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等遵从陛下旨意行事。”
“臣昝万寿遵旨。”
从唐朝时,四川就被称为天府之国。宋朝时,人口占全国总人口23%左右的巴蜀地区,其财赋收入与供应的军粮却占了全国的近1/3,时人因此有“蜀亡则宋亡”之叹。然而,南宋末年与元明时期的战乱,让巴蜀人民遭遇了历史上最残酷的浩劫。据官方统计,1668年成都只剩下7万人,整个四川省则仅余60万人左右,巴蜀文化一度衰败。
“深挖洞,广积粮,积蓄力量,这是你们最基本的任务。最多五年,朕便会挥兵北上,收复我大宋江山。届时,川中镇边军也会成为北伐的一路主力,所以,朕需要一支能征惯战的铁军。高爱卿,你精通军务,然川中将领派系甚多,需要小心处事,不可鲁莽,不可刚愎自用,切记柔能克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只要愿意抗蒙的将领,都要安抚接受。”
“臣遵旨。”
“遇到问题,你们三位及张珏多多商议,不要武断从事,倘若意见无法统一,可上折于朕。”
“是,陛下,臣等谨记陛下指示。”
高达接着言道:“陛下,臣还有两件事,请陛下明示。”
“说吧。”
“当年刘整投降蒙古,影响极大,川中将领不少与之交好,此事该如何处之?”
“刘整降敌,虽事出有因,叛国之罪,无可恕之。朕曾经就此事表过态,即便刘整占山为王,扯旗公开造反,朕也会宽恕之,但是,刘整却选择了叛国之路,这是朕无论如何也不会接受的。高爱卿,你和他们好好述说这番道理,大敌当前,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如果还有为其鸣不平者,轻者革职查办,重者押解进京。”
“是,陛下,臣明白了。陛下,另外一事,镇边军属于枢密院治下,臣与贾大人一直不和,枢密院会不会。。。。。。”
“会不会给你穿小鞋?哈哈,高爱卿,川中山高路远,贾似道能耐你何?”我严肃地说道,“最关键一点,给朕记住来了,大宋朝是朕的江山,姓赵不姓贾。”
高达压抑住内心的兴奋,起身作揖道:“陛下,老臣领旨。”
“好,那朕在此祝你们一路顺风了。”
咸淳元年,闰五月。
高达,彭大雅,昝万寿踏上西去之路,和重庆府张珏一起,成为四川抗蒙的主要领导者。
真州,忠勇营旁。
杨琏真迦和乌力罕在一间小客栈内,正吃着早餐。
“大人,何时动手?”
“乌力罕,我们已经连续观察了三夜,今日再去看看往北的退路,不出意外的话,就按照原有计划,明早寅时半动手。”
“是,大人。”
“乌力罕,你觉得我们有几分成算?”
“回大人,其实这忠勇营的防御属下认为漏洞还是很大,因为里面没有高手坐镇,对于普通军士,自是不可行,但却防不住真正的高手,如果我们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营中,趁着夜色将人带出,属下觉得有**分可能吧。”
“恩,走吧,去真州北郊看看。”
真州城(今仪征)不大,离扬州很近,所以并无其它驻军,城中大都以园林式建筑为主,格调优雅,史有“风物淮南第一州”的盛誉,但是经过多次战争的洗礼,城市也显得有些破旧了。从忠勇营左边向北前行,经过鼓楼,再绕过天宁塔,就能看见一排低矮的城墙。
城门外是著名的真州风景……慧日泉,传说苏东坡曾在此汲水写经。
“大人,过了慧日泉,前面就是一片树林,穿过树林,便进入山岭地带,十分适合隐藏。”
“恩,再径直向北就能到我蒙古境内了吧?”
