摆弄各种器械,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三年前,也就是发生爆炸前的一个月,伯飞回家探亲,却不料其家乡寿春一带发生战乱,遭遇到蒙古人袭击,此后便再无音讯,师傅他老人家几经周折,也未能重返寿春。如果能找到云伯飞,属下觉得他一定会知道。”
我听到有迹可循,心情大为好转道:“伯飞,仲飞?好,朕这就派人去找,彭冲,等朕找到云伯飞,给你记大功。”
彭冲原本担心我怪罪其无能,听我这般说到,一下喜出望外,连忙跪拜道:“谢皇上。”
“恩,彭管事起身吧,小七。”
“小的在。”
“去把沈墨叫来。”
没多久,沈墨随着小七进到屋里。
“沈墨,你认识云仲飞吗?”
“回皇上,那云仲飞正是属下另外一支百人队的队长。”
“好,回去后,你明日下午带他进宫见朕。”
“是,皇上。”
“差不多了,夜幕也已降临,该去放烟火了,小七,你随烟火坊管事去将各式烟火各取一样。”
“是,皇上。”
“陈掌事。”
“臣在。”
“你在这火药司做了多久了?”
“回皇上,臣已经在此有二十年了。”
“哦,也算是火药司老人了,这火药司日后事关紧要,过些日子,朕会将这火药司提升为火药监,你需要好生打理,尽心辅佐文大人,火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大宋将士的战斗力,不可轻易造次,一旦发现有以次充好的现象,朕定不轻饶与你。”
陈东平急忙跪下道:“皇上放心,臣自当协助文大人,尽心尽力为皇上办事。”
我点点头道:“起来吧,还有这火药司的安全一定要注意,别再出现爆炸情形了。”
“是,皇上。”
这时代的烟火自然远远不及后世,无论是花样还是规模都逊色很多。
文天祥和袁棘紧紧护在我的左右,生怕烟火窜来,四周的侍卫围成一个大圆形,一起观赏这烟花的燃放。
烟火坊管事亲自操刀,为我等燃放了各个品种的烟火。
“这个好。”
“啊,这个更好。”
众人七嘴八舌,都显得十分兴奋。
燃烧后的火药散发出阵阵刺鼻的硝烟味,和烟花的光芒交织在一处,似乎是提前过年了。
“烟火啊,烟火,等我将火器研制成功,才是真正需要放炮来庆祝之时。”
######
“陛下的第二节长拳已经似模似样了,想当初,臣学习这套拳法时整整花了一个月才达到陛下这等程度,陛下只用了二十六天,真是天纵奇才,难怪陆大人常说,陛下乃神人也。”袁棘赞道。
太祖长拳第二节的招式远较第一节为少,更多的是第一节各种招式的组合应用,我不知道是穿越的缘故,还是我的思维较常人开阔的缘故,学习这第二节时感觉更加轻松。
小七却是看法不同:“官家,小的认为这第二节更难啊。”
袁棘笑道:“记得当年师傅曾和臣说过,这第二节拳法更重悟性,帝王谷中有一位前辈,据说只花了三天时间便将此套拳法融会贯通。”
小七惊讶道:“什么,三天?那还是人啊。”
就在我们议论间,宁乾宫执事大太监周公公进来禀报道:“官家,御前侍卫副统领沈墨将军,侍卫队长云仲飞在宫外求见。”
这周公公是先帝宋理宗的近身太监,一直担任宁乾宫大执事,和宁坤宫的大执事李公公一样,都算得上是皇宫内太监的实权元老了。我搬到宁乾宫后,除了太子之宫的人员外,原有人员我也全部保留,周公公依旧让其担任大执事。
“宣,让其二人到练武堂见朕。”
“是,官家,老奴告退。”
周公公走后,袁棘又将太祖长拳的第二节拳意讲述了一遍,我渐渐明白了这套拳法之精要,就是不拘陈迹,当你的对手摸不清你的套路时,便可以出其不意地击败对手。
武学如此,政治不也是如此吗?
