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恩,这四人是元军大将伯颜、阿里海牙、阿刺罕以及张弘范。”孟天翔仔细辨认后道,“这几员元军大将个个武艺高强,为首之人就是蒙古中路军副帅伯颜,其武功还在我之上,范兄,我们撤。”
孟天翔知道伯颜的厉害,自己虽然不怕,但对方四员大将个个了得,一旦交上手就很难脱身,眼下可不是呈匹夫之勇之际,一念至此,孟天翔调转马头,和范良复一起扬长而去,
阿里海牙追出数十步,大声吼道:“孟天翔,既然敢來,如何不敢一战。”
城墙上的阿术见状,立即擂响了战鼓,身旁的一众护卫大声喊道:“伯颜元帅威武,敌人遁逃了。”
伯颜洠в凶犯希谢亓税⒗锖Q溃氐匠抢铮
阿术苦笑道:“伯颜元帅,本帅从军多年,还是第一次用这样的‘胜利’來鼓舞士气。”
伯颜同样抱以苦笑,无可奈何地小声言道:“阿术元帅,事已至此,非我等不力,而是南朝的火器过于犀利,或许史玉琪将军说得对,发达的科技所带來的力量不是我等能够抗衡的。”
阿术道:“现在也只能希望皇上能够尽快仿制出火枪了。”
“恩。”伯颜点点头,对一旁的亲卫道,“传令下去,一旦应天府城池被毁,便从东、北两门出城,前往相州。”
“是,大帅。”伯颜的亲兵答道,
当孟天涯回到驻地时,我带领数万大军也正好抵达了南亳村,这处名叫南亳的村落虽然不大,其所在地却是远古时期商王朝最初的都城,后來因为黄河南泛时频繁改道、洪泛及其相应的泥沙堆积,把这座千古名都埋在了地下,当年那巍巍宫室与繁华街肆,迄今不见踪影,
“皇上,应天府城池并不高大,远不如汴梁,其坚固度也不如邓州。”孟天翔、范良复禀道,
“朕知道了,孟天翔、范良复。”我冷哼了一声道,
“末将在。”
“你们二人单枪匹马前往应天府,是为何故。”
孟天翔见我神色严肃,连忙和范良复跪下道:“皇上,末将的本意是想打探下应天府的防守情况。”
“你们二人既然身为左右先锋,就当行先锋职责,抛下上千将士,自己去做斥候之事,此事是否妥当。”
“皇上,末将知错,请皇上处罚。”
“好了,起來吧,这次念在你们乃是首次,朕就不予处罚了,但是,你们要记住,你们是我大宋军队的大将,并非江湖游侠。”
“是,皇上,末将谨记。”
“恩,众将听令,今夜好生歇息,明日攻城。”
在四十门火炮连续三天的轰击后,应天府的守军放弃了抵抗,弃城而去,
入城后,我只在应天府停留了半日,留下一个步兵军的兵力驻守应天府,便下令大军继续北进,直逼河南东北部的重镇相州,三月十六日,蒙古中路军又放弃了遭到炮击的相州,继续向北,撤到了河北南部的洺州(今邯郸、永年一带),
洺州,始自北周时期,为武安郡治,隋末唐初,农民起义军夏王窦建德、刘黑闼相继建都于此,称洺州,因其是从河南进入河北乃至大都的重要关隘,加上又是建在两山之间,是以在金国末期进行了加固整修,蒙古灭金后,特别是近几年來,忽必烈击败阿里不哥登上汗位后,再次派人加固了洺州城,这座城池虽然不大,但坚固度却可以和宋朝的石城郢州相提并论,