“是,大人,神尊大人会派人在边境一带接应。”
第137章政务院
第137章政务院
第137章政务院
“师臣,朕昨夜看到枢密院转呈工部韩震奏折,言其意欲从军,上阵杀敌。朕应允之,就按枢密院建议,封韩震为禁军副指挥使,领四品衔,暂时接替在外的马军指挥使夏建刚统领马军,让有学问之人到军中,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着吏部办理手续,尽快迁职。”
“是,陛下,老臣朝会后即刻办理。”贾似道作揖应道。
我隐约记得韩震在宋度宗死后曾担任过殿前都指挥使,也算是贾似道的亲信,后被陈宜中所杀。
“小七,宣旨。”
小七往正中靠了靠,高声言道:“枢密院贾太师,各部尚书,中书令翁应龙以及崇政殿讲学文天祥,陆秀夫朝会后移步后殿议事,余者退朝。”
后殿经过我的改造,成为一间类似后世的会议室,参会人员可以围绕会议桌坐下开会,如此就不必总是站着发言了。我坐在会议桌的正前面,小七和袁棘分离左右,其余人按官衔高低逐一就坐。
“各位爱卿,前些日子商业部的奏折提及,在丈量土地时遇到不少问题,朕这次打算彻底解决之。土地和税收都是历朝历代之根本,关系到社稷存亡。但是,在很多地方,土地的归属混乱不堪,以致国家土地有相当一部分流落到少数大地主手中,他们以少报瞒报等手法偷逃税收,更有甚者,利用公田法的漏洞,以极其低廉的价钱买到上好的良田,从中谋取暴利,他们买通当地府衙,使官府和他们狼狈为奸,沆瀣一气,成为他们的保护伞,这种现象如今是越来越多,如果再不控制,将会使百姓耕者无田,国库随之拮据。福建路乃是我朝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特别是海外贸易发达,然其农商税收却一直远远不如两浙路,这里面问题很大,朕近日会亲临福建视察,调查此事,一经查实,绝不姑息。”
“陛下,老臣以为只需派一钦差即可,福建路可不比会稽,来回需要不少时间。”贾似道听罢,稍加思索便率先言道。
“太师言之有理,臣等附议。”
这一次倒是十分难得,所有大臣意见完全相同。
我笑笑道:“各位爱卿,自我朝太祖时起,这种现象便从未杜绝,到了现在,越演越烈,这是为何?你们应该都是心知肚明吧,那便是官僚体系的整体**,为了个人利益无视国家律法,形成从上至下的贪污环节。官官相护,怎么查?即便钦差办案,查到最后,一定会牵涉到朝中之人,师臣,会是你?还会是各位大人?甚至是朕的皇室中人?当然了,钦差也是要派的。”
贾似道见大臣们相互看了看,谁也不敢言语,硬着头皮说道:“陛下说笑,怎么会是皇室中人?”
“哦,不是皇室中人,难道是在座的各位?”
“不,不是。”贾似道连忙否定道。
“各位爱卿,朕只是做个比喻,不必对号入座,朕相信不是你们,但是朕在这里还是要提醒各位,过去的事,朕不会再去追究,从今日起,希望诸位大人以身作则,你们都是朝廷的重臣,官员的榜样,千万不要挑战我朝的律法,也不要去挑战朕的耐心。”
“是,陛下。”众人异口同声地表示了决心。
“陛下,这次前往福建路,让老臣率领禁军为陛下护驾吧。”
“师臣,无妨,这次出行,朕打算微服私访。这件事只有在座的各位知道,想必你们不会告诉外人,是吧,师臣?”我看着贾似道笑笑。
“是,陛下。”贾似道有些不自然地答道。
“朕会宣称养病,这短时间便由太后临朝监政。”
“陛下,这怎么可行?一来路途遥远,万一再有黑衣杀手怎么办?二来朝中不可没有陛下啊。”马廷鸾急道。
“马爱卿,朕这一去一回,也就一个月,倘若再有大批黑衣杀手出现,那朕的江山何来安全感?上一次蒙古人出入边境就像进入自己家门一般,边关也太过无能了吧。此事无需再议,朕已经想好了,会成立一个政务院,协助太后监朝。”
“政务院?”