云仲飞年纪甚轻,似乎还不到二十,长得却是虎背熊腰,神色间英气勃勃。
我急于想知道云伯飞的情况,不等其行礼便直接说道:“云仲飞,朕叫你来是想知道你大哥云伯飞的情况。”
云仲飞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起身说道:“回皇上,属下自六年前离家前往天柱山学艺,去年下山后便直接来到京城,本来想和父亲,大哥团圆,却不聊父亲身亡,大哥返家后了无音讯,后来在彭冲师兄的引荐下,加入御前侍卫。属下准备等年底休假时便欲回家寻找兄长。今寿春城虽然被蒙古所占,但属下料想大哥回去后,多半应该会在乡下老宅,属下之老宅位于寿春南面的一片山岭地带,离开寿春城还有不少距离,很是偏僻,这三年来寿春虽然一直战乱不已,但属下认为那老宅之地尚属安全,只是大哥惧怕交通成阻,可能也无法返京。”
“如此说来,你大哥应该无碍了?”
“正是。”
“好,如此这般,那就太好了。”我哈哈一笑道,“云仲飞,你且下去准备,明日朕会安排沈墨将军通知你启程前往寿春,务必将你大哥找到并带回临安,火器坊离不开你大哥。此事需要保密,不得告诉任何人,否则军法处置。”
“属下遵旨。”云仲飞心里楞道,不就是将大哥接回临安,还需如此秘密,竟然还牵涉到军法?
袁棘,沈墨估计也是同样的心思,这个云伯飞就这么重要?
一旦火枪能够应用到实战,那朕也就不怕那所向无敌的蒙古铁骑了,只是这时告诉袁棘等人,谁也不会相信。
“先生,寿春一带,战事混乱,那云伯飞的重要性你日后便知,朕对他是志在必得。今龙牙还未成形,无人可派,朕刚才思量一番,欲让蓝羽沈墨二人率领十名御前侍卫陪同云仲飞前往寿春,先生意下如何?”
袁棘想想道:“陛下言之有理,既然寿春是战区,人去多了反而不便,那云仲飞虽然不及蓝羽沈墨,其本身武功也是颇为不弱,加上蓝沈二人足以,臣认为不必再带十名侍卫了,三人一行,目标较小,隐蔽性也强,进退间方能自如。”
“恩,那就依先生之见,明日一早便令三人秘密前往寿春,日后这些事情便需要龙牙保安部情报部共同来完成了。”
“臣领旨,等此事办妥,臣欲将蓝沈二人介绍入龙牙,是否可行?。”
“只要他二人愿意为我大宋之崛起而奋斗,朕自会欢迎。”
“那臣先替小徒谢过陛下了。”
“不必言谢,朕还要感谢先生为我龙牙招贤纳士呢。”我笑道,“先生,小七,随朕回御书房,这时候该是宋瑞,君实入宫讲学的时间了。”
第22章道法之信
第22章道法之信
第22章道法之信
景定五年十二月一日。
下朝后,宁坤宫大执事李公公前来传达了太后口谕,晚上酉时太后在宁乾宫设宴为全玖庆生,因先帝驾崩未久,不得大肆铺张,只是略备酒水,举行一个小型家宴,故太后只邀请了全玖和我。
十二月一日是全玖生日,那赵禥的记忆对此本就不深,加上近日我的确事情繁多,倒将此事给忘了。
“李公公,回去转告太后,朕一定准时前往。”
“陛下,老奴告退。”
“小七。”
“小的在。”
“全妃今日生日,你说朕送件什么礼物为好?”
“官家,全妃喜爱诗词,倘若官家能赋诗一首,作为礼物便显得与众不同了。”
“你这小厮,知道朕不会,故意说来消遣朕吗?”我佯怒道。
“小的不敢,只是小的觉得官家自从登基以来,似乎无所不能,是以才敢有此一说。”
这一个月来,小七和我说话的语气也慢慢随意起来。
“哼,朕就做一首诗给你瞧瞧。”
这古诗词虽然看过不少,但一时间也想不出合适的,以前所学大都是唐宋诗词,这都是南宋末年了,可不能乱来,以免贻笑大方。
我踱着方步,在屋里走来走去。诗没想起来,突然倒想起上学时老师常常说的一句话,书到用时方很少,我此时只能叹
息,悔不当初啊。
小七见我走来走去也没个结果,说道:“官家,小的有个办法。”
“什么办法?”