在进入相州的当晚,我收到了临安宫中的喜报,皇后全玖与三月二日诞下一子,这位小皇子也就是历史上的宋恭帝,南宋朝第七位皇帝赵显,只不过,出生日期提前了两年零四个月,
第二天,我借皇子诞生的名义,令众将士休息一天,暂时放缓了进攻的步伐,
收复相州后,整个河南已在我军的掌控中,但元军的主力部队尚在,我军的防线拉得越长,就容易被元军各个击破,毕竟眼下的火器有限,还无法做到全军配备,因此,下一步便需要稳固防线,以免得而复失,
吃完中饭,我让公孙小宸叫來了在相州的所有将领,就下一阶段各军的任务进行了安排和部署,
“各位将军,今河南全境已经光复,但蒙古中路军还有五万精锐,周边的省份也有不少元军,因此,朕决定在相州休整一段时间,待河南境内的军政大事稳固后再行北上,为此,朕拟定了以下几点计划,和各位将军商议。”
“朕首先说说政务,第一,令襄阳城贾太师、陆爱卿、赵爱卿,让他们立即启程,赶往汴梁坐镇;第二,令临安政务院院长文天祥亲自带队,率领一批官员进驻河南各主要城市,并组建河南省府,尽快恢复各地的正常秩序;第三,四月下旬,朕打算在河南进行一次专门的科举考试,选拔一批省、州、县各级官员;第四,针对河南的特殊情况,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免税、减税等利于当地经济的措施或条例,有关政务方面的事宜,待太师等人到达后再行商议,公孙小宸,以上三点,你派人通知相关人员执行。”
“是,皇上。”
“下面再來说说军务。”我继续道,“首先是汴梁军区的扩军事宜,目前,汴梁军区已有两个军的兵力,朕打算于近期在河南境内就地募兵,争取在五月底之前,完成汴梁军区三个厢的全额编制,各位将军,我北伐大军大都是南方人,一旦完成江山一统的大业,很多将士都会回到南方,因此,未來北方驻军的兵源主要会依靠北方人士,针对这一点,想必大家都洠兑饧桑坏诙泄劂炅壕浦檬沟娜搜∥暑},各位将军,有何提议。”
作为北方第一个军区的主帅人选,自是关系重大,何况,这个问睿脖冉厦舾校且砸恢诮於紱'有出声,谁也不愿意做这个出头之鸟,
一阵沉默后,军中主帅吕文焕起身言道:“陛下,末将提议,由江万载江大人暂且兼任汴梁军区首任制置使,副制置使一职,末将保举第十七厢指挥使范天顺将军出任,范良复将军当可担任军区参议长兼其中一厢指挥使,至于另外两厢指挥使则可以从当地选拔。”
我赞道:“很好,吕将军的建议不错,其他将军还有不同意见吗。”
印应雷道:“陛下,末将补充一点,可以从临安军事大学即将毕业的学员中,抽调出一批,充实到汴梁军区,让他们担任中下级将官。”
“恩,印将军的这点提议也很好,学了就要能够致用,否则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赵括了。”我见其他人也洠в屑绦祷暗囊馑迹愕溃澳呛茫尥饴澜奶嵋椋揖谑呦嶂富邮狗短焖辰魅毋炅壕H胃敝浦檬梗谑呦岣敝富邮古8唤鋈问呦嵯嶂富邮梗镄″罚薜囊馑几嫠呗叫惴颍钇浯怼!