“恩,政务院暂且隶属皇室,文爱卿,陆爱卿,朕令你二人兼政务院秘书,负责筹建政务院,在朕外出时,协助太后监理朝政。”
“是,陛下,臣等领旨。”
“政务院?看来赵禥是在一步步打造自己的班底了。”贾似道心里也是一惊,却也不知道该如何阻止,政务院是协助太后监朝,自己要是反对,就会同时得罪皇帝和太后了。
贾似道想得没错,我建立政务院的目的也就是在打造自己的班底,最后,会由政务院取代中书省,统管各部。
“各位爱卿,各部正常行事,如有急需,可通过政务院传书于朕,朕自会批复。”
“臣等领旨。”
“恩,朕在临行前,会同太后商议,交待政务院安排各部事宜,你等均是我朝老臣,熟知各部,想必不会让朕失望吧?”
“陛下放心。”
“叶爱卿,福建路沿海制置使是你在兼任吧?”
叶梦鼎道:“回陛下,正是臣兼任。”
“朕还记得几年前你率领福州水师清剿水寇之事,当时先帝大喜,曾言,没想到叶爱卿还能水战啊。”
“陛下,那都是福州水师的功劳,臣不敢居功。”
“恩,有功不居,足以见得爱卿之人品。叶爱卿,吏部的事务暂且交给侍郎朱貔孙,这次朕任命你为钦差,前往福建路核查当地土地丈量及税收之事,朕会暗里指示。”
“臣叶梦鼎领旨。”
“好了,叶爱卿你同文爱卿,陆爱卿留下,朕还有事交待,师臣,你们先行退去吧。”
“是,陛下,臣等告退。”贾似道离去时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这倒是个好机会,要不要私下派出禁军,借机除掉赵禥?
“叶爱卿,你让朱貔孙派人暗中去查查金华知府事任一松和通判刑方卓,朕怀疑他们渎职,贪赃。”我递过一份宋承祖的奏折道,“这是刑部提点宋承祖的调查报告,将这上面之事查清楚,等朕回来后再行处理。”
“是,陛下。”
“爱卿,你明日便先行启程吧,朕会安排一个三十名御前侍卫随行,你到达后可以先去福州造船坊或是福州水师看看,查查有没有当年神州号巨舰制作者高商大匠师的后人或传人。”
“臣领旨。”
“朕会以临安狮峰商行东家呼延公子的名义出访,到时记得就行了。”
“是,陛下,臣告退。”
狮峰商行,不就是出产味精等物品的商行吗?叶梦鼎心道,难道和皇上有关?只是叶梦鼎为人老练,自然不会多嘴,向皇帝刨根问底。
“宋瑞,君实,随朕前去狮峰商行,看看萧天最近的业绩怎么样了。”
第138章救援
第138章救援
第138章救援
月黑风高,杀人夜。
寅时刚过,天空又下起了一场大雨。
真州城的人们都在沉睡之中,随着天气的变热,每日凌晨时分成为一天中最为舒服的睡眠时间,大雨过后,更加凉爽,好梦留人睡。
乌力罕看着窗外的大雨道:“大人,真是天也助我啊。”
“是啊,乌力罕,准备下。”
杨琏真迦,乌力罕黑衣蒙面,一身夜行人打扮。乌力罕将手中一柄短刃擦拭了一遍,别在腰间。
“出发吧。”杨琏真迦看了眼乌力罕突然言道,“乌力罕,你家中之事,我自会料理。”
“谢过祭司大人了。”
两人跃上屋顶,随即消失在大雨淋漓的夜色中。
忠勇营是贾似道在出任京湖制置使时所建的卫队,其建制完全仿效御前侍卫,所选之人尽是军中壮士,是以仅仅两百人的队伍就设有都统一名,副都统两名,足见得规格之高。贾似道入朝后,为避讳皇室,便将忠勇营留在了真州,明面上划入李庭芝治下,实际上只有贾似道才能指挥,而李庭芝有感于贾似道提拔之恩,也就不闻不问。
数年来,忠勇营基本上成为了贾似道的私军,除了羁押郝经一行人和贾似道秘密囚禁的人犯外,便无所事事,营中士卒待遇高,又不用上前线,自是不亦乐乎。