“那文大人,陆大人均是饱学之才,下午讲学时,就让他们帮你写吧。”
“胡说,朕还以为是什么好办法,这是作弊,知道吗,一边呆着去,别打扰朕,让朕再好好想想。”
不知不觉中,我走到窗前,又开始神游至菱杉身边。
“哥,今年的生日礼物是什么啊?”
“呵呵,闭上眼睛,数三下才能睁眼。”
“哇,好漂亮的水晶手镯。”
“菱杉,喜欢吗?”
“嗯,喜欢。”
“菱杉,我把自己的心放在这个手镯里,时时刻刻都能陪着你了,来,我给你带上。”
“哥,你真好。”
不知道这个时代有没有水晶,要是能买到带回去送给菱杉,她还会很高兴吗?
我在窗前呆呆地站了一会,止不住的心痛,说道:“小七,去狮峰茶楼吧。”
我和小七,袁棘来到狮峰茶楼时,发现屋里除了文天祥,陆秀夫外还多了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年。
“公子,这位是我三弟文璋,刚从家里过来。”文天祥说道,“三弟,快来见过呼延公子。”
文璋急忙上前,拜道:“拜见呼延公子,草民文璋给公子磕头了。”
“起身吧,这里不是宫中,无需繁琐礼节,简单就好,都坐下,喝茶。”
文天祥接着说道:“三弟,还有这位袁棘袁先生。”
“你就是袁先生?”文璋急忙执弟子之礼,又欲给袁棘磕头。
袁棘伸手轻轻一托,只受了半礼道:“小兄弟,我与你大哥文大人同殿为臣,无需大礼。”
文璋道:“家师吩咐过,见到先生也要执弟子之礼。”
这文璋长得和文天祥有三分相似,相貌堂堂,全身充满着青春活力,端的是好一个英俊少年。
“三弟,你奉师命,有什么话便告诉公子吧。”
文璋抱拳道:“公子,我师傅道法大师令我前来追随公子。”
“道法?”我和袁棘一起惊呼道。
“正是,我是师傅唯一的一名嫡传弟子,自六岁时便随着师傅在仙都观修行,至今已历十年,三日前,师傅突然告诉我一番话,让我离开仙都观追随公子。”
我不明所以,说道:“文璋,坐下慢慢说吧。”
“谢过公子。”文璋坐下后道,“大约一个多月前,师傅接到师叔传信,让他速回龙虎山一趟,我师叔乃是当代龙虎山张天师。师父已经有近二十年没有回去过了,接到传信后便带着我去了龙虎山。我记得我们赶到龙虎山时正好是十月二十六日凌晨,大约到了寅时(五点)左右,师傅和师叔进了龙虎山最高的天师殿,直到七天后才从里面出来。两位老人出来后似乎苍老了不少,但却异常兴奋,后来又请出龙虎山辈分最高的一鸣道长,也就是我小师祖,三人又在天师殿闭关了七天。师傅出来后让我先回仙都观,自己却到了临安。三日前,师傅回来后,便让我来临安找公子。”
说到这里,文璋拿出一封信和一本薄薄的手册道:“公子,这是师傅让我转交给公子的。”
我接过信件,上面是道法亲笔手书。
陛下,道法在此给陛下磕首行礼。
道法虽然游戏人间,却无时不在关心我大宋汉人之命运,大宋命星自太祖后再无闪耀,数十年前,北方蒙古命星崛起,始终光耀,而我朝命星日渐暗淡,至理宗帝时命星已然光芒殆竭。十年前,我曾到访蒙古,与萨满大神印天涯印证天象学,无论如何演算,我都不是其敌,也许天意如此,大宋气数已尽。回来后,我便隐身于仙都观,每日只是教导文璋,再不理会世事。直到十月下旬,我弟张天师心血来潮,通知我回山,十月二十六日凌晨,我们二人夜观天象,发现大宋命星一下坠落,至寅时却又突然大发光彩,丝毫不弱于北方蒙古命星,我朝命星变换之快令我等茫然,以为是回光返照之迹象,祸福难测。
我兄弟二人经过七天七夜的天象演算,发现我朝命星将会重新崛起,并非回光返照,但那蒙古命星却也不见有任何衰退之迹象,于是,请出我小师叔及龙虎山镇山之宝乾坤轮,我三人施展龙虎山绝技乾坤遁,又经过七天推算,得出结论,双星辉耀,一时难解。
前些时日,我到临安见到陛下,观陛下之相,查陛下之气,方才相信双星争辉乃是天象之实。
虽然胜负之数无法算出,但事在人为,只需陛下励精图治,我汉人数千年的传承必会得以延续。
小徒文璋随我十年,一身武艺已具雏形,但却未经磨练,今令其追随陛下,只有在世俗之中历尽艰辛,方会大成。陛下命星之外,隐约可见有九星相拱,但愿小徒能够成为这九星之一,为陛下,为天下,也为其自己,修得正果。
此信乃天机,看完后,信上之言自会消失,也望陛下自知即可。
另奉送我龙虎山绝技无影真诀,以助陛下。
道法亲书。
我看完后想起当日道法之言,“果真如此”,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难道我是顺应天意?