“是,皇上。”
“第三,随着火器越來越充足,朕打算从中路北伐军中抽调出一部分人马,支援东路,谢道临将军,朕决定由你率领御林军第二师和两个炮营小队的兵力前往东路,配合李庭芝部拿下山东。”
谢道临毫不犹豫道:“是,末将遵令。”
印应雷道:“陛下,东路的李将军、夏将军所部和蒙古的东路军不相上下,只要有了御林军及火炮的支援,就能很快地收复山东全境了,到时,我中路、东路北伐军齐聚大都城下,一举活捉忽必烈。”
我笑道:“印将军,别忘了还有李北洋的大宋水师。”
印应雷呵呵一笑道:“不错,陛下,当是三路大军会师大都。”
不过,此时我并洠в邢氲剑畋毖鬀'有按照事先的部署,而是选择了从辽东半岛的三山浦(今属大连)一带登陆,
“第四,针对洺州城的情况,由吕将军会同参议处制定作战计划,只要洺州一破,河北就全都暴露在我军眼前了。”
第546章沂州战役(一)
第546章沂州战役(一)
第546章沂州战役(一)
三月底,在蒙古两大神尊才恩吉雅和印天涯的直接领导和监督下,元朝兵器监制作的首批一百支火枪样板成功出炉,一收到消息,心下大喜的忽必烈便立即前往兵器监视察,并当场下令,重赏所有匠师,
听完才恩吉雅的汇报,忽必烈对身旁的枢密使真金道:“真金,传朕旨意,立即组建火器营,将史弼将军从洺州前线调回大都,担任火器营首任统领。”
“是,父皇。”
在了解完弹药配方的进展后,忽必烈道:“至尊大人,关于火枪的弹药,朕认为就先用现行的配方,再逐步改进吧。”
“也只能如此了。”才恩吉雅皱眉道,“洠氲侥铣杂诨鹨┑难芯烤谷蝗绱酥睿堑玫绞鼗ふ咧!彼档秸饫锏牟哦骷乓幌孪肫鹆嗽诘弁豕鹊那樾危
“守护者。”忽必烈并不清楚才恩吉雅在帝王谷的经历,但听到才恩吉雅提及守护者时也自愣了一下,片刻后才岔开话睿溃爸磷鸫笕耍薰兰疲灰揖幕鹎雇咏谀铣晕揖锏恼搅Γ屯耆梢院推湟唤细叩土恕!
“正是,皇上言之有理。”
四月初三,谢道临率领御林军第二师、二十门火炮以及两千五百颗投掷弹抵达了徐州,为了保密起见,一路之上,御林军所打出的都是襄阳军区十八厢的旗号,火炮也伪装成粮草堆,
在下令将士休息后,谢道临立即和东路军主帅李庭芝、夏贵两位将军进行了商议,决定出动御林军及东路北伐军六个厢合计八万五千名将士,发动沂州战役,
沂州历史悠久,可以上溯至2000多年前,到了商周时期,沂蒙境内陆续出现了十几个小国,其中文明昌盛、影响较大的有费、鄅、郯、莒等国,这些小国中的鄅国就建都于今临沂城北的鄅古城村,是古沂州城的雏形,沂州古城大致位于今山东省临沂市城区内,其所辖地界全都属于沂蒙山区,地形复杂,既有坦荡的平原,又有连绵起伏的丘陵,还有层峦迭嶂的山区以及纵横交错的河流,
按照计划,东路北伐军兵分三路,王胜将军率领一个厢的兵力进军滕县,朱焕将军率领一个厢的将士进攻峄州,王、朱二人的任务是吸引住两地的元军,但不可轻易攻城,李庭芝和夏贵则率领大军绕过峄州直扑沂州府,
四月初五清晨,王胜、朱焕告别了李庭芝和夏贵,率先出兵北进,
转天一早,随着李庭芝一声令下,六万大军分批出动,担任先锋营的依旧是姜才将军率领的破虏军,随后是张世杰率领的御林军第二师,再下來是四个厢的东路北伐军,
“终于等到反攻的这一天了。”离开徐州城的李庭芝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对身旁的谢道临和夏贵言道,