现任忠勇营统领贾似雨乃是贾似道族弟,对于贾似道忠心耿耿,虽然没有领兵才能,倒也颇得贾似道信任。两名副统领冯平管舒泰各自率领一个百人队,负责看守人犯。
“如此大雨,让兄弟们轮番休息会吧。”管舒泰对其护兵说道。
“是,小的这就传信,还是大人知道疼爱这群弟兄。”
随着时间的推移,忠勇营的防御也开始松懈下来。
“等等,每隔一个时辰巡视郝经住处,这点切记不能遗忘。”
“知道了,大人。”
护兵走后,管舒泰伸了伸懒腰,自言自语道,这种天气睡觉该会很惬意的。
除了大门旁的十名哨位依旧站在闪着光芒的哨楼中,整个忠勇营内基本上是一片漆黑。
营房外,乌力罕指了指西北角落的一处两层高的院落,旁边乃是一排排士卒的营房,杨琏真迦点点头,示意明白,两人曾经反复观察过忠勇营营房的分布,算得上是轻车熟路,杨琏真迦伸手做了个出击的手势,随后率先行动,如一只巨大的飞鸟,向那处独立院落冲去。
乌力罕暗自赞道,好高明的轻身术,紧跟着也跃下木栅。
大雨还在下,能见度极低,几乎到了伸手不见五指的程度,不过,这却难不倒目力甚佳的杨琏真迦,蒙古天涯大祭司可不是谁都能胜任的。
以两人的速度,数息之间已经到了关押郝经的屋顶。
杨琏真迦眼神一凛,扫视了院落四周,大院门前的哨位都不见踪影,看来都躲进一楼的屋内避雨了。
乌力罕可没有这么好的眼力,只是静静地注视着祭司大人。
顷刻间,杨琏真迦拍了拍乌力罕的肩膀,拇指向下,轻声道,“下。”
两人用脚勾住房檐,瞬间便落在二楼走廊上,即便是乌力罕发出的细微之声,也都被雨声所掩盖。
门上的铁锁对于杨琏真加而言,只是小菜一碟。据史书记载,杨琏真加伙同允泽盗遍宋朝皇陵,机关学正是他擅长的。
郝经迷迷糊糊地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无法沉睡。
清晨的大雨对于他人来讲,正是入睡的催眠声,但是在郝经听来,无疑于时光之声。时间在滴滴答答中不停地流失,五年了,整整浪费了五年的光阴,这五年正是人生中精力最为旺盛的时光,自己从三十七岁被羁押在真州忠勇营,到今天自己已经四十二岁了,而且身体状况开始变差,自己的热血,抱负难道就在此终结了吗?
旁边的老家仆郝意听见郝经辗转反侧,叹了口气,这几年来,自己主人都是这般度过,长久下去,身体怎么受得了,只是郝意太过了解郝经,明知主人身体越来越弱,也只能心里着急。
“郝大人,郝大人。”
朦朦胧胧中,郝经耳边响起一阵低沉的叫声。
“做梦了?”郝经想到,还是蒙古语。
郝意却率先反应过来,蹭的一声从床上坐起。
“嘘,别出声,我是天涯神尊座下大祭司杨琏真迦,特地来救你们的。”
“真的是蒙古语。”郝经轻声地嘀咕了一句,也坐了起来。
“是郝经大人吗?”
“正是,你是天涯中人?”
乌力罕从腰间解下短刃,递给郝经道:“大人,这是大汗的信物,你一看便知。”
郝经哪有杨琏真迦的眼力,黑漆漆的光线中根本看不清,郝经用手仔细摸了起来,不错,这短刃乃是大汗心爱之物,销金断玉,锋利无比,名唤斩龙,是当年忽必烈之父托雷大汗南游时所得的两把宝刀之一,有日大汗还想将此刃赐予自己,所以对这把短刃才十分熟悉,只是自己乃一介书生,不懂武艺,用此也算是暴殄天物,便辞而不受。
“的确是斩龙。”郝经将斩龙还给了乌力罕。
杨琏真迦道:“郝大人,这里不是说话之地,你先换上乌力罕的夜行衣。”
郝经不明所以道:“换衣?”