天意本就难以捉摸,我穿越后很多观点都发生改变。
对于未知事物,不能随便加以肯定或是否定。我没见过鬼神,所以不能肯定鬼神是否真的存在,也正因为我没见过鬼神,所以也不能否定鬼神就一定不存在。
道法说得对,命星再怎么闪耀,最后还是事在人为。
当我再次注视着信件时,发现上面果真如道法所言,一片空白。
第23章岁末贺生
第23章岁末贺生
第23章岁末贺生
我依照道法之言,没有将书信之内容告诉他人。只是对着文璋道:“文璋,按你师傅所言,以后便跟着我吧,我打算组建一支青年卫,全部由二十岁以下的年轻人组成,这支队伍就交给你来打理。”
文璋喜道:“谢公子厚爱。”
文天祥迟疑了一会说道:“公子,我想介绍三弟加入龙牙,公子能否认可?”
“宋瑞,你和文璋谈过龙牙的宗旨及制度了吗?”
“公子,昨晚谈过了,三弟十分认同,为大宋之崛起,这也是其师道法大师的心愿。”
“嗯,那就欢迎文璋加入。”
历史上的文璋遵从文天祥的意思一直隐居山林,终身默默无闻。
按照道法大师的看法,隐世之人必需先行入世历练,如此方能修成正果,针对这点我也是十分赞同,不知俗世之事,哪有隐世之心。
至于青年卫也不是我心血来潮所想,一旦将云伯飞找回,火器能够广泛应用到实战时,新军我是一定要建立的。目前的禁军,边军,厢军等大都掌握在贾似道手中,而且战力极弱,我必须要建立一支能征惯战,忠于我的军队,不过,按现有的情况,我只能从小做起,才不至于马上和贾似道等发生冲突。
龙牙的进展也是相当顺利,短短数日,卫小四已经将周边房屋买下,并更名为狮峰商行,只是这商行做些什么生意,小四却是茫然不知。
保安部由袁棘负责,情报部,监察部分别交与陆秀夫和文天祥,商业部却不知何人担当,我想象中的味精,玻璃等一堆产品也没个头绪,事情的确不少。
这时代重农轻商,要找出几个商业奇才还真不容易。
一想起这么多事,也觉头痛。
我收回心事,随手翻了翻那本无影诀的册子,上面图文并茂,只是我一点也没看明白。
“文璋,这本无影诀是你师父送给我的,你学过吗?”
“无影诀?”袁棘在旁惊道。
“公子,我没有学过,师傅说过,这无影诀只有大智慧者才能学会,就连师傅自己也是一知半解。”
我顺手将册子递给了袁棘,道:“先生看看。”
袁棘接过,边看边说道:“无影诀我也曾听我师傅说过,这是一门修炼身法的功法,龙虎门的轻身功法冠绝天下,尤以无影诀为最,据说练到极致时,身影漂浮,可以临空御风,唐朝时,龙虎山一位前辈凭借此功法打败过我帝王谷武堂首席大师,后来还是谷中内殿之人出来才将其击败。”
袁棘看完后将册子还给我,接着道:“公子,此功法十分高深,我也只能看懂一小部分,也许只有公子这般慧根深厚之人方能融会贯通,下次武学课时,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我放好册子说道:“也好,我晚上再仔细看看,小七,回宫。”
从宁乾宫到谢道清所居的宁坤宫需要经过一处种满梅花的花园,此时夕阳西下,余辉洒在梅花丛中,显得十分宁静,花园里花朵绽放,香气扑鼻。
微风中,不时有数片梅花飘落于地。
我脑海中灵光一闪,忽然想起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春天也快来了,这春泥二字也能说得过去,只是第二句有些不合适宜,得改改,对了,天涯,蒙古的组织不就叫天涯吗?而且天涯也可指天下。
那将第二句改为,吟鞭北指平天涯,这样就能全部说得通了。
我哈哈一笑,礼物有了,只是这算是剽窃古人还是模仿后人呢?