“是啊,祥甫,如今中路大军连战告捷,已经收复了河南全境,我等也不可落后太多啊。”踌躇满志的夏贵笑道,
李庭芝点点头道:“恩,谢将军,夏帅,我们上马。”
三人上马后,李庭芝叮嘱留守徐州的苗再成和总制官张俊:“苗将军,留守徐州的两个厢要时刻做好北进的准备,一旦我军攻占了沂州府,便会攻打整个山东,到时兵力有所不逮,你率领一个半厢的将士进驻沂州,徐州城的防御就交给张俊将军。”
苗再成和张俊齐声道:“是,大帅放心就是。”
李庭芝微微一笑,意气风发道:“好,出发。”
从徐州出发后,大军向东北而行,五日后,绕过峄州,來到沂州府以南七、八十里之遥的罗庄店,早一日抵达的破虏军主将姜才道:“大帅,罗庄店东临沂河,往北直行便是沂州府,今日便在此扎营吧。”
“好,夏松将军,传令下去,众军休息一晚,明日攻城。”
“是,大帅。”
沂州城内,元军临时帅府,
得到消息的蒙古东路军主帅董文炳立即召开了军事会议,
“各位将军,今南朝李庭芝、夏贵聚集八万大军分别进攻我沂州、滕县以及峄州,对此,大家有何良策。”
老将田应都首先言道:“董帅,我东路军现有人马五万五千人,加上在沂州一带的四万多名新军,总兵力近十万,虽然人数多过南朝,但末将认为,当利用三城之固,防守反击,尽可能多地歼灭李庭芝部的有生力量。”
“田将军,此言差矣。”田宏话音刚落,就听一员小将道,“父帅,我军兵力多于敌军,又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当趁敌军立足未稳之际,抢先进攻。”
说话的这位小将乃是董文炳最小的儿子,新军统领董士秀,董文炳有三子,长子士元、此子士选,幼子士秀,三人弓马纯熟,皆有万夫不当之勇,若单论武功,则以董士秀为最,
田应都曾是蒙古反贼李璮手下大将,后感董文炳之义,于1262年降于蒙古,七年來一直跟随董文炳东征西战,作战经验十分丰富,颇得董文炳器重,“小将军之言虽可,但田某以为,此战当以重创宋军为主,而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让敌军來攻我城池,等到敌军疲惫之时,我军再以一路精锐从山路南下,截断宋军之归路,如此可大捷也。”
董文炳“恩”了一声道:“文用,你在徐州城外和宋军大战过,你來说说。”
董文用道:“董帅,各位将军,宋军的战斗力虽然有很大的提升,但除了破虏军外,其余部队在马战中还是不及我朝骑军,不过,宋军的火弹却能克制我军,此次宋军北上,想必也会携带火弹,因此,我也赞同田将军之意,固守城池,先消灭其有生力量,再徐徐突之。”
董文用在军中的威望一向很高,所说之言自是有几分分量,
“众将听令。”董文炳想了想,不再犹豫道,“传令藤县守备董文忠将军、峄州守备哈剌秃将军紧守城池,不可轻易出战迎敌,待明日本帅亲自出城迎战宋军,之后再做打算。”
“是,董帅。”
四月十二日佛晓时分,李庭芝率领破虏军及第八厢将士离开营地,前往沂州城,一个多时辰后,宋军到达了沂州城南门外三百多米处,李庭芝、夏贵身披战甲,居于队伍的中央,谢道临则隐身其后,左右两旁分列着姜才、施忠等东路军中的高手,
站在城墙上的董文炳全副武装,看到宋军已至,随即点齐一万精锐骑军,在一众将领的簇拥下,出门应战,
谢道临从未见过董文炳,手搭凉棚,向前看去,只见此人约莫五十出头,身材高大,掌中一柄开山大刀,跨下一匹通体黑色的乌骓,一看便给人一种威风凛凛,气势不凡之感,“好一员上将。”谢道临情不自禁地暗自赞道,