“正是,郝大人,快。”
郝经虽然体弱,却是身材高大,和乌力罕体型大致相似。
乌力罕换上郝经衣服后道:“祭司大人,你带上郝大人,速速离去,属下会尽力拖延时间,务必使得大人赶到边关。”
“好,乌力罕,不愧是蒙古好男儿。”杨琏真迦双掌合十,向乌力罕行了个礼,接过了乌力罕的斩龙短刃。
“祭司大人,这是?”
“郝大人,不用多言,我背上你,立即离开。”
“就我们两?那他们呢?”
忠勇营每隔一个时辰便会巡视郝经之屋,如果都离开了,那么最多只需一个时辰便会被发觉,即便以杨琏真迦的速度,在一个时辰内也根本到不了边境,如此一来,大宋官兵便会从真州到边境一路堵围,杨琏真迦要带上一个丝毫不谙武功的郝经离开宋境,基本上无望。
杨琏真迦和乌力罕在清楚忠勇营的布防后,定出计划,由杨琏真迦带着郝经离去,而乌力罕则假扮郝经,留在屋里拖延时间。从真州慧日泉,穿过树林,再经过一大片丘陵,就可以直达宋蒙边境,这条线路不用绕路,距离最短,尽管都是山路,但对于天涯大祭司来说,却根本不是问题。
只要乌力罕能争取四五个时辰(八到十小时)的时间,杨琏真迦就能赶到边境,那里自会有蒙古军队接应了。
“大人,快走吧。”郝意也催促道。
“不行。”郝经道,“我们走了,你和乌力罕怎么办?”
杨琏真迦再不犹豫,手掌轻轻一切,将郝经击昏过去,背在背上,出门后将门锁恢复原状,跃上了楼顶。
此时,雨势略有减小。杨琏真迦认准方向,将轻身术提到极致,迅速地向北而去。
第139章使者乌力罕
第139章使者乌力罕
第139章使者乌力罕
门上的小窗户从外面打开,两名巡视的士卒举起夜灯照了照里面,见屋里二人正在酣睡之中,其中一人道:“老黄,这么大的雨,他们倒是睡得很惬意,我们也回去接着睡吧。”
老黄关上窗户,“恩”了一声,道:“小兔子,下楼吧。”
随着窗户的关闭,外面的雨声也基本上被隔绝。巡视的士卒走后,乌力罕转过身来,坐在了床头。
“郝意,他们不进屋核查吗?”
郝意也坐了起来,轻声道:“大人,一般而言,每日两次,上午辰时末(9点)和晚上亥时初(23点)会有人进屋。”
“辰时末?那就是说最多还有两个时辰我们就会被忠勇营士卒发现了?”
“正是。”
乌力罕略显失色,片刻后道:“两个时辰,祭司大人和郝经大人无论如何赶不到边境啊。”
“大人,这点倒是不用太担心,两个时辰应该足以。”
乌力罕一听,连忙问道:“这是为何?”
郝意笑笑道:“大人有所不知,贾似道将郝大人秘密羁押在此,扬州守军并不知晓。两个时辰后,忠勇营发现了郝大人失踪,定然会乱作一团,不敢立即上报李庭芝,请其出兵围堵,而忠勇营这两百号人马要在山林中搜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何况以他们的脚程远远不如祭司大人。如果请示贾似道,那至少也是两天以后才会得到回复。所以,我估计应该问题不大。”
“倘若忠勇营不顾一切上报李庭芝呢?”