全玖下午便到了宁坤宫,我进去时,她和谢道清聊得正欢,看来谢道清还是比较喜欢全玖的。当年还是忠王的赵禥准备纳妃时,原定预聘临安知府顾岩的女儿,但是有大臣直接提名全氏,双方争执不已,还是理宗与皇后谢道清共同认定全玖为妃。
“皇上来了,我们都在等你呢。”全玖一见我进来就高兴地说道。
“孩儿给母后请安。”
“官家来了,坐吧,今日就我们三人,我们母子二人也很久没在一起吃过饭了,正好趁着玖儿生日,聚上一聚。”谢道清微微笑道。
我似乎有些受宠若惊之感,看来谢道清今天心情不错。
酒菜很简单,宫女给我们三人斟满了酒,便远远退去。
谢道清端起酒杯说道:“官家,举杯,我们先敬玖儿一杯,今日寿星为大。”
全玖喝完后急忙先给我和谢道清的杯子满上,又给自己倒满道:“谢谢太后,玖儿和官家一起敬太后一杯,愿太后吉祥如意,青春永驻。”
“呵呵,玖儿就是会说话,回头没事时多来陪我说说话,这偌大的宁坤宫里也没啥人能说上话。”
“玖儿知道。”
“玖儿,这是我送给你的生日礼物,看看喜欢吗?”谢道清取出一颗晶莹剔透的凤珠说道,“这还是数年前一位西域的皇族公主所赠。”
“太后给玖儿的赏赐,玖儿当然喜欢。”全玖接过凤珠道。
谢道清听完笑道:“你这小人精,总会讨我喜欢,对了,官家,你的礼物呢?”
我想到,还好路上有所准备:“回母后,孩儿给全妃准备了一首诗。”
“什么,诗?不会是找哪位大臣帮你的写的吧。”谢道清脸色一沉道。
“母后,自然不是,作为礼物的这首诗是孩儿自己所写。”
谢道清看了似乎同样不相信的全玖一眼,说道:“那念来听听。”
我干咳两声,道:“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北指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谢道清,全玖二人都是精通诗词之人,此时听到我念出的这首诗,自然知道不是从什么书上抄来的,均是大吃一惊。
两人相互对望一眼,谢道清脸色变得温和道:“这首诗前面两句写出官家欲收拾山河之雄心,有气魄,后两句又充满柔情蜜意,有担待。好诗啊,好诗。”
全玖也道:“官家的这份礼物是玖儿这么多年最喜欢的生日礼物了,只是不知道这首诗名字叫啥呢?”
我自然无法照搬龚自珍的诗名,一时也想不出来,只好说道:“这首诗的名字我还没想好,还是请母后赐名吧。”
“哈哈,好,好,难得官家有此佳作,现在已是岁末了,我看就叫岁末贺生吧。”
“岁末贺生,简单贴切,很好,谢母后赐名。”
“玖儿,多吃些酒菜。”谢道清一边说一边不停地给全玖夹菜。
“官家,你也多吃点,这一个月来听说你在御书房里刻苦读书,真是可喜,母后也甚感欣慰,不过你自幼体弱,得当心身体。”谢道清难得如此关心道。
“母后放心,孩儿自从登基后,发觉事务繁杂,若不多读书,很难处理好这国家大事的。”
谢道清点点头,漫不经心地说道:“嗯,官家自己当心便是,只是需要持之以恒,千万不可半途而废。对了,前几日朝中议论那公田法,官家意欲如何处理?”