李庭芝轻轻一拍战马,上前三、四个马位道:“本帅乃大宋东路北伐军李庭芝,來者可是蒙古董文炳董将军。”
董文炳同样也上前数个马位道:“正是,李将军,多日未见,一向可好。”
“董将军,李某一向过得不好。”
“是吗。”董文炳愣了一下道,“李将军,你是宋军中的顶梁柱,倒不如归顺我大元王朝,,,,,。”
李庭芝打断道:“董将军,你知李某为何不好。”
“董某不知,请讲。”
李庭芝大声道:“董将军,你是汉人,却助纣为虐,反过來帮助蒙古人欺压我朝百姓,像你这样的汉人在蒙古军中尚有不少,李某正是为此过得不好啊。”
董文炳一时语塞,片刻后道:“李将军,一百多年前,宋朝皇帝不顾北方汉人,弃之而去,我等先祖只能在金人统治下苟延残喘地活着,之后,又有蒙古崛起,此非我等之过也。”
“董将军,我朝皇上曾经言及,当年之事,的确是先帝之过,不能责怪你等先祖,百年之后,我朝皇上英明神武,励精图治,以收复河山为己任,到了此时,尔等还欲继续为虎作伥,就大错特错了,董将军,你为人忠厚,知书达理,为北方的汉人做了不少好事,我朝皇帝也屡屡提及,李某希望你能认清形势,早日认祖归宗,切莫再做汉奸。”
董文炳身为汉人,如果再继续说下去,自是理亏,而东路军中汉人将士又很多,随即冷笑一声道:“李将军,休要在此胡言乱语,你敢放马过來,与董某一战乎。”
李庭芝哈哈大笑,回头道:“哪位将军愿打头阵。”
姜才早就按耐不住,纵马向前道:“大帅,末将身为先锋,自当出战。”
“好,姜将军,本帅为你掠阵。”
姜才马快,瞬间便已冲到元军阵前,董文炳点将道:“既然李庭芝不敢出战,董某也不奉陪,士秀,出战。”
“是,父帅。”董士秀应了一声,拍马向前,大刀一举,和姜才斗在一处,
第547章沂州战役(二)
第547章沂州战役(二)
第547章沂州战役(二)
董士秀年纪虽轻,却是武艺高强,和姜才大战了七、八十回合,不分胜败,
“这姜才不愧是破虏军统领,枪法精妙,难怪号称扬州军中的第一高手。”董文炳暗自赞道,
“这董士秀刀法纯熟,在姜才枪下竟然丝毫不露破绽,高手也。”李庭芝、谢道临等一众宋军将领同样暗自称奇,
枪來刀往,直看得众人眼花缭乱,转眼之间,两人抖擞精神,又斗了五十余合,却依旧是旗鼓相当,难分伯仲,姜才斗得兴起,长枪一挥,架住董士秀的大刀言道:“董将军,你我各自返阵,换得战马后再战三百回合。”
董士秀天生异赋,武功卓绝,技成之后很少遇到像姜才这般棋逢对手的高手,当即赞同道:“有何不可。”
两人正待换马,却听双方阵营中同时响起了收兵的战鼓声,虽然意犹未尽,但只能调转马头,各自回营,
等姜才回到阵中,李庭芝略微上前,对董文炳言道:“董将军,今日一战,你我不分胜负,明日一早,本帅会率领大军攻城,留给你和你汉人部下的时日不多了,好生想想,自古以來,做汉奸的能有几个落得好下场,只会留下千载骂名,遗臭万年。”
“汉奸”一词出自清朝,在这个时代还未出现,但从字面上可以轻易看出其含义,从我这里学会这个名词的李庭芝首次在公开场合呵斥董文炳不要做遗臭万年的汉奸,这一下倒让董文炳思绪万千,尽管脸色依旧,但似乎总觉得有些心神不宁,
比起昨日,北伐军的大营向前推进了三十多里,回到营地后,李庭芝道:“谢将军、夏帅,那董文炳治军有方,其军中阵容整齐,杀气十足,一看便知是久经沙场的精兵,如果洠в谢鹌髦词刮揖ハ乱手荩不崴鸨劢!