郝意想了想道:“真州东面是一片山林,要去扬州,需要绕行,即便快马加鞭也需要一个时辰。假如忠勇营立即派人前往扬州请兵,而李庭芝又愿意的话,那也是在三个多时辰以后的事了,大祭司和郝大人也距离边境接应点不远了吧。”
“三个多时辰?”乌力罕摇摇头苦笑道,“但愿两位大人一路顺利,长生天保佑。”
“吉人自有天相,倒是乌力罕大人,你真乃勇气可嘉,为救我家大人,舍身入内,郝意佩服,请受郝意一拜。”
乌力罕这才注意到郝意已经起床,忙阻止道:“郝意,你家大人乃是大汗之左膀右臂,我蒙古千秋大业需要郝大人,以我一命换回大人之命,值啊。”
郝意坚持拜了一拜道:“郝意代我家主人谢过乌力罕大人。”
乌力罕笑笑,坦然受其一拜。
郝意接着道:“大人,还有两个时辰,你睡会吧。”
“好,睡会,也许这是我最后一觉了。”
郝意点点头,暗中叹道,只可惜了这位好汉。
辰时末刚过一会,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随即有人在走廊上喊道:“吃饭了。”话音一落,房门顿开,十名士卒漠然地进入屋内,为首的火长(宋朝军队十人为一火,相当于后世的一个班。)接过下属手上的一个竹篮,放在桌上,对着床上道:“郝先生,起来吃饭吧。”
“郝经”面靠墙,哼哼几声,也不答话。
郝意左行两步,不经意间挡在床前,说道:“申火长,我家主人受了风寒,身体不适,早饭先放在这里,我一会请他起来再吃吧。”
被称为申火长的士卒笑道:“郝大人毕竟是文弱书生啊,一不留神便得遇风寒,需要找大夫来看看吗?”
“不用麻烦了,等主人醒来再说吧。”
在郝经被羁押期间,顶住了贾似道的劝降压力,始终不为所动,而其手下部属有经不住长期囚禁的折磨,殆无生意,甚至斗殴相杀死者。
申火长自小敬佩有学识之人,对于郝经也是尊敬有加。
“那好吧,我们走。”
郝意和床上的乌力罕长长的松了口气。
申火长最后一个走到门口,突然停了下来道:“等等。”
郝意二人心中又是一惊,却听见申火长道:“凌三娃,你不是自称祖传手艺,会替人看病吗?”
“当然了,一般小毛病我都会看的。”
“那好,郝大人体虚,你去看上一看。”
“是,火长。”
凌三娃等九名士卒随着申火长又来到“郝经”床前。
郝意一见,知道再也无法遮拦,双腿发软,一下坐到在自己床上。
“不用看了。”乌力罕大笑道,“郝大人早就回到蒙古了,哈哈。”
十名士卒瞬间全都呆住,怎么突然换成了另外一个人?申火长最先缓过神来,急忙拔出佩刀,横在乌力罕肩上,道:“你是何人,郝大人呢?”同时,靠近门口的士卒慌忙走到门外,大声叫道:“快来人啊,楼上出事了。”
其他八名士卒也都反应过来,纷纷拔出兵刃。
乌力罕也不言语,右手突然一翻,五指如闪电般搭在申火长的刀上,申火长丝毫没有看清对方的动作,急忙用力想挥动佩刀,却发现自己的兵刃一动也不能动,就像被什么东西牢牢地钳死般。
申火长连忙弃刀后退,双掌交错,护在胸前,道:“郝意,怎么回事,他是谁?郝大人呢?”