我心到,又回到政事上了。当下整理下思路道:“回母后,针对公田法一事,孩儿正好有些想法想和母后商议。”
“哦?说来听听。”谢道清饶有兴趣地看着我说道。
第24章和谐家宴
第24章和谐家宴
第24章和谐家宴
“回母后,孩儿近日在御书房读书时,看到一本古书上写到,凡事须先调查清楚,才能有发言权,否则别对模棱两可之事轻易下结论。再有一个月便是新年了,朝中正好休假十日,孩儿我准备带着全妃去其家乡会稽(今绍兴),会稽属于浙西路,正是公田法实施之地,一来可以去实地考察下民情,听听下面百姓的反映,再来判断这公田法的好坏,二来全妃也有好几年没有回过家乡了,正好顺便回家省亲。”
谢道清想了想道:“和玖儿回家省亲是应该的,只是会稽离临安还有些距离,这路上是否安全?”
“母后放心,这点距离倒不算什么,何况这一路都是我大宋之领土,孩儿带上二百名御前侍卫即可,沿途都是官道,皆有厢军驻守,安全不会有问题。另外,孩儿打算组建一支青年卫,人数不超过五百名,只招收十六七岁的青少年,以后再有出行,便可让这支队伍护驾,这样就不会影响到宫中的防卫了。”
“官家有自己的想法是好事,读书千卷不如行路万里,母后自会支持。只是,官家将这青年卫划归什么编制?”
“孩儿打算先编入御前侍卫。”
“如此也好。”
御前侍卫统制是谢道清之弟,谢道清自然放心。
对于这公田法,我是能拖一天就是一天,谢道清自幼家境困难,是以对土地看得很重,加上其亲信亲戚也大都是大地主阶层,所以应该是反对公田法的,尽管谢道清没有对此做出表态。
公田法乃是贾似道唯一的“政绩”,一旦我彻底取消,估计就该和贾似道翻脸了。
“官家,我们冷落了玖儿这个寿星了,今天是庆生家宴,我们又扯到朝中之事了,不该不该,来,玖儿吃酒吃菜。”谢道清点到为止及时转移了话题道。
今日的小型家宴应该算是一次十分和谐的家宴了吧,在赵禥的记忆中,似乎还是第一次。
酒足饭饱后谢道清说道:“今天是玖儿生日,你们也该早些回去歇息,玖儿,你先去外面候着,我与官家还有几句话要说。”
“是,太后,玖儿先行告退。”
全玖离开后,谢道清说道:“官家,今日母后喝了点酒,借此酒劲想和官家说几句心里话。”
我有些楞道:“母后有话请讲。”
谢道清看了看我道:“母后入宫已有数十年,这些年来我朝内忧外患,虽有孟珙灭金,但蒙古又在北方崛起,先帝性格柔弱,前有史弥远,后有丁大全,贾似道等,尽管亲政之初立志中兴,采取了罢黜史党、亲擢台谏、澄清吏治、整顿财政等等改革措施(史称“端平更化”)。但是在面对复杂的政治环境时,先帝最终心思大变,以至于后来无所作为,直至临终时,才将希望全部放在你的身上。今日听到官家的这首诗,其中之吟鞭北指平天涯,母后十分高兴。虽然官家非母后亲生,然官家终究是我赵家之人,这大宋气数如今尽在官家手中,母后只是一妇道人家,但也希望能够看到我朝中兴,官家能够成为千古明君。”
从御书房先帝的一些亲笔记录上,我也看出,先帝理宗曾经也有中兴大宋的理想,只是一直没能建立起自己的班底,在政治斗争中又远非史弥远之敌,才渐渐沦落到酒色之中。
听罢谢道清之言,我顿觉惊喜交加,惊的是这谢道清仅从这首诗就看出我的抱负,如此一来我计划中的潜龙在渊已被识破,喜的是谢道清似乎很希望我能中兴大宋,如果能够得到谢道清的支持,那我的拉谢打贾的计划就能实施了,三权之中的两权结合在一处,应该可以和贾似道为首的相权势力斗上一斗了吧。
“母后,孩儿定当不负厚望。”
谢道清露出一丝笑容:“如此甚好,想当年先帝刚刚登基时也是雄心壮志,只是没能坚持多久,官家需放眼天下,好生收拾,切忌半途而废。”
“孩儿知道。”
“官家,今日之谈母后甚感欣慰,今夜你好好陪陪玖儿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