谢道临笑道:“不错,自从火炮用于攻城战后,再为坚固的城墙也坚守不了多久,一旦城门告破,敌人也就只剩下撤退一条路了。”
第二天,李庭芝率领大批宋军再次來到沂州城外,居中的是两个厢的步军将士,破虏军则一分为二,和东路军中唯一的一个骑兵军一起列在大军的两侧,御林军将士则混杂于步军之中,
城墙上的董文炳等人默默地注视着远处的宋军,
自十六年前跟随忽必烈以來,董文炳一直是攻城掠地,灭大理,攻南宋,平定李璮之乱,后又镇守山东数年,让宋朝名将李庭芝只能全力防御,无力进攻,如今却是本末倒置,学起宋军一贯的战术來,依托城池进行防守,伺机反击,
“父帅,今日的宋军比昨日多了一倍不止,看來是要攻城了。”
董文炳点点头,转身道:“士秀,传令下去,各军警戒,准备好滚石、檑木、撞杆等守城器具。”
“董帅,快看,宋军这是在做啥。”一旁的董文用突然道,
董文炳急忙往下看去,只见宋军左右分开,中间露出了二十根直溜溜的铁管,
“莫非这就是火炮。”董文炳不由自主地嘀咕了一句,虽然洠в星籽奂鹋冢魑母卟憬欤谋匀恢溃尉鹌髦型ψ畲蟮木鸵鹋诹耍矍罢庑┨艿耐庑魏褪嗝茉核峁┑幕鹋谕几逋耆谎
“李庭芝部怎么也有了火炮。”董文用惊道,
董文炳心里一沉,一种不好的预感油然而生,
作为元军东路军的主帅,董文炳文武双全,为人沉稳,一向颇有自知之明,朝中最为精锐的中路大军以蒙古族、色目族骑军为主,在宋军的火器面前也是节节败阵,几无抵抗之力,何况是弱于中路军的东路军呢,
“文用。”
“末将在。”
“你立即出城,带领三千精骑,冲击敌人的中军,希望能够阻止其火炮的发射。”
董文用离开后,田应都小声道:“董帅,宋军的火炮距离我城墙有两百五十步之遥,这已经超出了弓箭的射程,难道火炮可以,,,,,。”
“田将军,本帅知道你的意思,据大都枢密院的消息,宋军火炮的射程最远可及三百多步。”
“三百步。”田应都惊讶而道,
元军骑兵动作迅速,早已在城门内等候的一支骑军在董文用的率领下陆续冲出了城门,
一见沂州城的城门打开,反应迅速的谢道临立即下令:“张师长,火枪手准备。”
得到命令的御林军将士当即上前数步,列队举枪待命,混在其中的步军士卒则全部后退,
“火枪。”董文炳隐隐约约看出,宋军阵中一下出现了数千名手持火枪的军士,这一瞬间,董文炳突然觉得脑袋像要爆炸似地,空空荡荡,
“二百步、一百五十步,一百二十步。”当谢道临数到一百二十步时,张世杰右手一挥,下达了点火的命令,从点火到发射还需要数息时间,在元军前沿部队又前进了五、六十步之际,火枪响了,
“嘭、嘭、嘭”的火枪响声让董文用心神一震,随即便见硝烟四起,到处是战马的嘶鸣声,冲在最前面的大部分将士从马上纷纷坠下,
蒙古东路军见识过投掷弹的威力,但看到火枪射击还是第一次,东路军军纪森严,虽然人人心惊,但洠в刑毡暮帕睿W苑苡孪蚯埃
经过数次战役的御林军将士毫不惊慌,尽管看见元军越來越近,依旧按照程序有条不紊地点火、填弹、扣动扳机,最前面的元军偶尔有人冲到了距离宋军二、三十步之内,却在数千支火枪的密集扫射下,死于非命,董文炳看见自己的骑军根本无法冲进敌阵,又担心宋军的投掷弹,只得下令道:“击鼓收兵。”
这时,二十门火炮早已准备完毕,看见元军回撤,中间的御林军将士立即匍匐在地,将炮位让出,
谢道临一指前方的城门道:“火炮营,目标,沂州城门,开炮。”
火炮声震耳欲聋,刹那间就将战场上所有的声音湮灭,那些还未來得及撤回到城里的元军骑兵连忙左右分开,在董文用等将领的指挥下,绕道而去,
连续半个时辰的炮击后,李庭芝看见残缺不全的城墙道:“顶多再來二、三轮,这沂州城的城门就会毁在我军的神器之下了。”
这时,谢道临也已经下达了停止射击的号令,笑道:“李大帅,这就是火炮的威力啊。”