不等郝意回答,就见一阵刀光在眼前闪过,自己的佩刀被对手放在了桌上。
郝意道:“申火长,承蒙你平日对我家主人多有关照,我也不瞒你,主人已被人救走。”
申火长顿时心里一沉,从左边士卒手里又拿过一柄大刀,冷静道:“那就请二位在此等候我忠勇营都统大人吧。”
面对身前的九把兵刃,乌力罕毫不畏惧地坐在桌旁,笑笑道:“申火长,你这人心地倒也善良,郝大人乃是被你们囚禁之人,你还能礼遇有加,更叫手下为其治病,念在你这份情义上,我也不为难你,我叫乌力罕,乃蒙古天涯神尊大人座下四大使者之一,受大汗之托,前来营救郝经大人,今任务已毕,我就在此等候你们都统大人吧。”
申火长知道这自称乌力罕的蒙古大汉是位高手,刚才若非留情,那一片刀光早就可以令自己一命呜呼,甚至连屋里的其他几名兄弟也难以脱逃,刀光之快,自己是平生仅见,比起忠勇营中刀法最快的副都统管舒泰还快了许多,一念至此,冷汗顿时直冒,申火长不敢多言,紧紧握住手中兵刃,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乌力罕不慌不忙地倒了一杯水,慢慢地喝了起来。
不一会,忠勇营都统贾似雨,副都统冯平,管舒泰手持兵刃,齐齐进入屋内。
申火长连忙简单汇报到,郝经已被救走,坐着之人乃是蒙古天涯四大使者之一的乌力罕。
三大都统听罢,尽皆失色,贾似雨背上已是冷汗淋漓,手中长枪一挥,其余二人见状也急忙拔出兵器,管舒泰拔刀速度极快,冯平也不甘落后,长剑在手,三班兵器同时指向乌力罕。
“乌力罕,束手就擒吧。”
乌力罕放下手中水杯,拿起桌上申火长的佩刀,缓缓而道:“这里地方太小,敢不敢到外面,让我见识下你们宋朝军人的武功。”
贾似雨大脑一片凌乱,哪里知道乌力罕是在存心拖延时间,随口说道,“好。”
第140章术武双修
第140章术武双修
第140章术武双修
“不练了,小的现在真的不是官家的对手了。”练武堂内,小七讨饶道。
“呵呵,什么叫现在真的不是?”我笑笑,收回拳势。
“陛下的进展远远超过小七,无论是速度还是力量,技巧都在小七之上,所以自然是稳占上风。”袁棘满意道,“陛下忙于国家大事,如若不然,专心练武,或许能够成为前无古人的绝世高手。”
“先生,术业有专攻,朕也不一定就完全适合修炼武道。”
“陛下,天下百业,尽在悟心,武学一道也不例外,而陛下之心的确乃神人之心,所以臣才会有此一说,倒非故意夸大吹捧。”
好话人人爱听,何况是毫无恶意的呢。
我道:“对了,先生,朕练习太祖长拳第三节已经半年了,力量和速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哪,朕什么时间可以学习第四节呢?”
“陛下,流传于世的太祖长拳就只有三节,第一节练习招数,第二节着重实战对练,第三节修炼自身的能力,而第四节却无常态,仅有数句口诀。”
“没有常态?”
“正是,这里还有一个故事。”
小七一听有故事,兴致勃勃道:“先生,快说来听听。”
袁棘微微一笑:“臣也是听师傅所言,臣的师傅乃是帝王谷武堂首席长老。大约三百年前,太祖帝凭借手中一条盘龙棍打下我朝江山,一统天下后,太祖便不再征战江场,得闲时思索起自己所创的武功来,长拳简洁实用,却过于外露,霸道有余而王道不足,现今自己贵为天子,自当有套符合身份的太祖长拳。太祖一身武学得自少林,而少林武学以降魔除妖为本,以刚猛为主,日久便会心生戾气,越到高明,戾气越重,所以真正的少林高手大都是佛学大师,以救苦救难的菩萨心肠化解戾气,如此才能阴阳相济,而太祖帝常年征战,在战场上杀生无数,更加增添了这种戾气,幸得太祖帝心缘善正,以无上慈悲之心强行压制体内戾气,但是却始终无法消除,为破解此难,太祖帝秘密进入帝王谷,同当时的武堂长老,术堂长老一起论道三天三夜,虽然并没有找出破解之道,却悟出太祖长拳第四节,太祖帝自命名为长拳意会诀,意思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每个人根据自身的理解,会得出不同的答案。”
“原来如此,简单而言就是只有口诀并无招式,典型的无招胜有招啊。”
袁棘赞道:“陛下的领悟力果真超出常人,正是武林高手所言的无招胜有招,其实,陛下修炼的龙虎山无影诀也有类似之处。”
“这怎么可能,不用招式怎么能够去破解对方的招数?”小七毫不明白。
我心道,这也不能怪小七,谁让他不晚生八百年,多去看点武侠小说呢?
“先生,那后来太祖体内的戾气化解了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