李庭芝心情大好,下令道:“火炮营收兵,其余各军慢慢回撤,破虏军断后。”
夏贵道:“看來,今后的攻城战将会完全改变,攻击方不会再以牺牲更多的将士作为代价了。”
“恩,陛下英明,能发明威力如此巨大的火器,实乃我朝之幸也,我军要拿下沂州城,指日可待。”李庭芝显得颇为兴奋,笑笑后话锋一转,对夏松道,“夏松将军,吩咐斥候营,挑选几位精干之人,分别去往大都、济南两地,就说董文炳将军不愿意做汉奸,与我军合谋,在沂州之战中不战而退。”
夏松道:“是,大帅,末将这就去安排。”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一个时辰后,沂州城的帅府中,
董文炳对手下几位心腹将领说道:“李庭芝部不仅有了火弹,还有火枪和火炮,按照其炮火的破坏力,本帅估计,用不了几天,城门便会告破,到时,我军是在城内进行巷战,还是北撤。”
又是田应都先道:“董帅,如果进行巷战,必定会是一场苦战,胜负难知,何况在火器面前,阿术元帅的中路军也是选择了撤退,所以,末将认为,退回济南府,再做打算。”
田应都老谋深算,对董文炳又是忠心耿耿,所说之意大部分是为董文炳考虑,要知道,身为朝中大将,其手下的兵力是其在朝中地位的真正保证,
至于元朝也好,蒙古国也罢,似乎和他都无关系,田应都的这种看法或许代表了大部分北方汉人的观点,对于这些身处北方的汉人百姓而言,宋朝已经是百年前的历史了,而作为汉人,又终究不可能对金、蒙有归属感,所以,无论是谁当政,首先要保护好自己,方为正道,
在座的这几位将领都是董文炳的亲信,也都是汉人,自然认同田应都的建议,
董文炳心里也有保存实力的想法,虽然大元皇帝忽必烈对其十分器重,在三年前剥夺汉人世侯的权力时,唯有董氏一脉未曾触动,但因为是汉人之故,难免也会有那么一天,不可否认,田应都的方案完全可行,既然阿术的中路军可以这么做,那东路军同样也有理由撤军,
犹豫、矛盾,皇上对董家一向亲睐有加,只顾保存实力,不管江山社稷,这似乎也不是董文炳的为人,
思考了很久,董文炳最后摆摆手道:“各位将军,你们先退下吧,待本帅自己好好想想。”
第548章兵不血刃
第548章兵不血刃
第548章兵不血刃
第三天的炮击后,当满怀心事的董文炳回到帅府时,就看见董士秀匆匆入内道:“父帅,大事不好,峄州守备哈刺兀将军于昨夜率领五千精兵出城,意欲偷袭宋军,却中计遇伏,全军尽墨,就连哈刺兀将军也被宋军的投掷弹炸死。”
“啊。”董文炳又急又恨道,“那峄州县城呢。”
董士秀道:“父帅,宋军击溃我军后,换上我军的铠甲,趁夜诈开了城门,今峄州已失,留守的三千将士只有不到一千人逃了出來。”
“哈刺兀,误我大事。”董文炳长叹一声道,“峄州一失,藤县难保,如果宋军再夺藤县,沂州也就成为一座孤城,守还是不守,就洠в斜匾傩猩桃榱恕!
“父帅,那让我率军将峄州夺回吧。”
董文炳摇头道:“士秀,宋军善于守城,又有火器,急切之间我军是很难夺回的。”
“那,,,,,。”
“士秀,你去将文用、应都及各军主将都叫來。”
“是,父帅。”
不一会,董文用、田应都以及刚从大都返回沂州城的东路军副帅奥鲁赤等主要将领陆续來到帅府,
看到奥鲁赤入内,董文炳愣了一下道:“奥鲁赤将军,几时回來的。”
“我刚刚返回。”奥鲁赤脸色平静道,“董帅,听说峄州已失。”
董文炳淡然道:“不错,奥鲁赤将军,峄州守备哈刺兀将军不尊军令,于昨夜子时私自出城袭敌,遇到宋军埋伏,几乎全军覆洠А!
元朝的东路军以汉军士卒为主,军中的主要将领也以汉人居多,其中只有三位蒙古族高级将领,一位是副帅奥鲁赤,一位是万夫长哈刺兀,还有一位是济南守备兼山东路统军副使哈合兀,此人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